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疾病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引起的 Word 文档 (3)
退行性骨关节病

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说明肾虚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主要原因。
• 1.2 络阻为标 • 本病的发生以肾精亏虚为本,另外与络脉痹阻也有密切关系。外受诸因是络 脉致病的主要病因。络脉多分布于体表,风寒湿等外邪侵犯人体,容易侵入络 脉之中,导致络脉痹阻,闭阻经络气血,痹病则生。中年以后,脏腑功能衰退,正
气虚而不能抵御外邪,抗邪能力减弱,机体调节适应能力锐减,风、寒、湿邪易
• 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多采用滋补肝肾之品,而对通络药物的运用较少。补肾多选用六味地 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方,肾主骨生髓,髓充则骨健,治肾亦即治骨,故采用补肾法以治本,使骨质得到物质的充填
而修复。对于有些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骨关节病患者,应加用通络药物。历代医家对通络十分重视,清· 韦
受异常或不均匀应力的结果,也与肥胖、骨质疏松、遗传因素及外伤有关。治疗上
主要给予非甾体消炎药和关节局部封闭治疗等,但疗效不尽如人意,且有一些不良反 应。中医学无“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名,但有“骨痹”、“骨痿”等类似记载。
笔者认为,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基本病机为肾虚络阻,补肾通络是其基本治疗法则。
1 肾虚络痹是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基本病机 1.1 肾虚为本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精,精生髓,髓养骨”。“肾者… …其充在 骨”,“肾生骨髓… …在体为骨”。《医精经义》亦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 骨,故骨者肾之所主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足者则骨强。”说明肾中 精气充盈则骨髓生化有源,骨才能得到骨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故《外科集验方》
显胃肠道刺激症状。双膝关节轻度肿胀,活动尚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辨证 为肾气亏虚,寒湿外袭,络脉痹阻,筋脉失养。
• 治以补肾益气、散寒驱湿、通经活络为法,方药以肾气丸加味:熟地黄15 g,怀山药15
运用中医药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运用中医药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标签:中医药疗法;膝关节置换术;护理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严重时关节疼痛难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近年来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长,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已成为治疗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有效手术之一。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的矫正畸形,缓解疼痛,增强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一种治疗手段[2]。
2011年9月~2013年2月本科共收治3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给予中医药特色疗法耳穴压籽和中药热敷,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0例,女22例;年龄41~74岁,平均645岁;均为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病程均在2 a以上,最长达20 a,均以患肢疼痛畸形和伴行走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
X线、CT、MRI检查提示膝关节退化严重,重度骨质增生,关节软骨脱落,关节面不平整。
2 术前护理21 中药热敷患者入院后选用中药热敷(制大黄60 g,草血竭60 g,丹皮40 g,三棱40 g,红花30 g,泽兰40 g,独活40 g,羌活40 g)装在布袋中熬制成汤剂,将普通毛巾3块重叠缝合为1块增加厚度,将缝好的毛巾放在汤剂中煮沸10 min后,取出拧干药液,以皮肤能够耐受的温度环形包裹患肢,重复包裹3~4层毛巾(不接触皮肤的毛巾温度可稍高),用防水一次性中单包裹15~20 min,每天2次。
通过药力和热力共同作用,达到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22 耳穴压籽法手术前一天给患者一侧耳廓表面常规消毒,准确选取心、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髋、膝、踝点,取王不留行籽放在已剪好的06×06 cm的医用胶布上,分别贴压至上述耳穴,按压使耳廓有发热、胀痛感即“得气”,同法贴压对侧耳廓,每日按揉王不留行籽,每次2~3 min,每日3次。
2024版年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可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血液学检查
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有助于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引起的关节炎。
免疫学检查
如骨代谢指标、软骨代谢指标等,可了解关节软骨和骨质的代谢情况,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MRI可清晰显示关节软骨、滑膜、半月板及韧带等结构,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X线检查
X线平片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质增生等。
CT检查
CT可显示关节骨质增生和关节间隙狭窄等改变,但对于关节软骨和滑膜的显示不如MRI。
