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课件PPT】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合集下载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THANK YOU
糖尿病
糖尿病会导致血管病变,增加 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受损 ,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 风险。
吸烟
吸烟会释放尼古丁等有害物质 ,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 栓形成的风险。
肥胖
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增加血 脂和血糖水平,进而损害血管 健康。
危险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变得脆 弱,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
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 而引起头晕或眩晕的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速或不规则,这是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
预警症状
严重的胸痛或呼吸困难
这些症状可能是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预警信号,如心肌梗死或中 风。
身体部位疼痛或不适
例如,患者可能会感到手臂、背部或颈部的疼痛或不适,这些可能 是心脏问题的预警信号。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统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冠心 病、脑梗塞、高血压、心肌炎等。
这些疾病通常与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心脏功能异常等病理 过程有关。
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高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 内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 率较高。
危险因素多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吸烟、肥胖等都是心脑 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预防和治疗困难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 疗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包 括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 式、控制危险因素等。

【全科医学课件PPT】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全科医学课件PPT】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介绍几种食物含盐量
1小平勺盐 6克
二两油饼 0.8克
二两榨菜 11.3克
1个咸鸡蛋 2克 一袋方便面 5.4克
1片火腿肠 1克
一片配餐面包 0.8克
两片酱萝卜 0.8克
合理的膳食结构应该是什么
即一、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 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建议从小时开始,每天1
袋牛奶,坚持终生饮用。
(四)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全身血 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冠心病、心梗、脑中风、肾衰、足坏疽
微血管病变:肾病变(蛋白尿)、视力↓(失明) 神经感觉障碍
细胞直接毒性作用
糖尿病
各种蛋白 质的糖化 作用
促进
糖化-LDL 泡沫细胞
抑制
糖化-HDL
转运胆固醇
动 脉 粥

糖化纤 导致 维蛋白
发病前预防,以无病防病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
1. 合理饮食
1
控制体重:限制热量摄入,低脂低胆固醇饮
食 低脂——脂肪<总热量30%
低胆固醇——胆固醇<300mg/日
2
减少膳食脂肪,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3)限钠补钾: WHO建议:每人每天食盐5克 我国居民摄盐量 北方15~18克 南方 7~12克 建议:1)减少烹调用盐,减少腌制食品 2)增加含钾食物( 新鲜蔬菜、水果)
有益身心的运动
1.走路:尽量每周散步四到五 次,每次30到40分钟,这对身 体非常有益,无需花费巨资参 加健身俱乐部,只要买一双舒 适的鞋穿就行了。
2.骑自行车:以中速骑车, 对心肺功能的提高很有帮助 ,对减肥也有特效。
3.跑步: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 都有很大的好处,每天保持一定 时间的锻炼(30分钟以上),会 有利于减肥,最好的方式是跑走 结合。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我国血脂异常是以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为主。
西方人群是以高总胆固醇血症为主。
糖尿病分为 4 型,2 型占 90%。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本版权归属 中国双飞网 独家所有,禁止打印、复印。
1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COPD 包括: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我国现患脑卒中 700 万,每年新发病 200 万。 脑卒中为最常见的神经疾病,为成人死亡失能首位原因。 脑卒中表现:①突然出现→全身无力、出汗、呼之不应。②头晕、头痛、嗜睡、精神障碍、视物不清、面部麻木、舌头麻木、说话不清、 流口水、口吐白沫、恶心、呕吐、肢体麻木、肢体活动障碍。 脑卒中最佳抢救时间为 3 小时。 脑卒中治疗:①解除血栓、抗凝、抗纤、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②改善血液循环。③维持生命体征。④消除脑水肿(脱水)、降 低颅压。动
体育锻炼、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心理疾病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控制情绪。
遗传
优生优育。
健康教育(原则:反馈、强化、个体化、易行、相关性、可利用)
(内容:心理、疾病、生活、防治)
【二级预防】定期体检、警惕先兆症状
【三级预防】对症治疗、康复治疗。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为疏水性→必须与血液中蛋白质结合→脂蛋白。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本版权归属 中国双飞网 独家所有,禁止打印、复印。
2
高血压(最常见、最普遍、最重要因素) 【脑卒中 CVD】 降血压(ARB/ACEI、β阻滞剂)、中医药。
高血脂:胆固醇 C、甘油三酯 TG
【冠心病 CHD】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
肥胖
减轻体重
高血糖
降糖
血栓
溶栓、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处理PPT医学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处理PPT医学课件

