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木模板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1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1.1模板施工工艺流程1.2模板制作加工结构梁板、墙体模板采用覆膜多层板模板,在现场或邻近现场集中加工制作,运输至安装地点进行安装。

木模板现场加工制作所用电锯、电刨,由我公司自备,并在加工棚安装符合用电规范的开关箱,用电机械各种安全装置齐全有效。

1.3三大工具的配备本工程所用的钢管、扣件、钢管架、U形托、底托等,由工具租赁公司租赁,并由出租方运输至现场,卸于塔吊覆盖范围内的指定地点,并码放整齐。

根据使用需要,由塔吊分批次运输至使用地点。

1.4模板选型1底板板底、地梁梁底:土胎模原土夯实,浇筑混凝土垫层,铺设防水,浇筑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层。

2梁侧:砖模砌筑240mm砖墙,抹水泥找平层找平层,抹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

3集水坑、电梯内模:15厚覆膜多层板采用吊模,用覆膜多层板,φ48钢管主龙骨、50×100木方次龙骨。

3.1.方柱采用多层板模板,60×80木方次背楞中距200mm配制,Ø16对拉螺栓紧固,螺栓外套塑料管兼作顶杆。

柱箍采用双钢管,也可采用方管,间距不大于500,下部1m加密至400。

3.2.柱模板支设前,先在四周弹上模板控制线,离地50cm处主筋焊上钢筋支杆,柱模用钢管与满堂架子进行拉结。

3.3.柱模组装加固柱箍后用线坠按模板边线进行吊正,吊正合格后用钢管、扣件加固牢固。

柱模板组装就位后应提前校正,固定两端模板,然后拉通长线校正中间纵横各模板。

4侧墙(单侧) :选用15厚覆膜多层板,次龙骨选50×100木方,间距250,主龙骨选用φ48双钢管,间距600,对拉螺栓φ14,间距600×600。

5有梁板模板、楼梯模板:15厚覆膜多层板50×100木方次龙骨,φ48双钢管主龙骨,钢管脚手架支撑。

横杆步距为1200 mm;自由端小于600 mm;距地200 mm设扫地杆。

6框梁:6.1.15厚覆膜多层板,梁底50×100木方次龙骨,100×100木方主龙骨,钢管式脚手架。

木模板施工方法(完整已排版)

木模板施工方法(完整已排版)

木模板施工方法(完整已排版)模板工程一、工程特点1)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在本工程中模板工程包括承台模板地梁模板,框架柱模板及楼、屋面板、主要构件均匀为简单形状,模板安装难度不大。

2)本工程对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为保证模反支撑体系是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产生推力构件的模板支撑架也须设剪刀撑,如现浇混凝土楼梯。

3)工程一层梁板支撑体系底脚落于土面上,为避免首层梁板支撑变形下沉,所有立杆必须垫250宽木枋,木枋下土体必须平整坚实。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预埋量大。

预埋件位置、标高的准确性对后继工程的安装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本工程所有平面、立面预埋严格按照本方案所确定的埋设方法进行预埋、加固。

4)本工程结构内的平面和立面的预埋管和预埋件很多,在处理预埋件和穿墙管洞的时候,根据预埋特点,选用本方案中所设计的平立面预埋方法,确保定位正确、加固牢固可行。

二、模板设计及选型1)根据以上特点,在本方案模板设计中,对梁模、板模、方柱模、圆柱模、墙模及楼梯的安装均作了详细设计。

对各类构件模板的轴线测设、标高控制、模板选材、支撑布置及加固方式,平面、立面预埋件的埋设方式、孔洞模板加固均作了指导性阐述,为确保模板工程的安全、合理实施。

对梁板支撑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作了结构验算。

2)模板制安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结构梁板柱的定位是否准确,砼浇灌能否顺利进行以及代表工程外观质量在现浇结构砼表面是否美观等。

