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合集下载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机理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机理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机理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强力相互作用,是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机理牵涉到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多种键的生成和解离过程。

本文将从这些角度探讨化学键形成和断裂的机理。

一、离子键的形成与断裂机理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吸引力相互作用形成的。

当一个元素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阳离子,另一个元素获得这些电子形成阴离子时,两者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离子键具有高熔点和良好的溶解性,这是由于离子键的强大相互作用力所致。

离子键的断裂机理主要取决于外加能量和环境条件。

当施加足够的能量时,外层的离子将离开原来的位置,形成游离的正负离子。

水溶液中的离子溶解性是由于水分子的极性,它会围绕离子形成水合物,从而降低离子间的电吸引力,使离子保持分散状态。

二、共价键的形成与断裂机理共价键是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来连接两个原子的化学键。

原子之间共享电子,使得每个原子都能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共价键通常形成在非金属元素之间。

共价键的形成机理涉及到价层电子的重叠和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当不同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发生重叠时,电子的运动轨迹变得模糊不清,形成共用电子对。

例如,在氢气分子中,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形成是通过它们价层电子的重叠实现的。

共价键的断裂机理与施加的外界能量有关。

外部供能可以破坏共价键中的电子云重叠,将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上。

这种过程可能导致共价键断裂,形成自由基或离子。

三、金属键的形成与断裂机理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金属晶格。

金属键的形成基于金属元素在外层电子的“海洋模型”,其中电子可以在整个金属结构中自由移动。

金属键的形成是由于金属元素外层电子的解离和排列。

每个金属原子失去一部分或全部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电子在整个金属中形成共享电子气。

这种共享电子气保持金属中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并形成金属键。

金属键的断裂机理主要涉及到金属结构中电子的转移和排列变化。

施加外界能量时,电子可能从一部分金属原子转移到另一部分,导致局部的电子缺失或电子过剩。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与金属键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与金属键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与金属键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与金属键化学键是化学物质中原子之间相互连接的力,它们起着维持物质结构的重要作用。

在化学键的形成中,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是最常见的类型。

本文将对这三种类型的化学键进行详细介绍。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力所组成的化学键,它形成于一个元素向另一个元素转移电子的过程中。

在这种键中,电子从一个原子的外层跃迁到另一个原子的外层,使得原子之间建立起正负电荷的吸引关系。

离子键主要存在于离子晶体中,如氯化钠(NaCl)。

在氯化钠中,钠离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正离子,氯离子获得一个电子变成负离子。

这些离子的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了牢固的离子晶体结构。

共价键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一个或多个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在这种键中,原子间的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一个共有的电子对。

共价键的形成要求原子外层存在未饱和的轨道能够接受共享电子。

共价键主要存在于共价分子中,如水分子(H2O)。

在水分子中,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了共价键。

氢原子外层只有一个未饱和的轨道,氧原子外层有两个未饱和的轨道,它们通过共享一个电子对实现了稳定的化学键。

金属键是固体金属中形成的特殊化学键,它是金属原子间通过电子云相互吸引而形成的。

金属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金属原子的特殊性质。

金属原子具有较小的电子云和较大的原子核,外层电子自由活动,形成一个电子云海。

电子云可以从一个金属原子自由流动到另一个金属原子,使得金属原子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

金属键主要存在于金属晶体中,如铁的晶体结构。

在铁的晶体中,多个铁原子通过电子云海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坚固的金属结构。

综上所述,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都是化学键的重要类型。

离子键通过正负电荷的吸引力形成,存在于离子晶体中;共价键形成于原子间电子云的共享,存在于共价分子中;而金属键则是金属原子间电子云的相互吸引力所形成,存在于金属晶体中。

这些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在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深入理解化学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离子键特点

离子键特点

离子键特点
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形成化学键。

N03-等。

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原子轨道相互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

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①非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如金刚石的C-C键。

②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Pb-S键,电子云偏于S一侧,可表示为Pb→S。

电子对由锌提供,
(3)金属键由于金属晶体中存在着自由电子,整个金属晶体的原子(或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化学键。

