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的观察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人工晶体植入临床研究

我 国是一个 幽门螺杆菌高度感 染的国家。H p阳性可 引发
胃 炎、 癌、 胃 消化性溃疡、 胃黏膜相关性淋 巴瘤等一系列疾病 , 的提高 H 的根 除率 ,就需要 在 H 根 除 治疗上 尽量 选用 药 p p 效较强 、 根除率高的药物。选 用药物应符合价格便宜 、 疗程短、 疗 效高、不 产生 耐药 性、患者依从 性好、溃疡愈合 迅速 、症 状消失快、H p根除率高 的特性, 并制定 出最佳 的治疗方 案 [ 4 1 。 标准 的三联疗法 H p根除率 6 %~ 0 0 8 %,距 离理想 的 Hp根除
结论 : 二期后房型人工 晶体植 入术是治疗 2 岁以上儿童无晶体眼的最佳方法 , 安全可靠 ,但需要掌握处理 复杂情况 的显微手术技巧和经验。
【晶体植入
di 03 6  ̄i n17 — 9 52 1.8 6 o :1.9 9 .s. 4 4 8 .0 22 . 2 s 6 0
率 相差甚 远。况且 ,随着时 间的推移 H p对抗 生素的耐药率
因此如何根治 H 成 为临床医师 面临的重要 难题。为了更 好 【】 刚,童 文德 ,邹全 明,等 .p0 1 基 因在 幽 门螺杆 菌适 应性 p 3郭 H 38
定植 中的作 用研究 【 . J 第三军 医大学 学报,2 0 ,2 ( ) 10 — ] 0 7 91 : 0 6 1
《 国 学 新》 卷g2 ̄( 第2 期)0  ̄1月 中 医 创 第9 8 总 3 22 o 8 1
垒验体会 Jn y niu 芑 ig a t i h
儿童先天性 白内障二期后房人工晶体植入临床研究
刘敏① 董嫱①
【 摘要 】 目的 : 探讨儿童先天 性白内障二期 后房型人 工晶体植 入术 的方 法、疗效 及可能 出现 的并发症。 方法 : 2 例 ( 眼 ) 岁以前 已 对 5 3 4 2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警惕排斥反应致眼内炎

充 血 无 水 肿 ,角 膜 光 滑 轻 度 水 肿 ,前 房轻 度 浑 浊 ,瞳 孔
35 3 m . . m,晶体位置正 ,余未见明显异常。患者 自动要求出 *5 院 ,出院后术后第十五天,患者 电话诉术眼视物欠清 ,并且疼 痛 ,回我 院就诊 ,当时视力 0 5 . ,裂 隙灯下查 ,球结膜充血较 0 重,且有水肿 。角膜水肿加重,前房 内纤维素膜布满人工 晶体
关于 白内障术后迟 发型前葡萄膜炎 的治疗 , 用皮质类固醇 及 早治疗 , 可预 防严重 并发症 的发生 , 早期给予足够强度 的抗 炎治疗 ,病情很快控制 ,愈后较好 ,采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 25 ,配合全身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一般能治愈。如仍不 . mg
全身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一周左右 ,自觉症状好转 ,视力提 高到 01 .。停药两天后 ,患者诉视 物不清 ,病情再次加重 ,给 予妥布霉素 01 . mg冲洗前房后 , 09 用 . %的盐水彻底冲洗前房 , 再次用上述方法治疗一周 , 仍未见 明显改善 , 遂手术将人工 晶
三种 。第一,晶体蛋 白诱发 的术后迟发型前葡萄膜炎。曾经有 人报道研究只有少量的晶体蛋 白抗 原存在 , 在特 定的眼局部和
病例:患者 6 3岁女性,无痛性视力下降两年,术前视力
眼前手动 ,高度近视 ,红绿光反应正常。于显微镜下行右 眼白 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晶体植入术 ,术后第一天视力 为 01 .,
9 %;胸 部 断 层 片 对 微 小 病 灶 、小 空 洞 、胸 内肿 大 淋 巴结 显 影 5
痰 、乏力 4 ,痰中带血 2 ,发热 ( 5例 2例 低热或 高热 )1 6例,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临床观察论文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86例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286例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占8217%;01-04者734%,<01者1049%;286例患者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晶状体后囊膜混浊、一过性高眼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操作的熟练和规范,对常见并发症原因及表现有充分重视。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73-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白内障的发病率也相应提高。
作为世界范围内首位致盲原因的白内障[1-2],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等特点,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为有效的方法。
随着各种医疗设备的更新进步及手术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手术效果越来越好,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但白内障超声乳化的开展有自身特点,需要掌握手术技巧,熟练手术操作才能取得满意效果,否则就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如后囊破裂、角膜水肿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我科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286眼,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86例白内障病人均为单眼,其中男性130例,女性156例。
年龄43-80岁,平均635岁。
患者晶状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混浊,其中老年性白内障226眼,并发性白内障43眼,先天性白内障17眼。
核硬度分级:ⅰ级,核19眼;ⅱ级,核147眼;ⅲ级,核101眼;ⅳ级,核19眼。
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1 1 病 例 资料 .