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关节穿刺抽取关节液进行化验,可了解关节液的性质和成分变化,有助于诊断关节感染、炎症等疾病。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效果评价
通过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评价康复锻炼效果,及时调整锻炼计划。
并发症预防
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价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口服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等,具有抗炎、润滑关节的作用。
关节腔内注射药物
如贴剂、擦剂等,可辅助缓解疼痛。
外用药物
药物治疗策略
适用于轻中度关节炎,可清理关节内游离体、修复关节面等。
关节镜手术
截骨术
关节置换术
其他术式
适用于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明显的患者,通过改变下肢力线,减轻关节面压力。
适用于重度关节炎、关节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恢复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
骨关节炎护理论文

骨关节炎的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的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骨关节炎的护理措施。
结果均达到了快速控制感染、消除症状、恢复功能的目的,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加强oa术后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尤其是康复护理,能有效的提高oa护理质量。
[关键词] 骨关节炎护理[中图分类号] r24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85-02骨关节炎(oa)多发于中老年人,是骨科常见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1]。
近年来,由于对老年骨关节疾病的护理缺乏重视,因此老年患者骨与关节急慢性损伤后所采取的各种治疗往往因医护不当、贻误病机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褥疮等。
如果仅靠药物、理疗、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关节镜手术后不进行康复训练及并发症的预防,则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功能锻炼和规范护理是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现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关节炎的护理经历,以作总结。
1 研究对象本组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53岁,平均61岁。
本组病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放射学分级采用kellgren和lawrence的分级标准。
2 护理对策2.1 入院宣教入院后热情接待病人,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及主管医师、护士,安排满意的房间,尽量满足合理需要,尽快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2.2 基础护理按常规测量生命征;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镇痛剂;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副反应;协助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营养的饮食(如:瘦肉、鱼、糙米、全麦食品、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感。
2.3 手术治疗的护理①术前护理: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检查。
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预防术后尿潴留和便秘。
教会患者床上肢体关节活动,对有合并症的患者,术前全面了解病史,配合医生进行调整治疗[1]。
膝骨关节病讲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定义: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骨质增生,肥大性关节病。
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质囊性变为特点,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2。
多累及手指关节,膝、髋、脊柱等,膝关节是骨关节炎最常见受累的外周关节。
属中医“膝痹”的范畴。
二分类:膝关节骨关节病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最常见,又称特发性骨性关炎, 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血压高者,妇女,50岁以上及体型肥胖的患者。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通常进展缓慢,而且不太严重。
继发性骨性关节炎也很常见,常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损伤、关节炎症或其它伤病,又称创伤性关节炎。
三病因:尽管对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明确以下许多因素可以造成关节软骨破坏:1.年龄因素:从中年到老年,随年龄增长,常发生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是重要因素。
有些退变磨损很明显而症状不重;反之有些人软骨退行性改变不重而症状却很明显。
2.性别因素:男女均可受累,但以女性多见,尤其是闭经前后的妇女。
说明该病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
3.遗传因素:临床见到末端指间关节骨关节炎,有Heberden结节者,家族中姑姨、姐妹常患同样病,因此推测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4.饮食因素:营养不良也是致病因素之才。
