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主神经病(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分型、诊断和治疗措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分型、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临床主要分为4种类型:1)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DSPN);2)糖尿病神经根/神经丛病;3)糖尿病单神经病/多发单神经病;4)糖尿病自主神经病(DAN)分型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DSPN)在这4种类型中,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DSPN)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75%,约5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生DSPN0 DSPN对神经的损害呈现轴突长度依赖型,即神经的轴突越长越易受损。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长的神经,而胫神经和腓深神经是坐骨神经的远端分支,故胫神经和腓深神经是DSPN最易、最早受累的神经之一。
25%的DSPN以疼痛为首发症状,早期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早期即有腱反射减退,但早期肌无力和肌萎缩并不明显。
2、糖尿病神经根/神经丛病又称糖尿病性肌萎缩或痛性肌萎缩,较少见,约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1%,通常急性/亚急性起病,常见于腰舐神经根/神经丛分布区,表现为支配区内的疼痛/感觉障碍,继而肌肉无力和萎缩,下肢近端为主,可单侧或双侧受累,对免疫治疗有反应。
3、糖尿病单神经病/多发单神经病糖尿病累及颅神经,按照频率依次为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通常急性起病,其中伴有眶周疼痛的不全性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瞳孔保留),有时与痛性眼肌麻痹很难鉴别,痛性眼肌麻痹是海绵窦/眶尖/眶上裂的非特性炎症,若实在难以鉴别,在腰穿排除感染,以及加强控制血糖的前提下,可以给予激素诊断性治疗。
至于后交通动脉瘤压迫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最先受累),以及重症肌无力引起的眼外肌的无力(晨轻暮重)则相对容易鉴别。
糖尿病累及脊神经,以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最为常见,受嵌压部位更易受累(如腕管、肘管、腓骨小头),表现为支配区的疼痛、感觉减退和肌无力。
4、糖尿病自主神经病(DAN)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常常隐匿起病,缓慢进展,可以胃肠道症状、性功能减退、排尿困难、直立性低血压、排汗异常、静息时心动过速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

• 1、糖尿病性食管缓和症
• 表现:吞咽困难、烧心感,念珠菌性食道 炎。
• 食管运动功能:收缩压下降、蠕动波减弱, 收缩速度变慢。
• X线钡餐:食管扩张、排空延迟。
• 2、糖尿病性胃轻瘫:餐后腹胀、易饱。
• 胃运动的检测:〔1〕胃排空测定:核素闪 烁照相、钡餐、超声波
•
〔2〕胃电图
•
〔3〕生理多导仪胃十二指
• 〔2〕三环类药物
• 〔3〕辣椒素
• 3、其他病症:感觉过敏〔异位疼痛〕--------------------------------腿上贴塑料薄片
•
下肢无力:氯硝安定
•
痛性痉挛:硫酸奎宁
• 作用机理:甲基维生素B12,易进入神经细 胞内,促进核酸、蛋白质、卵磷脂的合成, 刺激轴突再生,修复损伤的神经,可防止 有髓鞘神经纤维变性和脱髓鞘,增加神经 传导速度。
显。
• 可伴有: • 夏库氏〔Charcot)关节 • 下肢溃疡〔糖尿病足〕
• 糖尿病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 最常见:III :动眼神经
•
IV :滑车神经 →眼肌麻痹
•
VI :外展神经
• 其他:VII: 面神经→面神经麻痹、面瘫。
•
VIII :听神经→神经性耳聋、
•
I :嗅神经→嗅觉减退
•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 缺乏:不能消除因敲击轻重而带来的音叉 震动大小误差。
• 1、血管性缺血缺氧性学说 • 2、代谢障碍学说 • 3、血管活性因子合成异常 • 4、肉毒碱代谢异常 • 5、神经生长因子〔NGF)
