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费罗简介

合集下载

朗费罗

朗费罗

朗费罗朗费罗,H.w.(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城一个律师家庭。

1822年进入博多因学院,与霍桑是同班同学。

毕业后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研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学。

1836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语言,文学长达十八年,致力于介绍欧洲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成为新英格兰文化中心剑桥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

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赞歌》、《生命颂》、《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

1841年出版诗集《歌谣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诗《铠甲骷髅》、《金星号遇难》,也有叙事中含有简朴哲理的《乡村铁匠》、《向更高处攀登》等。

诗中充溢了淬质奋发的精神和乐观情绪。

这两部诗集在大西洋两岸风靡一时,他从此以诗人闻名于世。

朗费罗于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尔德的军火库》、《桥》、《努伦堡》和《布吕赫钟楼及其他》等佳篇而为人称道。

《海边与炉边》(1849)包含了诗人向读者宣告创作意图的《献辞》以及通过造船的形象讴歌联邦的缔造的长诗《航船的建造》1850年发表了《李君裕的悲惨命运》。

[编辑本段]主要创作朗费罗的主要诗作包括3首长篇叙事诗,或“通俗史诗”:《伊凡吉林》(1847)、《海华沙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

1854年辞去哈佛大学教职,专事创作。

次年发表《海华沙之歌》。

这是采用印第安人传说而精心构思的长诗,写印第安人领袖海华沙一生克敌制胜的英雄业绩,以及他结束部落混战,教人民种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贡献。

在美国文学史上这是描写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诗,但诗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斯库尔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诗的韵律完全模仿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当时虽然受到了读者的赞赏,却遭到后代一些评论家的责难。

朗费罗a psalm of life的译本赏析

朗费罗a psalm of life的译本赏析

朗费罗a psalm of life的译本赏析
朗费罗(HenryWadsworthLongfellow)是19世纪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

他所写的《生命圣诗》(APsalmofLife)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美国诗歌的经典之一。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翻译和赏析。

生命圣诗
告诉我,你们中的哪一个,
愿意安静地度过一生,
不为了辉煌的名声和财富,
只为了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告诉我,你们中的哪一个,
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
不为了短暂的享乐和荣耀,
而是为了将它们保留在自己的心中?
告诉我,你们中的哪一个,
愿意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不为了逃避而放弃自己的梦想,
而是坚定地追求它们?
告诉我,你们中的哪一个,
能够像一棵树一样,
不断地成长、扩展、繁荣,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
告诉我,你们中的哪一个,
能够像一位真正的勇士一样,
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坚强不屈,
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告诉我,你们中的哪一个,
愿意努力工作、奋斗到底,
不为了自己的荣耀和利益,
而是为了帮助他人和改善这个世界?
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让我们珍惜每一天,
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这首诗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为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诗人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读者思考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呼吁人们珍惜时间,追求真理和美好,为他人做出贡献。

这首诗的中文翻译很好地传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中文读者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力量。

《人生礼赞》作者简介

《人生礼赞》作者简介

《人生礼赞》作者简介
朗费罗,1807-1882,美国诗人。

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包括着名的《夜的赞歌》、《生命颂》、《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

朗费罗的主要诗作包括3首长篇叙事诗,或“通俗史诗”:《伊凡吉林》(1847)、《海华沙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

 在世界这个辽阔的战场上,
 在人生这个壮丽的舞台上,
 我们不能做任命运驱使的牛羊,
 我们要在战斗中当一名闯将。

 不要空想未来,不管它那幺令人神往,
 不要怀恋过去,要把逝去的岁月埋葬。

 行动起来吧,就在生命的此刻行动!
 让生命之舟乘风破浪!
 伟人们的足迹向我们昭示,
 我们也能使自己一生变的高尚。

 当我们离开人间时,也能让
 足迹遗留在时间的沙滩上。

 在生命神圣海洋的航程中,
 也许还会有别人搁浅、绝望,
 当他看到我们的脚印,
 他又会重新斗志昂扬!
 让我们振奋起来行动吧,
 让我们学会沉着稳重地面对风浪,。

朗费罗的简介

朗费罗的简介

朗费罗的简介
朗费罗(Leonardoda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之一。

他的才华横溢,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工程学、解剖学、天文学、地质学、数学和音乐等领域。

朗费罗出生于托斯卡纳大区的维因斯普雷,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公务员,母亲则是一位农民。

朗费罗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对各种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通过自学和观察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在绘画领域,朗费罗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和雕塑家,他的作品包括《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维特鲁威人》等。

他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注重细节、透视和表现力,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学领域,朗费罗是一位卓越的发明家和研究者,他的创新包括飞行器、潜水艇、直升机、炮车、机械手臂等。

