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辨证施护在孕妇保胎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施护在孕妇保胎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11-09T06:00:21.8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9期作者:许凯[导读]雅安市石棉县中医医院在对孕妇保胎中对中医辨证施护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已有的案例进行研究,并且根据严格的制度经产妇划分成了不同的治疗组别,每个治疗组别中都有固定的数量,通过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得出了最终结果。
在完成护理工作后,不同的指数对比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治疗患者需要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提升孕妇的保胎效果对于医学事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先兆流产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复合病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外界因素,母体因素以及染色体因素等。
在出现先兆性流产的同时,孕妇自身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而且还会有小腹坠痛和阴道流血等症状,若是患者无法在开始阶段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不光会直接造成流产,而且还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需要在保胎中对中医辩证施护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逐渐提升护理方法的明显效果,为日常保胎提供良好环境,同时还能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西医护理方法的方面来看来,需要利用不同的药物对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其中主要包含了心理护理以及胎儿的状态监护,使用药物和护理都需要进行合理指导,确保护理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环境。
在中医辨证施护方法的角度来说,主要通过中药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具体的做法为在开始阶段进行情志护理,在一般的情况下,患者对心理精神有关的情况和知识不够了解,因此自身就会出现抑郁、焦虑以及过于担忧等心理状态。
在这些状态的影响下,也会逐渐加重患者的病情,让患者无法控制自身的情绪。
为了合理解决此类问题,让患者得到放松,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的开始阶段首先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讲解此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法改变患者已有的不良心理,同时也能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之后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治疗,需要对气血虚情况进行确定,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孕妇在先兆流产之后自身的气血不够稳定,具体的表现为阴道出现少量出血,身体乏力舌白等情况。
中医护理在先兆流产中的运用

中医护理在先兆流产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4-11-24T10:22:49.14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许范优赵珊[导读] 生活护理首先应保证患者病房舒适干净,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定时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许范优赵珊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 22300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先兆流产中运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先兆流产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临床治愈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中医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运用于先兆流产患者中,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更使患者进一步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宜,保证了母婴更加健康。
【关键词】中医护理;先兆流产;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3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3-046-02先兆流产是指妊娠未满28 周前,阴道出现少量流血和(或)下腹胀痛,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也尚未排除,妊娠还有希望继续者,若未及时得到治疗或护理不当,从而造成流产的可能性还是较大[1]。
此病对孕妇及其家人的影响非常大,孕妇也易出现诸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忧愁、恍惚、失眠等,导致病情更为严重,甚至流产。
因此,针对此类孕妇,除及时的治疗外,适当的护理也尤为重要,故而,本文选取我院先兆流产患者80 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治愈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9 月~2014 年3 月期间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0 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40 例,年龄20~35 岁,平均年龄(28.82±3.74)岁;孕周4~20 周,平均(9.63±2.75)周;其中,初产12 例,经产28 例;阴道出血26例,下腹胀、痛14 例。
早期妊娠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

早期妊娠先兆流产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妇女妊娠12周以前出现以阴道少量出血,伴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
一、病因病机分析1. 本病中医认为病因有胎元、母体两方面。
胎元方面:因夫妻之精气不足,虽能两精相合,但很难摄精成胎,或成胎后胎元不固,甚或胎元有缺陷,胎多不能成实。
母体方面:有素体肾虚,气血不足或感受外邪两方面。
2. 本病的病机主要是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
(1)肾虚: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或多产房劳,或孕后不节房事,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而致胎动不安。
(2)气血虚弱:素体气血虚弱,或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或孕后恶阻所伤,致脾气虚弱,化源不足。
孕后提摄不固,濡养不周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3)血热:素体阳盛,或肝经郁热,或素体阴虚内热,孕后血聚养胎,阳气偏旺助热化火,此时过食辛辣,外感热邪,七情内伤致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4)外伤:孕后起居不慎,跌仆闪挫,气血逆乱;或因内伤直损冲任,内扰胎气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二、诊断与辨证标准1.诊断标准(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少量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妊娠试验尿妊娠试验阳性。
(4)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体软,大小与孕周相符。
(5)超声波检查 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胎儿)发育与孕周相符。
(6)基础体温测定保持黄体期水平(维持高温曲线)。
(7)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雌二醇(E2)与孕周和B超结果(孕囊大小、胚胎发育)基本相符。
(8)其他检查:甲状腺功能、血型抗体、致畸八项;对于有复发性流产病史者检测双方染色体、自身/同种抗体检测(心磷脂抗体、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等)、封闭抗体等。
