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少年教案
有关渡河少年教案设计

有关渡河少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关渡河的基本概念,掌握渡河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在渡河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思考,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渡河的基本概念:渡河的定义、渡河的方式、渡河的注意事项。
2. 渡河的基本技巧:游泳渡河、竹筏渡河、绳索渡河。
3. 渡河的安全知识:水流的速度、河宽、河床的状况、天气情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渡河的基本概念、基本技巧和安全知识。
2. 教学难点:渡河技巧的运用和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渡河的基本概念、基本技巧和安全知识。
2. 演示法:现场演示渡河技巧和安全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渡河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渡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关渡河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渡河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渡河的基本概念、基本技巧和安全知识。
3. 现场演示: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渡河技巧的演示。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渡河实践,教师现场指导。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渡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渡河的技巧和安全知识,反思渡河过程中的不足。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渡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 评价内容:a. 渡河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b. 渡河基本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
c. 渡河安全知识的应用能力。
d.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展现。
3. 评价方法:a. 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b. 学生分组讨论的参与度和成果。
c.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有关渡河的教材或指导书籍。
2. 设施:渡河实践的场地、器材(如竹筏、绳索等)。
3.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4. 安全装备:救生衣、急救包等。
有关渡河少年教案设计

有关渡河少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渡河”的基本概念,了解渡河问题的实际应用。
2. 通过分析渡河少年的故事,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渡河问题的基本概念及其数学模型。
2. 分析渡河少年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讨论渡河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渡河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渡河少年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渡河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渡河问题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及渡河少年故事的相关资料。
2.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渡河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和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渡河问题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渡河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让学生理解渡河问题的实质。
3. 分析渡河少年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讨论渡河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6.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渡河问题基本概念和数学模型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及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进步。
3. 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渡河领域的专家或相关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渡河问题的实际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看渡河现场,加深对渡河问题的认识。
3. 开展渡河主题的数学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渡河少年教案设计

有关渡河少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渡河”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渡河问题的引入和基本概念。
2. 渡河问题的解决方法:数学模型和策略。
3. 实际案例分析:河流宽度、流速、少年体重、体力等因素对渡河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渡河问题的基本概念、解决方法和实际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渡河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和策略选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渡河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渡河问题的实际场景和案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和反思。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渡河故事,引发学生对渡河问题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渡河问题的定义和相关术语。
3. 解决问题方法:引导学生探讨渡河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数学模型和策略。
4.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因素对渡河的影响,如河流宽度、流速、少年体重、体力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思考渡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因素和策略选择。
6. 练习与拓展: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拓展思维。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总结。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渡河问题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渡河问题的理解程度和解决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存在的困惑。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探究深度。
4.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七、教学拓展与深化:1. 引入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物理学中的流体力学原理,地理学中的河流特点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背景知识。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群力实验小学乔英英 【完整版】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哈尔滨市群力实验小学校乔英英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美。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奇葩、倔强、滑”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渡河少年那种执著向上、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引入新课1、回顾课文内容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第6课《渡河少年》,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梳理了文章脉络,还扫清了字词障碍,今天我们要继续往下学习,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后来--”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呢(学生汇报)2、总结学法师:说得真完整,使没有读过课文的人一听就知道了文章的大致内容。
看来,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他们穿成一条线,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概括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二、整体感知,理解少年形象师: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再有选择地画一画,想一想,在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渡河少年(一)诚实的少年1、找出体现少年诚实的语句师:从哪句话看出了少年的诚实(生汇报句子)师:如果我就是老爹,你就是少年,你怎么问师:没听出诚实,再来一遍,老师听出了你的真诚。
2、理解重点词句师:而渡河少年的诚实,换来的却是老爹那一句冷冰冰的话----师:话犹在耳,船已离岸。
此时的少年什么样啊师:仔细看一看这个句子,哪个词触动了你给你的感觉如何师:把“立”换成“站”再读一读,感觉怎么样(一个“立”字生动的把少年孤独无助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3、品析修辞方法师:如果把“当头挨了一棒”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做什么(把老人的话比作棒子)大家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的意思,这也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师: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怎么看出是夸张句的老人是真的用棒子打了少年的头吗所以这只是夸张的手法,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啊师:“当头挨了一棒”说明少年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有些发蒙,还让我们感觉到少年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渡河少年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
一·引出课题
1)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你最感激谁,为什么?
