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导游词

合集下载

天坛公园导游词14篇

天坛公园导游词14篇

天坛公园导游词14篇天坛公园导游词14篇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坛公园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坛公园导游词1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在永定门内大街路东。

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以后经过不断的改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

天坛占地达273 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

1918 年辟为公园。

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一条360 米长的丹陛桥连缀两坛,两坛的主要建筑就集中在丹陛桥两端,丹陛桥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

丹陛桥也称海攫大道 , 是一条巨大的砖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坛建筑的主轴线。

在丹陛桥的东侧建有与天坛祭祀功能相适应的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等。

丹陛桥西侧有斋宫, 斋宫是举行祭天大典前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

外坛为林区 , 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

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北京天地坛初建成时开始,天坛作为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专用祭坛的历史一直延续了 490 余年,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结束了贯穿中国历史达五千年的祭祀史,专用于为皇帝祭祀服务的天坛从此" 任人游览",1918 年民国政府将天坛辟为公园,实行售票开放。

1951 年北京市政府组建了天坛管理处,1957 年天坛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 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公园导游词2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是全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整个天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祈年殿、回音壁等耳熟能详的建筑都位于内坛。

天坛导游词(三篇)

天坛导游词(三篇)

天坛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____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____年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着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线路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坛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每道墙都有四组门,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一层坛面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家都会发现,坛上所有的阶数,都是九或九的倍数。

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的极阳数。

所以工匠们变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的“崇高”之意。

谢谢你们来北京天坛,欢迎下次再来啦!天坛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天坛。

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天坛的历史、特点和文化含义。

天坛位于北京市的南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主要场所。

天坛占地面积约为273万平方米,有如一片绿中深红的海洋,充分展示了明清时期建筑群的宏伟气势。

天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至今已有超过五百年的历史。

明朝皇帝为了祈求丰收和国家安宁,每年都会来到天坛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传统,每年冬至日也会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

天坛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圜丘(主体建筑)、皇穹宇和祈年殿。

圜丘是天坛的核心,是皇帝祭天的地方。

皇穹宇位于圜丘的北面,是一座圆形的建筑,代表天圆地方,象征天地之间的永恒和谐。

北京天坛导游词范例(四篇)

北京天坛导游词范例(四篇)

北京天坛导游词范例大家好欢迎来到天坛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在永定门内大街路东.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____年 ), 以后经过不断的改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天坛占地达 273 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____年辟为公园.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一条 360 米长的丹陛桥连缀两坛,两坛的主要建筑就集中在丹陛桥两端,丹陛桥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丹陛桥也称海攫大道 , 是一条巨大的砖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坛建筑的主轴线.在丹陛桥的东侧建有与天坛祭祀功能相适应的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等.丹陛桥西侧有斋宫 , 斋宫是举行祭天大典前皇帝进行____的场所.外坛为林区 , 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神乐署、斋宫都是祭坛的附属建筑,是祭祀大典的服务用房 , 故斋宫、神乐署都是坐西向东,其建筑规格、瓦色、装饰彩画均逊于天坛的祭祀建筑,强烈地表达了中国古代的。

北京天坛导游词范例(二)大家好!我叫林芷晴,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能叫我小林。

今天,我们要来参观一下在我们中国北京东南的“北京天坛”。

下面请容许我为你们讲解一下吧天坛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

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祈年殿呈圆形,直径____米,高____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天坛共占地____万平方米,规模宏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它以严谨的规划布局,奇特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天坛导游词稿三篇

天坛导游词稿三篇

天坛导游词稿三篇天坛导游词稿一: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的天坛!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建筑群。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也是中国古代祭天文化的瑰宝。

天坛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祭祀建筑群之一。

它包括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等建筑,整个建筑群呈现出圆形布局,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

首先,我带大家来到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也是皇帝祭天的场所。

殿内有一块石坛,称为祈年坛,是皇帝祈求丰收的地方。

在这里,皇帝会进行隆重的祭天仪式,祈求上天保佑百姓平安、国泰民安。

接下来,我们来到皇穹宇。

皇穹宇是天坛的最高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它高38米,直径约30米,由28根檩柱支撑着巨大的蓝色琉璃瓦顶。

穹顶上有一块巨大的天心石,据说是明代修建天坛时从河南运来的。

在穹宇内,皇帝会祭祀天地,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最后,我们来到圜丘坛。

圜丘坛是祭天的核心地点,它呈圆形,高约4.5米,直径约约66.5米。

坛上有三层台基,象征着天地人之间的联系。

在坛上,皇帝会献上精心准备的祭品,同时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建筑设计和祭祀文化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天地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同时,天坛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天坛的宽阔广场上,您可以感受到古建筑的庄严肃穆,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园林景观。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大家对天坛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

