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小说中的形象描写方法

小说中的形象描写方法小说是一种通过文字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的艺术形式。
在小说中,形象描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是小说中一道重要的艺术门槛。
本文就小说中的形象描写方法进行探讨。
一、生动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是小说中常用的一种形象描写方法。
它通过具体、细致的描绘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从而形成对人物和环境的深入印象。
举个例子,古龙小说《陆小凤传奇》中,主角陆小凤在遇到困难时,总是会搂着自己的肚子,紧了紧身上的衣服。
这种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陆小凤性格上的坚强与顽强,以及身体上的无奈和痛苦。
二、对比描写对比描写是小说中常用的形象描写方法之一,它通过将相似或对立的事物并列在一起,让读者产生鲜明的对比,提高形象描写的艺术效果。
例如,《三体》中的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的对比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两种文明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这种对比描写不仅可以突出主题,还可以深化人物形象的刻画。
三、暗示描写暗示描写是小说中一种隐喻和象征手法,它通过细枝末节、细节渲染等技法,头尾呼应,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意会。
例如,《红楼梦》中的富贵人物如王熙凤、贾母等,都是以花瓶、珠宝等形象来形容的,暗示了他们华丽、虚荣、脆弱的性格特点。
这种描写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
四、内心描写内心描写是小说中表现人物思想、情感和感受的一种手法,是强化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
例如,古龙小说中陆小凤的内心描写,充满了诗意、幽默和双关,在细节中深层次地刻画了陆小凤的人物形象和性格。
通过内心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情感状态,从而更加贴近人物。
五、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中生动表现景物、环境和气氛的一种手法。
借助环境描写,作家可以生动展示小说中的背景和场景,让读者一览眼前的景象。
例如,《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巧妙地通过对北平的环境描写,展示出人们艰苦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展现出人物生活的精彩和多彩。
如何写好细节描写

如何写好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也让读者更加容易能够将自己代入故事中。
但是,如何写好细节描写却是一个让很多写作者头疼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写好细节描写。
一、观察力是关键要写好细节描写,首先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能力是写作的基础,一个观察力敏锐的人,能够洞悉细节,从而描述生活细节,更好地呈现人物形象、气氛描写、场景打造等。
身为作家,如何提高观察力呢?在此建议笔者可以到户外看看,也可以观察身边的人物行为、语言交流、生活细节等,通过观察这些生活中微小的变化,从而掌握更多关于细节描写的技巧。
二、细节描写需要语言装备细节描写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语言的运用来表达。
作家需要具备丰富的语言装备,如运用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设问等,通过运用这些技法,能够让文字变得生动、更有表现力。
此外,还需要感性的选择词语,达成情感更为真切的描写。
比如用“雨声落地,竹叶哗哗”的形式表现一个雨夜,可以借助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达到生动的描写效果。
三、细节描写的重点在于情感表现细节描写不应仅仅是描述事物,还需要通过写作将情感表达出来。
描写细节时,要抓住细节的情感核心,将情感和细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读者才能真正在细节描写中产生共鸣。
例如,在一段描述妈妈为孩子做饭的文字中,不仅要仔细描写食材的色香味,也要注意在文字中描写妈妈对孩子的关爱、照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种温暖和亲情。
四、适度使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一把利器,使用得当能让作品更有魅力。
但是过度的运用细节描写,反而会破坏作品的整体性,影响推进故事的进度。
建议在大事小情都有所触及,在全面了解对象的基础上有顾及的描写其细节,切忌纯粹的描写事件,让细节描写成为故事的推进与情感表达的效果。
细节描写是作品中一个关键的元素,也是能让作品与读者产生真正联系的方式之一。
但是要写好细节描写,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它需要作者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通过运用适当的修辞和情感表现,让故事中的每一次细节都可以有价值且生动的呈现出来。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琐谈

六、使用修辞
使用修辞手段,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很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个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个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琐谈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以几种:
一、动态造型
使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个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个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能够“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能够“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所以,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个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二、简笔勾勒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个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细节描写的五个技巧小说