2)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这样一个人,他感激曾经给了他困难的人,他就是渡河少年。
(板书课题)
3)自由朗读课文,你能知道什么?
4)引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读文。
5)默读课文,动笔画出描写少年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想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
二·品词析句,理解课文
抓住少年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学生汇报感受
1·理解少年是个诚实的孩子。
1)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读人物的对话。
(感受少年的诚实,老人的冷漠)
2)对比句子,哪个句子触动了你,给你的感觉如何?
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少年立在岸上。
3)少年的神态什么样?结合语言文字理解少年倔强的性格。
4)就在这时,少年突然之间的表现更令我们震惊。
理解“擎”和“滑”。
2·理解少年是个倔强的孩子
1)把镜头对准河中的一老一小,同桌练读两人的表现。
2)少年为什么不上船,心里怎么想的?
3)感受少年上岸后的高兴心情。
3·走进老人
出示自学提示:
少年战胜的仅仅是一条河吗?
困难是谁带给他的?
为什么少年写信感谢老人?信中写了什么?
三·感悟成功
少年因为诚实、勇敢、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成为一名出色的游泳健将。
学到这里,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难是条河,坚强可作舟,在以后的日子里,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渡好自己的人生之河。
有关渡河少年教案

有关渡河少年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渡河少年的故事背景。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内容:1. 介绍渡河少年的故事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渡河少年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故事。
教学方法:1.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课程。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步骤:1. 开始上课,向学生介绍渡河少年的故事背景。
2. 讲述渡河少年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3. 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渡河少年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故事。
第二章:渡河少年的勇气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渡河少年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2. 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讲述渡河少年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展现出勇气和自信心。
1.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授知识。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步骤:1. 向学生讲述渡河少年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展现出勇气和自信心。
3. 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勇气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第三章:渡河少年的智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渡河少年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述渡河少年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1.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授知识。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步骤:1. 向学生讲述渡河少年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第四章:渡河少年的团结1. 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述渡河少年如何通过团结合作克服困难。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展现出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1.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授知识。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步骤:1. 向学生讲述渡河少年如何通过团结合作克服困难。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2渡河少年》word教案 (6个)

渡船少年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奇葩”、“滑进”、“倔强”等词语。
2.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能自己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思维。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0—12自然段。
4.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渡河少年那种执著向上、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内在精神。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
教学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理解课文、分析课文,自然而然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美。
2.了解课文大概内容,体会“奇葩、倔强、滑”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随文认识本课10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含义。
2.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美。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语文课,这节课老师要带给大家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和我们年龄相仿,他的家就住在这条清澈的小河边。
这一年,他光荣地考入了河对岸的中学。
对于一个山里的穷孩子来说,上学就是他全部的梦想。
可是就在开学的第一天,因为无钱乘船而遭到船夫拒载,在强烈自尊心的驱使下,他毅然决然地跳进寒秋的冷水中游过河,这一游就是许多年。
他从来没有因为眼前的这条河,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最终少年成为一名游泳健将。
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渡河少年》(板书课题)重点指导“渡”。
(齐读课题)想认识他吗?(想)那就请同学们翻开书,如果你用心去读书中的文字了,你和文中的人物也就更亲近了。
和他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师: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要解决什么问题?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多读几遍。
渡河少年教案

渡河少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渡河少年的倔强性格,学习他执着向上、永不退缩的精神。
3、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的倔强性格和勇敢精神。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奇葩”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深入体会少年的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从少年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当面对这些困难时,每个人的态度和选择都不尽相同。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特殊的少年,他在渡河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和毅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渡河少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篙”“筏”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少年外貌和动作的语句,体会少年的形象特点。
如“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岸边,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我没有钱,能让我上船吗?’”这句话通过对少年的外貌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的朴实和直率。
“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少年孤零零地站在岸上,望着combin的河水。
”通过“立”“望”等动作描写,表现出少年的无助和迷茫。
2、分角色朗读少年与老人的对话,体会他们的态度和情感。
老人:“没钱坐什么船,笑话!”(冷漠、无情)少年:“老爹,我没钱,能让我上船吗?”(恳切、期待)3、讨论:老人不让少年上船,少年的反应是什么?少年一气之下,脱掉衣服,跳进河中,自己游过河去。
4、思考:少年为什么会选择自己游过河?引导学生从少年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情境进行分析,体会少年的倔强和不服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渡河少年》课堂教学实录
(2011-09-30 21:01:31)
转载▼
分类:语文论教
标签:
杂谈
一、整体感知
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课文写了少年着急上学,但是没有带钱,撑船的老人不让他上船,所以少年就自己游过河。
师:这就是渡河的起因,事情的结果怎样?
