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成语故事
趣味四字成语故事大全_四字词语有哪些

趣味四字成语故事⼤全_四字词语有哪些在中华⽂化这座花园中,成语⽆疑是最缤纷的⼀朵奇葩。
作为中国⼈最熟悉、最常⽤、最喜爱的⼀种⽂化形式,成语可谓贯穿了我们的⼀⽣。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趣味四字成语故事⼤全,供⼤家参考。
四字成语故事1照猫画虎明末年间,登州府蓬莱城有个⾮常出名的画家.他特别喜欢⽔浒【故事】,擅长画梁⼭好汉.这⼀年他得了重病,临死前只画了梁⼭⼀百零七个好汉,只剩下武松沒画.他覚得画武松离不开⽼虎,可他⼜不熟悉⽼虎,所以拖到最后.他咽⽓之前,把徒弟叫到⾯前说:徒⼉啊,我还有武松打虎沒有画,你要在我死后把画完成.你⼀定要到后⼭上去找到⽼虎,看仔细了再动笔.他说完便断了⽓.徒弟遵照师傅的嘱咐,带着⼲粮和防⾝的⼑棍便到⼭上寻虎去了.可是,他找了数天也沒找到,有些灰⼼丧⽓.这⼀天他遇⾒⼀个⼩和尚,说明来意.⼩和尚听后笑笑说:这有何难,你去找只猫不就⾏了吗?它俩长得⼀样.徒弟说:猫太⼩了.⼩和尚说:画⼤⼀些不就⾏了吗?再说,猫还是⽼虎的师傅呢!你照猫画虎准成.徒弟觉得有理,就回家找了⼀只⼤黄猫,照着样⼦把虎画成了.他终于完成了任务,画成了⼀幅武松打虎图,把⼀百零⼋位好汉图挂了出来.有个⽂⼈看了后,在武松打虎图边上题词道:佳作名画,⼀百担⼋将个个英雄.唯有武⼆郎误把黄猫作虎.从此,照猫画虎的故事传开了,成了⼀句俗语,专门形容那些做事不深⼊实际,敷衍塞责的⼈.四字成语故事2⼀鸣惊⼈战国时代,齐国有⼀个名叫淳于髡的⼈。
他的⼝才很好,也很会说话。
他常常⽤⼀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齐威王,本来是⼀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不管国家⼤事,每⽇只知饮酒作乐,⽽把⼀切正事都交给⼤⾂去办理,⾃⼰则不闻不问。
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些爱国之⼈都很担⼼,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赶出来劝谏。
有趣的成语故事简短搞笑

有趣的成语故事简短搞笑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语,以简练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而有些成语背后的故事也是充满趣味和幽默的。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让我们一起笑一笑吧!1. 鸡犬不宁相传在古代有一位文人常常在家中弹琴,琴声优美悠扬,令人陶醉。
他邻居家养了一只小狗,每当他开始弹琴时,小狗总是兴奋地叫个不停。
一天,他决定不再耐烦地忍耐小狗的叫声,于是找了一只小鸟放在屋内。
当他拨动琴弦时,小狗听到了琴声就开始兴奋地叫,而小鸟则在墙壁上飞来飞去。
于是,他左闻小狗的叫声,右看小鸟的飞动,琴音与动静交织在一起,整个家里顿时鸡犬不宁,非常喧嚣。
2. 卧薪尝胆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勾践的君主,他的国家被敌对势力吴国攻占。
为了报仇,他每天都躺在火炉上的薪木上,用火炙身体,一方面鼓励自己奋发图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自己对吴国的恨意。
他决心要卧薪尝胆,等到重新夺回自己的国家后,重振国家的威严。
最终,勾践果然成功赶走了吴军,重夺了故国,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君主。
3. 画蛇添足古时候,有一个画家擅长画蛇。
他很有名气,但是由于他画蛇速度太快,一只蛇都还没画完,他就决定“画蛇添足”了。
于是,他在蛇的画像上画上了蛇的两条腿。
当别人看到他的画时,都会笑话他:“画蛇添足”了!这个成语就从此而来。
4. 夜郎自大夜郎是古代一个土著部落的名称。
这个部落的人自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人种,其他部落的人都是下等人。
这种自大的态度引起了其他部落的讥笑和不满。
后来,夜郎部落的人参与了一场战争,结果却被打得落花流水,他们才意识到他们的自大是多么的可笑。
5. 掩耳盗铃古代有一个偷东西的人,他想要偷一只铃铛。
他拿着铃铛,但担心别人听到声音,于是他掩上了自己的耳朵。
他以为别人听不到声音,但是别人可以看到他手中拿着的铃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明知道真相,却选择视而不见。
以上就是我为您带来的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
它们不仅带有幽默和趣味,更富有哲理和智慧。
中国四字成语故事_趣味成语小故事