手段
及时
转诊
19
❖ 二、专科治疗后的工作
全面了解专科诊疗经过,建档。
1.学到新技术 2.督促患者完成医嘱要求 3.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变化 4.新问题及时与专科医生联系
20
第五节 心脑血管疾病 的健康教育及康复医疗
❖ 一、病人教育(patient education) 1.教育原则: 反馈、强化、个体化、易行、 相关性;多渠道。 2.心理教育: 排除对疾病的恐惧及焦虑,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12
6.代谢综合征 具备三项 (1)腹部肥胖:腰围男性>90cm,
女性>85cm (2)血TG≥1.70mmol/L(150mg/dl) (3)血HDL-C<1.04mmol/L(40mg/dl) (4)血压≥130/85mmHg (5)空腹血糖:≥6.1mmol/L(110mg/L)
餐后2小时血糖: ≥7.8mmol/L(140mg/L)
1-24h后重复ECG 持续性胸痛
ST段抬高AMI
血压高且不对称? 胸片纵隔影增宽?
无持续性胸痛 D-二聚体升高?
肌钙蛋白


阴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
阳性 非ST段抬高AMI
胸部CT扫描
正常
药物治疗
危险评估
夹层动脉瘤 肺栓塞
48h后再评估
腹部B超等其他检查
低危组 高危组
极高危组
药物治疗
急诊介入
IABP+急诊介入
7
❖ 三、人群分布: 1.年龄:随年龄增加,发病增加
年龄每增加5岁,stroke死亡增加一倍 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期女性每长10岁, CHD发病率上升一倍 2.性别:
疾病 stroke CHD
西方男女比

心脑血管疾病病因及治疗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病因及治疗ppt课件
不足之处
对某些专业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 强学习和实践。
未来计划
继续深入学习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关注最新 研究进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脑卒中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要点一
临床表现
要点二
诊断方法
头痛、眩晕、呕吐、失语、偏瘫等。
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功能评估等。
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高血压
头痛、头晕、心悸、胸闷 等,可通过血压测量进行 诊断。
心律失常
心悸、乏力、晕厥等,可 通过心电图等检查进行诊 断。
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 险因素。
预防策略
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戒烟限酒,保持健康 体重,增加运动量等,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全球趋势与挑战
全球趋势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不良生活方式 和饮食习惯的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将持 续上升。
心力衰竭
气短、水肿、乏力等,可 通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 检查进行诊断。
05
CATALOGUE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案探讨
药物治疗原则与实践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 因素,选用合适的药物,如抗 血小板聚集药物、降压药物、
降脂药物等。
用药时机
在疾病早期,根据患者病情, 及时启动药物治疗,以延缓病 情进展。
药物治疗
01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以恢复正常心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内皮 细胞功能
障碍
硬 化
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无论性别、年龄,其心血管病发病率 均高于非糖尿病者
高血糖症、糖耐量异常,甚至偶然测出高血糖都 与心血管病危险增加有关
糖尿病病人中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血糖正 常的人大2倍
(五)肥胖 Obesity
脂肪含量: 男>体重的25% 女>体重的30%
研究表明
低密度脂蛋白(LDL-C)上升与冠心病日后发病 呈 正相关
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与冠心病呈负相关 胆固醇水平在
5.2~5.72mmol/L(200~220mg/dl)时冠心 病相对稳定,当超过此值时冠心病发病危险随胆固醇 浓度升高而增加
载脂蛋白A(APO-A)下降、载脂蛋白B(APOB) 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素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脂蛋白脂酶
损伤
LDL
分解氧化
OX-LDL 内膜
单核细胞 移至内膜下
结缔组织
平滑肌细胞
单核巨 吞噬 OX-LDL 噬细胞
泡沫细胞
脂质条纹 粥样斑块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粥样斑块 破裂
促凝 动脉内膜出 物质 血,溃疡
血栓形成
血管管腔 狭窄闭塞
冠心病 心肌梗死 脑卒中(脑梗死)
●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 当血压偏高水平或正常高值时,冠心病、脑卒中的
发病率、及相对危险度已显著增高
中国高血压的现状
患病率 全国患者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1991年全国抽样 调 查(>15岁以上)
2002年全国抽样 调 查(>18岁以上)
13.58 %
18.8 %
约9400万 约1.6亿
26.6 % 12.1% 2.8 % 30.2% 24.7 % 6.1 %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BMI=体重(kg)/身高(m)2
体重过低 正常 超重 肥胖
(二)吸烟 Smoking
吸烟与不吸烟者冠心病、脑卒中 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
吸烟
不吸烟
冠心病
2~3
1
脑卒中2Βιβλιοθήκη 1心率↑,心肌需氧量↑ 外周血管收缩 冠状动脉收缩
高血压 心绞痛、心梗
吸烟 脑血流量↓ 脑动脉硬化,舒缩功能↓ 血小板聚集↑
脑卒中
血脂代谢紊乱: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HDL ↓、LDL ↑
研究表明
吸烟量、年限、吸入深度、开始吸烟年龄均与冠 心病的危险比值呈剂量反应关系
吸烟斗和雪茄者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小于吸纸 烟者
吸烟与高血压、高胆固醇同时存在则起协同作用 吸过滤嘴、低焦油或低尼古丁纸烟也不安全
(三)血脂异常 Dyslipidemia
总胆固醇(TC) ↑ 高密度脂蛋白(HDL-C) ↓ 甘油三脂(TG) ↑ 载脂蛋白A(APO-A)↓ 低密度脂蛋白(LDL-C) ↑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 ↑ 载脂蛋白B(APO-B) ↑ APO-A↓,APO-B ↑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致病
每增加5岁,死亡
率接近增加1倍
50岁前男:女=7:1
男≈女
60岁后男≈女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 Hypertension
高血压无论是稳定的或不稳定的,收缩期的或 舒张期的,轻度的或重度的,在任何年龄、性别, 都是冠心病和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并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
(四)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全身血 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冠心病、心梗、脑中风、肾衰、足坏疽
微血管病变:肾病变(蛋白尿)、视力↓(失明) 神经感觉障碍
细胞直接毒性作用
糖尿病
各种蛋白 质的糖化 作用
促进
糖化-LDL 泡沫细胞
抑制
糖化-HDL
转运胆固醇
动 脉 粥

