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合集下载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for fiber to the home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征求意见稿)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江苏省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的建设,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提高通信建设水平,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确保用户通信需要得到实现,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涉及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7〕409号),依照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江苏省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7章,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3 工程界面;4 小区设备间、电信间及配线设备设置;5 住宅区内通信管道设置;6 住宅建筑内配线管网设置;7 配线光缆及入户线光缆设置。

本标准黑体字标志的第1.0.10、1.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01号,邮政编码:210003)负责其他条文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送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辅楼4楼,邮政编码:210036)。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次1 总则 (3)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7)3.1 配线区及用户接入点的设置 (7)3.2 工程界面 (10)4 小区设备间、电信间及配线设备设置 (12)4.1 小区设备间及电信间 (12)4.2 配线设备 (15)4.3 光纤配线架 (15)4.4 光缆交接箱 (16)4.5 光缆分纤箱 (17)4.6 家居配线箱 (18)5 住宅区内通信管道设置 (20)6 住宅建筑内配线管网设置 (25)7 配线光缆及入户线光缆设置 (28)7.1 线缆及连接器选择 (28)7.2 配线光缆 (28)7.3 用户光缆 (29)本标准用词说明 (32)引用标准名录 (33)附录:条文说明 (34)1 总则1.0.1 为规范江苏省内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建设,适应城市建设与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满足用户对优质通信服务的需求,保障居住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标准。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常州市通信行业协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分公司2013年3月前言按照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通信治理局苏建科〔2010〕308号关于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共建共享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工信部、进展改革委、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建设厅(局)、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发出的工信部联通[2010]105号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由常州市通信行业协会牵头完成了本标准的编写工作。

本标准以连续满足常州市住宅小区信息化服务需求,加速都市宽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资源、幸免重复建设、保证居民自由选择信息服务的权益为动身点,满足可预见的小区居民的信息需求,对以后难以预见的信息需求进行必要的最小资源预留,力求达到标准内容充实、有较强的操作性目的。

本标准吸取了国内外有关建设实践与体会,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目录1.总则 12.术语 33. 小区机房建设 53.1一样规定53.2小区机房选址53.3小区机房面积53.4小区机房工艺要求63.5电源、防雷及接地64. 交接间设置85. 住宅小区信息管网建设95.1一样规定95.2管道路由95.3管道设计与施工95.4信息管道人(手)设置116. 住宅小区楼内配线管网建设 12 6.1一样规定126.2信息主配线间136.3楼层配线箱136.4楼内垂直配线管道136.5楼内水平配线管道147. 住宅小区户内管网布线建设 16 7.1一样规定167.2家居配线箱(多媒体网络箱)167.3户内管网178.住宅小区无线接入设施建设19 8.1小区基站198.2小区覆盖系统198.3室内覆盖系统19附录A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界面图21附录B:住宅小区管道段落分界示意图21附录C:住宅小区通信无源光网络示意图22附录D:FTTH接入方式住宅内布线示意图23附录E:楼层配线箱规格23附录F:皮线光缆、五类及超五类线、电话皮线外径24附录G 小区管道用聚氯乙烯(PVC-U)管的系列管材规格25附录H :小区管道用聚氯乙烯管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26附录:I楼内用管材规格27附录J:内用金属线槽(采纳镀锌钢板)常用规格29附录K:楼内用金属线槽(采纳镀锌钢板)承诺最小板材厚度301.总则1.0.1 为了规范常州市住宅小区信息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配套建设水平,确保用户信息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DB11-1740-2020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DB11-1740-2020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北京市地方标准住宅设计规范DB11/ 1740—2020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 (63)3基本规定 (63)4技术经济指标 (64)5套内空间 (66)5.1套型 (66)5.2卧室 (67)5.3起居室(厅)、餐厅 (67)5.4厨房 (67)5.5卫生间 (68)5.6贮藏、走道及套内楼梯 (69)5.7阳台、凹口 (71)5.8层高、净高 (72)6公共空间 (74)6.1出入口、走廊及联系廊 (74)6.2安全疏散 (75)6.3楼梯间 (76)6.4电梯及电梯间 (77)6.5附建公共用房 (78)6.6地下室、半地下室 (79)7住宅设施 (80)7.1门窗 (80)7.2信报箱与智能快件箱 (81)7.3空调室外隔板 (82)7.4共用排气道与管道井................................................................. 837.5防火构造 (83)8室内环境 (85)8.1日照 (85)8.2天然采光 (85)8.3自然通风 (86)8.4隔声与降噪 (88)8.5保温与隔热 (91)8.6室内空气质量 (92)9建筑结构 (94)9.1一般规定 (94)9.2住宅结构体系及相关规定 (95)9.3结构计算 (96)9.4地基基础设计 (97)9.5楼(屋)盖、阳台、雨篷、空调板等悬挑构件 (97)9.6住宅结构的其他构造规定 (97)10建筑设备 (98)10.1一般规定 (98)10.2给水排水 (98)10.3供暖....................................................................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燃气 (104)10.5通风 (106)10.6空调 (107)11建筑电气 (109)11.2供配电设计 (109)11.3照明设施 (110)11.5信息基础设施系统 (111)11.6公共安全系统 (114)11.7智能家居系统 (115)11.8电气节能设计 (118)1 总则1.0.1 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建设标准-江苏》条文说明

