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法GDP构成

合集下载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

G D P核算有三种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一)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新创造价值的方法。

即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GDP。

1、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2、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二)收入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形成收入的角度来计算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GDP。

1、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应得到的全部报酬。

包括货币工资、实物报酬、社会福利缴款。

(1)货币工资是以现金或类似现金形式的工资、奖金、津贴和其他劳务收入。

(2)实物报酬是生产单位提供的、劳动者可以在自己的时间里享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如发放的实物商品、出差补助、上下班交通服务等。

(3)社会福利缴款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未来的福利水平,企业替劳动者在当期所做的各种支付,包括劳动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

对国民收入的核算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为后两者。

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支出法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公式如下:GDP=C+I+G+(X-M),其中消费C包括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M表示净出口。

(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指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价值。

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

用公式表示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其中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

工资中还需要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应归入其中。

利润是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红利、未分配利润等。

学会这三种核算方法,对于国民收入的核算就不用怕啦!
【原标题: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gdp是怎么算出来的

gdp是怎么算出来的gdp是怎么算出来的gdp是怎么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最终成果。

1.生产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

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核算公式:GDP=Σ各行业总产出-Σ各行业中间投入2.收入法是从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收入角度来反映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收入法核算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3.支出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

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

支出法核算公式: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理论上,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果应当一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统计误差,统计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允许存在。

gdp的构成包括什么从支出的角度来看,GDP包括四部分,分别是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从收入的角度来看,GDP包括的部分为: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等。

GDP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的气候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剑桥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预测气温异常对全球人均GDP的长期影响时发现,到2100年的时候,气候变化不仅可能使美国经济萎缩10.5%,也会让欧盟的实际收入下降4.6%。

[35]气候变化可能对一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些方式:一、炎热天气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供应减少,曾经肥沃的地区的农作物减产。

GDP的计算方法

GDP的计算方法

GDP的计算方法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1、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

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从而得到各部门的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为: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GDP=各行业增加值之和(1)总产出:也叫总产值,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反映一定范围内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各主要行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见各行业相关内容)。

(2)中间投入:是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在生产过程中,消费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如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各种服务的价值。

(3)增加值: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是生产单位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超过了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投入价值后的差额部分。

反映一定时期内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2、收入法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创造收入的角度计算GDP的一种方法。

即各常住单位的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项之和。

这四项在投入产出中也称最初投入价值。

各常住单位增加值的总和就是GDP。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而从生产单位得到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劳动者通过各种渠道从生产单位获得的一切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的收入和个体劳动者通过劳动而获得的收入。

(2)固定资产折旧:是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中所消耗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并非本期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而是生产中消耗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属于转移价值。

(3)生产税净额:是指各部门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各部门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差额。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一)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法。

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从而得到各部门的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为: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GDP=各行业增加值之和1、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反映一定范围内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规模,也叫总产值。

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各主要部门总产出的计算方法如下:农林牧渔业总产出就是农业总产值,按产品法计算,即以核算期农产品产量乘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其中农产品产量包括生产者自产自用的农产品产量。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

它包括核算期内生产的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在实行增值税后,工业总产出等于工业总产值加销项税额。

建筑业总产出就是建筑业总产值,指建筑企业或自营施工企业单位在核算期内自行完成的工程价值。

具体包括建筑工程产值、机器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价值。

建筑业总产出一般按完成工程实物量或进度乘预算单价计算。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出等于其营业收入,是核算期内各种运输邮电业务的总收入。

具体包括公路、水路、航空、铁路、管道等运输总收入,电话、电报和传送邮件等邮电业务营业收入。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也就是商品的销售收入净额减去商品销售成本,即通常所说的毛利。

为了避免流通过程中的重复计算,保持商品购进价格的一致性,需要扣除对外支付的运输费和装卸搬运费。

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出等于其营业收入。

银行业总产出等于金融媒介服务活动的虚拟服务收入加实际服务费收入。

保险业总产出等于保费收入与理赔支出之差加其他营业收入。

实际GDP核算的两种方法

实际GDP核算的两种方法

实际GDP核算的两种方法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的常用手段。

实际GDP核算是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本文将介绍实际GDP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

