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膜除尘原理(精)
水膜除尘原理

水膜除尘原理水膜除尘技术是一种利用水膜来捕集和清洁气体中的颗粒物的环保技术。
它通过在气体中喷洒水雾,使颗粒物与水雾接触并被捕集在水膜中,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水膜除尘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水膜除尘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首先,水膜除尘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水膜的表面张力和黏附作用来捕集颗粒物。
当气体通过水膜时,颗粒物会受到水膜的吸引和黏附,从而被固定在水膜表面。
同时,水膜的表面张力可以使颗粒物在水膜上保持稳定的状态,不易被冲刷或脱落。
这样,水膜可以有效地捕集和清洁气体中的颗粒物,达到除尘的效果。
其次,水膜除尘技术的工作过程包括喷洒水雾和清洁气体。
当气体通过水膜除尘设备时,会先经过水雾喷洒区域,水雾会与气体中的颗粒物接触并被捕集在水膜中。
然后,经过清洁处理后的气体会从水膜除尘设备中排放出去,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水膜除尘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气体中的颗粒物,净化排放气体。
最后,水膜除尘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捕集和清洁气体中的颗粒物,净化排放气体,保护环境。
其次,水膜除尘技术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场所。
此外,它还可以适用于高温、高湿、腐蚀性气体的净化处理,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水膜除尘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气体净化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喷洒水雾捕集颗粒物,利用水膜的表面张力和黏附作用,水膜除尘技术可以有效地净化气体,保护环境,符合现代工业生产的环保要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水膜除尘的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水除尘工作原理

水除尘工作原理
水除尘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它主要通过水膜过滤的方式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
该工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水幕形成:在水除尘设备中,通常会设置水幕装置,将水喷洒在特定位置上形成水幕。
水幕的作用是在空气中形成一个液态屏障,能够阻挡颗粒物的进入。
2. 颗粒物捕捉:当污染的空气经过水幕时,其中的颗粒物会与水滴发生碰撞,并被水滴捕捉。
由于颗粒物的密度较大,它们往往比水滴更重,因此会沉入水中。
3. 水处理:由于颗粒物被捕捉后会进入水中,因此水除尘设备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水处理工作,以防止颗粒物在水中沉积和堆积。
这通常包括水的循环和过滤,确保水中的颗粒物被充分清除。
4. 净化空气排放:经过水除尘处理后,空气中的颗粒物得到有效去除,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这样处理过的空气可以安全地排放到大气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体来说,水除尘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水幕过滤和颗粒物捕捉,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去除,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设备投资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空气污染治理中。
水幕除尘器原理图文

水幕除尘器原理图文
水幕除尘器俗称“水除尘器”,它是使含尘气体与液体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或者利用水和粉尘的充分混合作用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或使颗粒增大或留于固定容器内达到水和粉尘分离效果的装置。
水幕除尘器原理:
含尘气体从设备顶部进风口进入设备后,以高速经过旋风分离器,使含尘气体沿轴线调整螺旋向下旋转,利用离心力,除掉较粗颗粒的粉尘,有效地控制了进入电场的初始含尘浓度。
然后,气体经下灰斗进入电场工作,由于下灰斗截面积大于内管截积数倍,根据旋转矩不变原理,径向风速和轴向风速急剧降低产生零速界面而使内管中的重颗粒粉尘沉降于下灰斗内,降低了进入电场的粉尘浓度,低浓度含尘气体经电收尘而凝聚在阴阳极板上,经清灰振打而将收集的粉尘由锁风排灰装置输送走。
为了防止内管旋风和电场极板振打后在下灰斗内形成的二次扬尘,特在下灰斗中设置了隔离锥。
水幕除尘器是把水浴和喷淋两种形式合二为一。
先是利用高压离心风机的吸力,把含尘气体压到装有一定高度水的水槽中,水浴会把一部分灰尘吸附在水中。
经均布分流后,气体从下往上流动,而高压喷头则由上向下喷洒水雾,捕集剩余部分的尘粒。
其过滤效率可达85%以上。
水幕除尘器可以有效地将直径为0.1—20微米的液态或固态粒子从气流中除去,同时,也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
它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及维修方便和净化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将着火、爆炸的可能减至最低。
但采用湿式除尘器时要特别注意设备和管道腐蚀及污水和污泥的处理等问题。
水膜除尘器工作原理

