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费罗及人生礼赞赏析
A Psalm of Life 译文赏析翻译鉴赏与批评

• 第3节人生既不是为了“行乐须及春”和“今朝 有酒今朝醉”,也不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 消愁愁更愁”的在世不称意的人生,而是“日日
自己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人生; • 第8节要人们在历史上留下足迹, 泽被后人;
行动,日日进步”的有所作为的积极人生;
• 第9节即最后一节呼吁众生决心不移,努力进取,
• 译文三按照原诗的结构,并采用conversion(词类转换),将两个名词“enjoyment”和“sorrow” 转换为动词“贪欢”“哀怨”,显得比较形象生动。
• Art is long, and time is fleeting(第四节)
• 译文一:艺术长久,韶光飞逝,
• 译文二:学艺费光阴,时日去匆忙,
• not enjoyment, and not sorrow, is our destined end or way”,
• 作者出于强调或者考虑照顾押韵,将两个否定意义的表语部分提前,其结构应该是“our destined end or way is not…”
• 译文一、二按照这个正常语序分别译成“我们注定的结局和道路,既不是享乐,也不是悲 伤” “我们命定的终点和道路,既不是享乐,也不是悲苦”,意思基本一致;
•
让逝去的岁月将死者埋葬!
一般是不会用“欢畅,欢乐”来形容未来
一曲雄浑壮美的人生礼赞_朗费罗抒情诗_人生颂_简析

一曲雄浑壮美的人生礼赞X)))朗费罗抒情诗5人生颂6简析任良耀(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 245021)[摘 要] 文章根据惠蒂尔的评价,对朗费罗的5人生颂6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层面上做了简要的分析,着重说明的是:5人生颂6是一首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达到完美统一的杰作,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惠蒂尔对作者及作品的赞美并非过誉之辞。
[关键词] 朗费罗;5人生颂6;内容;特色;评价[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03)04-0029-02 亨利#华滋华斯#朗费罗(1807~1882)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数量庞大。
他以娴熟的诗歌技巧,优美的音韵,通俗易懂的遣词造句,总能使自己的诗歌做到雅俗共赏。
特别是在他生活的时代,他的诗歌在全美达到家喻户晓、风靡一时的地步。
应该说,他的起点是较高的。
19世纪30年代末他的第一部诗集5夜籁6一出版,他便广受好评,名振全美,尤其是集子中收入的短诗5人生颂6更是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被誉为/真正的美国心脏的跳动0。
民主诗人惠蒂尔对该诗评论说:/我不知道作者是谁,但他或她绝不是等闲之辈。
这九节单纯的诗比雪莱、济慈和华滋华斯等人所有的梦想加在一起都值得多。
这篇诗是呼吸着,充沛着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它是一个有为的世纪的精神-蒸汽机.。
0一首短短的诗歌为何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它究竟写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色?是否当得起如此高的评价?这些疑问也就是笔者立意要对这首短诗加以简析的缘由,自然也是本文要力加关照的对象。
如前所述,5人生颂6是一首短诗。
它以四行诗的形式写就,总共只有九节。
篇幅虽小,但它的脉络却十分清晰,内容完整且丰富。
细加分析,我们可看出全诗有明显的四个层次:1~3节可视为第一层次。
这一层次的主要内容开宗明义,表明了诗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即什么是人生。
在诗人看来,人生不是虚梦一场,人生是实实在在的,是真挚而热烈的。
朗费罗及人生礼赞赏析

2.
3.
His Life
4.
After graduating in 1825, he was offered a job as professor of modern languages at his alma mater (母校).
Then he went to Europe to study language, against the wish of his father who thought his son should become a lawyer. For 4 years, he studied languages in France, Spain, Italy, Germany and England.
10. 11.
II. Works
Lyrics:
Voices of the Night « 夜吟»(1839); Ballads and Other Poems « 歌谣及其他»(1842) ; Poems on Slavery « 奴隶制度诗篇 » (1842)
Long poems: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Life Works
A
Psalm of Life
I. His Life
1.
Longfellow was born on February 27, 1807, to Stephen Longfellow and Zilpah (Wadsworth) Longfellow in Portland, Maine, and he grew up in what is now known as the Wadsworth-Longfellow House.
人生颂朗费罗赏析

