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目标和资产管理教案

合集下载

企业审计目标和资产管理讲义(doc 66页)

企业审计目标和资产管理讲义(doc 66页)

企业审计目标和资产管理讲义(doc 66页)目录◇审计目标和程序◎资产类1. 货币资金审计目标和程序••52. 短期投资审计目标和程序••53. 应收票据审计目标和程序••64. 应收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65. 坏帐准备审计目标和程序••76. 预付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87. 其他应收款审计目标和程序••88. 待摊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99. 存货审计目标和程序••910.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审计目标和程序••1111. 长期投资审计目标和程序••1112. 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审计目标和程序••1213. 固定资产清理审计目标和程序••1214. 在建工程审计目标和程序••1315.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审计目标和程序••1316. 无形资产审计目标和程序••1317. 递延资产审计目标和程序••14◎负债类18. 短期借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419. 应付票据审计目标和程序••1520. 应付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521. 预收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622. 应付福利费审计目标和程序••1723. 未付利润审计目标和程序••1724. 未交税金审计目标和程序••1725. 其他未交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826. 其他应付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927. 预提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1928. 长期借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929. 应付债券审计目标和程序••2030. 长期应付款审计目标和程序••2031. 实收资本审计目标和程序••2132. 资本公积审计目标和程序••2133. 盈余公积审计目标和程序••2134. 未分配利润审计目标和程序••22 ◎损益类35. 产品销售收入审计目标和程序••2236. 产品销售成本审计目标和程序••2337. 产品销售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2438. 管理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2539. 财务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2540.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审计目标和程序••2541. 其他业务利润审计目标和程序••2642. 投资收益审计目标和程序••2643. 营业外收入审计目标和程序••2644. 营业外支出审计目标和程序••2745.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审计目标和程序••2746. 所得税审计目标和程序••27◇其它47. 或有损失审核程序••2848. 审计总体计划••2849. 审计标识••2950. 符合性测试常规程序-销售与收款循环••3051. 符合性测试常规程序-购置与付款循环••3152. 合性测试常规程序-仓储与存货循环••3253. 符合性测试常规程序-生产循环••3254. 符合性测试常规程序-工薪与人事循环••3355. 符合性测试常规程序-融资与投资循环••35 ◇审计目标和程序◎资产类1. 货币资金审计目标和程序(1)审计目标①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②确定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③确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余额是否正确;④确定货币资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审计管理审计教案

审计管理审计教案

审计管理审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审计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审计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审计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审计管理的定义审计管理的重要性2. 审计管理的流程与方法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与分析审计报告的结构与内容审计意见的类型与表述4. 审计管理的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审计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审计管理在案例中的应用与效果5. 审计管理的实践操作审计管理工具的使用审计管理软件的操作与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审计管理的概念、流程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审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使用审计管理工具和软件,进行实践操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审计管理相关教材或指导书。

2.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审计案例。

3. 审计管理工具和软件:供学生实践操作使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审计案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深度。

3. 实践操作成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六、审计管理的伦理与职业准则1. 教学目标理解审计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应遵循的职业准则。

分析伦理冲突和解决伦理问题的方法。

2. 教学内容审计伦理的概念与重要性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伦理决策框架与伦理冲突解决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审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职业准则。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伦理案例,培养学生的伦理判断能力。

4. 教学资源教材:包含审计伦理和职业准则的相关章节。

案例材料:提供真实的伦理案例供学生讨论。

5.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伦理分析能力。

书面测验:测试学生对审计伦理和职业准则的理解和应用。

七、审计风险评估与管理1. 教学目标学习审计风险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审计风险评估的步骤和方法。

了解如何通过风险管理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教案 第六章审计目标

审计教案  第六章审计目标
2013-3-8 Auditing 4
第六章 审计目标
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1.基本原则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 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具体要求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3)遵守审计准则; (4)合理运用职业判断;(艺术性) (5)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联系教材P60)
2013-3-8
Auditing
6
第六章 审计目标
第三节 财务报表循环
一、财务报表审计的循环法(联系P298)
二、循环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制造业企业的循环 (4个方面 教材110页)
2013-3-8 Auditing 7
第六章 审计目标
第四节 确定具体审计目标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 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例】报表中流动资产项目下列示:存货 100万元 明确认定:(1)存货是存在的; (2)存货的正确余额是100万。 隐含认定:(1)所有应报告的存货都包括在内; (2)所有被报告的存货都归被审计单位 所有; (3)存货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
9
2013-3-8
Auditing
第六章 审计目标
第四节 确定具体审计目标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分类 各类认定的含义 具体审计目标 (注册会计师需要确认的事项) 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多记)
存在 权利和义务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 在的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 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 被审计单位的义务(权属问题) 偿还义务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教案

