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谐振荡器双闪灯电路设计与制作
声控闪光多谐振荡器电路的制作

声控闪光多谐振荡器电路的制作
1、电路原理图
2、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名称 图形
符号
实物图
规格参数
检测结果
电阻器 R1 R2
100K 1K 档位 实测值:
电容器C1 C2 C3
10uF 100uF16V
实际标称值: 容量检测方法:
驻极体话筒 MIC
R ×100档测量方法:
三极管VT1,VT2
型 从图中看,从左往右依次为 极,
极,
极。
发光二极管
红色 绿色
该元器件正向电阻 ,反向电阻 ;新管子长 短 ;从上端看,平的一侧为 极。
3、单孔板的元器件布局:小组讨论:如何根据电路原理图切合电路板的结构,在电路板上合理布置的元器件位置,将元器件排列画在下列印制电路板上,按照工艺要求对照原理图进行合理的布线。
4、插件与实训焊接:各自动手:根据绘制的接线图,将相应的元器件、跳线正确的接在相应的位置,并进行焊接。
注意工艺要求
5、通电调试与排故:小组合作:先将稳压电源电压调到5V ,再把接好的电路正极(红线)
接在稳压电源的正极,电路的负极(黑线)接到稳压电源的负极,此时,电源指示灯LED发光,对话筒轻轻讲一下,发光二极管的交替的点亮与熄灭,并持续一段时间结束。
思考题:
1、请描述声控闪光多谐振荡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多谐振荡双闪灯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组装和调试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 熟悉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2. 学会识别和使用电路元器件;3. 掌握电路的组装和调试方法;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电路元器件的认识与准备;2. 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的组装;3. 电路的调试与测试;4. 电路的故障排查与维修。
三、实训过程1. 电路元器件的认识与准备在实训前,首先对电路元器件进行认识与准备。
主要包括以下元器件:(1)电阻:R1、R2(1kΩ)、R3(10kΩ)、R4(10kΩ);(2)电容:C1、C2(10μF);(3)三极管:Q1、Q2(2N3904);(4)发光二极管:LED1(红色)、LED2(绿色);(5)电源:5V直流电源;(6)导线、焊锡、烙铁等工具。
2. 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的组装按照电路原理图,将元器件按照要求焊接在洞洞板上。
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电路原理图,正确连接各个元器件;(2)确保焊点牢固,无虚焊、短路现象;(3)注意电容的极性,不要接反;(4)三极管和电阻的焊接要确保接触良好。
3. 电路的调试与测试将组装好的电路接入5V直流电源,观察LED1和LED2的闪烁情况。
调整电阻R1、R2的阻值,观察LED1和LED2的闪烁频率变化。
若LED1和LED2闪烁不正常,需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元器件是否有问题。
4. 电路的故障排查与维修若在调试过程中发现LED1和LED2闪烁不正常,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1)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现象;(2)检查元器件是否有问题,如电阻、电容、三极管等;(3)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电压是否稳定;(4)若问题仍未解决,可重新焊接电路,确保焊点牢固。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成功组装并调试了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
LED1和LED2能够按照预期交替闪烁,电路工作正常。
2. 实训分析(1)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由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元器件组成。
多谐振荡器双闪灯电路设计与制作

多谐振荡器双闪灯电路设计与制作我们主张,电子初学者要采用万能板焊接电子制作作品,因为这种电子制作方法,不仅能培养电子爱好者的焊接技术,还能提高他们识别电路图和分析原理图的能力,为日后维修、设计电子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通过设计与制作多谐振荡器双闪灯,掌握识别与检测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掌握识别简单的电路原理图,能够将原理图上的符号与实际元件一一对应,能准确判断上述元件的属性、极性。
一、多谐振荡器双闪灯电路功能介绍图1 多谐振荡器双闪灯成品图多谐振荡器双闪灯电路,来源于汽车的双闪灯电路,是经典的互推互挽电路,通电后LED1和LED2交替闪烁,也就是两个发光二极管轮流导通。
完成本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识别与检测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掌握识别简单的电路原理图,能够将原理图上的符号与实际元件一一对应,能准确判断上述元件的属性、极性。
该电路是一个典型的自激多谐振荡电路,电路设计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理论知识丰富,特别适合初学者制作。
二、原理图图2 多谐振荡器双闪灯原理图三、工作原理本电路由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三极管构成典型的自激多谐振荡电路。
在上篇文章中介绍了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本文只介绍电容和三极管。
