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四章 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
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

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结果分析
3.心率收缩压乘积 是反映心肌耗氧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 心绞痛发病原因就是因为心肌耗氧量超过了冠状动脉的供 血、供氧量,故可以用心肌耗氧量的大小来评价心脏功能。 4.心电图ST段改变 在排除了心室肥大、药物、束支阻滞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的情况下, ST段下移出现在胸前导联最有意义,尤其V5导 联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导联,Ⅱ导联较易出现假阳性,诊 断价值有限 。 一般认为下斜型、水平型和上斜型ST段阳性标准分别为J 点后60mm处下移≥1mm、≥1. 5mm及≥2mm。ST段改变持 续时间长,涉及导联多及伴有血压下降是反映病变严重的可 靠指标。
相对终点
ST段下移或上抬≥2-4mm或 电轴明显偏移; 胸痛加剧,疲劳,呼吸急促或困难,下肢无力; 持续的一般性心律失常; 束支阻滞加重,与室性心动过速难以鉴别; 运动负荷增加而收缩压减低1.3-2.7kPa。
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结果分析
1.心率 ①心率过快:窦性、异位。异位心动过速应立即停止运 动。 ②心率过慢:窦房结功能减退、左心衰、严重冠心病。 2.运动试验中血压未能相应升高 ①如运动负荷逐渐加大的过程中收缩压不升高(收缩压 峰值<120mmHg或收缩压上升<2OmmHg),或较运动 前或前一级运动时持续降低≥10mmHg,或低于静息水平 提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②运动中收缩压越高,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越低。
3.0~4.0
2.0~3.0 1.0~2.0
5~ 7
2~ 5 <2
四、心功能评定分级
(二)6分钟步行试验判断心衰程度
6分钟内步行距离 <150m 150-425m 426-550m
心衰程度 严重 中度 轻度
四、心功能评定分级
第四章 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

二 间接测量
1 奎因台阶试验
2 12分钟跑 跑道分8等份或6/4等份 尽最大力量跑12分钟
3 极限下强度负荷测量 功率自行车 : 增加负荷、心率
“稳定状态”、 查表
1. 简述生理机能的概念和测量内容。 2. 运用心率测量心血管机能有哪几种方法?
3. 什么的台阶实验?举例说明台阶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4. 什么是闭气实验?简述几种闭气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运动后即刻心率) 优 >=50 良 30~49 中20~29 下10~19 差 0~9
2 运动后恢复期心率的测量与评 价
第2、3、4、5分钟各测1次 (30S)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 的侧压力。
血压影响因素:心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 阻力、大血管弹性
(一)人体安静时血压的测量
(一)、安静时心率测量与评价
1 安静时心率测量-脉搏触摸法 部位:桡动脉、颈动脉、颞动脉 仪器:秒表 方法:10S (先测3个10S,再测30 S)
2 安静时心率的评价
(1)基础心率均线和波动差值适合对象:7~18岁 操作:清晨、静卧、空腹、清醒状态测晨脉7天。 均值:63~69正常 心率波动差值:7天中最大值-最小值
(二)运动后血压测量与评价 第1、2、3、4、5分钟内测(每次在10S内测出) 并测10S心率 . 心功能指数:k=p/b(收缩压/心率)
三、心血管机能指数的测量与评价
1布兰奇心功指数= 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 110~160表 正常,平均140 >200为异常
2 体位平均血压指数 3 耐力系数(克瓦斯公式)
主要介绍:基本原理、方法。
体育测量与评价 Measurementand Eealu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运城学院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四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

0.4 214 191 173 158 … 49 48 47 46
0.5 212 189 171 157 … 49 48 47 45
0.6 209 188 170 155 … 49 48 47 45
0.7 207 186 168 154 … 49 48 47 45
0.8 205 184 167 153 … 49 48 46 45
基础心率均值评价? 通过周基础心率均值来评价心脏机能的好坏。 心率的测量与评价 方法:连续测 7 天基础心率,除以 7 得平均基础心率均值 (HR)。对于7岁~18岁健康青少年(实验),
当55<HR<62 时,基础心率较慢,心脏功能好,评价等级为优秀; 当63 <HR<69时,基础心率正常,心脏功能较好,保持锻炼,评 价等级为良; 当70 <HR<77时,基础心率较快,心脏功能一般,可以承受一定 运动强度的负荷锻炼,评价等级为中; 当78<HR<86 时,基础心率很快,心脏功能较差,平时太缺乏锻 炼,评价等级为下; 当87<HR<95时,基础心率太快,心脏功能很差,建议到医院做 进一步检验,评价等级为差。
我跑得快 ,但安静 时心率比 常人要低 得多
( 7 ) 年龄、性别、时间等,一般地,儿童>少年>
成年,老年脉搏加快,女性高于男性,清晨脉搏较慢。
我很小可是我 心跳很快哟! 只有自 己心动 得快, 才能让 人心动 哦!