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包括解剖学、天文学、地质学等。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朗费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被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

他的影响力也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和科学领域,他的思想和哲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名言“艺术和科学并行,互相促进”成为了后世人们追求全面发展的信条。

朗费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才华和成就远超过了他所处
的时代。

他的精神和思想不仅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longfellow的诗歌初雪创作背景

longfellow的诗歌初雪创作背景

题目:初雪——Longfellow诗歌的创作背景在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亨利·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堪称是一位传奇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的作品长盛不衰,其中以《初雪》(Snow-Flakes)一诗在文学界享有盛誉。

这首诗描绘了初雪飘落时的美景,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究竟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下面让我带你一起深入探索。

一、诗歌创作背景1. Longfellow的生平亨利·朗费罗出生于1807年,是美国文学的先驱之一。

他的作品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他深受欧洲文学风格的影响,同时也极具个人风格,成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2. 初雪的创作环境朗费罗创作《初雪》时正值19世纪,他深受欧洲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美国本土风景和自然的启发。

他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浪漫主义文学蓬勃发展的时代,而当时美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心情日益浓烈。

二、诗歌分析1. 对自然的赞美《初雪》这首诗以其深刻对自然的敬畏赢得了读者的心。

诗中描述了雪花飘落的场景,描绘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

这与当时美国人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也表达了朗费罗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敬畏之心。

2. 热爱与乐观《初雪》这首诗歌中流露出朗费罗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

尽管雪花纷飞,寒冷临身,但诗人通过对初雪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这种正能量的情感也使《初雪》成为一首传颂美好和热爱的经典之作。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朗费罗的《初雪》是一首承载着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的优美诗篇。

通过对初雪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热爱之情。

这种通过自然景色来抒发对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歌表达方式,充分展现了朗费罗的浪漫主义情感和富有启迪性的写作风格。

朗费罗《我逝去的青春》解读

朗费罗《我逝去的青春》解读

摘要:美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曾著作出一首颇为人们赞颂的短诗,即《我逝去的青春》。

其中融入了朗费罗童年的故事。

波特兰市给年少的朗费罗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与色彩。

本文主要讲述朗费罗的个人经历及《我逝去的青春》的中心思想,并详细分析其艺术手法,为读者更好地解读此诗做铺垫。

关键词:朗费罗;《我逝去的青春》;思想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是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1807年,他出生于波特兰市,父母都是律师界响当当的人物,从小的生活环境自然非常优越,也因此他从小受到文学知识的熏陶。

然而,在朗费罗步入中年时,他的生活颇为坎坷,父亲和兄长先后逝世。

到1851年,他最尊敬的母亲也离他而去。

亲人们逐一离去,给他的精神带来很大的打击,同时也对他的写作生涯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母亲逝世的第三年,他便辞别教师这份工作,从此一心投入文学创作领域。

一、创作始于波特兰市在朗费罗辞去教师这份工作的第二年,他曾经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即波特兰市,这里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地方。

据了解,当他回到自己家乡时,他不但去过曼乔伊山,在这里一边散步一边享受明媚的阳光,而且他还游览过劳伦斯堡,曾趴在地上聆听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等。

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分钟都让他感觉到快乐、舒服。

在阳光照射的午后,他可以放松身心欣赏海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看着它们在碧绿蓝天的大海上穿梭,像一片白色的羽毛般美丽动人。

在这古堡里,他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诗意,而且这座古堡是他在痛失亲人之后唯一可以得到一丝安慰的地方,他把家乡与这片海的宁静融入他的诗里。

于是,他想写一首诗,用来表达他对家乡的热爱,但他一直都没有找到创作灵感。

一直到1855年,他的目标终于实现,由他创作的《我逝去的青春》刊登在《葡南月刊》上,之后又在其他月刊上发表。

这首诗刊登之后,他非常高兴,他在日记里有过记载,大致意思是:一天的忙碌之后,坐在火的旁边。

到了夜里,当他躺在床上时,一股波特兰——我的家乡——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涌现脑海。

朗费罗简介知识讲解

朗费罗简介知识讲解

朗费罗简介
朗费罗,H.w.(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 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城一个律师家庭。

1822年进入博多因学院,与霍桑是同班同学。

毕业后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研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学。

1836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语言,文学长达十八年,致力于介绍欧洲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成为新英格兰文化中心剑桥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

信息
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Voices of the Night),包括著名的《夜的赞歌》、《生命颂》(即《人生礼赞》A Psalm of Life)、《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