水膜除尘器工作原理
水膜除尘器是一种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膜的物理特性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捉和过滤。
水膜除尘器内部设有水箱,空气经过进气口进入除尘器后,首先经过一个预处理装置,用于去除空气中的大颗粒物和粗尘。
然后,经过预处理的空气通过喷嘴进入水箱,形成水膜。
空气中的颗粒物在通过水膜的过程中,由于颗粒物与水膜之间存在黏附和碰撞作用,被水膜捕捉下来。
水膜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取决于水膜的厚度和速度。
一般情况下,水膜越厚、水膜速度越慢,除尘效果越好。
此外,水膜除尘器还可以通过调节喷嘴的数量和位置,以及控制水的流量和压力,来实现对不同颗粒物的过滤和捕捉。
除此之外,水膜除尘器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化学药剂,如消毒剂和阻垢剂,来提高水膜的除尘效果和维护设备的清洁。
总的来说,水膜除尘器通过利用水膜的捕捉和过滤作用,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拦截下来,从而达到空气净化的目的。
水膜除尘原理

水膜除尘原理水膜除尘是一种利用水膜技术进行空气过滤和净化的方法,它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除尘技术。
水膜除尘的主要原理是将含污染物的气体通过水膜过滤,在水膜中捕获并吸附污染物,然后将净化后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
在这个过程中,水膜起到了物理和化学的吸附作用。
水膜除尘设备由水池、水泵、喷头、喷雾管和过滤材料组成。
气体从进入水膜除尘设备的进气口进入水池,然后从底部的进气管进入过滤材料区域。
过滤材料通常是一些高效、低阻力的材料,如聚酯网、玻璃纤维网等。
气体在材料中通过时,会与水膜发生作用,并在其表面形成一个水滴阵列。
这些水滴会不断变化,形成一个"水膜",从而吸附、溶解、析出和反应污染物,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
经过水膜过滤、且净化后的气体将从设备的出流口排放至大气中。
水膜除尘的原理是利用气体与水滴的接触表面积的增加和水的溶解作用,使污染物在水膜中可以被迅速地捕捉和吸附。
当气体中的污染物被水滴吸附后,它们会与水发生反应并被溶解。
反应可能包括化学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这样,污染物就被有效地去除了。
水膜除尘具有许多优点。
水膜除尘设备具有高净化效率、低运行成本、长使用寿命、易于维护和管理等优点。
水膜除尘技术的净化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而且净化后的气体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水膜除尘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气和大气污染物等。
水膜除尘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水膜除尘设备的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需要特别的场地和建设条件。
水膜除尘设备的原材料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和生产。
在使用水膜除尘技术之前,需要进行仔细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方案设计。
还需要从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以期取得最佳的清洁效果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水膜除尘技术的应用方面,其主要应用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和场合,比如钢铁、电力、化工、制药、纺织、食品、医疗和半导体等行业。
这些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无处不在地存在着废气和尾气排放,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采用水膜除尘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这些废气和尾气,起到净化空气和保护环境的作用,符合当前的环保政策和发展趋势。
水膜除尘器工作原理 图文

水膜除尘器工作原理图文
什么是水膜除尘器:
水膜除尘器是一种利用含尘气体冲击除尘器内壁或其他特殊构件上用某种方法造成的水膜,使粉尘被水膜捕获,气体得到净化的净化设备。
洛阳钙丰工贸对水膜除尘器有多年经验,因其结构相对简单、金属的耗量较小、而且耗水量较小,水膜除尘器在工业生产中受到应用。
水膜除尘器工作原理:
当含有粉尘及硫化物的锅炉烟气进入文丘里喉管后,由于喉管断面积不变,管内静压下降到低值,并维持不变,此时气流流速达到最高值;气流进入渐扩管,由于断面积逐扩大,管内静压逐渐得到恢复,气流流速也逐渐下降。
在收缩管末端或喉管处通过喷嘴引入洗涤液,该处的气流速度就很高,由喷嘴喷出含有碱性的洗涤液在高速气流的冲击下,进一步雾化成更细小的雾滴,而且气、液、固(粒尘)三相的相对速度都很大,使它们得以更充分混合,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硫与碱液滴混合的机会,使大部分的二氧化硫和碱性液滴得以充分反应,达到脱硫目的。
另一方面,由于碱性洗涤液雾化充分,使气体达到饱和程度,从而破坏了尘粒表面的气膜,使尘粒完全被水汽润湿。
当气体进入扩散管后,这些被水润湿的尘粒与雾滴之间,以及不同粒径的尘粒或雾滴之间,在不同惯性力的作用下,在相互碰撞接触中凝聚成粒径较大的含尘液滴。
这些较粗的含尘液滴随气流进入主塔后,在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气流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另外,水膜除尘器外部采用钢制结构,杜绝了漏水渗透,密封性能好,可以整体出厂,安装方便。
内部采用天然花岗岩,经机械加工成圆形弯板,整体结构光滑平整。
中间用耐酸胶泥灌缝。
有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的特性。
水膜除尘器工作原理

