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出水口一般位于城市河流下游,与取水构筑物保持一定 距离
污水处理厂靠近出水口,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在河流 的下游,并在城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与居住 区及公共建筑留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
39
3、污水的利用和处理方式
排入水体、灌溉农田、重复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要求和处理方式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产 生影响。
集输送由支管流来的污水;主干管是汇集输送由两个以
上干管流来的污水,并将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或排放地 点。总干管尾部通常不接其他管道。
室外污水管道系统附属构筑物:检查井、跌水井、倒虹 管。
(3)污水泵站
受到地形等条件的限制时需设置泵站,分为:中途泵站、 终点泵站、局部泵站。
(4)污水处理厂
供处理和利用污水和污泥的一系列构筑物及附属构筑物 的综合体。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将车间及其他排水对象所排出的不同性质的废水收 集起来,送至回收利用和处理构筑物或排放。
组成部分:
1、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 2、厂区管道系统 3、废水泵站和压力管道 4、废水处理站 5、出水口
.
26
.
27
(三)雨水排水系统
4、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关系
工业企业位于城市内,应尽量考虑工业生产污水(无害 化)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一起排除处理。
5、污水主干管的位置
主干管的走向取决于城市布局及污水厂位置。 主干管最好设置在次要街道上,便于施工和维修 主干管不能埋置太浅,但也不宜太深不易施工 尽量避免与河流、铁路等交叉,避免穿越劣质土壤地区
第四章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应用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应用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应用引言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与应用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应用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方案的设计原则、方法和应用案例,以期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背景与意义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雨水排放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能够有效防止城市内涝、水质污染和水资源浪费,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二、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设计原则1. 综合考虑城市特点和环境条件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气候、地质和土地利用等特点,以及环境条件、水资源状况和生态保护要求。

不同城市的排水系统规划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2. 采用分区域、分级别的设计思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应采用分区域、分级别的设计思路,根据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和发展阶段,确定相应的排水系统规划方案。

例如,在城市中心区域可以采用地下管网和地下蓄水设施,而在郊区可以采用雨水花园和湿地处理设施。

3.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应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如智能监测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还应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巡检和维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设计方法1. 数据收集与分析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包括城市的地理、气候、地质和土地利用等基础数据,以及水资源状况、环境质量和人口密度等相关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城市的排水需求和问题,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 系统模拟与优化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设计还需要进行系统模拟与优化,即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模拟,对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与优化设计

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与优化设计

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与优化设计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网布局与优化设计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排水系统的概述、管网布局的原则与方法、优化设计的内容与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排水系统的概述城市排水系统是指城市内部的雨水和污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系统。

其主要由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组成。

雨水管网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降雨引起的雨水,污水管网则用于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城市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于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网布局的原则与方法1. 排水区划原则:根据城市的地形、水文条件和土地利用情况,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排水区,每个排水区内设置一个主要的排水节点。

2. 管网层次原则:根据不同管网功能和流量的大小,将管网划分为主干管网、次干管网和支管网,以及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

3. 基准管径方法:根据设计排水流量和管道材质的要求,采用基准管径方法确定各级管网的初始管径。

4. 排水流向方法:根据地形和排水需求,确定排水的流向,遵循自然流向的原则,尽量减少泵站的使用,提高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三、优化设计的内容与实施1. 管网布局优化:通过现场勘测和数据分析,对原有管网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合理的管网布局方案,以提高流向的畅通性和排水的效率。

2. 管道材质优化:合理选择管道材质,考虑到寿命、承载能力、维修成本等因素,选用不同材质的管道进行布局,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减少维修成本。

3. 潮汐管网考虑:对于低洼地区或者经常受潮汐影响的区域,应考虑采用潮汐管网设计,以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智能监控系统应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以及故障预警和快速响应,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施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与优化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环保要求等因素。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要求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要求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要求一、前言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规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并遵守相关的设计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阐述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一些标准要求,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标准1. 城市用地规划: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应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确保排水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求,并能满足预期的人口和经济增长。

2. 系统整体布局: 根据城市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布局排水系统的主干管网和支线管网,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排水效能和运行的安全性。

