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输送管道的工艺计算
输气管道工艺计算

输气管道工艺计算输气管道工艺计算是为了确定输气管道在运输气体过程中的流量、压力损失、速度和温度等参数,以保证管道运行安全和经济。
在进行输气管道工艺计算前,需要先了解管道的基本参数和条件,如管道直径、长度、流体介质、入口压力和温度等。
输气管道的工艺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流量计算:根据输气量和管道直径等参数,确定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量。
常用的流量计算公式有经验公式、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等。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管道直径以满足输气要求,并确保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合理。
2. 压力损失计算:输气管道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主要包括管阻力、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等。
通过压力损失计算,可以确定管道每段长度上的压力损失,并根据需要进行管道增压或减压处理。
3. 速度计算:速度是指气体在管道中运动的速率,通过速度计算可以确定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是否合适。
过大的流速会导致能量损失和管道冲刷,过小的流速则会影响输气效率。
一般来说,气体在输气管道中的速度不宜超过一定的限制值,可以根据速度计算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4. 温度计算:气体输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过温度计算,可以确定气体在管道中的初始温度和末端温度,以及温度梯度和温度变化率。
温度计算结果有助于确定气体输送过程中的热损失和冷却需求,以便选择合适的绝热措施。
总之,输气管道工艺计算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和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保管道的输气过程安全、高效和经济。
输气管道工艺计算是输气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关系到输气管道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运行效率。
在进行输气管道工艺计算之前,需要获取一系列的输入参数,如输气量、管道直径、管道长度、管道材质、气体性质、入口压力和入口温度等。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工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输气管道的流量计算,可以根据流量计算公式来进行。
这些公式包括经验公式、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等。
工艺管道 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艺管道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是由国家权威机构编制的,具有法律依据。
因此在编制预算时,定额的应用中,尽量套用定额。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任意修改定额,若需编制补充定额,须经有关部门的审批方可使用。
1、熟悉定额说明:统一定额的说明分两部分,一是册说明:内容包括本册定额的适用范围,定额的编制原则,人工、机械、材料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与其它分册定额的关系等。
其次是章说明:内容包括定额适用范围,定额内所包括的工序内容和不包括的内容,以及必要的数据。
如脚手架、超高费。
2、熟悉统一定额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要与统一定额的编制原则、应用方法相吻合,是预算人员共同遵守的准绳,应正确理解、熟练运用。
3、定额项目内未计价材料,量的表现形式。
定额中括号内的数字,也称主材,其中包括施工损耗。
一、工艺管道工程定额编制(一)厂、站工艺管道适用于:1、井场、计量间及厂区范围内的车间、装置、站、罐区及其相互之间各种生产用介质输送管道。
2、厂区第一个连接点以内的生产用(包括生产与生活共用)给水、蒸汽、煤气输送管道。
工艺管道与其他管道界限划分:(1)与油气田管道:应以施工图标明的站、库分界线划分。
如果施工图没有明确界限,应以站库围墙(或以站址边界线)外出2米为界。
(2)与长输管道:应以进站第一个阀池为界。
