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前处理 -丝光
土壤中总石油烃测定——3种前处理方法的对比

2019,28(3)福建分析测试Fujian Analysis &Testing土壤中总石油烃测定——3种前处理方法的对比段旭,李慧慧,杨柳晨,田凯(国土资源部西安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收稿日期:2019-1-8基金项目:全国土壤污染详查贵州福建等10省质量监控样制备及质量监督检查(121201105000168509)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段旭(199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学分析方面的研究。
E-mail :han10260@摘要:文章通过设计试验,分别采用振荡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快速溶剂萃取法对土壤中总石油烃进行前处理。
通过提取率试验,结果表明,快速溶剂萃取法的提取效率最高。
通过对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进一步实验条件优化,得出丙酮:二氯甲烷为1:1(体积比)时,对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提取效率优于丙酮:二氯甲烷为1:1(体积比)时,并且采用丙酮:正己烷为1:1(体积比)溶液浸提时循环萃取两次即可达到最大提取效率。
关键词:土壤石油烃;振荡提取;超声波提取;快速溶剂萃取中图分类号:O65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43(2019)03-0047-04Doi:10.3969/j.issn.1009-8143.2019.03.10Three pretreatment methods of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in soilDuan Xu ,Li Hui-hui ,Yang Liu-chen ,Tian Kai(Xi ’an Testing and Quality Supervision Center for Geological and Mineral Products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 ,Xi ’an ,Shaanxi 710054,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in soil was pretreated by oscillating extraction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rapid solvent extraction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extraction rate test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rapid sol⁃vent extraction was the highest.By optimizing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in soil ,it was concluded that acetone :n-hexane of 1:1(volume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in the soil of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cetone ,methylene chloride of 1:1(volume ),and using acetone :n-hexane of 1:1(volume )in solution leaching cycle extraction twice can achieve maximum extraction efficiency.Key words :Soil petroleum hydrocarbon ;Oscillation extraction ;Ultrasonic extraction ;Rapid solvent extraction石油烃是石油的主要成分,包括10~40个碳原子的烷烃、烯烃和多环芳烃等组分。
村田自络筒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村田自络筒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N0.21C—S自动络筒机是日本村田公司的新型高速络筒机,最高速度可达2200 米/分,并且增加防飞管装置使设备的性能进一步完善。