新生儿心率可达 130次,两岁以内 为100~120次, 以后随年龄增长 而减小。
美国学者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提出如下标准: △ 心率160次/min的锻炼强度大约是80%; △ 心率140次/min的锻炼强度大约是70%; △ 心率120次/min的锻炼强度大约是60%; △ 心率110次/min的锻炼强度大约是50%。
第四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讲述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一、心率(脉搏)的测量与评价 安静时、运动中、运动后
二、血压的测量与评价 安静时、运动后
三、心血管机能指数测量与评价 布兰奇心功指数 体位平均血压指数测量与评价 耐力系数(可瓦斯公式)、克兰普顿测量
3. 什么的台阶实验?举例说明台阶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4. 什么是闭气实验?简述几种闭气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 什么是PWC170实验?简述它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6 . 简述最大摄氧量的测量方法。
谢谢!
31
注意:示范、勿漏气 五次肺活量试验
每15S测一次,共测5次 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
运动后第1、2、3、4、5分钟各测一次
二 闭气试验
安静 定量负荷后 重复
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 @eric-lin
最大摄氧量, 指人体的呼吸循环等机能能力达到最 高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它是反 映一个人心肺功能水平的可靠而又有效的生理指标, 应用广泛。
5 二阶梯指数
2 30s30次蹲起
4 改良型哈佛氏台阶试验
第二节 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肺通气功能的主要指标是肺活量, 其相对值更能反映呼吸功能水平; 屏息反映机体对呼吸肌收缩的控制能力。
一、肺活量的测量与评价
安静时的肺活量 准备动作、最大吸气、最大呼气 测量三次、间隔15秒、取最佳值 19~22岁:3500~3790ml 中下 3800~4600ml 中等
一、直接测量 跑台或功率自行车、自动气体分析仪、双向活瓣呼吸口罩、电极及导电膏。
二 间接测量
体育测量及评价教案

第四章心肺功能的丈量与评论教课目标与要求:1.认识并掌握呼吸机能丈量的基本要求;2.认识呼吸机能评论的基本内容;3.掌握最大摄氧量丈量与评论的应用。
要点难点:1.呼吸机能丈量的基本要求与呼吸机能评论的基本内容;2.最大摄氧量丈量与评论的应用。
教课方法:多媒体讲解法教课时数: 2教课过程:第二节呼吸机能的丈量与评论呼吸是机体与环境的气体互换过程。
呼吸运动是以自主神经反射为主,有躯体神经参加支配的骨骼肌缩短活动。
呼吸过程包含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
所以,呼吸机能主要从肺通气功能的量和对呼吸运动控制能力的质两个方面来丈量与评论。
肺通气功能的主要指标是肺活量,丈量结果有绝对值和相对值之分,实质上,相对值更能反应呼吸机能水平。
屏息反应机体对呼吸肌缩短的控制能力。
一、肺活量的丈量与评论肺活量是一次呼吸时的最大通肚量,在必定程度上反应肺的通气功能水平。
肺活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呼吸肌的力量、肺和胸廓的弹性等要素。
1.寂静时肺活量的丈量与评论丈量仪器:丈量方法:评论标准:中国汉族学生肺肺活量百分位娄评论表,见表4-18 。
2.五次肺活量试验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二、闭气试验闭气试验指测定闭气时间。
闭气时,肺泡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逐高升,氧分压渐渐降落,机体缺氧加重,因此惹起呼吸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其余器官系统的一系列机能变化。
一般以为,闭气试验结果可反应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及碱贮备等重要生理机能水平。
