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英语口语论文定稿版
如何培养口语能力的英语作文

如何培养口语能力的英语作文How to Improve Speaking SkillsImproving speaking skills in English is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Here are some useful methods to enhance your speaking ability.First, practice regularly. Speaking with friends or language partners can help you gain confidence. You can also join English clubs or conversation groups to meet new people and practice speaking in a friendly environment.Second, listen to native speakers.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TV shows, or listening to podcasts helps you understand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Try to mimic the way native speakers talk to improve your own speaking style.Third, expand your vocabulary. Learn new words and phrases every day. When you know more vocabulary, you can express your thoughts more clearly. Keeping a vocabulary journal can be helpful for this.Fourth, think in English. Try to form sentences in your mind without translating from your native language. This will help you become more fluent and spontaneous when speaking.Finally, don’t be afraid to make mistakes. Everyone makeserrors when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Embrace your mistakes as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nd improve.In conclusion, by practicing regularly, listening to native speakers, expanding your vocabulary, thinking in English, and accepting mistakes, you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your speaking skills. Keep practicing, and you will become a more confident English speaker!。
培养口语能力的英语作文

培养口语能力的英语作文Cultivating Oral English Skills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English has become a ubiquitous language, and proficiency in spoken English is a crucial skill fo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uccess. Therefore, cultivating oral English skills is essential for individuals who aspire to excel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Firstly, regular practice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oral English. Just like any other skill, consistent and repeated practice is necessary for mastery. Joining English speaking clubs, participating in debate competitions, or even conversing with native speakers online can provide valuable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e. Additionally, recording oneself speaking and listening back to the recordings can help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Secondly, exposure to authentic English materials is crucial for cultivating oral English skills.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listening to English podcasts, and reading English books and newspapers can help individuals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 language's nuances and pronunciation. Furthermore, this exposure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nativespeakers' way of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ng, enabling learners to emulate them.Thirdly, the use of technology can enhance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re are numerous language learning apps and online platforms that offer speaking practice opportunities, including virtual speech partners and interactive games. These tools provide a convenient and accessible way for learners to practice their oral English skills, regardless of their location or schedule.Moreover, seeking feedback from native speakers or teachers is essential for making progress. Feedback helps individuals identify their mistakes and weaknesses, enabling them to focus on areas that need improvement. Additionally, native speakers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native language usage, such as colloquial expressions and idioms, which can enhance learners' fluency and authenticity.Finally, learners should remember that speaking fluently in English takes time and effort. It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persever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Consistency, perseverance, and dedication are the keys to success in cultivating oral English skills.In conclusion, cultivating oral English skills is a necessary step for individuals who aspire to succeed in a globalized world. Through regular practice, exposure to authentic English materials, the use of technology, seeking feedback, and maintaining a positive attitude, learners can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oral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achieve their language learning goals.。
英语口语能力培养论文

英语口语能力培养论文摘要:精听模仿练习方法不是纯粹的机械的听和说模仿的过程,它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而是反复精听和模仿的循序渐进练习。
它强调听和说的质量,更加注重在听的基础上练习说。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的各种语言素材可以作刺激物,学生的模仿则是实践反应。
一、引言在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英语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学生不喜欢英语、讨厌英语,甚至还有抗拒英语的现象,老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上始终没有相对更好的方法。
即使在英语考试上能考出不错的分数,也很少有学生能说出一口漂亮流利的英语。
分析其原因的所在,主要是学不会、不会学,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在英语学习上有挫败感。
如何让学生重新燃起学习英语的激情、重拾他们的信心,是所有英语老师们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
