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母语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

母语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

因为它在国际交往中使用的广泛性 , 而这种广泛 性并不是取决于其本族语使用者的数量 , 而是因 为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它作为第二或第三语言。 Gadl( 9 9 预言, r o 19 ) d 在不久的将来, 把英语 作 为第二语 言使 用的人 数将 超过 以英语 为本族 语者 的数量 。¨] 就意味着越来越 多的英语使 这 用者将是非本族语者, 他们有自己的母语文化背 景, 他们把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 , 其交流的
球范围内流动” 。…这种文化流动不只是文化 】 认知和文化 认 同 ,也包 含文化融合 ,文化 渗透 , 还包含文化 自主和文化互异。 只有这样 , 文化全
语言的使用法则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 背景知识 )
收 稿 日期 :2 0 .11 051.8
波 学 教. 6 )女, 蒙 盟 , 波 学 语 院 师; 谊(9 一, 1 t 充 宁 佳 介 .院孽 9 一, 内 古巴 人 宁 大 外 学 讲 范 1 8)男, t南 人, 大 语 幸 外 授1 9 学 5 5l J
已成 为外语 教学界 广泛接受的观点 。【我国学者 6 】 赵 贤洲 [、胡文仲 、束定芳 和陈 等 对外 语教 育 中 目的语文 化导 入 的重要性 及 教学 方法
知和应用基础上的交际能力被确立为外语教学 的最终 目标 。…交际能力的概念是 由美国社会语 言学 家 H me[ 出的 , y s] 2 提 其核心 内容 就是在外语
( n lha nIt a o a L nu g ) E gi s e t nl a g ae 。主要是 s a nr i n
距 。 了加速 中国现代 化的进 程 , 为 我国急切地需 要 引进 外国新事物 , 大量吸收西方文化 , 尤其是 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 术 。 作为西方文化 的载体 , 英 语被 看作是接近两方科学技术 , 务于 中国四个 服 现代化 的工具 ,成为了我国主要 的外语 。lJ j 在 6

“母语文化”在蒙古族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母语文化”在蒙古族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巴雅 尔
( 内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内蒙 古 通 辽 0 8 4 ) 2 0 3
( 摘
要] 言与 文化 密不可分 , 言教 学应重视 文化教 学 , 语 语 注重语 言与非语 言 中的 文化 现象。 由于在 蒙
古族 英语教 学中片面地 灌输 西方 文化知识 , 民族传 统文化缺 失现 象严重 。本 文分析 了我 国文化 教 学研 究现
单纯灌输 。“ 母语文化 ” 是跨文化交 际能 力的基石 , 没有 自己 的民族文化 , 我们 的模仿将是 盲 目的 、 动的 、 被 肤浅 的。只有 具有 比较广泛的本 民族文化知识 , 才能较好地 理解和掌握 另

种新 的文化。束定 芳先生 认为本 族语 文化 在外语 教学 中
至少有两个重要的作用 : 一是作 为与外 族文化进 行对 比的工
在外 语 教 学 中 绝 不 是 可 有 可 无 的 , 是 语 言 教 学 中 的重 要 组 而 成部 分 。语 言 学 家 真 正 意 识 到 文 化 在 外 语 教 学 中 的 重 要 性 并 对 其 开 始 系 统研 究 是 在 2 0世 纪 6 0年 代 中期 。

现 象
英 语 研 究 和 教 学 不 能 只 全 力 以赴 搞 英 语 和 英 语 文 化 , 而 忘记“ 语文化 ” 母 。有 人 常 常 把 文 化 对 比等 同 于 英 语 文 化 的
失 去 了 对 话 的 能 力 。 他 们 不 是 不 知 该 说 什 么 , 是 想 说 的话 就
化, 二者并重” 。许 力生 对跨 文化 的交际 能力进行 了重新 … 分析 , 为在交际 中应 “ 交 际双方能够 充分 发 出属 于 自己 认 使
文 化 的声 音 , 能 够 最 大 限 度 地 相 互 接 近 和 理 解 ”2。 然 而 又 l J 目前 英 美 文 化 处 于 强 势 地 位 , 国 作 为 一 个 发 展 中 大 国 , 我 仍 然 处 于一 个 相 对 较 弱 的 位 置 。再 加 上 我 们 学 生 长 期 模 仿 和