关节软骨内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从关节液中吸取。
软骨的修复是靠外层的软骨细胞分裂繁殖和软骨细胞分泌基质来完成的,由于营养和氧供应不足,影响到软骨细胞的增殖时,就会导致软骨基质减少,软骨新生不足而变软弱,极易在负重部位发生磨损。
5.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多有症状。
与温度低,引起血运障碍有关。
6. 一般易感因素:包括肥胖、性激素、骨密度、过度运动、吸烟以及存在其他疾病等。
7. 机械因素:如创伤、关节形态异常、长期从事反复使用膝关节的职业或剧烈的文体活动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护理PPT课件

过量饮酒和吸烟会加重关节炎症。
加强膝关节肌肉锻炼
直腿抬高
躺在床上,将腿伸直并抬高,再缓慢放下,重复多次。
靠墙静蹲
背靠墙壁,双脚离墙一拳远,缓慢下蹲至感到舒适,保持一段时间 后缓慢站起。
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
这些运动对膝关节冲击较小,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注意保暖与避免受伤
手术后护理与康复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如肌肉收缩 练习、关节活动练习等。
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逐渐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0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 与保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当的体重
过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诱发 骨性关节炎。
合理饮食
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 全谷类和鱼类。
特点
多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 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和 活动受限。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较为复杂, 主要包括年龄、性别、遗传、肥胖、 关节损伤和长期劳损等。
病理机制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化 ,失去弹性,关节表面变得凹凸不平 ,导致骨质增生和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与诊断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心理支持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 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
部位和持续时间。
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 止痛药或抗炎药,缓解
疼痛。
如热敷、冷敷、按摩等, 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肌肉
紧张。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 助其缓解焦虑和疼痛。
康复训练
01
02
03
04
关节活动度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以改善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
科学认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指的是病因不明的因素导致关节软骨的完整性受到损害,并伴有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的慢性关节疾病。
随着全球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数量将会持续增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世界上常见的关节疾病,约有10%的男性和18%的女性在60岁以上患有关节疼痛和功能丧失。
病理生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可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丧失。
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的进行性退化以及继发性滑膜炎和骨重塑,该疾病的特征是软骨表面的早期破碎、软骨细胞的凋亡和最终血管破坏。
该过程不仅影响关节软骨,而且涉及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质、韧带、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
关节软骨位于关节表面,无血管与神经的作用。
关节软骨的关键作用是提供一个光滑的、无摩擦的结构辅助关节来吸收和分配负载。
关节软骨主要由水、胶原蛋白、蛋白聚糖和软骨细胞组成。
软骨细胞的含量和基质合成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最接近关节表面的为浅表区,由胶原纤维组成,浅表区域的形态提供了软骨的抗拉强度,以适应在关节载荷和关节过程中产生的力。
由于软骨本质上是无血管的,软骨细胞存在于缺氧条件下,依赖于从关节表面扩散获得的营养物质。
在整个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过程中,软骨浅表和中间区域观察到软骨细胞因坏死或凋亡而大量丢失。
软骨细胞凋亡可能是各种炎症介质、细胞代谢降低和机械力保护降低的结果,软骨细胞的丢失减少了软骨的体积,软骨的丢失导致骨性关节炎。
危险因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同样因性别而异,男性比女性患此病的风险更高。
研究表明关节软骨细胞是拥有功能性的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可以上调蛋白多糖的合成,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
超重和肥胖被认为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的风险因素,这可能与关节负荷和压力的增加变化有关。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多数表现以超重或肥胖为主。
超重个体患膝骨性关节炎的风险是正常体重指数(BMI)的两倍。