审计学教案审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审计的定义、目标、范围和方法;2、掌握审计的基本流程和技能,包括审计计划、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和证据收集等;3、了解常见的审计工具和技巧,如抽样审计、分析性程序和审计软件等;4、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审计方法和技巧;5、理解审计报告的作用和内容,包括标准审计报告和特殊目的审计报告。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审计概述1.1 审计的定义和目标 1.2 审计的种类和范围 1.3 审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第二章审计计划和风险评估2.1 审计计划的作用和内容 2.2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2.3 内部控制测试的作用和方法第三章审计工具和技巧3.1 抽样审计的概念和方法 3.2 分析性程序的概念和应用 3.3 审计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第四章财务报表审计4.1 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方法和技巧 4.2 利润表审计的方法和技巧4.3 现金流量表审计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章审计报告5.1 标准审计报告的作用和内容 5.2 特殊目的审计报告的作用和内容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流程和技能;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活动,如模拟审计、实地调查等,帮助学生掌握审计工具和技巧;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想法和经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评估学生对审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2、案例分析报告: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审计流程和技能的掌握程度;3、实践操作评估:通过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对审计工具和技巧的掌握程度;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审计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料1、审计学教材;2、审计相关法规和准则;3、实际案例分析材料;4、审计工具和技巧的相关软件和应用程序。

资产管理培训教案资产管理与项目管理

资产管理培训教案资产管理与项目管理

资产管理培训教案资产管理与项目管理
资产管理培训教案
资产管理与项目管理
导言:
资产管理和项目管理是企业有效管理资产和实施项目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资产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介绍和讲解,帮助学员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一、资产管理概述
1.1 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1.2 资产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1.3 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1.4 资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二、项目管理概述
2.1 项目的概念和特点
2.2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2.3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2.4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和十大知识领域
三、资产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3.1 资产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3.2 项目管理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3.3 资产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协同效应
四、资产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工具与技巧
4.1 资产管理工具的介绍与应用
4.2 项目管理工具的介绍与应用
4.3 资产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工具融合与优化
五、资产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案例分析
5.1 案例一:资产管理在项目实施中的成功应用
5.2 案例二:项目管理在资产处置中的有效运用
六、结语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对资产管理和项目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希望学员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资产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教案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充。

资产专项审计方案计划

资产专项审计方案计划

一、背景与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公司资产管理的现状,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提高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公司年度审计计划,特制定本资产专项审计方案。

二、审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3. 《企业会计准则》4. 公司内部相关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三、审计范围本次审计范围包括公司所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

四、审计内容1. 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查公司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存在违规操作。

2. 资产管理流程合规性:审查公司资产采购、领用、保管、处置等环节的流程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漏洞。

3. 资产清查盘点情况:审查公司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是否及时、准确,是否存在盘盈、盘亏现象。

4. 资产利用效率:审查公司资产利用情况,分析资产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闲置资产。

5.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审查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滥用减值准备现象。

6. 资产风险控制:审查公司资产风险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风险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五、审计方法1. 文件审查:审查公司资产管理制度、操作流程、财务报表等文件资料。

2. 调查询问:与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3. 实地核查:对重点资产进行实地核查,验证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4. 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资产利用效率、风险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六、审计时间本次审计时间为2023年X月至2023年X月。

七、审计步骤1. 审计准备阶段:成立审计组,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方法。

2. 审计实施阶段:按照审计方案,对资产管理制度、流程、清查盘点、利用效率、减值准备、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审计。

3. 审计报告阶段:整理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审计报告。

4. 审计反馈阶段:向公司管理层汇报审计情况,提出整改要求。

八、预期成果1. 全面了解公司资产管理的现状,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审计教案

审计教案
案例
能力训练任务
1能够熟练运用审阅法、观察法、盘点法、核对法、复算法
2能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案例:
①【工作实例3-1】审查固定资产的增加
②【工作实例3-4】审查固定资产的减少
参考
资料
《审计学》(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丁瑞玲.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审计实务》(第2版). 肖小飞.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贷:累计折旧3 600(30000×24%×6/12)
管理费用26 400
本表后附:
1.会计人员处理该笔业务的记账凭证及其后附的原始凭证复印件;
2.审计人员与财务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谈话记录(略);
3.如果是初次审计,应附该公司的会计政策关于现金有关内容的复印件。
【知识点总结】(时间20分钟)
一、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复习上次课主要内容(时间5分钟)
考勤
复习提问:1、存货审查的主要方法
2、存货的盘点与库存现金盘点的异同
(二)学习新知识
1.如何确定固定资产入价
2.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哪些?
3.如果提供固定资产账簿资料,试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发现其存在问题?
【告知】(时间10)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固定资产审计
2.固定资产减少的审计
(1)审查固定资产的减少合法性。固定资产的减少应经过批准和技术性分析及鉴定,应有具体职能部门的报告。只有经审批部门批准后,才可进行固定资产减少的处理。
(2)审查不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数额计算的正确性,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核算规定。一般通过检查固定资产明细表、账、卡、报废清单等凭证资料来验证。
(3)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抽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销额是否正确。

