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小说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小说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小说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一、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 、“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二、简笔勾勒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三、前呼后应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包扎所里,“ 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其效果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详略有致

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偷听”的细节有两处:一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二为林冲在山神庙无意偷听,谈话者同是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人。但前者写得简略,惜墨如金;后者写得详细,泼墨如云。从“偷听”者角度讲,店小二妻虽在门外,但心里紧张,既要偷听,又要防止被人发现;而后者林冲,身在暗处,无须防备,尽管细听。从谈话者角度讲,前者心怀鬼胎,怕人听到,密谋声低;而后者自以为阴谋得逞,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听得藏头落尾,

似是而非,而林冲当然听得真真切切。正是作者这样详略有致的细节安排,才使故事悬念迭生,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五、对比展示

鲁迅的小说《祝福》有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细节的对比描写,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鸿门宴》刘邦献礼情节,项羽与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置之坐上”,一个则“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显示出前者幼稚,轻信,缺乏心计又自视不凡,后者则显得独具见识又急躁易怒。

六、运用修辞

运用修辞手段,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七、运用反复

读过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读者,一定会记得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为小说反复四次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精心设计的“道具”。小说开头与“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显示出他一副威严的神态。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最后一次写大衣在小说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向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

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如此反复描写,把这条沙皇鹰犬的性格刻划得入木三分。

八、借用标点

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共有六句,其中却有了9个省略号,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有两处(1)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2)当“我”问他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不好’”。第一句写闰土的变化,一声“老爷!”破坏了他们往日的黄金般的友谊,在他们感情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一个省略号,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闰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为之惋惜的悲哀的变化。第二句分明是写闰土性格变化的社会根源,省略号显示了他的声音低微,又断断续续,正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把他折磨成一个“木偶人”,使他走向痛苦的深渊。这省略号里,浸透了闰土的血泪,包含了人生的辛酸。

(完整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与特点。(知识与能力)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类试题。 (一)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一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的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方面 环境描写的作用 2.人物方面 3.情节方面 4.主题方面 二、学过的作品回顾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直接描写“风雪”之处有: 林冲取路投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间接描写之处很多: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回到草料场时,“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①学生朗读画线部分的风雪描写②看看这些风雪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这些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天气情景-----风大雪紧(交代自然环境);推动了情节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也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谦一伙才会到附近的山神庙暂避风雪,林冲才得以隔着门洞悉奸人的阴谋。(熊熊火焰吞噬了他的所有隐忍)风雪山神庙,手刃仇人,终于使林冲完成了由安分守己的良民向大泽龙蛇的转变。(推动情节发展) 2.《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开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

细节描写的作用汇总

细节描写 我们知道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我们学生在作文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丝毫不见任何感染力。所以老师感到学生作文缺少感人的细节描写实在是一个制约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互相关联的许多事物中的一个)或情节(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细节方面很明确的)状态作描绘和摹写。简言之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细腻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 细节描写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细节描写的类型 一、人物细节描写类型 ①语言细节描写: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老妪回忆先母事: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一个回顾的语言细节描写,其情其景历历在目,无怪“(妪)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读者在此感受的是温暖的情义,自然会为之动容。 ②行动细节描写:……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鲁迅《药》)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抢”“扯”“塞”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动作的粗鲁、凶狠。“抓”“捏”等动词反映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贪婪、惯于敲诈的嘴脸。 ③神态细节描写:如《孔乙己》中的一段神态描写: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深怀科举失败的隐痛,不幸这隐痛又被别人给戳到,他那点可怜的自尊簌簌跌落,这里的神态描写生动细腻的刻画出他内心隐痛被戳到时的痉挛,挣扎。 二、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 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行为环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一环节细节描写时,谁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谁不会对他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谁不会进一步深思国民的劣根性? 三、环境中的细小物体 一篇小说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仓房里堆放着犁粑锄头一类的农具,齐齐整整倚在土墙上,就像一排人的形状。那股铁锈味就是从它们身上散出来的。这是我家的仓房,一个幽暗的深不可测的空间。老奶奶的纺车依旧吊在半空中,轱辘与叶片四周结起了细细的蛛网。演义把

