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读懂诗歌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之怎样读懂诗歌 PPT课件

“起”即一首诗的首句。
往往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统帅全诗、 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即“起” 句有奠定基调 的作用。
“承”是承接起句。
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是“起”句的延 续、延伸,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还有 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就是转句。
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 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 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 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1)诗的颔联描绘了草堂令人陶醉的美景,结合全 诗谈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②反衬(乐景写哀情)。(1分)前两联描写了翠竹轻摇,带着水 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 清香可闻,这样的赏心悦目之景;(1分)后两联写的却是忍饥挨 饿、濒临死亡的可悲可叹之事,反差鲜明。
(4)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首联描绘了一幅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紧扣“怅望”写所见, 引发诗人的乡思(或引出下面颔联的直接抒情)。
例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综合练习】运用章法思维,分析下列诗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点题,交代抒情时间地点,营造空灵清新意境,暗含作者 对山村生活的赞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进一步刻画雨后山景,一句写上景,一句写下景,一句 写视觉,一句写听觉。色柔声轻,令人神往。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由风光转为人事,归与下都扣住暝来写,山村生活宁静而 安详 。以动衬静,恬静安详。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

•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总结之三:读懂诗歌的途径是分 清题材,有助于我们读懂诗歌 情感内容
常见的诗歌题材有: 咏物诗 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
怀古诗 闺怨诗 哲理诗等 下面我们来梳理诗歌题材
• 练一练 • 蝉(唐 虞世南) •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 物态(蝉):“饮清露”“流响”, “居高 ”“声远”等。(托物)
小重山 端午 【元】舒岫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 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 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 怎么读出屈原的呢? • 诗下面有【注】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
练一练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情感? ——思乡怀人(怎么读出?)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衬托 写景时的 远近高低视听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清新质朴 清丽洗练 意境——淡雅幽静 判断诗歌类型——山水田园风光(山石 、田园 、 炊烟、鸡犬、柴门、南亩)
• 温馨提示:平常有关诗人相关内容的积累别忘了 利用
练一练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 人,却道海棠仍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红瘦。又如: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因了解李清照,当然知道本诗是闺怨诗。 知道杜牧是晚唐诗人,所以多少都有所历 史的寄托。(物是人非之感)
总结之三:读懂诗歌的途径是分 清题材,有助于我们读懂诗歌 情感内容
常见的诗歌题材有: 咏物诗 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
怀古诗 闺怨诗 哲理诗等 下面我们来梳理诗歌题材
• 练一练 • 蝉(唐 虞世南) •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 物态(蝉):“饮清露”“流响”, “居高 ”“声远”等。(托物)
小重山 端午 【元】舒岫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 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 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 怎么读出屈原的呢? • 诗下面有【注】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
练一练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情感? ——思乡怀人(怎么读出?)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衬托 写景时的 远近高低视听动静结合。 语言特点——清新质朴 清丽洗练 意境——淡雅幽静 判断诗歌类型——山水田园风光(山石 、田园 、 炊烟、鸡犬、柴门、南亩)
• 温馨提示:平常有关诗人相关内容的积累别忘了 利用
练一练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 人,却道海棠仍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红瘦。又如: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因了解李清照,当然知道本诗是闺怨诗。 知道杜牧是晚唐诗人,所以多少都有所历 史的寄托。(物是人非之感)
读懂诗歌优质课件(共37张PPT)

题材——怀古咏史诗或借古讽今诗(特点: 古人名、古迹)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情年事已高、功业无 成、人事飘零、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追 慕英雄、同情古人等等)。
题上来看,交代了哪些内容?(学生用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人物事件(我竹窗闻风想念友人 ➢②题材:送别怀人诗 ➢③情感:想念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 吴钩——宝剑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峨眉——高尚的德行
▪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寸管——笔
▪ 西陆——秋风
柳营——指军营
▪ 丝竹——音乐; 怀桔——指孝顺双亲
▪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 三尺——法律; 昆山玉——杰出的人才
▪ 青鸟——信使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 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 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战乱 频繁,生灵涂炭,又有悯农诗、反战诗、忧 国忧民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 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 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 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 提示:贬官,漂泊,远离京城,想家,想 重回朝廷
精编优质课PPT读懂诗歌 课件(共37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高考复习如何读懂诗歌ppt课件(共38张)