模板工程更是整个结构工程的面子工程,因此,项目部必须在模板施工中严格管理,优质完成本工程的模板工程。

三、施工工艺本工程的主要模板工艺包括基础承台模板、基础地梁模板、方柱模、梁模、板模。

为优质完成本工程模板工程,作以下模板施工工作:1、施工准备全面理解结构施工图及设计意图,仔细核对图纸会审纪要、更改通知、选用图集的做法等,经核对无误后,木工工长应综合以上施工文件,画出柱子定位图、梁肋分面图,楼梯模板配板图、特殊部位处理大样图等,在画图中若发现原结构图中出现构件位置冲突应立即与业主、监理工程交流意见,请业主立即与设计方联系,尽早解决问题并将结果通报其它专业的主管人,在以上模板图中,须详细标注构件与轴线的关系尺寸、标高、截面尺寸、预留洞位置、起止位置。

木模板施工方案(修改)

木模板施工方案(修改)

呼家圪台新村住宅小区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批人:陕西顺腾建有限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模板选用材料及构配件三、模板施工工艺四、模板安装五、模板安装的自检六、模板强度计算七、模板拆除八、施工质量及验收要求地下室顶板〔标准层顶板〕满堂架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建设单位;陕西正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二建设地点;陕西省神木县呼家圪台村。

三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四建筑物防火分类:一类高层单元式住宅,耐火等级:地上一级,地下二级。

五建筑规模:二十至二十八层住宅楼。

六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1#楼建筑物基底面积943.3㎡。

七、建筑层数:地上二十八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84.45米。

八、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建筑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

九、设计标高、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值(黄海系)945.0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二、模板选用材料及构配件地下一层墙,柱、梁、板模板安装均采用胶合板,胶合板规格:2440(长)×1220 (宽),厚度:12mm。

内楞木采用:48mm×100mm木方,对拉螺栓为Φ14圆钢,外楞采用Φ48×2.7钢管。

支撑系统采用Φ48×2.7钢管排架,立柱间距为900mm~~1000mm,立杆距墙不大于250MM。

地板面向上200mm设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向上1400mm至顶部设三道纵横向水平杆,〔以每标准层为依据,层高大于4米以上另加水平纵横杆〕木龙骨间距不大于350mm。

三、模板施工工艺1.配制方法和要求按设计图纸尺寸直接配制模板,根据图纸尺寸列出模板规格和数量,模板厚度、横档及楞木的断面和间距,以及支撑系统的配制,可按要求通过计算选用。

2.支模工艺调整支撑立柱及早拆柱头模板→立模樘模板—安装主梁模板→安装水平支撑→安装斜撑→调平支撑顶面→安装板板模板—安装次梁模板→铺设胶合板→面板拼缝粘胶带→刷脱模剂→模板预检→进行下道工序3.拆模工艺落下柱头托板,降下主梁侧模→拆除斜撑及上部水平支撑→拆除模板主、次梁→拆除面板→拆除下部水平支撑→清理拆除支撑件→运至下一流水段→待结构层砼达到设计强度,拆除立柱(可根据强度的增长情况再保留1~2层的立柱及主梁支撑)。

木模施工工艺流程

木模施工工艺流程

木模施工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木模施工工艺流程是一项重要的木工工艺,它涉及到在建筑和装修中使用木材进行模板搭建和施工。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一般木模板工程(地下部分)一)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比较与选择本工程的模板体系视各种部位的结构特点,考虑安全、适用、经济以及成品混凝土外观等因素,模板选型以及支撑形式如下:1、现浇楼板模板:楼板模板以胶合板为主,配以各种尺寸和规格的阴角模,确保与梁、柱模板的良好连接。

楼板支撑选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

根据模板支撑受力计算,并充分考虑到支撑的安全系数,支撑支点距离选择≤1000×1000mm,每1800mm高设置纵横二个方向水平拉杆一道,一层不得少于两道。

支撑的高度通过各种杆件的组合及可调托座的调节来达到本工程各楼层的高度要求。

2、柱子模板对于柱模,采用胶合板,在场内加工成定型模板,然后吊至操作层进行拼装。

柱模板内楞选用100×50mm的方木,柱箍选用φ48钢管间距不大于600mm,柱子拉杆选用φ14圆钢、纵横距≤600mm,拉杆按规范要求攻丝,拉杆端部用标准螺帽紧固(要求每端均紧固2个螺帽)。