希望您在天坛度过愉快的时光!谢谢大家!天坛导游词稿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的天坛!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古老而神圣的建筑群。

天坛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也是中国古代祭天文化的代表。

它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祭祀建筑群之一。

首先,我带大家来到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核心建筑,是皇帝祭天的场所。

天坛导游词(通用15篇)

天坛导游词(通用15篇)

天坛导游词(通用15篇)天坛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我叫__,这天由我来做你们的导游!这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天坛,此刻,让我们一齐上车,请注意系好安全带。

此刻,我们已经到达天坛,请各位游客下车。

游客们,当一进正门,我们将会看到许多个形状像坛子似的建筑,据说这个景点在一八六零年曾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一九零零年还遭受到八国联军的蹂躏。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那里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此刻我们就以皇帝登坛的路线进行游览。

首先我们观赏第一个坛,它叫“圆丘坛”,它有两个防护墙,还有一些阶梯和古人的雕像。

此刻我们要登坛了,游客们,请你们最好数一下脚下的阶梯,到了二楼,你们会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雕像,他们都是古代的名人。

游客们,此刻你们能够自由观赏,但请注意,不要乱涂乱画,带小孩的游客请管理好自己的小孩,一小时后,我们将会前往“天库”。

此刻我们已经到达“天库”了,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上面有三个石头,它们被称为“三音石”。

只要你们在第一块石头拍手一下,它就回声一下,在第二块石头拍手一下,它就回声两下,在第三块石头拍手一下,它就回声三下,所以,它们才被称之为“三音石”。

此刻,是游客们自由活动时间,三小时后,我们在天坛正门集合,谢谢大家!天坛导游词2北京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

天坛公园土也广大,古柏参天,建筑精美。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天坛导游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天坛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姓__,大家可以叫我__导!现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坛,所以我先给大家将一些注意事项:“礼貌、卫生、秩序、眼看手勿动、禁止乱涂乱画”这五点,记得哦!乘客们,旅游景点已到,请大家有秩序的下车!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的正门,这里是皇帝前来祭祀时进出的大门。

现在,就让我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吧!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介绍北京天坛导游词(精选20篇)

介绍北京天坛导游词(精选20篇)

介绍北京天坛导游词(精选20篇)介绍北京天坛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

我要告诉你关于天坛的传说。

现在抬头一看,这就是美丽的天坛,远远望去是一座八角宝塔。

天坛是王宫的主峰。

寺峰深而古,峰顶突起,诸峰降伏,是我独享的。

从南到北,中间高,两边低,仿佛屋顶像一座王宫,叫做吴王山。

天坛原名琼林台。

因为皇帝在山顶立坛祭天,应该是天坛,供后人纪念。

为了纪念皇帝的老师盖华对皇帝的指导,天坛前的山被称为盖华峰。

我们走过天坛,然后来到望京寺,人们可以在那里欣赏天坛的风景。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礼遇保护单位。

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面,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雨、祈福、祝寿的专用祭坛。

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祭天古建筑群。

总面积273平方米。

它于1918年作为公园正式开放。

祭坛是一个三层圆形石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

所以;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前代的城郊坛有着相同的起源。

天地坛改名天坛。

沿着明朝,天坛至今仍在使用。

自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天坛多次修缮,天坛终于形成南北两坛,井然有序的盛世风格。

天坛到处都是美景,不能说。

希望你有机会认真享受。

各位来宾,我的介绍到此结束。

如果您在访问期间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问我,我会再解释一遍。

谢谢大家!介绍北京天坛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天坛旅游社的导游,我姓徐,大家请叫我徐导游。

我们旅游的地方是北京天坛。

从北天门进去,先映入眼前的是祈谷坛。

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

往前走,过了丹陛桥,就来到皇穹宇。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

清乾隆十七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

其正殿及东西庑共围于一平整光滑的圆墙之内,人们在墙的不同位置面墙说话,站在远处墙边的人,能十分清晰地听到,此为回音壁。

天坛导游词5篇

天坛导游词5篇

天坛导游词篇1北京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

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

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

总面积为273公顷。

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北京天坛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筑。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

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

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

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

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

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

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

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北京天坛的导游词天坛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浏览的是举世闻名的天坛。

天坛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北京城内崇文区永定门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坛。

嘉靖九年(1530年)增建圜丘坛、皇穹宇,改称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

天坛由圜丘、祈谷两坛组成。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圜丘坛,坛北为皇穹宇,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之处。

东西各有配殿5间,周围有圆形围墙环绕,墙壁面平整光滑,声波可由墙壁传递,这就是有名的“回音壁”。

北京天坛导游词三篇

北京天坛导游词三篇

北京天坛导游词三篇北京天坛导游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天坛!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李。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群。

北京天坛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天坛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天坛大殿、圜丘坛和祈年殿。