肥胖(BMI≥30)进一步增加这种风险。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总的来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家 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期待未来服务。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KO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西医治疗KOA各有其特色和优势,本次演示将就中西医治疗KOA的研究进展 进行综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药物治 疗是基础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激素类药物等,可以缓解疼 痛、减轻炎症反应。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病情较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包括膝关节镜手术和人工关节置换等。物理治疗如针灸、推拿、水疗等可以改 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4、中药外敷:将中药制成膏剂、酊剂等外敷于患处,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缓解关节疼痛。
5、拔罐疗法:通过拔罐负压吸引,可舒经活络、行气活血,缓解肌肉紧张及 关节疼痛。
6、艾灸疗法: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可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适用于寒湿痹 阻型KOA。
7、针刀疗法:通过针刀松解粘连、剥离瘢痕,可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关节功 能。
例如,采用西医的非手术治疗结合中医的中药内服、外敷等,可缓解疼痛、改 善关节功能;采用西医的手术治疗结合中医的术后康复训练及中药调理等,可 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四、总结与展望
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有其特色和优势。西医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 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中医的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药内服及 外敷等也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多种因素参与了其发病过程。 年龄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软 骨细胞的合成和分解平衡失调,导致软骨退行性变。此外,性别、体重、家族 史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原因
膝关节疾病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引起的,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又叫退行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
主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是关节软骨的老化。
骨性关节炎代表着关节的衰老,故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还包括其他一些无菌性关节炎疾患。
常见的主要包括:骨质增生、滑膜炎、髌骨软化、半月板损伤、风湿类风湿等。
退行性关节病是因衰老或创伤、炎症、肥胖、关节的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遗传因素、代谢和免疫异常等其他原因引起关节软骨的非炎症性退行性病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从而产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关节畸形等症状,又称之为骨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
退行性关节炎一般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而继发性者则由创伤、畸形、关节疾病而造成关节过早地发生严重的退行性改变。
由于软骨的退行性变可能自20岁后期就已经开始,因此,50岁以上人群大多能在X线片上发现骨关节炎的现象,且女性较男性更为突出。
骨关节炎多累及手指关节、膝、髋、脊柱等,是影响老年人活动的最常见原因,它根据其累及的关节不同而冠以不同的病名,如膝骨关节炎、髋骨关节炎等。
其临床表现一般为关节疼痛、晨僵(比炎症性关节病短暂,不超过30分钟)、运动后僵硬。
退行性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愈来愈高,由于它严重影响工作,成为50岁以后丧失劳动力的第二个常见原因,仅次于心脏病。
有些专家认为90%以上的原发性骨关节炎者都是继发的。
男性的继发于儿童时期轻型的股骨头骨骺滑脱或骨骺炎,女性的继发于轻度的髋臼发育不良。
还有一些是继发于假性痛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真正的原发性关节炎极为罕见。
分类及症状
膝关节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即通常说的骨刺。
它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患者除表现为关节
疼痛外,上下楼关节疼痛更厉害,早晨起床时或久坐站起时关节僵硬不灵活,活动时关节有“咯吱咯吱”的摩擦声,早起时关节疼痛加重,严重者需扶床边反复几次才可以离床走路,此时患者多为晚期持续性疼痛,严重者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
滑膜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内滑膜组织功能异常和形态改变,从而引起滑液生产过多和吸收障碍,产生以关节疼痛肿胀反复发作,功能受限,肌肉萎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反复发作,功能受限,肌肉萎缩等。
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上下两个关节面之间的软骨组织,从中间一分为二,形状象月牙,所以被称为半月板。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最易损伤的组织之一,从事剧烈运动和特殊职业者损伤的几率更高。