• 根底研究显示 :多元醇旁路亢进,晚期糖 基化终产物形成增加以及甘油二酯介导的 蛋白激酶cβ的改变,均参与了糖尿病神经 病变的发病过程,作为上述代谢旁路核心 的氧化应激,那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 的根源所在,此外神经缺血也在糖尿病神 经病变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苦不堪言

上睡 了个懒 觉 , 果发 生 了低 血糖 昏迷 ; 影 响 病 情 的 控 制 。 所 以 , 尿 病 患 者 必 全 , 有 可能 引起 反跳 性 的 高血糖 , 原 结 糖 还 让
第二 次是 中午打 完 了胰 岛素 ,本该 吃 点 须 在 医 生 的 帮 助 下 , 渐摸 索 , 自己 先 的治 疗前 功尽 弃 。 逐 给 而有 的病 人 , 打针 该
神 经病 变 的重 要 病 因 。 尿病 患 者 中 自 常 人 那样 随 呼 吸 和运 动 发 生快 慢 变 化 , 糖
主神 经 病 变 的临 床 症 状 虽 然 轻 重 不 一 , 运 动 时 心 率 不 像 正 常 人那 样加 快 , 成 造
但 涉 及 范 围 广 泛 , 乏 特 异 性 , 多 患 供 血 不 足 , 现 严 重 的 心 慌 、 缺 许 出 头晕 、 短 气 者 被 折 磨 得苦 不 堪 言 。
当 自主神 经 病 变 累 及肠 道 时 , 有 却 一 直 出汗 ; 可 男性 患 者 发 生 自主神 经 病
住 院治疗 后 血糖 很 快恢 复 正 常 ,但腹 胀 腹泻 或 便 秘 , 便 秘 与 腹 泻 交 替 。糖 尿 变 还 会 引 起 阳痿 等性 功 能 障碍 。 或
无 明显 缓 解 ,少量 进餐 后 即感 到 有饱 胀 病腹 泻 时 常不 是 细 菌 性 的 , 有 肠 炎 表 没
自主 神 经 分 布 在 全 身 各 组 织 器 官 ,
的 内脏 、 管 等 活 动 不 受 个体 主 观 意 志 不 同部 位 的 自 主 神 经 受 损 后 的表 现 各 血 的控 制 , 全 是 根 据 体 内 环境 变 化 自主 不 相 同。 上 述 的 支 配 胃肠 的 自主神 经 完 除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六大祸首

当然 . 糖尿 病神经病 变是可 以
预 防和 控 制的 。下 面 来 了解 哪些
体重 的5 ~1 %便 可大大促 进健 % O 康 ,对 于 已 经 出现足 部 神 经疼 痛
的 患者 来 说 ,体 重减 轻 对足 底 的
是 糖尿病神经 病变的危 险因素 。
尿病 防治指南 》上推荐 的2 型糖尿 病患者 血脂 控制标 准如 下 :D - LL C
<2.mm0/ 5 lL,T G<1 5 .mmo/ , IL
HL D -C> { O .mmo/ 。 fL
6. 18 %的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 变 ,并且1 型和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神 经病变的几率是一样的。研究发现在 糖尿病前期就可出现神经损伤。神经 病变包括外周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
损伤 . 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尿潴留、
下 逐 步 戒 烟 , 并 且 请 家 属 、 同 事 、朋 友等帮您一 起戒烟 。
肌无力、勃起功能障碍等 ,有时无明
显症状。
过 量 饮 酒
酒精 不 仅 影 响血 糖 水 平 , 还
会 升 高甘 油 三酯 水 平 。 因此需 要 控 制饮 酒 量 以预 防或 减 少神 经损
生活方式健 康 .而血糖仍然高 ,或
许您需要在 医生 的指导下调整药物
酯 (G)升 高 、高 密度脂 蛋 白胆 T
固醇 ( D - H L C)降 低 。糖 尿 病患
的危 险 因素 完全 可 以由糖 尿病 患 者 掌 控 ,如 果坚 持 恰 当 的药物 治 疗 和 生活 方 式 干预 控 制这 些危 险
高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最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诊断及治疗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分型
起病潜伏缓慢, 但糖尿病确诊1年内即可发生, 累及多个系统神经, 所以病状表现多样。
Large
Small
有髓纤维
有髓纤维
肌肉控制
触摸 振动 位置觉
运动神经
薄髓纤维
无髓纤维
感 觉 纤 维
冷感觉 疼痛觉
温暖觉 疼痛觉
薄髓纤维
无髓纤维
自主神经纤维
心率、血压、出汗、 胃肠道、泌尿生殖 系统功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定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病变 (英文: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 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 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