细节描写的五个技巧小说细节描写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下面是五个关于细节描写的技巧:1. 五感细节描写:利用五感细节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故事中的情景。
通过描述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使读者能够充分融入故事中。
例如,通过描述夜晚的味道、雨水的触感以及鸟儿的歌声,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氛围和情感。
2. 动态描写:通过动态描写,可以让故事中的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动态描写可以是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也可以是自然界的变化和场景的变幻。
通过描写人物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样,通过描写风雨交加的景象或者变幻莫测的山谷,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紧张或恐惧氛围。
3.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为故事提供一个具体的背景。
通过描写环境,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
例如,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美景、城市的废墟或者人满为患的街道,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世界的特点。
4. 对比描写:对比描写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使读者更加关注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通过对比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对立,或者突出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例如,通过对比描写两个人物的外貌、性格或者行为,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5. 具体描写:具体描写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它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想象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通过具体描写,可以使故事更加真实、细腻和丰富。
例如,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衣着装扮,或者物品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形象化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以上是五个关于细节描写的技巧,它们能够使小说更加生动有趣,并且让读者更加投入进故事中。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进而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波动。
所以,细节描写在小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技巧

细节描写的技巧一、细节描写非常重要,那么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展开。
①修辞方法: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也常常采用浓墨重彩、绘形绘色的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作家采用较多的是夸张、比喻和反复等。
这种修辞手法体现的是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如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
②标点符号: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
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
共有六句,其中却有了9个省略号,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有这样两处:(1)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2)当“我”问他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不好’”。
③词语选用:孙犁《荷花淀》里写到:听说丈夫要到队上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个。
作者用“震动”、“吮”两个动词,准确、细致而生动地写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要上大部队去的消息之后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世界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一个关心丈夫,体贴丈夫,但又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思想进步的青年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④运用道具:我们不会忘记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里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小说四次描写了军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而精心设计的“道具”。
小说开头“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新的军大衣显然体现出他上台不久,而这着装无疑成为他借以炫耀和吓人的工具。
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
细节描写的片段

几种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1、简墨白描画细节。
用白描的手法描摹细节,是最基本最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
其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事物的动态和风貌,使其不仅逼真而且传神,有意蕴。
鲁迅《故乡》中对少年闰土有这样的描写:“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尽力向一匹猹刺去。
”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一位勇敢、富有活力的少年英雄形象。
这种白描手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2、个性动作显细节。
富有个性的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的主要方法。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有这么一段精彩描写:“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回去,往腰里揣……”这些动作细节很好地体现了屠户的内心活动,且把他那贪图钱财的小人相表现得惟妙惟肖。
3、特色语言现细节。
细节描写还可以重点描述人物具有特色的语言,以其语言细节反映人物性格。
朱自清在《背影》中对他的父亲有这样的描写: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父亲的话语很平常,却渗透了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4、巧借道具写细节。
这里所说的道具,不是指“舞台道具”,而是指创造道具细节的方法——一种使细节具体化,使道具与细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技巧。
读过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学生,一定会记得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为小说反复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为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精心设计的一个“道具”。
这种“道具”细节很有表现力,很能反映人物的心理,深化文章的主题。
动作细节描写的片段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浅议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浅议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情节和主旨有特殊作用的细微环节,包括:动作、肖像、神情、物件、景色、服饰、语言等“细枝末节”。
生动的细节描写言简意赅、以一当十,常常使描写对象性格鲜明、形神毕肖、呼之欲出。
一、细节描写揭示社会环境例 1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
……(鲁迅《药》)(场景细节描写)清代士兵穿的军衣(又叫“号衣”:旧时兵士、差役等所穿的带记号的衣服),前后都缀着一块圆形的白布,上面有“兵”字或“勇”字。
作者借助服饰特征这个细节来揭示故事发生所处的时代环境(清朝末期),并为下文叙写人物的言行张本铺垫,委婉含蓄。
例2 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
……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鲁迅《祝福》)(动作细节描写)这段文字有两处细节:第一处细节“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暗示给读者:在鲁镇女人不论地位高低,祝福过程中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第二处细节“拜的却只限于男人”,与第一处鲜明对照,揭示出鲁镇男女不平等的现实以及“神权”“夫权”笼罩下的鲁镇的真实状况,并为下文叙写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埋好了“线”,伏好了“笔”。
二、细节描写交代家境、地位例 1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漫了青白的光。
(鲁迅《药》)(环境细节描写)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
(鲁迅《药》)(肖像、动作细节描写)“遍身油腻的灯盏”和“褴褛的衣裙”“破旧的朱漆圆篮”等分别是华老栓、夏四奶奶家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用具,“遍身油腻”点明使用时间之长;“褴褛”明示“服饰”之破旧;“破旧”交代“朱漆圆篮”“使用频率”之高。
细节描写的方法

