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解题思路总结
伴性遗传解题技巧

1
2
345 6
7
8
9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正常男女 患病男女
3 89
1 45
2 67
10 11
伴X显性遗传病的可能性最大
正常男女 患病男女
遗传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其父或子正常则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其母或女正常则非伴性。
注意事项:
上述口诀是运用了4次假设法对一些特殊的遗传现 象作出的总结,并不是万能的,口诀能用则用,用不成就 想其他办法。其实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假设法,这个是 万能的。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其父或子正常则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其母或女正常则非伴性。
1
2
34
5
67
8
1
2
34
5
6
7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正常男女 患病男女
1
2
3
4
5
6 789
10
伴X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最大
正常男女 患病男女
伴X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最大
1
2
34
5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白眼:b
若
红眼:B
♀bb × ♂BB 红眼(♀ ♂)
白眼:X b 红眼:X B
1
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
细胞核遗传:细胞核中基因决定的性状的遗传。核基 因在染色体上,核基因的遗传遵循遗传规律。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中基因(线粒体基因和叶绿体基 因)决定的性状的遗传。质基因不在染色体上,质基 因的遗传不遵循遗传规律。
XBX XBY
XBX
性别决定的方式
如何判断某种病的遗传方式
伴性遗传基本原理和方法

伴性遗传基本原理和方法内容导读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之后,伴性遗传是遗传题常出现的第三个基础概念,这种特殊的遗传方式在遗传过程中往往也符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是其性状遗传和性别相关,并有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成为题目常考的考点。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再综合伴性遗传就是一道较为常规的遗传大题,在之前我们已经分析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解题方法,本节内容详细分析伴性遗传的原理和基本特点。
必备知识伴性遗传的提出和相关实验1.萨顿的假说(1)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2)原因(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摩尔根的果蝇眼色实验(1)实验过程(提出问题)(2)实验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提出假说)(3)摩尔根的测交实验设计(演绎推理)(4)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摩尔根的推测,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二、染色体和遗传规律的关系及其知识补充摩尔根的果蝇眼色实验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
同时说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基因随染色体分离和自由组合。
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过程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以下总结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中的实质。
1.分离定律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示意图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自由组合定律细胞学基础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在有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情况下,有两种组合方式。
一个精原细胞可以形成基因型互补的两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一个个体可以形成四种精子。
3.染色体基础知识补充(1)染色体的分类及果蝇/人类的染色体组型①根据来源分为: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②根据与性别关系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生物必修2伴性遗传的解题技巧

高二生物辅导——伴性遗传得解题技巧一、两大遗传定律得练习题1、番茄红果(A)对黄果(a)就是显性,圆形果(R)对长形果(r)就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得基因就是自由组合得。
用红圆果与黄长果得番茄植株杂交,所后代性状回答:(1)若后代全就是结红圆果得植株,则两亲本得基因型就是。
(2)若后代全就是结红圆果与红长果得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得基因型就是。
(3)若后代全就是结红圆果与黄圆果得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得基因型就是。
(4)若后代全就是结红圆果、红长果、黄圆果、黄长果得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得基因型就是。
2、某农场饲养得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比例近1:3。
已知毛色受一对基因A、a控制。
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
请回答:(1)该遗传中, 色为显性。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就是纯合子还就是杂合子,方法可有以上两种,请完成鉴定方案:①;②;③;④;⑤;⑥。
