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双蜗杆,二级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双蜗杆,二级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一级蜗杆蜗轮减速器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院(系):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助理指导教师:目录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3)2、电动机的选择------------------------------------------------(5)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7)4、传动零件设计计算------------------------------------------(8)5、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13)6、轴承的校核-------------------------------------------------(19)7、键的选择和校核-------------------------------------- (22)8、箱体的设计------------------------- (22)9、键等相关标准的选择------------------------------------- (24)10、减速器结构与润滑、密封方式的概要说明-------------(25)1.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用蜗杆减速器设计。

1.1.工作原理及已知条件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工作装置如下图所示己知条件:1.工作条件:两班制,运输机连续工作,单向动转,载荷平稳,空载起动。

2.使用寿命:使用期限8年(每年300工作日);3.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1.电动机2.联轴器3.蜗杆减速器4.带式运输机2.1.1.4确定电动机型号查表16-1,可得:将所计算的结果列表:计算及说明9.键等相关标准的选择本部分含键的选择,联轴器的选择,螺栓、螺母、螺钉的选择,垫圈、垫片的选择,具体内容如下:10.减速器结构与润滑、密封方式的概要说明减速器的结构本课题所设计的减速器,其基本结构设计是在参照后附装配图的基础上完成的,该项减速器主要由传动零件(蜗轮蜗杆),轴和轴承,联结零件(键,销,螺栓,螺母等)。

二级蜗杆齿轮减速器设计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级蜗杆齿轮减速器设计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二级蜗杆齿轮减速器设计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10级机控(1)班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晓娟教师职称:教授目录一、传动方案分析 (1)1.斜齿轮传动 (1)2.蜗杆传动 (1)二.电动机选择计算 (1)1.原始数据 (1)2.电动机型号选择 (1)三.总传动比确定及各级传动比分配 (3)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3)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5)1.蜗杆蜗轮的选择计算 (5)2.齿轮传动选择计算 (10)六.轴的设计和计算 (16)1.初步计算轴径 (16)2.轴的结构设计 (17)3.3轴的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18)七. 角接触轴承的选择校核 (23)八.键的选择及其大齿轮键校核 (25)九.传动装置的附件及说明 (26)十.联轴器的选择 (27)十一.润滑和密封说明 (28)1.润滑说明 (28)2.密封说明 (28)十二.拆装和调整的说明 (28)十三.设计小结 (28)十四.参考资料 (29)的电动机。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的重量、价格、功率等因素,决大齿1,3轴为外伸轴,初算轴径作为最小直径,查表取C=118。

1331123322333331.08911810.914000.8111825.877.780.7811842.417.10Pd C mmnPd C mmnPd C mmn≥⨯=⨯=≥⨯=⨯=≥⨯=⨯=考虑到1轴要与电动机联接,初算直径d1必须与电动机轴和联轴器空相匹配,所以初定d1=20mm d2 =30mm d3 =45mm2.轴的结构设计蜗杆的初步设计如下图:装配方案是:甩油环、轴承、联轴器、端盖、密封圈依次从轴的左端向右端安装,甩油环、轴承依次从轴的右端安装。

轴的径向尺寸:当直径变化处的端面用于固定轴上零件或承受轴向力时,直径变化值要大些,可取(3~8)mm,否则可取(1~3)mm轴的轴向尺寸:轴上安装传动零件的轴段长度是由所装零件的轮毂宽度决定的,而轮毂宽度一般是和轴的直径有关,确定了直径,即可确定轮毂宽度。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用于特定工作条件的二级减速器,给定的输入功率、转速和输出转速要求,以及工作环境和使用寿命等限制条件。

二、传动方案的拟定经过对各种传动形式的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了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这种方案结构简单,尺寸紧凑,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三、电动机的选择1、计算工作机所需功率根据给定的工作条件和任务要求,计算出工作机所需的功率。

2、确定电动机的类型和型号综合考虑功率、转速、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动机类型和型号。

四、传动比的计算1、总传动比的计算根据电动机的转速和工作机的转速要求,计算出总传动比。

2、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合理分配各级传动比,以保证减速器的结构紧凑和传动性能良好。

五、齿轮的设计计算1、高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根据传动比、功率、转速等参数,进行高速级齿轮的模数、齿数、齿宽等参数的设计计算。

