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色彩变化的主要因素
简述色彩三要素的关系

简述色彩三要素的关系一、前言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的基础,也是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色彩的运用中,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是决定色彩表现力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色相、明度、饱和度在色彩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二、色相1. 色相概念及特点色相是指颜色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它是人眼对光波长不同反应产生的感受。
常见的颜色有红、橙、黄、绿、青、蓝和紫七种,它们分别对应了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线。
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更多种类的颜色。
2. 色相在设计中的应用(1)选择合适的基调:在设计时需要选择一个主导颜色作为基调,这个基调就是所选用颜色的主要成分之一。
比如,在广告海报或产品包装上使用红色作为主导颜色可以增强其视觉冲击力。
(2)搭配其他颜色:不同颜色之间有着协调或对比的关系,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将不同颜色搭配使用。
比如,黄色和紫色是互补色,它们搭配使用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明度1. 明度概念及特点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和暗度,也就是颜色的明暗变化。
在颜色中,越接近白色的颜色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的颜色明度越低。
2. 明度在设计中的应用(1)调整整体氛围:在设计时可以通过调整颜色的明度来改变整体氛围。
比如,在室内装修中使用浅灰或米白等低明度的颜色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2)突出重点:通过调整某一元素或区域的明度可以使其突出于其他元素之上。
比如,在海报设计中将主要信息区域设置为高亮部分可以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四、饱和度1. 饱和度概念及特点饱和度是指颜色纯净程度,也就是颜色与灰阶混合程度。
当一种颜色与灰阶混合时,其饱和度就会降低。
相反,当颜色与其他颜色混合时,其饱和度就会增加。
2. 饱和度在设计中的应用(1)调整视觉效果:通过调整颜色的饱和度可以改变视觉效果。
比如,在网页设计中使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可以吸引用户注意力。
(2)搭配其他颜色: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也需要考虑饱和度的因素。
色彩明暗知识点总结图

色彩明暗知识点总结图一、色彩明暗的概念色彩明暗是指色彩的明度变化,即色彩的深浅程度。
在绘画、设计、摄影等艺术领域中,色彩明暗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表现力。
二、色彩明暗的基本属性1. 色彩明度色彩明度是指颜色的明亮度,是色彩的主要属性之一。
通过增加或减少颜色的明度,可以改变其亮度和深浅程度。
2.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多种颜色之间的对比程度。
颜色对比度高的作品会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增加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
3. 色彩深浅色彩深浅指的是颜色的浓度和透明度,不同的颜色深浅搭配可以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4. 色彩饱和度色彩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更加鲜艳明亮,低饱和度的颜色更加灰暗淡定。
三、色彩明暗的运用原则1. 对比原则色彩明暗的对比度决定了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赏性。
在设计和绘画中,通过增加对比度可以使作品更加吸引人,增加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
2. 色彩的层次通过色彩的明暗层次可以产生丰富的质感和立体感。