(3)请画出第一方案得遗传图解。
二、重点知识整理1、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排列。
2、人得性别决定方式就是________。
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精子染色体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性卵细胞染色体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绿色盲就是由________染色体上得隐性基因(b)控制,Y染色体上_______这种基因、4、正常色觉男性得基因型写作:_______,红绿色盲男性得基因型写作:_____;正常色觉女性得基因型写作:_______;红绿色盲女性得基因型写作:_________。
5、红绿色盲得遗传特点:患者中____性多于_____性;多有________现象。
伴性遗传题型总结

李林中学高三年级生物一轮复习小卷子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第周题型二: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判断1、分析遗传系谱图的思路:先判断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或是细胞质遗传;若不是,再判断遗传性状的显隐性;最后定位致病基因的位置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
第一步:两种特殊的遗传系谱图(1)伴Y染色体遗传为限雄,特点是:患病性状只在男性中表现,女性一定不患此病;(2)细胞质遗传,特点是:子代总是表现出与母本相同的患病症状;口诀:只病母子,质遗传;第二步:确定显隐性(1)无中生有为隐性,记住:一定是双亲都正常,才能判断;(2)有中生无为显性,记住:一定是双亲都患病,才能判断;第三步:当确定为隐性遗传时,女性患者为突破口(生女患病为常隐):母亲患病儿子正常;父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不是隐性遗传,必定是。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女患者的父亲、儿子一定;第四步:当确定为显性遗传时,男性患者为突破口(生女正常为常显):儿子患病母亲正常或父亲患病女儿正常,一定不是显性遗传,必定为。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男患者的母亲、女儿一定;2、若遗传系谱图中没有上述特征,则进行不确定性判断(一般题目中“最可能”等字眼):①不确定性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来推断。
通常的原则:若世代连续遗传,很可能为遗传;世代不连续遗传,很可能为遗传(连续的含义:指直系血亲之间具有连续性)。
②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的概率大约各占1/2,则该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③若男女患者比例相差较大,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a.若患者男性多于患者女性,则该病很可能是;b.若患者女性多于患者男性,则该病很可能是。
按以上步骤分析下列遗传病类型结论:该病是位于。
该病为。
该病为。
1.右上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或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
(2)Ⅰ—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高中生物 必修二 伴性遗传总结

必修二_伴性遗传总结在正式开始伴性遗传的部分之前,先简述一下生物性别决定的几种类型1.性染色体决定(1)XY型和XO型对于XY型生物,XX表现为雌性,XY表现为雄性,代表生物有人类、哺乳类、部分鱼类、两栖类、双翅目昆虫对于XO型生物,XX表现为雌性,X表现为雄性(雄性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代表生物有蝗虫、蟑螂、蟋蟀等(2)ZW型和ZO型对于ZW型生物,ZZ和WW表现为雄性,ZW表现为雌性,代表生物有鸟类、部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鳞翅目昆虫对于ZO型生物,Z表现为雌性(雌性只有一条性染色体且没有W染色体),ZZ表现为雄性,代表生物有家禽(鸡、鸭)、部分鱼类和鳞翅目昆虫2.染色体数量决定部分生物的性别是由单倍体、二倍体决定的,代表生物蚂蚁和蜜蜂3.温度决定部分生物的性别是由卵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代表生物为大部分爬行类动物(鳄鱼、蜥蜴)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1.定义: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形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为性连锁遗传。
2.遵循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分类(暂不考虑XY同源区段问题,但在最后会进行补充):(1)伴X隐形遗传,如红绿色盲、果蝇的红白眼、血友病(2)伴X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性脑智力超常型孤独症(3)伴Y遗传(无显隐性区别),如外耳道多毛症伴X隐性遗传1.特点:(1)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存在“无中生有”的情况(隔代遗传)(3)无法在男性间传递(交叉遗传)(4)正常男性的女孩一定正常2.配婚方式(以伴性遗传病为例)(1)X B X B× X B Y正常女性:正常男性 = 1:1X B X B : X B Y = 1:1(2)X B X B× X b Y女性携带者:正常男性 = 1:1X B X b : X B Y = 1:1(3)X B X b× X B Y正常女性:女性携带者:正常男性:男性患者1 : 1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X b Y = 1:1:1:1(4) X B X b× X b Y正常女性:女性患者:正常男性:男性患者1 : 1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X b Y = 1:1:1:1(5)X b X b× X B Y女性携带者:男性患者 = 1:1X B X b : X b Y = 1:1(6)X b X b× X b Y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 1:1X b X b : X b Y = 1:12.交叉遗传致病基因只能由母本传给子一代中的雄性个体,再传给子二代中的雌性个体3.