最具有代表性: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诊断:
糖尿病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筛查:
胃排空测量法
磁示踪法
电阻抗法
醋氨酚吸收率
插管法
实时超声显像法
胃肠钡餐
放射法
闪烁图法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异常、无痛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或猝死。可以采用心率变异性及体位性血压变化测定、24 h 动态血压监测等辅助诊断。
排除其他病因
1、颈腰椎病变 (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变) 2、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征 3、严重动静脉血管性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 4.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的神经毒性作用,肾功能不全引 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 如根据以上检查仍不能确诊,可做神经肌电图检查鉴别
指出: 远端为主的对称性的多发神经病(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DSPN)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特别是心血管自主神经病(ardiovascularautonomic neuropathy,CAN),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神经病变类型。还存在一些特殊类型DN。预防DN 成为糖尿病防治中的关键一环。 声明强调,DN 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累及的神经症状及其临床表现纷繁复杂。及早识别和适当治疗DN十分重要,因为: (1)DN的诊断是排他性诊断,非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也可以存在于糖尿病患者,这些病变可以有特殊的治疗方法。(2)对于症状性DN,可以有多种治疗选择。(3)有 50%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可以是无症状的,例如,糖尿病足病患者因足部无感觉而处于风险之中。(4)识别并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以改善症状,减少不良事件和改善生活质量。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程度和心肌缺血发生的关系探究

变( D C A N ) 程度 同心肌缺 血发生之 间的关 系进行 分析探讨 的 目
的。 对该院 2 0 0 9年 1 1 月一 2 叭2年 1 1 月期间收治 的 2型糖尿病 患者病例展开 2 4 h 心 电监 护 , 并 对 比分析发生 D C A N组和未发 生D C A N组患者 的心肌缺血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 , 现报 道如下。
注: 与正常组 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心O . 0 5 ) , 与早期组 比较差 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心功 能不全 者 : ③2 周 内存在影 响心 率药 物 的应 用史 ; ④ 存在
严重高血 压, 不能接受心脏 自主神经功能试验者 ; ⑤ 疾 病原因需
2 结 果
升高 5 倍, 并且 会增加心 肌缺血 、 心律失常 、 静 息心率加快 等心
血管疾病 的发生率 l l l 。 该次研究 中出于对糖尿病心脏 自主神经病
2 . 1 各 组 患者 的 心 率 监 测 结果 比较
经统计 发 现 , 各组 患 者的心 率 监测 结果 比较 , 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5 ) , 见表 1 。
( n = 3 4 ) ( n = 2 3 ) ( n = 2 9 ) ( n = l 2 )
1 . 2 . 1 研 究 方 法 将 以上 统 计 的研 究 对象 展 开 心 血 管 自主神 经 功
能试 验 。而后 按照 试验 评 分结 果将 患者 分 成 D C A N正 常组 , D C A N早期组 . D C A N确诊 组 , D C A N严重组。 所有患者均接受 2 4 小时心 电罔检查 。 而后对 比分析各组患者 的检查结果 。
糖尿病神经病变ppt课件

神经纤维中葡萄糖水平
糖化终产物形成
多元醇途径活性
自由基形成
一氧化氮灭活
糖尿病
血液凝固性 血小板活性 红细胞变硬
结构损伤 – 不可逆 性神经病变
血管收缩
神经内膜毛细血 管阻塞
神经缺氧
一氧化氮合成 -亚麻脂酸 内皮素
基底膜增厚 内皮细胞肿胀
糖尿病 糖尿病
神经传导速率