在绘画和设计中,通过颜色的深浅调配可以呈现出作品的立体效果和空间感。
3. 色彩的渐变色彩的渐变是指开始颜色逐渐过渡到另一种颜色,通过渐变可以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和过渡效果。
在绘画和设计中,渐变的色彩过渡可以增加作品的丰富度和立体感。
四、色彩明暗的表现方式1. 色彩明暗调配通过颜色的深浅搭配可以产生丰富的效果和层次感。
在绘画和设计中,合理的颜色明暗调配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2. 色彩层次表现通过色彩的明暗层次可以使作品呈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在绘画和设计中,通过合理的色彩层次表现可以增加作品的立体感和质感。
3. 色彩渐变运用色彩渐变可以使作品呈现出流动感和过渡效果。
在绘画和设计中,通过色彩渐变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和谐感和过渡效果。
五、色彩明暗的艺术表现1. 联想与情感色彩明暗对于观众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色彩的明暗搭配可以引起观众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2. 空间与形体色彩明暗可以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渲染。
如何预防色彩断层变化

如何预防色彩断层变化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色彩断层变化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色彩断层变化指的是图像、照片或设计中,色彩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过渡不自然、不平滑,从而影响整体的色彩效果。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讨论色彩断层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供一些预防色彩断层变化的有效方法。
色彩断层变化的主要原因1.图像压缩和格式转换:当我们将图像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或者对图像进行压缩时,色彩断层变化可能会发生。
不同的压缩算法和格式对色彩的表示和处理方式不同,可能会导致色彩信息的丢失或改变。
2.图像编辑和处理:在图像编辑和处理过程中,如果不小心使用了不兼容的工具或不合适的参数,很容易引起色彩断层变化。
例如,在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亮度或饱和度时,如果过度调整或不正确地应用这些参数,就可能导致色彩断层变化。
3.显示设备差异:不同的显示设备如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屏幕等,在显示色彩时有着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这些设备在色彩的还原和显示方面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色彩断层变化。
预防色彩断层变化的方法1.使用高质量的图像格式:选择高质量的图像格式可以减少色彩断层变化的可能性。
对于打印或专业设计用途的图像,推荐使用无压缩的格式,如TIFF或RAW。
对于Web或在线共享的图像,可以选择JPEG格式,但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压缩比例以避免色彩损失。
2.注意图像编辑和处理的工具和参数:在对图像进行编辑和处理时,要使用兼容的工具和适当的参数。
最好使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Photoshop,以确保色彩的准确处理和平滑过渡。
3.定期校准显示设备:定期校准显示设备可以确保色彩的准确还原和一致显示。
可以使用专业的色彩校正工具和设备,如色彩校正仪,或者依靠一些在线的色彩校准服务。
校准显示设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图像的真实色彩,并预防色彩断层变化。
4.密切监控色彩转换过程:当进行图像格式转换或压缩时,要密切监控色彩的转换过程,确保色彩的平滑过渡。
(四四)影响色彩的因素

(四四)影响⾊彩的因素
⾊彩在整个室内环境中作⽤极⼤,⽆时不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活。
以它丰富的⾊彩关系,调整⼈的⼼理与情绪。
⾊彩常常处于⼀种动态的环境中,具有极其丰富的变化,它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光源⾊:物体的⾊彩是在光照的情况下呈现出来的,光源的⾊彩对物体⾊彩影响最⼤。
