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合集下载

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

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

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一、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2.生产力开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3.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开展的规模、速度4.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学校构造5.生产力的开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二、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确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三、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两再一新)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根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学问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展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四、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沟通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缔造文化的作用五、简述个体身心开展的规律1.依次性,个体身心开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洁到困难、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绵不断的开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开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冲突面临着不同的开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开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开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开展得到局部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开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必须的个别差异。

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缘由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的造就人的活动。

2.学校有特地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限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开展的各种因素。

七、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开展做出社会性标准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别才能和开展特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开展的特别功能八、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1.造就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

简答题知识

简答题知识
2
11、地基承载力的定义及分类?竖直荷载作用 下地基的破坏形式? 12、 什么是级配良好的无粘性土?给出具体指 标的表达式。 13、简述达西定律的表达式。 14、画图并描述载荷试验的p-s曲线。
3Leabharlann 15、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的定义 16、简述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的步骤。 17、什么是基底压力?影响基底压力的因素有 哪些? 18、什么叫土的渗透系数,影响土的渗透系数 的因素是什么?
4
简答题
1、什么是结合水?结合水分为哪两类? 2、什么是自由水?自由水分为哪两类? 3、什么是土的结构,分为哪几种类型? 4、解释有效应力原理。 5、库伦土压力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1
6、什么是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影响击 实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7、何谓管涌? 发生管涌的条件是什么? 8、何谓流土?发生流土的条件是什么? 9、影响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0、前期固结压力、超固结土、正常固结土和 欠固结土的定义

简答题是什么意思

简答题是什么意思

简答题是什么意思简答题,是指那些主要用于考查应试者运用教材原理,基本概念,原则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

因为考查目的是要求回答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问题,而不是写论文或说明文,所以回答要比较简练、准确。

简答题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根据所给的资料提出问题。

例如:资料:美国不动产市场的“拐点”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当时,全美家庭自住房屋的建筑面积比例开始下降,办公楼和商业营业楼建筑面积比例则上升。

与此同时,私人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

1997年,美国家庭住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77%; 2002年约为72%, 2003年为65%, 2004年约为63%。

2004年,办公楼和商业营业楼建筑面积占美国住宅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6.5%。

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在分析问题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定性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从问题的现象入手,分析其实质。

常见的做法是先对试题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再与正确的答案相比较,以肯定或否定错误的答案。

另一种方法是“定量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某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先通过计算得出结果,然后再与正确的答案相比较,以证实或否定错误的答案。

例如:最大实体原则——亦称“实体化原则”。

此原则是指最小特权原则,也即任何法律关系的存在,都必须有某种独立存在的实体,这种实体是法律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它包括3个含义:第一,法律关系必须有一个参加者作为主体;第二,这个实体要有一个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手段,或具有他人与之发生联系的性质,或两者兼备;第三,该实体的存在与消灭都依赖于外部环境,或者说,没有这个实体,就不会有任何法律关系。

再如:法律的效力有什么特点?请谈谈你对“相对性”、“确定性”和“任意性”的认识。

简答题简答题题库

简答题简答题题库

简答题简答题题库物态变化 1、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上壁液化成的小水滴。

所以模糊不清。

2、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因为壶嘴附近温度过高,水蒸气无法液化,所以不会出现白气。

3、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针状叶子与空气接触面积小,使水蒸发减慢,起到保水的作用4、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因为水沸腾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沸腾后,用小火就可以使其保持沸腾状态,并且小火还可节省燃料。

5、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烧完之后,镜子温度升高,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到镜子不会液化,使得镜子不会模糊不清方便观察。

6、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即为“白雾”。

7、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答:霜是水蒸气遇到极冷的温度放热凝华才能形成的,所以霜前冷。

雪熔化和升华要吸热,所以雪后寒。

8、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为什么?答:这是利用水凝固时要放热,使温度下降的缓慢些,不至于把秧苗冻死。

9、夏天游泳后从游泳池中走出,风一吹感到很凉,为什么?答:因为身上有水,风吹过加速了水的蒸发,水蒸发吸热,所以会很冷。

10、病人发高烧时,有时医生会用湿毛巾盖在病人的头上,这样就会使得病人的体温降低一些,这是为什么?答:因为水蒸发要从人体吸热,所以会使人体体温降低。

11.“炖“菜是东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和水的沸点相同)答:不会,因为当水沸腾过程中,通过热传递使汤水温度升高也达到水的沸点,当二者温度相同后,不能发生热传递了,汤水无法吸收到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在CH3-CH2-COOH的氢核磁共振谱图中可观察到其中有四重峰及三重峰各一组.(1)说明这些峰的产生原因;(2)哪一组峰处于较低场?为什么
2、简要讨论13C-NMR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作用.
3、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4、在质谱中亚稳离子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碎片离子解析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5、何谓自旋偶合、自旋裂分?它有什么重要性?
二、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3H18O7,碳谱及氢谱如下,试解析其结构,需写出解析步骤。