首先,我们来到天坛大殿。

这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也是天坛最重要的部分。

大殿是一个圆形建筑,有三重檐,外观雄伟壮观。

大殿内部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有明代皇帝的祭文,记录了祭天的仪式和祈求丰收的内容。

大殿的建筑结构非常精巧,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全部是采用榫卯结构,非常考究。

接下来,我们来到圜丘坛。

圜丘坛是天坛的主体,也是皇帝祭天的地方。

坛上有三层石台,代表地、人、天三个层次。

在坛上,有一块特殊的石头,称为“心石”,皇帝每年在祭天仪式中会站在这块石头上,向上天祈祷。

圜丘坛的设计非常精细,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意。

最后,我们来到祈年殿。

祈年殿是皇帝祈求丰收的地方,也是天坛的东南角。

殿内有一块特殊的祈年石,皇帝会在这块石头上燃香祈祷。

祈年殿的建筑风格独特,呈方形,四周有四根柱子支撑着整个殿堂。

北京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天的圣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祭天建筑群之一。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还是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帝的庄严仪式,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希望大家在天坛的游览中度过愉快的时光!北京天坛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天坛!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李。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

北京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和智慧。

天坛的主要建筑包括天坛大殿、圜丘坛和祈年殿。

首先,我们来到天坛大殿。

大殿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大殿是一个圆形建筑,外观雄伟壮观。

大殿内部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有明代皇帝的祭文,记录了祭天的仪式和祈求丰收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坛导游词天坛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往常皇帝祭天的地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点。

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蹂躏。

新中国成立以后,那个地点成了闻名的旅游景点,来那个地点的除了旅游者,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点的讲法。

每道墙都有四组门,大伙儿能够注意到,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因此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只是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层坛面都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伙儿会发觉,坛上所有的台阶数,差不多上九或者九的倍数。

这些难道差不多上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阳数,因此工匠们便用那个数字来给予圜丘坛崇高之意。

讲完了神坛的奇异,我再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那个地点祭天。

在那个典礼上,需要专门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点,就是这块天心石。

它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

在那个地点朗读的时候声音专门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验一下,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讲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

皇穹宇三个字也分不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讲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十分平滑,能够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微小漂浮,只要对着墙讲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能够清晰地听到对方讲话。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间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经历。

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未动分毫祝愿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天坛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游客:大伙儿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祭祀性建筑群。

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及祈雨的地点。

它是我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差不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览时请大伙儿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天坛公园现有面积为205万平方米,保存有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等古建筑群,有古建筑92座600余间。

现在我们就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向北行进,首先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点。

坛周长534米,坛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层。

坛面用艾叶青石砌就。

坛面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

顶层中心的圆形圜丘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点的讲法。

现在我们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

皇穹宇三个字分不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十分平滑,能够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微小漂浮,只要对着墙讲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能够清晰地听到对方讲话。

各位游客朋友们,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祭坛,其宏伟的建筑、巧妙的设计还记载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各位友爱的游客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

专门快乐能与大伙儿度过这段美好的时间。

天坛导游词(3)各位游客,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就是往常皇帝祭天的地点天坛。

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作用于祭天的圣坛,占地面积达到了273万平方米。

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点。

在一开始,祭天和祭地差不多上天坛,直到明嘉靖年间在北城修建了地坛,才分开的,同时新增了圜丘坛,用于孟冬祭天,把原来的大祀殿改为大享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当时殿宇屋顶差不多是三重檐了,从上至下的蓝黄绿三色瓦分不代表了天地万物。

而在乾隆年间,有将大享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而将屋顶瓦片都改成了蓝色的琉璃瓦。

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那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但是如此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在1900年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

在1916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

在1918年,天坛最终依旧以公园开放。

解放以后天坛不仅成了闻名的旅游景点,而且依旧北京都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来那个地点的不光是旅游者,还不乏一些专门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

现在我们正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有两道围护墙,使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点的讲法。

每道墙都有四组棂星门,从东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广利、成贞,每组三门,共有24座,称为云门玉立。

大伙儿能够注意到,棂星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因此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而门外的一座平台就是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更换祭服和盥洗的地点,叫做具服台。

来到了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只是我请您留心每层坛面都要有多少台阶。

到了最高层,大伙儿也就都发觉了,坛上所有的台阶数,护板数差不多上九或者九的倍数。

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台面上的石板中间的叫做天心石,外围第一圈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块,以此类推,到了最外边的第九圈正好是81块;而大伙儿抬头就能够看到的围护板被四面台阶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也都有9块,而中层的围护板是18块,下层的是27块,这些难道差不多上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依照阴阳五行来讲,9是极阳数,因此古代的工匠便用那个数字来给予圜丘台意念上的崇高。