N0.21C-S机型速度高,纱线直通道以及纱线控制环的独特设计,为纺纱技术进步提供了保障。
同时采用自动络筒机,不仅可以生产优质无结纱线,而且对节约用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均有显著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N0.21C-S优势显而易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控制这些问题,是发挥自动络筒机功效,提高劳动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捻接失误率高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捻接失误率是反映捻接和上纱失误的综合参数。
捻接失误率过高时,大吸嘴重复无用功,容易出现连续打出管纱的现象。
造成捻接失误率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光电式纱线传感器积灰附花过多。
传感器始终检测到有纱存在,大吸嘴一直动作,造成系统中的捻接失误率高。
大吸嘴负压过低。
吸风道内积花积回丝多,影响风力,无法吸入纱线。
大吸嘴距管纱隔距过大,吸不到纱线,造成捻接失误。
车间内相对湿度过大,纱线的粘附力增强,紧贴在筒纱表面,大吸嘴无法捕捉到纱线断头,致使信息反馈为捻接失误。
大吸嘴纱线通道沟槽内有积花灰尘,大吸嘴锯齿条被花毛或灰尘堵塞,大吸嘴被回丝堵塞转动不灵活或不到位。
吸嘴吸纱通道被回丝阻塞,在捕纱动作时捉不到纱线。
插纱锭子位置不对,造成Bal-con跟踪式气圈控制器不下降。
捻接失误率的控制措施:通过可视查询系统,当MIS值大于10%,即可视为捻接失误率超过标准,及时观察运转状态进行整修。
每个工作日对纱线传感器进行清洁,每周对传感器装置用温水擦拭,避免传感器的误检测。
及时校正大吸嘴与筒纱的隔距,大吸嘴接近度调整为1.5mm~2.5mm为宜。
合理控制车间的相对湿度。
生产中表明,自络筒的相对湿度应低于普通络筒的控制标准。
当相对湿度大于75%时,捻接失误率明显增高。
一般应控制在70%左右。
清除大吸嘴沟槽内的积花灰尘,用汽油清洗大吸嘴锯条,清除堵塞的回丝。
铸件表面防锈处理

铸件表面防锈处理我国机械制造加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已成为国际机械加工的重要基地,因此,对组成机械设备的各类零部件的材质、功能性、防腐性甚至装饰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来在铸件上刷油漆的方法已不受欢迎,油漆会掩盖铸件裂痕、孔隙,而以下介绍的工艺必将受到欢迎。
铸件由于制造工艺的特殊性,铸件表面容易锈蚀,生锈后很难处理,如不引起重视,不但工件的防锈蚀能力较差,装饰性也不好,对此很多企业在对铸件提出较高的耐蚀性要求的同时,根据铸件不同的工作条件,要求对铸件(铸铁、铸钢)进行常温发黑、磷化处理和其它特殊的防锈处理。
下面是以HH902常温发黑系列产品在铸铁件上的应用为重点,简单介绍几种铸件防锈的方法,以及相关产品的情况。
1、HH902钢铁常温发黑系列产品在铸铁件上的应用- w' m+ y `' l& t( P- Y' D对铸铁件要求作表面发黑处理的呈上升趋势。
由于传统的高温碱性氧化发黑工艺处理的铸件,外表呈棕红或土红色,不能满足厂家的要求。
而常温发黑工艺其表面美观,成本较低,不影响工件精度,耐蚀性好等优点,而受到用户的欢迎。
5 T l) h' u3 a7 B. Z6 J一般钢件比较,铸铁件常温发黑工艺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特点,其主要区别在于前处理阶段。
工艺流程:包括三个阶段前处理;常温发黑处理;后处理。
1.1 前处理:. b6 a. Y1 O* V" o- z一般包括除油和除锈活化,两道工序,前处理的好坏是常温发黑成败的关键,即除油务必彻底,表面活化适度(即露出新鲜的金属表面,又不产生过腐蚀)。
对于铸件要注意以下三点:! k6 C. S s* c①用机械的方法除去氧化皮。
如:滚光、喷砂、抛光、打磨等。
有些铸件经此方法处理,再经水清洗后,可直接发黑处理或其它防锈处理。
②首先用干净水浸泡或清洗。
在工件进行化学除油除锈前,先对工件进行清洗(浸泡),一是能先将工件清洗一遍,二是用水将工件表面孔隙充实,便于化学处理后的清洗。
电镀前预处理

电镀前预处理前处理的意义一般前处理工程过程为,研磨,预备,洗净水,洗电解脱酯水,洗酸浸及活性化水,中和,水洗,电镀。
1.1 前处理的目的前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良好的镀层,由于镀件在制造、加工搬运、保存期间会有油酯、氧化物锈皮、氢氧化物、灰尘等污物附着于镀件表面上,若不去除这些污物而进行电镀将得不到良好的镀层。