2、低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同理,完成低速级齿轮的相关设计计算。

六、轴的设计计算1、高速轴的设计计算考虑扭矩、弯矩等因素,确定高速轴的直径、长度、轴肩尺寸等。

2、中间轴的设计计算进行中间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

3、低速轴的设计计算完成低速轴的设计计算,确保其能够承受工作中的载荷。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与计算根据轴的受力情况和转速,选择合适的滚动轴承,并进行寿命计算。

八、键的选择与校核对连接齿轮和轴的键进行选择和强度校核,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九、箱体结构的设计考虑减速器的安装、润滑、密封等要求,设计合理的箱体结构。

包括箱体的壁厚、加强筋、油标、放油螺塞等的设计。

十、润滑与密封1、润滑方式的选择根据齿轮和轴承的转速、载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润滑方式。

2、密封方式的选择为防止润滑油泄漏和外界灰尘进入,选择合适的密封方式。

十一、设计总结通过本次二级减速器的课程设计,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对减速器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和校核确保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过程和技术要求,为生产和使用蜗轮蜗杆减速器提供指导。

2. 设计要求2.1 减速比要求根据使用需求,确定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减速比,确保输出转速满足要求。

2.2 功率传递要求根据输入功率和减速比,计算出减速器的输出功率,确保减速器能够稳定可靠地传递所需的功率。

2.3 结构材料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于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各个部件,考虑与其他部件的配合要求、强度要求和耐磨损要求等。

2.4 运行安全要求设计减速器时需考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例如温升、冷却要求、噪音控制等。

2.5 可维修性要求对于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应考虑到其维修和保养过程中的便捷性,方便进行零件更换和维修。

3. 设计参数3.1 输入转速和功率确定减速器的输入转速和功率,作为设计过程的基本参数。

3.2 输出转速和减速比根据输入转速和所需输出转速,计算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减速比。

3.3 模块尺寸根据减速器的减速比、输入输出轴的直径,计算蜗轮蜗杆减速器的模块尺寸。

3.4 效率和传动比计算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和传动比,以评估其性能。

4. 结构设计4.1 蜗轮和蜗杆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蜗轮和蜗杆,确保配合公差满足要求,并且尽量减小间隙,以提高减速器的传动效率。

4.2 轴承选型选择适当的轴承,确保在减速器运行过程中承受的负载和力矩能得到有效的支撑和传递。

4.3 油封设计设计合适的油封结构,确保减速器不会发生润滑油泄漏问题,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4.4 外壳设计设计合理的外壳结构,使减速器的内部部件得到良好的保护,并方便进行维修和保养。

5.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附件表格。

6. 法律名词及注释6.1 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指保护作品权益的法律规定,包括著作权的取得、行使和保护等方面。

6.2 专利法专利法是指保护发明创造的法律规定,包括专利权的取得、行使和保护等方面。

6.3 商标法商标法是指保护商标权益的法律规定,包括商标的注册、使用和保护等方面。

(完整版)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任务书1。

1设计数据及要求表1-1设计数据1.2传动装置简图图1—1 传动方案简图1.3设计需完成的工作量(1) 减速器装配图1张(A1)(2) 零件工作图1张(减速器箱盖、减速器箱座—A2);2张(输出轴-A3;输出轴齿轮-A3) (3) 设计说明书1份(A4纸)2 传动方案的分析一个好的传动方案,除了首先应满足机器的功能要求外,还应当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尺寸紧凑、传动效率高、成本低廉以及使用维护方便。

要完全满足这些要求是困难的。

在拟定传动方案和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时,应根据机器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能保证主要要求的较合理的传动方案。

现以《课程设计》P3的图2-1所示带式输送机的四种传动方案为例进行分析。

方案a 制造成本低,但宽度尺寸大,带的寿命短,而且不宜在恶劣环境中工作。

方案b 结构紧凑,环境适应性好,但传动效率低,不适于连续长期工作,且制造成本高.方案c 工作可靠、传动效率高、维护方便、环境适应性好,但宽度较大。

方案d 具有方案c 的优点,而且尺寸较小,但制造成本较高。

上诉四种方案各有特点,应当根据带式输送机具体工作条件和要求选定。

若该设备是在一般环境中连续工作,对结构尺寸也无特别要求,则方案c a 、均为可选方案。

对于方案c 若将电动机布置在减速器另一侧,其宽度尺寸得以缩小。

故选c 方案,并将其电动机布置在减速器另一侧。

3 电动机的选择3.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工业上一般用三相交流电动机,无特殊要求一般选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最常用的电动机是Y 系列笼型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