《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建设标准-江苏》条文说明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A.1 本规范中提到的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指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住宅范围内,地下通信管道、光缆交接箱,住宅建筑内管槽及通信线缆、配线设备,住户内家居配线箱、户内管线及各类通信业务信息插座,预留的设备间、电信间等设备安装空间。

具体见图A.1所示。

图A.1 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构成示意A.2 本规范4.1.4条引用自《GB 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1.0.3强制性条文,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和原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信部联规(2007)24号)的要求而提出的,即“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

A.3 本规范4.1.5条依据《GB 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1.0.4强制性条文和江苏省内光纤到户建设情况编制。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构建网络强国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大力推进高速光纤网络建设。

全面实现向全光网络跨越,加快推进城镇地区光网覆盖,提供每秒1000兆比特(1000Mbps)以上接入服务,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实现带宽100Mbps以上灵活选择;多方协同推动提升农村光纤宽带覆盖率,98%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条件的地区提供100Mbps 以上接入服务,半数以上农村家庭用户实现带宽50Mbps以上灵活选择。

推动三网融合基础设施发展。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

A.4 本规范4.1.5条引用自《GB 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1.0.6强制性条文,通信设施作为住宅建筑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由电信业务经营者与住宅建设方共同承建。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通信配套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住宅小区,作为人们居家生活的重要场所,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深入探讨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深度和广度,以期为大家带来有价值的内容。

1.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概述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设施的建设标准对于住宅小区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可以先介绍一下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的定义,以及相关的建设标准和规范。

2.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重要性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社区发展、居民生活的促进作用。

3.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具体要求针对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其具体要求包括建设标准、技术指标、覆盖范围、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对这些具体要求进行逐一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实质内容。

4. 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实施现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各地对于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实施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对不同地区的实施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落实情况。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认识和观点,我认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只有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落实有效的政策,才能保障居民的通信需求,推动社区的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全面地探讨了住宅小区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概述、重要性、具体要求、实施现状和个人观点。

通过这些内容的呈现,我相信读者对这一主题已经有了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信息产业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

信息产业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

信息产业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2007年为规范住宅小区和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的建设行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维护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保障电信业务平等接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特作如下规定:一、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的通信设施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要求,与电信发展规划相适应。

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满足广大电信用户使用通信设施的需要,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应同步建设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的通信管道和楼内通信暗管、暗线,建设并预留用于安装通信线路配线设备的集中配线交接间,所需投资一并纳入相应住宅小区或商住楼的建设项目概算,并作为项目配套设施统一移交。

二、住宅小区及商住楼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应纳入设计文件,设计审查部门在审批设计时,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时,应依法定职责严格把关。

建设项目竣工后、接入公用电信网前,各省通信管理部门要严把接入关。

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3个月内向城乡建设档案管理部门报送有关竣工资料。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通信管理部门要依据各自的管理职责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在国家及行业有关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发布之前,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

五、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在城市建设中进一步搞好通信设施及管线配套建设的联合通知》(邮部联[1992]488号)同时废止。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2 Terms ……………………………………………………………… 2
3 Basic requirement………………………………………………… 4
3.1 Interface of project……………………………………………4
3.2 Principle of configuration …………………………………… 4
9.1 Requirements of site selection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for fiber to the home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目次
1 总 则..................................................2 2 术 语..................................................3 3 基本规定.................................................6 3.1 工程界面 ..............................................4 3.2 配置原则 ..............................................4 4 住宅区通信设施安装设计 ..................................7 4.1 地下通信管道设计 ......................................7 4.2 室外配线设备安装设计 .................................10 5 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安装设计 .............................17 5.1 配线管网设计 .........................................17 5.2 室内配线设备设置要求 ................................172 6 用户光缆敷设要求 .......................................13 7 线缆与配线设备的选择 ..................................225 7.1 线缆及连接器选择 ....................................225 7.2 光缆交接箱选择 ......................................225 7.3 配线设备选择 ........................................236 8 传输指标................................................18 9 设备间及电信间选址与工艺设计要求 .......................19 9.1 选址要求 .............................................19 9.2 工艺要求 .............................................19 本规范用词说明 .......................................... 21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XXXXX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实施细则(试行)XXXXX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公室2015-04前言本办法是在住建部《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的基础上,由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在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大势所趋。

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是政府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能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企业成本,驻地网内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是通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适应城市信息化发展目标,为三网融合奠定基础,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本着节约资源、合作共赢、服务用户的指导原则,现组织编写了《XXXXX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实施细则》,以规范和指导新建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