这种键可以看成由多个原子共用这些自由电子所组成,所以有人把它叫做改性的共价键。

对于这种键还有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好像把金属原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与离子晶体、原子晶体一样,金属晶体中没有独立存在的原子或分子,。

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键,是化学键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共价键的形成与原子之间的电子结构有关。

下面将详细介绍共价键的形成和其特点。

一、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之间经过电子的互相共享。

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未满,存在空位时,它们倾向于通过共享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从而达到稳定的电子结构。

共价键的形成可以通过原子轨道相互重叠来实现。

1. 原子轨道的重叠:形成共价键的过程中,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会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从而使得两个原子的电子能级更加稳定。

重叠的程度越大,共价键越强。

2. 杂化轨道的形成:在某些情况下,原子会重新排列其轨道,形成杂化轨道,以适应共价键的形成。

常见的杂化轨道有sp、sp²、sp³等。

通过杂化轨道,原子能够将其电子更有效地共享,从而形成较强的共价键。

二、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共享电子:共价键的最显著特点是原子之间共享了一对或多对电子,从而使得两个原子的电子结构更加稳定。

共享的电子对通常被称为共价电子对。

2. 方向性: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即共价键的形成对应于特定的空间方向。

这是由于原子轨道之间的叠加和杂化轨道的存在。

方向性的共价键决定了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和性质。

3. 强度: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和电子的共享程度。

重叠程度越大,共价键越强。

共价键通常比离子键弱,但比金属键强。

4. 共价键的长度:共价键的长度取决于原子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

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短。

而原子轨道之间的重叠程度越大,共价键越短。

5. 共价键的极性:根据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共价键可以是非极性的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发生在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而极性共价键则发生在两个原子的电负性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

综上所述,共价键的形成是原子通过电子共享来达到更稳定的电子结构。

共价键具有共享电子、方向性、强度、长度和极性等特点。

共价键的形成

共价键的形成

共价键的形成键的形成是指几个或者几个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物质。

在自然界中,键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也决定了化学反应的进行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键的形成的过程,并探讨其在化学世界中的重要性。

键的形成涉及到原子和分子之间电子的重新排列。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通过共用或者转移电子来结合在一起。

最常见的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在离子键中,一个或者几个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形成正负离子。

这种键在电负性差异较大的元素之间形成。

例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的。

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共享电子以形成化学键。

在共价键中,没有电子转移,而是电子对被两个原子共用。

共价键可以是单一、双重或者三重键,取决于共享的电子对数目。

例如,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它涉及到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的重叠。

金属键的形成导致金属元素的特殊性质,如高导电性和高热传导性。

在化学反应中,键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当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反应时,键会断裂和新键形成。

这种过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例如,二氧化碳的形成可以表示为:C + O2 → CO2在这个反应中,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二氧化碳分子。

键的形成对于理解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机理非常重要。

它决定了分子的稳定性、形状和化学性质。

不同类型的键会导致不同的化学反应。

由于键的强度不同,一些键比其他键更容易断裂或形成。

在生物学中,键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分子,如DNA和蛋白质,通过键的形成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生物反应中的键的形成导致细胞代谢、信号传导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总而言之,键的形成是化学世界中不可或缺的过程。

它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进行方式。

不同类型的键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稳定性。

理解键的形成对于解释物质世界和发展新的化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化学原理

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化学原理

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化学原理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