隔代遗传父本和子二代中雄性个体患病,但子一代中雌性个体正常伴X显性遗传1.特点:(1)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不存在“无中生有”的情况(无法隔代遗传)(3)患病男性的女儿一定患病,儿子一定正常2.配婚方式(以伴性遗传病为例)(1)X B X B× X B Y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 1:1X B X B : X B Y = 1:1(2)X B X B× X b Y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 1:1X B X b : X B Y = 1:1(3)X B X b× X B Y女性患者:男性患者:正常男性2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X b Y = 1:1:1:1(4) X B X b× X b Y正常女性:女性患者:正常男性:男性患者1 : 1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X b Y = 1:1:1:1(5)X b X b× X B Y女性患者:正常男性 = 1:1X B X b : X b Y = 1:1(6)X b X b× X b Y正常女性:正常男性 = 1:1X b X b : X b Y = 1:1伴Y遗传1.特点:(1)只在男性间传递且不存在患病女性(2)只要父本患病,则子代雄性个体一定都患病2.配婚方式介于伴Y遗传情况较为单一且简单,在此不做展开3.由于只存在Y染色体上的基因很少,故伴Y遗传现象极为少见,同时由于情况简单,在题目中几乎没有考察XY同源区段问题1.特点:(1)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不存在“无中生有”的情况(无法隔代遗传)(3)患病男性的女儿一定患病,儿子一定正常2.配婚方式(以伴性遗传病为例且默认为隐性基因致病)介于情况较多,这里只列举杂合子交配情况,其它情况可以参考常染色体遗传(1)X B X b × X B Y b正常女性:女性携带者:男性携带者:男性患者1 : 1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b:X b Y b = 1:1:1:1(2)X B X b × X b Y B正常女性:女性患者:正常男性:男性携带者1 : 1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B:X b Y B = 1:1:1:13.在题目中没有出现同源区段这一关键词时,考试时不必从同源区段这一角度进行考虑总体上来讲,只要熟练掌握几种遗传病的常见类型,能够正推子代类型,反推亲本基因型,伴性遗传问题还是易于解决的。
伴性遗传计算口诀

伴性遗传计算口诀1.伴性遗传的基本原理:-伴性遗传指的是遗传物质(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以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基因的表达。
-在人类中,伴性遗传通常指的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
2.伴性遗传方案:-伴性遗传通常有两种方案,一种是X连锁遗传,另一种是Y连锁遗传。
-X连锁遗传是指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连锁区域上,受性别的影响。
-Y连锁遗传是指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仅在男性的染色体上出现。
3.伴性遗传的特点:-伴性遗传通常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特定性别的个体携带的表型。
-伴性遗传通常在性别之间的传递不平等。
-伴性遗传通常在正常人群中女性携带率高于男性。
4.伴性遗传的传代规律:-X连锁遗传通常遵循杂合子表达规则,即男性表型为显性(X^AX^a),女性表型为隐性(X^AX^A、X^AX^a、X^aX^a)。
-Y连锁遗传通常遵循纯合子表达规则,即男性表型为纯合子(Y^AY^A),女性没有该基因。
5.伴性遗传计算的步骤:-首先,确定家系中每一代个体的性别和表型。
-然后,推测个体的基因型。
-最后,通过分析家系中的个体基因型,并结合统计学和概率学的知识,推断遗传方式。
6.伴性遗传计算的常见问题:-伴性遗传计算的常见问题包括预测个体的表型、基因型和遗传方式。
-在计算时,通常需要考虑到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的基因型和表型。
-伴性遗传计算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连锁分析、受累表和连锁映射。
7.伴性遗传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伴性遗传计算时,需要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推测个体基因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家系中的其他成员的基因型和表型。
-在确定遗传方式时,需要通过统计学和概率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伴性遗传计算口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伴性遗传学知识,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掌握这些口诀,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推测个体的基因型和基因座的遗传方式。
同时,伴性遗传计算也需要结合统计学和概率学的知识,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推断。
因此,我们在进行伴性遗传计算时,应当注意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综合考虑家系中的其他成员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推理。
遗传系谱的解题思路

遗传系谱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如下:首先,判断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显性遗传:代与代之间有连续性,子代中有患者,则双亲都有患者,且后代发病率较高(至少为1/2)。
(注意若是独生子女,则看不出发病率;若都是患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
)隐性遗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由此,可总结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其中“有中”的“有”指双亲都患病;“无中”的“无”指双亲都正常。
