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

《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

《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C “东风”是实指,无不屑与嘲讽,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A.这首诗借三国史实,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B.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自将磨洗”和“认”显示了对前朝故事的兴趣和思索。

C.“东风”一语有意虚指,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条件,表现诗人的不屑和嘲讽。

D.诗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反说其事,以两名女子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刘“势”与“运”。

2.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反面落笔,含蓄抒发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A.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诗人借“折戟”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思考。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人巧妙假设了东吴失败可能遭受的屈辱后果,极富形象性。

D.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直接正面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为曹操鸣不平”有误,应是表达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历史观)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B.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为曹操鸣不平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历史观。

C.诗人借一件古物来引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曲折地表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迈胸襟。

D.“二乔”并非写两个美貌的女子,而是借此形象代表东吴的国家命运。

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这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感情,属于议论抒情)A.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合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

这首诗,是作者借相同的地名来倾吐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懑。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阅读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阅读练习题 附加答案

赤壁阅读练习一、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共7分)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 。

诗人杜牧和________合称“小李杜。

(3分)2.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2分)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2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9~20题。

(5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

(2分)2.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分)答案:1. 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2. 反说历史,借“二乔”命运来代指东吴的命运,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了赤壁之战对于东吴的重要性。

答案:一、1、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李商隐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或:借东风)二、1. 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2. 反说历史,借“二乔”命运来代指东吴的命运,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了赤壁之战对于东吴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古诗词鉴赏赵翼《赤壁》阅读练习及答案(福建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下开学高二语文题)

古诗词鉴赏赵翼《赤壁》阅读练习及答案(福建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下开学高二语文题)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开学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赵翼①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②。

[注]1 乾隆三十七年(1772),赵翼因事被降级调用,辞官归乡,经过赤壁时写下此诗。

②《楚辞·渔父》中写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从山河形胜落笔,写三国时的营垒依稀可辨,“依然”“故”体现了今昔之感。

B.颔联“乌鹊南飞”与曹操《短歌行》、苏轼《赤壁赋》中“乌鹊南飞”意蕴相同。

C.本诗写景有虚有实,意境壮阔,笔触大开大合,议论不落窠臼,体现诗人的历史观。

D.本诗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由眼前景联想到与此相关的人、事,并抒发感慨。

2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蕴含的情感。

(6分)21.BB.“意蕴相同”错。

颔联“乌鹊南飞无魏地”是说曹操大败无立足之地。

曹操《短歌行》中“乌鹊南飞”喻客子无所依托。

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

苏轼《赤壁赋》中“乌鹊南飞”,是通过引用曹操的诗句引出下文对曹操的议论。

意蕴明显不同。

22.(1)尾联写赤壁古战场已为陈迹,只剩明月下渔父的吟唱。

借此抒发历史变迁的沧桑之感。

(2)通过对三国历史的怀想,抒发往事如烟、胜败成空的感叹。

(3)运用渔父的典故,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心。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篇一:《赤壁》答案《赤壁》一、作家与作品:本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是(杜牧),(唐代)(朝代)著名的诗人,他和(李商隐)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二、朗读节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诗句意思理解:四、内容理解:1、《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感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2、《赤壁》中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五、原句填空练习: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诗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阐明历史的发展进程由偶然因素决定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杜牧以小见大,发表深刻警策的历史兴亡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六、综合问题分析: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尾联,这二句的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同时也表明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篇二:赤壁中心赏析试题答案《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赤壁》《题乌江亭》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达州市2017年中考题)

《赤壁》《题乌江亭》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达州市2017年中考题)

13.诗歌鉴赏。

(4分)
【甲】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
春深锁二乔。

【乙】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
重来未可知。

(1)请概括两首诗的内容。

(2分)
(2)甲、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清?(2分) 14.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每小题1分,共6分)(1)晴川历历汉阳
树,。

(2)
?雪拥蓝关马不前。

(3)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一声感
叹:
,。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赏月之间,时光悄悄流逝的诗句
是:
,。

(5)《观书有感》一诗里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地丰富知识,有了浓厚的积淀,才能明辨事理,有所成就的诗句是
?。

(6)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给人一种奋飞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的句子
是:。

答案:
13.(1)甲诗借古物来表达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1分)。

乙诗针对项羽兵败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 (1分)。

(共2分)
(2)甲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1分)。

乙诗表达了诗人对项羽的惋惜之情,同时暗含讽刺之意(1分)。

(共2分)。

《赤壁》等诗歌比较阅读题习题精选

《赤壁》等诗歌比较阅读题习题精选

《赤壁》诗歌比较阅读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对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诗中认前朝的意思是通过断戟认清了三国历史。

B杜诗中的二乔是指大乔、小乔。

她们是吴国美女。

锁二乔形象描绘出假想中曹操得胜后的骄恣之态。

C胡诗中烈火西焚直接描绘出战争的激烈魏旗被焚点明战局已定胜负已明。

D胡诗中不假挥长剑是指周瑜不凭借兵力而是凭借人事谋略战胜了曹操。

2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诗认为周瑜取胜的关键在于决战时刮起了东风否则周瑜不可能取胜。

B胡诗认为周瑜取胜不靠天时兵力而在于人事谋略与杜诗之论截然对立。

C两诗开篇都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场面但描写战争的手法却不相同。

D两诗对周瑜的评价不一样。

杜诗对周瑜揶揄、嘲讽之意胡诗却把周瑜写成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

3判断正误杜牧《赤壁》前两句写感怀的物由后两句是议论告诉我们周瑜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靠的完全是运气语气中包含着对周瑜的蔑视和对曹操的同情。

参考答案1A 2C 3错误《过零丁洋》阅读测试题阅读《过零丁洋》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叙写诗人的。

2.解释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诗人的身世和四年的抗元斗争生活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国家支离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雨抽打的水上浮萍。

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政治上的坎坷遭遇。

3.这两句诗表现作者忠心报国、为国捐躯的决心显示崇高的民族气节。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篇一:《赤壁》答案《赤壁》一、作家与作品:本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是(杜牧),(唐代)(朝代)著名的诗人,他和(李商隐)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二、朗读节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诗句意思理解:四、内容理解: 1、《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感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赤壁》中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五、原句填空练习: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诗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阐明历史的发展进程由偶然因素决定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杜牧以小见大,发表深刻警策的历史兴亡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六、综合问题分析: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尾联,这二句的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同时也表明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篇二:赤壁中心赏析试题答案《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

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

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杜牧《赤壁》阅读与答案「篇一」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阅读训练及答案(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

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分析】本诗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解答】A.有误,诗中的“前朝”指东吴破曹赤壁之战的时代; BCD.正确。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