δ(ppm):158.3,136.5,129.3,117.6,102.3,77.9,78.0,74.8,71.3,64.7,62.4
δ(ppm):7.26,(2H, d, J=8.7);7.07(2H, d, J=8.7);4.87(1H,d,J=7.6);4.53(2H,s);
3.3-3.9(6H)
2、分子式为C2H3Br3,试根据氢谱推测其分子结构。

3、分子式为C4H10O,试根据氢谱推测其分子结构。

4、根据红外光谱,推导化合物C8H7N的分子结构。

5、下图是分子式为C8H8O的一个化合物的IR光谱,试由光谱解析,判断其可能的结构。


写出推测过程。

简答题

简答题

1、直方图与茎叶图有何区别?①茎叶图即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个原始数据,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而直方图不能保留原始数据。

②茎叶图适用于小批量数据,而直方图的则适用于大批量数据。

③茎叶图主要用于展示未分组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分组数据。

2、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

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从均值为、方差为(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当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方差为的正态分布。

3、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同一个总体下,样本的观测值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看成是随机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即由抽样的随机性所造成的随机误差,称组内误差。

不同总体之间的观测值也不同,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抽样本身形成的随机误差,也可能是由不同总体间差异导致的系统误差造成的,称组间误差。

如果自变量的各水平对因变量无影响,那么在组间误差中只含随机误差,这时组间误差与组内误差经过平均后的数值就很接近,比值会接近1。

反之,比值就会大于1,当此比值大到某种程度时,就认定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

4、简述时间序列预测的步骤。

时间序列预测的步骤:第一步:确定时间序列所包含的成分,也就是确定时间序列的类型。

第二步:找出适合此类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第三步:对可能的预测方法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佳预测方案。

第四步:利用最佳预测方案进行预测。

5、简述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

①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长度或高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

②条形图的各矩形分开排列,而直方图的则连续排列。

③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分类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

6、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某种推断。

不同点:推断的角度不同:参数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总体参数在估计前是未知的;假设检验则是先对总体参数的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去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简答题100题

简答题100题

简答题100题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5) 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1、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和了解家乡的物产呢?
2、我们可以为减少水污染做什么?
3、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
4、垃圾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5、怎样做才能为保护环境尽一点力?
6、你能说说花草树木在保护环境方面都有哪些本领吗?
7、我们能为花草树木做些什么?
8、明明特别喜欢小鸟,就用笼子养了一只,看到小鸟在笼中悲伤的眼神,明明决定把它放了。

想一想,明明为什么把他喜欢的小鸟放走了?
9、怎样才能和我们喜欢的动物成为朋友呢?
10、队旗图案表示什么意思?
11、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
12、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
附加题:
1、你的家乡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2、说一说你上学后都有哪些收获和变化?
3、你要为保护动物做些什么?
4、制定一份暑假计划
5、暑假怎样过才有意义?
6、除了学校的活动,你还想怎样过“六一”?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把你的打算写下来。

我的打算:
7、“六一”节马上就到了,请你结合本校庆“六一”的活动,为本班设计一个“六一”活动方案。

8、你能为少先队活动做些什么,试着出一个金点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1.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1, Ed >1 ,Ed <1时,价格上升或下降对生产者的收益如何影响。

(6分)当Ed=1时,价格上升或下降,生产者的收益不变。

当Ed >1时,价格上升,生产者的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收益减少。

当Ed<1时,价格上升,收益减少,反之增加。

2.一个企业主考虑增加雇佣工人时,对于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4分)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每增加一单位的某生产要素带来的产量增量,这是考查单个员工劳动效率的,所能带来的产量的增量越大,则他的劳动效率越高,越能为企业谋求利润,这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而且只要边际产量大于零,产量增加,就能带来利润就可以雇佣。

而平均产量总产量与该生产要素的比值,他考察的是总产量,不能体现个人的劳动效率3.简述边际生产报酬递减规律及其递减原因。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当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以后,总产量的增加额将越来越小的现象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

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

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比就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于是边际产量就出现递减趋势。

或者是因为对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量和不变要素投入量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

4.简述为什么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实现了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

5.什么是外部不经济,如何解决外部不经济的问题?(5分)是指某些企业或个人因其它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受到不利影响,又不能从造成这些影响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得到补偿的经济现象。

解决方法:1税收和补贴。

向施加外部不经济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提供外部经济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来收益的补贴,以便使得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诱使厂商提供最优的产量。

2企业合并: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是解决外部性的第二种手段,如果外部性的影响是小范围的,3明确产权:只要产权定是明确的,则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最初的产权赋于谁,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

