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培养与药敏试验

合集下载

肺结核实验室检测方法金标准

肺结核实验室检测方法金标准

肺结核实验室检测方法金标准
肺结核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是基于培养和鉴定结核分枝杆菌。

以下是具体步骤:
1.痰液样本收集:患者需要提供早晨醒来时的深咳痰液样本,
以获得有效的细菌数量。

2.痰液预处理:痰液样本经过预处理,包括离心和去除杂质。

这一步通常包括液体化和浓缩痰液。

3.痰液培养:将预处理后的痰液接种到培养基上,通常是液体
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将逐渐增殖形成菌落。

4.鉴定:通过常规培养、染色和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定已培养
的菌落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

5.药敏试验:对已鉴定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
哪些药物对其具有抗菌作用,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此方法被认为是金标准,因为它能够准确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并且可以确定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结果。

但是,该方法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周)来进行培养和鉴定,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能需要其他更快速的检测方法来尽早确诊结核病。

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原则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呼吸系统。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防止疾病传播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一、诊断肺结核的方法诊断肺结核的关键是通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痰涂片确诊。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和体征:肺结核患者常出现慢性咳嗽、血痰、低热、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

体征方面,可触及颈淋巴结肿大、肺部啰音等。

2. 胸部X线检查:肺结核病灶常表现为肺上叶或下叶的阴影。

结核球可能呈圆形阴影,周围伴有纤维包膜。

3. 痰涂片检查:通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痰中是否存在结核分支杆菌。

痰涂片检查是诊断肺结核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4.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注射结核菌素后观察皮肤反应情况,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感染,但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结核感染。

5. 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将痰液中的结核分支杆菌培养出来,然后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二、肺结核的治疗原则肺结核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发现和治疗、系统抗结核治疗、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合理用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和原则:1. 早期发现和治疗:及早发现结核病患者,尤其是具有结核感染风险的人群,如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等。

早期治疗可以阻断疾病传播,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系统抗结核治疗:肺结核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根据治疗期限的不同,可将抗结核药物分为两个阶段:初始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

3.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某些特殊群体,如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合并HIV感染的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策略。

4. 合理用药:合理选药、规范用药是肺结核治疗的基本原则。

要根据病原学结果和药物敏感性进行药物选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

2024肺结核诊断标准2024

2024肺结核诊断标准2024

引言: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提高肺结核的诊断准确性和早期发现率,2024年制定的肺结核诊断标准(二)对于医疗机构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的肺结核诊断标准(二)。

我们将讨论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并解释肺结核的传染机制。

然后,我们将介绍肺结核的诊断标准的五个大点,包括临床评分和病史信息的收集、图像学检查、痰液检查、血液检查和活检。

每个大点将进一步划分为59个小点,以详细阐述诊断标准的细节。

我们将对肺结核诊断标准(二)进行总结。

正文:一、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1.流行病学特征:介绍肺结核的发病率、感染途径、高危人群等。

2.临床表现:详细描述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包括典型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以及不典型症状的体征,如发热、乏力等。

二、临床评分和病史信息的收集1.临床评分工具:介绍肺结核临床评分的常用工具和评分标准,如TBSCORE评分、TBSCORE+和ATS/IDSA诊断标准等。

2.病史信息的收集:指导医生如何获取患者的详细病史信息,包括家族史、既往病史、接触史等,并详细解释这些信息对于肺结核的诊断意义。

三、图像学检查1.X线检查:解释X线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和局限性,包括典型影像特征如干酪样坏死、肺门淋巴结增大等。

2.CT扫描:介绍CT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包括高分辨率CT的优势、CT表现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鉴别等。

四、痰液检查1.痰涂片检查:解释痰涂片检查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结果的解读和判断。

2.痰液培养和药敏试验:介绍痰液培养和药敏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操作指南和解读结果的方法。

五、血液检查和活检1.血液检查:讨论肺结核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以及IGRA和TSPOT.TB的应用。

2.活检:介绍肺结核活检的方法、操作技巧和结果的解读,包括经皮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

