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 气候特征的成因分析
2021人教高考地理知识点讲解-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分析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分析湖北省应城市教学研究室易群进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带控制时,形成干季。
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气候更多的成因类型,从而也会解答学生的这个疑惑。
一、季风型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
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这一现象,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二、热带锋型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
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
【地理知识点】亚洲气候特点主要形成的原因

【地理知识点】亚洲气候特点主要形成的原因
亚洲南北纬度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
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在世界各大
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1.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成因:全年高温,处于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暖温气流在赤道附近
聚集形成降雨。
2.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成因:与巨大的海陆热力差距和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
3.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全年炎热干燥。
成因:在副高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干旱少雨常年。
西南季风难以到达那里。
4.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风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
形成了季风。
5.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冷夏热,雨热同期。
成因: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西北季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
季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
6.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
成因: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
因为受大陆气团的控制,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

气候差异形成的原因
1、纬度因素:
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2、海陆因素:
海陆受热性质不同,陆地吸热放热比海洋快,所以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低于海洋,沿海地区气温具有海洋性特点。
另外,海洋水蒸发的水汽容易到达的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多。
3、地形因素:
从降水来看,迎风坡迫使空气上升,因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所以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同时,地形对气温也有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
4、洋流因素: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所以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寒流流经的地区,降温减湿,所以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由于影响世界各地气候的因素不同,不同地区的水热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出现了差异。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分布成因全国通用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分布,成因年高考在即,世界气候的不同类型的特点,分布,成因供大家学习参考。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2021年高考地理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征素材

热量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
特点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
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干、湿季
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北回归线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雨季集中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
冬长严寒,
夏短温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和
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
—淮河以
南地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40°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
2021高考地理考前必刷—气候含答案

(2021·佛山模拟)罗安达(如下图)音译为“低洼之地”,1576年葡萄牙人在此设城开辟外贸口岸,1975安哥拉独立后,成为首都。
这里年均降而量约500mm,气候温和,素有"热带春城"的美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罗安达形成城市的突出区位优势是()A.政治中心B.铁路枢纽C.气候宜人D.天然良港2.罗安达常年气候温和。
素有"热带春城"之称的主要原因是()A.所处海拔较高B.受沿岸寒流影响C.全年多云雨天气D.信风助于散热3.罗安达所处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答案】1.D 2.B 3.C【解析】1.由题可知,该地地处大西洋沿岸,为天然港湾,1576年葡萄牙人在此设城开辟外贸口岸,所以罗安达形成城市的突出区位优势是天然良港,D正确。
1975年才成为安哥拉首都,A错误。
城市形成时无铁路线修建,B错误。
气候宜人不是形成港口城市的突出区位优势,C错误。
故答案为:D。
2.罗安达临近海洋为“低洼之地”,所处海拔较低,A错误。
该地位于非洲南部大西洋沿岸,受本格拉寒流影响,虽地处热带但气候较为温和,B正确。
年降水量约500mm,全年云雨天气较少,C错误。
该地盛行东南信风,来源于内陆,从高原下沉,产生增温,不利于散热,D错误。
故答案为:B。
3.罗安达地处南回归线以北,有太阳直射现象,为热带地区,但该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量在500mm左右。
地处8°S--10°S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季节变化明显,降水量比热带雨林气候少,比热带沙漠气候多,所以所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C正确。
故答案为:C。
(2021·陕西模拟)2017年暑期热播电影《战狼2》中男主角冷锋在非洲营救侨民时感染了“拉曼拉”病毒,其原型为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率达到50%-90%,最早出现在刚果河流域。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总结与分析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的总结与分析在高考地理中,气候类型是一个重要且常考的知识点。
掌握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成因等,对于解答相关题目以及深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具有关键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包括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在 26℃左右,年降水量通常超过 2000 毫米。
这种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最为典型。
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旱季时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稀少;雨季时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
其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半岛等。
终年炎热干燥,年降水量稀少,一般不足 200 毫米。
这主要是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如我国的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这种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 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其形成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我国的北方地区就是这种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同样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
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
这是由于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气候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专题训练——气候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下图示意非洲北部降水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 Ⅰ与Ⅲ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 洋流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大气环流2. 图示Ⅳ沿岸地区多雾的形成条件是A. 海洋水汽来源充足B. 加那利寒流流经沿岸C. 气温昼夜变化较大D. 寒冷冬季风势力强大3. Ⅱ地区极端干旱,表现为A. 物理风化强烈,砾石遍布B. 动物随季节南北迁徙C. 地表水短缺,荒漠广布D. 大牧场放牧业发达【答案】1. D 2. B 3. C【解析】1. I是北部冬雨型,是因为I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南移的西风带控制,降水多;Ⅲ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多雨型,是由于Ⅲ地区受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多。
因此造成I和Ⅲ两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要是所受的气压带和风带不同。
D项正确。
洋流影响小,A错误;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是稳定因素,不随季节发生变化,B、C错误。
故选项D正确。
2. Ⅳ沿岸地区多雾的主要原因是沿岸有加那利寒流流经。
由于冷洋面的减温作用,使其上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
选项B正确。
3. Ⅱ地区为撒哈拉大沙漠地区,这里气候极为干旱的表现一是地表水短缺,二是荒漠广布。
荒漠中既有沙漠也有砾漠,但A项中的砾漠不如C项中荒漠表达完整,本题考查学生思维全面性。
故选项C正确。
动物随季节南北迁徙出现在热带草原气候区,B项错误。
该地植被稀少,草场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项错误。
综合分析C项正确。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4~6题。
4. 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 上海莫斯科孟买B. 上海罗马孟买C. 北京罗马雅加达D. 北京莫斯科雅加达5. 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 大陆西岸B. 大陆东岸C. 大陆内部D. 赤道地区6. 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 热带雨林B. 亚寒带针叶林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4. B 5. A 6.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地理高频考点——气候特征的成因分析
(2020·贵阳高三月考)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影响乙地气候形成的因素有()
①寒流②地形③东南信风④暖流
A.①②④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地理要素既有共性,更具个性。
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是同类地理要素的概括;个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差异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具体表现。
下表数据是图中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
据此完成2~3题。
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
2.上表中P、M、N、Q四地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P、M、N、Q B.Q、N、M、P
C.M、N、P、Q D.N、M、Q、P
3.P、M、N、Q四地中,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
A.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停留时间长
B.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
C.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
D.位置偏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小,且影响时间短
(2019·合肥质检)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
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端位置在5°N附近。
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
下图为“非洲局部图”。
据此完成4~5题。
4.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
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
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5.R、Q两地()
A.一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一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七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七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2020·陕西省西安市月考)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
读下表回答6~7题。
6.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因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B.②地受地形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夏季降水多C.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D.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7.导致②地所属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
C.地形、洋流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