在物理学上,这种光源对物体显⾊影响的性质称为演⾊性。
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相同物体的⾊彩会受到影响,从⽽呈现出不同的⾊彩。
例如⽇光下所见的⽩⾊物体,在⽉光下会有淡黄绿⾊,在灯光下会略带黄⾊;⽇光下黄绿⾊物体在⽉光下则会呈现橄榄绿⾊。
光源⾊对物体⾊彩的影响还反映在其光亮程度也会对被照射物体的⾊彩产⽣影响。
2.环境⾊:除了光源⾊对物体的⾊彩影响最⼤以外,物体⾊彩也受环境⾊的影响。
环境⾊是指⼀物体反射出来的⾊光⼜反射到其他物体上的颜⾊。
环境⾊通常⽐较弱,不及光源⾊影响⼤,但它也在⼀定程度上影响着物体的⾊彩。
总的来看,环境⾊通常在物体的背光部分及两种不同物体的接触或接近部分反应明显。
环境⾊的反光量程度取决于环境物体的材质肌理,如⾦属、瓷器等表⾯光滑的物体反光量⼤,对周围物体的⾊彩影响也较⼤;表⾯粗糙物体的反光量则⼩,对周围物体的⾊彩影响也相对较⼩。
3.其他因素:除此之外,天⽓的变化、⼤⽓中的尘埃和⽔蒸⽓、⼈与被观察物体的远近距离等因素也都会影响⼈们最终观察到的⾊彩结果。
一、形成物体色彩的因素

一、形成物体色彩的因素:(1)光原色:是光的色相。
自然界中的色彩现象正是由于光源色的差别及其变化,才使物体的色彩变得丰富多彩。
各种光原色以色性可分为两大类:暖色光和冷色光。
如太阳光、电灯光、火光等为暖色光;蓝色天光、日光灯的光属于冷色光,一般来说暖色光是物体受光部分变暖,而背光不分成冷色倾向,冷色光则反之。
光源色的强弱直接影响物体固有色的色彩变化,大体来说光原色强,物体固有色则弱,甚至可以完全改变固有色,反之,光原色弱物体固有色则强。
(2)固有色:指物体在较柔和的自然光照射下给人的色彩印象。
固有色分布在受光面中,随着光源色和周围物体色彩的变化,固有色也发生变化,因此固有色不会固定不变。
(3)环境色:描绘的物体受周围环境色彩的反射光影响所呈现的色彩,由于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变化,通常反映在物体的安不,光滑的物体环境色明显,粗糙的物体环境色弱,注意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会加强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时画面更丰富多彩。
二、水粉静物写生的基本技法(一)色彩的使用方法根据各种绘画颜料的性质,色彩的使用,大致可以归纳为色彩的混合,色彩的重置和色彩的并列三种基本方法。
1.色彩的混合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将两种或多种颜料混合,调配出另一种色彩。
在色相、色度和色性等方面,相异于原来的颜色,但仍含有原来颜色的个性因素,并与原来的颜色具有谐调关系。
如红与蓝调合为紫色,紫色与红或蓝都很谐调,具有红、蓝两色的个性因素。
如是对比的补色相调合,根据调配时两个颜色的分量的多少,可以很快不同程度地减弱色彩纯度,以至成为含灰的弱色。
如红绿相调合时,红色中加微量绿色,就可以出现带灰的,沉着稳定的红色。
如两分量相近的混合,可出现色相不鲜明,纯度、明度很低的灰黑色。
色彩混合的目的是,使色彩趋于丰富、有对比而谐调的效果。
色彩的关系能符合表现对象的要求。
色混合的方法,总是会将色纯度降低,这个方法容易产生使画面色彩发灰,缺乏生气的弊病。
产生色彩的因素

产生色彩的因素
产生色彩的因素包括:
1. 光源:不同类型的光源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例如太阳光是白色光,荧光灯可能是冷白色或暖白色光。
2. 物体:物体吸收了某些颜色的光线,然后反射其他颜色的光线,我们看到的颜色就是被物体反射的光线的颜色。
3. 表面质地:不同的物体表面质地会对光线产生不同的散射和反射效果,从而影响我们对其颜色的观察。
4. 观察角度:观察角度的改变会导致我们观察到的物体颜色的变化,特别是金属或光泽表面的物体,观察角度的改变会导致颜色的反射和折射变化。
5. 眼睛感知:色彩是由我们的眼睛感知的,我们的视觉系统可以解释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不同频率的光线,并将其解释为不同的颜色。
6. 心理因素:色彩对个体的情感、心理和文化意义有重要影响,比如不同文化对颜色的喜好和象征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产生色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光源、物体、表面质地、观察角
度、眼睛感知和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
印刷油墨色彩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印刷油墨色彩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印刷油墨的色彩变化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油墨的颜色出现改变的现象。