镀· 件品质,前处理占很重要的地位。
1.2 前处理不良所造成之镀层缺陷前处理不良所造成之镀层缺陷,有下列几项:(1)剥离, (2)气胀,(3)污点,(4)光泽不均,(5)凹凸不平,(7)小孔 (8)降低耐蚀性,(9)脆化。
电镀之不良,前处理占很大的原因。
1.3 污物的种类污物的种类,可分为有机物及无机物。
有机物污物主要是动物性油酯,植物性油酯及矿物性油酯,无机物污物是金属氧化物、盐类、尘埃、及砂土。
另外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污物之物如研磨屑、研磨材料。
动物性及植物性油酯可被化缄剂皂去除。
矿物性油污无法被缄剂皂去除需用三菉乙烯、汽油、石油溶剂乳化剂等去除。
无机物污物可被酸或缄溶解,利用酸、缄浸渍、化学或电解方法去除及机械研磨方法去除。
无机、有机混合污物,去除较困难,除了利用化学方法,亦须用电解,机械研磨等方法联合应用去除。
1.4 电镀前处理去除的典型污物(1) 润滑油 (6) 淬火残留物(2) 切削油 (7) 热处理盐(3) 研磨油 (8) 热处理盐(4) 热斑 (9) 污迹(5) 锈及腐蚀物 (10) 油漆及油墨1.5 表面清洁测定表面清洁度测定,在工场最实用的方法是用水冲(water-beaktest),检查表面水是否均匀润湿,如果是均匀润湿则为清洁表面,反之则不清洁。
(工件表面有一层连续的水膜存在,无间断状态,即表示脱脂彻底,反之,如果有水珠存在,则表示脱脂不彻底,还得继续进行脱脂)材质的判别水钻(不能电解)水钻是一种俗称(又名水晶钻石,莱茵石英文名:crystal,rhinestone)其主要成分是水晶玻璃,是将人造水晶玻璃切割成钻石刻面得到的一种饰品辅件,这种材质因为较经济,同时视觉效果上又有钻石般的夺目感觉。
表面处理喷涂规范

涂装要求1. 涂装说明涂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腐保护,延长设备及管道、材料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具有区分设备及管道的功能、具有装饰美观,协调环境的作用。
为此设备制造厂家及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的涂漆品种,颜色,涂层结构,涂饰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涂装质量。
1.1涂装施工要求按本规定涂装技术条件执行。
1.2对涂饰方法采用喷涂,确保涂装质量。
1.3本规定面漆色彩为设备的主颜色(详见表1),允许制造厂家在同一设备中局部使用不同颜色。
表11.4对某些设备及构件特殊部位或部件,尚须着其他色彩以装饰、警戒、转向、安全等标志。
(如操作手轮、阀门、联轴器、行轮轮廓和安全罩栏杆等)详见表2:表21.5涂装质量的验收标准⑴所用涂料类别符合设计要求;⑵表面处理、涂层结构、工艺符合JB/T 5000.12-1998标准;⑶面漆色彩符合色标;⑷表面漆膜均匀、平整、光亮、无针孔、气泡、裂纹、脱落、流挂、漏涂等缺陷。
1.6涂装所要求的漆膜颜色以GB3181-1995为准。
(详见该标准中的第4条)。
1.7在本文1.2中,对标准设备的涂装标明了面漆色彩的要求。
其涂层结构遵照表3中I、II、III类标准。
表3注: 1).表中涂层厚度为总厚度。
2).氯磺化聚乙烯涂料型号:底漆:J52-81 中间漆:J52 面漆:J52-61。
3).氯化橡胶涂料型号:底漆:LJ06-1 面漆:LJB04-2。
2. 涂装技术要求2.1涂装前物体表面处理:2.1.1各设备应采用喷砂除锈,处理质量不低于Sa2级或SSPC-SP6级(详见附录A及附录B)。
2.1.2各管道及金属结构件不论采用何种除锈方式,处理质量不低于St3级(详见附录A)要求。
2.1.3凡与高温直接接触的钢铁制件表面,表面不进行涂装或镀覆保护层时,处理质量必须达到St2级(详见附录A)。
2.1.4与混凝土接触或埋入其中的钢铁部件不必进行涂装。
2.1.5尺寸与重量较大的零件,可进行手工除锈,并达到St3级(详见附录A)。
蜂蜜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58APICULTURE OF CHINA综述2021年12月 蜂业研究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
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应安全无毒,不得来源于雷公藤、博落回、狼毒等有毒蜜源植物[1]。
蜜蜂在传播花粉、采集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空气、水、作物上残存的农药,而且蜂农为了防治蜜蜂的病虫害,生产中经常使用杀螨剂,如氟胺氰菊酯、氟氯苯氰菊酯等,造成农药在蜂产品中的残留。