(3)与给水管道:以入口水表井阀池为界。
(4)与排水管道:以出厂围墙第一个污水井为界。
(5)与蒸汽和煤气管道均以进厂第一个计量表或阀门(阀池)为界。
(6)独立的锅炉房、水泵房以外墙皮1.5m为界。
3、厂站工艺管道不适用大于42MPa的超高压管道及设备本体所属管道。
4、厂站工艺管道压力等级管道类别的划分:低压0<PN≤1.6MPa,中压1.6MPa<PN≤10MPa,高压PN>10MPa;蒸汽管道PN≥9MPa,工作温度≥5000C时升为高压。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1、管道安装:(1)定额中各类管道材质适用范围:A、碳钢管道适用于焊接钢管、无缝钢管、16Mn钢管。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三章 长距离输油管道

第一节 概 述
一、输油管道的分类
企业内部输油管道 长距离输油管道 原油管道 成品油管道 常温输送管道 加热输送管道
二、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组成
输油站 线路 截断阀室
三、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特点
与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相比,管道运输的 优点为: 1、运输量大
管道运输的优点(续)
加热输送的方法: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二、热油管道的温降
距离加热 站越近, 温差越大, 温降越大。
Tl
T0
(TR
T0 ) exp(
KD l)
Gc
热油管道的温降(续)
温降与管道 的总传热系 数以及管道 输量有关。
输量越大,
温降越平缓。
三、温度参数的确定
原则:输油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保证设备安全; 使输油总能耗降到最低。
4、翻越点
• 与地形起伏 的情况有关;
• 决定于水力 坡降的大小。
• i越小越易 出现翻越点。
5、管路工作情况校核
动水压力校核:油品 在流动过程中管路沿 线各点的压力。
静水压力校核:油品 停止流动后管路各点 由于位差引起的压力。
进出站压力校核
第三节 加热输送工艺
一、加热输送的特点和方法
2、热油管道摩阻计算方法
(1)分段计算法 将加热站间分成若干小段,每小段温降不超过2ºC; 求每小段平均温度; 由平均温度求相应的粘度; 计算各小段的摩阻; 计算整个加热站间摩阻。
(2)站间平均温度法
适用于流态为湍流,进出口粘度相差不到一倍。
计算加热站间油流的平均温度;
确定油品粘度;
五、减少混油的措施
1、影响混油的因素
主要因素是流态的影响, 另外还有: 初始混油的影响 粘度和密度的差异 停输 流速变化 副管
化工工艺常用流速范围及管径计算

化工工艺常用流速范围及管径计算化工工艺中的流速是指物质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通常用米每秒(m/s)来表示。
流速的选择对于化工工艺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正常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化工工艺中使用的流速范围为0.8-4m/s。
不同的工艺操作需要不同的流速范围,下面将根据不同的工艺操作介绍流速范围及管径计算的方法。
1.输送液体在输送液体的过程中,流速的选择要保证管道内液体的均匀流动,避免出现液体沉积或堵塞情况。
一般情况下,输送非粘性液体的流速范围为1-3 m/s。
对于输送粘性液体,由于其粘度较大,流速范围应适当降低,一般为0.8-1.2 m/s。
输送液体时,可以根据液体的流量和流速来计算所需的管径。
流量(Q)的单位通常为标准立方米每小时(Nm³/h),管道的内径(D)的单位为毫米(mm),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计算:Q=v×A其中,Q为流量,v为流速,A为横截面积。
横截面积可以用管道内径D计算,公式为:A=π×(D/2)²。
通过联立两个公式可以得到管径D的计算公式:D=2×√(Q/(π×v))2.蒸发蒸发工艺中,流速的选择要保证液体能够充分蒸发,同时也要避免液体过热或沉积。
一般情况下,蒸发过程中的流速范围为1-2m/s。
蒸发过程中的管径计算与液体输送类似,可以根据蒸发液体的流量和流速来计算所需的管径。
3.混合混合工艺中,流速的选择要保证不同组分的物料能够充分混合,避免组分分层或物料堆积。
一般情况下,混合过程中的流速范围为2-4m/s。
混合过程中的管径计算也可以通过流量和流速来确定。
第九课_输油站及其主要设施

8
第三章 加热输油管道的工艺计算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3)加热流程 目前在热油管道上采用的加热方式有加热炉直接加 热和热媒在换热器中加热原油。直接加热效率不高,而 且原油在炉管内直接加热,容易结焦和汽化。热媒加热 属于间接加热,热媒可以是水蒸汽,也可以是导热油。 加热炉采取并联流程运行,而换热器可串联,也可 并联。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oil Pipelines