对拉螺杆套管采用与拉杆直径配套的再生塑料管。

3、梁模板梁底模、侧模板均选用胶合板,在加工棚加工完毕后,吊运至作业现场安装。

支撑选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

4、楼梯模板楼梯底模板采用胶合板,扣件式钢管支撑。

5、模板材料规格:见下表。

模板相关计算详见模板安拆专项施工方案。

二)模板设计1、柱模板①独立柱模安装顺序为:放出柱边线和模板背枋外口线→模板就位组装→加设柱箍→水平方向加固→检校调垂直→柱根处理。

②柱模施工要点独立柱采用胶合板和铝梁组合。

柱箍采用ф48×3.5mm架子管,柱箍间距不大于500mm。

柱水平方向固定应加设斜撑,并使用花篮螺栓调正柱的垂直。

柱根处理均采用水泥砂浆补平堵缝,楼板面不平的预先用水泥砂浆补平。

柱模板可先安装两端柱,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

模板按柱子大小,预拼,就位后先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用U形卡将两侧模板连接卡紧,安装完两面再安另两面模板,每层柱支模到梁底标高。

木模板工程施工工艺(3篇)

木模板工程施工工艺(3篇)

第1篇一、工程准备1. 设计图纸:仔细阅读设计图纸,明确模板工程的设计要求,如模板类型、尺寸、支撑方式等。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相应规格的木材、钉子、拉杆等材料。

3. 工具准备:准备锯、刨、钻、锤、水平尺、卷尺等施工工具。

二、施工流程1. 模板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相应规格的模板。

制作过程中,确保模板尺寸准确、表面平整。

2. 模板安装:将制作好的模板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指定位置。

安装时,注意模板之间的缝隙要严密,防止漏浆。

3. 支撑体系搭建:根据设计要求,搭建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变形、不破坏。

4. 钢筋绑扎: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

绑扎过程中,注意钢筋间距、绑扎质量,确保结构安全。

5. 浇筑混凝土:在模板、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过程中,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6. 拆除模板:混凝土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

拆除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

三、施工要点1. 模板制作:模板制作要确保尺寸准确、表面平整。

制作过程中,对木材进行刨光、打磨,确保模板质量。

2. 模板安装:安装模板时,注意模板之间的缝隙要严密,防止漏浆。

安装过程中,确保模板垂直、水平。

3. 支撑体系搭建:支撑体系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搭建过程中,注意支撑点的布置和受力情况。

4. 钢筋绑扎:钢筋绑扎要确保间距、绑扎质量。

绑扎过程中,注意保护模板,防止损坏。

5.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要均匀、密实。

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模板、钢筋,确保施工质量。

6. 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时,注意安全,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

拆除过程中,先拆除支撑体系,再拆除模板。

四、质量控制1. 模板制作:对模板尺寸、表面平整度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模板安装:对模板安装的垂直度、水平度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 支撑体系:对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1、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工艺流程1:放线定位施工内容:板面放线控制模板加固位置。

控制标准:复核放线是否准确,如不准确则进行调整。

工艺流程2:搭设梁柱支架工艺流程3:墙柱脚清理施工内容:搭设梁柱支架。

施工内容:用鼓风机将墙柱脚清理干净。

控制标准:1、模板支架水平方向搭设,首先放置四根立杆,将水平杆通过杆端接头插入立杆的连接盘上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并以此向外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撑体系。

2、垂直方向应搭完一层以后再搭设次层,以此类推。

3、置水平杆时,杆端插销插入盘扣时应用铁锤敲紧。

控制标准:墙柱脚石子、混凝土块、木屑、焊渣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工艺流程4:脱模剂涂刷工艺流程5:墙模板加固施工内容:模板涂刷脱模剂施工内容:用对拉螺杆加固锁死墙模板。

控制标准:1、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到位。

2、刷脱模剂要专人进行,涂刷要薄而匀,不准漏刷,不准有流淌痕迹。

3、涂刷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流坠,刷完后挂可使用牌。

4、涂刷完的模板不能浇水,不得长时间放置,还要防雨刷或落上灰尘,影响拆模控制标准:地下室内墙模板采用16mm 胶合板配制,模板竖楞采用45mm×85mm 木枋,横向间距为400mm,横楞采用φ48×3.0mm 钢管,纵向间距500mm,模板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