1841年出版诗集《歌谣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诗《铠甲骷髅》、《金星号遇难》,也有叙事中含有简朴哲理的《乡村铁匠》、《向更高处攀登》等。

诗中充溢了淬质奋发的精神和乐观情绪。

这两部诗集在大西洋两岸风靡一时,他从此以诗人闻名于世。

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尔德的军火库》、《桥》、《努伦堡》和《布吕赫钟楼及其他》等佳篇而为人称道。

《海边与炉边》(1849)包含了诗人向读者宣告创作意图的《献辞》以及通过造船的形象讴歌联邦的缔造的长诗《航船的建造》1850年发表了《李君裕的悲惨命运》。

2主要创作。

美国诗人朗费罗

美国诗人朗费罗

• Longfellow’s life and career • Major works • Poetry style of Longfellow • Contributions
contents
Longfellow’s life and career

Birth:Portland,Maine;February,27,1807 Education: studying at Bowdoin College (1821-1825) Trip to Europe:(1826-1829);(1835-1836); (1842);(1868-1869) Professorship:Harward(1836-1854) Death:1882; Bust at the Poet’s Corner (1884)
Ⅴ In 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 In the bivouac of Life, Be not like dumb, driven cattle ! Be a hero in the strife ! Ⅵ Trust no Future, howe’er pleasant ! Let the dead Past bury its dead ! Act,— act in the living Present ! Heart within, and God o'er head ! Ⅶ Lives of great men all remind us We can make our lives sublime, And, departing, leave behind us Footprints on the sands of time ;
This is the first epic poem describing the life of Indians. It based on the legends of Ojibway India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费罗,H.w.(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 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城一个律师家庭。

1822年进入博多因学院,与是同班同学。

毕业后去过、、和等地,研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学。

1836年开始在讲授语言,文学长达十八年,致力于介绍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成为文化中心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

信息
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Voices of the Night),包括著名的《夜的赞歌》、《》(即《》A Psalm of Life)、《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

1841年出版诗集《歌谣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诗《铠甲骷髅》、《金星号遇难》,也有叙事中含有简朴哲理的《乡村铁匠》、《向更高处攀登》等。

诗中充溢了淬质奋发的精神和乐观情绪。

这两部诗集在两岸风靡一时,他从此以诗人闻名于世。

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尔德的军火库》、《》、《努伦堡》和《布吕赫钟楼及其他》等佳篇而为人称道。

《海边与炉边》(1849)包含了诗人向读者宣告创作意图的《献辞》
以及通过造船的形象讴歌联邦的缔造的长诗《航船的建造》1850年发表了《李君裕的悲惨命运》。

2主要创作
朗费罗的主要诗作包括3首长篇叙事诗,或“通俗史诗”:《伊凡吉林》(1847)、《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

1854年辞去教职,专事创作。

次年发表《海华沙之歌》。

这是采用印第安人传说而精心构思的长诗,写印第安人领袖海华沙一生克敌制胜的英雄业绩,以及他结束部落混战,教人民种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贡献。

在史上这是描写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诗,但诗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斯库尔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诗的韵律完全模仿史诗《》,当时虽然受到了读者的赞赏,却遭到后代一些的责难。

从1843年起,朗费罗夫妇在幽静的克雷吉别墅中度过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

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烧伤致死,这一直使他无比悲痛,为了摆脱精神上的重负,他投身于的《》的翻译,还写了6首关于但丁的十四行诗,是他最佳的诗作。

他的另一位夫人的肺结核去世。

《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体上仿效的《》。

以《》命名的三部
曲诗剧于1872年完成。

《》被选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命,入选教材时有改动。

3名言
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

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4作者介绍
朗费罗(1807 - 1882)诗人。

生于城一个律师家庭。

1822年进入布都因学院,与是同班同学。

毕业后赴欧考察,研究法、西、意、德等国的语言文学。

1836年回国,在哈佛大学讲授介绍文化和浪漫主义,成为文化中心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

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和《》,1841年出版《歌谣及其他》,从此确立了他的诗人地位。

1842年出版组诗《奴役篇》,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

1847年发表的长篇叙事诗《伊凡吉林》和《海华沙之歌》(1855)、《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是朗费罗的三部主要诗作,这些作品的发表使他声望日增。

1863年发表《路畔旅舍的故事》,1872年出版诗剧《基督》三部曲,包括《神圣的悲剧》、《金色的
传说》和《新英格兰悲剧》。

朗费罗晚年备受推崇,先后获得和的。

1882年逝世后,诗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

他一生创作的大量抒情诗、叙事诗、歌谣和诗剧曾在美国和欧洲广泛流传,受到赞赏,但到20世纪之后却诗名骤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