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加标点题练习
古代汉语考研加标点专项练习题(原文及部分答案)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关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答: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于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吴王濞者高祖兄刘仲之子也高帝十一年秋淮南王英布反高帝自将往诛之刘仲子沛侯濞年二十有气力以骑将从破布军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镇之诸子少乃立濞於沛为吴王已拜受印高祖相之谓曰若状有反相心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击吴太子杀之於是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答: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
高帝十一年秋,淮南王英布反,高帝自将往诛之。
古代汉语标点翻译练习

古代汉语标点练习题1、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2、梁(1)北有黎丘部(2)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3)丈人归酒醒而诮(4)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5)矣无此事也昔(6)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7)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8)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9)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子者而杀其真子注释——(1)梁:梁国,即魏国。
魏曾建都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
(2)黎丘部:一座叫做黎丘的小山。
部:通“培”,小土丘。
(3)道苦之:在路上折磨他。
(4)诮:责骂。
(5)孽:作孽啊。
(6)昔:昔日,这里指昨天。
(7)嘻:叹词,表惊叹的声音。
(8)端:通“专”,专门,特意。
(9)逝:往。
3、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4、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去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枯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5、(娄)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余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性沈厚宽恕狄仁杰之入相也师德实荐之而仁杰不知意颇轻师德数挤之于外太后觉之尝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能谨守于边陲贤则臣不知又曰师德知人乎对曰尝同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太后曰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也亦可谓知人也仁杰既出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窥其际也1、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古文标点练习题

古文标点练习题古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阅读和理解古文是培养独立思考和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古代,使用标点符号的规范并不像现代那样明确,因此,准确标点古文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
以下是一些古文标点练习题,帮助您提升古文阅读和标点能力。
题一:下面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请为该句加上标点符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题二:下面是《诗经》中的一首《秦风·无衣》,请为该诗加上标点符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偕行,言以丧亡。
答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偕行,言以丧亡。
题三:下面是《红楼梦》中的一段话,请为该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我家洞庭晴川,皎皎如我守初一尔时;周王数宝鉴,环卫百里景緸。
污浊之气;真金也;秘境的河流美景,清澈如当年。
答案:我家洞庭晴川,皎皎如我守初一尔时。
周王数宝鉴,环卫百里景緸。
污浊之气,真金也。
秘境的河流美景,清澈如当年。
题四:下面是《史记》中的一句话,请为该句加上标点符号。
夫孔子攻墨子,胜之於顷襄之门而不居;攻荡子,胜之於曲沃之市而不居答案:夫孔子攻墨子,胜之於顷襄之门而不居;攻荡子,胜之於曲沃之市而不居。
题五:下面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登鹳雀楼》,请为该诗加上标点符号。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上是古文标点练习题的答案。
通过练习,希望您能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并能准确地标点古文,提高阅读和理解的水平。
古文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古文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您能坚持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古文标点、古文阅读题)-试卷1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古文标点、古文阅读题)-试卷1(总分:4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古文标点题(总题数:4,分数:8.00)1.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彊牟牟然惟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見是賈盗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
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侔侔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
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侔侔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
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解析:2.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日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日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日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古代汉语练习——句读

古书的句读练习[练习一]一、什么叫“句读”?二、判断下列句子标点的正、误。
(标点正确的,在该句后面的括号内打“√”号)1.①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 )②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③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 )2.①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②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③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3.①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民无已。
( )②知不知,上矣。
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民无已。
( )③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民无已。
( )4.①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 )②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 )③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 )5.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6.①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
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 )②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 )三、改正下列句中错误的标点,并说明改正的理由。
1.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诸橐以与之。
(左传)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记) 4.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孟子)5.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
秦时为布衣。
少年,有客相之日:“当刑而王。
”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古代汉语标点翻译练习