本 组 6 9例 , 8 2只 眼 , 中右 眼 4 9 7 共 1 其 8
瞳 孔 直 径 6m m。
只 , 眼 3 3只 ; 4 3例 , 2 6例 , 龄 1 左 2 男 0 女 7 年 6~8 8岁 , 均 平 6 5岁 ; 老年 性 白内障 54例 , 伤性 白内障 2 6 外 8例 , 先天性 白 内障 1 3例 , 并发性 白内障 l 4例。 12 人工 晶体 的选择 . 使用 美 国眼力健爱 尔康 人工 晶体 。 因后房型人工 晶体无调 节功能 , 对需要 经常看书 、 写字 的人 , 在术后应具有轻度 近视 , 尤其 是一个 近视病 人 , 若术 后成 为
例( .0 )人 工晶体位置异 常 3例 ( .4 ) 28% , 04% 。
2 护 理
素、 易消化 、 少刺激食物 , 烟酒 、 茶 、 忌 浓 咖啡 等刺激 性食 品 ;
一
2 1 术前护理 . 2 1 1 常规护理 .. 协调做 好体 温 、 脉搏 、 呼吸 、 血压 、 力 、 视 眼压 、 裂隙灯检查 、 眼部彩超 、 血常规 、 血糖 、 电图、 片 、 心 胸 角 膜 曲率和计算 人工 晶体度数 等的常规 检查 , 详细 询问患者 眼 睛及 全身疾病 。白 内障患 者多 为 老年 患 者 , 常伴 有 全 身疾
西 南 国防 医药 2 1 0 0年 5月 第 2 O卷第 5期
・4 57・
白 内障 囊 外摘 除并 后 房 型 人 工 晶体 植入 术 的护 理 体 会
覃朝 莲
[ 关键词 ] 白内障 ; 人工晶体植入术 ; 护理
中图 分 类 号 文章编号 R4 37 7 .7 文献标识 码 B d i1 .9 9 i n 10 0 8 .0 0 0 .3 o:0 36 d.s .0 4— 18 2 1 .5 0 7 s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观察

8岁, ) 眼轴 ( 2 9 2 .2±20 ) m, 后等效屈光 度(一 .0±1 1 ) .5 m 术 04 .3 D。两组术后 3 5只眼 (6 ) C V 7 % B D A ̄0 3 3 . ,1只眼
(7 ) C V 6 % B N A ̄0 3 7例 患 者 中分 别 有 2例 ( 1 ) 1 . 。2 1% 和 2例 (4 ) 者 获 得 良好 远 、 立 体 视 功 能 。 结 论 先 4% 患 近
c l mn w t n ltr o g n t aa a t i h d h u i e a c n e a c t c .Oc a x s i a l il r l ur a i -me n s h r a e u v e t-b s c re t d d s c so c i a p e i l q ia n c l e t o rc e i t e v in a u t n a i y
术后 3月观察 眼屈光状 态 、 眼轴 、 最佳矫 正远 视力 ( et or t iac ii ci ,C V 和最佳 矫正 近视 力 bs cr ce ds nev o aut B D A) — e d t sn y
( et or t e r i o ci ,C V 以及 远 、 立 体 视 锐 度 。 结 果 2 bs cr ce n a vs naut B N A) — ed i y 近 7例 ( 6只 眼 ) 者 手 术 年 龄 ( . 4 患 5 8±3 .
