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大纲

合集下载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一、课程背景与目的模具设计课程是一门针对模具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

本课程通过讲授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不同复杂程度的模具设计工作。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模具设计理论与原则,在设计阶段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2. 熟练掌握常用的模具设计软件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3. 能够独立完成常用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制造工程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

三、教学内容1.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a. 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模具设计流程和步骤c. 模具材料的选择与使用d. 模具加工工艺与技术e. 模具组成部件及其功能2. 模具设计软件应用a. 常用模具设计软件的介绍与使用方法b. 模具设计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c. 模具设计软件与其他相关软件的配合使用3. 模具设计实践与案例分析a. 基于真实工程案例的模具设计实践b.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模具设计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c. 模具设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技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a. 教师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b. 提供课堂讲义和阅读材料,供学生深入学习与参考2. 实践操作a. 提供模具设计软件和实验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b. 指导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实践和实验3. 案例分析与讨论a. 教师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b.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模具设计中的问题4. 小组合作学习a. 分配小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b.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模具设计项目,进行合作与讨论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估a. 平时课堂参与情况评定b. 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2.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a.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的课程设计实践,撰写实验报告b. 考核学生对模具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 期末考试a. 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六、参考教材1. 《模具设计与制造》,李小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2. 《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王绪东,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3. 《模具设计基础》,李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七、参考资源1. 各类模具设计软件的官方网站和用户手册2. 相关论文与研究报告的学术数据库八、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2)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2)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2)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10.3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教学建议:用一代表性较强的综合性模具从生产的过程,工艺的特点,加工的方法以及注意的事项进行示范讲解,然后要学生复述这一过程,再与实践相对比。

第九章模具零件的常规机械加工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车削、削、刨削、磨削的加工方法。

2.掌握各种模具制造的工艺路线。

3.会制定模具零件工艺规程。

教学内容:11.1 车削加工11.1.1凸模车加工11.1.2型腔车加工11.2 削加工11.2.1平面或斜面的加工11.2.2圆弧面的加工11.2.3复杂型腔或型面的加工11.2.4削加工实例11.3 刨削加工11.3.1刨削加工11.3.2插削加工11.3.3刨削加工实例11.4 磨削加工11.4.1平面磨削11.4.2内圆磨削11.4.3外圆磨削11.4.4磨削加工实例11..5模具制造的工艺路线11.5.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1.5.2工艺阶段的划分11.5.3工序的划分11.5.4加工顺序的安排11.6 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制定11.6.1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11.6.2制定模具工艺规程的步骤11.6.3工艺文件的常用格式11.7 模具零件加工实例教学建议:1.教学中注意强调车削加工凸模零件时,尺寸精度要高,表面粗糙度要好。

2.重点讲解过度型面的加工。

3.加工顺序的安排在模具制造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应多加强调。

第十章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电火花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

2.掌握电火花线切割程序的编制和加工工艺。

教学内容:12.1 电火花成型加工12.1.1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12.1.2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基本条件12.1.3极性效应12.1.4电火花加工的特点12.1.5影响电火花加工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12.1.6电火花加工工艺12.1.7电极制造12.1.8电火花加工工艺12.1.9电火花加工实例12.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12.2.1概述12.2.2 3b格式程序的编制12.2.3 4b 格式程序的编制12.2.4 iso 代码数控程序的编制12.2.5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12.2.6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例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除学好有关电火花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会电火花的实际操作技术。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背景A. 课程简介B. 课程目标C. 教学方法二. 教学内容A. 入门知识1. 模具设计概述2. 模具设计的重要性3. 模具工艺流程B. 基础知识1. 模具材料2. 模具零部件及标准件3. 模具设计原理4. 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C. 进阶知识1. 模具结构设计a. 分模设计b. 浇注系统设计c. 冷却系统设计d. 顶出系统设计2. 模具流道设计3. 模具周边设备的选择和使用D. 实践操作1.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2. 模具工艺参数的优化3. 模具加工工艺演示三. 教学流程A.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1. 授课内容2. 课堂讨论3. 作业布置B.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1. 设计软件的使用2.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3. 模具加工演示C.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1. 模具设计项目2. 模具优化与改进3. 实际模具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四. 教学评估A. 学生作业评估B. 期末考试C. 课堂表现评估D. 学生反馈调查五. 参考资料A. 教材B. 参考书籍C. 相关网站D. 实验教材六. 教学资源A. 设备B. 软件C. 实验室和设施七. 教学团队A. 主讲教师B. 助教八. 课程评价及改进A. 教学效果评价B. 课程改进建议九. 其他注意事项A. 课程要求和作业要求B. 学习资源的获取方式C. 学习时间和地点安排总结:模具设计课程是为学生提供模具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课程。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能够运用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并更好地理解模具结构设计、流道设计以及周边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学生将有机会进行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和模具加工工艺演示,培养解决实际生产中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评估,学生将得到指导和反馈,以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