其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价格低,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要求的场合.此处根据用途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3.2选择电动机容量3.2.1工作机所需功率w P 卷筒3轴所需功率:1000Fv P W ==100082.01920⨯=574.1 kw 卷筒轴转速:min /13.5914.326582.0100060100060r D v n w =⨯⨯⨯=⨯=π3。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引言二级减速器是一种用于降低机械设备速度和提高输出转矩的重要装置。

本课程设计说明书旨在介绍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二级减速器的课程设计。

二、设计背景在工程设计中,常常需要将高速运动的电机转速降低,同时增加输出扭矩以满足特定的工作需求。

二级减速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传动装置,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由于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负载要求、轴承和齿轮的选择等,因此,本课程设计旨在增强学生对二级减速器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三、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台满足以下要求的二级减速器:1. 输入转速:500 rpm2. 输出转速:50 rpm3. 额定输出扭矩:1000 Nm4. 功率损失小于5%5. 整机尺寸紧凑,便于安装和维护四、设计过程1. 步骤一:确定输入和输出参数在设计二级减速器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输入和输出的转速和扭矩要求。

根据设计目标,确定输入转速为500 rpm,输出转速为50 rpm,额定输出扭矩为1000 Nm。

2. 步骤二:选择传动比根据输入和输出参数,计算所需的传动比。

传动比可以通过输出转速除以输入转速来计算。

在本案例中,传动比为50/500=0.1。

3. 步骤三:选择齿轮参数根据传动比,选择合适的齿轮组合。

需要考虑齿轮的模数、齿数、齿轮材料等因素。

同时,还需进行齿轮强度和齿面接触疲劳寿命的校核,确保设计的齿轮组合符合强度和寿命要求。

4. 步骤四:结构设计根据齿轮的选择,进行减速器结构的设计。

需要确定减速器的轴承类型、轴承尺寸、轴承布局等。

同时,还需进行结构强度校核,确保减速器在工作状态下能够承受额定扭矩和载荷。

5. 步骤五:优化设计对设计结果进行优化,考虑减速器整机的尺寸、重量和功率损失。

优化设计可以通过修改齿轮组合、调整传动比等方式来实现。

最终的设计结果应满足课程设计的要求,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两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说明书(课程设计)

两级蜗轮蜗杆减速器说明书(课程设计)

原始数据:钢绳拉力kN F /钢绳速度)min/(1-⋅m v 卷筒直径mm D /178330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小批量生产,单班制工作,使用期限8年,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1.电机选择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817100060 2.34100010000.97w w Fv P kw η⨯⨯===⨯所需电动机的输出功率d p3.54wd aP P kw η==传递装置总效率2412345a ηηηηηη= 式中:1η:蜗杆的传动效率0.752η:每对轴承的传动效率0.983η: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0.974η:联轴器的效率0.995η:卷筒的传动效率0.96所以 420.750.980.970.990.6577a n =⨯⨯⨯=2.343.5578kw 0.6577d P ==故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4kw8100060601000607.72min 3.14330v n r D π⨯⨯==⨯⨯=⨯卷357407.72(162.121544)minn i i n r ==⨯⨯= 卷蜗齿卷()()符合这一要求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 , 1000r/min , 1500r/min 电机容量的选择比较:表1.1 电动机的比较方案 型号 额定功率 /kw 同步转速 /r/min 满载转速 /r/min重量 价格 1Y160M 1-84750720重高2.34w p kw =3.54d p kw =0.6577a η=7.72/minn r =卷2Y132M 1-641000960中中3 Y112M-4 4 1500 1440 轻 低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 重量及成本,可见第二种方案较合理,因此选择型号为:Y132M 1-6D 的电动机。

