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哺育我们的“母亲河”》教案-1
《黄河---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一)活动目标: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黄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4、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二)内容选取:本节课主要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追寻黄河文化、关注黄河命运、能力培养。
(三)过程安排:此活动安排一课时完成,时间较紧。
因此课前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包括与黄河有关的成语、俗语、谚语、诗词、歌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历代王朝建都位置等。
课堂上展示、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课后进行写作训练。
(四)方法手段: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竞赛抢答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充分展示直观、形象、高效等特点。
二、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1、导入主题:(播放歌曲《黄河颂》)同学们,你们猜猜看,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歌唱哪一条河的呢?对了,是黄河。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谣来吟咏、歌唱黄河,是因为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华夏灿烂的文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条母亲河,一起去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吧。
2.播放黄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追寻黄河文化、展示收集的资料。
1、你对黄河知多少?学生汇报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在我们常用的俗语、谚语、成语当中,有许多和黄河有关,请你把收集到的跟同学分享一下。
3、把你收集到的与黄河有关的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等,与同学交流。
4、把你收集到的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关注黄河命运,保护环境。
1.黄河不仅仅带给我们欢乐和幸福,也带给我们灾难和痛苦。
谁能说说黄河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难呢?2.现在黄河又遇到什么新的灾难呢?3.造成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4.有什么办法可缓解黄河断流呢?(四)能力培养。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母亲河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母亲河教学目标:1. 帮助孩子们了解“母亲河”的概念,理解河流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母亲河”的含义和代表性的母亲河(如长江、黄河等)。
2. 讲解河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水源、灌溉、交通等方面。
3. 引导孩子们理解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母亲河”和水资源保护的图片、视频和故事。
2. 准备制作小河流模型的材料,如蓝色沙子、小石头、纸板等。
3. 准备一些关于水资源保护的问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故事或者播放视频,引入“母亲河”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母亲河”的含义和重要性,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 实践:引导孩子们制作小河流模型,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河流的形成和作用。
4. 讨论:提出一些关于水资源保护的问题,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5. 总结: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深化他们对“母亲河”和水资源保护的理解。
2. 组织一次实地参观附近的河流或湖泊,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河流的魅力和重要性。
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孩子们了解了“母亲河”的概念和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希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行动起来,珍惜和保护水资源。
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孩子们制作的小河流模型和讨论中的发言,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考深度。
3. 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或者个别访谈的方式,收集孩子们对本节课的反馈和建议,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母亲河

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母亲河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母亲河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幼儿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母亲河的图片、动画等。
2.实物:水、盆、石子等道具。
3.音乐:背景音乐和相关的歌曲。
4.准备幼儿的辅助教具。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幼儿进入课堂氛围。
2.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河流的认知,并展示一些河流的图片。
3.教师播放与河流相关的歌曲,让幼儿感受水流的音乐韵律。
第二部分:活动展示(2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实物水和盆,引导幼儿思考水的重要性,并让幼儿用手触摸水的流动感。
2.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母亲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河流的模样和生物。
3.教师和幼儿一起模拟母亲河流动的过程,用石子构建一个小型的河床,让幼儿观察水在河床中的流动情况。
第三部分:故事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述关于母亲河的故事,故事中要包含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的观念。
2.在讲解故事过程中,教师可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和音效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提问: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
第四部分:游戏互动(20分钟)1.教师组织游戏,让幼儿进行水资源保护的角色扮演。
2.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立不同的情景,引导幼儿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和办法。
3.教师可以配备相应的道具,如水桶、水龙头等以增加游戏的真实感。
第五部分: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自己总结对母亲河的认知和理解。
2.教师提问: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想到其他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3.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保护母亲河和水资源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四、教学评价1.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反应,评估幼儿对母亲河的认知和理解。
2.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展示、故事讲解和游戏互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环境保护的理解程度。
材料4-1:母亲河案例分析张金霞姚春平

让“考古”成为探索与发现的乐土《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中华文明》案例及评析案例撰写: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一小张金霞案例分析: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姚春平《孕育中华文明》是首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哺育我们的母亲河》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所创造的早期文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到祖先的智慧,萌发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我是小小考古学家”的考古探究活动。
一、教学背景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北京人的生活情况有了一些了解,初步具备了分析地图的知识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但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地探究学习。
这些都为本课中解决难点——探究“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环境与农作物和房屋的关系”,做好了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铺垫。
但是学生对于“母亲河”这个词非常不理解,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内心逐渐形成“母亲河”的概念,萌发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对以往教学情况的分析:以往在教学与历史有关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基本上是依据教材的内容,再补充一些资料,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本课教学中,由教师提供“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遗迹和文物”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创设一个考古探究情境,教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让学生开展小组考古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了解了半坡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主动地感受到了祖先的勤劳智慧和河流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中,学生利用地图、图片、视频、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开展“考古活动”,从中了解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创造的早期文明。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地图、图片、视频等信息,逐步感悟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感受到祖先的智慧、感激河流的馈赠,萌发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考古合作探究,使学生了解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生产、生活的情况,感受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创造的早期文明。
2-1哺育我们的“母亲河”(1课时)