大多数患者有明确膝扭伤史。
主要症状是膝关节有剧痛,不能自动伸直,关节肿胀,膝关节间隙处的压痛是半月板损伤的重要依据。
髌骨软化:是髌骨的软骨损伤引起的退行性变化,包括软骨的肿胀、碎裂、脱落和腐蚀等病变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最后股骨与髌骨相对应的关节面也发生同样的变化,并逐渐形成髌股关节的反应性增生,后期将形成骨性关节炎。
主要症状是膝痛或膝疲软无力,以上下楼梯最为明显,尤以下楼最困难。
休息后症状消失,活动则加重。
运动员于半蹲位起跳过猛时有膝痛或膝软。
症状主要出现于半蹲位,这是本病的重要症状。
过伸时也可引起疼痛,同时还反复出现关节积液。
用手按压膝关节前方的髌骨,常有特殊的钝痛和磨擦感。
治疗方法
口服产品治疗:此方法可止痛和抗炎,但并不能制止病理过程发展。
很多口服产品含有激素或止痛的成分,对身体副作用很大,不可长期服用。
手术治疗:手术疗法是针对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和对线不良,减小垂直负荷和剪力,消除腐蚀关节面的关节内病因,以及疾病明显地进行性发展又是手术适应证时,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建立新的关节。
手术治疗有很大的风险,很多手术后的患者症状并没有减轻甚至更重,这为治疗带来的更大的难度,所以手术治疗方法需谨慎使用。
理疗:按摩和功能锻炼(主、被动运动)之后湿热疗法。
避免强力恢复已丧失的关节运动。
尽管要减少关节应力,但是对于提高肌力来说,主动运动比被动运动更好。
外敷疗法:外敷疗法是目前医学界治疗退行性关节炎(退行性变)的首选疗法。
李老康关节痛贴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关节内积液的自我吸收,使之重归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消除关节炎症,软化骨刺,减轻并消除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积液等症状。
预防
1.避免长距离走路和长时间行走:因为长距离走路和长时间行走会增加关节承受力及加速关节退变。
2.控制体重:肥胖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故中老年朋友应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一旦超过标准体重,那么毫无疑问,减肥最重要。
体重下降后能够防止或减轻关节的损害,并能减轻患病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有助于本病的治疗。
3.坚持适量体育锻炼:有规律的运动能够通过加强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支持作用而有助于保护关节,预防骨关节病的发生。
4.注意关节保暖:这一点对于预防骨关节病也很重要,关节受凉常诱发本病的发生。
其他
退行性关节病是由于关节的局部损伤、炎症或慢性劳损而引起关节软骨面退行性改变,软骨下骨板反应性增生,形成骨刺,导致关节疼肿、肿胀、积液、功能受限等一系列的关节炎症。
关切上的光滑衬垫因关节软骨过度使用、损伤或其他的原因而开始剥落及碎裂时,退行性关节病就发生了。
该病最常发生在髋,膝及脊椎关节上,许多人还会发生在手指上。
症状受影响的关切会断断续续发生疼痛、肿大及僵硬等症状,起初使人觉得不适的疼痛,会变得非常严重,足以使患者无法入睡。
当关节继续退变,变得愈来愈僵硬而且无法活动时,疾痛可能会缓和一些。
疼痛的部位可能就在关节区,也可能传向身体其他部分,产生“迁移性疾痛”。
宜与忌
1.使用手杖,多休息,睡床要硬挺。
保持身体暖和,因为热力能使疼痛缓和。
2.如果患了没有令人苦恼症状的退行性关节病,不必担心,也不用去治疗。
3.防止一再受伤,否则关切特别容易发生病变。
身体超重的人,要减轻体重,使关节随的压力减小。
4.不可在没有医生指导下用药。
5.可用医疗小器械和其他辅助物件来缓解、治疗本病。
6.常活动或按摩关切附近的肌肉。
7. 注意劳逸结合不要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
8. 注意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意见建议:
1 保守治疗这需要根据你到医院后医生做出的诊断决定可以采用消炎止痛类药物应用:如扶他林乳剂擦洗理疗:如烤电关节若肿胀可以外敷活血化瘀的膏药还可以口服一些骨代谢的药物如仙灵骨褒胶囊
2 手术治疗若关节无畸形关节面还可以采用关节镜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症状另外最不好的就是膝关节置换可以根治疼痛症状
你患的是膝关节退行性变关节软骨磨损变薄后继发双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相邻关节面骨质增生,髁间隆起变尖.骨质增生这种病一般表现为关节疼痛特别是上下楼时疼得更厉害久坐站起时关节僵硬迈不动步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不灵活严重者需扶床边反复几次才能离床行走还有腿不能打弯腿伸不直不能下蹲等.
属于无菌性炎症打针吃消炎药是没有办法消除无菌性炎症的.
骨关节炎的饮食
1.常饮蜂王浆。
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浆,连服2~3个月,可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得到改善。
2.常饮鲜牛奶。
每天服用鲜牛奶500ml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因为类风湿病在整个病程中,均缺钙,牛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富含钙离子。
3.生姜加葱敷。
取鲜生姜、鲜葱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捣烂如泥,乘热敷于患处,每48小时更换1次。
4.生姜外敷。
鲜生姜切片炒热敷于膝上,两个晚上后再将陈小麦打碎,炒热包之。
5.苡仁粥。
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
对急性期风湿热型或湿热型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1、多吃,如芦笋、鸡蛋、大蒜、洋葱等含硫的食物;
2、多吃如稻米、小麦和黑麦等含组氨酸的食物;
3、保证每天都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亚麻籽、稻米麸、燕麦麸等。
4、经常吃新鲜的菠萝,可减少患部的感染。
5、禁服铁或含铁的复合维生素。
6、关节炎患者不要经常使用铁锅烹饪。
7、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大便不宜干结。
得了骨性关节炎建议试试苗方通痹贴,治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