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外 语 学 习 【 硇 作 用 l 】
秦 皇 岛职 业技 术 学院 朱 捷 李 贞慧
[ 摘 要 ] 文化在 外语教 学中起 着不可忽视 的作用。母语文化 的正迁移作用可 以与外语 学习相 辅相成 , 母语 深厚的母语 文化功底会 对外 国 言文化 的学习起 帮助 和促进作 用; 高母语 文化修养是培养跨文化 交际人 才的 需要 , 语 提 也是提 高学生个人素质的需要。 [ 关键词] 母语 文化 外语教 学 作 用



文化交际中遵从 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 约,从 而避 免产生交际冲突和误 解 。在跨 文化交 际中双方都应保持 自己的文化身份 , 既拿来 又送去 , 互 相 学习 , 共同享 受各 民族创 造的精神财富 , 保护各 民族 的优秀文化 ,使 “ 交 际双方 能够充分 发出属于 自己的文化 的声音 ,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 互接 近和理解 ” 。我们要保 有 自己的文化身份 , 承和发扬 本民族的优 继 秀文化 , 具备较 高的母语文化 素养是必不可少 的条件 。 了深厚的母语 有 和母语文化功底 , 学生才能 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 , 努力创造 并 新知识 ;才能够在复杂多 变的环境中应付 自如并且具有处 理文化差异 的灵活性 ; 才会具有较强 的国际理 解力 , 并且能够批判地 吸收世 界文化 精髓和弘扬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 成对两种文化 的正确态度 , 形 既不会成 为盲 目崇洋媚外 、 鄙视母语文化 的民族虚无主义者 , 也不会成为盲 目自 大、 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 的文化信息的 民族 中心主义者。 学习者母 语文化水平提高 了, 才能促进其外 国语 言知识和文化 的学 习, 进而促进 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形成。 教育的 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 , 英语教 育的 目的也是如此 , 而构成人 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 、 能力 和素质 , 三者相辅相成 , 互为唇齿 。 通过外语 教学 , 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语 言知识 , 还要培养学生 的综合能力 和人文素养。 因此 , 加强母 语修 养不仅对学好 外语具 有积极 的意义, 而且 这 种能力将 直接 影响个 人的发 展, 而成为事业成败 的决定 因素 。我们 从 崇敬 的鲁迅 、 沫若 、 郭 茅盾 、 振铎 、 郑 叶圣陶 、 巴金 , 无不是优 秀的翻译家, 更无不是杰 出的学 者和作家 ,他们 以其深厚 的国学 根基作为植养外语 的沃 土, 以才能广则 鸟瞰森林 , 所 微则 以一 叶知秋 。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 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如果把 两者的关系处理 好 了, 目的语 的学 习会 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 而且 随着 对外语 人才要求 的不断变化 , 未来社会所需要 的外 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 富的外语 知识 、 较高 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 际能力 ,而且还必须有较高 的个人 素质 和强 烈 的民族 自尊心 ,这是仅靠 目的语 和 目的语文化 的学 习难 以达到的 目 标。 我们虽然强调外语学习中要重视母语文化的培养, 但这并不意味着 我们可以漠视外语学习的基本规律, 更不是要以母语 取代外语 。使用母 语只是手段 , 不是 目的。 外语教学的最终 目的是使学生能熟 练掌握所学 外语 , 用外语进行交际。 事实上, 提高母语 文化修 养应该 以有益 于完整准 确地理解 和表述母语 与外语为前提 , 否则便是不 必要的卖弄辞 藻, 甚至 画蛇添足, 弄巧成 拙, 而反使原义尽失 。因此 , 从 外语 教师在教学 中应尽 量排 除母语 的干扰 , 其积极 作用 , 免母语 的滥用 , 发挥 避 防止其反作用 。