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

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第一类:情节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题思路: (1)根据小说故事的发展划分结构层次。 (2)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4、情节的特点 ⑴对情节安排的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⑵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5、分析情节的作用: ①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②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③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当然,这个三级概念中,本级和上一级为最基本。按照顺序,与之相近的是答案的重点。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第二类人物形象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或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XX是一个……的人(点明身分)。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2、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⒈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

汇总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doc

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它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小说《祝福》,对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进行具体讲解。 一、细节描写可以塑造人物形象。 1、从语言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当得知祥林嫂的死讯后,四叔且走且高声地说“不早不迟……可见是一个谬种(坏东西)”。四叔对祥林嫂的死,不仅没有一丝同情,反而还狠狠地骂她。从这个语言的细节描写中,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绅士维护旧礼教的反动立场和丑恶灵魂.体现出四叔性格中冷酷和麻木的一面。 2、从动作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悲惨命运。 当祥林嫂捐了门槛,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的时候,没想到四婶慌忙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祥林嫂的反应竟是: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从“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中,可见祥林嫂受到的打击之重,祥林嫂本以为捐了门槛,赎了罪过,就可以坦然地活下去,就可以改变周围人对她的态度。可四婶的一句话彻底毁灭了祥林嫂的希望,宣告了祥林嫂的死刑:她仍然是罪孽深重的人!她的虔诚,她的心血,白费了,她的希望最终破灭。她的悲剧命运无法逆转。 3、从神态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精神状态。 《祝福》中写沦为乞丐而不忘魂灵有无的祥林嫂的神态细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全白”的头发写出未老先衰;“木刻”的神色写出她精神上的麻木;“间或一轮”写出她思绪的凝聚,凝聚在思索灵魂的有无上。十来个字的细节描写就把祥林嫂那种呆滞、麻木的“活死人”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的了。 二、细节描写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当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做女工时,柳妈诡秘地对她说:“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王只好把你锯开,分给他们……”祥林嫂听到这未曾知道的事之后,内心非常的恐惧,以致第二天早上起来,两眼围着大黑圈。于是打算捐门槛,可捐完门槛之后,人们对她的态度没有任何的改变,活着遭人唾弃,死了还有分尸的恐惧,在这样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的精神崩溃了。正是柳妈的那段话,推动着情节像高潮发展。 三、细节描写可以表现生活环境。 在《祝福》一文的前两段中,从“四叔大骂新党但骂的不是我”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了解到鲁镇是一个很封闭,很落后的地方,因为辛亥革命都已结束,而四叔眼中的新党还是维新变法时的康有为。从“女人们准备福礼,女人的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而祭祀的只限于男人”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了解到这里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等级意识非常强。通过对文本中细节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了鲁镇的社会背景——这是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封建的、等级意识很强的小镇。 总之,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好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希望我们能在学习时体会到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小说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小说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一、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 、“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二、简笔勾勒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三、前呼后应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第三次,包扎所里,“ 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三次描写,其效果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详略有致 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偷听”的细节有两处:一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二为林冲在山神庙无意偷听,谈话者同是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人。但前者写得简略,惜墨如金;后者写得详细,泼墨如云。从“偷听”者角度讲,店小二妻虽在门外,但心里紧张,既要偷听,又要防止被人发现;而后者林冲,身在暗处,无须防备,尽管细听。从谈话者角度讲,前者心怀鬼胎,怕人听到,密谋声低;而后者自以为阴谋得逞,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听得藏头落尾,