6.如果汽油价格上涨较大幅度,将对汽车的需求将产生什么影响?请结合需求交叉弹性理论简要分析。

(5分)在短时间之内,汽车的生产商对于汽油价格的上涨没有购买者那么敏感,所以我们可以大体上认为短时间内汽车的供求量不变,而由于汽油价格上涨,短时间内消费者的购买力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量会减少7.简述无差异曲线和其特征。

(6分)8.【无差异曲线】它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却是相同的。

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

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

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8.通货膨胀按形成原因划分为哪几种? (4分)(1)直接原因:即货币供应过多。

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深层原因。

①需求拉动。

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

②成本推动。

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

③结构失调。

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

④供给不足。

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

“⑤预期不当。

即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过于悲观)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⑥体制因素。

由于体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9.简述等产量线及其特点。

(8分)(1) 等产量线的含义: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2 ) 等产量线的特征: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10.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了才是充分就业?(5分)不能。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的工作。

11.LM曲线的凯恩斯范围财政政策是否有效?为什么?(4分)在凯恩斯区域中,因为较低的利率水平,政府会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

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使收入水平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的效果12.消费函数中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会有什么变动? (5分)答:若消费函数用C=a+bY表示,由自发消费a增加或减少,会使IS向右上或左下平行移动,而边际消费倾向b增大或变小,则使IS曲线斜率变小或变大,原因是b变大表示同样收入中会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留下作储蓄的更少了,为使储蓄和一定利率水平上的投资相等,现在需要有更多的收入才能产生相应的锗蓄,从而要有更多的收入和一定的利率相结合才能使I=S,这就使IS曲线变得更为平缓.13.什么是货币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7分)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内容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用的政策工具以及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政策工具分为两类,一是一般性货币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

二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道义劝告14.什么是流动性陷阱?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应如何使用?(8分)流动性陷阱是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段时间内即使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15.简述自动稳定器及经济体内稳定经济的制度。

(5分)经济自动稳定器是指存在于经济中的任何一种能减弱产出对自发需求变动的反应机制16.简述市场失灵及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

(6分)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首先,政府要做好提供公共物品的工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条件”二,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和具体的运行体制,制定各级各类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件条件”,第三,政府还需要利用利率、国债、汇率、税收、预算等经济调控手段来“熨平”经济周期,使经济导入持续稳定的发展。

第四,政府要通过收入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努力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最后,政府在实现其调节职能时,要注意不断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17.完全竞争市场定义及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这种市场类型中,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信息具有完全性,特点:大量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性,资源流动性,信息完全性,二、实训题,富人和穷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哪个高,为什么?这对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有何启示?(8分)穷人的边际效用高。

对于同样的需要结构和市场统一的物价,富人穷人所需要的饱和货币量是相同的,但是穷人拥有的货币量少于富人,所以,穷人拥有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大于富人。

对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启示:由于富人对小范围的收入/支出波动远远不如穷人敏感,政府可采取税收等多种调节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从富人处征收更多的资金,并将这笔钱用来于减少穷人的开支、补贴穷人收入。

这样将明显提高穷人的满足感和认同感,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10.夏季度假区小型高尔夫球场的经营者也面临着类似的决策。

由于不同的季节收入变动很大,企业必须决定什么时候开门,什么时候关门。

请以我们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联系以上案例分析如何决定企业的停止营业点呢?(6分)球场的成本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购买土地和建设球场的成本,可变成本包括雇佣服务员的成本。

当收入大于可变成本时,球场就应该开门,反之就应该关门,三、材料分析题案例1:吃三个面包的感觉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

接着总统哪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

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

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

(10分)问题:(1)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什么原理?并对其进行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是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与劳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这个原理对企业生产有什么启示?企业要不断的创新,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丰富产品的类型,生产不同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边际效用规律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案例2:航空公司和布兰尼夫航空公司被起诉案1983年,在美国的美洲航空公司和布兰尼夫航空公司被起诉一案中,两位公司总裁罗伯特·克兰德尔和霍华德·普特南之间的一段电话录音成了控方最有力的证据。

克兰德尔:情况真是糟透了。

……如果我们互相打斗,都得完蛋。

我们两家如果都要留在这里,“三角洲”就该开路了。

因为,哎,我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让我们两个滚蛋。

普特南: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克兰德尔:对,我是有一个建议。

把你的该死的票价提高20%,明天一早我也会这么做的。

……那么你我就都可以赚大钱了。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0分)1.上诉案例中所讲的是哪种市场类型?寡头垄断该种市场有什么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2.假如普特南接受了克兰德尔的建议,那么上诉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在经济学中被叫做什么?垄断竞争这类现象的最终结果通常是怎样的?案例3:我国的储蓄问题(10分)我国一直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截至2001年8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06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6.1个百分点,比去年底高5.4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