然而,当我在这里把英语当作一门“方言”来教学,那么它在情感上就简单的多了,就会在心理上感觉没有那么难。
“方言”就好比我们的母语,小时候跟着自己的爸妈学习我们的母语时,不知不觉,一遍又一遍不断的重复学说,那就是模仿,模仿也就成为了我们最简单、直接的学习方法,这也就成了英语教学中最大的助力。
下面,我将这种学习方法进一步延伸,深化到“精听和模仿”来介绍和分析。
二、什么是精听和模仿著名英语教育专家陈琳曾说过:“一般学习外语的都知道有所谓精读、泛读,殊不知,在听、说和写上,也要作精和泛的工作,说的罗嗦些,要有精听与泛听,精读和泛读,精写与泛写。
精泛两种功夫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我在这里重点突出说明是“精听”,“精听”是指”精确的听力练习“,侧重于质的训练,其目的是训练听的基本功,习惯外国人讲话时的发音和语调在语流中的变化。
训练“精听”时,不仅要摸清其语言规律,还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培养耐心和毅力。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使然,是自人类产生即伴随其生活的行为。
”模仿,顾名思义,就是先看别人怎么做,我们就跟着别人做。
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哑巴英语”的教学模式,必须重视“说”的能力的培养。
本文试图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循循善诱鼓励“说”;循序渐进训练“说”;丰富多彩灵活“说”;扎扎实实指导“说”。
一、循循善诱鼓励“说”老师热情的鼓励,是促进学生能动学习的催化剂。
鼓励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积极发言,勇于表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端正学生对“说”的态度有的同学,认为学好英语,会不会说并不重要,只要考试能拿高分就行了,这种态度是非常有害的。
其实“说”的过程,就是把思维变成语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而且融会贯通了知识,也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在中学生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教师就得纠正学生对于“说”的态度,帮助他们变“不愿说”为“积极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第二,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可以以名人为榜样,鼓励学生多说,重视口语训练。
许多名人在青少年时期都很注重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校时就被鉴定为“speak too much”。
世界名人华盛顿、罗斯福、丘吉尔,无一不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十分注重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正是这些训练,为他们成为饮誉世界的伟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这些伟人身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要做一个有为青年,从小就得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
第三,诚恳鼓励,改变怯场心理。
有的同学,英语课上不喜欢举手发言,并不是不想说,而是因为内向、胆小。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像母亲教小孩呀呀学语一样,多多给予热情的鼓励,即使他们说得并不是很好,也应该诚恳鼓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肯定:比如表扬他们态度积极、声音洪亮、口齿清晰等。
二、循序渐进训练“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做任何事都得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英语“说”的能力的培养也得循序渐进。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通用版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一、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某些单独看来难读难记的词汇和句子,通过教师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反复地、在真实的情景中不断的非机械操练,这对促进口语能力的发展大有益处。
教师要展在学生的立场,保持童心,奉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把枯躁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有趣、贴近生活,就算再难的语篇也会通过学生的大脑思维然后再用恰当的语言较为准确的表述出来。
游戏的种类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适合教学需要并能联系实际生活的游戏。
如,1.GUESS GAME。
每个孩子都有猎奇的心理,他们总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因此猜测就是满足他们“获胜”欲望的一种良好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猜测游戏让孩子们张嘴说话。
例如:(1)老师用唇语描述单词或者短语的嘴型然后让孩子猜测说的什么内容。
(2)将一些物品如玩具车辆、动物等,放在盒子、袋子里,让孩子们猜里面是什么,有多少。
还可以让孩子们先摸(TOUCH),然后猜(GUESS),最后发现(FIND)(3)让一个孩子或者是老师本人站在教室后面作动作让学生猜测这个动作的名称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口语能力的一些实例对于小学的孩子,创设真实情景要侧重一个“趣”字,力求避免背书式的情景表演。
以下是我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较新颖活泼的一些实例。
1.实物法(1)利用图片。
教师可发给每个孩子各一张粗略的图片,如一座大桥或一张简单的儿童乐园图。
让孩子们在图上任意泼墨:天上、地下、水中……自由发挥。
通过孩子们大脑的思考、探究、创意等活动,将抽象的语言靠自己的手,直观、生动、形象地在图上展现,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当孩子到台上来,或个人或小组,边指着自己所画的东西边用英语介绍时,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以自己创作的图画来创设出一种以形象色彩为主体的场景和氛围,可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学习,并且能在随意、宽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中,拿着自己的“杰作”,“说”(绝不是“背”)个没完没了。
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培养论文

刍议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口语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
恰当运用英语进行自由流畅的表达是英语学习的目标,更是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英语教学中强化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不仅可以激活学生英语表达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更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以致用的本领。
本文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和同行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的培养。
一、强化听力,引导以听带说,提高表达能力语言类学科“听”和“说”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英语学科,没有足够的“听”,学生缺少必要的语汇和语感的输入,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
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应该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各种“听”的材料,比如英语原声电影、课文的录音、英语歌曲等,让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跟着模仿或者反复诵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语法知识和语汇量同时得到大幅提升。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this is me”时,为了激发同学们敞开胸怀,运用英语尽情表达和介绍自己的热情,我在教学中通过播放音乐“auld lang syne”来营造一种亲切友好的气氛,从而激发他们相互了解和表达自我的愿望。
在乐曲播放完毕后,我结合课文内容,要求各位同学以“meeting my new friends”为题,自由表达,在此过程中,特别注意口语中的关联词语、核心词汇等的运用。
此外,针对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口语表达,我特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文内容,让学生模仿“how old is mille?”“what does simon do after school?”“what is amy good at?”等问题再相互提问,不断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二、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创设交际情境相对以往的教材体系,牛津英语注重“话题、任务”的主题。
因此,教材内容的选取应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本身隐含的语言交流资源,让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机会。