因为闭气时间的敏感度较差, 15 秒内的差值一般无多大实质意义。
精神要素,主假如意志质量对闭气时间有较大的影响。
1.寂静状态下闭气试验2.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3.重复闭气试验第三节最大摄氧量的丈量与评论最大吸氧量是指人体的呼吸循环等机能能力达到最高水平常,单位时间时间内所能摄入的最大氧量。
它是反应一个人心肺功能水平的靠谱而又有效的生理指标。
在体育运动中,作为有氧工作能力的主要生理指标,最大吸氧量被宽泛运用。
心肺功能测量与评定 ppt课件

14
三、心血管机能指数的测量与评价
1布兰奇心功指数= 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 110~160表 正常,平均140 >200为异常
2 体位平均血压指数
3 耐力系数(克瓦斯公式)
耐力系数=
心率 X10 4 克兰普顿测量 脉压差
ppt课件
15
四、心血管机能试验的测量与评价
1 30s20次蹲起
ppt课件
18
注意:示范、勿漏气 五次肺活量试验
每15S测一次,共测5次 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
运动后第1、2、3、4、5分钟各测一次
二 闭气试验
安静 定量负荷后 重复
ppt课件
19
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 价
@eric-lin
ppt课件
20
最大摄氧量, 指人体的呼吸循环等机能能力达到最高
3 哈佛氏台阶试验
5 二阶梯指数
2 30s30次蹲起
4 改良型哈佛氏台阶试验
ppt课件
16
第二节 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肺通气功能的主要指标是肺活量, 其相对值更能反映呼吸功能水平; 屏息反映机体对呼吸肌收缩的控制能力。
ppt课件
17
一、肺活量的测量与评价
安静时的肺活量 准备动作、最大吸气、最大呼气 测量三次、间隔15秒、取最佳值 19~22岁:3500~3790ml 中下 3800~4600ml 中等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第四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讲述

4 克兰普顿测量
四、心血管机能试验的测量与评价
1 30s20次蹲起
3 哈佛氏台阶试验
5 二阶梯指数
2 30s30次蹲起
4 改良型哈佛氏台阶试验
第二节 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肺通气功能的主要指标是肺活量, 其相对值更能反映呼吸功能水平; 屏息反映机体对呼吸肌收缩的控制能力。
5. 什么是PWC170实验?简述它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6 . 简述最大摄氧量的测量方法。
(一)、安静时心率测量与评价
1 安静时心率测量-脉搏触摸法 部位:桡动脉、颈动脉、颞动脉 仪器:秒表 方法:10S (先测3个10S,再测30 S)
2 安静时心率的评价
(1)基础心率均线和波动差值适合对象:7~18岁 操作:清晨、静卧、空腹、清醒状态测晨脉7天。 均值:63~69正常 心率波动差值:7天中最大值-最小值
一、肺活量的测量与评价
安静时的肺活量 准备动作、最大吸气、最大呼气 测量三次、间隔15秒、取最佳值 19~22岁:3500~3790ml 中下 3800~4600ml 中等
注意:示范、勿漏气 五次肺活量试验
每15S测一次,共测5次 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
运动后第1、2、3、4、5分钟各测一次
二 闭气试验
(二)运动后血压测量与评价 第1、2、3、4、5分钟内测(每次在10S内测出) 并测10S心率 . 心功能指数:k=p/b(收缩压/心率)
三、心血管机能指数的测量与评价
1布兰奇心功指数= 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 110~160表 正常,平均140 >200为异常
2 体位平均血压指数 3 耐力系数(克瓦斯公式)
二 间接测量
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

2019/11/13
12
(1)活动平板试验
2019/11/13
平板运动试验临床 上常用于: • 确定冠心病的诊