古代汉语加标点练习题一、练习1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睢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1)原文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中山人恶之魏文侯,文侯投之以夜光之璧。
何则?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昔者司马喜髌龏于宋,卒相中山;①范睢折胁折齿②于魏,卒为应侯。
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位,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2)翻译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燕王按着剑把发怒,用贵重的马肉给苏秦吃。
白圭攻取中山国后很显贵,有人向魏文侯说他坏话,魏文侯赐给白圭夜光璧。
为什么?两个君主两个臣子,互相敞开心扉、肝胆相照,岂能被不实之辞所改变呢!所以女子无论美不美,一进了宫都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不贤,一入朝廷都会遭到排挤。
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膑刑,后来到中山国做了相;范雎在魏国被打断了肋骨敲折了牙齿,后来到秦国却封为应侯。
这两个人,都自信一定会成功的计谋,丢弃拉帮结派的私情,依仗单枪匹马的交往,所以不可避免会受到别人的嫉妒。
二、练习2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頋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史记·淮阴侯列传》)(1)原文诸将效首虏休,毕贺。
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
’臣等不服。
然竟以胜。
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頋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古代汉语标点翻译真题练习

古代汉语标点与翻译练习(以下选取各高校考研真题古代汉语部分)请给下面一段文言文加上标点,再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皆愛奇而君子不愛奇人皆愛高而君子不愛高君子之情未嘗不與人同也而愛惡與人異者何也蓋物反常爲怪地過中爲偏自古自今惟一常也自南自北惟一中也是常之外而復求奇焉斯怪矣是中之外而復求高焉斯偏矣是故衆人之所謂奇即君子之所謂怪也衆人之所謂高即君子之所謂偏也至貴莫如金至多莫如粟然食粟則生食金則死反常之害蓋如此適百里之都而必行千里之路其行愈速其都愈失吾又知中之果不可過也君子所以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治民無可傳之政治兵無可喜之功者曷嘗厭奇而畏高哉(選自宋呂祖謙《東萊博議》)七、文言文阅读题(共10 分)1. 请为下列古文加注标点(6 分)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瑶残范中行围逼晋阳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句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身布冠而拘于秦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2.根据这段古文填空(4 分)(1)“克”的意思是(2)“重”的意思是(3)“卒”的意思是(4)“朝”的意思是七、文言文阅读题(共10分)1.请为下面的古文加注标点(6分)及世之衰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场馆其认购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①“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莫之拒”的意思是__________。
③“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④“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五、古文标点题(共1小题,共10分)赞曰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张耳吴芮彭越黥布臧荼卢绾与两韩信皆徼一时之权变以诈力成功咸得裂土南面称孤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张耳以智全至子亦失国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绝庆流支庶有以矣夫著于甲令而称忠也六、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考研加标点专项练习题(原文及部分答案)[1]
![古代汉语考研加标点专项练习题(原文及部分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3a74ae4f5335a8103d2200f.png)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关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吴王濞者高祖兄刘仲之子也高帝十一年秋淮南王英布反高帝自将往诛之刘仲子沛侯濞年二十有气力以骑将从破布军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镇之诸子少乃立濞於沛为吴王已拜受印高祖相之谓曰若状有反相心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击吴太子杀之於是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区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慄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惟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於人甚哀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惟指床曰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服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於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吴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禽也答: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鱼论战楚人伐宋以救郑。
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5]:“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弗听。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6]。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7]。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徐,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
虽及胡耇[8],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9]。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10]。
”子南与子晳争妻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
犯惧,告子产。
子产曰:“是国无政,非子之患也。
唯所欲与。
”犯请于二子,请使女择焉。
皆许之,子皙盛饰入,布币而出。
子南戎服入。
左右射,超乘而出。
女自房观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
夫夫妇妇,所谓顺也。
”适子南氏。
子皙怒,既而櫜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
子南知之,执戈逐之。
及冲,击之以戈。
子皙伤而归,告大夫曰:“我好见之,不知其有异志也,故伤。
”子产论政宽猛郑子产有疾。
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①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取②人于萑苻③之泽。
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⑨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诗》曰:‘民亦劳止,汔④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施之以宽也。
‘毋从⑤诡随⑥,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
’纠之以猛也。
‘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平之以和也。
又曰:‘不竞不絿⑦,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⑧。
’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里革断罟匡君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②,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③。
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④。
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罜,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⑤。
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麋,鸟翼鷇卵,虫舍蚔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⑥。
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⑦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⑧!是良罟也!为我得法。
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