生:少年渡过了河,最后成了一名游泳健将
师:如果把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来尝试着归纳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课文主要写了在深秋的一天,一个少年因为没钱坐船,船夫不让他上船,他就自己游过了河,后来少年坚持每天这样游过河去,最终成了一名游泳健将。
师:课文内容归纳得既完整,又准确,今后我们再来把握写事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像这样把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串起来,就能很好的把握一篇写人、写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二、反复研读,体会人物个性
师:这是一篇侧重写人的记叙文,写人的文章,往往都要突出人物的鲜明的个性特点。
回忆一下,这类文章我们常用什么阅读方法来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
生:我们一般都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变化的词句来体会人物的个性的。
师:说得好极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课文,细细地品一品,有选择的画一画、标一标,看看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变化来体会课文的主人公——少年的性格特点。
学生静静读书,自主学习。
师:同学们读书的习惯真棒!相信都会有很多的收获,谁来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生:这是一个诚实的少年,我从少年的话“老爹,我没有钱,能让我上船吗?”看出他直接告诉老人自己没有钱,想坐船,他很诚实。
师:而渡河少年的诚实,换来的却是老爹那一句冷冰冰的——(引读)
生:没钱坐什么船?笑话!
师:满怀期待的少年,此时(出示句子,引读):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师:(出示:少年孤零零地立在岸上)如果把比拟的部分去掉,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品一品。
生:加上“像当头挨了一棒”,更能突出老人的话一下子伤了少年。
生:更能突出老人的话像一棒子打在少年的头上,少年呆住了,受伤程度很深,
师:你说的真好,那能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的怎样?
生:能感觉到少年伤心了,但不够。
师:你听得很认真,体会的很到位,你能来试试吗?
生: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师:你读得真好,加入少年的神态就更逼真了,离得老远----引读
出示:离得老远,我看见少年两眼睁得溜圆,牙邦骨在不停地锉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
师:此时,少年在想——
生:我没钱就不让我坐船,你太爱钱了。
生:我要上学,不能迟到呀,我怎么办呢?
师:所以他——(出示句子):
生:(读),忽然,他把衣服一脱,连同书包擎在手中,“哧溜”
一下滑进了河里。
师:这一脱,一擎,一滑,你能品出什么来?
生思考(无人举手)
师:他为什么脱下衣服,连同书包擎在手中,滑进了河里。
拿在手里,跳进水中不行吗?