水膜除尘器工作原理
水膜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净化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水膜对颗粒物进行捕集和去除。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 气体进入水膜除尘器:污染气体经过进气口进入水膜除尘器,进入到除尘器内部。
2. 水膜形成:在除尘器内部设置了水装置,通过喷淋水或者水幕喷淋装置将水雾均匀喷洒在除尘器内部的集尘板上,形成一层水膜。
3. 气体与水膜接触:污染气体穿过水膜与水膜接触,颗粒物在气体与水膜之间发生碰撞和沉积。
4. 颗粒物捕集和去除:受到水膜的冲击和阻挡,颗粒物被捕集在水膜上,逐渐沉积下来。
5. 液体排放:水膜中的被捕集颗粒物随着水流进入除尘器的沉淀池或者沉砂坑,最终通过排污装置排出。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可能需要周期性的更换或者清洗水膜。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水膜除尘器可以有效捕集和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达到净化气体的效果。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化工等领域,用于处理高浓度颗粒物污染气体。
水膜除尘器原理

膜除尘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水膜除尘器是由筒体、栅板、轻质浮球、喷嘴、除雾器等组成。
在筒体内下边是栅板,栅板上放置一定数量的小球,球层上边有喷嘴把喷淋液雾化后喷淋到小球表面,再上边又有一层小球和喷嘴,最上边是脱水器。
筒体是浮球塔的基本构架,一般筒体是由碳钢制成,内衬防腐材料,防腐材料可用耐蚀玻璃钢;也可以用聚丙稀制作筒体外包一层玻璃钢,它是玻璃钢除尘除硫器的一种。
如果是栅板是起到支撑小球的作用,一般用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衬耐腐蚀材料制成,一般要求开孔率为0.4-0.6m2/m2左右。
这样阻力不太大,又能保证填料有一定的持水。
栅板上孔径的大小一般为填料直径的三分之二为宜。
浮球塔所用小球通常为轻质塑料空心球,要求耐磨,耐蚀,并耐一定的温度,常用聚乙烯或聚丙稀材料,其密度为0.2-0.6g/m3,直径为Ф20mm~Ф40mm左右。
浮球层最小的静止高度H一般为5~8倍的球直径,如果达不到这个高度容易发生沟流现象。
所谓沟流指的是某些地方小球被冲开,形成一道沟,而旁边的小球则积聚起来使气流短路。
正常情况下小球层厚度可取8-12倍的球直径,如果太厚,球不易浮动,与普通小球塔相似,易堵塞。
一般情况,浮球塔内设有1-3层栅板和浮球层,其层数的多少主要根据除尘的要求而定,层数多可以提高除尘效率,但阻力增加。
当把从水膜出来的含有微小尘粒的烟气,经过浮球塔,在一定流速下冲击填料球层时,小球开始浮动、旋转、互相碰撞,再加上洗涤液的作用,在小球表面形成气液混合物。
含尘烟气在小球隙缝间转弯行走,与小球碰撞,尘粒被球表面形成的持水层捕集,向下流去,由于不断有新的液体补充,因此,尘粒不断被浮动小球表面的液体捕捉。
从浮球层出来的烟尘再经过一端淋雨段,剩余粉尘被进一步捕集。
水膜除尘器是一种依靠强大的离心力的作用把烟尘中的沉粒甩向水膜壁,被侧壁不断流下的水冲走,从而除掉尘粒的除尘器产品。
它但对于微小颗粒的粉尘,由于惯性很小,所以很难除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
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又称:麻石除尘器。
主要由文丘里、主筒体、上部注水槽、下部溢水孔、清理孔、副筒体和连接烟道(钢混结构)等组成,脱硫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含尘气流通过进口烟道进入文丘里,在喉部的入口被水均匀的喷入,由于烟气高速运动,因此喷入的水被其溶化成细小的水雾,湿润了烟气中的灰料。
在这个过程烟气中的灰料被湿润,使它的重量加大而有利于被离心分离,在高速呈絮流状态中,由于水滴与尘粒差别较大,它们的速度差也较大。
这样,灰粒与水滴就发生了碰撞凝聚,尤其是粒径细小的灰尘料可以被水雾水溶,这些都为灰料的分离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后进入主筒。
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主筒体是一个圆形筒体,水从除尘器上部注水槽进入主筒,使整个圆筒内壁形成一层水膜从上而下流动,烟气由筒体下部切向进入,在筒体内旋转上升,含尘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始终与筒体内壁面的水膜发生摩擦,这样含尘气体被水膜湿润,尘粒随水流到除尘器底部,从溢水孔排走,在筒体底部封底并设有水封槽以防止烟气从底部漏出,有清理孔便于进行筒体底部清理。