3. 排水能力计算: 根据城市的降雨特点和流域的特殊情况,计算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力,以确保在强降雨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雨水,防止城市内涝和水灾的发生。

4. 排水设施设计: 设计排水系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雨水口、检查井、泵站、沉砂池等排水设施,以保证排水系统的通畅和稳定。

三、管道设计标准1. 管道材质选择: 根据排水系统的具体需求,合理选择管道材质,包括水泥管、钢管、玻璃钢管等,以满足耐压、耐腐蚀和使用寿命等要求。

2. 管道设计准则: 在排水管道的设计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管道的坡度设计、管道的直径选择、管道的布置方式等,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流量和水力特性。

3. 排水管道井设计: 排水管道井是排水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其设计应合理布置检查井、闸阀、泵站等设施,以便于排水管道的检修和维护。

四、防污染措施标准1. 雨水收集和利用: 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以减少对城市自来水的依赖和减轻排水系统的负荷。

2. 污水处理设施: 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应设置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装置等,以确保排放的污水达到相关的环境标准。

五、标准执行与监测1. 标准执行: 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质量。

浅析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
所遗 留 的城市排 水 管道系 统 , 得不 说 我们在 城 市排 水 不
全部 送 到污水 处理 厂处理 后排 放 。 种方 式对 环境 水质 这 的污 染 最 小 , 对 污 水 处理 厂 处 理 能力 的 要求 高 , 且 但 并 需要 大量 的投 资和运 行 费用 。
管道 系统 建设方 面做 的还远 远 不够 。
( 当量污 染 负荷 。 们排 放 的污染 负荷会 随着 城市 4 ) 人
发 展 、 活水 平提 高而增 加 , 生 但是 有一 定 限度 , 不可 估计 过 大 。S S是污泥 发 生量 的基础 , 决定 时更 要慎重 。
( 选 择排 水线 路 : 4 ) ①排 水管 道 的线路 须服 从排 水规划 的 统筹 安排 ;
广东建材 21 年第3 02 期
勘察设计与装饰
浅析城市排水管道系统 的规划设计
鲁海霞
( 湖南 常德市规划建筑 设计院)
摘 要 :本文主要就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城
市排水 管道系统关系到城 市的发展与居 民的健康生活, 其展 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 希望本文
有 完 善 的城 市 排水 管 道 系统 ,而 且将 之 提升 到法 律 高
度 , 为这 是消 除人类 水污 染 的重要 措施 和环 节 。但 是 认 国 内 目前对 此重 视程度 还远 远 不够 , 的城 市排 水管 道 有
大量 雨水 , 使原 水水质 、 水量 波动 较 大 , 必 对污 水厂 各 势