模具设计技能技术大纲

模具设计技能技术大纲

模具设计技能技术大纲1. 引言•对模具设计技能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概述;•模具设计技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本文档的目的和结构。

2.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模具设计的定义和分类;•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要求;•模具设计所涉及的材料和工艺。

3. 模具设计流程•模具设计的整体流程概述;•模具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模具设计的具体步骤:–零件三维建模;–模具总体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细节设计;–模具装配设计。

4. 模具设计常用软件•介绍常用的模具设计软件,如CAD、SolidWorks、Pro/ENGINEER等;•对比各种软件的特点和适用领域;•以实例演示使用不同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过程。

5. 模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模具设计中常见的关键技术,如:–模具零件的结构优化;–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模具的排气系统设计;–模具的射出系统设计;–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

6. 模具设计的质量控制•模具设计中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模具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模具设计的验收标准和方法。

7. 模具设计的发展趋势•模具设计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模具设计的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发展趋势;•模具设计在工业4.0时代的应用前景。

8. 结论•对本文档内容进行总结;•模具设计技能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再强调;•鼓励读者深入学习和应用模具设计技能技术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模具设计技能技术大纲》的详细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这个大纲,读者可以初步了解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关键技术,并可以掌握一些常用的模具设计软件。

希望本文档对读者在模具设计领域的学习和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模具设计大纲范文

模具设计大纲范文

模具设计大纲范文
一、前言
模具设计是以加工原理、制造工艺和结构结合材料性能为基础,设计
和制造能够组合成有实用价值的机械结构模型,以实现合金粉末金属的成
型加工工艺,加工零件的模具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制造技术
的发展,模具设计的要求也日趋严格。

二、装夹式模具设计
1.模具结构特点
装夹式模具的结构特点是连接在模架上的模夹,该模夹由模芯、模具
座和夹心等三大部分组成,模芯可以根据零件形状的要求而设计,夹心结
构可以在铸造过程中改变,夹心结构中还附有各种手轮、连接杆、滑块等,用来实现零件的装夹和拆卸。

2.模具设计要点
(1)分析零件结构,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及其特性等要求,确定
模具的类型,来满足生产的要求。

(2)确定模具材料,模具材料选择的准确性对零件加工的质量有着
重要的影响,所以应根据模具的使用环境、零件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加工工
艺要求等因素来确定模具所用的材料。

(3)定义模具的结构,根据模具材料及零件的特性等对模具的结构
进行设计,确定模具芯、模座及夹心等各部分的结构,以确保模具的结构
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模具设计师复习大纲

模具设计师复习大纲

模具设计师复习大纲一、冷冲压模具部分1、冷冲压概述2、冲压变形基础3、冲裁模设计及制造4、弯曲模设计及制造5、拉深模设计及制造6、其他类型冷冲压模具7、多工位连续模与自动模设计及制造8、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其他方面二、塑料模具部分1、塑料的基本知识2、塑料模基本结构和零部件设计3、注射模的设计4、塑料压缩模具5、中空吹塑6、挤出机头7、其他模塑工艺8、塑料模具寿命与材料操作考核部分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一、工艺设计(一)读图及图形转换1、将给定冲裁件模型(IGES)格式文件转换成所需格式2、能读懂零件图3、能够读懂零件的材料、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其他技能要求。