三、鉴别诊断1. 异位妊娠:早孕期间有间断或持续的少量出血。
未破损时有一侧少腹隐痛等症状与本病相似,但异位妊娠妇科检查时一侧附件区多触及包快、压痛,早期血β—HCG多上升缓慢,B超示宫内未见孕囊,或/和附件区有混合性回声包快。
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

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安静的房间里,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先兆流产,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护理。
中医护理,讲究的是调和阴阳,平衡气血,下面就是我的想法。
一、病情评估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流产次数、原因、症状等。
2.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判断其体质和病因。
3.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评估其心理压力。
二、中医护理措施1.起居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阴暗。
(3)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松的户外活动。
2.饮食护理(1)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
(3)适量饮用温性饮品,如姜茶、红糖水等。
3.情绪护理(1)关心、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焦虑情绪。
(2)引导患者进行情绪宣泄,如倾诉、写日记等。
(3)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
4.药物护理(1)根据患者体质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法。
(2)煎药、服药过程中,注意药量的调整和观察患者反应。
(3)指导患者正确服用中成药,如逍遥散、固冲汤等。
5.按摩护理(1)根据患者体质,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如揉、按、擦等。
(2)按摩部位以腰腹部、足三里、三阴交等为主。
(3)按摩过程中,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6.功能锻炼(1)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如瑜伽、太极等。
(2)锻炼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
(3)鼓励患者持之以恒,增强体质。
三、护理效果观察1.观察患者面色、舌象、脉象的变化。
2.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
3.观察患者流产症状的改善情况。
4.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患者子宫、卵巢等器官的恢复情况。
四、护理并发症预防1.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2.观察患者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加强营养,提高患者抵抗力。
4.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这个方案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患者的希望之路。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
胎动不安是早期先兆流产的一种症状,中医护理方案包括常见证候要点、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和健
康指导。
常见证候要点包括肾虚证、胖肾两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和肾虚血瘀证。
对于腰酸腹痛、胎动下坠,伴少量流血的症状,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若出血量多,超过正常的月经量时,则安胎无望,应观察有无胚胎组织排除体外。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溢水清洗会阴部。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需要观察腹痛、腰痛、胎动、神色、
血压、舌苔、脉象变化,以判断安胎效果。
若见流血增多,腰腹坠胀,腹痛阵阵加剧,须防流产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输液输血及刮宫手术的准备工作。
心烦少寐、便秘需要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情绪安定,以静心养胎。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包括药物治疗。
选胎元饮加减,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气虚者,选举元煎加减。
偏血虚者,选葛根汤加成,以补血固冲安胎。
健康指导包括生活起居和饮食指导。
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劳累过度,跌倒闪控,涉水远游,孕前期3个月内严禁房事,3个月后应节制房事。
应食言有营养,县消化的食物,多食鱼、肉、张及新鲜水果、蔬菜,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及润肠通便,预防便格。
往意饮食卫生,预功因腹两而诱发或加重強關,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临床路径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西医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2016 年版)(一)适用对象1、符合下述诊断者;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胎动不安(TC騙码:BFR04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先兆流产(ICD-10编码:020.001 )。
2、能接受住院治疗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疾病分期早期先兆流产:妊娠小于12周。
晚期先兆流产:妊娠12周至28周。
3、证候诊断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常见证候:肾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肾虚血瘀证(三)标准治疗时间为w 28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胎动不安TCD编码:BFR04Q先兆流产ICD-10编码:020.001 )。
2.疾病分期属于早期先兆流产。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4.由生殖系统畸形引起的先兆流产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六)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2)血HCG E2、P测定(3)B超检查胚胎情况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妇科检查、白带常规、BV佥查、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培养、TCT宫颈分泌物培养+药敏、空腹血糖、血型抗体、心电图等、TORCH甲状腺功能、乙肝、HIV、肝功能、肾功能、腹部B超。
(七)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足够的营养支持,保持情绪稳定,对于精神紧张者可给予少量镇静剂;2、黄体功能不足者可给予:黄体酮胶囊100mg 2 /日,口服;或黄体酮注射液20mg 1/日,肌注;或地屈孕酮片,首次40mg口服,之后10mg,每8小时一次,以上药物至少持续至症状消失为止;或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素3000U,隔日肌肉注射一次,也可给予维生素E口服辅助治疗;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肾虚证:补肾益气安胎。
中医妇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胎动不安、胎漏(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胎动不安、胎漏。
西医病名:早期先兆流产。
二、诊断:(一)、症候诊断1、肾虚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暗淡,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证: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证: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次证: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细缓略滑。