例谈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例谈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方法在叙事类文学作品中使用得很多,其作用也很明显,能突出表现环境的作用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情节的发展与显示其曲折生动,扣人心弦。 下面,来具体谈谈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一、细节描写运用于小说的环境描写之中,能突出自然环境特征、点明社会环境。 如,在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作者写华老栓到刑场买人血馒头“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 在这段细节描写中,“衣服上前后一个大白圆圈”,是清代士兵服装的特征,读者由此可知小说写的是写清代年间的事情,再结合后文地环境描写,就可知道具体年代是晚清朝末年。 在《林黛玉进贾府》课文中,写林黛玉拜见贾政,见到贾政的居室布置。文中写其布置时,都用到“半旧”一词,“……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半旧”的细节点明贾府外表光鲜而内里已经败落的现实。所以后文写贾府大厦倾也就不足为奇。 二、细节描写运用于小说的情节之中,可设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使情节更真实细腻。 如,在莫泊桑的《项链》中,作者是这样写玛蒂尔德丢项链后的情形:“第二天,他们拿了盛那件宝贝的盒子,照着盒子里面的招牌到了珠宝店里,店里的老板查过了许多账簿。‘从前,太太,这串项链不是我店里卖出去的,我只卖了这个盒子。’” 选段中,老板的话说明项链和考究的盒子不是一个整体。还有一处是玛蒂尔德去还项链时她的朋友“用一种不高兴的神情向她说:‘你应当早点儿还给我,因为我也许要用它。’她当时并没有打开那只盒子。”这一处细节描写中,没有当时打开盒子,说明主人并不在意。因为一件贵重的的东西被人借出还回的时候,人们一般是会检查一番的。由此可见,这两处细节描写,为后文项链是假的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细节描写可以突显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如,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作者写范进清醒后回家,胡屠夫一路低头替范进把滚皱了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扯了几十回”,这在范进中举前是不可能出现的,范进中举后,情形却如此,可见胡屠夫是一个非常势利的人。 在这段情节中还有一个细节。胡屠户见范进把银子递过来,“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当范进推辞时“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攥得紧紧的拳头舒过来,显示了胡屠户对钱财的不舍,再加上后面的连忙“缩”,可见胡屠户是一个贪财之人。 又如,在《孔乙己》中,鲁迅先生写孔乙己先是“排”出九文大钱,以显示自己不屑与短衣帮为伍的炫耀与自豪。最后一次买酒则是“摸”出四文钱,表明孔乙己已到穷途末路了。 总之,恰当的运用细节描写,可使文章增加感染力,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并

小说阅读之细节描写练习

武汉市二月调研语文卷小说阅读 棋王 茨园 童年乃至少年时,爹很让六顺引以自豪。 那时候,六顺从集市上走过,总有人指着他跟人介绍:“瞧,这就是果园村棋王的儿子!”于是,六顺就能得到许多笑脸,也就有了无法言喻的自豪。 在六顺的记忆里,本村和附近村落的一些人常来找他爹对弈。当然,结局多是他爹赢。时间一长,爹就有了“棋王”的称呼。 六顺爹赢了,兴致颇高,笑眯眯地吩咐一直站在他身后观棋的六顺娘烧火做饭,打酒招待自己的手下败将。客人们边恭维六顺爹的棋艺边起身作势要走,六顺爹便满面红光地伸手去拦:“回去干啥?已经到了饭点了,就在这里搭个伙吧!”于是,客人就半推半就地留下了。当然,也不是每次都由六顺爹破费的,几个常客来下棋时,总有人忘不了拎上半斤猪下水或一瓶老白干什么的。 在爹的熏陶下,六顺也爱上了下象棋。不过,棋艺却总无长进,常输。 六顺长大后在城里上班。那年休假时回家,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没说上几句话,爹问:“你棋下得咋样了?” “不咋样。”六顺说。 见六顺爹一脸不高兴,六顺娘便忙陪了笑问:“他爹,你给咱孩子指点指点?” 六顺爹抬眼看了看六顺娘,“嗯”了声。于是,六顺娘把棋盘摆在了父子俩面前。 “学着点。”六顺爹说着,身子并不动,只是示意六顺摆好棋子。 拱卒,跳马,飞象,出车……仅是两袋烟的工夫,六顺赢了。 六顺愣了一阵子,恍然明白了什么,不由忿然,冲爹说:“你为啥让我?” 爹脸一阵红,一阵白,说:“好,我不让你了,咱再下一盘!” 仍是六顺赢了。 六顺看着爹,爹看着六顺。