人生颂朗费罗赏析
朗费罗的《人生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人至深的诗歌,通过对生命的探索和赞美,表达了人生的真实意义和价值。
在这首诗中,朗费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美好。
首先,诗歌通过否定消极的人生态度,强调了生命的真实意义。
诗中说:“不要用哀伤的诗句告诉我:人生只不过是幻梦一场。
”这句话表明了朗费罗对消极人生观的否定。
他认为生命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幻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把握当下。
其次,诗歌通过对生命的赞美,表达了人生的价值。
诗中说:“生命是真切的!生命是严肃的! 它的归宿决不是坟墓;你本是尘土,必归于尘土。
”这句话表明了朗费罗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他认为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诗歌通过对行动的强调,表达了人生的追求。
诗中说:“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是我们命中注定的目标和道路,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超越今天。
”这句话表明了朗费罗对人生追求的态度。
他认为人生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我们应该通过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总结起来,朗费罗的《人生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人至深的诗歌。
通过对生命的探索和赞美,表达了人生的真实意义和价值。
诗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美好。
最后,诗歌通过对行动的强调,表达了人生的追求。
朗费罗《人生礼赞》的文体分析

20 0 9年 8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unl f h egU i r t Se c) o ra o i n nv sy(o. i Cf ei S
V0. 0 No8 13 . Au . 0 9 g 20
Te o , u n u u e s l me n ti mo r f l n mb r , l n
Li s u a e f i b t n mpt d e m ! — —- e y r a — - —— —— —
F op i t ,t a e h p / t e , o tr s h t p r a s al h r n o S i n ’ l l e s s lm i al g o e" i ’ oe i f man. A o lr n hp r c e r t e , fr n a d s i w e k d b oh r o S en e ig,s al tk e r a an h l a e h at g i。
THE PSAIM I T S
L v s o r a n al r mi d t ie f ge t me l e n l S W e c n ma e O r l e u l a k U i s s bi v me, An d, d p rig,la e b h n 1 eat n ev e id 1 8 F opit o h a d ft ; o trns n t e s n s o i me
文体学是运用现代语 言学 理论研究 各种文体 的一 门学
科 。 l 曾指出 :文体 , Wa s e “ 简单得说 , 就是写和说的方式。 作 ”
S i , l e mu ld d u , a e b ai g tl i f e r ms r e t l k n F n r l ma c e o t e ga e u e a r h s t h rv 。
《人生礼赞》的两种译文对比赏析

在生命的落宿的营地上, 别作蔽蔽无声、 任人驱使的牛羊,
要 在 战 斗 中当一名 闯将 ! 黄一宁 译
世界就是辽 阔的大战场 , 人 生要随时准备去战斗 , 做 一个英雄 去英 勇奋战 !
不 要 像 被 人 驱使 的哑 牲 口 !
呵, 足印! 也许另一位弟兄, 当他航行在生命庄严的海洋上, 不幸遇难, 了这些足印, 看见
别用忧伤的韵调对我哀叹 , 人 生不过是一场空虚的梦!
灵魂 睡去 就如 同死去 一般 , 肉体 也 不再 是 原 来的姿 容 。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比较赞同丰华瞻的观灸 译诗应
“ 忠实原诗的意义和诗情” ,而不是刻板地忠实于原诗 的语法结构 、 词汇 、 行数 、 韵律等。 一、 诗人及其作品简介 朗费罗(1807- 1882) , 美国诗人, 曾去过法国、 西班 牙和德 国等地 , 研究这些 国家的语言和文学 。1836年他 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语言 、 文学 , 力于介绍 欧洲文化 致 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 品 ,成 为新英格兰文化 中心剑桥 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他出版 了第一部 诗集《 夜吟》包括著名的《 , 夜的赞歌》《 、人生礼赞》《 、群 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 ,并于184 1年出版诗集 ( 歌谣及其他》 。这两部诗集在大西洋两岸风靡一时, 他
黄新 梁 译
艺业需恒久, 而光阴只是一芜。 我们的心尽管勇敢、 坚毅, 却仍旧像 那丧鼓的闷响 ,
伟大人物的生平把我们提醒, 我们能使我们的一生变得高尚, 在 离开人间时, 也能让足印 遗 留在我们身后的时间的沙滩上。
黄一 宁 译 伟 人 的一 生都 是好 榜样—
一声声送我们走向坟地。 评析 : 在这一节中, 对于这句名言‘ t is long, and `Ar Time is f eeting” l 的翻译, 黄新渠的翻译采取了对偶句的 形式 , 保留了原文对偶的写作风格。黄一宁的翻译只是 完整传达原文的思想, 没有做到对偶翻译。 原文:In the world ' s broad field of battle ,
最新-《人生礼赞》【优秀7篇】