5
第三章 加热输油管道的工艺计算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5)要考虑首站、中间站、末站各自的特点,热油管道 和等温输油管道、顺序输送管道各自的特点,在流程设 计上应有所不同。 6.2.2各单体工艺流程 (1)油罐区流程 罐区流程有两种方案:双管流程,可同时进油和输 油,互相不干扰;单管流程,阀门集中于阀室,任何一 个矿区来油可进任何一个罐,而同时可从任一罐出油。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oil Pipelines
4
第三章 加热输油管道的工艺计算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6.2.1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输油泵站流程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生产的连续性。设计 工艺流程时要考虑以下一些原则: 1 )要充分、但又合理地满足输油管的主要生产环节: 试运投产、正输、停输再启动(主要指热油管)、越站、 收发球、站内循环或倒罐。 2)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 3)要方便操作、检修和事故处理,而且不中断输油; 4 )在满足规定的工艺和各项操作要求的前提下,流程 力求简单,使各种阀门和管件的数量最少,管线的长度最 短;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oil Pipelines
化工工艺常用流速范围及管径计算

化工工艺常用流速范围及管径计算化工工艺中,流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涉及到输送流体的速度和流体与管道壁面的摩擦关系,对于液体和气体传输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选择合适的流速范围和管径时,需要考虑流体性质、输送目的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一、流速范围:1.液体流速范围:一般情况下,液体在管内的流速常在0.5-4m/s之间。
对于粘稠液体,上限值可适当提高,以防止沉积或堵塞。
如果需要提高流速,可以适当增大管径或采用多管并联的方式。
2.气体流速范围: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一般较高,一般在25-30m/s之间。
对于高粘度或高湿度的气体,流速可适当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流速可能造成压力损失增大、噪音增加等问题,过低的话则可能导致积聚或沉积。
因此,选择适当的气体流速非常重要。
二、管径计算:管径的选择需要根据流体的流量、流速和管道布局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流量计算: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流量,这个与工艺的要求密切相关。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称为流量,常以单位时间内通过面积为1平方米的截面的流体体积而定义。
2.确定流速:在确定流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以及流体性质,选择合适的流速范围。
3.管径选择:根据流量和流速,可以通过流量方程计算得到管道的截面积。
然后,根据不同的管材选择公称管径。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a.流速公式:流速(m/s)=流量(m³/h)/(截面积(m²)*3600)b.等效直径公式:流量(m³/h)=流速(m/s)*(π/4)*管道内径²c. 直径公式:流量(m³/h)= 係数* π * 管道内径(mm)²其中,係数是根据具体的管道材料和内壁光滑程度确定的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管径时还要考虑管道材料、成本、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以满足工艺要求和经济效益。
总结起来,化工工艺中流速范围的选择需要结合流体性质、输送目的、经济效益等因素,常用的液体流速范围为0.5-4m/s,气体流速范围为25-30m/s。
LNG管道输送工艺计算

a h e ia s c luae ,t e e s it o “ u ec oig’sae ta s o tto s v rf d n h L tte tr n lwa ac ltd h fai l m bi y f s p ro l ’ tt rn p r in wa e i i te NG n a i e
天然气 液化 后是原 来 体积 的 1 0 / 0左右 ,采 用 6
.