中国四字成语故事_趣味成语小故事成语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千百年的文化结晶。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国四字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
四字成语故事1管中窥豹【拼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成语故事】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
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了一句“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
”【典故】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片面看问题【相近词】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相反词】洞若观火、一目了然【成语举例】向管中窥豹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成语造句】◎ 作为一名观众,对人艺这座艺术大厦中的舞台美术创作,只凭自己的直觉和感受,浮光掠影,走马看花,不免管中窥豹,顾此失彼.与其他院团的舞台一样,人艺的舞台美术创作,35年来走过来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留下了摇摇摆摆的脚印,包括单一的、概念的和人为的脚印,其创作的面还有待于大大地开阔。
四字成语故事2女娲补天【拼音】nǚ wā bǔ tiān【成语故事】传说盘古开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撑天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将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条大缝,女娲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炼了36501块五彩石把天的裂缝补了起来,砍大鳌腿支撑天,从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出处】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释义】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用法】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近义词】炼石补天【示例】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成语故事大全趣味

成语故事大全趣味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1.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丢失了羊,然后及时修补羊圈,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及时采取行动,可以避免更大的问题。
2.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画了一条蛇,然后给它添上了多余的脚,结果反而使蛇变得不伦不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要贪心不足、贪婪过度。
3.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只蛙在井底生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开阔眼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4.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以为别人就听不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欺欺人是不行的,要正视问题,勇于面对。
5.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帮助禾苗快点长高,于是把禾苗拔高了一些,结果反而导致禾苗死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违背自然规律是不行的,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6.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用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仗势欺人是不可取的,要靠自己的实力说话。
7.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在树下等待兔子自己撞死,结果兔子没有来,农夫却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坐等机遇是不行的,要主动出击,寻找机会。
8. 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老人丢失了一匹马,结果这匹马带来了好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祸福相依,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影响自己的心态。
9.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画家在画龙的时候加上眼睛,使龙变得栩栩如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点睛之笔,可以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10.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报仇雪恨而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复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幽默爆笑的趣味成语故事大全

幽默爆笑的趣味成语故事大全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几篇爆笑的成语故事,让大家在趣味中学习成语,记住成语和掌握成语的内在含义和它的精神内核。
一起学起来吧。
一、削足适履1、春秋时,有一次楚灵王亲自率领战车千乘,雄兵10万,征伐蔡国。
这次出征非常顺利。
楚灵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弃疾留守蔡国,全权处理那里的军政要务,然后点齐10万大军继续推进,准备一举灭掉徐国。
楚灵王的这个弟弟弃疾,不但品质不端,而且野心极大,不甘心仅仅充当蔡国这个小小地方的首脑,常常为此而闷闷不乐。
弃疾手下有个叫朝吴的谋士,这个人非常工于心计,这一天,他试探道:“现在灵王率军出征在外,国内一定空虚,你不妨在此时引兵回国,杀掉灵王的儿子,另立新君,然后由你裁决朝政,将来当上国君还成什么问题吗!”弃疾听了朝吴的话,引兵返楚国,杀死灵王的儿子,立哥哥的另一个儿子子午为国君。
楚灵王在征讨途中闻知国内有变,儿子被弟弟杀死,顿时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没有意思,就上吊自杀了。
在国内的弃疾知道楚灵王死了,马上威逼子午自杀,自立为王,他就是臭名昭著的楚平王。
2、晋献公宠爱骊姬,对她的话真是言听计从。
骊姬提出要将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齐立为太子,晋献公满口答应,并将原来的太子,自己亲生的儿子申生杀害了。
骊姬将这两件事做完了,但心中还是深感不踏实,因为晋献公还有重耳和夷吾两个儿子。
此时,这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人,骊姬觉得这对奚齐将来继承王位都是极大的威胁,便建议杀了重耳和夷吾兄弟俩,晋献公竟欣然同意。
但他们的密谋被一位正直的大臣探听到,立即转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听说后,立即分头跑到国外避难去了。
二、杀鸡取卵:从前有个人,家里养了只老母鸡,这只鸡特别能下蛋,可有一段时间这只鸡老是不下蛋,而且还病歪歪的。
那个人想,这鸡不下蛋留着也没什么用了,就杀了这只鸡,破开鸡肚子后发现这只鸡生病的原因原来是生了胆结石,大大小小的胆结石就像鸡蛋一样。
杀鸡的时候正巧邻家的快嘴婆祥林嫂过来串门。
趣味四字成语故事五篇