《人生礼赞》【优秀7篇】人们在临死前通常都要给后人留下遗嘱,可一位英国士兵作战临死前却在背诵《人生礼赞》,诗的作者就是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一位诗人--朗费罗。
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诗歌。
以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人生礼赞》【优秀7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人生礼赞》篇一教材分析课文是一首抒情诗,作者用充满激情的笔调,激励人们"在世界这个辽阔的战场中,在人生这个壮丽的舞台上",我们"不能"听从命运的驱使,不要一味"空想未来",也"不要怀恋过去",而应该"行动起来","振奋起来","不断追求,有所作为",激励人们永远满怀理想和期望。
全诗语句铿锵,读起来琅琅上口,给人以一种奋发向上的激励和感染。
学生分析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许多阅读方法,已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能够自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受年龄的制约,无法做到对文章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因此,在学习中还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诗歌的感情朗读;体会诗歌所赞颂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命".前两篇课文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诠释着生命的内涵。
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讴歌生命,礼赞生命的诗歌,看看你对人生会有哪些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了解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自己能读懂什么有哪些诗句读不懂2,能正确流利地读这首诗。
三,交流自读后的感受学生可能读不懂:1,"伟人们的足迹向我们昭示,我们也能使自己一生变得高尚".2,"搁浅","绝望"指的是什么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两个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认真读书整体了解内容的能力和学生质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人生礼赞》译文对比赏析