六顺出去方便时,娘随后跟了出来,轻轻拍了他一下,说:“憨娃,你就不能让让你爹么?”“我让他?”六顺不解地说一句,转身返回屋里。 爹已重新摆好了棋局,两军再度对垒。紧要处,六顺无意中一抬眼,见娘站在爹背后不住地冲他呶嘴,手也就不由得软了。 在六顺的记忆里,娘没少吃苦。娘很小的时候,爹妈就去世了,娘是在她叔叔家长大的。娘年轻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姑娘,想追她的后生可不止一两个,现在常上门下棋的老头中,有几个就是娘当年的粉丝,娘却偏偏嫁给了各方面都很普通、爱下棋的爹。娘后来对六顺说:“你爹对我是真好,跟了他心里踏实。” 就是现在,娘已经五十出头的人了,可不像村里同龄女人那样显老。打他记事起,就常听村里有些婆娘在背后嚼舌头编派娘。娘的为人六顺清楚,娘从不跟男人们随便开玩笑。长大了,六顺知道那些人是在嫉妒娘。 “让你两盘,就不知道你是老几了?”六顺爹赢了,高兴,俯过身来,拍拍六顺,说。 “毕竟你是棋王嘛!”六顺讪讪地说。 改天,六顺找了山里常和爹下棋的几个老头下了,输得一败涂地。六顺便问:“你们真的赢不了我爹?” “他是‘棋王’嘛,谁能赢得了他呢?”老头们相视一笑,岔开了话题。忽地,六顺感到了从没有有过的羞愧。 六顺一夜未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 次日,娘问他:“昨晚听到你折腾了一晚上。咋一直睡不着?是不习惯了咱乡下的硬板床还是咋了?”六顺带着怒气盯视着娘,说:“我爹的棋其实下得不咋样。”娘一愣,脸不由一红,支吾着说句“以后你让着你爹点就是了。”便避开了六顺的目光。 六顺走时,娘送他。路上,六顺忍了几忍,还是说了:“娘,以后俺爹下棋你可别再往俺爹身后站了。” “人活一世,有个荣誉也不容易,再说,你爹也是半截子入土的人了,就让他这么当个棋王吧。”六顺娘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平静如水。

关于阅读细节

阅读要琢磨细节 所谓细节,是指所记人、事、景中的细枝末节,如人物细致的神态、生活中细小的事件、环境中细小的事物等等。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阅读中抓住细节描写,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深意,这一点无论在小学的学习还是在初中的学习中都很重要。 契诃夫的《凡卡》中描写凡卡给爷爷写信: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想”、“蘸”、“写”、“抓”、“添”这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这个情节讲的是孔乙已把自己买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却不肯离开,所以孔乙已无奈地“罩住”了茴香豆,一个“罩”字既表现出他的善良又表现出了他生活的窘迫。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是都德《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的一次心理活动。他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以上这些名家名作中的每一细节描写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阅读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其绝妙之处。 让细节在品读中厚重起来 ——例谈《爱如茉莉》的细节描写 《爱如茉莉》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事,它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真爱,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 一、浏览课文,寻找细节 《爱如茉莉》一文的细节描写如散落在文中的珍珠,随处可见。教学时,我首先从解读课题入手,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谈谈对爱的理解。学生心中可能有如玫瑰一般烂漫、浓郁的爱,可能有如大海一般宽广、无私的爱,它们会与课文茉莉般的爱形成反差,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到文中捕捉爱的细节,寻找真爱的足迹。 二、咬文嚼字,品读细节 本文通过许多细节描写表现出爸爸妈妈的真爱,其中比较集中的爱的细节就是“直奔图”和“熟睡图”。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直奔图”和“熟睡图”中的细节描写,以点带面,进行互文阅读。学生通过品读这些平淡却又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明白了文字背后蕴藏着的深情。 1.在品读“直奔图”时,我首先采用语言描述的方法,配乐范读课文6~8自然段,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然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语言文字,并让他们画出能感动他们的细节描写,从中寻找爱的足迹。学生从妈妈病了还牵挂着爸爸,想着煮饺子给爸爸吃,体会到妈妈对爸爸的爱;从“记住,要等到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看出妈妈不想让爸爸知道,不想让爸爸担心;从“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