糖化纤 导致 维蛋白
中国发病的流行趋势
北方高于南方 城市高于农村 汉族高于少数民族
(二)、季节分布
脑卒中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冬季>夏季
冠心病 12~2月 频发
1月
高峰
(三)、人群分布
冠心病
脑卒中
年龄 性别
男>40岁,每增加10岁 随年龄增加,患病
上升1倍,女发病晚10年, 率、死亡率升高,
绝经后接近男性
07年6月相声拿大师什候么耀来文在拯家救中突你发心肌梗塞去世 尚年轻的生命!
预计2020年全球死亡数
冠心病:630万 脑卒中:440万
1100万(上升74.6%) 770万(上升75%) 致残 100万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地区分布
世界各国差别 : 西方 发病较高:芬兰 匈牙利 保加利亚 美 国 发病较低:瑞典 荷兰 瑞士 加拿大 东方 发病较高:日本 中国 发病较低:泰国 印尼
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管理及家庭保健 、 康复医疗和周期性健康检查;熟悉心、脑 血管 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人教育和全科 医师的 职责;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 险因素、 三级预防。
本章重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三级预防。本章难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 人 教育。
类别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 (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舒张压(mmHg )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研究资料表明: SBP每↑10mmHg_冠心病危险性↑28% DBP每↑5mmHg 冠心病危险性↑24% SBP每↑10mmHg_脑卒中危险性↑54%
第一节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
疾病(2004/2013年)
2013年 占死亡总数的%
2004年 占死亡总数的%
1冠心病
12.9
12.2
2中风和其它脑血管疾病
11.4
9.7
3下呼吸道感染
5.9
7.1
4围产期疾病/慢性阻塞性 肺病
5.4
5.4
5慢性阻塞性肺病/腹泻
3.5
5.1
6腹泻病/艾滋病
2.9
3.7
7艾滋病/气管、支气管、 肺部癌症
2.7
3.5
8结核/糖尿病
2.6
2.5
9气管、支气管、肺部癌症 /道路交通事故
2.3
2.3
10道路交通事故/早产
2.2
2.2
05年8月46岁的著名演员高秀敏在家突发心脏病去世;
05年7月2日特型演员古月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
06年12月相声大师马季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幸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