人们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蜂蜜,会不利于身体健康。
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蜂蜜中农药残留限量(一)》(NY/T 1243-2006)标准规定,蜂蜜中的氟胺氰菊酯、氟氯苯氰菊酯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50 μg/ kg、10 μg / kg [2]。
目前,我国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涉及蜂蜜中农药残留限量指标仅有 10 项,已不符合市场需求,不利于蜂蜜产品的质量控制[3]。
因此,应建立完善蜂蜜中农药残留限量和分析方法标准,确保蜂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蜂蜜基质复杂,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水分,占90% 左右,除此之外,还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多酚类物质等,这使得蜂蜜中农药残留提取净化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检测分析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蜂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为我国蜂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常规监管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1 蜂蜜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近年来,蜂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蜂蜜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吴升德 谷群远 沈校校 王仁德 刘锋 张学军(盐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盐城 224056)摘 要:世界各国对蜂蜜中农药残留问题日趋关注。
蜂蜜中的农药残留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会影响我国蜂产品出口。
本文概述了蜂蜜中农药残留的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方法。
前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QuEChERS 法。
前处理设备的介绍和使用

前处理设备的介绍和使用1.引言1.1 概述前处理设备是指在某个生产或加工过程之前使用的设备,用于将原始材料或待处理物料进行初步处理和准备工作。
它们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材料的质量,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成本和时间,并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前处理设备起到关键的作用,因为它们能够有效地去除原材料中的杂质、污染物和不需要的成分。
这些设备通常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来实现目标。
物理方法可能包括过滤、洗涤、干燥和分离等,化学方法可能涉及酸碱处理、氧化还原反应和中性化等,而生物方法通常利用微生物和酶来进行处理和分解。
前处理设备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广泛应用。
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它们可以用于去除杂质、除去毒素和改善质地。
在化工行业中,前处理设备可以帮助去除有害物质、降低废物排放和提高生产效率。
在环保领域,前处理设备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以达到国家和行业的排放标准。
此外,前处理设备还可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细胞培养、药物制备和组织工程等重要应用。