2.选择传动比2.1总传动比960124.357.72a n i n ===满卷2.2减速装置的传动比分配124.35a i i i ==蜗齿所以31.0875i =蜗 4i =齿3.各轴的参数将传动装置各轴从高速到低速依次定为I 轴 II 轴 III 轴 IV 轴 :I -0η、II I -η、 、III II -η 、V III -η 依次为电动机与I 轴 I 轴与II 轴 II 轴与III 轴 III 轴与V 轴的传动效率 则: 3.1各轴的转速960/min I n r =96030.8806/min 31.0875II n n r i ===满蜗30.8806/min III II n n r ==327.72/min 4.01III IV n n r i ===齿3.2各轴的输入功率Ⅰ轴 kw P P I d I 5222.399.05578.30=⨯==-ηⅡ轴 kw P P II I I II 5888.28.9075.05222.3=⨯⨯==-η Ⅲ轴kwP P III II II III 5117.28.9099.05888.2=⨯⨯==-ηⅣ轴kwP P V III III IV 3876.28.9097.05117.2=⨯⨯==-η3.3各轴的输出功率Ⅰ轴 kw P P I I I 4518.398.05222.30=⨯==-η Ⅱ轴 kw P P II I II II 5370.298.05888.2=⨯==-η Ⅲ轴 kw P P III II II III 4615.298.05117.2=⨯==-η Ⅳ轴 kw P P V III III IV 3398.298.03876.2=⨯==-η3.4各轴的输入转矩电动机 m N n P T d d ⋅=⨯==927.335960578.5395509550满 Ⅰ轴 m N N P T III ⋅==388.0359550Ⅱ轴 m N N P T IIIIII ⋅==119.68009550Ⅲ轴 m N N P T IIIIIIIII ⋅==536.77769550Ⅳ轴 m N N P T III⋅==280.529539550卷卷 3.5各轴的输出转矩电动机 m N T d ⋅=927.335 Ⅰ轴 m N N P T III ⋅==380.3349550124.35a i =31.0875i =蜗4i =齿Ⅱ轴 m N N PT IIII II⋅==997.57849550Ⅲ轴 m N N P T IIIIIIIII ⋅==185.27619550Ⅳ轴 m N N P T III⋅==574.428949550卷卷 3.6各轴的运动参数表表3.1 各轴的运动参数表轴号 功率)(kw P 转矩(N·m) 转速(r/min) 传动i效率η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电机轴 4 3.5578 35.3927 960 10.991轴 3.5233 3.4579 35.038834.338096031.08752轴2.58892.2571800.620 784.5997 30.88060.73513轴 2.5117 2.4615 776.754 761.2185 30.8806 0.9702 4卷轴 2.38762.33982953.53 2894.4577.720.95064.蜗轮蜗杆的选择,5233.3kw P = ,875.031=i m in /960r n =4.1选择蜗轮蜗杆的传动类型根据GB/T10085—1998 选择ZI4.2选择材料蜗杆选45钢,齿面要求淬火,硬度为45-55HRC. 蜗轮用ZCuSn10P1,金属模制造。

二级减速器设计说明书(完整)

二级减速器设计说明书(完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输送机中的传动装置专业年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机械工程系完成时间年月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任务起止时间:201年月日至年月日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输送机中的传动装置一、传动方案如图1所示:1—输送胶带;2—传动滚筒;3—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V带传动;5—电动机图1 带式输送机减速装置方案二、原始数据表2-1滚筒直径d /mm 800 传送带运行速度v /(m/s) 1.8运输带上牵引力F /N 2200每日工作时数T /h24传动工作年限 5 单向连续平稳转动,常温空载启动三、设计任务:1.减速器装配图1张(A0图纸)2.低速轴零件图1张(A3图纸)3.低速轴齿轮零件图1张(A3图纸)4.设计说明书1份在三周内完成并通过答辩参考资料:《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设计手册》《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指导教师签字:F目录一、电机的选择 (1)1.1 选择电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1)1.2 电机容量的选择 (1)1.3 电机转速确定 (1)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2)2.1 分配传动比及计算各轴转速 (2)2.2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2)三、V带传动设计 (4)3.1 确定计算功率 (4)3.2 选择普通V带型号 (4)3.3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4)3.4 确定V带中心距和基础长度 (4)3.5 验算小带轮包角 (5)3.6 计算V带根数Z (5)3.7 计算压轴力 (5)四、设计减速器内传动零件(直齿圆柱齿轮) (5)4.1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5)4.2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7)4.3 传动齿轮的主要参数 (9)五、轴的结构设计计算 (9)5.1 高速轴的计算(1轴) (9)5.2 中间轴的计算(2轴) (12)5.3 低速轴的计算(3轴) (13)六、轴的强度校核 (16)6.1 高速轴校核 (16)6.2 中间轴校核 (18)6.3 低速轴校核 (20)七、校核轴承寿命 (22)7.1 高速轴 (22)7.2 中间轴 (23)7.3 低速轴 (23)八、键连接的选择和计算 (23)九、箱体的设计 (24)十、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带式运输机用蜗杆减速器设计设计者许鹏指导教师胡莲君班级机自 14班提交日期 2009 年一月八日目录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3)2、电动机的选择------------------------------------------------(5)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7)4、传动零件设计计算------------------------------------------(8)5、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13)6、轴承的校核-------------------------------------------------(19)7、键的选择和校核-------------------------------------- (22)8、箱体的设计------------------------- (22)9、键等相关标准的选择------------------------------------- (24)10、减速器结构与润滑、密封方式的概要说明-------------(25)附录轴的反力及弯矩、扭矩图------------- (29)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带式运输机用蜗杆减速器设计(G1)设计者许鹏指导教师胡莲君班级机自14班设计时间2008年12月20日~2009年1月7日任务要求: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0号或1号图纸)2.零件图1~3张(由指导教师指定)3.设计说明书一份(6000~8000字)其它要求:设计步骤清晰,计算结果正确,说明书规范工整,制图符合国家标准。