字句不限 押韵自由 平仄不拘
对仗随意
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
律诗——蜀相
首联 1 2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sen 隔叶黄鹂空好音。 yin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八 句四联
颔联颈联对仗
颔联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5 6 7
颈联
xin
偶句押韵
讲究平仄
尾联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 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 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 , 凄。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 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 7.《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六王毕 蜀山兀 , 阿房出 。 , 四海一; 8.《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 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 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 心也。 秦爱纷奢 , 人亦念其家 。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17
不合法: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省略成分
把握词性改变! 还原语序! 补充省略!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18
• 找出下面活用的词: 一、把握词性改变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悦 空 •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暗 老 肥 •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
比喻 主考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官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 PPT精品课件(共19张)

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作者选取孤舟、雁、鸟、鱼、霜月、 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融 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问题: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 结合诗简要分析。(4分)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以冷落凄凉的秋景衬托难以割舍的离情。 2、你是怎样读懂这首诗歌的?请归纳出你的方 法。 关注:意象、意境、题材、情语
人)
(8)山水田园诗(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
兴)
温馨提示
1.要有一定的文言意识,用自己的话把 题目及每句诗的大意表述出来,进而把 诗歌的字面意思搞明白,在此基础上再 深入理解诗意。 2.阅读理解诗歌时,不要孤立地用一种 方法,要综合多种方法,多角度去思考, 从而深入且准确理解诗歌。
论世——了解时代背景,相关社会生活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 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 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 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 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 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 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 义。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张PPT精品课件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16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二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苏轼)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作者第二 次遭贬初到惠州时所作。
2、读关键词
(1).情感词: 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 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 (2).修饰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等,尤其 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30
方法四:读正文(意象 关键词 尾句)
(3).情感词即“情点”。直接表露情感,如“悲”、 “愁”、“孤”、“喜”“闲”之类。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如何读懂诗歌
2、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四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一
观书有感
借助题目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 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 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 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问: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5分)
24
演练三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课件(46张)

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 点评“风吹一夜满关山”在词语锤炼方面的妙处。
参考答案: 1、最突出的特色是虚实结合,前两句“雪净胡天牧马还,月
明羌笛戍楼间”写得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战士们赶着 马群归来,天空中洒下明月的清辉。《梅花落》本是一种曲调, 作者拆开用,又构成了虚景,仿佛飘落的不是笛声而是梅花的花 片,这样,虚实交错,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 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 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 如何读懂古诗词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 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合注释因为诗 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 (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 渴望回家之情。(1分)
总结方法
•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 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 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 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 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如何读懂诗歌》ppt课件