”⑨师存侍⑩,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1]”君子食无求饱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贫而无谄“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人皆有兄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①。
”子夏(注:卜商,字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②,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贡问政君子有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苛政猛于虎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1)。
夫子式(2)而听之,使子路(3)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4)重有忧(5)者。
”而曰(6):“然。
昔者吾舅(7)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12)也?”曰:“无苛(8)政(9)。
”夫子曰:“小子(10)识(11)之,苛政猛于(13)虎也。
”嗟来之食齐大饥⑴。
黔敖⑵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⑶之。
有饿者,蒙袂⑷辑屦⑸,贸贸然⑹来。
黔敖左奉⑺食,右执⑻饮,曰:“嗟⑼!来食!”扬其目⑽而视之,曰:“予⑾唯⑿不食…嗟来之食‟⒀,以至于斯⒁也!”从而⒂谢⒃焉,终⒄不食而死。
曾子⒅闻之曰:“微与⒆!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攘鸡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
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日:每天)攘(攘:偷)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道:行为)。
’曰:‘请损(损:减少)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如知其非义,斯(斯:那么)速已矣,何待来年?佝偻承蜩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gōu lóu)者承蜩(tiáo,蝉),犹掇(duó,拾取)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zī zhū,都是古代的极小重量单位,表示很少);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jué,失去知觉)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庄子妻死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
杂乎芒忽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周贷粟⑴庄周⑵家贫,故往贷粟⑶于监河侯⑷。
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⑸,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⑹,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⑺焉⑻。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⑼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⑽哉?’周曰:‘诺!我且南游⑾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⑿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⒀!”掩鼻计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
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
衣服玩好,择其所欲而为之。
王曰:“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
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王不以己为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
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
”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
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之也。
”王强问之,对曰:“顷常言恶闻王臭。
”王怒曰:“劓之!”夫人先戒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从命。
”御者因刀而揄刀而劓美人。
玉卮和瓦器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
”“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
”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
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今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卮也。
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
”昭侯曰:“然。
”昭侯闻堂溪公之言,自此之后,欲发天下之大事,未尝不独寝,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棘刺母猴燕王好微巧⑴,卫人曰:“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⑵。
”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⑶。
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⑷。
”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⑸,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⑹,视之晏阴之间⑺,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
”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
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⑻:“臣为削者也⑼,诸微物必以削削之⑽,而所削必大于削。
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
”王曰:“善。
”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何以理之⑾?”曰:“以削。
”王曰:“吾欲观见之。
”客曰:“臣请之舍取之⑿。
”因逃。
高山流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⑴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⑴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⑵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⑶之操⑷,更(gèng)⑹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⑺穷其趣⑻。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⑼!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纪昌学射甘蝇①,古之善射者,彀弓②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③,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④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⑤,以目承牵挺⑥。
三年之后,虽锥末倒眦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氂⑧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⑨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⑩:“汝得之矣!”国氏为盗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
”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桓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时以赃获罪,没其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
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
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
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
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桓,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
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山鬼(1)若有人兮山之阿(2),被薜荔兮带女罗(3)。
既含睇(4)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5)。
乘赤豹兮从文狸(6),辛夷车兮结桂旗(7)。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8)。
余处幽篁(9)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10)兮山之上,云容容(11)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12),东风飘兮神灵雨(13)。
留灵修兮憺忘归(14),岁既晏兮孰华予(15)?采三秀兮于山间(16),石磊磊(17)兮葛蔓蔓(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