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 (1)

内容摘要 细节描写是作者刻画人物性格、丰富故事情节、渲染主题思想和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措施。一个精彩的艺术细节,往往会使作品形象生动,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细节描写是否真实、生动、典型,是否思想容量丰富,是衡量一部小说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鲁迅小说中的素材全部来自自己深厚的生活积累,精心选材,深入挖掘,以极其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情节反映生活的本质。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匠心独运,一直为读者所称道,本文试图对鲁迅小说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细节描写形象特点

目录 一、精雕细琢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1) 二、形象逼真的人物外貌细节描写 (1) 三、烘托情感的外部环境细节描写 (2) 四、表露心迹的语言细节描写 (4) 参考文献 (5)

也谈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小说中那些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如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环境场面等)的细致入微的描绘。它是作者刻画人物性格、丰富故事情节、渲染主题思想和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措施。一个精彩的艺术细节,往往会使作品形象生动,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细节描写是否真实、生动、典型,是否思想容量丰富,是衡量一部小说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一直为读者所称道。本文试图对鲁迅小说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一、精雕细琢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诗人在安排情节,用言词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应竭力把剧情中情景摆在眼前,唯有这样,看得清清楚楚——仿佛置身于发生事件的现场中。”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都是靠准确的动作细节描写来塑造的。如《药》中描写围观的人们,“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伸”一“提”把人们的神态和体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把人们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病态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真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又如《社戏》中的“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地摸了一回,直起腰来说道,‘偷我们家的罢,我们家的大得多呢。’”一个“摸”字太精彩了。“摸”什么呢?“摸”的是豆,在“黑暗只是浓”的深夜,判断豆的大小,豆的饱满与否,只能靠“摸”,摸来摸去,捏来攥去,精心的挑选判断后决定“偷我们家的罢,我们家的大得多呢。”一个朴实的动作,一句简短的话语,阿发的无私大方,仗义厚道,热情好客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大凡伟大的作家,对用词是非常重视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过:“不论人家所要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再看看《孔乙己》中的一段“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的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此处的“摸”与站着喝酒时的“排”形成鲜明的对比:“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带着爽快炫耀,带着自赏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则显得缓慢猥琐,显得沮丧悲苦,穷愁潦倒。这两个动作细节围绕一个“钱”字,不仅写出了孔乙己经济地位日渐低落,而且突出了他的穷酸迂腐,好逸恶劳,麻木不仁的个性形象。《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吃茴香豆的一段,先写他把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后,眼睛还望着他的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他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一段动态细节描写既写了孔乙己的动作,又写了他的语言和心理,非常生动形象。 二、形象逼真的人物外貌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也常在外貌描写中使用。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只需要抓住人物身上的某一特征,并对其加以描绘就能达到“借一斑观全貌”的目的。《藤野先生》中写藤野先生时,鲁迅写道:“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地,......”。这些外貌描写中,作者重点抓住了服饰的描写,一方面