1、电容器的识别电容器,简称电容,用字母C表示,国际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器的电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较小的单位,如微法(μF)、皮法(pF)等,它们的关系是:1法拉(F)=1000000微法(μF),1微法(μF)=1000000皮法(pF)。
本的套件中使用了2个10μF的电解电容,引脚长的为正,短的为负;旁边有一条白色的为负,另一引脚为正。
电容上标有耐压值上25V,容量是10μF。
2、三极管的识别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
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俗称开关管。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多谐振荡器电路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多谐振荡器是一种电路,能够产生多种频率的振荡信号。
它在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无线通信、音频放大和音乐合成等方面。
设计一个简单的多谐振荡器电路需要考虑一些关键因素,如选择适当的元器件和确定合适的工作参数。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多谐振荡器电路。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一个基本的多谐振荡器电路通常包括一个放大器和一个反馈网络。
放大器可以是单管或双管放大器,选择合适的放大器是设计中的第一步。
反馈网络通常包括电容和电感元件,可以选择合适的数值以实现所需的频率响应。
其次,确定电路的工作参数。
多谐振荡器可以产生多个频率的振荡信号,我们需要确定这些频率的范围和间隔。
这取决于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和反馈网络的参数。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我们可以实现所需的频率响应。
设计电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反馈网络。
反馈网络决定了电路的振荡频率和增益。
常见的反馈网络包括RC网络、LC网络和LCR网络。
选择合适的网络取决于所需的频率响应和振荡器的性能要求。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电路的调试和优化。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可能会出现电路不稳定或振荡频率不准确的情况。
这时需要通过调整元器件数值或更换元器件来优化电路性能。
可以使用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等仪器来帮助调试和优化电路。
总结起来,设计一个简单的多谐振荡器电路需要选择适当的元器件、确定合适的工作参数和选择合适的反馈网络。
通过调试和优化,可以获得所需的振荡频率和性能。
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电路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
只有经过仔细的设计和调试,才能实现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多谐振荡器电路。
如何设计和调试电子电路中的多谐振荡器

如何设计和调试电子电路中的多谐振荡器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振荡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元件,它能产生稳定的信号波形,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无线电、音频等领域。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振荡器,它可以同时产生多个频率的信号。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和调试电子电路中的多谐振荡器。
一、多谐振荡器的原理多谐振荡器的原理是通过多个谐振电路并联组成的,每个谐振电路都可以产生一个特定频率的信号。
这些谐振电路之间通过耦合方式相互联系,使得它们能够同时振荡,并产生多个频率的信号。
二、电路设计步骤1. 确定振荡器类型:根据具体应用需求,确定使用的多谐振荡器类型,例如相位移振荡器、LC谐振振荡器等。
2. 选择谐振电路:根据所需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谐振电路,常见的包括LC谐振电路、RC谐振电路、谐振晶体等。
3. 确定频率范围和数量:根据应用需求和系统设计要求,确定多谐振荡器所要覆盖的频率范围和需要产生的频率数量。
4. 耦合方式选择:确定不同谐振电路之间的耦合方式,常见的耦合方式有电感耦合、电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等。
5. 根据谐振电路的特性参数,计算设计电路的元件数值,例如电感、电容、电阻等数值。
6. 绘制电路图:使用电子设计软件或手绘方式绘制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图。
7. PCB设计:根据电路图设计PCB板,保证电路板的布局合理、信号传输良好。
8. 元器件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元器件,包括电感、电容、晶体管等。
9. 元器件焊接:将选好的元器件焊接到PCB板上。
10. 电路调试:使用示波器等测试设备,对多谐振荡器进行电路调试,检查振荡器是否在设计的频率范围内正常工作。
11. 优化与改进: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三、电路调试技巧1. 调整电路增益:通过调整电路的增益,使得振荡器能够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2. 调整谐振电路参数:根据需要调整谐振电路的参数,例如电感、电容等,以满足所要求的频率特性。