直击高考 析意象
(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小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2】出,眺
迥二流明。 注释:【1】树杪:树梢。【2】井:市井
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 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
1、联系注解①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你能推知本词蕴含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吗?
2、(高考题)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 意?请简要分析。(6分)
1、本词蕴含了作者壮志未酬、以及只能隐居的 无奈与牢骚之情。
2、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 平。(2分)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 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 (2分)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 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分)
读诗,会读诗,读懂诗!
《如何读懂诗歌》ppt课件优秀课件( 实用教 材)
《如何读懂诗歌》ppt课件优秀课件( 实用教 材)
《如何读懂诗歌》ppt课件优秀课件( 实用教 材)
•
湖州歌
(南宋)汪元量
•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 [注释]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 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眷恋祖国的深情和亡国失家的悲痛。
《如何读懂诗歌》ppt课件优秀课件( 实用教 材)
析意象: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 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 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果我 们能够多积累相关的知识,抓 住诗歌意象进行分析,将能够 更加快速地读懂诗意,更加准 确地把握情感。
直击高考
(2018•全国卷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史怀古诗: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 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览古、咏史”等。 《登幽州台歌》《金陵怀古》《题乌江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常用手法: 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对比、用典等 常表感情: 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叹; 讽刺统治者奢靡享乐或穷兵黩武、策略不 当重蹈历史覆辙; 借古人遭遇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 遇的感伤。
盼望夫妻团聚,月照二人
方法: 1,把诗句切分为单个词语﹙抓住关 键词语﹚加以解释。 2,通过想象、调整把每个词语意思 连缀组合。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
• • • • •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 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 析。(5分) • 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抒发盛衰无常的感慨。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抒发功业未就的感慨。
边塞征战诗
描写边塞风光、将士戍边生活、战争的残酷、 异域风情等内容。
28
• 8.答:诗人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 然后写曹霸画的马神奇雄峻,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 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曹霸作画前先巧妙运思,然后淋漓尽 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 • 9.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 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 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 可谓层层铺垫。
如何读懂诗歌
明白表层﹙诗句﹚意思
能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题目—— 作者—— 注释—— 题材—— 内容——典型意象、情点
1、读标题
从标题初步推断诗歌的情感内涵。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 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 意境 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 歌鉴赏的向导。
6、读懂诗句意思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语 言 倒 装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语 言 含 蓄 凝 练 省 略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 中散发出来渗入雾气中 月夜 望月已久,雾深露重, 杜甫 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羁旅思乡诗
因战乱频烦,久戍边关,宦游不归,山长水 阔,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佳节到来等引发思 乡思亲情怀 。 常见意象:故园、亲人、月、鸿雁、浮云、船、 驿站、客舍、书信、佳节等。 常见感情:羁旅愁思 、漂泊孤寂、 思念亲友、 闺中怀人等。
赠友送别诗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 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标题一般有“别” “送 别” “饯别”等字眼。 常见意象:酒、柳、长短亭、码头、船只等。
陶渊明(淡泊名利,恬淡自然)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李白(傲岸不群,豪迈奔放) 王维﹙归隐之趣、清新淡雅﹚辛 弃疾、陆游 ( 收复之志、爱国情怀)李清照﹙亡国破家、清丽哀婉﹚ 苏轼﹙乐观旷达、雄浑豪放﹚柳永﹙爱情失意、缠绵悱恻﹚ 曹操﹙雄浑壮志、慷慨悲凉﹚
练习(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蕴涵哪些丰富的感情?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 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 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 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 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常见风格:冲淡宁静、平实质朴、清新洗练 常用意象:田园、山水、林木、庄稼、家禽、家畜 常见思想:不满现实,追求淡泊,安贫乐道,归隐闲适
常用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即景抒情,白描,烘托, 虚实结合
5、读意象
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 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这些特定的意象,我们称之为 “传统性意象”。 月亮 杨柳 松菊竹梅 羌笛 梧桐 浮云 杜鹃 鹧鸪 寒蝉 香草美人 鸿雁 流水
情点: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诗人思想感情的 字眼或句子。 ⑴,表情感基调或情感内涵的词语。 江枫渔火对愁眠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⑵,表冷暖色调的词﹙意境特点﹚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无边落木萧萧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⑶,尾句、尾联。 卒章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 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 何人不起故园情 断肠人在天涯
从下面一组题目大体能推断出怎样的基调或思想内涵?
《春夜别友人》 》《春日登楼怀归》
不舍之情
《从军行》
思乡思亲
《归园田居》
保家卫国 思念亲人 穷兵黩武 等
向往自然
《早梅 》 《寻隐者不遇》
高洁情操
遗憾的心情
2、读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及创作风格 论世——了解时代背景,相关社会生活
3,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 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 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 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 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 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 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常见感情:惜别不舍,思念牵挂、安慰勉励、
担忧同情、人生失意等等。
送魏十六还苏州① 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 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 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代常 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 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送别时的沉重与感伤, 送别后的留恋和惆怅。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 而不得的苦闷。
4、读题材、体裁
弄清诗歌的体裁,我们可以更好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及 作者的思想情感。 诗歌内容分类: 1、怀古咏史 2、咏物诗(托物言志) 3、写景抒情 4、边塞征战 5、羁旅思乡 6、赠友送别 7、山水田园 8、爱情闺怨 9、哲理诗
5、读“情点”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常常在外漂泊流离,已 想起当年,随意地挥一 经习惯于远别家乡亲人。 挥衣袖,就远走客居异乡。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一觉醒来,归梦破碎,孤 灯之下,依然身在江南。 心情惆怅,起身出户,见 一轮明月,已在山顶斜挂。
常见意象:烽火、大漠、黄沙、鸿雁、雪、琵琶、胡琴、羌笛、 战鼓、号角、落日、朔风、关山月等。 常见思想: 统治者—活、报国豪情 、反对战争 友人——惜别感伤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 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 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 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 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 昨与故人期。
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 云霞从墙头薜荔升起﹙像﹚五 彩幔帷。 喜欢那刚下雨后嫩嫩的竹子, 喜欢那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 悠闲的白鹭常常很早回巢栖宿, 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 更迟。 家童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 (因为我)我昨天与老友约定 ﹙今天﹚会面。
江行 [宋]严羽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本诗表何思想感情?结合内容分析。
离家日久,思乡情切
《考试说明》有关诗词鉴赏的要求: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 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 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 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3.赏析表达技巧。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 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 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闺怨诗
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一类是宫女对易逝青春的哀怨 。 常用意象:栏杆、寒月、青灯、空房、孤枕、黄花、梧桐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山水田园诗
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 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 世独立的高蹈情怀。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 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 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