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在模板中间加设φ14 对拉螺杆,为保证对拉螺杆重复使用,使用时,带PVC套管;工艺流程6:柱模板加固工艺流程7:墙柱脚封堵施工内容:柱模板加固。

施工内容:使用砂浆把墙柱脚封堵严实。

控制标准:采用16mm 厚木胶合板,竖向内楞采用45×85的木枋,水平外楞采用双Φ4.8 钢管抱箍加固。

木枋竖楞的横向间距取250~350mm,抱箍的竖向按350~500mm 设置,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底部四道抱箍距取350mm(首道距地面150mm),以上取500mm。

在柱模上设置双向ф14对拉螺杆,螺杆纵向间距与柱横楞间距相同,施工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对拉螺杆长度以两端各伸出柱结构边200mm为宜。

模板施工工艺

模板施工工艺

模板施工工艺一、模板施工工艺:1、梁模板:1.1.梁模板工艺流程:梁模板调整标高支设梁板支撑支设梁底并按要求起拱绑扎梁筋支设梁侧模校正加固办预检1.2.梁模板安装工艺: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脚手架及顶托做支撑,支撑立杆沿梁方向600mm间距布置,垂直方向1100mm间距布置立杆。

梁模支架设可调支撑立杆、水平拉杆并设剪刀撑。

梁底采用100×100木方子为主龙骨、100×100木方作为次龙骨,其中主龙骨间距为1100mm,次龙骨间距200mm。

当梁高大于600时在梁底中部另加一排支撑,支撑间距为600mm。

梁模模板加固肋条采用50×100木方做背杠,当梁高露出板底大于600mm以上时,在梁中加设一道Φ14对拉穿墙螺栓,梁高超过1000mm时设二道螺栓拉杆。

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触板面的一侧刨平,刨两次。

梁底模为先加工成型模板(块)拼成,梁侧模则按交叉梁位置留设岔口。

具体支设方案如下图:2、板模板:2.1.板模板工艺流程:支设顶板支撑调整顶板标高支设顶板底并按要求起拱 绑扎板筋 校正加固 办预检。

2.2.板模板安装工艺:板下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木模板做面板,木方、钢管做背肋,钢管配合可调支撑做支撑及加固,立杆间距设定为900*900mm ,横距为600mm 。

主龙骨采用100*100mm 木方,间距900mm ,次龙骨采用100mm ×100mm 木方,间距200mm 。

为保证支撑的牢固性,立杆下设纵横扫地杆。

模板接缝处用木方连接,铺设底模板时应从四周向中心铺设,在中间收口。

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支架高度小于8m 的设置上下共两道,沿扫地杆、梁底连续设置。

剪刀撑的布设见下图m-6mm m-6m m -6m m -6mm8m以下顶板模板支设图木方100*100木方50*100板模板顶板支撑体系8m以上顶板模板支撑体系(见下图)板下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木模板做面板,木方、钢管做背肋,钢管配合可调支撑做支撑及加固,纵横立杆间距为900*90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模板(含大夹板)安装与拆除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一、施工准备1、材料⑴木模板(或夹板):木模板(或夹板)宜采用Ⅰ或Ⅱ等松木,杉木以及胶合夹板,并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和《木结构设计规范》GBJ 5—88中的有关规定。

⑵木枋:木枋宜采用Ⅰ或Ⅱ等松木、什木,并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和《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中的有关规定。

⑶支顶系统:木(松木或杉木)支顶及钢门式刚架、钢管等,并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及《钢管脚手架扣件》JGJ22—85中的有关规定。

2、作业条件⑴模板结构选型: 模板及支模板顶架的结构与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几何形状、施工机具设备、模板及顶架料供应等条件综合比较后,选定最佳的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案,并在方案中注明其操作工艺及工艺流程。