3. 降低电路噪声:通过优化电路布局和减小元器件的串扰,降低振荡器的噪声水平。
多谐振荡闪烁灯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电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本次实训选择了多谐振荡闪烁灯作为实验项目。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到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以及实际应用。
二、实训目的1. 理解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设计。
2. 掌握多谐振荡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3.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实训内容1. 多谐振荡器原理多谐振荡器是一种产生周期性方波信号的电路,主要由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产生振荡信号。
2. 电路设计本次实验采用以下电路设计:- 使用555定时器作为多谐振荡器核心元件。
- 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值,调节振荡频率。
- 使用三极管放大振荡信号,驱动LED灯闪烁。
3. 实训步骤(1)搭建电路: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各元件,包括555定时器、电阻、电容、三极管和LED灯。
(2)调试电路: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观察LED灯的闪烁频率,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3)测试电路:在电路通电的情况下,观察LED灯的闪烁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4)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工作原理,总结实验心得。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并观察到LED灯按照设定的频率闪烁。
2. 分析(1)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555定时器内部包含一个比较器、一个施密特触发器和一个电阻分压器。
当比较器的输入电压高于施密特触发器的阈值电压时,输出高电平;反之,输出低电平。
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值,可以调节振荡频率。
(2)电路设计: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555定时器作为核心元件,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值来调节振荡频率。
三极管用于放大振荡信号,驱动LED灯闪烁。
(3)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记录了不同电阻和电容值下的LED灯闪烁频率。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随着电阻值的增加,振荡频率降低;随着电容值的增加,振荡频率升高。
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原理

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原理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可以产生两个周期不同的交替闪烁信号,常用于汽车灯光、警示灯等场合。
本文将从原理、电路设计和工作过程三个方面来介绍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
一、原理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的原理基于多谐振荡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频率的振荡信号的电路,其由振荡元件、放大元件和反馈网络组成。
在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中,多谐振荡器的频率决定了灯光闪烁的快慢。
二、电路设计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振荡元件:可以选择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元件作为振荡元件。
不同的振荡元件具有不同的频率范围和性能特点,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振荡元件。
2. 放大元件:放大元件用于放大振荡信号,常见的有晶体管、场效应管等。
放大元件的选择应考虑功率、频率响应等因素。
3. 反馈网络:反馈网络用于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使电路产生振荡。
反馈网络的设计可以采用电容、电感、电阻等元件组成。
三、工作过程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1. 开关接通后,电路开始工作。
多谐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经过放大元件放大后,送入反馈网络。
2. 反馈网络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使振荡器继续振荡。
同时,反馈网络也将一部分信号输出到LED灯等负载上。
3. 由于反馈网络的存在,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会发生变化。
这使得LED灯的亮度和闪烁频率也会变化。
4. 当振荡器的频率达到某个临界值时,LED灯会熄灭。
5. 当振荡器的频率继续变化,LED灯又会重新亮起,形成一个周期。
6. 多谐振荡器会周期性地产生两个频率不同的振荡信号,从而使LED灯交替闪烁。