讲完了神坛的奇异,我在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那个地点祭天。

在大典前两天,皇帝要在故宫里进行斋戒,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冬至前一天,就要到天坛的斋宫进行斋戒。

冬至那天,在日出前七刻,现在的凌晨四点多,奏报时辰,皇帝起驾,斋宫东北角的钟楼开始鸣钟。

到具服台盥洗更衣,神牌都送到台面相应的位置,也就是七组神位,称作七幄;在圜丘前燔柴炉上放一只牛犊,用松枝燔烧,西南的望灯杆望灯高悬,点燃蟠龙通宵宝蜡,台南广场上排列着奏乐队,配合着中和韶乐,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祭天大典就正式开始了,皇帝由南棂星左门登坛,这时钟声停止,到了第二层南侧拜位站好后,听候司赞人报仪程。

恭读至皇天上帝的祝文。

礼仪结束以后,要将神位前的贡品分不送到燔柴炉(从正位幄次撤下的祭品再次焚烧,皇帝也要一旁恭立目视,称为望燎)和燎炉(圜丘坛共有12座燎炉,在瘗坎北侧,从东向西排列着8个;内围护墙东西棂星门外各有一对。

从配位幄次车下的祭品分不送到8个燎炉内焚烧,而四个从位幄次的祭品送到棂星门处)焚烧,烟雾腾空,象征着送到天庭。

而后还要将牛尾、牛毛、牛血送到瘗坎掩埋,象征不忘祖先茹毛饮血之意。

在那个典礼上,需要专门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点,就是刚才所讲的台面中心天心石。

他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

在那个地点朗读的时候声音专门洪亮,而且现在那个地点也是一样的,各位游客不妨体会一下这奇妙的效果,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讲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而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

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到了十七年,改名为现在的皇穹宇,它的作用就是在平日存放圜丘坛祭祀主神的地点,因此那个地点也叫圜丘坛寝宫。

殿内正面的圆形石台上安放的就是皇天上帝的神牌,而前边两侧的四个方形石台上安放的则是八位祖先神主,还有东西配殿用来存放从祀神位。

而皇穹宇三个字也分不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

它是一座建筑艺术价值专门高的殿宇,总体呈圆形,下边是高2.85米的圆形须弥座,为青白石筑成,有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出陛,也就是台阶,而在南向出陛还有二龙戏珠的丹陛石。

上边是蓝色筒瓦单檐攒尖鎏金宝顶。

而在殿内还有八根檐柱和八根金柱,大殿上架没有横梁承托,全差不多上靠各类斗拱层层上叠来支撑,步步收缩,从而形成了精美的穹隆圆顶。

那个地点边还运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

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讲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建筑的磨砖对缝,十分的平滑,是非常好的声音载体,能够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微小漂浮,只要对着墙讲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能够清晰的听到对方讲话。

而三音石则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能够听到一次回音,第二块石头能够听到两次,而第三块就能够听到三次回音,因此称为三音石。

在后来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也许您刚才就差不多注意到了,天坛有专门多的柏树,不错,它就看起来北京一个天然的氧吧。

而在这许多古柏当中,有一株500余岁的桧柏,就是回音壁西墙外的这棵九龙柏。

它的树干纹理专门的奇妙,布满了沟壑,而且旋转扭曲,看起来9条蟠龙缠绕嬉戏,因此叫它九龙柏真是一点也只是分。

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就马上走进祈谷坛了,而现在我们足下连接两个祭坛的就是丹陛桥,也叫做海墁大道,而它也是皇帝登上祈谷坛的唯一通道,长360米,桥面上分为三条道,中间的是神道,东边是御道,西边的就是王道。

而它作为通道什么缘故又要称为桥呢?这有两种讲法,一种是讲路面南低北高,步步高升,看起来与天相连接的桥;而另一种就是讲路面下边建有进牲门,类似立交桥,因此称之为桥。

讲到进牲门,就是在祭祀前,牛羊都要通过桥下的一个券门被赶到500米外的宰牲亭宰杀,制成供品,因此那个通道也被叫做鬼门关,因为一到里面去就有死无生了。

好,回到正题,现在呈现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坛的完整建筑群。

前面的那个石台是具服台,在每年孟春祈谷祭祀之前,皇帝照例依旧要来到那个地点搭建幄次,盥洗更衣,因此那个地点还有小金殿之称。

到此,祈谷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祈年殿下的基座是三层的圆形石台,而在正面三层石台阶中,分不装饰着巨大的浮雕,叫做殿前丹陛石雕。

从下之上内容分不是:瑞云山海,双凤山海,双龙山海。

各层排水孔的图案和浮雕的内容也是对应的。

东西两旁的配殿个有九间,原来是安放从祀牌位的地点,只是在家靖年间,把它们挪到了先农坛,因此现在那个地点也就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了。

而祈年殿本身就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