在化学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化学原理。

一、共价键的化学原理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来达到稳定性的键。

共价键的形成基于原子能够共享电子,而这种电子共享能够使得原子间的距离更近,从而形成更强的化学键。

1. 原子轨道理论原子轨道理论是解释共价键的一种化学模型,主要基于原子核和共同被占据的电子对于形成化学键的贡献。

原子轨道理论解释了分子中化学键的性质。

原子中的电子贡献于原子基态,如2个原子各有1个电子,这些电子可以合成1对具有相反自旋的电子,这称为电子偶极子。

2. 电子对互斥原理用于分子中的化学键与非化学键。

电子对互斥原理是一种规则,指的是分子中最高能量电子的排斥性与分子中键的角度密切相关。

原子实的核相互作用将引起空间区域中复杂的电子互斥,并在具有相反自旋电子的配对空间区域中形成电子偶。

这些效应对于分子中的化学键的长度和键角有很大的影响。

3. 带电原子带电原子是指原子核周围的带电粒子,它们通过捐赠或接受电子来建立共价键。

在共价键中,电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维持着分子的稳定性。

4、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根据电子的数目、原子间的电子角和空间取向又可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

单键只涉及1对电子,是最简单的型号;双键涉及2对电子,而三键则涉及3对电子。

二、离子键的化学原理离子键是两个离子之间的化学键。

离子通常由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它们的电子层通过捐赠和接受电子来建立化学键。

1. 电离能理论电离能理论是离子键的理论基础之一。

它解释了当两种元素离子聚集在一起时,它们的离子电位是用来约束离子的结构。

当一个离子完全或部分捐赠电子时,这个过程会导致另一个离子接受这个电子。

2. 复合离子复合离子是一种由至少两个不同元素组成,整体带电且类似离子的化合物。

它们通常建立在离子中,而且它们的离子范围和角度是控制着化学键长和角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

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

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是化学中的三种基本化学键。

三种键的性质、形成方式、结构和重要性都有所不同,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离子键离子键是在两种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阳离子)或负电荷(阴离子)的物质,例如Na+、Cl-、Ca2+、O2-等。

离子键形成的过程需要电荷的相互吸引,因此通常发生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或是高电负性元素与低电负性元素之间。

在离子键中,离子之间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的固体晶体。

离子在晶体中排列有规律的结构,形成离子晶体。

例如NaCl 就是经典的离子晶体,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离子晶体的特点是硬脆易碎,能导电,但在固态时不导电。

离子晶体在溶于水或其它极性溶剂时能够分解成离子,因此离子键主要出现在水溶性物质中,并且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二、共价键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对而形成的键。

共价键的形成需要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贡献电子对,从而达到原子中未配对电子数为零(达到八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特征的惰性气体元素)的状态。

共价键有两种类型: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1. 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是通过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从而在各个原子周围形成共用电子的一种键。

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近时,它们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这种键是由于两个原子互相吸引而形成的,并且在键的两端没有极性的分布。

例如,H2,O2和N2分别由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氮原子组成,并且它们分别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分子。

在分子中,没有极性分布,因此这些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极性共价键是通过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但由于原子之间电负性差异,在键的两端形成极性分布的一种键。

极性共价键通常由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其中,电负性较高的原子会带有较浓的负电荷,而电负性较低的原子带有较浓的正电荷。

在这种极性分布下,端点上的原子表现出了不同的性质。

例如,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分子,两个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的键最大程度地共享电子,并且分子上有一个微弱的正电荷和一个微弱的负电荷分布。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
离子键:由正负两种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由二元原子或分子内部的原子间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力量较强,能使分子稳定存在。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内部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离子之间的排列所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键的特点是在很低的温度下就发生结合。