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的原理简单而有效,可以实现LED灯等负载的交替闪烁。
通过调整振荡元件和反馈网络的参数,可以改变闪烁的频率和亮度,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
此外,多谐振荡双闪灯电路还可以与其他电路结合,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如音乐闪灯、跳舞灯等。
实验二 自激多谐振荡器闪光灯

实验二自激多谐振荡器闪光灯---多谐振荡电路的原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多谐振荡电路的内部结构及各部件的作用,2.通过实验验证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二、实验仪器:1. 示波器一台2. 2. 发光二极管两个3.电容器两个4.可变电阻四个5.三极管两个三、实验原理:多谐振荡电路是一种矩形波产生电路。
这种电路不需要外加触发信号,便能连续地, 周期性地自行产生矩形脉冲。
该脉冲是由基波和多次谐波构成,因此称为多谐振荡器电路。
(可以用门作比喻,多谐振荡器输出端时开时闭的状态可以把多谐振荡器比作宾馆的自动旋转门,它不需要人去推动,总是不停的关门开门)(图1为电路结构原理图)图1 工作状态图它是一个典型的分立元件集基耦合多谐振荡器。
它有两个晶体管反相器经RC电路交叉耦合接成正反馈电路组成。
两个电容器交替冲放电使两管交替导通和截止,使电路自动地从一个状态自动翻转到另个状态,形成自激振荡。
此电路可由双稳态触发器电路中的两支电阻耦合支路改为电容耦合支路得到。
那么双稳态电路就变成没有稳定状态,即多谐振荡电路为无稳电路。
电路两边是对称的。
接通电源后,两管均应导通。
为便于分析,假定因某种因素影响,i C1有上升趋势,那么就会发生如下的正反馈循环过程:i C1↑→uR C1↑→u A1↓→u b2↓→i b2↓→i C2↓→uR C2↓→u A2↑┐↑---------------------------------------------------------i b1↑←u b1↑←┘致使T1迅速饱和,VC1由+EC突变到接近于零,u A1为低电平;T2迅速截止,迫使BG2的基极电位VB2瞬间下降到接近-EC,u A2为高电平。
此后,一方面C2将通过R C2、T1的be结构成的回路充电(电压极性左负右正);另一方面,C1将通过T1、R1构成的回路,将本身贮存的电荷(左正右负)逐渐释放。
即出现了第一次暂稳态;(BG1饱和瞬间, , ,于是BG2可靠截止.)这样u b2逐渐上升,当u b2高于晶体三极管导通电压后,将发生如下的正反馈循环:u b2↑→i b2↑→i C2↑→uR C2↑→u A2↓→u b1↓→i b1↓→i c1↓┐↑------------------------------------------------- u A1↑← uR C1↓←┘致使T2迅速导通,VB2随着C1放电而升高到+0.5V,uA2为低电平;T2迅速截止,通过正反馈使BG1截止,u A1为高电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谐振荡器双闪灯电路设计与制作
南昌理工学院张呈张海峰
我们主张,电子初学者要采用万能板焊接电子制作作品,因为这种电子制作方法,不仅能培养电子爱好者的焊接技术,还能提高他们识别电路图和分析原理图的能力,为日后维修、设计电子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文章《电路模型设计与制作》我们重点介绍了电路模型的概念以及电流、电压、电阻、发光二极管、轻触开关等基本知识,并完成了电路模型的设计与制作,通过成功调试与测试产品参数,进一步掌握了电子基础知识。
本文将通过设计与制作多谐振荡器双闪灯,掌握识别与检测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掌握识别简单的电路原理图,能够将原理图上的符号与实际元件一一对应,能准确判断上述元件的属性、极性。
一、多谐振荡器双闪灯电路功能介绍
图1 多谐振荡器双闪灯成品图
多谐振荡器双闪灯电路,来源于汽车的双闪灯电路,是经典的互推互挽电路,通电后LED1和LED2交替闪烁,也就是两个发光二极管轮流导通。
完成本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识别与检测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掌握识别简单的电路原理图,能够将原理图上的符号与实际元件一一对应,能准确判断上述元件的属性、极性。
该电路是一个典型的自激多谐振荡电路,电路设计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理论知识丰富,特别适合初学者制作。
二、原理图
图2 多谐振荡器双闪灯原理图
三、工作原理
本电路由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三极管构成典型的自激多谐振荡电路。
在上篇文章中介绍了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本文只介绍电容和三极管。
1、电容器的识别
电容器,简称电容,用字母C表示,国际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用F表示,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器的电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较小的单位,如微法(μF)、皮法(pF)等,它们的关系是:
1法拉(F)=1000000微法(μF),1微法(μF)=1000000皮法(pF)。
本的套件中使用了2个10μF的电解电容,引脚长的为正,短的为负;旁边有一条白色的为负,另一引脚为正。
电容上标有耐压值上25V,容量是10μF。
2、三极管的识别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
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值较大的电信号, 也用作无触点开关,俗称开关管。
套件中使用的是NPN型的三极管9013,当把有字的面向自己,引脚朝下,总左往右排列是发射极E,基极B,集电极C。
如图3所示。
图3 三极管的引脚图