按时、独立完成任务。

1.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用蜗杆减速器设计。

1.1.工作原理及已知条件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工作装置如下图所示己知条件:1.工作条件:三班制,运输机连续工作,单向动转,载荷平稳,空载起动。

2.使用寿命:使用期限10年(每年300工作日);3.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三、原始数据已知条件传送带工作拉力F(kN)传送带工作速度v(m/s)滚筒直径D(mm)参数 2 0.8 3501.电动机2.联轴器3.蜗杆减速器4.带式运输机附图G2.1.1.4确定电动机型号查表16-1,可得:5.2蜗轮轴的结构设计5.2.1确定各轴段直径根据确定各轴段直径的确定原则,由右端至左端,从最小直径开始,轴段1 为轴的最小直径,已确定d1=42mm 轴段2考虑联轴器定位,按照标准尺寸取d2=52mm轴段3安装轴承,为了便于安装拆卸应取d3>d2,且与轴承内径标准系列相符,故取d3=55mm.( 轴承型号选30211)轴段4安装蜗轮,此直径采用标准系列值,故取d4=60mm 轴段5为轴环,考虑蜗轮的定位和固定取d5=70mm轴段6考虑左端轴承的定位需要,根据轴承型号30211查得d6=64mm轴段7与轴段3相同轴径d7=55mm5.2.2确定各轴段长度为了保证蜗轮固定可靠,轴段4的长度应小于蜗的轮毂宽度2mm,取L4=60mm为了保证蜗轮端面与箱体内壁不相碰及轴承拆装方便,蜗轮端面与箱体内壁间应有一定间隙,取两者间距为23mm 为保证轴承含在箱体轴承孔中,并考虑轴承的润滑,取轴承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为2mm .根据轴承宽度B=21mm,取轴段7长度L7=21mm,因为两轴承相对蜗轮对称,故取轴段3长度为L3=(2+23+2+21)=48mm。

为了保证联轴器不与轴承盖相碰,取L2=22+46=68mm。

根据联轴器轴孔长度112mm,取L1=110mm。

因此,定出轴的跨距为L=(10.5+25+60+25+10.5)=131mm.(一般情况下,支点按照轴承宽度中点处计算)蜗轮轴的总长度为L总=131+21+68+110=330mm。

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d1=42mmd2=52mm d3=55mmd4=60mm d5=70mmd6=64mm d7=55mmL4=60mmL7=21mmL3=48mm L2=68mm L1=110mmL=131mmL总=330mmm N M M M VC HC C•=+=+'='26.18275.17101.61222222计算转矩:m N n PT •=⨯==97.2496051.2955095501求当量弯矩因为单向传动,转矩为脉动循环变化,故折算系数a =0.6,危险截面C 处的当量弯矩为:)(22297.246.0275.171)(2⨯+=+='aT M ecM c=172.4N*m计算截面C 处的直径,校验强度mm Mec d 53.31551.010004.1721][1.033=⨯⨯=-=σ因此处有一键槽,故将轴径增大5%,即: d=31.53*1.05=33.11mm而结构设计中,此处直径已初定为96mm , 故强度足够蜗杆轴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6.轴承的校核6.1 校核30311 查表GB/T297-1994额定动载荷Cr=90.8×103 N 基本静载荷Cor=115*103 N(1) 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Fr 1和Fr 2 由前面设计蜗轮时求得的:Fr 1v=VA F = 1.262-=N2CM 'm N •=26.182ecM ' =172.4N*m强度足够9.键等相关标准的选择本部分含键的选择,联轴器的选择,螺栓、螺母、螺钉的选择,垫圈、垫片的选择,具体内容如下:10.减速器结构与润滑、密封方式的概要说明减速器的结构本课题所设计的减速器,其基本结构设计是在参照后附装配图的基础上完成的,该项减速器主要由传动零件(蜗轮蜗杆),轴和轴承,联结零件(键,销,螺栓,螺母等)。