断; • 胸痛的鉴别诊断; • 早期检出无临床
症状的冠心病; • 确定与运动相关
的心律失常; • 确定运动引起症
状的原因; • 早期检出不稳定
心绞痛。 13
(2)踏车试验
• 症状限制运动试验:运动进行至出现必须停止运 动的指征(症状、体征、心率、血压或心电图改 变等)为止。
:
①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胸闷、胸痛、心绞痛、 极度疲劳、下肢痉挛、严重跛行、身体摇晃、步 态不稳、头晕、耳鸣、恶心、意识不清、面部有 痛苦表情、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等症状和体 征;
2019/11/13
• 低水平运动试验是
,适用于急
性心肌梗塞后或心脏术后早期康复病例,以及其
它病情较重者,作为出院评价、决定运动处方、
预告危险及用药的参考。
2019/11/13
21
(三)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 1.绝对禁忌证
(1)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
(2)药物未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3)引起症状和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心律失常;
为止。 即运动中最高心率达到130~140次/分,或 与安静时比增加20次/分; 最高血压达160mmHg,或与安静时比增加 20~40mmHg; 运动强度达3~4METs作为终止试验的标准。
2019/11/13
20
(6)低水平运动试验
• 此法目的在于检测从事轻度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 的耐受能力。
③运动负荷不变或增加时,心率不增加,甚至 下降超过10次/分;
2019/11/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安静状态下心率的测量与评价 心率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脉搏触摸法、听诊法、心率遥测 法、心电图记录法四种。
1、安静状态下脉搏的测量
(1)动脉触摸法 运动前脉搏的测量应在安静时或准备活动前进行。 测量仪器:秒表,误差每分钟不得超过0.2秒。 测量部位:颈动脉、颞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常用部 位是桡动脉。
(2)听诊法 测量仪器:听诊器,计时秒表 测量部位:心前区
测量方法:将听头放于心尖部,清晰地听到心脏 搏动声音,记录取10s或30s的心脏次数,然后 换算成1min心率记录。 (3)心率遥测法 (4)心电图记录法
2 安静时心率的评价——基础心率均线、波动差。 (1)基础心率均线和波动差值。 心率的评价?
脉搏的测量与评价心率在 60 次 / 分左 右,我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平均基础心率为 53 次 / 分,女子运动员为 57 次 / 分。短跑运动员机能 状况良好时,基础心率较为稳定,当运动员出现脉搏 加快超过本人平时水平 15% 以上或突然减缓和明显 心率不齐等,表明身体机能下降,应调整训练计划。
1 运动后即刻心率的测量 测量运动后10秒,换算成一分钟的心率。因 剧烈运动后,心率极快,心率误差较大, 目前常用测量运动后5~10s即开始测30次心 跳所需时间,然后据公式HR=1800/(t30) ,计 算运动后脉搏。式中, HR为运动后即刻心率 (次/min),t30为运动后即刻30次心搏所需 时间。
心率(次/分)
100 80 60 40 20 0
0 11 13 15 17 19 21 26 23 ~ 3 36 0 ~ 4 46 0 ~ 50
年龄(岁) 安静心率均数
脉搏的测量与评价
安静心率与年龄
(2)立、卧位心率差的测量与评价 受试者仰卧至心率安定后测1分钟卧位心率,站立 至心率安定后测1分钟立位心率。两者差值越小心 机能越好。
30次心搏时间与心率转换表
时间( s) 8 9 10 11 … … 36 37 38 39
我国正常成年人在安静时脉搏的正常值60~100次/min,60 次/min以下者为心动过缓,110次/min以上者为心动过速。