一、支出法支出法是核算实际GDP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基于国家经济中的各项支出。

支出法将经济活动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四个部分的核算方法。

1. 消费支出消费支出是指居民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

核算消费支出,通常采用居民消费支出的总和。

这包括食品、住房、交通、医疗等各个方面的消费支出。

2. 投资支出投资支出是指企业和个人购买实物资产、扩建设施以及其他形式的固定资产的支出。

核算投资支出,通常采用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投资的总和。

这包括建筑、机械设备、土地等各个方面的投资支出。

3.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教育、医疗保健等。

核算政府支出,通常采用政府消费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的总和。

4. 净出口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的差额,即输出减去输入。

核算净出口,通常采用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净出口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贸易活动的重要指标。

通过将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就可以得到实际GDP的数值。

二、产值法产值法是核算实际GDP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它基于国家经济中的各个产业的产出。

产值法使用各个产业的产出值计算,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

1. 农业产值农业产值是指农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出值。

核算农业产值,通常采用农产品的产量乘以市场价格。

这包括谷物、蔬菜、水果以及养殖业的产品等。

2. 工业产值工业产值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出值。

核算工业产值,通常采用工业产品的产量乘以市场价格。

这包括制造业、采矿业、能源业等。

3. 建筑业产值建筑业产值是指建筑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出值。

GDP的三种计算方法

GDP的三种计算方法

GDP的三种计算方法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计算GDP可以采用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计算GDP,但角度和变量略有不同,为了得到准确的GDP数据,通常会使用这三种方法相互验证。

1.生产法:生产法基于产出的角度来计算GDP,也称为价值增加法。

它将国内生产的各个行业的产值相加,去除重复计算,以确保只计算到最终产品的价值。

生产法涉及以下几个步骤:-产业部门产值:国内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值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

-中间消耗:中间消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一些物品和服务,如采购原材料、能源和服务。

中间消耗不被计入GDP,因为这些成本已经算入了最终产品的价值。

-价值增加:产业部门的产值减去中间消耗后得到的值即为价值增加,这是生产法中最关键的概念。

-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是指最终由企业出售给消费者的产品,它包含了所有经过多个产业部门多次转手的价值增加。

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即为GDP。

2.支出法:支出法是从需求的角度计算GDP。

它考虑的是国内居民和机构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

支出法涉及以下几个步骤:-私人消费支出:私人消费支出是指居民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

-政府消费支出:政府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

-固定资本投资:企业用于购买设备、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本品的支出。

-净出口: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减去进口,如果净出口是正的,意味着国家的总需求超过其总生产,贸易对GDP产生正向影响;如果净出口为负,则对GDP产生负向影响。

-支出法计算的GDP等于私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投资和净出口之和。

3.收入法:收入法从国内居民和机构的角度计算GDP。

它测量了所有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和支出。

收入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工资和薪水:工资和薪水是企业向员工支付的报酬。

-利润:利润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服务后获得的收入。

-利息:利息是借贷资金所获得的收入。

-国内产品净收入:国内产品净收入表示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减去向国外支付的收入。

支出法gdp核算规则

支出法gdp核算规则

支出法gdp核算规则
支出法是国民生产总值(GDP)核算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支出进行测算来衡量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

根据支出法,GDP可以通过四个主要支出部分来计算,这包括个人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

首先,个人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包括食品、衣物、住房、医疗保健等。

这部分支出反映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是支出法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其次,企业投资支出包括企业用于购买设备、建筑物、库存等资本品的支出。

这部分支出反映了企业对生产能力的投资和扩张,也是支出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用于资本项目的支出,如基础设施建设、国防支出等。

政府支出反映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支出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减去进口的值。

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净出口为正,反之为负。

净出口反映了国际贸易对
经济的影响,也是支出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四个支出部分的计算,可以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

支出法的核算规则是基于这些支出部分的计算和统计,以反映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支出法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经济的发展状况,制定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