敷 设方 式可 以 降低地 面 的安全 隐患 ,减 少对 周边人 和 物 的冷损 伤 , 可靠 性较好 , 是 L G的保冷 层 收 但 N 到 土壤 的挤 压后保 冷 效果 迅速 下 降 ,不 利于管 道 的
无气 化输 送 ,所 以此 方案也 有 一定 的缺 点 。为 了能
第 4 卷第 2 O 期 21 0 1年 2月
当
代
化
工
C n e p r r h mi a n u t y o t m o a yC e c l d s r I
V 1 0, N .2 o. 4 o F b u r 2 11 e r a y, 0
L G 管道输送工艺计算 N
李庆 杰 ,陈保 东 ,洪 丽娜 ,马金鹏 。
( .辽宁 石油 化工 大学 石油 天然 气工 程学 院,辽 宁 抚顺 130 ; 2 辽 河油 田公 司锦 州采 油厂 ,辽 宁 锦 州 1 10 1 0 1 1 . 229 3 中 国石油 管道 大庆 输 油气分 公 司 , 黑龙 江 大 庆 135 ) . 64 8
摘
Hale Waihona Puke 要 :以某 L G公 司建设的 L G接收站为依托背景 , N N 对该地 区建设一条 6 m长 管道 的运行参 数进行 了 k
工艺装置蒸汽伴热管的设计与计算

工艺装置蒸汽伴热管的设计与计算
蒸汽伴热管是工业装置中常用的一种加热方式,它通过在管道
周围布置伴热导热电缆或伴热导热管来保持管道内介质(通常是液体)的温度,防止其在输送过程中凝固或结冰。
设计和计算蒸汽伴
热管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管道材料选择、伴热导热电缆或伴热导
热管的布置、热损失的计算、安全因素考虑等。
首先,在设计蒸汽伴热管时,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和尺寸。
通
常情况下,不锈钢、碳钢等材质的管道常用于蒸汽伴热管的设计中,而管道的直径和壁厚则需要根据介质输送量和工作压力来确定。
其次,伴热导热电缆或伴热导热管的布置也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布置可以确保管道周围的温度均匀,从而保证介质的输
送质量。
在布置时需要考虑管道的形状、长度、周围环境温度等因素。
另外,热损失的计算也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计算管道在
输送过程中的热损失,可以确定伴热导热电缆或伴热导热管的功率
和长度,从而确保管道内介质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此外,安全因素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蒸汽伴热管设计需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同时需要考虑防水、防腐蚀等问题。
总的来说,设计和计算蒸汽伴热管需要综合考虑管道材料、伴热导热电缆或伴热导热管的布置、热损失的计算以及安全因素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蒸汽伴热管在工业装置中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式称为轴向温降基本公式,也就是著名的苏霍夫公式。 根据加热站间距LR,可求得下一站的进站油温为:
TZ T0 TR T0 eaLR
温降曲线的特点:由图可知:
T
①温降曲线为一指数曲线,渐近 TR 线为 T=T0
②在两个加热站之间的管路上,各 T
处的温度梯度不同,加热站出口 处,油温高,油流与周围介质的
加热输送管道的工艺计算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长,易凝和高粘原油的产量不断增加。目前我 国所产原油大多为这两种原油。生产含蜡原油(waxy crude)的油田主 要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华北油田、河南油田、长庆 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辽河油田的沈阳采油厂等。生产稠油(thick oil, heavy oil)的油田有:辽河油田、胜利的单家寺油田和孤岛油田、塔里 木油田等。含蜡原油的特点是含蜡量高、凝固点高、低温下粘度高、 高温下粘度低。如大庆原油,凝固点为28~32℃,50℃运动粘度约为 20~25×10-6m2/s (即20~25 cSt),胜利含蜡原油的凝固点为23~32℃, 50℃运动粘度约为80~90×10-6m2/s。稠油的特点是凝固点很低,通常 低于0℃,但粘度很大,如孤岛原油凝固点为-2.3~4.9℃,50℃运动
第一节 热油管道的温降计算
一、加热输送的特点
1、什么是热油管道? 所谓热油输送管道是指那些在输送过程中沿线油温 高于地温的输油管道。对于热油管道,一般来说, 其沿线的油温不仅高于地温而且还高于油品的凝固 点。