4、气血虚弱证:主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次证: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4、肾虚血瘀证:主证:阴道出血量少,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证: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二)诊断标准主证“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证1项、次证1项,或兼有次证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三、中医诊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肾虚证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续断。
2、脾肾两虚证治法:固肾健脾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续断,党参,炒白术,山药,黄芪,升麻,陈皮,柴胡。
3、肾虚血热证治法:滋肾凉血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保阴煎加减。
生地,熟地,白芍,黄芩,黄柏,续断,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旱莲草。
中成药:孕康口服液。
4、气血虚弱证治法:益气养血安胎。
方药:胎元饮加减。
党参,白术,熟地,当归身,白芍,杜仲,陈皮,炙甘草,桑寄生。
5、肾虚血瘀证治法:益肾祛瘀安胎。
方药:寿胎丸合加味圣愈散加减。
黄芪,当归,党参,参三七,熟地,白芍,菟丝子,桑寄生,阿胶,杜仲,续断,砂仁。
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肾虚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血热证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脉滑细数。
3.气血虚弱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4.血瘀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1.临床症状妊娠期间,先感胎动不安,腰酸下坠,阴道下血,继而有轻微的腰痛、腹痛,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心烦少寐。
2.症候护理(1)肾气不足滑胎者,应卧床休息。
(2)妊娠期外伤后,观察有无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不可随意服用治伤药,以免破血动胎。
(3)滑胎者,应坚持药物治疗。
(4)阴道若有组织物排出,应保留排出物,遵医嘱送病理检查,并做好刮宫的准备。
小产或行刮宫术后,应注意观察腹痛及阴道出血等情况。
3.常规护理(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绝对卧床休息,出血停止3-5日后,可适当下床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再次伤胎。
(3)严禁房事,防止损伤肾气;避免阴道检查及灌肠,以防加重出血。
(4)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
4.病情观察护理(1)腹痛、腰痛、胎动、阴道出血等情况,以及神色、血压、脉象的变化。
(2)随时观察阴道流血的量、色、质以及腹痛的部位、性质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特色技术1.中药外敷。
2.穴位注射。
3.艾灸。
4.推拿疗法。
5.耳穴贴压(二)护理1.起居护理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以免加重病情,随四时的变化增减衣被。
注意休息,防止过劳。
2.饮食护理(1)饮食均衡,营养丰富,多食鱼、肉、蛋、动物内脏及蔬菜、水果等,以补充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中医护理技术
穴位按摩
穴位埋治
艾灸
耳穴贴压
中药外洗
健康指导
/
/
/
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
病种
常见证候
证型
证候要点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肾虚证
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小腹坠(闷)痛,腰酸痛,两膝酸软,或曾屡有堕胎。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滑,两尺脉弱。
(二)脾肾两虚证
阴道少量出血,色淡;小腹闷痛,腰酸痛;食欲不振,或腹胀,大便溏泄;头晕耳鸣,神疲肢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软,两尺脉弱。
(三)情志调理
1.对阴道出血、腹痛、或担心胎儿健康的患者,应多给与关心,讲解胎漏、胎动不安经积极治疗后,可顺利孕育健康婴儿的病例,以增强治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耐心解释,使孕妇了解精神因素与胎漏的关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妊娠早期多听音乐,调节情感。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3.注意腹部或腰骶保暖。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二)阴道出血
1.观察阴道出血的颜色、性状、量的变化。
2.保持会阴清洁。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穴位埋治(详见附录2)。
3.艾灸(详见附录2)。
4.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卧床休息,出血停止3~5日后,可下床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再次伤胎。
2.严禁房事,防止损伤肾气;避免阴道检查及灌肠,以防加重出血。
3.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
4.重胎教,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舒畅。妊娠期穿平底软质鞋,忌烟酒,避免过劳。衣服宜宽大、轻松、柔软,勿紧束胸腰,以免影响胎儿成长及乳房发育。
1.中药外洗□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艾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4.穴位埋治□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5.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较好□
一般□差□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较好□
一般□差□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3.保暖□
4.其他护理措施:
1.艾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穴位埋治□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4.耳穴贴压□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5.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较好□
一般□差□
疼痛评分:
阴道出血□
1.观察□
2.外阴清洁□
3.其他护理措施:
(五)肾虚血瘀证
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子宫肌瘤史;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禁止体力劳动。
(三)肾虚血热证
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或有两膝酸软,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滑细数,尺弱。
(四)气血虚弱证
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或伴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5.慎起居,生活规律,避免负重、攀高、防止跌仆。
(二)饮食指导
1.饮食均衡,营养丰富,多食鱼、肉、蛋、动物內脏及蔬菜、水果等,以补充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忌食辛辣动火、生冷寒凉、饮酒等碍胎之品。
3.便秘者应以蜂蜜、水果、蔬菜、富纤维素食物缓解之。避免通下或腹部按摩。
4.肾虚型宜多食补肾填精之品如炖服阿胶,蒸食核桃仁,多食红枣羊肉汤,人参桂圆汤、鸡汤、鲤鱼汤等;血热型宜生地汤、甲鱼汤、以凉血止血,心烦口渴者以西瓜汁、藕汁代茶饮。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气血虚弱型可食淮山药、党参黄芪、蛋、瘦肉汤以补气养血安胎;
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
证候诊断: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肾虚血瘀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疼痛□
1.评估疼痛□评分:
2.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