)2、基因定位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即判断遗传方式是否与性别有关。
Y染色体遗传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最容易判断。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
母亲是患者,则儿子全部是患者;女儿是患者,则其父一定是患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交叉遗传。
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一定是患者。
常染色体遗传:没有交叉遗传和发病率不均衡的特点。
这里,可以总结为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则找男患者,看他的母亲和女儿,若都患病,则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其中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则找女患者,看她的父亲和儿子,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次,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如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肯定是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如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再根据前后代隐性个体的基因型来推断。
一、伴Y遗传传男不传女。
二、伴X遗传1、伴X的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性别交叉);母病儿心病;女病父必病;2、伴X的显性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儿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看遗传图表:如出现以下情况一定是伴性遗传1.女性患病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是伴X隐性遗传2.男性患病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是伴X显性遗传3.家族男性均为患者,则是伴Y遗传病判断遗传病类型的步骤中可简单表示如下:第一步:确认或排除伴Y 染色体遗传。
专题:伴性遗传汇总

专题: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男指其父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女指其母女)第一步: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④系谱中都是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否则必不是;⑤系谱中都是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否则必不是。
在完成第二步的判断后,用假设法来推断。
伴性遗传的几处难点难点一: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例1、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让纯种灰身和黑身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1,让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
问:1、F1的雌雄个体分别是什么表现型?2、F2中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多少?3、通过上面两小题,你有什么启示?▲例2、己知果蝇的红眼X W对白眼X w为显性,让纯种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作正、反交实验,其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怎样?其结果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同吗?★★小结:在常染色体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一致,与子代的性别无关;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与子代性别有关。
即:在孟德尔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实验中,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雌、雄)始终表现为显性。
F2的性状分离比也与性别无关。
而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样,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
▲▲例3、如何判定某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难点二: 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Y 染色体只传雄性,发病几率雌雄性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第一步:有男患者也有女患者排除 Y 染色体上的遗传
第二步:显然不能根据口诀来判断显隐性但是在子孙三代中有连续遗传的现象首
先考虑显性遗传。
第三步:又Ⅱ—6 男患者的母亲Ⅰ—1 和所有女儿Ⅲ—10 和Ⅲ—11 都是女患者以
及Ⅱ—3 女性正常他的父亲Ⅰ—2 还有Ⅱ—7 女性正常他的三个儿子Ⅲ—8、Ⅲ—
练习:芦花鸡的雏鸡的头上绒羽有黄色斑点,成鸡羽毛有横斑,是黑白相间。已知芦花基因(A)对非芦花基因(a)显性,它们
都位于 Z 染色体上(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ZW 型,雌鸡是 ZW,雄鸡是 ZZ)。某养禽场为了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多产蛋、多孵雏鸡),需
要选择雌性雏鸡进行养殖,但在雏鸡时,无法直接辨别雌雄,那么,可供利用的一个交配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它们的子代生活能力强,而且在孵化后即可根据头上绒羽上有无____ ____,就可把雏鸡的雌雄区别开来,
其中_________________为雄鸡,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雌鸡。
分析:从题意中我们可以分析到鸡的雄性是性纯合子 ZZ,雌性是性杂合子 ZW
套用解题方法亲本是隐性性状的性纯合子×显性性状的性杂合子即
例1.
