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

合集下载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

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结核菌素试验是用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一种常见方法。

简单来说,它通过注射结核菌素后观察皮肤反应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那么,如何判断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呢?一般来说,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是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来判断的。

皮肤反应是指在注射结核菌素后,是否出现红肿或硬结。

根据这种皮肤反应的大小来判断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1. 无反应:结核菌素试验注射后,如果24-72小时内皮肤注射部位无硬结或红肿出现,一般认为是无反应。

这种情况下,一般认为患者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可能由于免疫力低下等原因,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2. 弱阳性:当结核菌素试验注射后出现硬结或红肿,但直径小于5mm 时,一般认为是弱阳性反应。

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考虑患者的相关病史、接触史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真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3. 中阳性:当结核菌素试验注射后出现硬结或红肿,直径在5-15mm 之间时,一般认为是中阳性反应。

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接触史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4. 强阳性:当结核菌素试验注射后出现硬结或红肿,直径大于15mm 时,一般认为是强阳性反应。

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总结回顾:结核菌素试验的判断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来进行的。

无反应、弱阳性、中阳性和强阳性是常见的判断结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不能单一作为诊断结核病的依据,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接触史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另外,不同人群的免疫状况、接触史等因素也会对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通常情况下,结核菌素试验的判断结果是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来确定的。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

12
表型药敏试验
V.S.
V.S.
13
固体罗氏培养基法与液体培养基法DST的比较
不同方法
药物种类
价格 (RMB)
从培养到获得DST 结果 2-3个月
罗氏培养基
多种(除PZA外) 15元/药
液体培养基
多种(包括PZA) >100元/药
2-4周
14
微孔板法药敏试验
板式药敏试验的技术特点:
1. 包含的药物种类较多,包括是包括了一些新型的抗结核药 物,如莫西沙星,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氯 法齐明。 2. 获得耐药浓度,发现中度敏感/低度耐药菌株。 3. 缩短报告结果时间。一般2周,特殊情况下3周报告结果。 4. 提高了标准化程度。药敏培养板的制备实现了标准化,结 果的读取依赖专业设备,有利于质量控制。
8
可能敏感株和可能耐药株的MIC分布情况 (1)
Clinically susceptible strains (PS)
Frequency of strains
Clinically resistant strains (PR)
Break Point MIC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绝对浓度法
10-3 mg
IHN:1,10μg /ml SM:10,100μg /ml RFP:50,250μg /ml EMB:5,50μg /ml KM: 30μg /ml OFLX: 3μg /ml
报告结果时间
4-6周
4周
6
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药敏试验出现结果差异
用两种药敏试验方法测定了360株结核分枝杆菌对H、R、S、E的药敏性, 两种方法的符合率: H R S E 81.1% 92.5% 83.6% 98.6%

北海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药敏结果分析

北海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药敏结果分析

96・ 6
Jun lfCii l n xem na Mein o. 1 No 1 J n 2 2 o ra l c dE pr etl dc eV 11 o naa i i .2 u . 01

北 海 市 结核 分 枝 杆 菌 耐 药 监 测 药 敏 结 果分 析
陶波 山( 北海 市结核 病 防治 院 广 西 北 海 5 60 ) 300
Beh i i a ,Beh iG a g i5 6 0 i a u n x 3 0 0,C i a hn.
【 bt c】 O j f e os v esut no d s t c yoa e u br l i i B i i G ag dt p v e v A s at r b c v T r yt t i f mg eia eo M cb t i t e u s e a, unx a r i i ei u e h i ao r s n f c rm u c o sn h i n o od e -
【 e od】 M cb ti br li; rgeiac; e kod g ucpbi sn K y rs w yoa eu t e u s D st e R s s t iyetg c rm u cos u r s n u f m s e il t i t
近年 全球 结 核疫 情 的 回升 以及 耐 结 核分 枝 杆 菌 的 14 质 量控 制 痰 涂 片和 染 色 按 《 涂 片镜 检 标 准 化 . 痰 … 药敏试验 由国家结核病控制 不 断增 多 , 引起 了世 界各界 人士 的高度 重视 。第 5轮 中 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 , 国全 球 基 金 结 核项 目, 西 耐 药监 测 项 目于 2 1 广 00年 6 中心参 比实验 室对 省实 验室进 行药 敏控制 。 2 结 果 月开 始在广 西 区 内的 3 0市 、 县监 测 点展 开 。北 海 市 是 3 监 测点之 一 。现对 北 海 市 的结 核杆 菌 耐 药监 测 药 0个 敏 结果 进行 分 析 , 道如下 。 报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