晶体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实质是三极管能以基极电流微小的变化量来控制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量。
这是三极管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特性。
我们将ΔIc/ΔIb的比值称为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用符号“β”表示。
电流放大倍数对于某一只三极管来说是一个定值,但随着三极管工作时基极电流的变化也会有一定的改变。
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1)截止状态
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三极管这时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我们称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2)放大状态
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处于某一恰当的值时,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这时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起着控制作用,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ΔIc/ΔIb,这时三极管处放大状态。
(3)饱和导通状态:
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不再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而是处于某一定值附近不怎么变化,这时三极管失去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很小,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导通状态。
三极管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饱和导通状态。
根据三极管工作时各个电极的电位高低,就能判别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因此,在电子产品调试过程中,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各脚的电压,从而判别三极管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
3、多谐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自激多谐振荡器也叫无稳态电路,两管的集电极各有一个电容分别接到另一管子的基极,起到交流耦合作用,形成正反馈电路。
本电路即为无稳态多谐振荡电路,图2中两个三极V1、V2工作在饱和与截止两个状态之间交替变换工作,即V1饱和则V2截止,V1截止则V2饱和,二种状态周期性的互换,V1、V2的集电极输出波形似近方波。
当VCC接上瞬间,V1、V2分别由R2、R1获得正向偏压,同时C1、C2亦分别经D1、R3,D2、R4充电,如图4所示。
图4 当VCC通电瞬间
由于V1、V2的特性无法百分之百相同,假设某一三极管V1之电流增益比另一个三极管V2高,则V1会比V2先进入饱和状态,而当V1饱和时,C1由 VCC、R1、V1 CE构成放电回路放电。
在V2 BE极形成反向偏压,即A点电压为负(大概-2V左右),促使V2截止V1导通。
由于c、e极之间此时是通的,所以c极处电位接近于负极(我们的图中是接地,就是接近于0V),由于电容C1的耦合作用,V2基极电压接近于负极→不会产生基极电流,即Ib=0A→则V1 ec之间断开,同时C2经D2、R4及V1的BE极于短时间内完成充电至VCC,如图5所示。
图5 C1放电,C2充电回路
V1 导通、Q2截止的情形并不是稳定的,当C1放电完后,电容C1由VCC 经R1、V1CE极反向充电,当充到0.7V时,即A点电压大概为0.7V,此时V2获得偏压而进入饱和导通状态,C2由VCC经R2、V2CE极放电。
同样地,造成V1 BE 反向偏压,V1截止,C1由VCC经D1、R1及V2B-E极于短时间充至VCC。
图6 C2放电,C1充电回路
同理,C2放完电后,电容C2由VCC经R3、V2CE极反向充电,当充到0.7V 时,即B点电压大概为0.7V,V1经R2获得偏压而导通,V2 截止。
如此反覆循环下去,所有两个LED交替闪烁。
改变电阻R1、R2阻值或电容C1、C2的容量可以改LED闪烁的速度。
四、元件清单及实物图
图7 元器件清单实物图
五、安装与调试
双闪灯电路安装比较简单,参考电路原理图,发光二极管D1,电阻R3,电容C1,三极管V1,电阻R1,电阻R2,发光二极管D2,电阻R4,电容C2,三极管V2的顺序安装,成功后,接上5V直流电压,或者用三节5号电池供电。
如图8所示。
图8 通电后的实物图
正常情况下,可以观察到二只LED发光二极管轮流闪烁,如果没有出现我们需要的功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试、检修。
1、检测焊接线路是否正常连通,可用万用表检测每条线路是否导通。
因为初次焊接的时候,经常出现虚焊、假焊、漏焊等焊接故障。
2、检测每个元件是否安装正确,特别是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性是否正确。
3、用万用表测试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4、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是否用错,初学者容易把1k欧姆的电阻与100K 欧姆的电阻搞混了。
5、测试下电容C1、C2的负极的电压是否改变,如果没有改变要检测三极管是否焊接正确。
经过上面几个步骤的检测,相信一定能排除故障,实现我们需要的目的。
6、初学者焊接常犯的焊接缺陷有:
(1)堆积、虚焊、尖角、铜皮上翘、拖焊、焊点太小、焊点不对称等。
焊接的时候,注意克服以上焊接缺陷,相信电子制作能力会越来越高,图9是焊接走线图。
图9 焊接走线图
六、作业自我检测
请您分析双闪灯的工作原理,并绘制相应的原理图信号流程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