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练习题★

合集下载

卫生法规:练习题及答案—第七单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卫生法规:练习题及答案—第七单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七单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一、A11、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应当在2小时内向哪个机构报告A、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B、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E、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2、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情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A、接到报告l小时内B、接到报告2小时内C、接到报告后立即D、l小时内E、2小时内3、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国务院报告的时限是A、1小时B、立即C、2小时D、12小时E、24小时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方针是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加强合作E、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A、突然发生的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B、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C、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E、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6、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

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部门是A、卫生部B、外交部C、信息产业部D、国务院E、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不配合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A、警告B、吊销执照C、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D、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E、追究刑事责任8、对流动人口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疑似患者处理的原则是A、就地控制、就地治疗、就地康复B、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就地康复C、就地控制、就地观察、就地治疗D、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E、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就地康复9、教育部所属综合大学的附属医院发现脊髓灰质炎疫情,应当报告的部门是A、国家教育行政部门B、国家卫生行政部门C、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所在地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E、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医疗机构发现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A、在1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B、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在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D、在6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E、在8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1、《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A、早发现、早观察、早隔离、早治疗B、早发现、早观察、早治疗、早康复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D、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康复E、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制度,报告时限根据不同情况为1至2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于()起公布施行。

A、1989年9月1日B、1987年5月1日C、2003年5月9日D、2005年6月1日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机构D、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公室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对予以配合。

A、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国务院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

A.办事机构B.办事机关C.派出机构D.派出机关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百度处置与预防并重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A、应急准备阶段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D、应急处置期间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1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考核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考核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考核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1.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措施中,有关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下列哪“四早”: [单选题]A.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正确答案)B.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C.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D.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E.早发现、早报告、早观察、早治疗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单选题]A.完善并建立监测与预警手段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正确答案)C.积极预防、认真报告D.及时调查、认真处理E.监测分析、综合评价3.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的是: [单选题]A.突发事件医疗救助方案B.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C.突发事件日常监测D.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正确答案)E.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医疗机构发现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 [单选题]A.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正确答案)B.在6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D.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E.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 [单选题]A. 传染病疫情事件B. 食物中毒事件C.职业中毒事件D.群体不明原因疾病的事件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单选题]A.突然发生的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B.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C.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E.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正确答案)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方针是: [单选题]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正确答案)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加强合作E.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8.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向国务院报告的时限是: [单选题]A.1小时B.立即(正确答案)C.2小时D.12小时E.24小时9.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情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 [单选题]A.接到报告1小时内(正确答案)B.接到报告2小时内C.接到报告后立即D.1小时内E.2小时内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76号,于()起公布实施. [单选题]A.1989年9月1日B.1987年5月1日C.2003年5月9日(正确答案)二、多选题(每题5分)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A.有效预防、即使控制合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正确答案)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合生命安全(正确答案)C.维护止常的社会秩序(正确答案)1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突发发生(正确答案)B.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正确答案)C.事件包括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考核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考核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考核题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单选题] *A. 对(正确答案)B. 错2.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哪些的原则()? [多选题] *A.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正确答案)B. 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正确答案)C.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正确答案)D.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正确答案)3.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单选题] *A. 对(正确答案)B. 错4.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哪些主要内容()? [多选题] *A.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正确答案)B. 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正确答案)C. 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正确答案)D. 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正确答案)5.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多选题] *A.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正确答案)B.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正确答案)C. 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正确答案)D.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正确答案)6.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可以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单选题] *A. 对B. 错(正确答案)7.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

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培训试题一、选择题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于 C 起公布施行。

A 1989年9月1日B 1987年5月1日C 2003年5月9日2、 B 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A 国务院B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机构3、 C 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A 国务院B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4、 A 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 国务院C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5、《条例》的施行为各级政府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起 ABCD 的行政应急法律制度。

A 信息畅通B 反映快捷C 指挥有力D 责任明确二、填空题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以及其他( 严重影响公众健康 )的事件。

2、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3、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4、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一、题目描述:二、正文:在当今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能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一些试题,请大家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理解回答。

下面是试题:一、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哪个机构负责制定和发布的?A. 国务院B.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 公安部D.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主要用于应对什么样的情况?A. 自然灾害B. 恐怖袭击C. 突发传染病爆发D. 法律行为3.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哪些机构应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醒社会公众?A. 医疗机构B. 政府部门C. 学校机构D.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要求哪些单位要配合和支持相关工作?A. 企事业单位B. 媒体机构C. 金融机构D. 军队机构5.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人民政府有哪些职责和义务?A. 组织协调工作B. 统筹资源C. 加强监督D.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二、答案解析1. 答案: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国务院负责制定和发布的。

2. 答案:C。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该条例主要用于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以及其他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的情况。

3. 答案:B、D。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政府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应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醒社会公众。