1、应具有冷冲模知识,具有常用CAD/CAM软件(AutoCAD、Pro/E、UG、Cimatron等)操作技能的综合能力2、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3、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零件技术要求的基本知识(二)冲裁件的工艺分析1、冲裁件结构工艺性分析2、能对冲压件进行经济性分析1、产品图、原材料、产品的生产批量、设备等的基本知识2、冲压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知识3、冲压生产经济性的基本知识(三)工艺方案的制订1、能列出所需的基本工序2、能提出各种可能的工艺方案3、能选择最佳的工艺方案1、工序组合的原则2、工序顺序的安排3、工艺方案的对比、取舍原则(四)排样1、确定出合理的排样形式2、能确定条料宽度、民料板间距3、能选择恰当的裁板方式4、能计算材料的利用率1、各种排样方式的选用2、搭边值大小的确定3、原材料规格、尺寸的选择4、材料利用率的计算方法(五)初选压力机1、能计算各工序压力2、能合理选择压力机3、会审核压力机的电机功率1、各种工序的压力计算方法2、压力机的选择原则3、各种压力机的特点、技术参数的基本知识二、模具设计(一)模具类型的选择1、综合考虑各文面要求,选定采用简易模、单工序模还是复合模或连续模1、冲压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生产批量、材料性质和厚度、模具制造和维修等因素与模具类型的关系2、各类型模模具的优、缺点(二)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1、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模具结构形式2、能正确选择定位方式3、能正确选择导向方式4、能选择合理的模具精度1、不同模具结构形式的优、缺点2、凸、凹模的结构形式和安装方法3、上料、卸料、出件的基本知识4、各种定位方式的基本知识5、各种导向方式选择的基本知识6、模具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三)模具压力中心计算1、能计算压力中心1、压力中心的计算方法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四)初定模具外形尺寸1、能正确确定模具闭合高度、模板平面尺寸及模柄尺寸2、能正确与压力机协调结构尺寸3、能对压力机进行校核1、模具闭合高度、模柄尺寸等压力机技术参数的关系(五)模具工作零件设计1、能合理选择模具凸模、凹模,凸凹模加工方法2、能合理选择凸、凹模间隙3、嗵根据加工方法计算刃口尺寸4、能合理选择刃口尺寸制造公差5、能合理选择模具壁厚、厚度6、能合理选择模具零件材料1、模具机加工、电加工、特种加工的基本知识2、凸、凹模间隙的选择原则和方法3、刃口尺寸计算方法4、尺寸公差、制造公差的知识5、模具壁厚、厚度的基本知识6、模具材料的基本知识(六)模架的选取1、能根据凹横周界尺寸、模具闭合高度、导向方式正确选择模架种类、精度及规格1、模架的种类、特点、规格等常识(七)模具其他零件的选取和设计1、能正确选择或设计定位零件2、能正确选择或设计卸料、出件零件3、能正确选择或设计连接和紧固零件1、定位的基本原则和方式2、弹性元件的种类、特点及计算3、标准件的基本常识三、图纸的绘制(一)绘制模具总装图1、能用AutoCAD\Pro-E、UG、Cimatron等软件绘制模具总装配图(3D)和总装配工程图(2D)2、总装配工程图能清楚表达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固定连接方式3、总装图能清楚表达定位、排样方式4、能清楚表达出加工所得零件的形状和尺寸5、能正确填写标题栏、明细表6、能合理确定模具的技术要求1、机械制衅的基本知识,零件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等的画法2、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方法和要求3、标题栏、明细表的内容和格式4、模具技术要求的基本内容5、标准件的基本常识和规定画法6、总装图冲体尺寸的标注要求7、总装图零件序号编写的有关规定(二)绘制模具零件图1、能清楚表达出模具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视图完整,布局合理2、尺寸标注齐全、合理3、制造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选用适当4、材料牌号、热处理要求以及其他技术要求完整、合理5、标题栏符合国家标准1、机构制图的基本知识、零件、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等的画法2、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方法和要求3、标题栏和内容和格式4、不同模具零件制造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规定5、不同模具零件技术要求的异同6、模具材料的性能(三)模具图样的校核1、模具总体结构是否恰当,能否保证正常、安全地生产出合格零件2、各个视图及尺寸标注是否规范、完整3、各种公差、表面质量选用是否合理4、材料选择及技术要求是否恰当1、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2、模具零件制造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规定3、模具材料的性能4、模具材料热处理的性能5、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一、工艺设计(一)读图及图形转换1、给定塑料的三维模型图IGES格式文件转换成所需格式2、能读懂零件图3、能够读懂零件的材料、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其他技术要求1、应具有注射模知识,具有常用CAD/CAM软件(AutoCAD、Pro/E、UG、Cimatron等)操作技能的综合能力2、塑料材料的基本知识3、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零件技术要求的基本知识(二)成型设备选择1、正确确定模具的型腔数目2、能正确计算成型的用料量3、能正确计算制品、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景面积4、能正确计算成型的合模力5、能合理选择成型设备类型及技术参数以及其他工序的设备1、各种成型设备的特点、技术参数的基本知识2、型腔数目的确定方法3、用料量与注射量的关系4、塑料制品、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景面积与合模力的计算方法二、模具设计(一)模具结构设计1、能正确设置收缩率2、能正确选择制品成型位置及分型面3、能最后确定型腔数目及型腔的排列4、能正确选择成型零件的结构5、能正确选择浇注系统、排气与引气系统的结构6、能正确选择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构形式7、能正确选择脱模机构和拉料杆的结构形式8、能正确选择加热、冷却方式与装置9、能正确选择模架、导向装置及其他结构零件1、塑料制品成型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原则2、型腔数目及排列方式的确定方法3、成型零件的结构形式4、浇注系统、排气与引气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布置5、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构形式6、脱模机构和拉料杆的结构形式7、加热、冷却方式与装置8、模架、导向装置及其他结构零件的选择方法(二)初定模具外形尺寸1、能根据结构方案绘制模具结构草图,确定模具零部件订结构尺寸,模具轮廓尺寸及功能尺寸2、能正确与成型设备协调结构尺寸1、塑料模具零部件尺寸等与成型设备技术参数的关系2、塑料模具功能尺寸的基本知识(三)模具与成型设备关系的校核1、能对塑料制品的基本参数与所选成型设备的基本参数之间的适应性进行校核,以最后调整与确定模具结构与参数1、塑料制品的基本参数与所选成型设备的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四)模具零件的计算1、能正确进行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2、能对型腔、底板进行强度、刚度计算3、能进行模具加热与冷却系统的有关计算4、能进行斜导柱等侧面分型与抽芯的有关教育处1、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方法2、型腔、底板的强度、刚度的计算方法3、加热与冷却系统的布局及有关计算的知识4、斜导柱等侧面分型与抽芯的有关计算的基本知识三、图纸的绘制(一)绘制模具总装图1、能用AutoCAD、Pro-E、UG、Cimatron等软件绘制模具总装图(3D)和工程图(2D)2、总装图工程科能清楚表达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定位、固定连接方式3、能标注出必要的尺寸4、能绘制塑料制品图5、能合理确定模具的技术要求和必要的使用说明6、能正确填写标题栏、明细表1、机制制图的基本知识、零件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的画法2、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方法3、标题栏、明细表的内容和格式4、模具技术要求的基本内容5、标准件的基本常识和规定画法6、总装图总体尺寸的标注要求7、总装图零件序号编写的有关规定(二)绘制模具零件图1、画出凸模或凹模零件图,要求能清楚表达出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视图完整,布局合理2、基冷、尺寸标注齐全、合理3、制造公差、形位公差、脱模斜度、表面粗糙度选用适当4、材料牌号、热处理要求以及其他技术要求完整、合理5、标题栏符合国家标准1、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零件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等的画法2、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方法和要求3、标题栏的内容和格式4、不同模具零件制造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规定5、不同模具零件技术要求的异同6、模具材料的性能(三)模具图样的校核1、模具总体结构是否恰当,能否保证正常、安全地生产出合格零件2、视图及尺寸标注是否规范、完整3、各种公差、表面质量选用是否合理4、材料选择及技术要求是否恰当5、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否良好1、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2、模具零制造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规定3、模具材料的性能4、模具材料的热处理的性能5、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6、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能够运用常用的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3. 能够根据产品需求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4. 能够进行模具的制造工艺规划和工时计算。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1.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10学时)1.1 模具设计的定义和作用1.2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1.3 模具设计的相关术语和标准2. 模具设计软件应用(20学时)2.1 常用模具设计软件介绍2.2 模具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2.3 模具设计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3. 模具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30学时)3.1 模具的结构类型和功能需求3.2 模具各部件的设计原则和标准3.3 模具材料的选择与性能分析4. 模具制造工艺规划与工时计算(20学时) 4.1 模具制造流程和工艺分析4.2 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方法4.3 模具制造的工时计算方法和实例分析5.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40学时)5.1 典型模具设计案例分析5.2 模具设计实践与模拟项目5.3 模具设计项目策划与报告撰写四、教学方法1. 授课形式: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2.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课堂讨论等;3. 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材、模具设计软件、实验室设备等。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末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3. 课程设计报告:根据实际模具设计项目进行设计方案撰写和评审展示。