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英语的素质,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表现。
而现在新课程的要求将“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连在一起,这就强调了口语的实用价值和功利性。
当代的中学生今后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的竞争,而竞争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自己能否适应新的社会的发展,其作用非同一般。
为了使学生以后在社会中能有一个很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中必须将“英语口语交际”凸显出来。
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目前中学生总体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极差,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口语表达的基本训练开始。
对很多学生来说,不会发音是防碍他们开口用英语交际的一大障碍,因此,坚持不懈地进行发音训练是英语口语训练的首要任务。
在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对于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际训练,要结合课本,遵循循近渐进的原则。
我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尝试:第一步是朗读,基本上是训练学生对课文进行准确、清晰、流畅地诵读,为以后能够准确、清晰、流畅地进行口语表达打下基础。
第二步是复述、口头评论和交谈。
复述是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概括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逐步摆脱对课本的依赖。
第三步是演讲和辩论。
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最高阶段。
它需要在第一、二阶段达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口语交际训练的三步是互相衔街的,一脉相传的,只有循序渐进,方能水到渠成。
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学结合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英语口语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这一能力的获得与否,关键在学生自身,教师无法包办代替。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与“领进门”,是“授之以渔”。
学生必须用心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自身的养分,真正“得之以鱼”。
这就要求英语口语训练要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练结合的训练方法。
小学pep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这篇论文是原创Pep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关键词:氛围交际评价内容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因此培养小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本文就从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出发,以创境激趣、表达氛围、个体差异、口语策略及口语评价等五个方面为突破口,通过切身实践体会,初见成效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进行了有效而积极的探讨,撰写成拙文,以期广大同仁给予斧正。
一. 创造轻松、愉悦的口语表达氛围在英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口语活动中不想说,或者想说却又找不到适当的语言,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怕开口,羞于开口的现象。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让学生想说、愿说、乐说,进而达到会说的目的,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运用了以下三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创境激趣只有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情景,才会产生“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因此情景的设置就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
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营造英语口语表达的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说的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语言、交流语言、发展语言。
我在教授PEP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中的Part B Let's talk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景色,伴随着动听的旋律,欢快的节奏,我对学生说:Look, this is my village. Is it beautiful? Do you like it? 紧接着问生:What's in my village? Are there any flowers in it? 学生们看着优美的画面,很快便回答出老师的问题。
这时我话题一转,问:What's in your village? Are there any flowers in your village? 学生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There are many flowers in my village./There are many trees and small houses in my village./ In my village, the sky is blue, the air is fresh./My village is very beautiful and I like it.……多媒体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并反馈到大脑神经中枢,使学生产生了情趣,其乐融融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英语口语论文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口语培养东山中学袁红英语,是一门语言。
语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
要交流,除了要听得懂,还要能说得出。
所以在学习英语时,口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在教学英语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时非常必要的。
一、过好口语三关1.发音关:发音的正确清晰,是口语的第一关。
生活在中文环境里的人,要准确掌握一门外语的发音,需要经过一个刻意追求的过程。
学发音要有一个阶段狠劲地注意口形和部位。
不妨"勉强"一些,"夸大"一些,像京剧道白那样"过分"地咬准。
正确的发音习惯之后,会逐渐变得自然。
我们听外国人说中国话,只会对他们的发音准确而惊叹,而不会对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省力而认为不好。
没有经过刻意准确的阶段就追求"自然",这样发出的音只是一种不三不四,大体上有点像,却谈不上正确的声音。
有的音发得不准确,主要是口形和部位不到位。
如th[δ]是英语的一个特殊发音,许多人把它读作[s],自认为比较接近了,其实是错了。
甚至有的中国老师这样教:"读这个音本应该将舌头伸出来,但不伸出来也可以,外国人也能听懂。
"这不是在教学生"中国式英语吗"如果自己发音不准,就很难分辨别人发音的正确与否。
过发音关必须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地去练,只想顺顺当当听其自然,常常最后学到的只是模棱两可的声音,谈不上正确。
2.句型关:句型是在自己脑海中建立外语语境的重要一环。
掌握句型的要求是不但在大脑"贮存"足够的句型,而且要在使用时灵活"调取"。
英语中有许多与特定场景、气氛等相应的特定句型。
用这些句型可以表达建议、请求、命令、安慰、指责、兴奋、愤怒等不同要求和情感。
这类句型一般都很短,大都是简单句,却能表达出各种情形下的各种说法。
要做到口语流利,就必须熟悉并掌握各种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句型,形成对特定场景作出快速的语言反应能力。
掌握句型的方法是背诵和即席发言。
学习外语的人一定要背诵好文章、好句子,一条好句子可以创造出许多好句子。
背诵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好起来;再背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再继续背诵五十条句子,你的口语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不是要求学生细微地捉摸、详尽地分析每一课每一句,而是要求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
其实并不是完全背诵,常常背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在脑海中形成了外语的语境,建立了语感。
熟读是说的前题,只要读得通畅,才会说得流利。
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熟练句型的第二个方法是即席讲话。
讲话的题目应稍为广一点,不要老是"My Family""My School"。
比如谈论北京的话题,有的同学只说一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下面就不知要谈些什么。