5这里的居民还发明了制造非常有用的陶器,有的还用它做为装饰品呢。让同学们欣赏。、
板书:会制陶器
6教师小结:这两地的居民都非常聪明,他们已经学会了顺应自然,发展自己,因地制宜,方便自己的生活。从房屋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他们是多么的具有智慧。让同学们体会到半坡和河姆渡居民房屋的不同特点,并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产生。(半坡居民的房屋适于北方居住,便于保暖。河姆渡居民的房屋为防水设计了高高的木脚。)说明他们具有很高的早期文明,不仅已经走出山洞,而且学会了顺应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建造自己的房屋了。
教学
重点
1、通过对长江黄河历史功绩的认识,了解母亲河,热爱母亲河。
教学
难点
2、通过学习、讨论、交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能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学情
分析
或
知识
铺垫
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国家,古代中国的文明从她产生的地域来看是来自大河流域,我国的母亲河是黄河和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横贯祖国大地的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他们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二、议一议,了解黄河、长江流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1教师出示:黄河、长江流域略图叙述:
在我国社会发展史上大名鼎鼎的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就生活在这里,他们的就是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
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千年前,代表了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六千年前,代表了长江流域的早期文明。
授课时间:五周
课题
2-1哺育我们的“母亲河”(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长江黄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黄河和长江的保护的措施。
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母亲河》(二篇)

中班下学期社会教案《母亲河》活动目标:1、知道绵江河是瑞金的母亲河。
2、知道母亲河的用途,懂得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几种方式。
活动准备:绵江河图片,江、河的字卡。
活动过程:一、以一张字卡引入开头。
1、教师出示”江”的字卡。
教师:”请看,老师这里的字卡上写的是什么字?2、幼儿回答,教师告知正确答案。
3、教师继续出示”河”字,将它和”江”字连起来读一遍”江河”对了,江河,我们瑞金也有江河,瑞金的江河叫什么名字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教师:你们知道吗?赣江是我们江西的母亲河,那我们瑞金的母亲河是什么河呢?(绵江河)对了,绵江河是赣江的支流。
4、出示绵江河地图,我们来看看绵江河流过我们瑞金的那些地方?三、引导幼儿了解绵江河的瑞金人们的关系。
教师:绵江河流经了我们瑞金的很多地方,是我们瑞金的母亲河,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么爱家乡的绵江河呢?我们可以用绵江河的水来做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回答教师小结:绵江河水经过自来水长处理变成干净的在将来水工人们喝、洗菜、洗衣服。
绵江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渔船在绵江河捕鱼,为人们提供食物等。
四、引导幼儿了解人类工业对水质的危害。
1、教师:家乡的人们一直用绵江河的水浇灌农田、煮菜烧饭,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瑞金人,但是现在的人类却不知道怎么样爱护绵江水源,做了一些污染我们的母亲河的事情。
2、请你们说说,他们做了一些什么污染人类的事情呢?教师小结:有的人把饮料和塑料袋丢向江里,工厂污水管道理的水正流向江里,这些都是危害水源的不好行为。
五、引导幼儿知道爱护和节约水源的几种方法。
1、教师:我们的水资源越来越缺乏,江水被污染了,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怎么才能节约水源呢?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
2、教师小结:水有时可以循环使用,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板,小朋友用完水后要及时关水龙头等。
六、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不仅知道了绵江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还知道了它在我们家乡的位置,了解了几种节约水资源的方法,希望小朋友能够做到,同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母亲河》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母亲河》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河》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认知和敬畏之情。
教学重点:1. 《母亲河》的主题和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敬畏之情。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敬畏之情。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母亲河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母亲河的美丽和重要性。
2. 简介《母亲河》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母亲河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敬畏之情。
教学反思:第二章:母亲河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母亲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母亲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母亲河的敬畏之情。
2. 讲解母亲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母亲河的发展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第三章:母亲河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河的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2. 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母亲河的生态环境。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1. 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母亲河的敬畏和尊重。
2. 讲解母亲河的生态环境,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引导学生思考母亲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第四章:母亲河的文化与历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河的文化与历史,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黄河,母亲河》的教案设计