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及耐利福平药敏试验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及耐利福平药敏试验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及耐利福平药敏试验分析发表时间:2018-07-13T13:57:23.3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6期作者:张婷[导读] 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过程当中。

(甘肃省临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临夏 731100)【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痰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对所有病患都施以痰培养和耐利福平试验,并对其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本组200例病患当中,有195例痰培养提示阳性,占总比例的97.5%;有1例为涂阳培阴,占总比例的0.5%;有4例污染,占总比例的2.0%。

患者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新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10.63%,复治者的耐利福平率为22.86%,初治失败者的耐利福平率为40.0%。

结论: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复治者与初治失败者明显比新患者多。

【关键词】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痰培养【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106-02在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过程当中,比较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涂阳培阴亦或者是污染的情况[1],所以,在实际操作期间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步骤和标准进行,全面落实标本的收集、接种与保存等环节。

此研究,笔者将以200例痰涂片阳性病患(接诊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为对象,重点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痰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包含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96例;年龄在18~76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6.28±11.34)岁;复发者,35例;新患者,160例;初治失败者,5例;职业为农民者,92例;无业者,11例;工人;60例;离退休人员,37例。

结核菌适用的操作方法

结核菌适用的操作方法

结核菌适用的操作方法结核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细菌,可以引起结核病。

结核菌的培养和鉴定是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基础,所以对结核菌的操作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结核菌的培养和鉴定的操作步骤。

首先,结核菌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使用结核分枝杆菌专用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有Lowenstein-Jensen培养基、Middlebrook 7H9培养基、Middlebrook7H10培养基等。

这些培养基中添加有特定的抑菌物质,可以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有利于结核菌的分离与培养。

其次,结核菌分离的步骤是将获得的样本(如痰液、组织切片等)通过稀释法先行稀释至适宜的浓度,然后涂布于结核菌专用培养基上。

培养基装入培养皿中,放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

结核菌的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培养3-6周以上才能看到菌落的形成。

第三,结核菌鉴定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荧光染色法、抗酸染色法与PCR技术。

荧光染色法是通过与结核菌特有的荧光抗体结合,形成荧光颗粒来鉴定结核杆菌。

抗酸染色法利用结核菌的特殊性抗酸抽象,通过耐酸染料的染色,使结核杆菌能在显微镜下显示为红色或紫色的颗粒。

PCR技术能够通过结核菌特有的目标基因特异性扩增,从而快速检测分离到的菌株是否为结核菌。

此外,结核菌的药敏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能够快速检测菌株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是将分离到的结核菌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体生长情况,从而判断菌株对该药物的敏感性。

最后,结核菌的培养和鉴定需要特殊操作和仪器。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以避免细菌的交叉污染。

在用药敏试验时,需要准确控制药物的浓度,避免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对结果的影响。

总结起来,结核菌的培养和鉴定是临床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步骤。

只有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仪器设备,才能准确鉴定结核菌的存在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生物安全实验室结核病诊断实验室的建设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结核病诊断实验室的建设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结核病诊断实验室的建设要求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是用于结核病痰涂检测和结核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实验诊断的专用场所。

因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所以,规范结核病诊断实验室建设和实行严格的个人防护及推行科学的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结核病诊断实验室的建设应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性质来考虑。

在实验室建设、设备配置和个人安全防护方面遵循相关的管理规定,确保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

从生物安全防护基本要求考虑,结核病诊断实验室应尽量和其他区域分开,宜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区域。

结核病诊断实验室主要分为涂片实验室和培养与药敏实验室。

其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分述如下:结核病诊断实验室中的涂片实验室应符合BSL-2实验室要求,但开展结核菌培养与药敏实验时实验室应符合BSL-3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一)涂片实验室基本要求1.涂片实验室应进行合理分区布局,并应在实验室出口处设专用洗手池。

2.实验室的墙面、地板和天花板应平整、防滑,便于清洁,不渗水,并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