分子键:由同种或不同种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形成的化学键。

可以是非极性的、极性的或者离子型的。

分子键在化学反应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决定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A 中只有离子键,排除 A;B 中有 Cl—Cl 键, C 中有 H—Cl 键,D 中有离子键和 O—H 键。 答案:BCD
1. (2017 年 1 月· 广东学考· 单选Ⅰ)下列物质中仅有共 价键的是( A.KCl C.NaCl )(导学号 58540180) B.Cl2 D.Na2SO4
解析:碘与氯气均为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 不含离子键;I2 和 Cl2 均可与 H2 反应生成共价化合物 HI 和 HCl。 答案:C
解析: 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 键,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则碳酸钠是离 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同时碳氧之间也存在共价键,A 正确;
乙醇分子中只有共价键,B 错误;氯化钾中只有离子 键,C 错误;一氧化碳分子中只有共价键,D 错误。 答案:A
常考的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有强碱 [NaOH、KOH、Ba(OH)2]、硫酸盐(Na2SO4)、硝酸盐、 碳酸盐、铵盐、Na2O2 等。
解析:NaOH、NH4Cl、NaHCO3 既含离子键,也含 共价键;H2S 只含共价键。 答案:A
4.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A.NaCl C.HCl B.Na2O D.NaOH
)
解析:NaCl、Na2O 只含离子键,NaOH 含离子键、 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是 HCl。 答案:C
5.(2013 年 6 月· 广东学考)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 ( ) A.Ne C.Na2SO4 B.K2O D.CH4
解析:化学键是把原子或离子相结合的一种作用力、 不是分子,A 不正确;断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 要放出能量, 如果断键吸收的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所放出 的能量,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反之是放热反应。 答案:ABD
8.(2014· 广州学考模拟)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 ) A.NaCl C.HCl B.Cl2 D.NaOH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专题十 考点
原子结构
化学键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一、化学键 定义: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 做化学键。 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 化学键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二、离子键 1.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 键叫做离子键。 2.成键元素:活泼金属(第ⅠA 和第ⅡA 族元素)和 活泼非金属(第ⅥA 和第ⅦA 族元素)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 键。
解析:A 中 K、Cl 之间存在离子键;B 中 Cl、Cl 之 间只存在共价键;C 中 Na、Cl 之间存在离子键;C 中
- Na 与 SO2 4 之间存在离子键,S、O 之间存在共价键。
答案:B
2.(2016 年 6 月· 广东学考·单选Ⅰ)室温下单质碘为固 体,单质氯为气体。尽管两者存在的状态不同,但两者 ( ) A.均含离子键 C.均含共价键 B.都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D.均可与 H2 形成离子化合物
(2)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 (3)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 降低。 4.分类: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同种 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共价 键, 简称非极性键;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称为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例 3】 (2015 年 6 月· 广东学考)下列化合物中,既 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碳酸钠 C.氯化钾 B.乙醇 D.一氧化碳 )(导学号 58540177)
1. 离子键只存在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 ×) [分析] 如铵盐 NH4Cl,非金属之间有离子键。
2.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是离子键。 ( ×) [分析] 如 AlCl3 存在的。(×) [分析] 键。 4.稀有气体分子中含有共价键。(×) [ 分析 ] 键。 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不含化学 如铵盐,铵根离子(NH+ 4 )与阴离子形成离子
解析:Ne 不含化学键,K2O 只含有离子键,Na2SO4 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H4 只含有共价键。 答案:D
6.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58540179) A.CH4 C.HCl B.CaCl2 D.NH3
)( 导 学 号
解析:CaCl2 含有离子键,CH4、HCl、NH3 只含有 共价键。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键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B.形成物质中的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同,这 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形成或断裂同一种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能量是 不相等的,这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5.离子化合物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化合物 也含有离子键。(×) [分析] 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
►单项选择题 1.(2014 年 6 月· 广东学考)NaCl 晶体中存在的化学 键为( )(导学号 58540178) B.极性键 D.非极性键
A.离子键 C.共价键
解析:NaCl 为离子晶体,存在离子键。 答案:A
3.成键原因:活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 子,活泼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当活泼 金属遇到活泼非金属时,电子发生转移,分别形成阳、 阴离子,再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离子键构成离子 化合物。 4.存在范围:金属氧化物、碱、大多数盐等。
三、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 共价键。 2.成键元素:通常为非金属元素。 3.成键原因。 (1)通过共用电子对,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能 达饱和,由不稳定变稳定;
2. (2015 年 6 月· 广东学考)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是( A.Fe C.HBr B.SiO2 D.CaO
)
解析:CaO 只含离子键;SiO2、HBr 只含共价键; Fe 不含共价键、离子键。 答案:D
3.(2015 年 6 月· 广州学考模拟)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 价键的是( A.H2S C.NH4Cl ) B.NaOH D.NaH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