P 。UQa g H N i —e E eC n rfteScn e l’ H si l F sa 2 0 0 C i L in 。 O GJ nw i y et h eodP o e s o t 。 oh n5 80 。 hn a . eo p pa a
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3 1 手 术 时机 : 童 先 天性 白 内障 应 尽 早摘 除并 施 行 人 工 . 儿 晶体 植 人 术 。 目前 , 人 工 晶 体 植 入 术 的 年 龄 条 件 国 内 外 行 都 统 一 在 2岁 以 下 。 对 于 更 小 的 婴 幼 儿 , 大 部 分 学 者 不 绝 赞成植入人工晶体 , 要原 因如下 : 术后炎症 反应强烈 , 主 ① 甚 至 难 以控 制 。② 眼 轴 长 度 及 角 膜 曲 率 变 化 迅 速 , 择 适 选 宜 的 人 工 晶 体很 困难 , 出生 后 至 3 眼 球 生 长发 育 迅 速 , 岁 特 别 是 在 第 1年 内 , 长 尤其 迅 速 。 因此 , 生 2岁 以 下 婴 幼 儿 的 屈 光 状 态 极 不稳 定 。若 植 人 人 工 晶体 , 轴 及 角 膜 曲 率 的 跟
变 化 随 着 年 龄 的增 长 可 造 成 屈 光 不 正 、 光 参 差 和 明 显 的 屈
障 ,7例 为单 眼先 天 性 自 内 障 , 例 为 单 眼 外 伤 性 白 内 障 ; 2 3
受 伤 时 间距 手 术 时 间 3 l ~ O个 月 , 前 视 力 光 感 至 眼前 指 术
数 , 膜 中 央无 瘢 痕 。 角
除 前 囊膜 , 出皮 质 , 吸 再植 入 人 工 晶 体 ; 二 期 植 入 , 钝 1例 先
性分 离虹 膜 后 粘 连 至 虹 膜 根 部 , 植 入 后 房 型 人 工 晶 体 。 再 术后 全身 与 局 部 使 用 激 素 和 散 瞳 剂 , 后 2周 开 始 遮 盖 健 术 眼, 进行 红 光 闪烁 、 AM 视 觉 刺 激 仪 及 同视 机 等 弱 视 性 白 内障 中 ,8例 行 一期 植 入 后 . 5例 4 房 型人 工 晶 体 , 例 二 期 植 入 。3例 外 伤 性 白 内 障 , 中 2 5 其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晶状体混浊,多数出生前即已存在,少数在出生后逐渐形成或明显加重。
其是新生儿发生的严重致盲性眼部疾病之一。
我国先天性白内障的患病率为0.04%。
随着白内障显微技术的不断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成功率与手术后效果都得到显着提高。
但与老年性白内障相比,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视力往往并不令人满意。
用于成人的标准技术并不能完全照搬用于婴幼儿,在用于婴幼儿时常需要做一些改进。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首先,给依从性非常差的婴幼儿进行详细检查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次,在小眼球中进行精细操作较成人难度加大,由于儿童眼部组织的高反应性导致并发症较成人手术明显增加;再次,儿童眼球还处在不断发育之中,眼轴、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力等都在不断变化,使手术后管理面临持续不断的动态的屈光矫治,还有弱视治疗以及立体视觉的建立等问题,每一个困难的解决对儿童视力的恢复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目前,关于先天性白内障各种治疗相关问题都未形成较统一意见,各种方法的疗效也需要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和探讨。
现将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相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一、完善的术前评估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所有白内障患儿都应该进行彻底的眼科检查,全面的评估。
1. 晶体混浊类型对视力预后影响很大:白内障的混浊形态众多,如全白内障、膜性白内障、后极性白内障、绕核性或白内障核性白内障、永存胎儿脉管系统血管、后圆锥形晶状体、前极性、粉尘状、点状、缝状、盘状、冠状白内障等特征性形态。
白内障的发生时间、术前视觉损害的严重程度、弱视潜在可能性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都是决定最终视力结果的主要因素。
而上述因素通常是由晶体混浊形态决定。
全白内障大多数情况下视力被完全阻断,在出生后几个月内立即发生眼球震颤,提示视力预后往往不佳。
而后圆锥晶状体的儿童在出生早期和视力相对正常,由于一些未知因素,晶体后囊膜变薄,导致晶体向后部玻璃体突出。
白内障术后1-2年屈光度数漂移的治疗方法研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月第19卷第2期·综合医学论坛·白内障术后1~2年屈光度数漂移的治疗方法研究陈佩媛 吴淑芹 陈潞 王松 杨霞 许伟伟 林梦真 柯梅青 张玉兰 陈兰春 冯彦清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上海 200093【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后1~2年屈光度数漂移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8例术前近视的白内障手术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均在1~2年前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择同期38例术前非近视手术患者为对照组。
回顾性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实际度数与预留度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能会引起屈光状态的变化,使其趋向近视偏移。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当结合病人的病情以及要求确定手术方式以及IOL度数。
