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目的:知识: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情感: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从浏览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习题方法和一般命习题常识。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异吗?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习题。

(个别读、齐读)(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按要求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2)释词。

(讨论交流)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3.指名分自然段朗诵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局部是详细写法布尔对昆虫出神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详细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四)作业:1.抄写词语。

2.朗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习题方法和一般命习题常识。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教学目的】1、精读课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对大自然的热爱。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重难点】1、品读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明白本单元前两课所学的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融会贯通,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之间架一座桥梁。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

谁来告诉大家,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板书:法布尔2、过渡:法布尔的衣袋总是鼓鼓的,装满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喜欢看球赛的人叫球迷,特别爱读书的同学我们称他书迷,你觉得法布尔该叫什么迷呢?板书:昆虫迷二、初读课文1、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带有“迷”的词语和句子。

读后交流、板书: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着迷迷恋痴迷2、同学们,课文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排列这三个词语的,你觉得他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交流体会:他们都带有“迷”,但三个词语迷的程度是越来越深的。

3、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的?(抓纺织娘、捉小甲虫)【设计意图:品读是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体悟情蕴的最有效方法。

引导学生品读找中心句,画出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语句,既体现了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和处理,又让学生学到读懂课文,捕捉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三、精读课文过渡:法布尔到底是怎样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甚至“痴迷”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法布尔的童年,走进他童年与众不同的生活,体会他那份对昆虫的痴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目标:一、有情感地朗诵课文;二、积存文句,进展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3、体会法布尔对科学的酷爱,明白只有不懈地尽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进程:一、 初识人物他,1823年12月22日诞生在法国南部的圣莱昂小村;他,对昆虫有着异样浓厚的爱好,度付诸于一生的尽力;他,是一名饮誉世界的昆虫学家,其高作《昆虫记》是不朽的传世名著。

他是谁?二、走进人物一、法布尔生活的村子景色优美,花草丛生,鸟栖虫居,那个地址是小动物的天堂,也是法布尔的乐园。

他从小就对昆虫表现了非同一样的喜爱,也确实是“着迷。

” (教师板书) 这些昆虫令法布尔超级着迷,它们怎么会有如此漂亮的外表?它们又什么缘故会有如此美好的声音?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法布尔。

请大伙儿自由地读课文2-3节,试找出有关表现法布尔着迷的文句。

找到了吗?有哪些?在家一路来交流一下。

生1:说的话 想一想,法布尔和妈妈说话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这只会唱歌的虫子是法布尔偶然抓到的吗?因此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个字? 三天前法布尔就注意到了花丛中有悦耳的声音,今天终于抓到了,心中是何等的兴奋,自豪啊! 你再读读,注意在语句中体会出法布尔现在的心情。

2-3名学生念书。

生2:“三天前……不知是谁在唱歌。

” 关于他人习以为常的昆虫的鸣叫,法布尔却听出了别样的出色,他感觉这实在是太美好了,简直就像是唱歌,并几天来一直留意观看花丛中的动静,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超级的——着迷。

生3:此刻,他终于……家。

从这句话的哪个词能够看出?什么缘故? 对虫子的关注由来已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个中喜悦之情无法比拟,让咱们一路来把第2节细细地品读一下,感受法布尔内心的兴奋,体会他那非同一样的着迷。

生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二、是啊,自然界充满着无数的隐秘,一切都是那么神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五个字。

能正确读写“纵横、闪烁、光泽、责骂、中毒、观察、可恶、痴迷”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语句,从中体会并学习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以及研究的执着精神。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即结合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

能结合小标题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揣摩文章通过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识人物。

1、你喜欢在衣袋里装些什么东西?(学生自由回答,师评议)这些可都是你的小宝贝!有一个孩子也喜欢往衣袋里装自己的小宝贝,可是他装的东西和你们的不太一样。

想知道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校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朗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他为什么把昆虫装进口袋?为什么用这个题目?……二、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1、带着这些问题,结合同学们手中的学习指导,快速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完成学习指导1、2小题。

1)认读生字词纵横闪烁光泽责骂满载而归鸟栖虫居中毒观察可恶痴迷鼓鼓囊囊兴致勃勃2)课文主要写的是著名的昆虫学家( )从小就对昆虫非常( )的故事。

3、关于法布尔,你都了解些什么?师简单介绍法布尔。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

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昆虫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龄阶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昆虫,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运用,指导他们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在课堂上,教师针对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并结合实际语境让学生运用,加深印象。
3.精讲课文,深入理解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4.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安排观察昆虫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作者为什么喜欢昆虫?
-作者是如何观察和描述昆虫的?
-你觉得作者对昆虫有什么样的情感?
2.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倾听并给予补充。
(四)课堂练习
1.课堂问答: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培养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膨胀”、“蠕动”等特殊词汇的运用。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昆虫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教学内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推荐阅读《昆虫记》、《昆虫物语》,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仪器、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

1、导入: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后人是怎样纪念他的呢?读读课文第十一节。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建造的雕塑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

)2、为什么人们要强调法布尔的衣袋?(因为法布尔爱昆虫,衣袋中经常装满昆虫。

)二、抓住“迷”,理清课文。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

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2、速读全文,你能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吗?(着迷迷恋痴迷)a、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着迷。

b、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c、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什么叫“着迷”?(喜欢某种事物到了沉的程度。