Contents
概述 病因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分类、临床表现、诊断 1 治疗
糖尿病性脊髓病
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
糖尿病性脊髓性共济失调
麻木型
(假性脊髓痨)
疼痛型
脊髓性肌萎缩
麻木-疼痛型
肌萎缩侧索硬化综合征
后侧束硬化综合征
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
脊髓软化
急性或亚急性运动型多发神经病
❖ 非对称性单一或多根周围神经病 脑部病变
肢体或躯干的单神经病
低血糖引起的脑病
颅神经病
糖尿病性昏迷
弥漫性多神经病变
• 小纤维神经病变
–急性痛性神经病变
✓病程多小于6月 ✓常发生在下肢及足部 ✓以剧烈的表浅皮肤疼痛为主要表现(呈刀割、
火烧样剧疼)伴痛觉过敏,任何轻微的触摸或 接触(如衣被,床单)都可诱发剧疼,夜晚加 重 ✓对温度、针刺的感觉减退或麻木感,但肌腱反 射与肌肉运动正常 ✓常同时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如出汗减少、皮肤 干燥、血管舒缩障碍
病理改变
脑部
缺乏特异性糖尿病改变,主要是颅外血 管和脑动脉,特别是基底动脉环易发生动 脉硬化。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1: 335
Contents
概述 病因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分类、临床表现、诊断 1 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伤。
DPN可导致患者的足部疼痛、麻木和感觉丧失,有时甚至导致感染和截肢。
因此,及时和有效地诊断和治疗DPN是非常重要的。
DPN经常被分为非对称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ASPN)、对称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DSPN)和自主神经异常(ANA)三种类型。
ASPN是DPN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早期症状中长时间出现麻木和疼痛。
DSPN则是DPN进展的一种形式,通常从双侧足底开始,逐渐扩展到是在腿、手臂和躯干的节段。
ANA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并可能导致胃肠道、性功能、心率及心律的问题。
目前,诊断DPN的常见方法之一是神经电生理检查(neurophysiological testing)。
它通过检测体内神经和肌肉的电信号(即神经和肌肉的功能情况)来确定DPN是否存在,这对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同时,调查病史(medical history)、身体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和神经系统检查(neurological examination)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DSPN 而言,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温度测试、冷热测试、振动测试、触觉测试、感觉阈值测试或脚底压力测试,以确定病情的程度。
治疗DPN的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防止永久的神经伤害。
治疗DPN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自然疗法和手术治疗。
自然疗法包括减轻症状的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
物理治疗可以包括按摩、热敷和冷敷等,以鼓励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疼痛。
足部按摩可能有助于改善足部感觉和提高脚部的灵活性。
热敷和冷敷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疼痛来缓解DPN的症状。
运动疗法是另一种缓解DPN症状的方式。
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提高足部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速度,减轻DPN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的用于早期检测和评估自主神经疾病的泌汗运动神经试验:对于病人评估的好处Dr Alain Bry, Philippe Brunswick, Pr Hervé Mayaudon, Pr Bernard Bauduceau摘要:目的:自主神经疾病是糖尿病人的重要的死亡和致病原因。
发病的初期阶段常常没有症状,定期检查是绝对必要的。