“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

“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
2 o ; 兰 ,o 3 张 蓓 、 兰 ,0 4; 芳 , 0 6 崔 刚 ,0 9 02 张 2o ; 马 20 袁 20 ; 2 0 等 ) 本文 结 合 现 行 的 大 学 英语 教学 大 纲 、 学 改 革 思 路 、 母 。 教 对 语 文 化 导人 大学 英 语 教 学 的必 要 性 、原 则 策 略及 具 体 方 法 进 行 探讨 。 1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导 入 中 国文 化 的 必 要 性 . 在 “ 中国 文 化 失语 ” 一 概 念 在 外 语 教 学 中最 早 是 南 京 大 学 这 的 从 丛 教 授 提 出 的 , 在 《 中 国 文 化 失 语 ” 我 国英 语 教 学 的 他 “ : 缺 陷 》 《 明 日报 》 20 1 (9 ) 文 中指 出 : 与 西 方 人 交 (光 ,00:0 1 ) 一 在 往过程 中, 多青年学者 , 语水平相 当高 , 始终显示 不 出 许 英 却 来 自古 文 化 大 国 的 学 者 应 有 的 深 厚 文 化 素 养 和 独 立 的 文 化 人 格 。 些 学 者也 指 出 。 一 目前 外 语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之 一 是 一 昧 强调 目的语 文 化 的 传 授 ,而 对 中 国 文 化 及 其 表 达 方 式 的 传 授 没有 给 予 足 够 的 重视 ( 佑林 ,0 3 。 多英 语 学 习者 在 一 定 陈 20 ) 许 程 度上 成 了西 方 文 化 的语 言 工 具 ,这 是 与 外 语 教 学 的 培 养 目 标 相 背 离 的 ( 薇 ,0 3 。 陆 2 0 )
两 种 文 化 的接 触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成 功 的 文 化 交 际 是 发 生 在 双 方 平 等 的 基础 上 的 ,只 有 对 本 国 的 优 秀 文 化 有 了 充 分 的 认 识 和 足 够 的 修养 . 能谈 得 上理 解 他 国文 化 。 才 只有 同时 谙 熟 目的 语、 目的 语 文 化 和 母 语 、 语 文 化 , 有 可 能 进 行 成 功 有 效 的 母 才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精选文档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精选文档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一、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一)英语学习初级阶段,母语的辅助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英语教学中,重点与难点的地方可以适当地辅助于母语解释,以保证学生的正确理解,甚至可以用学习母语的方法进行对比。

比如,在英语语法课堂上,适时的母语点拨有助于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记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尤其是在学生对某些母语缺乏的语法知识点(比如虚拟语气)理解的不够透彻时,恰当的使用母语讲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母语和英语的共性语言是有共性的。

共性决定了母语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发挥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比如,英语和汉语同样有句子成分的划分,只是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懂得了这一点,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用英语表达。

英语和汉语简单句的结构很相似,都是SVO,即“主语+谓语+宾语”结构,这有利于母语学生者的学习;英语的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与汉语的用法相似,汉语中,我们经常把领导称为“头”;而英语中,也常常用head(头)表示领导,比如,护士长是headnurse,列车长head of a train crew,村长village head,等等。

这些语言表达的共通之处,生动形象,有助于我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记忆。

二、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消极作用(一)语音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两者有语音、因素等区别。

比如,英语属于语调语言,有音高的起伏变化和声调、降调两种基本语调;汉语是声调语言,语调平稳,和英语一样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升或下降。

初学者往往把握不好语音语调和发音的部位,读音是中国式的英语。

(二)词汇的不同造成的消极影响我们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而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我们完全不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汉语的词汇也和西方的词汇完全不同,在词汇翻译方面,不能简单地用汉语词汇去对应英语词汇,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词汇学习中的困惑。

比如,名词单复数的使用、冠词的少用和介词的误用等。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母语辅助作用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不可否认,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母语迁移辅助作用,运用理性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母语在英语交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母语;英语教学;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母语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对于英语教学是否应该有母语这一问题的存在,教育机构中教师的态度是不同的。

反对者认为母语的存在必然会影响英语的教学效果,同意者认为母语是本土的,掌握一门语言降低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能力,也降低了主要作业的语法解释和内容翻译的能力。

作者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阐述了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母语在实际教学中的实际作用(一)比较学习作用由于语言具有共性的特点,汉语与英语在语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曾经说过: 在外语教学中,比较教学法对教学效果非常有效[1]。

因此,我们可以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汉语和英语语言比较学习的方法。

许多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有不同的意义,如颜色词,除了在英语中有颜色之外,还有其他意义。

例如:blue除了有蓝色这层意思之外,还可以表示忧郁、深沉、男性的等含义;white同样除了有白色这层意思之外,还有天真无邪的意思等。

也有“亚洲四小龙”的翻译,很多人奇怪,我们通常说的四龙,如何通过我们的字面翻译成四个小龙,这些都是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