箱体和附属部件以及润滑和密封装置等组成。

箱体为剖分式结构,由I箱体和箱盖组成,其剖分面通过蜗轮传动的轴线;箱盖和箱座用螺栓联成一体;采用圆锥销用于精确定位以确保和箱座在加工轴承孔和装配时的相互位置;起盖螺钉便于揭开箱盖;箱盖顶部开有窥视孔用于检查齿轮啮合情况及润滑情况用于加住润滑油,窥视孔平时被封住;通气器用来及时排放因发热膨胀的空气,以具体结构详见装配图放高气压冲破隙缝的密封而致使漏油;副标尺用于检查箱内油面的高低;为了排除油液和清洗减速器内腔,在箱体底部设有放油螺塞;吊环螺栓用来提升箱体,而整台减速气的提升得使用与箱座铸成一体的吊钩;减速器用地脚螺栓固定在机架或地基上。

减速箱体的结构该减速器箱体采用铸造的剖分式结构形式具体结构详见装配图轴承端盖的结构尺寸详见零件工作图减速器的润滑由于V=4.02 m/s<<12 m/s,应用喷油润滑,考虑成本及需要,选用润滑油润滑。

轴承部分采用润滑脂润滑。

蜗轮润滑采用N32号涡轮蜗杆油(SH0094-91)最低——最高油面距10~20mm,油量为1.5L。

轴承润滑选用 ZL-3型润滑脂 (GB 7324-1987)油量为轴承间隙的1/3~1/2。

减速器的密封箱座与箱盖凸缘接合面的密封选用在接合面涂漆或水玻璃。

观察孔和油孔等处接合面的密封用石棉胶橡纸,垫片进行密封。

轴承孔的密封、闷盖和透盖用作密封与之对应的轴承外部,轴段外伸端透着间的间隙采用毡圈油封。

轴承靠近机体内壁处用挡圈油环密封以防止润滑油进入轴承的内部。

减速器附件简要说明该减速器的附件含窥视孔,窥视孔盖,排油孔与油盖,通气空,油标,吊环螺钉,吊耳和吊钩,起盖螺钉,其结构及装配详见装配图。

具体结构装配图详见零件工作图N32号涡轮蜗杆油ZL-3型润滑脂详见装配图参考文献1,《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宋宝玉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殷玉枫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孙岩陈晓罗主编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昆,何小柏,汪信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6.《机械设计(第七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7.《简明机械设计手册》洪钟德主编 --- 同济大学出版社8.《减速器选用手册》周明衡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9.《工程机械构造图册》周明衡刘希平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10.《机械制图(第四版)》刘朝儒高治一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四版)》李硕根杨兴骏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7,《机械原理》孙恒陈作模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8,《机械零件课程设计》赵祥主编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9,《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0,《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2版吴宗泽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设计小结通过这次设计让我了解到机械设计是从使用要求等出发,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形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以及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等问题进行构思、分析和决策的工作过程,这种过程的结果要表达成设计图纸、说明书及各种技术文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让我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设计把机械设计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等)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在设计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密切的结合起来。

而且,本次设计是我们学生首次进行完整综合的机械设计,它让我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了我对机械工程设计的独立工作能力;让我具有了初步的机构选型与组合和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为我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实践经验和资料的缺乏,加之时间紧迫,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大部分问题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下得以解决。

但也有很多地方设计的不近人意,例如所绘制的图纸有些地方表达的不是很清楚,希望各位老师给予谅解。

附录反力及弯局矩、扭矩图t X-Y 平面受力分析X-Z 平面受力图:水平面弯矩m N M Y X •-/ 99.3垂直面弯矩m N M Z X •-/89.42-17.17 合成弯矩m N M M M Z X Y X •+=--/22转矩TT=393.54Nm271.31 当量弯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