67
96%
3人份中敏对敏感18012、18026、18039
62 88.60% 3人份中敏对敏感18038、18026、18002 ,5人份中敏对耐药18039、18033、18015、18014、
68 97.10%
18013 1人份中敏对敏感、1人份无法判读(跳孔)对敏感
59 84.30%
2人份中敏对敏感,9人份中敏对耐药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
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
1
结核病耐药问题提高了临床对DST的需求
Increasing Trend
XDR
TDR
Almost all the drugs
DR
MDR
INH and RIF
MDR Plus Quinolone and Aminoglyocside
Any one or more Other than MDR/XDR
8
可能敏感株和可能耐药株的MIC分布情况 (1)
Clinically susceptible strains (PS)
Break Point MIC
Clinically resistant strains (PR)
Frequency of strains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2. 获得耐药浓度,发现中度敏感/低度耐药菌株。 3. 缩短报告结果时间。一般2周,特殊情况下3周报告结果。 4. 提高了标准化程度。药敏培养板的制备实现了标准化,结
果的读取依赖专业设备,有利于质量控制。
以固体药敏试验为对照评估板式药敏试验结果
70人份对照药物符合率统计
总数/ 符合数/ 符合率

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试验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

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试验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

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试验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引言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致病菌,是导致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然而,由于其对药物的耐药性问题,结核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因此,对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进行准确、标准化的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试验的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措施。

标准化操作1. 样本采集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测试之前,首先需要采集合适的样本。

一般来说,痰液是最常用的样本类型。

在采集过程中,需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并确保采集到的样本足够新鲜。

2. 样本预处理采集到的样本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以获得可靠的测试结果。

常见的预处理步骤包括离心、去除杂质、稀释等。

预处理操作应根据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并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菌落计数和培养为了确保得到一定数量的结核分枝杆菌,样本需要进行适当的菌落计数。

这可以通过涂布样本于固体培养基上,并进行定量培养的方式实现。

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注意环境条件的维持,例如温度、湿度和pH值等。

培养过程中的时间应在规定范围内,以确保菌落的生长和观察。

4. 菌液调整在进行敏感性试验之前,需要将培养得到的菌液进行适当的调整。

常见的调整方法包括稀释和密度调整。

调整过程中应注意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菌液的浓度达到试验要求。

5. 敏感性测试敏感性测试是衡量结核分枝杆菌对药物反应的关键步骤。

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如比色法、荧光法、比率法等。

在测试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药物浓度,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确保准确的测试结果。

6. 结果判读完成敏感性测试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准确的判读。

根据不同的测试方法和药物浓度,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和药物对菌落的抑制程度将有所不同。

判读结果时,应根据标准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进行准确的结果解读。

质量保证为了确保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采取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

1. 样本质量控制样本质量对测试结果有直接影响。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结核菌素试验(tb test)是一种用于诊断结核病的方法。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定义,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判定标准如下: 1. 阴性:杆菌阴性( culture negative):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性或只有极少量的生长。

2. 弱阳性(Weakly positive):杆菌阳性( culture positive):在10^4-10^6 C灰尘培养基上生长出杆菌,但菌量小于10^5 CFU/mL。

3. 阳性( Positive):杆菌阳性并大于10^5 CFU/mL:在可培养灰尘或临床样本中生长出杆菌,且其数量至少为10^5 CFU/mL。

4. 强阳性(Strongly positive):杆菌阳性并大于10^6 CFU/mL:在可培养灰尘或临床样本中生长出杆菌,且其数量至少为10^6
CFU/mL。

5. 强阳性2(Strongly positive 2):杆菌阳性并大于10^7 CFU/mL:在可培养灰尘或临床样本中生长出杆菌,且其数量至少为
10^7 CFU/mL。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使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估结核菌素试验结果。

因此,在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时,最好咨询当地的医生或卫生部门,了解试验的特定标准和解释。

结核杆菌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结核杆菌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结核杆菌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结核杆菌皮试,又称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常用方法。

其结果判断标准如下:
1. 硬结直径:硬结是皮试后出现的局部皮肤肿胀和发硬的区域。

测量硬结的直径是判断结果的主要指标之一。

2. 硬结大小判断:
- 硬结直径小于5 毫米为阴性,提示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免疫力较低。

- 硬结直径在5 毫米至9 毫米之间为弱阳性,提示可能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有一定的免疫力。

- 硬结直径在10 毫米至19 毫米之间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0 毫米或出现局部水疱、坏死等强烈反应为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活动性结核感染。

3. 结果解读:结核杆菌皮试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杆菌皮试结果并不是确诊结核感染的唯一依据,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胸部X 光检查、痰液检查等来确诊结核病。


果皮试结果为阳性或强阳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你需要更专业的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