总之,前处理设备在现代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们通过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减少后续处理过程的复杂性和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前处理设备将继续演化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并适应新兴产业的要求。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和概述。
它应该说明本文的结构以及每个部分的主题和目的。
这篇文章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前处理设备的定义和功能2.2 前处理设备的种类和应用领域3. 结论3.1 前处理设备的重要性和优势3.2 前处理设备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先介绍前处理设备的概念和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前处理设备的定义和功能,这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会讨论各种不同类型的前处理设备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第四版拉斐尔课后答案

数字图像处理第四版拉斐尔课后答案数字图像处理(美)Rafael C. Gonzalez(拉斐尔·C. 冈萨雷斯),Richard E. Woods(理查德·E. 伍兹)课后习题答案1. 新增了关于精确直⽅图匹配、⼩波、图像变换、有限差分、k均值聚类、超像素、图割、斜率编码的内容。
2. 扩展了关于⾻架、中轴和距离变换的说明,增加了紧致度、圆度和偏⼼率等描述⼦。
3. 新增了哈⾥斯-斯蒂芬斯⾓点探测器及*稳定极值区域的内容。
扫⼀扫⽂末在⾥⾯回复答案+数字图像处理⽴即得到答案4. 重写了关于神经⽹络和深度学习的内容,全⾯介绍了全连接深度神经⽹络,新增了关于深度卷积神经⽹络的内容。
5. 为学⽣和教师提供⽀持包,⽀持包可从本书的配套⽹站下载。
6. 新增了⼏百幅图像、⼏⼗个新图表和上百道新习题。
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本书作为主要教材已有40多年。
第四版是作者在前三版的基础上修订⽽成的,是前三版的发展与延续。
除保留前⼏版的⼤部分内容外,根据读者的反馈,作者对本书进⾏了全⾯修订,融⼊了近年来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进展,增加了⼏百幅新图像、⼏⼗个新图表和上百道新习题。
全书共12章,即绪论、数字图像基础、灰度变换与空间滤波、频率域滤波、图像复原与重构、⼩波变换和其他图像变换、彩⾊图像处理、图像压缩和⽔印、形态学图像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图像模式分类。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程、电⼦科学与技术、信息⼯程、⾃动化、计数字图像处理课后答案(美)Rafael C.Gonzalez(拉斐尔·C. 冈萨雷斯),Richard E. Woods(理查德·E. 伍兹)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物⼯程、⽣物医学⼯程、物理、化学、医学、遥感等领域的⼤学教师和科技⼯作者、研究⽣、⼤学本科⾼年级学⽣及⼯程技术⼈员。
Rafael C. Gonzalez: 1965于美国迈阿密⼤学获电⽓⼯程学⼠学位;1967年和1970年于美国佛罗⾥达⼤学盖恩斯维尔分校分别获电⽓⼯程硕⼠学位和博⼠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丝光效果的评定
光泽
---尚无统一的理想手段,故目前多用目 测评定 显微切片测定丝光织物的物态变化--利用显微 镜测量纤维截面的轴长 ,椭圆度=短轴/长轴。 当椭圆度趋于1时,丝光效果也最好。 吸附性能 钡值法:检验丝光效果的常用方法。 碘吸收法 : 碘沾污和染色测试法: 尺寸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表现在门幅的稳定 和缩水率的降低。
7、丝 光
7.1丝光的含义
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 碱的处理过程。 碱缩: 棉制品在松驰的状态下用浓的烧碱液处理, 使纤维任意收缩,然后洗去烧碱的过程,也 称无张力丝光,主要用于棉针织品的加工。
丝光: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
7.2丝光原理