人自出生到成年的脉搏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18 -19岁时,脉搏趋于稳定。 经常参加体育训练的运动员,安静时脉搏一般为 40~60 次 /min,并且随着训练水平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地,安静时脉搏 次数的减少,在多数情况下可看做是训练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
一、心率的测量与评价
心脏射血引起动脉管壁有节律地起伏性搏动,称为脉搏。常 以它代表心率。所有的心血管机能试验,几乎都以心率为主要 生理指标。所以测量 脉搏是了解心血管机能的简易方法,常用 它来了解体育课密度、训练强度和水平以及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等。心率是测定有氧运动效果和强度的最直接指标 。 “最高脉搏=220-年龄”;
(3)靶心率的间接测定法 ①心率储备测定法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靶心率(最适宜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 率)×60%+安静心率
②最大心率百分比测定法 靶心率(最适宜心率)=最大心率×60% 3、运动自觉量表 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评估运动强度的方法。
Borg量表
(三)运动后的心率测量与评价
注意事项:测试期间要求受试者正常作息,注意饮食。 并非基础心率越低心脏功能就越好,当基础心率均数 低于55时,有必要到医院做心电图和内分泌机能检查, 排除异常病理原因引起的基础心率过低现象。 在进行基础心率的评价时,要考虑年龄、训练因素 对心率的影响。 将7天中的基础心率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求得 心率波动差值,查基础心率波动值评价表作出评价 (表4-2)。
第四章 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
1、为什么要测量脉搏和血压?
2、经常从事体育训练的运动员,安静状态下,脉 搏次数减少,是否可以看作是水平提高的标志? 3、心率与训练强度 有何关系? 4、测试心血管功能状况,一般采用什么样 的方法?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体育运动中常用的测量与评价指标是心率和血压。
POLAR表心率遥测法
۞运动强度与心率的关系
心率(次/分) 男 女
运动强度
低强度
中强度
130以下
131~155
135以下
136~160
大强度
亚极限强度 极限强度
156~175
176~185 186~220
161~180
180以下 181~220
用心率确定运动强度 (1)靶心率直接测定法 靶心率指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心率。
表4-3 立-卧心率差的评价
等级 优秀 良好 一般 差 立-卧心率差 1-5次 6-11次 14-19次 20次以上
(二)运动中心率测量与评价
1 心率遥测仪 2 POLAR表心率遥测。 3 运动中的心率评价 在定量负荷中,运动中心率较安静时心率增 加不多,心血管机能越好。 在递增负荷试验中,同一心率水平负荷强度 越高、负荷量越大,则心血管机能越好。
美国学者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提出如下标准: △ 心率160次/min的锻炼强度大约是80%; △ 心率140次/min的锻炼强度大约是70%; △ 心率120次/min的锻炼强度大约是60%; △ 心率110次/min的锻炼强度大约是50%。
(2)最大心率 如有条件,可以用分级运动试验直接测定个体 的最高心率。如没条件,则可通过年龄来推算。 HRmax=220-年龄
基础心率均值评价? 通过周基础心率均值来评价心脏机能的好坏。 心率的测量与评价 方法:连续测 7 天基础心率,除以 7 得平均基础心率均值 (HR)。对于7岁~18岁健康青少年(实验),
当55<HR<62 时,基础心率较慢,心脏功能好,评价等级为优秀; 当63 <HR<69时,基础心率正常,心脏功能较好,保持锻炼,评 价等级为良; 当70 <HR<77时,基础心率较快,心脏功能一般,可以承受一定 运动强度的负荷锻炼,评价等级为中; 当78<HR<86 时,基础心率很快,心脏功能较差,平时太缺乏锻 炼,评价等级为下; 当87<HR<95时,基础心率太快,心脏功能很差,建议到医院做 进一步检验,评价等级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