色彩变化可能会导致印刷品色彩失真,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观感。
以下是导致印刷油墨色彩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油墨品质:油墨的配方和原材料决定了其色彩稳定性。
低质量的颜料和添加剂可能导致油墨色彩不稳定,易发生变化。
2.光照:油墨在长时间的光照下会发生分解、褪色等现象,导致颜色变化。
特别是UV光线对油墨的影响更明显。
3.热氧化:高温会导致油墨中的颜料及其他成分的分解和氧化,造成颜色的变化。
热氧化还会导致油墨的流动性和附着力下降。
4.湿度:高湿度环境下,油墨中的水分会使颜料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导致色彩变化。
此外,高湿度还会引起油墨的潮解和水分蒸发速度变快。
5.化学物质:油墨可能与使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如酸、碱、溶剂等发生反应,导致油墨色彩变化。
例如,油墨与大气中的硫化物等发生反应可能导致褪色。
6.储存条件:油墨在储存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
高温、高湿度会加速油墨的分解和颜色变化。
此外,油墨的密封性和储存时间也是影响储存条件的因素。
7.印刷过程:印刷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气氛和机器条件等因素会影响油墨的色彩稳定性。
例如,油墨在高温下易发生变色。
此外,油墨的新鲜度、密着度和印刷速度也会影响印刷油墨的色彩变化。
色彩变化对印刷品质量和观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旦油墨发生色彩变化,印刷品的整体色彩会变得不准确,与设计意图不符,严重影响到产品的美观度和审美效果。
此外,色彩变化也会降低油墨的遮盖力和平整度,影响印刷品的清晰度和细节展示。
为了减少色彩变化对印刷油墨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优质油墨品牌和材料,确保油墨的质量和稳定性。
2.控制印刷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机器条件,创造适合油墨的工作环境。
3.存储油墨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暴露于阳光和潮湿的环境中。
4.注意印刷版与油墨之间的配合,确保油墨能够适应印刷板的特性和印刷要求。
影响印刷颜色的一些因素

影响印刷颜色的一些因素(广州怡彩印刷罗家宝)在胶印中颜色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网点的变化胶印中网点的扩大、变形、角度错位等都会影响色彩的变化。
图文的精度、菲林的线数、角度的不同、网点的百分比都跟色彩变化有关。
2.油墨的色浓度和色相等油墨的色浓度有高有低,在印刷中,色浓度低的油墨印实地时,需要印很厚很深的一层墨才能达到样稿的要求,但旁边的网点部分则由于油墨太厚造成网点扩大,而产生颜色比样稿深。
油墨的色相:油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色偏,如透明黄有偏兰,有偏红的油墨,品红有偏黄、有偏兰的等。
3.承印物(纸张)纸张的光泽度、平滑度、密度、表面白度、以及伸缩性都与印刷的色彩有关,光泽度不好的纸张印出来的东西其亮度就差对不上样稿(表面偏暗),平滑度不够的纸张会使网点变形而影响颜色,密度差的纸张偏软造成网点还原差、变形,表面白度与样稿不同颜色自然就跟不上原样,伸缩性会影响套色,进而影响颜色。
4.印刷工艺A:印刷色序因为现代的胶印大多数是多色印刷,属于湿叠湿印刷,色序不同每个颜色经过叠压的次数也不同,其网点扩大程度也不同,故而颜色变化不一样。
油墨的粘性、透明度、纸张的吸墨性等的差别都会影响印刷颜色。
一般来说,印刷色序的合理安排:应符合油墨的透明度和墨层厚度依次递增、粘度依次递减的原则。
B.水墨平衡在胶印中,控制水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水过大,则产生油墨严重乳化,印品花白、印迹发虚、墨色深浅不一,且纸张的变形量增大,造成天气套印不准,水过小,容易脏版、糊版。
把握水墨平衡的一个总原则是:在一定的印刷压力和印刷速度下,形成乳化的油墨乳浊液中,润湿液的体积比应控制在15-26%之间,要尽可能以最小的水份与油墨达到平衡。
C.印刷压力在印刷的各种条件一定时。
油墨转移率与印刷压力的关系:印刷压力过低,油墨与纸张不能充分接触,使印张发虚,印刷压力适中,油墨转移率最好,印刷压力过大,会使网点扩大,印迹模糊,严重时还会发生滑移、摩擦等问题,造成套印不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使用彩显从事各式各样的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颜色显示不准的问题: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同样的一张高质量、颜色准确的照片在XP默认的图片传真浏览器中打开,呈现出来的色彩都不尽相同;有的亮、有的暗、或者产生各式各样的色偏。