六、参考教材1. 《现代模具设计》许良旺,机械工业出版社2.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张XX,清华大学出版社3. 《模具CAD/CAM与快速成型技术》杨XX,机械工业出版社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具有丰富模具设计与制造经验的教师组成,包括模具设计师和工程师。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旨在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课程目标•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能够独立完成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

3. 课程大纲3.1 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设计的概念和分类•模具材料和工艺•模具设计流程•模具设计规范和标准3.2 模具结构与零件设计•模具结构原理•模具零件的设计原则•模具零件的尺寸与公差控制•模具零件的材料选择3.3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加工过程概述•模具加工机床与工具•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模具表面处理技术3.4 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装配工艺•模具调试流程•模具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模具使用和维护3.5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践•模具设计与制造案例分析•学生实际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 评估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期末项目: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并进行展示和答辩。

5. 参考教材1.《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李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2.《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张强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3.《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王建生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6. 授课教师•姓名:XXX•职称:XXX•联系方式:XXX以上为《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设计》课程大纲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AD/CAM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掌握CAD/CAM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和基本曲面的造型能力,简单模具的分型。

1.2设计思路
课程是依据目前机械类专业必须掌握一门CAD/CAM软件的应用所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三维基本曲面造型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项目如汽车轮毂,水杯,洗发水瓶等实际案例和产品为载体来进行.
2.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完成零件三维建模项目的活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掌握应用CAD/CAM 软件进行三维建模,会对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进行反求造型项目任务。

本课程培养的专业职业能力:
●具有CAD/CAM软件三维建模能力
●具有中等复杂零件的反求设计能力
●具有一定的精密零件测量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和热爱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
3.课程内容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