审计学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审计学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审计学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了解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3. 理解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重点和难点;4. 熟悉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评价。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审计学原理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2. 能够独立设计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3. 能够运用专业判断评价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4. 能够对内部控制制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年级审计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对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对审计学的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4. 注重过程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审计学基本概念与原则- 审计的定义与分类- 审计的目标与原则- 审计标准与审计准则2. 审计程序与方法- 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设计- 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 审计抽样方法3. 企业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概述-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审计要点- 财务报表附注及披露事项的审计4.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与要素- 内部控制制度评价-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与审计报告5. 审计报告与审计结论- 审计报告的类型与结构- 审计意见的形成与表达- 审计结论及其运用6. 审计案例分析- 典型审计案例分析与讨论- 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案例启示与防范措施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审计学基本概念与原则第3-4周:审计程序与方法第5-6周: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第7-8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第9-10周:审计报告与审计结论第11-12周:审计案例分析与实践教材章节关联:《审计学》第1章 审计概述《审计学》第2章 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学》第3章 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审计学》第4章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审计学》第5章 审计报告与审计结论《审计学》第6章 审计案例分析与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审计学科的基础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审计目标和程序◎资产类1. 货币资金审计目标和程序•••••••••••• 52. 短期投资审计目标和程序•••••••••••• 53. 应收票据审计目标和程序•••••••••••• 64. 应收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 65. 坏帐预备审计目标和程序••••••••••••76. 预付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87. 其他应收款审计目标和程序•••••••••••88. 待摊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99. 存货审计目标和程序••••••••••••••910. 待处理流淌资产净损失审计目标和程序••••••1111. 长期投资审计目标和程序••••••••••••1112. 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审计目标和程序•••••••1213. 固定资产清理审计目标和程序••••••••••1214. 在建工程审计目标和程序••••••••••••1315.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审计目标和程序••••••1316. 无形资产审计目标和程序••••••••••••1317. 递延资产审计目标和程序••••••••••••14◎负债类18. 短期借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419. 应付票据审计目标和程序••••••••••••1520. 应付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521. 预收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622. 应付福利费审计目标和程序•••••••••••1723. 未付利润审计目标和程序••••••••••••1724. 未交税金审计目标和程序••••••••••••1725. 其他未交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826. 其他应付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927. 预提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1928. 长期借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929. 应付债券审计目标和程序••••••••••••2030. 长期应付款审计目标和程序•••••••••••2031. 实收资本审计目标和程序••••••••••••2132. 资本公积审计目标和程序••••••••••••2133. 盈余公积审计目标和程序••••••••••••2134. 未分配利润审计目标和程序•••••••••••22◎损益类35. 产品销售收入审计目标和程序••••••••••2236. 产品销售成本审计目标和程序••••••••••2337. 产品销售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2438. 治理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2539. 财务费用审计目标和程序••••••••••••2540.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审计目标和程序•••••••2541. 其他业务利润审计目标和程序••••••••••2642. 投资收益审计目标和程序••••••••••••2643. 营业外收入审计目标和程序•••••••••••2644. 营业外支出审计目标和程序•••••••••••2745. 往常年度损益调整审计目标和程序••••••••2746. 所得税审计目标和程序•••••••••••••27◇其它47. 或有损失审核程序•••••••••••••••2848. 审计总体打算•••••••••••••••••2849. 审计标识•••••••••••••••••••2950. 符合性测试常规程序-销售与收款循环••••••3051. 符合性测试常规程序-购置与付款循环••••••3152. 合性测试常规程序-仓储与存货循环•••••••3253. 符合性测试常规程序-生产循环•••••••••3254. 符合性测试常规程序-工薪与人事循环••••••3355. 符合性测试常规程序-融资与投资循环••••••35◇审计目标和程序◎资产类1. 货币资金审计目标和程序(1)审计目标①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②确定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③确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余额是否正确;④确定货币资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①核对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与总帐的余额是否相符;②会同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人员盘点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分币种面值列示盘点金额;资产负债表日后进行盘点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帐户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缘故并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需在“盘点表',中注明或作出必要的调整。