细节描写的方法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吸引力。
在进行细节描写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使描写更加生动、具体和有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细节描写的方法。
首先,要注重用感官描写细节。
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通过对这些感官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景。
比如,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色的美丽,用细腻的笔墨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用生动的对话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通过描述气味和声音来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其次,要注重细节描写的精准性。
在进行细节描写时,要尽可能选择准确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避免使用抽象、模糊的词语。
比如,可以用“碧绿如玉”的形容词来描绘湖水的清澈,用“如丝般柔软”的形容词来描绘女孩的长发,用“如钢铁般坚定”的形容词来描绘人物的意志。
这样的描写会使作品更加具体、生动,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另外,要注重细节描写的适度。
过多的细节描写会使作品显得啰嗦,而过少的细节描写又会使作品显得空洞。
因此,在进行细节描写时,要把握好适度,选择最能表现情景和人物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不要为了描写而描写。
比如,在描写一个房间时,可以选择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投下的斑驳光影,或者是房间里摆放的一束鲜花,这些都可以通过细节描写来增加作品的魅力。
最后,要注重细节描写的情感表达。
细节描写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比如,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神、微表情、动作举止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
总之,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具体和有力。
通过注重感官描写、精准描写、适度描写和情感表达,可以使细节描写更加丰富多彩,增强作品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希望创作者们在创作中能够注意细节描写的方法,使作品更加出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中细节描写常见方法
一、动态造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作者用“放” 、“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
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
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
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作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二、简笔勾勒
鲁迅的《孔乙己》开头部分刻画孔乙己的形象时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构成了孔乙己性格的基本单位,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种简笔勾勒的方法,就是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碎,少做作,勿卖弄”的集中体现,虽惜墨如金,却生动传神。
三、前呼后应
《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
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第三次,包扎所里,“ 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三次描写,其效果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对小通讯员的印象一次比一次加深。
这样的细节安排,自然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详略有致
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偷听”的细节有两处:一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二为林冲在山神庙无意偷听,谈话者同是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人。
但前者写得简略,惜墨如金;后者写得详细,泼墨如云。
从“偷听”者角度讲,店小二妻虽在门外,但心里紧张,既要偷听,又要防止被人发现;而后者林冲,身在暗处,无须防备,尽管细听。
从谈话者角度讲,前者心怀鬼胎,怕人听到,密谋声低;而后者自以为阴谋得逞,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
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听得藏头落尾,
似是而非,而林冲当然听得真真切切。
正是作者这样详略有致的细节安排,才使故事悬念迭生,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五、对比展示
鲁迅的小说《祝福》有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
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
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
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细节的对比描写,还可以用来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鸿门宴》刘邦献礼情节,项羽与范增两人态度各异,一个安然收下“置之坐上”,一个则“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显示出前者幼稚,轻信,缺乏心计又自视不凡,后者则显得独具见识又急躁易怒。
六、运用修辞
运用修辞手段,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
鲁迅的《药》有这样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一细节,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一群麻木的、不觉悟的人们,在冷漠地观看刽子手杀害革命者情景的。
比喻生动形象,真如浮雕一般现于读者眼前。
自己的同胞惨遭杀戮,人们却无动于衷,像看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街头热闹似的,令人伤心痛心。
作者那种强烈的愤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怀,通过这一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七、运用反复
读过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读者,一定会记得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为小说反复四次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精心设计的“道具”。
小说开头与“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显示出他一副威严的神态。
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
”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
最后一次写大衣在小说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向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
这条
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
如此反复描写,把这条沙皇鹰犬的性格刻划得入木三分。
八、借用标点
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
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
共有六句,其中却有了9个省略号,给人印象特别深的有两处(1)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2)当“我”问他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不好’”。
第一句写闰土的变化,一声“老爷!”破坏了他们往日的黄金般的友谊,在他们感情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一个省略号,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闰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为之惋惜的悲哀的变化。
第二句分明是写闰土性格变化的社会根源,省略号显示了他的声音低微,又断断续续,正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把他折磨成一个“木偶人”,使他走向痛苦的深渊。
这省略号里,浸透了闰土的血泪,包含了人生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