趣味四字成语故事五篇1.趣味四字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
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
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
”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
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趣味四字成语故事对牛弹琴春秋时期,鲁国有个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
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趣味成语典故故事大全_中国成语故事

趣味成语典故故事⼤全_中国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的语⾔⽣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化的独特魅⼒。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趣味成语典故故事⼤全,供⼤家参考。
成语典故故事1⾃欺欺⼈有个楚国⼈,过着贫穷的⽇⼦,⼀次读《淮南⽅》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树叶遮蔽⾃⼰的⾝体,可以⽤这种⽅法隐蔽⾃⼰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的那⽚树叶,来摘取它。
这⽚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是螳螂隐⾝的那⽚树叶。
楚⼈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筐树叶拿回家中,⼀⽚⼀⽚地⽤树叶遮蔽⾃⼰,问⾃⼰的妻⼦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天,就厌烦疲倦得⽆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
楚⼈内⼼暗⾃⾼兴,携带着对叶进⼊集市,当着⾯拿取⼈家的货物。
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
县官审问他,听他说了事情的本末后⼤笑起来,把他放了,没有治罪。
《吕⽒春秋·⾃知》:“范⽒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则钟⼤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闻之⽽夺⼰也,遽掩其⽿。
”【典故】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
有⼈趁机跑到范⽒家⾥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吊着⼀⼝⼤钟。
钟是⽤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偷⼼⾥⾼兴极了,想把这⼝精美的⼤钟背回⾃已家去。
可是钟⼜⼤⼜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偷找来⼀把⼤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声巨响,把他吓了⼀⼤跳。
⼩偷着慌,⼼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们我正在这⾥偷钟吗?他⼼⾥⼀急,⾝⼦⼀下⼦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由地抽回双⼿,使劲捂住⾃已的⽿朵。
“咦,钟声变⼩了,听不见了!”⼩偷⾼兴起来,“妙极了!把⽿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刻找来两个布团,把⽿朵塞住,⼼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赏析有启示的成语故事