【关键词】白内障术;屈光度数漂移;治疗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2-0211-02白内障多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该疾病以晶状体混浊引起。
年龄、肥胖、高度近视等是白内障的危险因素[1]。
该疾病进展缓慢,随着晶状体混浊状态的加深,患者视力逐渐下降,屈光度数发生改变,严重者甚至失明。
白内障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最有效方法,术前需进行生物测量进而确定人工晶体IOL的度数。
受前房深度、IOL 位置的影响,术后屈光度数漂移为白内障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影响矫正视力效果。
基于这些原因,本课题研究了白内障术后1~2年屈光度数漂移的治疗方法。
具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8例术前近视的白内障手术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8例术前非近视手术患者为对照组。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3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堂讲 授知 识的一 次既有纵 向的又有横 向的综合 运用 与检 验 。将 教学查 房理念 通过 各种形 式运 用 于临床 查 房 , 于大科室来 讲 , 助于 提高带 教 老师 的带 教 对 有 水平 , 促进 带教 老师 提 高 能力 。对 于 小 科 室 特别 是 人 员 少 的儿科来 讲 , 则有 利于 提高 自身 的理论水 平 , 开拓 临床 思维 , 避免诊疗偏 差 。
参 考文 献
E] 李宁宁. 7 试论医疗查房与教学查房的区别 [] 华夏 医学 ,0 9 J. 20 ,
6( 2 7 4 1 . 2 ): 1 -7 5
( 收稿 日期 :O 10 —7 2 l-82 )
( 文 编辑 : 小 冬 ) 本 张
中 国 中 西 医结 合 儿科 学 2 1 0 1年 1 第 3卷 第 6期 2月
力 提高 4行 为 有效 。
2 结 果
3 O例 先 天性 白 内障患 儿 经 7 1 ~ 5d治 疗 后 , 全 部 治愈 出 院 , 出现 护理质量 问题 。术后 1 未 个月检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时配 戴合适 的 眼镜 , 且 进 行 弱视 训 练【 。配合 医 并 4 ]
生调 整治疗 方 案 , 以矫 正 无 晶体 眼并 治疗 弱 视 。术 后 的弱视训 练非 常 重要 , 由于屈 光 度 可 随 年 龄而 递 减, 因此 , 指导 家长对 患儿 进行 定期 屈光 检查并 及 应 时更换 镜 片 。
醉状 态 下行 白内 障超声 乳 化加 入 人 工 晶体 植 入 术 。 术后 1个月 均进 行 验 光 检查 , 屈光 不 正 者 行 配 镜 对
矫正 , 同时进 行 遮 盖或 弱 视 治 疗 仪 治疗 。; 后 6个
晶体植入术后护理查房
晶体植入术后护理查房一、观察患者病情首先,在查房时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一般症状、体温、心率等。
如果患者有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二、检查眼部情况1.观察手术切口:检查手术切口是否干净、愈合情况如何。
如果发现手术切口有红肿、渗液、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检查眼压:使用眼压计检查患者的眼压情况,判断是否高眼压。
高眼压可能是手术并发症之一,需要及时处理。
3.观察角膜透明度:通过显微镜观察患者的角膜透明度,检查是否有角膜水肿或其他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角膜水肿,需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检查晶状体植入情况:通过眼底镜等工具检查患者的晶状体植入情况,包括植入位置、固定情况等。
如果发现晶状体错位、松动等问题,应及时报告医生。
5.观察视力:询问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通过检查视力表来判断患者视力是否有明显改善。
如果视力没有明显改善,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三、眼部护理1.清洁眼部:每天对患者的眼部进行清洁,使用无菌纱布蘸取生理盐水或抗菌眼药水轻轻擦拭患者的眼睛。
2.防止感染:嘱咐患者不要揉擦眼睛,避免接触污染物。
确保患者保持眼部卫生,并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
3.防止眼部暴露:患者需要佩戴眼罩或太阳眼镜,并避免暴露于刺激性光线中,以避免切口感染和晶体移位。
四、用药指导根据医生的嘱咐,向患者详细介绍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药物名称、使用剂量、使用频次等。
同时,嘱咐患者定期复诊,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五、生活指导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剧烈运动:在术后的数周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眼部受力的活动,以免对切口的愈合造成不利影响。
2.饮食调理:饮食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增加维生素C和坚果的摄入,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和眼睛的康复。
3.睡眠姿势:患者应尽量避免压迫眼部的姿势,尽量选择仰卧或侧卧的睡眠姿势,有助于减少切口受力。
4.避免用眼过度: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用眼,尤其是长时间盯着屏幕或书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的观察许孝义 李镜海 霍伟 李凤 曲毅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3~14岁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108例(175眼),随访3~5年,观察视力、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和屈光度的变化。