③猎取资产负债表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经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若有差异,应查明缘故,作出记录或作适当的调整;④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帐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帐情况,如有存在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前进帐的应作相应调整;⑤向所有的银行存款户(含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函证年末余额;⑥银行存款中,如有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况,作出记录;⑦抽查大额现金收支、银行存款(含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支出的原始凭证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帐户的进帐情况,如有与托付人生产经营业务无关的收支事项,应查明缘故,并作相应的记录;⑧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现金、银行存款收支凭证,如有跨期收支事项,应作适当调整;⑨检查非记帐本位币折合记帐本位币所采纳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折算差额是否已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⑩验明货币资金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2. 短期投资审计目标和程序(l)审计目标①确定有价证券是否存在;②确定有价证券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③确定短期投资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或损失)的记录是否完整;④确定短期投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⑤确定短期投资的计价是否正确;⑥确定短期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①核对短期投资明细帐与总帐余额是否相符;②会同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人员盘点库存有价证券,编制“库存有价证券盘点表”。

列明有价证券名称、数量、票面价值和取得成本并与相关帐户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缘故,并作出记录或进行适当调整;③在外保管的有价证券,应查阅有关保管的证明文件,必要时可向保管人函证;④检查有价证券购入、售出或兑现的原始凭证是否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⑤复核与短期投资有关的损益计确实是否准确,并与投资收益有关项目核对;⑥了解有价证券的可变现情况,并作出记录;⑦检查有无长期投资性质的短期投资项目,并作适当的讲明和调整;⑧有价证券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值与其成本存在着显著差异时,应作出详细记录,并提请被审计单位作适当披露;⑨验明短期投资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恰当披露。

3. 应收票据审计目标和程序(l)审计目标①确定应收票据是否存在;②确定应收票据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③确定应收票据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④确定应收票据是否有效,可否收回;⑤确定应收票据年未余额是否正确;⑥确定应收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①核对应收票据明细帐与总帐的余额是否相符。

②猎取或编制资产负债表日应收票据明细表,并检查明细表各项余额的加计是否正确;从应收票据明细表总数追查到总分类帐;抽查部分票据,检查其内容是否正确;将所查的票据项目:追查到应收票据明细帐,并与有关文件核对。

③监盘库存票据,并与应收票据登记簿的有关内容核对。

④抽取部分票据向出票人函证,以证实其存在性和可收回性。

⑤验明应收票据的利息收入是否均已正确入帐。

⑥核对已贴现的应收票据,其贴现额与利息额的计确实是否准确,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恰当。

⑦验明应收票据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4. 应收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审计目标①确定应收帐款是否存在;②确定应收帐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③确定应收帐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④确定应收帐款是否可收回,坏帐预备的计提是否恰当;⑤确定应收帐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⑥确定应收帐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①核对应收帐款明细帐与总帐的余额是否相符。

②猎取或编制应收帐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额是否正确。

③分析应收帐款的帐龄及余额构成,选取帐龄长、金额大的应收款项向债务人进行函证,并依照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回函金额不符的,要查明缘故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未回函的,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纳替代审计程序进行检查,依照替代检查结果推断其债权的真实性与可收回性。

④对未发询证函的应收帐款,应抽查有关原始凭证。

⑤检查应收帐款中有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的,以及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或者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的。

检查坏帐损失的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批准。

⑥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如有,应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⑦关于用非记帐本位币结算的应收帐款,检查其采纳的汇率及折算方法是否正确。

⑧分析明细帐余额,关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缘故,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

⑨验明应收帐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5. 坏帐预备审计目标和程序(1)审计目标①确定计提坏帐预备比率是否恰当,坏帐预备是否充分;②确定坏帐预备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③确定坏帐预备年末余额是否正确;④确定坏帐预备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①核对坏帐预备明细帐与总帐的余额是否相符;②按计提坏帐预备的范围、标准测算已提坏帐预备是否充分,若有大额差异应进行调整;③检查年度内坏帐损失的缘故是否清晰,有无授权批准,有无已作坏帐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帐款;④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仍未收回的长期挂帐应收帐款;⑤检查向债务人询证回函的例外事项及存有争吵的余额;⑥检查坏帐预备的贷方记录是否与列作坏帐损失的帐项一致;⑦复核计算坏帐预备余额占应收帐款余额的比率,并和往常年度的相关比率核对,检查分析其重大差异,⑧验明坏帐预备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6. 预付帐款审计目标和程序(1)审计目标①确定预付帐款是否存在;②确定预付帐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③确定预付帐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④确定预付帐款是否可收回,坏帐预备的计提是否恰当;⑤确定预付帐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⑥确定预付帐款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程序①核对预付帐款明细帐与总帐的余额是否相符。

②猎取或编制预付帐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额是否正确,同时请客户协助,在预付帐款明细表上标出截止审计日已收到物资并冲销预付帐款的项目。

③选择预付帐款重要项目,函证年末余额的正确性,并依照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回函金额不符的,要查明缘故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未回函的,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纳替代方法进行检查,依照替代检查结果推断其债权的真实性或出现坏帐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