丝光过程包含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因 此棉织物的丝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浓烧碱对纤维素的作用 不可逆的化学改性过程 浓烧碱:可渗透到无定形区,还可以渗透到晶区, 使晶格发生改变,将部分晶区转变为无定形区 只有到一定浓度时才会产生丝光作用 浓碱液处理能消除纤维中一些弱的结合点,使纤维 受力均匀,减少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的纤维断裂, 提高了纤维强度
直辊丝光机 依靠摩擦力,阻止收缩,无扩幅作用
流程:进布→弯辊扩幅→直辊渗透区(碱液
浸轧槽)→轧车→直辊稳定区(冲洗去碱槽) →去碱蒸箱→平洗烘燥
7.7 热丝光
平衡溶胀——棉纤维的最大溶胀 在低温(5℃)时,平衡溶胀值最高 随着温度的提高,平衡溶胀明显下降 达到60 ℃时,平衡溶胀几乎不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光泽变好; 尺寸稳定性增强;
强度增加,尺寸延伸度减小;
化学反应性能增强,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增强;
7.4丝光工艺条件分析
碱液浓度---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
只有当碱液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以后才能引起 棉纤维剧烈的膨化。
张力 棉织物只有在适当的张力情况下,才能获得较 好的光泽。光泽、强力随张力的增加而提高,但断 裂延伸度随张力的增大而降低。 棉纱线的断裂延伸度则随着张力的增大而降低; 张力过大,对产品的光泽增加不多,却使断裂延伸 度下降 松弛处理对织物光泽和强度的提高较小,却可以提 高织物的弹性,使断裂延伸度有了较大增加
由于膜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匀(膜内可移动离子的 总浓度大于膜外),结果产生了渗透压,从而使 水向纤维内部渗透,使纤维发生溶胀。 膜内、外离子浓度相差越大,渗透压就越大,纤 维溶胀也就越剧烈。 如果突然增加膜外Na+的浓度,会使渗透压减小, 不利于纤维的溶胀。溶液中加入食盐以及碱液浓 度过高,都会使纤维溶胀减小。 所以要求丝光碱纯度高些,浓度适当,并要求不 含有泡沫、绒毛、纤维等杂质,以保证丝光碱液 的清洁。这是保证丝光质量的因素之一。
溶胀速度
工业实践中,丝光浸碱溶胀时间一般限定在30~ 60s,故纤维的溶胀不可能达到最大溶胀,必须考 虑纤维的溶胀速度。
热丝光与冷丝光相比: 光泽更好 手感变柔软 染色均匀性获得提高 溶胀速度快
溶胀的均匀性
冷丝光时,当浓碱首先吸附于纱线表层的纤维 时,由于纤维剧烈溶胀,纱线表面层密度增 高,从而阻碍了浓碱从纱线表面层向芯层渗 透,导致芯层丝光化程度降低。 冷的NaOH粘度很高,也增加了向芯层扩散 的阻碍
7.3丝光棉的性质
形态结构
微结构 分子结构的变化
继续
形态结构的变化
纤维直径增大变圆,纵向天然扭曲率改变
(80%→14.5%),横截面由腰子形变为椭圆形, 甚至圆形,胞腔缩为一点。 若施加适当张力,纤维圆度增大,表面原 有皱纹消失,表面平滑度,光学性能得到改 善,增加了反射光的强度,织物显示出丝一 般的光泽。 织物内纤维形态的变化是产生光泽的主要 原因,张力是增进光泽的主要因素
棉纤维丝光前后横截面比较
棉纤维丝光前后纵截面比较
继续
微结构的变化
结晶度↓(70%→50%),无定形区域↑,使原来在水中不可及 的羟基变为可及,因此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和化学反应性 能都有所提高; 由于丝光后,纤维形态变化,表面和内部的光散射减少,因 此同浓度染料染色时,染色深度也增加。 纤维溶胀后,大分子间的氢键被拆散,在张力作用下,大分 子的排列趋向于整齐,使取向度提高; 纤维表面不均匀变形被消除,减少了薄弱环节。使纤维能均 匀的分担外力,从而减少了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断裂现象。 加上膨化重排后的纤维相互紧贴,抱合力,也减少了因大分 子滑移而引起断裂的因素。
5.2合成纤维的前处理
合成纤维织物的练漂目的:去除制造过程中
施加的油剂、织造时粘附的油污、浆料
5.3 Lycell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Lycell纤维特点:湿模量大,易于原纤化,染
整加工过程中易产生死折痕、擦伤等疵病。
工艺流程:
烧毛--碱氧一浴法退浆--原纤化--纤维素酶处理
5.4 Modal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以淀粉浆为主。竹纤维不 耐碱,一般用淀粉酶冷轧 堆工艺进行退浆。
竹纤维表面含有微黄色 素,染浅色及鲜艳色泽 前,需漂白。