赏析有启示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常常流传了千百年,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经验,是我们学习汉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素材。
其中不少成语故事既有趣味性又有启示性,让我们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也能够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一、惊弓之鸟惊弓之鸟一词来自《战国策》,讲述了楚国的一名猎人在林中打猎时,一只碰巧经过的鸟被他的弓箭吓坏了,飞了起来,撞到了树枝上,最终摔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外界环境和事件所影响,以免后悔莫及。
二、鸠占鹊巢鸠占鹊巢一词源自《战国策》,讲述了有一只鸠居然占了一只鹊的巢。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能占用别人的财产、名誉或地位,这不仅道德有问题,而且也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
三、守株待兔守株待兔一词来自《庄子》,讲述了一个愚蠢的农民发现一只兔子不小心撞死在他种的树旁边,于是他就天真地认为他的好运将会持续下去,就一直守在那棵树边等着兔子,结果什么也没等来。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懒惰和依靠运气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画蛇添足画蛇添足源自《韩非子》,讲述了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在画一条蛇,认为蛇不够完美,于是自作聪明地使用笔给这条完好无缺的蛇画了几个脚,从此就把这幅画毁了。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过分再加别人已经完好无缺的作品上,要珍视原有成果的完整性和美好。
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词来自《诗经》,讲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虽然容貌出众,却内心空虚、品格低劣,和她相处最终会让人非常失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外在的美貌、权势和名声并不代表其内在的质量,我们应该更注重人的内在和品质。
以上是一些有启示的成语故事,每个故事都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和人生经验,让我们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也能积累人生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我们时常要回归这些故事,用它们来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做一个优秀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驹过隙
这个典故出自《宋史.石守信传》 。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他即 位后想方设法解除重要将帅的兵权。一天,赵匡胤请一些武将喝酒, 喝到一半时, 他对众人说: "假若不是依靠你们的拥护和支持, 我不会 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是皇帝也太难了,还不如当一个节度使省心。" 大将石守信赶忙问: "现天下已平定,谁也没有私心杂念了, 你还有何 忧虑呢?"宋太祖说: "你们虽无私心杂念, 可是你们的部下贪图享乐。 如果也为你们黄袍回身, 你们不也会自成一统吗?"石守信等将领一听 此言,立该明白皇上的弦外之音,自己不能在朝廷再呆下去了。
爱屋及乌
这个典故出自《尚书大传.大战》 。殷商末代的纣王是个残忍无道 的昏君。当时的西部诸侯之头领姬昌,因反对纣王被囚禁。出狱后, 姬昌回到周的都城岐山,称周文王,要推翻商朝。他聘请姜尚(姜太 公)为军师,开始扩军备战,并迁都丰邑(今陕西省) 。不久,周文王 去逝,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他联络几个诸侯,出兵伐纣。大军 渡过黄河,直逼商朝京城朝歌。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朝歌很快被攻 克,纣王自杀。纣王虽死,敌人并未完全肃清。周武王召见姜太公, 请教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否使局面安定 下来。姜太公答道:"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之鸟;不爱人者,及其 胥余。"就是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他屋顶上的乌鸦也喜欢;如果 不爱那个人,就连他住处的墙壁也讨厌。姜太公的主张是要把敌对份 子彻底消灭。
便纷 纷跪地请求皇帝指出一条生路, 赵匡胤说: "人生在世, 就好比少壮的 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你们不如多攒些钱财,去 过舒适 的生活, 这样君臣相安无挂, 不是很好的事吗?"石守信等将领见宋太 祖驱武用文的决心已定,为了活命保存生路,只好交出了兵 权。 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演讲者:郭帆
天花乱坠
成语意思:这个成语是佛教的一个传说,指梁武帝时云光法师 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落下。之后用来形容人说话巧妙动 听,但虚妄、空洞不着边际。
南朝时期佛教盛行,梁武帝非常信仰佛教,他在全国各地到 处建设寺庙,烧香拜佛,请印度僧人波罗末到中国来宣讲佛法, 有几次他还亲自到寺庙中舍身同泰寺。云光法师是梁武帝的好 朋友,听云光法师讲诵佛经是梁武帝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 有一次云光法师讲诵《涅盘经》时,云光法师讲得绘声绘色, 从早上一直听到晚上,梁武帝也听得非常认真。云光法师讲得 感动了上天,天上的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梁武帝看着飞舞的 鲜花,感叹地说:想不到佛法竟然如此奇妙!梁武帝从此更加 的沉迷于佛教。他在宫中不饮酒,每天只吃一顿粗茶淡饭,严 格遵守佛教徒的清规戒律,甚至在皇宫祭拜祖宗或天地时,也 只准上供蔬菜和水果,绝不上供鱼肉佳肴。后来,他又几次入 寺做和尚,专心埋头研究佛法,不理朝中政事,完全忘记了自 己还是一个当朝的皇帝,最后导致朝廷政绩大大下降。这个故 事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沉迷其他而耽误了正真应该做的事。
暗渡陈仓
这个典故载于《史记.高祖本纪》 。秦朝刚被推翻的时候,项羽负 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而封刘邦为汉王,统辖巴、蜀和汉中。刘邦也 有独霸天下之心,很不服气。他发现手下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军事家, 就是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策划夺取天下。刘邦去汉中途中烧毁 栈道,表示无意东还谋取天下,使项羽放心。然后采用韩信的计策, 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项羽手下大将章邯镇守关中西部,听到 消息笑道:"这么大工程只派几百名士兵,哪年才能修完?"章邯对刘 邦、 韩信这一行动, 根本没引起重视。 韩信表面上装作要从栈道东进, 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从小路暗袭陈仓 (今陕西省宝鸡县东) 。 当 章邯接到急报时,刘邦大军已攻入关中。章邯被逼自杀。关中地区一 下子被刘邦占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