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应用效果观察

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应用效果观察

痰标本 的阳性率为 4 6 % , 阳性检出时间 中位数为 9 d ( 7~ 1 2 d ) 。M O D S 检测链 霉素 、 异烟肼 、 利福平 、 乙胺 丁醇药
敏结果 与 传 统 罗 氏法 符 合 率 分 别 为 9 5 . 0 %、 9 6 . 2 5 %、 9 7 . 5 %、 8 5 . 0 %, 检 测 敏感 度 分别 为 8 3 . 3 %、 9 5 . 6 5 %、 9 6 . 1 5 %、 7 0 . 8 3 %, 特异度分别为 9 8 . 3 %、 9 6 . 5 0 %、 9 8 . 1 5 %、 9 1 . 0 7 %。结论 准确 的诊 断和药敏检测方法 , 具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t u m s a mp l e s t a k e n f r o m s u s p e c t e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wa s t e s t e d b y u s i n g MGI T 9 6 0 T B,L — J c u h u r e a n d MOD S a s s a y ,
my c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ZH A NG L . Z h i — y u a n,DU Zh o n g — z h e n
( T i a n j i n H a i h e H o s p i t a l ,T i a n j i n 3 0 0 3 5 0, C h i n a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3 ) 4 6 - 0 0 0 9 - 0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Xpert MTB/RIF 的诊断效率
敏感性 涂+/培+ 敏感性 涂-/培+ 特异性 (非结核病) 诊断 MDR的敏感性 诊断利福平敏感的特异性
97.8% 73.1% 99.0% 96.5% 99.5%
•对培养阳性的标本诊断的总的敏感性为 92.1% • 利福平耐药是 MDR的一个很好的标志
32
299 活检组织(18);CSF(6);胃 培养(液体、固体 95.1%(83.5- 100%(98.8-
液(4);脓性分泌物(5);

99.4)
100)
南非 20 德国 45
5
胸水(25)
培养(液体)
25%(8.749.1)
100%(47.8100)
476 组织(30);胃液(8);尿(5) 培养(液体、固体 77.3%(60.5- 98.2%(96-
67.4)
100)
意大利 268
1206
活检物(94),胸水(18),胃 液61),脓(55),CSF(14), 尿(16),腹水,关节液,心 包积液(10)
培养(液体、固体 )或临床诊断
81.3%(76.285.8)
99.8%(99.4100)
结核定义及报告的新框架
•Xpert MTB/RIF是结核细菌学确认 方法之一; •利福平耐药结核(RR-TB)成为耐药 结核的新名词; •表型药敏试验会漏检一些真正的耐 药株。对于Xpert诊断的利福平耐 药,无需用其他方法确认,分子诊 断结果与疗效更一致
Xpert MTB/RIF 对肺外结核的诊断效率
国家
结核确 非结核 样本(例数) 诊病例 病例
对照方法
Lancet,2013,vol
13敏(:935感4%性9CI)
特异性(95%CI)
法国 32
NA
淋巴结(16);胸水(7);骨(5) 培养(液体、固体 53.1%(34.7- NA

70.9)
西班牙 41
93.5% (87.81~99.19%)
98.63% (96.5~100%)
98.26% (95.56~100%)
96.78% (94.85~98.71%)
基因芯片技术
Microarray/Bio-Chips
芯片结果图例
3个中心实验室评价芯片结果
分组 Rifampicin Isoniazid MDR
IHN:1,10μg /ml SM:10,100μg /ml RFP:50,250μg /ml EMB:5,50μg /ml KM: 30μg /ml OFLX: 3μg /ml
报告结果时间
4-6周
4周
6
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药敏试验出现结果差异
用两种药敏试验方法测定了360株结核分枝杆菌对H、R、S、E的药敏性, 两种方法的符合率:


TCH 70
70 100%
备注(微孔板对罗氏) --
PNB 70 SM 70 INH 70 EMB 70 RFP 70 RFT 70 LFX 70
AM 70 CM 70
PAS 70 RFB 70 PTO/ET 70 O
70 100%
--
68 97.10%
2人份敏感对耐药(长到第二孔):18012、17076
98.83% (96.6~100%)
97.72% (96.08~99.36%)
PPV (95%CI) 65.22% (27.07~100%)
78.72% (55.79~100%)
66.67% (23.99~100%)
78.95% (43.02~100%)
73.83% (57.51~90.15%)
NPV (95%CI) 94.48% (87.96~100%)
2
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
一、表型药敏试验
ü固体培养基药敏试验:绝对浓度法; 比例法 ü液体培养基药敏试验:MGIT960; BacT/ALERT 3D; üMIC测定:药敏板法
二、分子药敏试验
ü基因测序 ü间接基因测序法: 线性探针杂交技术;基因芯片;GeneXpert;HRM
3
药敏试验结果的不一致问题
66 94.30%
4人份中敏对耐药
17
分子药敏试验
V.S.
V.s.
基因芯片
HAIN Test
GeneXpert
18
19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p基因型耐药:相关的耐药基因发生突变,是生长活跃的细菌 的主要耐药机制,导致疗效降低。 p表型耐药或药物耐受:由于一些表观遗传学改变,如蛋白表 达水平变化,蛋白修饰等导致的持留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导致治疗的周期延长、复发。
91.18%
91.49%
88.57%
93.48%
INH 耐药 (初治)
68.97%
93.66%
46.51%
97.42%
INH 耐药 (复治)
92.59%
87.04%
78.13%
95.92%
李卫彬.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
全自动的利福平耐药检测实时PCR体系 (Xpert MTB/RIF)
Migration Health Department
H 81.1%
R 92.5%
S 83.6%
E 98.6%
比例法诊断耐药的比例高于绝对浓度法
对两种方法不符合的菌株的MIC测定显示:这些菌株对相应药物的MIC值都
接近临界值。
刘宇红.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 7
耐药诊断临界值的确定:
(1)能够最大限度的区分临床上可能的敏感株和可能 的耐药株; (2) 这个浓度应该是血和组织浓度可以达到的; (3)当以这个浓度诊断细菌学耐药时,可能会出现临 床反应性降低。
67.8)
100)
印度 283
250 组织活检标本(25);脓(98) 联合涂片、培养和 80.6%(75.5- 99.6%(97.8-
;体液(24)
临床
85.0)
100)
土耳其 48
128 胸水,淋巴结,CSF,尿, 培养(液体、固体 54.2%(40.3- 100%(97.2-
皮肤活检标本,心包积液 )或临床诊断
周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
一个地市级实验室的芯片评价结果
芯片
MDR (初治)
敏感性 63.64%
特异性 98.16%
PPV 50.0%
NPV 98.94%
MDR (复治)
82.61%
86.21%
70.37%
92.59%
RFP 耐药 (初治)
90.48%
98.38%
76.0%
99.46
RFP 耐药 (复治)
8
可能敏感株和可能耐药株的MIC分布情况 (1)
Clinically susceptible strains (PS)
Break Point MIC
Clinically resistant strains (PR)
Frequency of strains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12
表型药敏试验
V.S.
V.S.
13
固体罗氏培养基法与液体培养基法DST的比较
不同方法
药物种类
价格 (RMB)
罗氏培养基 多种(除PZA外) 15元/药
从培养到获得DST 结果
2-3个月
液体培养基 多种(包括PZA) >100元/药
2-4周
14
微孔板法药敏试验
板式药敏试验的技术特点:
1. 包含的药物种类较多,包括是包括了一些新型的抗结核药 物,如莫西沙星,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氯 法齐明。
2. 获得耐药浓度,发现中度敏感/低度耐药菌株。 3. 缩短报告结果时间。一般2周,特殊情况下3周报告结果。 4. 提高了标准化程度。药敏培养板的制备实现了标准化,结
果的读取依赖专业设备,有利于质量控制。
以固体药敏试验为对照评估板式药敏试验结果
70人份对照药物符合率统计
总数/ 符合数/ 符合率

87.1)
98.9)
南非 30
18
淋巴结针吸活检组织
涂片、病理阳性和/ 96.6%(86.6或培养(液体、固 100) 体)
88.9%(69.6100)
西班牙 108
41
胸水(26);淋巴结(34);脓 培养(液体、固体 58.3%(48.5- 100%(91.4-
肿吸出物(17);组织(12)

1. 同一份患者不同时间留取的标本结果不一致 2. 同一份患者不同的方法间结果不一致
4
比例法和绝对浓度法的选择
5
绝对浓度法与比例法的差别
差异

比例法
绝对浓度法
接种菌量
10-4 mg和10-6 mg 10-3 mg
培养基药物浓度
IHN:0.2μg /ml SM:4.0μg /ml RFP:40μg /ml EMB:2.0μg /ml KM: 30μg /ml OFLX: 3μg /ml
67
96%
3人份中敏对敏感18012、18026、18039
62 88.60% 3人份中敏对敏感18038、18026、18002 ,5人份中敏对耐药18039、18033、18015、18014、
68 97.10%
18013 1人份中敏对敏感、1人份无法判读(跳孔)对敏感
59 84.30%
2人份中敏对敏感,9人份中敏对耐药
10
可能敏感株和可能耐药株的MIC分布情况 (3)
PS
?Break Point M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