结果 术后5年,单眼患者术眼和健眼平均眼轴长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105);双眼患者平均眼轴长度与单眼患者健眼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 >0105)。
单眼患者术眼和健眼术后5年屈光状态均向近视漂移,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101)。
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不影响患儿眼球的正常发育,人工晶体的选择原则应结合患儿年龄术后形成屈光欠矫。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晶体; 人工; 屈光; 眼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 plantation in congenital cataract XU Xiao 2yi ,L I Jing 2hai ,HUO Wei ,L I Feng ,QU Yi. Depart ment of Ophthal mology ,The QiluHospital ,S handong U niversity ,Jinan 250012,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implantation in congenital cataract.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ranged from 3to 5years which involved 175eyes of 108patients aged from 3to 14years who underwent cataract surgery.Visual acuity ,corneal cur 2vature ,axial length and refraction were periodically measured.R esults 5years after surgery ,the mean axi 2al length of involved eyes in single congenital catarac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vehicle control (P >0105).It was also occurred in double eyes involved.All involved eyes in both groups showed a myopic drift ,i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both groups (P <0101).Conclusions The ocular growth of children was found to be unaffected by the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congenital cataract.The choice of intraocular lens should be retained in physiological hyperopia according to their ages in pseudophakic children.【K ey w ords 】 Congenital cataract ; Lens ; Intraocular ; Refraction ; Ocular 作者单位: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通讯作者:许孝义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屈光不正的矫正首选方法是人工晶体植入,我院1998~2001年为3~14岁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8~2001年在我院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108例175眼,其中单眼先天性白内障41例41眼,双眼先天性白内障67例134眼,年龄3~14岁,平均(812±317)岁。
术前视力光感~013。
随访以对侧健眼为对照。
21手术方法:术前常规眼部检查,B 超检查以排除眼部其它疾患。
采用全麻(合作者局麻),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角膜缘切口,连续环形撕囊,直径5~6mm ,充分水分离,超声乳化仪1/A 灌注系统将晶体皮质吸除干净,同时将前囊膜下残留的晶体纤维细胞尽量机械清除,前房及囊袋内注入粘弹剂,将后囊膜撕开3mm 左右,将突出的玻璃体切割干净,术中切割头不能进入玻璃体腔内,切割时应低灌注,低吸力(60mmHg ),高切割频率(350~450次/分),前房及囊袋内注满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缩瞳,再切割前房内可能存在的玻璃体,缝合切口2针,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
31人工晶体屈光度数的选择:术前角膜曲率计和A 超分别测得患儿双眼的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
利用SR KⅡ三元回归公式,电脑软件自动计算出人工晶体度数。
根据汪芳润等[1]报告的儿童屈光状态生理值确定患儿术后屈光度数,具体原则是:3~4岁术后屈光度为+310D,5~6岁术后屈光度为+210D,7~8岁术后屈光度为+110D,9~10岁术后屈光度为+015D,10岁以上术后屈光度为正视。
所有患儿均植入PMMA人工晶体,光学直径515~6mm。
41术后随访:术后随访3~5年,平均(318±016)年;其中满5年者,单眼患者26眼,双眼患者76眼。
术后3个月定期复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每年测其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和屈光状态,弱视患儿同时进行弱视训练。