现在有各种诊断方法,但能用于日常诊断的很少,大部分是评估神经纤维和及其功能的,但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DAN)的初始直接或间接病征可能是非特异性的,或难以解释的。
研究设计和方法:本项研究第一次评估了一种新的,简单、可靠和灵敏的泌汗运动神经试验技术,它叫做eZscan®。
它的技术先进的仪器基于熟知的物理和电化学原理,能够精确地测量与汗液氯浓度及pH 值相关联的汗液电导。
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和糖尿病人之间电导有显著差异(P<0.0001),在糖尿病人组内,有并发症和没有并发症的病人之间也有差异。
测量值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变异系数<10%),eZscan® 测量值和心率变异测量值(HRV)之间的相关也是很显著的(r=0.74, p<0.0001)。
结论:eZscan® 是一种很简单,无创,经济和可靠的,用于检测DAN——糖尿病的一种早期并发症——的诊断试验方法。
患了DAN,需要经常对代谢控制进行监测,对并发症进行筛查。
我们的结果表明,eZscan® 可以用于这种目的。
自主神经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糖尿病是其主要原因。
在周边神经病病人中,赖以进行诊断的临床症状经常不出现,或难以进行日常评估(1、2、3)。
有些时候,在严重的并发症已经发生时它们才出现。
一些研究提出,在糖尿病(DM)的很早期阶段可能发生小神经损伤,它特别影响泌汗运动神经的功能(5、6、7、8)。
外分泌腺(分布于前额、手和脚上)只受无髓鞘交感神经类胆碱轴突的支配。
通常应用的主要的泌汗运动神经试验是定量的泌汗运动神经轴突反射试验(QSART),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更准确而灵敏的(8、9)。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法被认为可重复性不佳(10):一些论文作者建议用激光多普勒流量测量法作为SSR 法的补充,改进其可靠性(11)。
现用的试验法的基础是在间接刺激类胆碱神经纤维后收集汗液样本。
QSART 以可重复和动态方式(在同时进行的轴突反应刺激后)记录汗液排出量,它依赖于定量乙酰胆碱离子的电渗(8)。
现在常用的试验方法应用困难,而且耗费时间,不能每天进行。
另外,我们也需要不止一种试验方法,以获得高水平的灵敏度。
新的eZscan® 仪器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可以测量汗液氯浓度的反离子电渗,对汗腺功能进行精确的评估(12)。
在通过接触前额、手和脚部皮肤(这些地方有高密度的外分泌腺)的镍电极,给施极小的有效直流电流(10μA)后,对汗液进行测量。
我们对不同的电化学测量值进行了处理,以为获得一个简单的数字结果——它显示在标准的个人电脑上。
信息储存用时2分钟,易于读取。
为了显示该注册和专利eZscan® 技术的可重复性和功效,对87个病人的群组进行了试验。
另外有一个对照群组,包括142个没有自主神经病、神经病和皮肤病的健康志愿者。
为了验证我们的发现,对39个病人用心率变异的能谱分析法(PSA/HRV)进行试验。
这是心血管自主神经病(CAN)——DAN的最重要的和被充分评估过的并发症之一——的一种标准试验方法(13、14、15)。
大量的工作表明,糖尿病引起心脏自主活动能力的损害,其特征是所有光谱带能量的下降、交叉神经反应的损害,以及不正常的低频/高频比率(LF/HF)(13)。
这些异常出现在CAN 临床结果发生前,因此我们的研究对它感兴趣(1、16)。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证明eZscan® 测量值的可重复性高,易于测量;突出显示它可以无创地评估糖尿病自主神经病(DAN)。
研究设计和方法对照组基本是青年人(21±4.5岁),排除有病和正在接受治疗者。
87人的病人组包括经常到巴黎Begin 医院就诊的人(72 个 2 型糖尿病人)。
试验在他们的两年一次的检查——这是跟踪方法的一部分——期间进行。
根据赫尔辛基宣言,两个组的人都出具了知情同意书。
糖尿病组包括有并发症和没有并发症的病人,他们分别是45人和42人。
并发症的定义是至少发生一次显著的临床事件,如心血管并发症类的心肌梗死(MI)、视网膜病类的微动脉瘤和不同程度的神经病(UAE:20-200mg/l 为中度,>200mg/l 为严重)。
除了确定年龄、性别、BMI、血压和心率外,还要进行下列系统性的生物学检查:三次血糖测量(9时、12时和15时)、HbA1c 和果糖胺测量。
三次eZscan® 测量时要记录体温和室温。
39个糖尿病人进行了HRV/PSA 测量,记录时间为4个小时。
糖尿病人用胰岛素和/或适合的II 型疗法进行治疗。
服用β阻滞剂和/或服用ACE 和佩戴起搏器的病人被排除出本项研究,饮酒的病人也不能参加。
皮肤颜色和厚度不在考虑之列。
测量原理离子渗透是一种物理过程,它使带电物质在电刺激以后能通过薄膜。
它是为治疗目的而使物质透过皮肤的常用方法。
用eZscan® 进行的反离子渗透,从交感神经控制的外分泌腺所分泌的汗液中萃取出离子。
在小的有效直流电压(<4V)时,皮肤角质层成为电气屏障,防止从其它通道萃取离子,一如Chizmadzhev 模型所显示的(17)。