对于这类词汇的学习,我们将比较英语和汉语的不同意思,并充分理解这两种意思,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类词汇的意思,避免在公共场合开玩笑。

同时,英语语法和汉语在很多地方有相同的位置和差异,例如。

当一个中国学生想说非常感谢你的时候,可能会无意识的说成Very much thank you,他此时说的英语变成了汉式英语,它借用汉语的语言模式来讲英语,这是会开玩笑的。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将会看到当我们比较这些声明时,你应该使用所谓的真正的英语说话模式。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作者:李子月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02期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目的语文化教学,还应有意识地进行母语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学会用英语表达。

本论文论述了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母语文化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母语文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1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1.1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中华民族绚烂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元素。

中国文化独特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其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对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对先进文化的构建、对跨文化交流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今天,在拿来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提倡送去主义,而且应该定为重点。

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只是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还需要重视母语文化的导出,使学生能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发展中的中国。

外语教学在实现了文化输入的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外语学习者能够有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展示给世界。

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有义务和责任向世界其他民族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1.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目的不可忽视的组成要素。

交际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但要拥有一定的语言技能和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更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外国文化固然重要,掌握并深刻理解母语文化更加重要,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此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能力,还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民族自尊心。

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因此,外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彼”的文化观(目的语文化),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母语文化)。

母语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母语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种语 言为 另 一种 语 言的 理解 和 掌握 打 开 了方便 之 门 。
3 母语 在课 堂教 学 中的功 能
近 年 来 , 许 多 学 者 从 语 码 转 换 的 角 度 对 外 语 课 堂 教 学 中 教 学 媒 介 语 的
4 母语 在 跨文 化交 际 中的作用 近 年来 ,我 国 的外 语教 学 普 遍忽 视 了对 母语 文 化的培 养 。我 国 目前 广 泛 使 用 的英 语教 材 涉及 中 国文 化 的课 文微 乎 其 微 。实 际上 ,在跨 文化 交 际 中,对方 不仅希 望 中国人 了解英 美文化 ,也希 望 自己能 了解 中国 文化 。不少 中国的英 语 学习者 对莎士 比亚 、马克 ・ 温等并 不 陌生 ,对现 代 欧 美流行 文 吐 化 中 的 巨 星 更 是 如数 家 珍 ,而 对于 西 方 人 十 分 崇 敬 的孔 夫 子 却 不 知 译 为 “ o fcu ” C n u i s ,亦不 知 “ 、儒 、道 ”如何表 达 ,更 不知像 《 楼 梦》 西 佛 红 、《 游 记》 三国演 义》 水浒 传》 等为世 界人民 所 广泛 喜爱 的 中国古 典 名著 在 、 、 英 语中该 怎 样介 绍和 表述 ( 袁芳 ,2 0 5 。 0 6: ) 在教育 部 2 0 0 3年 “ 等学 校教学 质量和 教学 改 革工程 中 曾明确指 出 , 高 外语 教学 的 目标 不仅 仅 只是 学 会一 门外语作 为工 具 ,还是 “ 传承 中外 优秀 文 化 ,增 加人 文和科 学知 识 ,提 高学 生综合 素养 的一 个重 要途 径 ” ( 大学英 语 “ 课程 教学要 求”项 目组 ,2 0 ) 0 4 。因此 ,学好 母语 ,进而充分 了解母 语 文化 , 是 进行 跨 文化 交 际不可 或 缺 的。 5 结语 讨 论 母语 对 英语 教 学的 促 进作 用 的问 题 ,要 明 确 的一 点 是 :母 语的 使 用一定 要 有所控 制 ,因为母语 只是用来 帮助学 生 建构 英语 知识 的 ,它不 能享 有和英 语 同等重 要的地 位 。英 语学 习的 最终 目的使 用英 语进 行 交 流 ,因此 必 须防止 过 度依赖母 语 给学 习者 的不 良影 响 。教 师应 根 据学生 水 平 和教 学内容 来决定 在教 学 中是否使 用母 语 、使 用多 少母语 ,使 母语 的使 用既 能 帮助 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母语文化和英语教学拥有怎样的密切联系,母语文化究竟在英语教学中拥有怎样的地位,英语学习者又应该如何把母语文化和背景知识作为英语学习的有利辅助方法,从而更好的帮助我们第二语言的学习。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以及母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加以论述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母语文化;英语教学;重要性
众所周知,各国语言有其共同和相似之处,拥有更加坚实的母语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促进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与理解,亦可以提高对外语学习的兴趣。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却往往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教学。