除尘后废水由底部溢流孔排出进入沉淀池,沉淀中和,循环使用。
净化后的气体,通过主筒体上部锥体部分进行脱水处理进入副筒后再进行沉降、分离脱水后,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副筒体下部排入引风机,完成除尘设备的整个工作过程。
一、脱硫除尘器除尘效率的计算方法
对于脱硫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指含尘气流在通过布袋式除尘器时新捕集下来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设备的粉尘量的百分数,用公式表示为:C=Gc÷Gj×100%式中C——除尘效率,%,Gc——被捕集的粉尘量,kg;Gj——进入除尘器的粉尘量,kg。
脱硫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衡量脱硫除尘器性能最基本的参数,它表示除尘脱硫设备处理气流中粉尘的能力,它与滤料运行状态有关,并受粉尘性质、滤料种类、阻力、粉尘层厚度,过滤风速及清灰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
脱硫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粉尘料径有着直接的关系,常用分级效率表示某一粒径(或粒径范围)下的除尘效率,它也是评价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性能的指标之一。
脱硫除尘器中除尘效果的叛断脱硫除尘器性能的优劣通常用除尘效率、压力损失、过滤风速及滤料寿命来表示,对袋式除尘器进行研究和技术改良,有着重大的意义。
脱硫除尘器除尘效果的叛断
1、脱硫除尘器运行状态的影响
清洁滤料的除尘效率最低,积尘后滤料的除尘效率最高,清灰后滤料的除尘效率又有所降低。
可见袋式除尘器起主要过滤作用的是滤料表面的粉尘层,滤料仅起形成粉尘初层和支撑骨架的作用。
所以清灰时,应保留粉尘初层,避免引起除尘效率的下降。
2、脱硫除尘器粉尘粒径的影响
对0.2-0.4μm的尘粒,三种状态下的除尘效率均最低,因为这一范围的尘粒处在拦截作用的下限,扩散作用的上限.因此0.2-0.4μm的尘粒是最难捕集的。
3、脱硫除尘器滤料结构及粉尘层厚度的影响
滤料表面沉积的粉尘层厚度用松尘负荷m表示,它表示每平方米滤料上沉积的粉尘质量(kg/m2),不同滤料结构的除尘效率与粉尘负荷对于除尘设备的效率有明显的影响,除尘效率随粉尘负菏增大而增大。
就滤料而言,绒布的效率比素布高,绒长的比绒短的效率高。
二、脱硫除尘器压力损失(阻力)脱硫除尘器的压力损失比除尘效率具有更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它不但决定着能量消耗,而且决定着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及清灰周期等。
它与除尘器的结构、滤科种类、粉尘性质及粉尘层特性、清灰方式、气体温度、湿度、粘度等因素均有关系。
它由三个部分构成,公式表示为;P=Pc+Pf+Pd式中P——除尘器的总阻力,Pa;Pc——除尘器设备阻力,Pa,200-500Pa;Pf——滤料阻力,Pa(js),50-100Pa;Pd——沉积粉尘层的阻力(chu),Pa,500-2500Pa。
Pc 指气体通过除尘器出入口及内部挡板、文氏管等产生的阻力。
Pf指清洁滤料自身的阻力,即:
Pf=fuv
式中f——滤料的阻力系数,1/m;
u——气体的粘性系数(chen),kg/m·s;
v——过滤风速,m/s。
Pf一般很小,但就滤科而言,阻力小意味着孔隙大,粉尘易穿透,除尘效率也很低,因此一般都选用具有一定初阻力的滤料。
一般长纤维滤料阻力高于短纤维滤料,不起绒滤阻力高于起绒滤料;纺织滤料阻力高于毡类滤料;布重较重的滤料阻力高于较轻的滤料。
压力损失与过滤风速的关系:随着过滤风速的增大,阻力呈上升趋势。
当阻力达到预定值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清灰处理。
清灰后其阻力只能降到清灰前的20-80%。
清灰时,滤袋的压力损失有所下降并不说明清灰已经彻底结束,此时如果继续滤尘,压力损失就会急剧上升,粉尘负荷与压力损失的清灰特性有些明显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滤袋的压力损失在安装后增加
较快,但在一个月内可趋于稳定,以后虽然不断增加,但增长的比较缓慢,多数近似为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