3.实验台面应耐高温、耐酸碱、防水。

4.实验台柜应牢固、平稳,台柜间应留有一定距离,便于清洁。

5.实验室如采用开窗自然通风时,应设置防蚊虫纱窗。

6.实验室应有符合要求的照明,但要防止强光和避免反光。

7.实验室应配备必要消毒设备,如高压灭菌器和消毒喷雾装置。

8.实验室人口处宜设置更衣处。

(二)培养与药敏实验室基本要求本实验室除满足涂片实验室的要求外,还应达到以下要求:1.实验室应设带锁并能自动关闭装置及可视窗。

2.实验室应设实验操作区和准备区,应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实验操作和实验用品的放置。

3.实验区域内应配备高压灭菌器及其他消毒装置。

4.实验操作区应配置Ⅱ级生物安全柜。

5.实验室宜设应急洗眼和喷淋冲洗装置。

6.实验室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和应急照明系统。

重要设备如生物安全柜、培养箱、冰箱等应有备用电源或UPS等辅助电源。

7.实验室入口处应有明显的生物危害标识,实验室内应设有在黑暗中能辨别方向的标识。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敏实验及质量控制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敏实验及质量控制

13
基本步骤:
制备培养基 标本前处理(去污染) 接种 孵育 报告结果
2007-10-11
14
一、培 养 基
酸性罗氏(Lowenstein-Jensen)培养基
天门冬素
3.6g
或谷氨酸钠(纯度99%以上)7.2g
KH2PO4 MgSO4.7H2O 枸橼酸镁
14.0g 0.24g
结核分枝杆菌(MTb)结核病的病原体 • 1882年郭霍(Robert Koch)发现 • 繁殖时有分支生长的趋势,故称分支杆
菌 • 具有抗酸性,又称抗酸杆菌,用抗酸染色
的方法检查分枝杆菌 • 分枝杆菌有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 • 主要引起肺結核的致病性分枝杆菌有人
型、牛型、非洲、田鼠分枝杆菌
二、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
23
污染率过高?
可能原因
解决方法
标本保存不当 涂片留取后24小时内培养,不能及时 (时间、温度) 培养的4oC冰箱保存。
前处理不充分 4%,1-2倍,充分混旋,20分钟。
材料灭菌不佳 接种用吸管需高压灭菌。
操作不当
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培养基因素
统一供应,4oC直立保存,1个月内使 用
2007-10-11
耐药性测定常用方法
• 绝对浓度法:是我国30 多年来一直沿用的药敏 试验方法,为目前我国大多数结核病专科医院 常规使用的用于临床检测的方法。
• 比例法:是WHO 全球耐药监测项目中推荐的标 准药敏试验方法,目前为我国流行病学监测和 耐多药结核病规划管理项目所采用的方法。
• 二者在临界药物浓度接种菌量、结果判读方法 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别。
INH (异烟肼)
0.2
SM (链霉素)

结核药敏试验标准

结核药敏试验标准

结核药敏试验(Tuberculosis Drug Sensitivity Testing)是用来确定结核分枝杆菌对各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的一种实验室检测方法。

这种测试对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结核分枝杆菌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性,将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卫生部门都制定了结核药敏试验的标准和指南,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标准和要求:
1. 测试方法:WHO推荐使用的药敏试验方法包括液体培养基中的比例法(Proportional Method)和绝对浓度法(Absolute Concentration Method)。

2. 药物覆盖:药敏试验应涵盖以下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cin)、乙胺丁醇(Ethambutol)、氧氟沙星(Ofloxa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阿米卡星(Amikacin)、链霉素(Streptomycin)和卡那霉素(Kanamycin)。

3.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包括使用已知药敏谱的参考菌株进行比对测试。

4. 结果报告:药敏试验的结果应该清晰、准确地报告,通常包括敏感(S)、中介(I)、耐药(R)以及其他可能的分类,如部分敏感(PS)或剂量依赖性敏感(DDS)。

5. 结果解释:药敏试验的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治疗历史来解释,有时可能需要专家会诊。