桑蚕中发现雄蚕产丝多,质量好。为了在幼虫时期及时鉴别雌雄,以便淘汰雌蚕保留雄蚕,人们根据伴性遗传的原
理,设计了 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较好地解决了 这个问题。现提供以下资料和条件:
(1) 家蚕的性染色体为 ZW 型(即雄性为 zz 雌性为 zw)
(2) 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 A 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
第一步:确认或排除 Y 染色体遗传。
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1) 无中生有为隐性
(2) 有中生无为显性
(3) 有无生有无显隐都可能,这时我们可以看患者代代(指各亲代与子代之间)是否具有连续性。如果有连续性的往往是
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可能性大但不是否定隐性遗传);不连续的则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
因 a 控制。A 对 a 显性,他们都位于 Z 染色体上。
(3) 现在正常蚕和“油蚕”两个品种雌雄幼虫若干条。请根“油蚕”据提供的资料和条件,利用伴性遗传的原理。设计一
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根据皮肤特性把雌雄蚕区分开来。
分析:从题意中我们可以分析到的蚕雄性是性纯合子 ZZ,雌性是性杂合子 ZW 套用解题方法亲本是隐性性状的性纯合子×显性性状的
性杂合子即
×
,表现显性性状的子代为性纯合子
,表现隐性性状的子代为性杂合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参考答案:设计如下:以 ZaZa(雄油蚕)与 ZAW(雌正常蚕)交配,子代中凡是正常蚕均为雄性 ZAZa,油蚕均为雌性 ZaW。
例 2 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 XY 型性别决定。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由 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某园艺场要
9、 Ⅲ—12 也都正常,符合“男患母女病,女正父子正”可以判断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的可能性最大。
结论:初步认定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家系图谱,仅供参考
图
遗传病类型
一般规律
遗传特点
常隐
无中生有为隐性;女患的父亲 隔代遗传男女发病率相
正常可否定伴性遗传 等
常显
有中生无为显性:男患的女儿 连续遗传男女发病率相
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
( 1 ) 表 现 型 为 __________ 的 植 株 作 母 本 , 其 基 因 型 为 ___________ 。 表 现 型 为 ___________ 的 植 株 作 父 本 , 其 基 因 型 为
_____________。
(2)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雌株;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雄株。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
首先考虑后者,只有不符合 X 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时,才可判断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否则两种染色体上的
情况都要考虑。
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患病为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患病为伴性。
遗传规律总结 1 / 3
分析:从题意中我们可以分析到这种草本植物的雌性是性纯合子,雄性是性杂合子套用解题方法亲本是隐性性状的性纯合子×显
性性状的性杂合子即 XbXb× XBY 表现显性性状的子代为性纯合子雌性,表现隐性性状的子代为性杂合子雄性
参考答案:(1)叶片上有斑点 XbXb 叶片上无斑点 XBY
(2)叶片上无斑点 叶片上有斑点
例 1:
分析: 第一步:有男患者也有女患者排除 Y 染色体上的遗传;
第二步:根据Ⅰ—1 和Ⅰ—2 以及Ⅱ—6,Ⅱ—8 “无中生有”判断是隐性遗传; 第三步:又因为Ⅲ—13 是女患者但是他的父亲Ⅱ—9 表现正常可以判断这不是位于 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而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结论:该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病。
例 2:
分析: 第一步:有男患者也有女患者排除 Y 染色体上的遗传; 第二步:根据Ⅰ—3 和Ⅰ—4 以及Ⅱ—8“无中生有”判断是隐性遗传; 第三步:又因为Ⅲ-13 是女患者且他的父亲Ⅱ—8 也是患者不能排除是伴性 遗传再加之整体的男患者多女患者少,伴性遗传的可能性很大 结论:初步认定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例 3:
×
,表现显性性状的子代为性纯合子
,表现
隐性性状的子代为性杂合子
。
参考答案:非芦花公鸡(ZaZa)×芦花母鸡(ZAW) 黄色斑点 无黄色斑点 有黄色斑点
人类遗传病的判定
解题方法:先要判断出致病基因的位置以及显隐性,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别写出个体的写出基因型及表现型及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比
例。其中遗传病的性质可以依据以下步骤来判断:
伴性遗传的常见习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与性别决定有关的遗传设计:
子代性别的的选择:
解题方法:原理是用一种性状来指示性别的雌雄,而能用来指示性别的性状,其基因位于雌雄共有的性染色体上。选用的亲本是:
隐性性状的性纯合子(如 XaXa)×显性性状的性杂合子(如 XAY),表现显性性状的子代为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的子代为性杂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