然后英语在全球所处的强势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渗透, 必然会对其他语种和文化造成莫大的威
胁和冲击,使这些语种和文化面临着沦为亚文化、第二语言的威胁。

而在我国,这种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各式各样的早教英语培训机构,甚至是某些地方的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设置英语学习课程,让中国英语学习越来越低龄化。

并且,目前国内各种评职称、升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等等,都必须要过英语这一关,造成了人们对英语无不趋之若鹜。

有人担心,这样下去汉语会慢慢成为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

基于目前的国内形势,作为一名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英语教师,我们首先应当明确英语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考虑在英语教
学中如何维护母语及本族文化的平衡地位。

一、母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在英语教学法中应该主张利用母语文化的教学法,以认知教学法为中心,其中应包括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从而主张从学习者现有的背景知识出发,来学习新知识,认为母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理应在实际教学中被广泛利用。

只有深入懂得了外国文化才会对母语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懂得了母语文化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外国文化。

主张排斥母语文化的教学法主要是以听说法为中心,包括自然法、视听法、直接法等等。

而主张把第一语言习得的原则来运用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上,其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是认为语言即习惯,学习英语即是养成独立于母语的一套全新的语言习惯。

二、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毋庸置疑,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地位任凭什么都是无法撼动的。

1. 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有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生活、旅游和学习,在不少国家甚至还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狂潮,他们对我们浓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渴望与好奇。

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目前学生
们学习英语的方式主要是局限于老师依照着教材教,而就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而言,内容比较陈旧,对于现在能够通过互联网这种渠道接受最新资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没有多少吸引力的,所以,如若我们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则应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譬如说在教学中适当地补充一些新鲜材料和最新的资讯,尤其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和语汇,特别是那些学生们经常接触到而他们自己却又无法表达的,如果老师能够补充给他们,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倍感兴奋。

2. 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我们知道,在现行的英语学习中,不管是高中阶段还是大学阶段,各类英语考试中文化部分的考试都占着相当大的与部分比重。

通过考试的这个目的与想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并不矛盾。

加强文化素养教学,不仅仅是对我们语言实际教学有利,并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得分。

通过历年的考试我们可知,在文化考察这部分,学生们失分都相当严重,这无疑告诉我们,在实际课堂的文化教学中,尤其是中英文化差异的对比教学,至关重要。

3. 利于学生增加民族自豪感
学习英语,利用英语去获得我们想要掌握的信息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

但是这个目的却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否则我们的实际教学就会失去方向上的保证。

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是在大学阶段,他们的价值观都还是相当模糊的。

他们善于接受各种资
讯和新鲜事物,但是他们却缺少辨别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英语实际课堂中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母语文化教学,分析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去帮助他们发现我们自己的灿烂文化,比如英语诗歌到斯宾塞才成熟,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却比斯宾塞的诗歌要早一千多年。

通过这样的比较和学习,在他们的心中就很容易形成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并且在此基础上,我们青年人也应当担当起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4. 利于学生对母语文化了解的加深
有不少人都认为,我们对于自己的母语文化完全烂熟于心,根本没有必要再去学习和关心了。

实际上,当我们在与英美国家的人士实际交谈时,对方不仅仅是想要知道我们对他们的英美文化了解多少,反而是更想要了解到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英语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对于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等并不陌生,对于他们的作品也是了然于心,而对于西方人十分崇敬的孔夫子却不知翻译,亦不知儒、佛、道该如何表达,更不知像《红楼梦》等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中国古典名著在英语中该怎样介绍和表述。

而通过对我们母语文化的学习,我们也势必会对其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方面实力都突飞猛进,无论是我们的经济,还是科技军事实力,都在向世界彰显着我们的大国风范。

我们的传统文化也理应如此,也应当被更多人挖掘和赏识,提升到它应
有的一个地位。

母语文化既然有着英语学习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我们就应当将其运用到实际英语教学之中,使我国外语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参考文献】
[1] 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比较,2006(9).
[2] 张岱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n].光明日报,2000-10-17.
[3] 张东新,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j],科教,2009 (10).
[4] 张付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