6. 实验室认证:进行药敏试验的实验室应遵守相应的国际和国家级标准,并获得认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分枝杆菌固体培养操作流程
1
痰标本中加入 1-2倍体积 4%NaOH
2
涡旋振荡 1分钟
3
室温静置 15分钟
第3天、7天、此后每周 观察一次直至第九周, 记录菌落生长和污染
6
分别接种0.1ml
置37C温
前处理液至2
箱培养 只酸性罗氏培养基斜面
5
4
结核分枝杆菌固体培养操作流程 操作
痰标本
1-2倍 4% NaOH
No. of sputa tested n=41
n=41 n=36
培 100 养 80 阳 性 60 比 40 例
20
0
90
81
100
100
100
90
81 90
73
100
90
100
94
81
63
77
29
4C
10
25C
25
15
25-30C
0
0
3
7
14
21
28
标本保存时间(0,3,7,14,21,28天) Kim SJ, et al, 1986
特点:全自动、全封闭、快速、样本量 大 原理:分枝杆菌对NaOH的耐受性;分 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生长更快,添加了 丰富的营养物质;分枝杆菌生长耗氧, 荧光增强,仪器自动探测荧光的变化。 试剂组成:MGIT培养管、MGIT生长 添加剂、PANTA杂菌抑制剂、SIRE药 敏试剂。 标本适用范围:除血液标本以外的所有 标本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比例法
• 抗结核药物效价的计算:
效价 =纯度×活性成分×(1-水份含量) 实例:KM纯度99%,水分3.3%,活性成分69.6%
KM效价=99%×69.6%×(1-3.3%) =0.6663
保存 异烟肼和可以在室温保存(干燥器);二氢链霉素/乙 胺丁醇必须在4℃保存;利福平必须在-20℃保存
9
6
瘰疬分枝杆菌
5
7
蟾蜍分枝杆菌
5
8
缓黄分枝杆菌
4
9
新金分枝杆菌
3
10
外来分枝杆菌
3
11
三重分枝杆菌
3
12
马赛分枝杆菌
2
13
亚洲分枝杆菌
2
14
堪萨斯分枝杆菌
2
25.23 24.62 18.62 18.62 2.70
1.5 1.5 1.2 0.9 0.9 0.9 0.6 0.6 0.6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基于固体罗氏培养 基础上的方法
• 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落数):菌落生长不足斜面面积1/4者
• 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 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1/4
• 分枝杆菌培养阳性(2+): 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1/2
• 分枝杆菌培养阳性(3+): 菌落生长占斜面面积的3/4
• 分枝杆菌培养阳性(4+): 菌落生长布满整个斜面
分枝杆菌快检测系统(BACTEC960 系统)
盐水,用无菌吸管尖端或接种环刮取2-3周的新 鲜菌落,置于磨菌瓶中。注意尽可能刮取多处 的菌落。旋紧瓶盖,在涡旋振荡器上混旋1分钟。 加入少许灭菌的PBS或生理盐水。 • 将悬浊液转移至比浊管中,加生理盐水或 PBS,其浊度与标准麦氏比浊管(MacFarland No.1)一致,即得到1mg/ml的菌悬液。
'0 '1
5% oxalic acid 5% oxalic acid
'5 '10 '15 '20 '30 '40 '60
Ex posure time(min)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M. scrofulaceum M. kansasii
1% NaOH 2% NaOH 5% oxalic acid
钾、硫等)、生长因子 • 耐酸耐碱:对一定浓度的强酸强碱具有耐受性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特性
• 生长缓慢: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一代 需要10多小时,一般10-30天肉眼可见菌 落生长。
• 菌落形态(罗氏培养基):粗糙、凸起、 致密,有表面皱折,呈颗粒、结节或菜花 样,浅黄色或米色,不透明。
• 液体培养基(不含吐温-80):絮状或颗 粒状沉淀。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MGIT960法
特点:全自动、全封闭; 快速、样本量 大; 联合 (SIRE)药敏,可进行 PZA药敏试验;结果仪器 自动判读。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MGIT960法
结核分枝杆菌快检测系统 (BACTEC960系统)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试验器材试剂
• 生物安全柜 • 电子灭菌器 • 涡旋振荡器 • 恒温培养箱 • 无菌吸管 • 无菌生理盐水 • 0.5%吐温-80生理盐水(无菌) • 磨菌瓶(无菌) • 试管架 • 对照、鉴别、含药培养基