根据GB 50846-2012的要求,本实施细则针对基于PON的光纤到户模式组网,办法适用于新建住宅小区、商住楼、写字楼、大市场等通信设施建设,以下简称驻地网。

主编单位:XXXXX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公室目录一、总则 01.1 强制性条文 01.2 一般性条文 0二、术语 02.1 电信设施共建基本术语 02.2 FTTH光纤到户基本术语 (1)三、工程界面及建设原则 (2)3.1 驻地网通信设施工程分工界面 (2)3.2 驻地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原则 (3)四、驻地网通信共建设计要求 (4)4.1 FTTH光纤到户组网方案 (4)4.2 地下通信管道方案 (5)4.3 设备间设计要求 (6)五、驻地网通信共建施工及验收要求 (7)5.1 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8)5.2 光缆工程施工及验收 (9)5.3 设备间施工及验收 (11)六、其他要求 (11)参考标准名录 (12)附录一机房光总配线架MODF技术标准 (13)附录二共享型光配线箱技术标准 (15)附录三光分纤箱技术标准 (16)附录四家居配线箱技术标准 (17)附录五引入光缆、皮线光缆技术标准 (18)一、总则1.1 强制性条文(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标准(修
订)
报批稿
DBJ50-056 -20xx
条文说明
1总则 (36)
3基本规定 (37)
4场地及环境 (38)
5通信通道系统建设 (39)
6通信线缆建设 (40)
7通信设备安装 (41)
8性能测试 (43)
1总则
1.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四十六条“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
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

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3基本规定
3.0.1基于重庆市目前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发展状况,并结合通信运营商对于通信配套设施
建设及业务开展原则,参与建设的各方应根据住宅建筑的类别及最终用户的实际情况,选择入户光纤的数量。

3.0.2〜3.0.3本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城市建设和村镇、集镇建设应当配套设置电信设施。

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

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提出,对我市通信运营商和住宅建设方分别负责投资建设的部分予以详细明确,进行分工界面划分,以便有效整合小区内的通信资源,统一地下管网建设,美化小区
环境。

4场地及环境
4.1.9应根据用户规模及分布等因素合理设置设备间、电信间,在满足住宅建筑用户通信需求的同时,避免空间浪费。

电信间面积应能满足光缆配线设备的安装操作需求。

2000户以上的小区,考虑通信运营商OLT下沉需求,超过4000户的大型小区,应根据小区规模与建筑布局合理配置多个设备间。

4.2.5本标准考虑雷击的能量巨大,设备间、电信间的相关电源系统应设三级防雷,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

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的
地方,必须要进行CLASS-I的防雷。

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对于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会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
仍然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吸收。

同时,经过了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时(超过15米),感应雷
的能量就变的足够大,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

同样,经过了第二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时感应雷的能量就变的
足够大,第三级防雷器是对LEMP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

因此,第三级防雷器到设备端的线路传输距离也不应超过10米,以避免LEMP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4.2.5参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第
5.1.2条“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

第5.2.2条“各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之间
的连接导体宜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连接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第8.0.5条“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建筑物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统,当必须单独设置系统接地体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 Q”。

5通信通道系统建设
5.2.3住宅建筑群地下通信管道的地基处理、基础规格、包封规格、段落、混凝土标号以及管孔数量、规格、材质、程式、管群断面组合和人(手)孔的位置、类型、规格以及住宅建筑室内配线管网的楼内竖井、暗管、线槽与桥架等设施的位置、规格、材质、安装方式应符合《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3的要求。

参照《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119第4.1.3条“综合布线管道
的管孔数应按终期电缆或光缆条数及备用孔数确定。

5.2.4地下通信管道在路经市政道路时,埋深与间距要求应符合《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
规范》GB 50373的规定。

5.2.10人(手)孔的地基、外形、尺寸、净高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执行《通信管道与通道
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3的规定。

5.2.11人(手)孔的施工质量检查应执行《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T 50374的规
6通信线缆建设
6.1.8线缆敷设施工中应保护线缆外护层的完整性。

641用户室内布线指家居配线箱至室内语音面板、数据面板、光接口面板以及IPTV面板等信息插座之内的线缆布放。

7通信设备安装
7.2.6光缆交接箱功能、容量、外形尺寸可参照表726要求。

表7.2.7中,1U的高度为44.45mm。

配线机柜内各种类型的光纤适配器可以混合安装。

配线机柜安装的光分路器,一般采用19"机架式光分路器,每一个光分路器占用1U的高度。

7.2.8配线箱功能、容量、外形尺寸可参照表7.2.8要求。

7.3.1家居配线箱用于住宅建筑各类弱电信息系统布线的集中配线管理,便于户外各业务提供商的各类接入服务并满足住宅内语音、数据、有线电视、家庭自动化系统、环境控制、安保系统、音频等各类信息接入用户终端的传输、分配和转接。

家居配线箱功能与尺寸可参照
表7.3.1要求。

7.4.2设备标签应能够全面涵盖所描述设备的各项具体信息,且尽量做到简洁、清晰、规范。

设备标签应张贴于设备表面醒目位置。

8性能测试
8.0.1本标准中所指“光纤链路”只是体现无源光网络中光线路终端(OLT)至光网络单元(ONU)全程光纤链路中的其中一段,即设备间、电信间用户侧配线设备光纤连接器件通过
用户光缆至家居配线箱一端的光纤连接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