51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11术后视力: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110者16眼(911%);≥015者113眼(6416%);≤011者9眼(511%)。
21术后并发症:术后全部患儿前房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炎性反应,经散瞳、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激素均恢复正常。
术后有3眼晶体发生移位,8眼瞳孔变形,2眼后囊发生再次混浊。
全部患儿在随访期间未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31术前、术后眼轴长度比较:术前眼轴平均长度单眼患者术眼(22138±0168)mm与对侧健眼(22118±0167)mm,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33,P>0105),本组有11眼眼轴长度< 22mm,为短眼轴。
术前眼轴平均长度双眼患者(22132±0170)mm与单眼患者健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16,P>0105),有15例30只眼眼轴长度<22mm,为短眼轴。
术后随访满5年者,眼轴平均长度单眼患者术眼(23121±0148)mm与对侧健眼(23116±0168)mm,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36,P >0105),眼轴平均长度增加术眼为0183mm,健眼0198mm。
眼轴平均长度双眼患者(23119±0146)mm与单眼患者健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20,P>0105),双眼患者眼轴平均长度增加是0187mm。
41术前、术后屈光状态比较:术后随访满5年者,单眼患者术眼屈光状态由术后初次2143D,到末次随访为0126D,向近视变化平均值2117D;对侧健眼屈光状态向近视变化平均值为1108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114,P<0101)。
双眼患者屈光状态由术后初次2160D,到末次随访为0128D,屈光状态向近视变化平均值为2132D,与单眼患者健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177,P <0101)。
51术前、术后角膜曲率比较:单眼患者平均角膜曲率术眼术前(43157±1145)D,术后5年为(43150±1167)D,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 =0118,P>0105);健眼术前(43169±1156)D,术后5年为(43160±1169)D,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23,P>0105)。
双眼患者平均角膜曲率术前(43163±1150) D,术后5年为(43178±1174)D,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63,P>0105)。
讨 论先天性白内障是小儿常见疾病,其治疗的目的是保存和增进视力,防止弱视的发生,建立双眼视功能。
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眼球与正常成人眼球有明显差异,何时植入人工晶体和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仍是临床争论和研究的焦点[2]。
先天性白内障是形觉剥夺导致患眼的眼轴变长,已得到大量实验和临床资料证实,并且眼轴增长的程度与形觉剥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晶状体混浊程度越重,眼轴增长也愈明显。
本组患儿年龄在3岁以上,90%以上为核性白内障,混浊程度差异较大,在术前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眼轴平均长度术眼与对侧健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33,P >0105),可能与本组患者主要是核性白内障有关。
文献报导儿童出生后3岁内眼轴增长最快,以后缓慢增长,10岁时发育基本完成,但仍存在缓慢增长的趋势[3,4]。
Daban和Drusedau报导[5]3~8岁白内障患儿的52只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3183±2130)年,眼轴增长0176mm。
本组研究中,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在随访期间眼轴平均增长,单眼患者术眼0183mm,双眼患者0187mm,与文献报导基本一致。
儿童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等病理状态下,眼轴发育的生理规律难以预测,可能加速术眼近视的发展,也可延缓眼轴发育,从而抑制术眼向近视方向漂移。
本组患者依据患儿年龄,在术后保证屈光度数接近正常屈光平均生理值为原则选择人工晶体度数。
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眼与对侧健眼平均眼轴长度在随访期满5年者,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同时双眼先天障术眼与单眼先天障健眼术后5年平均眼轴长度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证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不影响儿童眼球的正常发育。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屈光状态是不稳定发展,并且眼球发育个体差异较大,本组有2613%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前术眼眼轴小于正常同龄平均值,说明在先天性白内障眼轴长度不仅取决于形觉剥夺的程度,而且还可能与遗传因素、个体发育因素和其它不明原因在共同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