⑵木模板备料:模板数量应根据模板设计方案,并结合方案中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

⑶模板涂刷脱模剂,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分规格堆放整齐。

⑷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好纵横轴线(或中心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⑸模板施工前,应办完前一工序的分部或分项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⑹模板安装前,根据模板、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操作工艺1、基础模板制作安装⑴安装顺序放线→安底阶模→安底阶支撑→安上阶模→安上阶围箍和支撑→搭设模板吊架→(安杯芯模)→检查、校正→验收注:括号工序仅适用杯形基础模板安装。

⑵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级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稳撑牢;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砼(或砂浆)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和标高,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斜撑及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标高及轴线位置。

⑶杯形独立基础:其操作工艺与阶梯形基础相以,不同的是增加一个中心杯芯模,杯口上大下小略有斜度,芯模安装前应钉成整体,轿杠钉于两侧,中心杯芯模完成后要全面校核杯底标高,各部分尺寸的准确性和支撑的牢固性。

⑷条形基础模板:侧板和端头板制成后,应先在基础底弹出基础边线和中心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和中心线,用水平尺较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差后,用斜撑、水平撑及拉撑钉牢。

最后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

2、柱模板⑴立模程序放线→设置定位基准→第一块模板安装就位→安装支撑→邻侧模板安装就位→连接二块模板,安装第二块模板支撑→安装第三、四块模板及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柱模群体固定→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⑵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两倍内侧板模厚度)后,按楼地面放好线的柱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

柱模安完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及截面尺寸等项目。

柱模板支撑必须牢固,预埋件、预留孔洞严禁漏设且必须准确、稳牢。

⑶安装柱箍:柱箍的安装应自下而上进行,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柱高及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

柱箍间距一般在40~60c m,柱截面较大时应设置柱中穿心螺丝,由计算确定螺丝的直径、间距。

3、梁模板安装⑴安装程序放线→搭设支模架→安装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与垫块→安装两侧模板→固定梁夹→安装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⑵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⑶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板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3‰。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⑷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将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砼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砼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等现象。

⑸支顶在楼层高度3.8m以下时,应设1~2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若楼层高度在3.8m以上时要按公司有关规定另行制定顶架搭设方案。

⑹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

⑺当梁高超过70cm时,梁侧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

4、楼面模板⑴安装程序复核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龙骨→安装模板( 铺放密肋楼板模板)→安装柱、梁、板节点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板等→检查校正→交付验收⑵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模板的砼重量与施工荷截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一般支柱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为60~120cm,小龙骨间距为40~60cm。

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⑶底层地面分层夯实,并铺垫脚板。

采用多层支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

⑷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拉平,架设小龙骨。

⑸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⑹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

支模顶架必须稳定、牢固。

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三、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⑴模板及其支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⑵木模板(或夹板)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中的承重结构选材标准,其树种可按本地区实际情况选用,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2、基本项目⑴模板接缝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不大于2.5mm优良:不大于1.5mm⑵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粘结措施。

1)每件(处)板的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计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不大于2000cm2优良:不大于1000cm22)每件(处)梁、柱的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计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不大于800cm2优良:不大于400cm23、允许偏差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规定四、施工注意事项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⑴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⑵基础模板1)带形基础要防止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准,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上模不牢的现象。

预防措施:a、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

b、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c、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箍支架上;也可用临时木撑,以使侧模高度保持一致。

d、支撑直接撑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

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2)杯形基础应防止中心线不准,杯口模板位移;混凝土浇筑时芯模浮起,拆模时芯模起不出的现象。

预防措施a、杯形基础支模时中心线位置及标高要准确,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b、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应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

c、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衡下料及振捣。

d、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e、拆除的杯芯模板,要根据施工时的温度及混凝土凝固情况来掌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拔动。

⑶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预防措施:a、支梁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柱内。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湿润。

⑷柱模板:防止柱模板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浆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预防措施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c、四周斜撑要牢固。

d、较高的柱子,应在模板中部一侧留临时浇灌孔,以便浇灌混凝土,插入振动棒,当混凝土浇灌到临时洞口时,即应封闭牢固。

⑸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预防措施: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b、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支撑系统应稳固。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⑴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⑵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

⑶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3、成品保护⑴坚持每次模板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⑵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

⑶材料应按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分类堆放整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