在热油沿管路向前输送过程中,由于油温高于管路周围的 环境温度,在径向温差的作用下,油流所携带的热能将不 断地向管外散失,因而使油流在前进过程中不断地降温, 引起轴向温降。轴向温降的存在,使油流的粘度在前进过 程中不断升高,单位管长的摩阻逐渐增大,当油温降至凝 固点附近时,单位管长的摩阻将急剧升高。故在设计管道 时,必须考虑:a. 当油温降到什么温度时需要建一个加热站?b. 需
粘度约为2000×10-6m2/s。除此之外,还有粘度超过20000×10-6m2/s 的超稠油。
凝固点(Freezing point):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热力和剪切条 件下)所测得的油样不流动的最高温度。我国常把它作为评 价原油流动性的指标之一。西方国家常用的是倾点(Pour point),它与凝固点有所不同。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 得的油样刚开始流动的最低温度。由于测量方法的不同, 因而两者在数值上亦有差别,实际上凝点是通过降温测量, 而倾点是通过升温测量。对于同一种原油,倾点一般比凝 固点高2~3℃。
将油流加热到多高的温度才能输入管道?c. 热油管沿线的油流热损失 和压力损失如何补充?(加热站和泵站补充)
2、与等温管相比,热油管道的特点是:
① 沿程的能量损失包括热能损失和压能损失两部分。
② 热能损失和压能损失互相联系,且热能损失起主导作用。 设计热油管道时,要先进行热力计算,然后进行水力计算。 这是因为摩阻损失的大小取决于油品的粘度,而油品的粘 度则取决于输送温度的高低。
③ 沿程油温不同,油流粘度不同,沿程水力坡降不是常数, i≠const。一个加热站间,距加热站越远,油温越低,粘 度越大 ,水力坡降越大。
二、热油管道沿程温降计算
1.轴向温降公式的推导 基本假设 : ①稳定工况。包括热力 、水力条件稳定,即各站的进 出站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化,输量也不随时间而变化。 ②油流至周围介质的总传热系数K沿线为常数。 ③沿线地温T0和油品的比热C为常数
T0 0
温差大,温降快,曲线陡。
L
dL
随油流的前进,温降变慢,曲线变平。因此当出站温度提高 时,下一站的进站油温TZ不会按比例提高。如果TR提高10℃, 进站油温TZ一般只升高2~3℃ 。因此为了减少热损失,出站 油温不宜过高。
考虑摩擦升温时的轴向温降计算
油流沿管道向前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阻力而使压力不断下 降。这部分压力能最终转化为摩擦热而加热油流。上面讨 论的温降基本公式,未考虑摩擦热的影响,故只能用于流 速低、温降大、摩擦热影响较小的情况。
利用与推导苏霍夫轴向温降基本公式相同的方法:
管线向周围介质的散热量=油流温降放热+摩擦热
即:KπD(T-T0)dL=-GCdT+GgidL
整理得:
KD
GC
T
T0
原油的高含蜡、高凝固点和高粘度给储运工作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由于原油的凝固点比较高,一般在环境温度下就失去流动性或流动性 很差,因而不能直接常温输送。
2 、 在 环 境 温 度 下 , 含 蜡 原 油 即 使 能 够 流 动 , 其 表 观 粘 度 ( Apparent Viscosity)也很高。对于稠油,虽然在环境温度下并不凝固,但其粘度 很大。因此无论是高含蜡原油还是稠油,常温输送时摩阻损失都很大, 是很不经济的。
3、易凝高粘原油给储运系统的运行管理也带来了某些特殊问题,主要有:
①储罐和管道系统的结蜡问题 ;
②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停输后的再启动问题。
对于易凝高粘原油,不能直接采用第二章讲的等温输 送方法,必须在输入管道前采用降凝降粘措施。加热 输送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即将油品加热后输入管路, 提高油品温度以降低其粘度,减少摩阻损失,借消耗 热能来节约动能。这一章我们将来讨论热油输送管道 的工艺计算问题。
设有一条热油管道 ,管外径为 D ,周围介质温度为 T0 , 总 传热系数为 K ,输量为 G ,油品的比热为C ,出站油温为 TR, 加热站间距为 LR。
在距加热站为L处取一微元段dL,设此处断面油温为T,油 流经过dL段的温度变化为dT,故在L+dL断面上油温为T+dT, 稳定传热时,dL段上的热平衡方程为:
KπD (T-T0)dL=-GCdT
dT KD
dL T T0 GC
TR
T
L
dL
对上式积分 :
TL dT
KD
L
dL
TR T T0 GC 0
即:
ln TR T0 KD L aL a KD
TL T0 GC
GC
或:
TL T0 (TR T0 )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