氯对汗液电导的影响已经清楚地确定了:已经在囊肿型纤维化病人中充分地研究了汗管的CFTR (囊肿型纤维化经膜调节器)和汗液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18)。
被萃取的汗液遇到特殊的传感器,如镍电极时,就会产生电流。
该电流与氯浓度成比例——氯在低压直流电的刺激下能与镍电极发生反应。
每次产生反应都记录一条时间/安培曲线。
电导的单位为西门子,它是生成的电流和恒定的直流刺激电压的比值。
不同身体部位的电导是不同的,它与交感神经节的拓扑分布和神经纤维长度有关系。
通过小纤维神经病而使功能改变的病理学过程可产生不同的电化学电导。
测量描述仪器包括两组电极,分别用于手和脚;还有一个用于前额的头箍。
他们都与计算机连接,以便记录和进行测量管理。
测量只需2分钟,在此期间,15 种小直流电压的 6 种组合被给施。
病人无需特殊准备,医生也不需培训。
在绝对无创、无痛和安全的测试过程中,病人把手和脚放在电极上,戴上头箍,安静地站立。
数据立刻以几何图像的方式显示,便于迅速地和直觉地解读。
详细数据以文字数字方式提供。
HRV/PSA 用一台ELA Syneflash® 动态心电图记录器进行测量,用Synescope® 软件进行计算。
窦变异性(sinusal variability)分析用快速傅立叶算法进行,以便PSA 显示HRV的频率范围。
对四个小时的系统性记录进行总功率、LF(0.04-0.15Hz)和HF(0.15-0.4Hz)的分析。
用标准协议方法进行生物参数的测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被用于测量HbA1c。
统计分析:用SAS 9.13(SAS协会)和R 2.7.0 进行分析。
用图形方法评估定量变量的分布,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
针对年龄、BMI和性别进行校正以后,用Student t 检验法或ANOVA 法进行平均值的比较。
Mann-Whitney 检验用于进行对照组和病人组之间,以及有并发症病人和无并发症病人之间的eZscan® 测量值的比较。
对于定量变量,其结果用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法进行比较。
为了评估变量之间的关系,要计算Pearson 相关系数。
我们用Bland & Altman 检验法(参考文献19)评估9时和12时之间(系列1)以及12时和15时之间(系列2)两个时间的前额、手和脚的eZscan® 测量值的可重复性。
小于15%精确指数被认为是可重复性的良好因素。
为了比较和评估HRV/PSA 试验中eZscan® 测量和LF 测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计算了Pearson 相关系数。
用配对的Student t 检验法比较了LF 的预测平均值和观察平均值,同时也计算了Pearson 相关系数。
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显著性。
结果本项研究中的对照对象和病人的情况见表1。
我们发现,对照组的平均电导值(51.36±15.32μ西门子)和病人组的平均电导值(18.66±8.71μ西门子)有显著差异(p<0.0001)(图1)。
手/脚电导的差异也高度显著(67.40±21μ西门子对25.45±12.29μ西门子, p<0.0001)。
由于这两组人的年龄和BMI有显著差异,我们在针对年龄、性别和BMI进行校正后,又计算了这两组人群的统计差异。
两组人群之间平均电化学电导和手脚电化学电导的差异仍然高度显著(p<0.0001)。
我们然后用eZscan® 来评估有并发症和没有并发症的两个亚组之间的差异。
表1所示为两个组的情况。
eZscan® 测量值表明“并发症”亚组和“无并发症”亚组之间的手/脚电导仍有发生差异的倾向(52.28±15.14μ西门子对57.76±15.45μ西门子,p<0.118)。
至于HbA1c,无并发症亚组中,eZscan® 脚部测量值和HbA1c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38(P=0.0125)。
并发症组中,这种相关关系就不显著。
可重复性:我们在87个进行了3次系统测量的对象中,评估了对象内的试验可重复性。
前额、手和脚的测量由同一操作人员进行,并对所有对象的9时、12时和15时的3次测量值进行了分析,以估计可重复性。
对象内Bland –Altman 试验的变异系数为:前额测量值:9-12时30%,12-15时28%;手部测量值:9-12时14%,12-15时14%;脚部测量值:9-12 10%,12-15时7%。
这些变异已考虑了所有可能的生物因素的影响,例如试验期间对进餐没有特殊限制,病人被要求进行运动和温度控制。
事实上,通常的为生物学试验所规定的范围被超过了20%,血糖范围可能被超过约30%。
记录到的试验室温为:12时23.93±1.46°C;15时24.92±2.00°C。
为了评估eZscan® 测量值变化和室温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用计算机计算了12时和15时温度差和eZscan® 测量值之间的相关关系。
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