4. 答案:A、B。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媒体机构等单位应当配合和支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5. 答案:A、B、C、D。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人民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有组织协调工作、统筹资源、加强监督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等职责和义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培训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培训试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培训试题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培训试题姓名:部门:得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A、2003年5月9日B2003年12月1日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A先治理后预防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A卫计委B、国务院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B、政府主要领导人5.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A、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B指导突发事件治理工作6.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国务院制定,卫生部批准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A、国务院B、卫生部8.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1小时B、3小时C、2小时9.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同级卫生部门B、市级卫生单位C、省级卫生单位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A、人民政府B、卫生部门C、公安执法部门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突然发生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C、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D、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因此它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于国家应急指挥系统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些?()A、由国务院设立指挥部B、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C、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D、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履行各自职责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的论述正确的是?()A、部门职责B、监测与预警C、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D、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E、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B、开展应急教育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6.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B、开展应急处理培训,组织应急演练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应急储备工作方面,以下正确的说法是哪些?()A、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保证应急物资储备B、政府应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C、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和人员的培训、演练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传染病专科医院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形的描述正确的是:()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B、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应给予的行政处分是:()A、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B、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C、追究其刑事责任D、可以免予处分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行为?()A按规定报告B立即组织力量调查核实C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D及时报告调查情况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卫生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哪些部门通报?()A、国务院有关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部门C、军队有关部门D、向社会发布1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A、国家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B、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C、接到报告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D、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是如何要求的?()A、及时B、准确C、全面D、注意保密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A、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B、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C、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D、立即采取医疗救护措施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有哪些职责?()A、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B、突发事件的确证C、突发事件的处置D、突发事件控制和评价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哪些机构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A、医疗卫生机构B、监测机构C、科学研究机构D、卫生行政部门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B、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D、对易感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哪类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练习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练习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务院 376 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 ) 年 5月 9日 年 5月9日C. 2002年 9月 5日年9月5日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 A.国务院有关部门 B.国务院 C.军队有关部门 4. 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应由谁担任( )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 5.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那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D.领导指挥突发事应急处理工作6.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哪个部门制定(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卫生部制定发布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A.国务院B.卫生部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8. 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时, 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 门报告( )分钟 小时 小时 小时9.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 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 )A.同级卫生行政部门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D.下级政府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A.国务院B.卫生部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 取控制措施( )A.政府分管领导B.政府主要领导人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C.国务院制定 )A.食物B.食物和水源C.水源D.交通12. 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程度,依法及时宣布为( ) A.法定传染病 B.甲类传染病C.乙类传染病13.甲类传染病有哪个部门决定()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C.省政府 14.下列哪项内容不归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中毒人数超过 30 人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亡 1 例以上的事件15. 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结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多少个工作日内上报二、多项选择题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的目的是什么()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B.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突然发生B.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C.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D.某种疾病突然发作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于国家应急指挥系统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国务院设立指挥部B.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C.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 D.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履行各自职责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规定,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职责B.监测与预警C.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D.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5.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叙述正确的是(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B.开展应急教育C 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D. 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6.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叙述正确的是(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B.开展应急处理培训,组织应急演练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应急储备工作方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政府及有关部门保障应急物资储备B.政府应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C.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和人员培训、 演练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传染病专科医院8.《突发公共卫生事D.丙类传染病 D.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医院性感染暴发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 1 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形,描述正确的是()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B.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未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公共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应给予的行政处分是()A.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B.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C.追究其刑事责任D.可以免予处分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行为()A.按规定报告B.立即组织力量调查核实C.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D.及时报告调查情况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卫生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哪些部门通报()A.国务院有关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军队有关部门D.向社会发布12. 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的正确描述有哪些()A.国家公布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报告举报电话B.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C.接到报告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D.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的要求是什么()A.及时B.准确C.全面D.注意保密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A.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B.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C.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D.立即采取医疗救护措施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机构,负有哪些职责()A.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B.突发事件的确证C.突发事件的处置 D.突发事件的控制和评价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哪些机构应当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合作.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A.医疗机构B.监测机构C.科学研究机构D.卫生行政机构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B.对突发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D.对易感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哪类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A.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B.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1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什么服务()A.医疗救护B.现场救援C.技术调查D.必要时将患者转移至指定的医疗机构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哪些工作()A.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B.人员的分散隔离C.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D.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采取什么措施()A.就地隔离B.就地观察C.就地治疗D.尽快转诊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A.早发现B.早报告C.早隔离D.早治疗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医疗机构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描述正确的是()A.未依照条例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B.未依照条例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C.未依照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D.拒绝接诊患者、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24.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拒绝接诊患者,应当受到处罚的正确描述是()A.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B.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C.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职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D.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如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如何处罚()A.责令整改B.通报批评C.给予警告D.不追究刑事责任2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发生下列哪些行为,应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A.