这里我们将问题单个分析,然后总结,为大家揭示问题的所在:
文章中提及的内容均以现代主流配制为基础,内容同样适合专业校正,如果你是web设计者就不用看了
文前扫盲:
DC:数码相机
DV:数码录像机
底片:就是胶片,俗称胶卷,常用于机械相机
阈值: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能产生一个校正动作的最小输入值,也可以称作一个单位
Gamma:表示软件上提供的亮度值中阈值描述出的范围
色温:光照级别和颜色温度,以开尔文(K)为单位,一般显示器默认预置的色温为5500K、6500K、9300K和自定义。
色温越低,颜色越暖越偏黄;色温越高,颜色越冷越偏蓝
色域:是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也指一个技术系统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和(不同的色域产生出的颜色多少各有不同)。
在计算机图形处理中,色域是颜色的某个完全的子集(就是将颜色写成显示器和显卡能够识别的程式来描述)。
颜色子集最常见的应用是用来精确地代表一种给定的情况。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给定的色彩空间(RGB/CMYK等)范围
映射:可以理解成一个未知数,它可以指代在方程式(定义的规则)中任何一个人为赋予的变量。
比如将局域网某台电脑的D盘 \\192.168.23.138\d$ 映射程为本地的”Z盘”
白平衡:英文名称为White Balance。
可以认为白平衡是演员,色温就是舞台。
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剧本)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舞
台上的剧情)。
例如以钨丝灯(电灯泡)照明的环境拍出的照片可能偏黄,一般来说,CCD(DC 的感光组件,类似相机械机的底片)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例如在粉红色的环境下呆的时间过长就不会感觉到周围的颜色还是粉红,而当回到正常环境下的时候,看到实物的颜色会变得偏向粉红的补色--粉石绿)。
下面一些图片,说明不同颜色光线下的不同图像
原图
正常光源下使用白平衡的结果
问题一:为什么在不同的显示器上会产生亮度的变化?
从硬件上说:
1、不同生产厂商的显示器产品规格和显像管的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出场前都会进行白平衡和几何失真的校正,但也不能保证同一品牌型号的彩显每台都一样的准确
2、不同品牌的显卡生产厂商产品规格、图形芯片和制作工艺的不同也会影响显示颜色和质量
从软件上说:
1、显示器可以通过自带的调节按钮通过控制亮度、对比度、色温、几何失真控制项来实现调校,但于档次过低或非主流的产品是无法调校正确的
2、显示卡可以通过桌面点击右键-属性-显示选项卡-高级按钮中相关的功能进行设置
总结:也就是说,从硬件来说,就是硬体的最亮点和最暗点设置不当;软件上说,就是Gamma 没有调校到正确的值致使我们用不同标准的尺度定义同样的一堆数据(正如X+Y=Z,设X 是我们不统一的衡量标准,设Y=相同的一张图像,设Z=正常地球人的眼睛,如果X和Y 都不是定值,那么得出的结论绝对是千奇百怪的)于是得到稀奇古怪的结果。
二者是共同作用产生影响的
Tips:显示器上亮度调节按钮控制硬件的白场,对比度按钮控制硬件的黑场,通过这两个按钮可以完成对显示器的Gamma校正
问题二:为什么在不同显示器上会产生色偏?
正如上个问题一样,硬件上来说设备落后、色温设置不正确可以引起;从软件上来说显卡显示出的RGB值无法匹配1:1:1的标准也无法正确的反应出正确的颜色。
正如度量的单位不统一,那么相同重量的物体称出来的结果也是决然不同的
问题三:Gamma和色偏与色域有关系吗?
Gamma和色偏影响的是图片成像的最终亮度值和色彩,而色域则直接将该图片上记录的超出色域范围的颜色转换为色域描述范围内的颜色,也就是说取交集并将交集外的值在交集内做一个最适合的映射。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示验证显示器的Gamma是否准确,但是必须首先安装Photoshop,并在桌面点击右键-属性-设置-高级-颜色管理这个选项卡添加AdobeRGB1998.icc作为默认色彩管理方案,如果你有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输入输出设备,请在控制面板中的“扫描仪和打印机”找到这些设备以同样的方式设置颜色管理以得到最大限度RGB色域描述空间,在进行Adobe Gamma校正白平衡与硬件软件色偏之前,也需要完成这个步骤才能保证校正的准确性
问题四:色域与颜色配制文件又有什么关系?