5.6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大豆蛋白纤维特点:单丝纤度细,相对密度
小,强伸度高,手感柔软好羊绒,光泽柔和 似丝绸,且具有棉织物的吸湿性及穿着舒适 性和羊毛的保暖性。 工艺: 烧毛---退浆---漂白
丝光纤维素
Donnen膜平衡理论
该理论认为棉纤维在浓烧碱溶液中发生溶胀是渗透 压作用的结果。 假设: 1)把纤维素内部视为膜内系统,外部碱溶液视为膜 外系统; 2)丝光过程中膜内外可移动离子能按唐能膜平衡原 理在膜内外进行分布,达到平衡时保持电性中和; 3)在平衡过程中膜内外体积相等,而且不变; 4)纤维素是一种弱酸,在烧碱溶液中可以形成钠盐, 纤维素钠盐电离生成不可移动的纤维素阴离子CellO- ,溶液中留有可移动的Na+和OH-等离子,如果 有食盐存在,则还有Cl-存在。
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 软水和硬水 、ppm 1、漂白、染色和锅炉用水时,对水质有何要求?解释原因。 2、水的软化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3、棉织物前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写出棉织物前处理的工序。 4、烧毛的目的和作用原理是什么? 5、阐述碱退浆、酶退浆的退浆原理和优缺点。 6、煮练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怎样衡量煮练的质量。 7、阐述棉布精练中烧碱和助练剂所起的作用。 8、从生态、经济和高品质的角度出发,分析次氯酸钠、双氧水和亚氯酸钠这三 种漂白工艺的优缺点;并指出这些工艺的适用范围。 9、阐述次氯酸钠溶液的化学性质和漂白原理,并写出次氯酸钠漂白的工艺流程 和处方。 10、阐述双氧水的化学性质和漂白原理。 11、在双氧水漂白中稳定剂的作用是什么? 12、棉纤维经丝光整理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试解释之。 13、丝光和碱缩有何区别?它们的整理的目的是什么? 14、影响丝光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5、试分析丝光处理时,温度对棉织物的平衡溶胀、溶胀速度、溶胀均匀性的 影响。
CI>CO,因而产生了渗透压P,引 起纤维溶胀。 P=RT(CI-CO) =RT(2X-C1-2X′)
(1)当C2不是很大时,C2↑,C1↑,P↑,溶胀↑ (2)若有盐存在,膜外[Na+]↑,即X ′ ↑,P↓,溶胀↓ (3)若C2↑↑,C1相对C2很小,而膜外[Na+]↑↑,X ′很大,P→O
果不如先漂白后丝光,织物易受损。
漂后丝光:丝光效果较好,织物白度稍差
。
染后丝光:色泽匀净,但不能发挥丝光节省
染料的优越性。
7.6丝光设备
布铗丝光机
特点:可对织物进行扩幅,经向张力和扩幅范 围可调 处理后织物的光泽好,织物缩水率小 宽幅织物扩幅时,会造成布边密、中间松 流程:轧碱槽→绷布辊(延长带碱时间) →后 轧碱槽→布铗伸幅装置(4~5套淋洗和真空 吸水)→去碱箱→平洗机
继续
分子结构的变化
棉纤维在浓碱液中发生溶胀后,大分子链间
的氢键被拆散,舒解了织物中贮存的内应力, 通过拉伸,大分子进行取向排列,在新的位 置上建立起新的分子键,且分子间力比溶胀 前大。最后在张力下去碱,已取向排列的纤 维间的氢键被固定下来,这时的纤维处于较 低的能量状态,因此尺寸稳定。
继续
烧碱与天然纤维素(纤维素I)作用,生成碱
纤维素。碱纤维素极不稳定,经水洗易水解 成水合纤维素,再经脱水烘干即成为丝光纤 维素(纤维素II)。
Ha H 2O OH Na-纤维素 H 2 O·纤维素 H 纤维素 II 2O 纤维素 I
(天然纤维素)
(碱纤维素)
(水合纤维素)
时间:
丝光作用时间为20s左右,目前生产上丝 光的浸碱时间为35~50s ,厚重织物丝光时 浸碱时间要适当延长。 去碱: 在保持张力情况下,充分去碱,降至5% 以下,使氢键重建,提高 定形效果。
7.5丝光工序
坯布丝光:润湿性差,碱液会受坯布所含杂
质沾污而难以回收。
漂前丝光:织物白度及手感较好,但丝光效
设:C1-为平衡后Cell-O-的浓度; C2、 C3-为反应前NaOH和NaCl的浓度; X、Y-为平衡后膜内Na+、OH-的浓度 根据上述假定,平衡时膜内(I)膜外(O)离子浓度可 分别表示如下:
膜外可移动离子总浓度: CO=2(C2+C3-X)=2X′,
膜内可移动离子总浓度: CI=[Na+]I+[OH-]I+[Cl-] =2X-C1
(二)张力
纤维得到拉伸而不发生收缩,纤维表面的皱
纹消失,变成光洁的圆柱体,对光线产生规 则反射,显现出光泽 无定形区分子伸展得较 为平直,或排列得趋向于整齐 纤维分子间形成新的结合力和氢键,纤维取 向度提高
水合理论
碱纤维素类型: 加成化合物Cell-OH· NaOH ; 醇化合物 Cell-O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