(完整版)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精品)小说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描写】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细节描写】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的细胞。说得通俗一点,细节就是具体的描写那些动作、神态、环境等等的细微的表现的地方。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贺知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综合运用情态细节和语言细节,在一“笑”一“问”之间,把老归故里人不识的凄凉,生动的再现在读者面前;《范进中举》后范进发疯的细节描写,则刻画了一个为科举而读书,为科举而活着,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科举禄蠹形象。 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生动的情节,都必须依靠一定的细节描写体现出来。真实的细节描写是丰富情节、增强艺术感染力,使人物性格生动、突出的手段之一。一个画龙点晴的细节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具体、生动。 【象征】 用某一种事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一种抽象的概念、理性、情感或社会意义,就叫做象征。由于象征手法运用时隐去了其原来的事物或某些显见的意义,使得我们在理解时感觉有些困难,但只要仔细思考,逐步深入还是会发现其象征意义的。 小说中用上了象征手法,就可以避开原先有所顾忌的事物或事理,因为采用了较曲折隐蔽的表现方法而能够大胆地,比较放手地进行叙述或描写。同时也正因为此而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被象征物的本质,使文章更有意蕴。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例(1)中毛泽东同志运用了暗喻这一形式,说明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里用大家熟悉的“万里长征”和“第一步”来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路更长。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明,读者一目了然。例(3)是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都出现的例子。“月光”月光“是本体,”“流水”是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如”是比喻词。 例(2)中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它是通过海燕这一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例(4)中是直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可见,比喻和象征是不同的。它们表现在:

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一、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以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 二、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如鲁

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 三、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致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样细节描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四、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五、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如鲁迅《药》中描写丁字街头破匾上的“古口

亭口”四个字,其实是影射秋瑾就义地点——“古轩亭口”,暗示小说中的夏瑜是影射了秋瑾的。 要想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要善于观察生活,从中提炼出真实、生动的细节,加以细腻描绘,就会起到一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用细节描写“吃相百态”的片段,主要用细节描写淑女与粗汉的吃相。课堂上,我选择了几个写的比较有特点和典型的片段让学生主动交流,并且帮助同学修改润色,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更活跃了。 描写淑女:

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地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描写粗汉: 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改文)

小说阅读之写作技巧

小说阅读之写作技巧与语言 一、写作技巧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1、叙述方式 (1)、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描写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插叙的作用:A、补充交待了……,使内容更丰富;B、更能突出某个人物……的性格品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C、为下文……情节作铺垫,使情节更完整;D、突出主题。 (2)、顺叙:是按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3)、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让读者感到文章叙述翔实,了解前因后果,符合生活逻辑。(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6)举例:《同志的信任》一文,在记叙鲁迅先生收信、看信之后,中断了记叙的线索,插进了方志敏的革命事迹和他决定将文稿、密信托付给鲁迅的情况,接着记叙鲁迅转信成功。 中间插入的那段有关方志敏的文字,不仅交待了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也突出了中心——鲁迅先生是共产党人最可信任的同志 2、叙述视角,人称的运用(第一、二、三人称) ①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②第二人称:便于抒情交流,有亲切感; ③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自由和灵活。 3、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见人物形象专题) 4、细节描写的作用 (1)、细节描写可以塑造人物形象。 ①、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可以感知人物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②、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透视出人物形象的心理 ③、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④、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特征 ⑤、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及命运 (2)、细节描写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当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做女工时,柳妈诡秘地对她说:“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王只好把你锯开,分给他们……”祥林嫂听到这未曾知道的事之后,内心非常的恐惧,以致第二天早上起来,两眼围着大黑圈。于是打算捐门槛,可捐完门槛之后,人们对她的态度没有任何的改变,活着遭人唾弃,死了还有分尸的恐惧,在这样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的精神崩溃了。正是柳妈的那段话,推动着情节像高潮发展。 (3)、细节描写可以表现生活环境,可以暗示或深化主题。 在《祝福》一文的前两段中,从“四叔大骂新党但骂的不是我”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了解到鲁镇是一个很封闭,很落后的地方,因为辛亥革命都已结束,而四叔眼中的新党还是维新变法时的康有为。从“女人们准备福礼,女人的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而祭祀的只限于男人”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了解到这里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等级意识非常强。通过对文本中细节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了鲁镇的社会背景——这是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封建的、等级意识很强的小镇。 (4)、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5)有时能照应题目