RGB 颜色模型中存在多个色彩空间:Adobe RGB、sRGB 和 Apple RGB。
虽然这些色彩空间使用相同的三个轴(R、G 和 B)定义颜色,但它们的色域却不相同,应用不同的配制文件创建出的图片得到的色彩信息也是完全不同的
各种不同设备和文档的色域 Lab 色彩空间(整个肉眼可见光谱CIE)的色域
明白了这点之后,我相信大家对于为什么我们的彩显会产生不统一的颜色,为什么我们在屏幕上的颜色又与打印颜色有天壤之别了
问题五:刚才提到了那么多专业知识,那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性?这些联系性又是如何相互作用在一起的?
那么我们尝试从最简单的概念开始复习,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电脑上的图片其实是由代码构成的,和数据包一样有头有尾,中间包涵的就是各类颜色信息的数据,这类数据在我们进行查看图片这类只读(只允许读取不许修改)操作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被更改的
结论就是,肯定有其它的东西将图片本身的颜色改变了。
是什么呢?就是软件上的色域、Gamma与硬件上的亮度饱和度还有硬件质量使用寿命的不统一造成的
问题六: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点了,如果在统一标准的环境中,是不是颜色就不会产生偏差了?
这个问题提的好,很显然,在我们统一了秤砣之后,难到全世界的东西都是一样重了吗?嘿嘿,待我用科学严谨地态度娓娓道来
假设我们从软件和硬件的环境上统一了颜色的显示和输出(成像或打印)产生的色域,打开的图片确实在所有电脑上看到的东东都一样了(这里不考虑色盲),但是刚才提到过图片本
身的原数据实不会改变的,保留下来的只有机器忠实记录下来的信息,它不会因为在雪地里人眼看到雪的颜色而将明明处于高色温(近似于9300K)白雪反射出来高色温带来的青蓝色的色偏(色彩的偏移,并不是偏色,偏色是色彩原本的颜色在色彩相貌上产生的)这样的事实否定
于是很自然的,同一场景中,我们肉眼看见的颜色与的照片所记录下来自然界真实存在的色彩产生差别了,这时,并不能算是色偏,因为是客观确实存在地,只能怪人的眼睛对波长较长的高色温冷色调不敏感
A点亮还是B点亮?自己用拾色器看看,结果绝对出乎意料,即使是色感再强的人,如果没有科学的手段和严谨求实的推理,得到的结论绝对不是正确的。
切记切记!!
问题七:这么一说我又不明白了,那偏色是怎么来的?
除了问题六出现的这类情况和故意为了夸张或者设计需要而在标准统一的环境中故意营造出非正常显示出的颜色(例如卡通或者古画或下图的情况等)以外的情况,均属于偏色,偏色是对人眼的亵渎和对事实的弯曲,所以我们必须以科学为武器,持严谨的态度来面对
歪曲颜色的罪魁祸首就是没有对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进行色域指定;输出图片文件格式转化过程中的损耗;廉价、低端的输入设备是造成偏色最大的三个因素,当然,另存为较低的图片品质也会造成色偏,这是勿庸置疑的
想想看,一张原本相当精美的图片被无知的人用垃圾扫描仪和低端数码相机输入到电脑中,并且被描述了不恰当的ICC配制文件(系统中专门用来描述色域的文件)之后被另存为无法保真的图片文件格式,共享到网络上,不断的被不知情的人传播并修改,试问一个美人胚子被人蹂躏、破相然后不断的整容并再次破相外加继续的摧残,而我们这些赏图的人还兢兢乐道曰:“好图呀~好图!”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至此,我已经带大家将整个体系流水线化的过了一遍,希望大家能从中领悟一些什么,如果感觉毫无意义,那你自可继续凭着感觉做事,让显示器每天不断的媚惑你的眼睛。
如果不能用科学和真理去校正,那就继续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