5 ~ 9
勘察设计与装饰
广东建材 21 年第3 02 期
当生活污 水 、 工业废 水和 雨水 用两 个或 两个 以上 排 工业 排水 量及 水质浓 度 都 已经 有 了较大 的下 降 。 划 中 规 水 管渠排 除 时 , 为分流 制排 水系 统 。其 中排 除生活 污 工业 排水 量不 能估计 过 大 。 称 水 , 业废 水 的系 统称 为污 水 排 水 系统 ; 除雨 水 的系 工 排 为完 全 分流制 、 不完 全分 流制和 截 流式 分流 制 。完全 分 ( 径 流系 数 。根 据地 面 的铺砌 、 被 、 6 ) 植 天然 水 池 、 洼 ( 溢流 周 期 。通 过雨 水淹 没损 失 、 7 ) 建设 费及 维 护 费 统称 为 雨水排 水系 统 。根据排 除 雨水 方式 的不 同 , 分 地 等情况 , 又 准确 决定 径流系 数 。 流制 排水 系统 分设 污水和 雨水 两个 管 渠系 统 , 者汇 集 用 的经济 技术 分析来 决 定溢流 周期 , 宜过 大 。城 市 的 前 不 生 活污水 、 工业 废水 , 至处理 厂 , 送 经处 理后 排放 或加 以 不 同区域 , 特别 是 中心 区和 偏僻 地 区要分 别对 待 。 利 用 。 者通 过各种 排水 设施 汇集 城市 内的雨 水和 部分 后 工 业废 水 ( 洁净) 就近 排入 水体 。但 初期 雨水 未经 处 较 , 理 直接 排放 到水体 , 对水 体污 染严 重 。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_排水管网设计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_排水管网设计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日本
– 日本的排水体系基本是采用分流制。 – 日本的排水管道密度一般在20~30 km/km2,高的地区可达50 km/km2 。 – 从1965年起日本就开始有计划地处理和利用雨水,截止1993 年,使用雨水作为杂用水的设施日本共有28处,使用水量为 500万吨/天。1992年日本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 ”,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 渗设施。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广州市排水系统
– 目前正在同时推进四个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 的能力在2005年达到162万吨/天。 – 广州市排水体制的混乱和脆弱既有城市发展历史的原因,又 有污水处理和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长期严重滞后的原因。 – 污水系统的直接排放和通过合流制及雨污混接方式的污水排 放是造成城市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 污水厂及管道系统规划建设不配套。一方面,污水主干管建 设滞后于支管建设;另一方面,主干管建设滞后于污水处理 厂的建设。 – 合流制中心管道淤积情况严重,在清掏不及时的情况下,遇 暴雨则出现“水增阶”。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的特点
• • • • • • • 历史欠账多,弱点明显 涉及地域大,问题复杂 雨污合流多,污染较大 水系破坏重,排涝困难 发展不均衡,混接较多 综合利用少,有待加强 经济实力强,发展较快
发达国家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 美国
– 1980年美国污水处理率达到70%。 – 美国主要大城市的排水体制均为分流制,在已建的合流拱沟 中都搞了污水和雨水的完整的截流设施。 – 美国发现污水、雨水分开排放后,雨水管道的初期雨水和在 道路上造成迳流的小雨水也严重污染水体,认为不仅在合流 制管道中要截流初期雨水进行处理,而完全分流制的雨水管 的污浊雨水也应当截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城市排水系统是指为了有效排除城市内产生的雨水和废水,维护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环境而设计的一套系统。

本文将探讨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案1. 收集与储存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储存雨水。

建议在城市规划初期就考虑设置雨水收集装置,例如屋顶排水系统、雨水花园和地下水贮存设施等。

这些装置能够将雨水收集起来,并作为再利用水源。

2. 处理与过滤收集到的雨水需要经过处理和过滤,以确保其达到可再利用的标准。

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如沉淀池、过滤器和植物过滤带,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沉积物和其他污染物。

3. 再利用经过处理和过滤的雨水可以被用于灌溉、冲洗马路和公共区域清洁等用途。

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城市供水负荷,还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废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案1. 分流制度废水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分流制度,即将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分开排放。

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有助于废水的后续处理过程。

2. 处理与净化废水需要经过处理和净化,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采用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并提高其水质。

3. 排放与回收经过处理和净化的废水可以以安全的方式排放进水体或再利用。

对于一些符合标准的废水,可以通过再生水工艺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再利用标准,如农业灌溉和景观水系。

四、管道系统设计方案1. 管道布局城市排水系统的管道布局需要考虑整个城市的地理特点和建筑布局。

合理规划管道路线和管径,以确保排水的高效性和顺畅性。

2. 检修井与闸门在关键位置设立检修井和闸门,以方便管道维修和调节排水流量。

检修井应配备安全设备,以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

3. 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安装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管道的流量和压力,并及时发现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故障处理速度。