短篇小说阅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短篇小说阅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咨询企鹅:132-4725-251 短篇小说的阅读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篇小说的阅读上,就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这三要素以及小说的写作技巧,我来谈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小说的情节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故事性、叙述性,情节是构成小说的重要要素。小说主要是通过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读者应特别重视。在小说的情节结构的把握上,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1.小说情节的矛盾冲突 小说在刻画人物时,通过语言、心理、动作等多种手法,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去表现,离开了矛盾冲突,人物形象就立不起来。因此矛盾冲突越尖锐,人物形象表现的越充分,越鲜明。如英国作家毛姆的《万事通》中,对柯达拉先生的刻画,就是把他放在了一个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来加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创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读者要善于把握好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去把握人物性格。 2.小说情节的线索结构 短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往往比较简单,却又是作者匠心独运的,但不少短篇小说往往有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就有明暗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华、夏两家的遭遇是单线并行而又有所交叉。线索的交叉并行,对突出作品的主旨有很重要的关系。 3.小说情节的结尾特点

(1)欧·亨利式的结尾 短篇小说虽然短小,但在叙述上并不是平铺直叙,而往往狂掀波澜,常常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种结尾方式往往被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如苏景义的《生死跳伞》(在有些资料中更名为《好兄弟》)中,用短短的一千来字,从最初的误解到最终的真相大白,就做到了情节的波澜起伏。 (2)小说结局中的艺术留白现象 并不是所有的短篇小说都追求欧·亨利式的结尾,巴尔扎克说过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这也是作家创作实践的经验总结。有的作家们常精心设计一些语言的“空白”,留下悬念,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去弥补作者有意留下的艺术空白,这种结尾方式好处在于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进行第二次艺术创作,这样就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思维。 以莫泊桑的《项链》结尾为例,玛蒂尔德为之耗费十年青春的最后竟是一挂最多只值我五百法郎的赝品!我们对这一出人意料的结局而为玛蒂尔德扼腕叹息的同时,却不免又要问:“事情就这样完了吗?”是玛蒂尔德自认倒霉?还是索还了那挂项链?抑或争吵不休?还是闹上法庭?……这些就像冰山一角,成为小说中最能激发读者思维的“想象点”,给欣赏者留下无限广阔的艺术空间,造成更大的刺激效果。使读者在阅读中出现激活阅读兴趣的弹性,在探寻式阅读中进行填补,获得心智的愉悦,享受顿悟的快感。 二、小说的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方法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一.考纲解读 (一)考纲要求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二)小说的考点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把握故事情节; 2.揣摩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 5.品味语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巧。 (三)小说考题主要命题方向 (1)“理情节”题型: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2)“析人物”题型: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②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 (3)“看环境”题型: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①说说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②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③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讲方法”题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④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⑤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主题;②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③前后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④阐释小说社会意义。 二.探究思考 (一)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⒈环境分类及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时间、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一)、概念以及作用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运用细节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细节要尽量典型,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即小见大的作用。细节要真实。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的前提条件。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必须建立在细节真实的基础上。离开了真实的细节描写,就会失去感人的艺术力量。细节还要新颖独特、有生命力。 (二)、总结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1、肖像细节描写 一个细节。正是这个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语言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比如, 镇关西之后他诈死,就是一个语言的细节,说明鲁达粗中有细,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3、行动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比如,还是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关于鲁达借银两帮助金老父女这个段落中,在使用的动词上就生动的表现出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4、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比如,在《爸爸的看护者》一文中,对少年西西洛在看到“爸爸”生病很严重之后的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就非常能够表现这个少年体贴关心父母的优秀品质。 5、表情变化细节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