《黄河,母亲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省份等。
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概况,包括全长、流域面积、支流等。
讲述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如农业灌溉、发电、防洪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丽与雄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黄河的了解和印象。
教师讲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性。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黄河的资料,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第二章:黄河的地理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包括流域地形、流速、泥沙等。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2 教学内容讲解黄河流域的地形特点,如高原、平原、峡谷等。
介绍黄河的流速和泥沙情况,以及其对河道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利用地图和图片,展示黄河流域的地形特点。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黄河泥沙多的原因及其影响。
2.4 作业布置第三章:黄河的生态环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分析黄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讲解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3.3 教学活动观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问题。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
3.4 作业布置第四章:黄河的历史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如古代文明、历史人物等。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2 教学内容讲解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如夏朝、商朝等。
介绍与黄河相关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4.3 教学活动展示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遗址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文化。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了解的与黄河相关的历史人物。
4.4 作业布置第五章:黄河的利用与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的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哺育我们的“母亲河”》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收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通过对母亲河的了解,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知识和技能:通过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这两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并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且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教学重难点:
知道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请欣赏!播放《龙的传人》
2、从歌中你听出了什么?这优美的歌声和着雄壮的旋律,表达了远在他乡的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古老的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黄河”。
今天就让我们开始我们的寻根之旅,走近长江,走近黄河。
(板书:长江黄河)
二、了解“母亲河”。
(一)、流经省份。
1、长江、黄河它们的主流流经了哪些省、直辖市、自治区?(出示地图)让我们来看看地图。
红色的表示黄河,蓝色的表示长江。
(手指)让我们小组合作,从左边的源头开始,找一找,
2、交流。
3、过渡:大家看,源远流长的长江、黄河犹如两条巨龙,穿行在祖国的大地上。
(二)、走近长江
1、我们都是长江边长大的孩子,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长江。
(学生介绍教师点拨)
师:长江不仅风景优美,沿岸还有许多著名的经济发达的城市。
师: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滋润我国20%的土地。
师:你的资料告诉我们长江上中下游三段的位置,谢谢你!
师: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
师:我们书中是怎样描述长江的呢?(出示课件)
师:刚才同学们汇报时,说到了一个长江的著名工程,这个工程叫什么?
师:关于三峡工程,大家还有资料补充吗?
师:还有它的大坝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坝呢!你们想不想看看?(出示课件)
师:我们看看这就是三峡,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最长的混凝土大坝,可以为我们创造出巨大的电能。
这个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师:同学们想欣赏长江迷人的风采吗?老师课前收集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有什么话想说吗?
(三)、走近黄河
师:让我们一同走近另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我们看看书中是怎样描述黄河的。
指名读。
师:我们注意看,黄河是我国最古老的农耕区,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你对这些介绍还有补充吗?
师: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啊!
师:这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师:这是书中关于黄河的描述,除此之外,你还了解了哪些黄河的知识?哪组来汇报?
师:你们知道黄河一年泥沙的存积量,如果绕地球能绕多少圈吗?
生:27圈
师:是啊,说明黄河的含沙量太高了。
师:说到黄河,我们不能不提黄河的一个著名的景点,你知道是什么吗?这是一个非常雄伟壮观的瀑布,你们想看吗?(出示黄河壶口瀑布课件)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黄河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众多游客!
(四)、谈感受,深化情感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长江黄河的知识,欣赏了她们的风光,我想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请你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来概括以下你对她们的印象!
师:在黄河之滨,就矗立着这样一座石雕,这是专为黄河而设计的,看着这座石雕,你联想到什么?
师:是的,这座石雕就被人们称作“黄河母亲”。
(板书:母亲河)你知道人们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为母亲河吗?
师:长江黄河像母亲一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所以人们把她们称为“母亲河”!
三、赞美“母亲河”。
师:面对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的炎黄子孙直抒胸臆,写下了不朽之作。
老师课前安排同学们也收集了不少,谁来展示下?
师:老师也收集了几句关于长江黄河的经典名句,我们一起来读读,感受华夏儿女对母亲河的情怀。
(出示文字,齐读)华夏子孙,对长江、黄河的感情,就如同我们人身上的胎记一样不可磨灭。
四、保护“母亲河”。
师:母亲河养育了我们,但我们在开发和利用母亲河的时候,却忽略了对母亲河的保护。
母亲河脏了,浑了,丑了!比如黄河,曾有这样的一首顺口溜来描述黄河流域的污染状况: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人畜受害.这说明我国水污染太严重了。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长江现状的图片,让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图片)面对长江、黄河如此现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分组制定一个保护母亲河的方案。
看哪组的方案,可实施性强。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你的方案。
(教师相机板书)
师:你的建议很有实施性,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节约用水!
生:保护我们身边的河流!
师:对,我们身边的河流是我们家乡人的母亲河,它也在用它的乳汁养育着我们!
生:阻止人们不再往河里乱到垃圾!
生:我们可以设计保护环境的手抄报,来号召大家一起保护家乡的环境!
生:到了植树节让我们一起去河边种树,来防止水土流失,绿化我们的家园!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寻根之旅就要结束了。
我们同是中国人,同饮长江水,我们心中共有同一个愿望:愿我们的母亲河,奔腾不息,活力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