)2、法布尔从小就生活在……(引读课文)这种优美的环境为法布尔沉迷昆虫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学习第2—10自然段。

1、读句子:“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什么叫“迷恋”?(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可见小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行为受到了父母的阻挠;法布尔始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很执着,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3、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到小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并且坚持不懈地研究?4、从“捉纺织娘”中体会。

a、趁着暮色抓纺织娘;三天前就有了抓到手的心愿;觉得纺织娘的鸣叫声就像歌声一样美妙。

苏教版五年级上《装满昆虫的衣袋》语文公开课教案浏览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装满昆虫的衣袋》语文公开课教案浏览优秀教案

《装满昆虫的衣袋》语文公开课教案浏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与痴迷。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法布尔的情感。

难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会欣赏美。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昆虫图片3.研讨话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昆虫的知识?(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法布尔为什么会对昆虫这么痴迷?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法布尔为什么会对昆虫这么痴迷?(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法布尔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四)小组活动a.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b.你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特点。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昆虫,观察并记录它的特点。

2.各小组汇报观察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法布尔的短文。

2.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让学生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与痴迷,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苏教版五上《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版五上《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版五上《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一、揭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

你看,多的满出来,溢出来,读出这种感觉,齐——二、回顾。

1、同学们,小时候的法布尔,特别喜欢小虫子,所以老是将衣袋装的满满的,但文章中并没出现喜欢、喜爱这一类词,而是用了个迷字,文中出现了三个带有迷字的词语,就是他们——2、出示:着迷、迷恋、痴迷。

齐读3、读得很响亮,但没有把迷的程度的不同读出来,你看,一开始是着迷,后来是离不开它恋上了它,到最后是迷到了极点、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了。

程度越来越深,读。

5、那课文通过写哪两件典型事例来反映童年时的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呢?老师板书三、细读捉小甲虫(一)理清层次1、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抓纺织娘这件事已经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捉小甲虫的事情,来研究作者是如何把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写具体、写生动的?好吗?2、老师告诉大家,课文的5——9小节就是写了法布尔捉小甲虫的经过,那文章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5-9小节,呆会用见简洁的话来说一说。

3、学生反馈看出来了吗?文章先写了什么?指名说—根据回答板书:捉骂放(二)学习捕捉1、同学们,老师还要告诉大家的是,文章的第五小节具体描写了法布尔捉小甲虫的情景,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他对昆虫的深深的迷恋,请同学们认真地读第五小节,要用心读,要读得入情入境。

呆会儿我就要请同学来读,看你能不能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自己练一练2、学生自学3、交流①法布尔当时在观察周围的一切,在进行地毯式的搜索,猛然间,小家伙出现了,就像从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这个意外发现让他惊喜不已啊,这种感觉还不够。

再来。

齐读②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你们认为捕捉这样的小甲虫要注意什么?指导读好第二句③捉住了它以后,法布尔就细细欣赏起来,他比——比蓝天还要——,法布尔——高兴极了。

同学们,你们想看看这只漂亮的小甲虫吗?出示甲虫图赞叹什么?是呀,看到这么美丽的一个小家伙,法布尔的心情是多么的高兴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推荐阅读《昆虫记》、《昆虫物语》,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仪器、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1、导入: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后人是怎样纪念他的呢?
读读课文第十一节。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建造的雕塑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
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


2、为什么人们要强调法布尔的衣袋?
(因为法布尔爱昆虫,衣袋中经常装满昆虫。


二、抓住“迷”,理清课文。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

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2、速读全文,你能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吗?(着迷迷恋痴迷)
a、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着迷。

b、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c、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什么叫“着迷”?(喜欢某种事物到了沉的程度。


2、法布尔从小就生活在……(引读课文)这种优美的环境为法布尔沉迷昆虫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学习第2—10自然段。

1、读句子:“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什么叫“迷恋”?(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可见小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行为受到了父母的阻挠;法布尔始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很执着,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
3、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到小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并且坚持不懈地研究?
4、从“捉纺织娘”中体会。

a、趁着暮色抓纺织娘;
三天前就有了抓到手的心愿;
觉得纺织娘的鸣叫声就像歌声一样美妙。

b、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小法布尔的话?(兴奋)
5、从第四自然段体会
小法布尔对其他事都不怎么感兴趣,而对昆虫情有独钟,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上。

指导朗读,读出小法布尔渴求了解生物世界的愿望。

6、从“捉小甲虫”中体会。

A、从这个事例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小法布尔心情的变化:捉小甲虫时的“高兴”、“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责骂时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昆虫,背地里“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捉小甲虫时的动作:边叫边扑敏捷地捉
放进包上装进打算欣赏
引导学生找到文中有两处描写小法布尔的衣袋是鼓鼓的,为下文的讲述作铺垫。

(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11自然段
1、读句子:“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这便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呢?(坚持不懈,孜孜不倦)
2、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

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特征——(引读)衣袋装满昆虫六、拓展阅读。

法布尔对昆虫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或许他对昆虫的好奇、那份爱,不能为人所理解。

他的心血凝结成了简单通俗的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以科学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生活。

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

愿意一起走入法布尔的昆虫世界吗?请同学们课后去读读这本《昆虫记》。

七、练笔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次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15、装满昆虫的衣袋
入迷

恋(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痴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