2014年1月总第304期文化教育《人生礼赞》译文对比赏析苏虎典(广西百色学院外语系,广西百色533000)摘要:文章对《人生礼赞》)的三个中文译文版本从翻译技巧、韵律结构方面进行对比赏析。
三种翻译版本和原诗歌的韵味虽略有差别,但各有千秋,有效地再现了原诗的特征,有助于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关键词:翻译;技巧;韵律;对比赏析《人生礼赞》)出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杰出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之手。
朗费罗的诗歌在19世纪美国主流诗坛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美国广为传颂,在欧洲亦受赞赏,被译成20多种文字。
而的汉语译文,据钱钟书先生考证,是第一首被翻译成中文的西方诗歌。
本文主要对三个译文版本进行对比赏析。
汉译文版本分别为黄新渠译本、黄杲炘译本和黄一宁译本(以下分别简称为渠译、炘译和宁译)。
第一部分(1~2节),首先针对人生两种悲观论调,“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grave is its goal”,义正辞言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认为:“life is real!life is earnest!”诗歌开头就一针见血,发现症结之所在,先从“治标”开始。
第一节,“all 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炘、渠分别译成“而事物不是看来那模样”“万物并非他们显示的模样”,意义表达基本相同;宁译为“肉体也不再是原来的姿容”。
其实,“all things”并非只是指的“肉体”,而是指世间万物,因为很多事物表象与实质之间往往并非一致。
第二节,“grave”一词,炘译为“黄土”,将意象做了改变,表达得更委婉一些,很适合我们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因为中国有“魂归故土”“命归黄泉”之说,让人自然产生联想;渠和宁分别译为“坟场”“坟墓”,缺少前者表达的委婉,显得直白一些,但同时也似乎更忠实于原文。
尽管如此,三者的翻译却也没有影响全诗的表达。
第二部分(3~6节),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riting style
Simplicity, directness, sweetness, purity, gentleness, musicality, sentimentality Belong to the milder aspect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and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German romantic lyrists Major themes: idealized vision of world and life his work untouched the religious and social struggles
Longfellow’s “A Psalm of Life”
Tell me not, in mournful numbers, poetic meters
不要用哀婉的诗句对我说:
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
“人生只是梦幻一场!——
sleeps For the soul is dead that slumbers,
在世界辽阔的战场,
to emphasize the shortness of human being’s life, as well as to suggest that life is also a fight filed which contains a lot of struggles.
o’er: over sublime: of very high quality solemn: serious forlorn: lonely and unhappy take heart: feel more positive labour: work
Poem appreciation
A Psalm of Life
By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Psalm of life is the first English
poem introduced to China
It’s About…
Background
of the poem Poem appreciation Brief analysis
Longfellow’s “A Psalm of Life”
Not enjoyment, and not sorrow,
destined: fated Is our destin’d end or way;
我们命运的终点或道路, 不是享乐, 也不是忧伤;
But to act, that each to-morrow
• 人们在临死前通常要给后人留下遗嘱,可一 位在克里米亚作战的英国士兵临死前却在背 诵《人生礼赞》。 • 诗的作者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诗人之一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依然像蒙住的鼓 敲打着葬礼的鼓点走向坟墓。
Longfellow’s “A Psalm of Life”
The fourth stanza admits that life lasts short.
Longfellow’s “A Psalm of Life”
In 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
Background of the poem
《人生礼赞》写于1838年, 诗人爱妻波特1835年因流 产而病故,他一度陷入悲 痛之中,而当他追求阿普 尔顿(五年后成为他第二 任妻子)时,又遭遇颇多 波折。于是他感到百感交 集,觉得人生充满挫折, 内心不免伤感,但在诗文 中,他则勉励人们在人生 道路上不懈努力,不断进 取,不断追求。全诗一气 呵成,感情强烈,为世人 传诵。 The poem was written in 1838 when Longfellow was struck with great dismay: his first wife died in 1835, and his courtship of a young woman was unrequited. However, despite all the frustrations, Longfellow tried to encourage himself by writing a piece of optimistic words.
只是行动,并且每一个明天
Find us farther than to-day.
发现我们比前一个今天都有进展。
The third one says so long as we work actively, each day people make more progress than before.
因为昏睡的灵魂不再有生活,
And 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
而事物也不是表面的模样。
The first stanza tells us that the author does not believe that life is just an empty dream. He criticizes those people who have a pessimistic attitude to the life. He says such numb soul is a dead one.
stout: strong muffled: make a sound quieter bivouac: camp dumb: unable to speak cattle: cows and bulls strife: conflict, struggle howe’er: however
2.
3.
His Life
4.
After graduating in 1825, he was offered a job as professor of modern languages at his alma mater (母校).
Then he went to Europe to study language, against the wish of his father who thought his son should become a lawyer. For 4 years, he studied languages in France, Spain, Italy, Germany and England.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Life Works
A
Psalm of Life
I. His Life
1.
Longfellow was born on February 27, 1807, to Stephen Longfellow and Zilpah (Wadsworth) Longfellow in Portland, Maine, and he grew up in what is now known as the Wadsworth-Longfellow House.
New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rds
Psalm[sɑːm]: song that praises God but: only slumbers: sleep goal: aim returnest: return destined: decide by fate fleeting: lasting only a short time
10. 11.
II. Works
Lyrics:
Voices of the Night « 夜吟»(1839); Ballads and Other Poems « 歌谣及其他»(1842) ; Poems on Slavery « 奴隶制度诗篇 » (1842)
Long poems:
你来自尘土,归于尘土,
the quotation from the Bible
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
这并非对灵魂的写照。
The second stanza points further out that a person may die but his spirit will not.
Longfellow’s “A Psalm of Life”
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
人生即真,不能虚度!
And the grave is not its goal;
坟墓并非人生追求的目标;
You are from dust and return to dust
Dust thou art, to dust returnest,
Drama: Michael Angelo «迈克尔 安吉洛» Translation: Divine Comedy « 神曲»
Evangeline « 伊凡吉林» (1847); Song of Hiawatha« 海华沙之歌» (1855); Courtship of Miles Standish « 迈尔斯 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
Longfellow’s “A Psalm of Life”
short Art is long, and time is fleeting,
学艺须日久,时光飞如箭。
And our hearts, though stout and brave, strong
我们的心尽管坚强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