五、可持续性措施1. 环保材料使用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如回收材料和可再生材料。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截流式合流制
特点:投资较省、污染不大、有污水厂 适用:干旱地区、旧城改建
完全分流制
特点:投资大、污染小、有污水厂 适用:新建地区
不完全分流制
特点:投资较省、污染小、有污水厂 适用:地形起伏且水系健全地区
返回
LOGO
二、城市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体制选择
环境保护方面 工程投资方面 近远期关系方面 施工管理方面 城市建设初期,根据情况,采用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 流制、不完全分流制,逐步向完全分流制过渡。 要因地制宜,一个城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排水体制是很 正常的。
★雨水排水系统
*用来收集径流的雨水,并将其排入水体。 *包括:房屋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街坊或厂区雨水 管渠系统;街道雨水管渠系统;雨水泵站及压力管; 出水口。
前进
返回
LOGO
街坊污水管道系统布置图
前进
返回
LOGO
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平面示意图
返回
LOGO
四、城市排水工程系统布置
形式分类
Q (n0 1)Qf Q1 Q2
前进 返回
LOGO
返回
LOGO
合流制改造
★改合流制为分流制 ★保留合流制,修建截留干管
返回
LOGO
第五节 污水处理
污水指标(P145) 处理方法与处理分级
★物理法 ★生物法 ★化学法
厂址与用地
★污水处理厂 ★小型污水处理站 ★生态型处理设施
口径小,造价节省;污水 排放迅速
★缺点:水体污染严重
返回
LOGO
截流式布置
正交式的基础上,在河岸 敷设总干管,将各干管的 污水截留送至污水厂的方 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彭 丞(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深圳518029)摘 要:结合城市排水工程实践,介绍水污染控制及排水系统发展历程,分析排水系统功能及规划设计,提出符合城市要求的排水管网设计,实现供排水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 U 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96(2011)02-0118-02The City Drainage System Plan DesignsPENG Cheng(Shenzhen M unicipa l A dminist ratio n D 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L imited Company,Shenzhen 518029,China)Abstract:In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w ater pollutio n control and the drainage system dev elo pm ent course,the drainage system function,the drainage system plan,the dr aining w ater system and the draining w ater manag em ent design and so on.Key words:city drainag e system ;plan;design 收稿日期:2010-10-26作者简介:彭 丞(1984-),男,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给排水设计.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总量先天不足,二是水质日趋恶化,不能满足水体正常使用的功能要求。

恢复我国水环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根本所在,其主要途径就是在各城市修建和完善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程度,努力促进水的健康循环。

1 水污染控制及排水系统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我国水污染控制经历了由单一污染源的治理、污染物体浓度达标排放到区域污染综合防治、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两个阶段。

2 排水系统的功能传统观念上的排水系统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水质为目的,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是保护了局部的生活环境,危害了广大流域地区。

实际上,良好的水环境不是局部地域的,它的范围是整个流域乃至全球的,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好比是城市水循环的动脉与静脉,排水系统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畅通城市水循环的作用。

21世纪排水系统的定位应从以前的防灌减灾、防污减灾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从而恢复健康水循环和良好水环境,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事实证明,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回用是恢复水环境的必由之路,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已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在这方面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是对社会的贡献。

3 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在进行排水管网的规划时,要把雨水和污水的收集、处理、综合利用结合起来,逐步把目前的雨、污水合流或不完全分流制系统转变为完全的分流制系统。

雨、污水的分流有利于对不同性质的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和控制,有利于雨水的收集、贮存、处理和利用,避免洪涝灾害,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城市面源污染。

在规划中还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应妥善处理和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大量污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3.1 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和数目按照传统规划方法,污水处理厂厂址要根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城市布局、受纳水体功能及流量等因素来选择。

一般尽可能地安放在各河系下第2期彭丞: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游,城市郊区,但是这种系统布局使污水厂距离再生水用户较远,需铺设的回用水管费用相应增加,不利于污水的资源化,因此,在确定污水处理厂厂址时,还应对再生水的用户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回用水的需求,在城市适当位置设置污水净化厂,收集附近区域的城市污水,根据回用水质要求加以处理后就近回用。

因此,城市污水厂的数目不应拘泥于传统经验,而应依据城市实际中水回用的要求加以处理,符合我国当前国情。

3.2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污水处理的方法较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工艺流程。

因此,应该根据污水水质和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对水处理单元进行多种组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并选择出经济可行的污水处理流程,这就要求在确定工艺流程的时候增加对该厂附近地区污水再生产水需求情况的调查,以便对处理工序进行适当的延长和完善,可满足污水回用水质的要求。