生:书包拿在手里就湿了。
生:这样滑进去,没有水花,衣服和书包不会湿。
师:作者的用词真是精妙,在我们细细的品读中,发现这是一个好细心的孩子,生气时还能冷静处理问题。
请同学们把这三个动词圈一圈,并把你读书的体会在这句话的旁边简单的记一记。
其实,透过文字去品味,就是我们学语文,用语文的好方法,在读文,写文的时候,都认真地读一读、品一品、反复地推敲,在简单的文字背后,都能有更多的发现。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吧,继续交流。
生:我认为他一个倔强的少年,因为老人让他上船,他拒绝了。
师:让我们把镜头对准河中这一老一小,(出示)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同学们读少年的表现,好吗?(师生对读)
师:少年三次就拒绝了老人的请求,他真是一个----倔强的少年。
关于倔强,谁还有话要说?
生读:那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
一边游泳,一边举着衣服、书包,水还那
么凉,他依然坚持着,不上船,真是倔强!
师: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少年依然……(出示)齐读: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
师:好一个倔强的少年,面对困难不低头,不退缩,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定要游过去。
难怪作者评价他:(出示)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生:读。
师:“奇葩”指的是…(生齐答:奇特美丽的花)让我们看看这浪花丛中的奇葩。
(出示句子: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少年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活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请同学们仔细的品读,在这些文字的后面,你又能品出些什么?
生:我能看出作者很喜欢这个少年。
生:我从这几个比喻句中能看出作者把他渡河的情景写得很美。
师:说得真棒,把他比喻成奇葩,把这么美丽的语言送给了少年,是因为作者对少年有原来的同情已经转变,他被少年的倔强、勇敢、自信、细心所折服,这是作者对少年由衷的赞美。
你呢?是不是跟作者有同样的感受?把这种感受送到句子中,美美地读一读。
生:自已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师:面对寒冷的河水少年毫不畏惧,面对渡船他毫不动摇。
少年
就这样游,终于到了对岸。
出示:终于到了对岸,少年泥湫一般蹿上了河堤,阳光在他的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
他把衣服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地跑了,河边的河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行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生(齐读)
师:在这里作者把少年留下的水线比喻成了省略号,省略号的作用大家还记得吗?
生:我知道省略号表示省略和延续。
师:对了。
渡河少年的故事到此结束了吗?没有。
这长长的水线,延续着,延续着从这天以后的每一天,少年都重复着如此渡河的场景;延续着少年由年少到渐渐长大的每一天,都如此倔强、如此细致、如此勇敢、如此坚强的精神。
作者在这,省略了这一切,只用了这“无限延长的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我们仿佛再一次看到少年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的情景。
如果说人生就像土壤,倔强就像是少年心中的一粒种子,就这样用他最顽强的姿态盛开了!数年的努力,少年终于——
(出示)(齐读):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
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
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老人。
请同学们齐读
师:为什么少年要感谢带给他困难的老人,在成年以还写信感谢老人,称他为启蒙教练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因为老人不让他上船,他才会自己渡河上学,激发了少年的斗志。
生:因为是老人给了少年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一次又一次的细读中,渡河少年的的倔强、自信、细心、遇到困难不低头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记忆中。
生活中最难的不是做一次,而是长久地坚持,此时,谁想说点什么?
生:渡河少年真是凭着他的勇敢、坚强,最后才成功。
生:这个渡河少年的倔强和坚持正是我所需要的。
生:我也要向渡河少年学习,跟他一样的勇敢、自信。
师:那么此时,请你把自己当做那位成长为游泳健将的渡河少年,以他的口吻,给老爹写一封信,把你想说的话写给他。
他会在信中写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
生:配乐练笔——汇报
生:敬爱的撑船老人:还记得那个倔强的渡河少年吗?那就是我,我现在已经成了一位游泳健将,但我从没有忘记小时候的事情,没有忘记那次渡河的情景,我要感谢您,是您给我创造了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你就是我的启蒙教练,谢谢您!
……
师:少年把自己的成功都归功于撑船老人,其实老人只是无意地给少年创造了一次磨练意志的机会。
但是真正成就他,使他走向成功的正是他顽强的意志。
同学们,如果你的内心也像渡河少年一样涌动着坚持,自信,勇敢,顽强,老师相信你的生命中也会绽放如渡河少年一样的奇葩。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