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B.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人员执行职务C.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D.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2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材等应急物资的生产、供应,由哪个部门负责()A. 国务院有关部门B.地方政府C.地方政府有关部门D.医疗机构2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材等应急物资的运送有以下哪个部门负责()A.铁路B.交通C.卫生D.民航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部有权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设备B.对人员进行疏散、隔离,封锁疫区C.紧急调集交通工具及设备D.控制食物、水源30.制定《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目的包括()A.加强对国家救灾防病和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与管理B.保证信息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C.使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及时掌握灾区救灾防病的必要信息D.使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及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必要信息E.提高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速度和效能30.《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适用范围包括()A.各级卫生行政部门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个体诊所D.采血机构E.医疗机构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内容包含()A.重大传染病疫情B.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C.影响公共安全的放射性物质泄露事件D.群体不明原因疾病E.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33. 重大传染病疫情包括()A.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暴发B.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C.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者多例死亡D.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E.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34. 救灾防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事件发生的县(市、区)为基本报告单位B.卫生行政部门为责任报告人C.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使用《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D.责任报告人还应通过其他方式确认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信息E.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原则上以《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为主,但在紧急情况下或报告系统出现障碍时,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报告35. 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管理包含哪些内容()A.系统要求B.人员要求C.网络管理与防护D.安全与保密E.考核与督导三、判断题1. 只有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才有权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练习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A.2003年5月9日B.2002年5月9日C. 2002年9月5日D.2003年9月5日2.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3.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A.国务院有关部门B.国务院C.军队有关部门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4.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应由谁担任()A.政府分管领导B.政府主要领导人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5.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那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领导指挥突发事应急处理工作6.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哪个部门制定()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卫生部制定发布C.国务院制定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A.国务院B.卫生部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8.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12小时9.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同级卫生行政部门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D.下级政府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A.国务院B.卫生部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A.食物B.食物和水源C.水源D.交通12.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程度,依法及时宣布为()A.法定传染病B.甲类传染病C.乙类传染病D.丙类传染病13.甲类传染病有哪个部门决定()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C.省政府D.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14.下列哪项内容不归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B.医院性感染暴发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事件15.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结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多少个工作日内上报()A.2个 B.3个 C.5个 D.10个二、多项选择题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的目的是什么()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A.突然发生B.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C.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D.某种疾病突然发作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于国家应急指挥系统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国务院设立指挥部 B.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C.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D.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履行各自职责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A.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职责 B.监测与预警C.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D.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叙述正确的是()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B.开展应急教育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6.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叙述正确的是()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B.开展应急处理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应急储备工作方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政府及有关部门保障应急物资储备B.政府应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C.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医疗机构和人员培训、演练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传染病专科医院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省级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形,描述正确的是()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B.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未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公共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应给予的行政处分是()A.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B.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C.追究其刑事责任D.可以免予处分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行为()A.按规定报告B.立即组织力量调查核实C.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D.及时报告调查情况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卫生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哪些部门通报()A.国务院有关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军队有关部门D.向社会发布1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的正确描述有哪些()A.国家公布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报告举报电话B.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C.接到报告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D.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的要求是什么()A.及时B.准确C.全面D.注意保密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A.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B.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C.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D.立即采取医疗救护措施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机构,负有哪些职责()A.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B.突发事件的确证C.突发事件的处置D.突发事件的控制和评价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哪些机构应当服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合作.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A.医疗机构B.监测机构C.科学研究机构D.卫生行政机构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B.对突发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D.对易感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哪类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A.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B.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什么服务()A.医疗救护B.现场救援C.技术调查D.必要时将患者转移至指定的医疗机构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哪些工作()A.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B.人员的分散隔离C.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D.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采取什么措施()A.就地隔离B.就地观察C.就地治疗D.尽快转诊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A.早发现B.早报告C.早隔离D.早治疗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医疗机构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描述正确的是()A.未依照条例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B.未依照条例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C.未依照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D.拒绝接诊患者、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2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拒绝接诊患者,应当受到处罚的正确描述是()A.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B.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C.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职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D.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如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如何处罚()A.责令整改B.通报批评C.给予警告D.不追究刑事责任2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发生下列哪些行为,应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A.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B.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人员执行职务C.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D.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2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材等应急物资的生产、供应,由哪个部门负责()A.国务院有关部门B.地方政府C.地方政府有关部门D.医疗机构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材等应急物资的运送有以下哪个部门负责()A.铁路B.交通C.卫生D.民航2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指挥部有权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设备B.对人员进行疏散、隔离,封锁疫区C.紧急调集交通工具及设备D.控制食物、水源30.制定《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目的包括()A.加强对国家救灾防病和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与管理B.保证信息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C.使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及时掌握灾区救灾防病的必要信息D.使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及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必要信息E.提高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速度和效能30.《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适用范围包括()A.各级卫生行政部门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个体诊所D.采血机构E.医疗机构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内容包含()A.重大传染病疫情B.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C.影响公共安全的放射性物质泄露事件D.群体不明原因疾病E.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33.重大传染病疫情包括()A.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暴发B.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C.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者多例死亡D.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E.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34.救灾防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事件发生的县(市、区)为基本报告单位B.卫生行政部门为责任报告人C.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使用《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D.责任报告人还应通过其他方式确认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信息E.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原则上以《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为主,但在紧急情况下或报告系统出现障碍时,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报告35.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管理包含哪些内容()A.系统要求B.人员要求C.网络管理与防护D.安全与保密E.考核与督导三、判断题1.只有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才有权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