3.3技术经济分析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方案比选时,在满足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前提下,除要考虑费用与技术等因素外,还应考虑是否有利于实现污水资源化)))即在原有技术经济分析因子的基础上,增加/促进污水资源化0和/环境质量的改善0这两个重要的比较因子,虽然目前我国投入到污水厂建设的资金较为有限,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地实现污水资源化还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但是必须注意到这将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应该从现在开始在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率先实现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努力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回收途径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4排水体制与排水管理的设计4.1排水体制我国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投资因素的限制及发展模式的影响,现状建成区多为雨污合流制。

合流制区域面积至少占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而且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建成区,建筑密集,各种地下管线拥挤,要改造为分流制,需增设一套污水管系统,难度非常大。

结合近年国内城市污水设施建设的情况,应该采用混合制的排水体制,即城市新区及有条件改造的建成区采用分流制,把雨水、污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结合起来。

合流制排水体制(见图1)的设计应注意截流倍数,雨水调蓄和环境评价等几个因素,分流制排水体制(见图2)的设计应注意与现状排水系统的衔接问题;混合制排水体制在设计时,其分流制污水干管应在合流制截流干管的终端溢流并在下游接入,严禁先汇流再溢流。

4.2排水管网的设计计算传统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是:设计人员在掌握了较为完整可靠的设计资料后,按照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的原则,确定一种较为合理的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然后计算出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以水力计算图或水力计算,求出各管段的管径、坡度以及管底标高和埋设深度。

计算中,一般只是凭经验对管段的管径和坡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求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但其合理程度受到设计人员个人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大多数计算采用反复查阅列表的方法进行,工作效率低,时间长,不利于设计方案的优化。

排水管道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其设计计算主要涉及到3个方面的内容:¹在管线平面布置已定情况下进行管段管的埋深设计;º管线平面布置的优化选择;»雨水径流横型的建立,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通常具备溢流设施。

因此,从水量角度而言,合流制排水系统对于排水区域的影响与分流雨水系统实际上是相间的。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应用上均已取得很大的成果,也仍然存在着许多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系(下转第128页)#119#交通科技与经济第13卷往能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努力,并能不屈不挠地把思想付诸到行动中,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去工作。

任何一个员工,都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怎样精益求精,做得更好,并且认真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5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又一项重要能力。

学习、工作和社会人际交往等都离不开语言表达,一个人必须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想要具备这一能力,当代卓越工程师首先要敢于说,这也是练好口才的前提;其次要做到有话可说,这是练好口才的基础;再次是要善于说话,注意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注重语言的得体,这是练好口才的关键。

努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人们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通过人际交往,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及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对方。

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自己。

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

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

6结束语卓越工程师不但应该具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人文素质,这对更好的理解工程、社会、历史、文化的内涵有巨大帮助。

工程师既能改变世界,也能破坏环境,让工程师了解人文科学尤其是历史学,具有以史为鉴、不犯同样错误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1]王沛,季长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6):99-101.[2]袁剑波,郑剑龙.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35-37.[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0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0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5]张爱邦.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路径选择[J].职业时空,2009(9).[6]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责任编辑:王欣](上接第119页)统方法的发展,更好地研究开发排水管道系统设计计算软件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4.3改革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强立法和有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依法推行行业改革并加强市场监督,制定社会资本包括国外资本准入的条件和实施程序,依法确立特许经营制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市场及市场监管行为,在城市供水方面要对现有的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加快城市排水方面的立法步伐,加强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督。

进一步清理思路,明确目标,深入推进城市水行业的改革,从有利于企业和行为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着重在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上下功夫,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以促进全行业科学、健康发展为目标,把市场机制的建立和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建立起明晰规范的产权关系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企业在政府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的情况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既要使企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要保证实现政府规定的社会效益目标。

5结束语进一步推进城市水价改革,全面实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促进污水处理的企业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理顺并改革水价,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改善经营的水价形成机制,尽快在全国城市征收污水处理费,逐步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以促进污水减量排放和节约用水,加快水污染的治理,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合理确定水资源费用与城市供水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