绝大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能将对硝基-苯甲酸(PNB )还原为细菌能够利用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而 绝大部分(98%以上)MTBC缺乏对硝基-苯甲酸(PNB )还原酶活性,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将对硝基苯甲酸(PNB)还原为细菌能够利用的对氨基-苯甲酸 (PABA) • 局限:鉴定周期长15天-30天,特异性不高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比例法
• 纯培养、生长活跃的结核菌作为测试 (2 – 4 周). 如果生 长不充分 (少于20 菌落, 1+), 不能很好的解释DST结果
• 少量菌代表病人体内所有菌生长情况 • 以H37Rv 作为对照,新鲜传代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比例法
操作流程:
•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 • 菌液制备和稀释 • 接种 • 培养 • 报告结果
'5 '10 '15 '20 '30 '40 '60
Ex posure time(min)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菌型鉴定
利用固体罗氏鉴别培养基的鉴别:
中性罗氏 培养基
+
噻吩-2-羧酸 肼TCH
+
对硝基苯 甲酸PNB
+
菌型鉴定 NTM
+
+
-
人型Mtb
+
-
-
牛型Mtb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菌型鉴定
• 原理:硝基苯甲酸还原酶机制
Paramasivan CN, et al, 1983
不同浓度的酸碱对分支杆菌的影响
Percentage survival Percentage survival
100
M. tuberculosis
90
M. fortuitum
80
70
60
50
1% NaOH
40
30
2% NaOH
20
10
01% NaOH
4856
4415 90.9% 441 9.1%
L-J法
2447
2360 96.4 87 3.5%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菌种鉴定
临床数据-2. 2016年湖南省胸科医院333株NTM的菌种鉴定结果
鉴定结果
例数
构成比(%)
1
胞内分枝杆菌
84
2
龟分枝杆菌
82
3
戈登分枝杆菌
62
4
鸟分枝杆菌
56
5
偶发分枝杆菌
2.比例法(WHO推荐方法) Canetti , 1963
临界药物浓度(单个药物浓度度μg/ml ) ):SM 4;INH0.2; RFP40;EMB2;PAS1;OFX2;KM30;AMK30;CPM40; TH1321 40 临界菌群比=耐药菌群数/全菌群数( 1% )
菌液浓度10-2mg/ml, 10-4mg/ml,接种量0.01ml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菌型鉴定
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分泌蛋白MPB64抗原的快 速检测鉴定技术
原理:1)MPB64是结核分枝杆菌中特有的分泌蛋白
由RD2区RV1908基因编码,保护228个氨基酸,相对 分子量24000 ;2)通过该蛋白制备的单克隆抗体
3)免疫层析法检测MPB64,鉴定结核分枝杆菌 适用样本:MGIT960等液体及改良罗氏培养基等固体培养
质量控制
2、污染率
污染的培养管数量 = ———————————×100%
培养管总数
污染率应控制在2-5%,
质量控制-污染率过高?
可能原因
解决方法
标本保存不当 标本留取后尽快培养,暂时无法培 (时间、温度) 养应于40C冰箱保存不超过3天。
前处理不充分 材料灭菌不佳 操作不当 培养基因素
4%,1-2倍,充分混旋,20分钟。 接种用吸管需高压灭菌。 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无菌试验,40C直立保存,1个月 内使用
质量控制
人员培训 • 仪器设备监控 • 培养基无菌试验、生长试验 • 每月对培养情况培养阳性率、涂阳培阴
率和污染率的统计分析
质量控制
• 1、涂阳培阴率:
培养阴性的病例总数 = ———————————×100%
涂片检查阳性的病例总数
涂阳培阴率应小于10%
注意:涂片、培养为同一份标本 数据统计为初治病人
核酸检测
• 焦磷酸测序法: 仪器昂贵 要求样本菌株纯度高-纯菌种
• PCR-反向点杂交法(基因芯片): 仪器相对便宜 可对同一样本混合菌株同时鉴定 目前可鉴定的菌种17-24种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菌种鉴定
临床数据
1. 2016年湖南省胸科医院分枝杆菌分离情况
方法
菌株数
MTBC
NTM
MGIT 960法
分枝杆菌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