实际上,有许多话题可以谈论。
例如:北京的历史、气候、大学、公园、交通、街道、建筑以及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还可以将话题引入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比赛、电视剧、文艺或小说中去谈论一番。
有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害怕出错,不敢张嘴。
即席讲话就是要求学生克服自卑与羞怯,大胆张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用英语进行交谈,将所学句型用于谈话当中,将话题引入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和表达法中。
3.词汇关:提高口语能力的第三关是"词汇"。
词汇量是解决表达"好不好"的关键。
在掌握句型的基础上扩大词汇才有意义。
在扩大词汇方面,需要记一些常用词、急用词。
按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大约5000左右的词汇就足以进行日常口语交流了。
口语体不同于书面体,口语体中所常用的词汇,大都拼写简单,发音流畅,多是小词、简单词、常用词。
有一些"万能词",像go,make,do等,这些词在口语中的用法非常活跃,表达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内涵异常丰富。
掌握十来个这类词,就能套用各种句型,轻松自如地进行口语交流了。
因此,教师要尽量用一些小词、短句和教过的英语教英语、解释难句和课文意思。
学生用学过的英语学英语,听得清楚,理解得准确,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必将有所提高。
二、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口语训练。
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偏重语法结构的分析、讲解,及机械的句型操练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既违背了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又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
因此,在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训练指导,加大学生自学的活动量,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
1、在培养学生讲英语习惯方面加强口语训练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练好各种句型,教师要创设语言环境,注意情景对话,不孤立教学单词,努力培养学生讲英语的良好习惯。
(1)进行多种训练。
在对学生句型训练时,每学一个句型,都必须通过重复、模仿、替换、转换、扩展等多种训练,达到熟练程度,为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习惯奠定基础起先应从很容易的句子着手。
如:“Sit down,please”、“Good morning,Kangkang”、“How are you”。
然后进行扮演角色的对话。
教师用清晰的语言介绍给学生们,并告诉这种新结构的意义及语法的形式。
(2)做重复交流活动。
练完句型,如果学生们达到了理解的程度,教师应按照上下文逐渐地创造一些交流活动,如介绍情景活动:“去商店买东西”(go Shopprng),让一位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另一位扮演顾客,“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 ”让两位学生利用日常交际用语去演或实习买卖东西这一活动。
通过这种交流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日常交际英语的用法。
这样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会使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相联系,是培养学生讲英语习惯的好方法。
2、在鼓励学生用英语对话方面加强口语训练在培养学生讲英语习惯的训练中,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害羞,产生不敢讲、不愿讲等心理障碍,教师应采用鼓励的办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1)在面对全体中要有所侧重。
在训练中,教师要把侧重点放在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身上,除了鼓励、指导外,应给他们较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逐渐由羞怯变为敢说。
同时,教师一方面给他们做示范,一方面对他们要有耐心,态度和蔼,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2)在训练中多给些有趣的话题。
中学生活泼、好奇、好表现、善模仿、喜欢交际。
鉴此,在训练活动中要多创设一些有趣味的对话内容。
如:talk about yourself;“your family,your parents;favourite;food sports”等等。
(3)要及时纠正训练中出现的错误。
在练习过程中,特别是口语活动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教师要认真、仔细、及时地纠正学生在语言、语调上出现的错误,或让学生间互相纠正。
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除以上谈到的几点外,还有许多颇见成效的方法。
例如:组织课外英语演讲会、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角、英语诗歌朗诵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这些活动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了英语视野。
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2007年10月14日来源:网友供稿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
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了能直接地、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目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
学生一旦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大学学习或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目标。
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
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由词组成句子和话语的语言编码过程。
读者阅读书面材料时,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对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时凭借自己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
可见阅读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
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
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
读者理解一篇文章应包括这三个层次,其中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的前提,评价性理解又是在深层理解基础上进行的。
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课文的表层理解,对后两个层次的理解很少问津。
他们误把表层理解看成是阅读理解的全部。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语搭配、造句训练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解,结果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又常常局限在对课文的表层理解,设计一些正误题、多项选择题和回忆性问题。
教科书也没有对学生的理解作全面的要求与训练。
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高层次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根据理解课文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过程。
这里就JEFC第70课Standing Room Only为例,具体谈谈如何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的三个层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一)表层理解表层理解是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字面意思。
对学生的要求是机械地重复文中主要内容,使课文内容再现。
教师对该课可提出下列问题,请学生阅读后回答:1)About how many babies are born in one minute2)How many new babies do people have to find food for in one day3)What may be the greatest problem of the world today4)How is the population growing5)When was the population over 500 million6)What will happen in about 600 years由于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的基础,为了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文章意思,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头脑中是否有与文章相适应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