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解析

合集下载

转炉脱磷造渣工艺

转炉脱磷造渣工艺

转炉脱磷造渣工艺1. 简介转炉脱磷造渣工艺是一种钢铁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炼铁工艺,用于将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高磷铁水进行脱磷处理,并同时生成具有一定含铁量的渣。

脱磷是炼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高磷含量的钢铁会使钢的力学性能下降,同时还会影响钢的冷加工性能。

因此,通过转炉脱磷造渣工艺,可以有效降低钢铁中的磷含量,提高钢的质量。

2. 工艺原理转炉脱磷造渣工艺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氧气气体在高温条件下与铁水中的磷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磷(P2O5)。

氧化磷被熔融的渣中吸附,从而实现了脱磷的目的。

具体来说,转炉脱磷造渣工艺分为两个步骤:2.1 碱性补矿在转炉炼钢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钙质或镁质的碱性物料的补矿。

这是因为转炉炼钢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碱质物料,导致炉渣中的碱度下降。

通过补充碱性物料,可以提高炉渣的碱度,为脱磷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硅酸盐造渣在转炉炼钢的末期,废钢或铁水被注入转炉。

同时,掺入含有大量氧化剂的硅酸盐物料,如硅石、硅灰石等。

在高温条件下,硅酸盐物料会与铁水中的磷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磷。

氧化磷被熔融的渣中吸附,从而脱离钢水,实现脱磷的目的。

3. 工艺流程转炉脱磷造渣工艺的流程如下:1.准备碱性物料:根据炉渣的碱度要求,准备钙质或镁质的碱性物料,并进行补充。

常用的碱性物料包括石灰石、白云石等。

2.准备硅酸盐物料:选择合适的硅酸盐物料,如硅石、硅灰石等,并加入适量的氧化剂。

3.开始转炉炼钢:将废钢或铁水注入转炉,并进行炼钢操作。

4.碱性补矿:在适当的时机,通过给炉内注入碱性物料,提高炉渣的碱度。

5.硅酸盐造渣:当转炉炼钢接近末期时,通过给炉内注入硅酸盐物料,利用氧化剂促进磷的氧化反应。

6.淋渣:根据炉内的渣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淋渣操作。

淋渣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进行。

7.渣铁分离:在脱磷过程中,渣中生成的氧化磷会被吸附在渣中,从而脱离钢水。

通过合适的方法,将渣与钢水分离。

8.尾渣处理:处理分离出来的尾渣,并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或安全处理。

转炉炼钢挡渣工艺简介

转炉炼钢挡渣工艺简介
转炉出钢挡渣工艺简介
龚 伟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 2006年9月 年 月
转炉出钢挡渣的必要性
可以减少钢水回磷,提高合金收得率 可以减少钢水回磷 提高合金收得率; 提高合金收得率 减少钢中夹杂物,提高钢水清洁度 提高钢水清洁度; 减少钢中夹杂物 提高钢水清洁度 可以减少钢包粘渣,提高钢包包龄 提高钢包包龄; 可以减少钢包粘渣 提高钢包包龄 同时可减少耐材消耗; 同时可减少耐材消耗 也可为钢水精炼提供良好的条件。 也可为钢水精炼提供良好的条件。
挡渣塞法
该装置呈陀螺形,粗端有 3个凹槽、6个棱角,能够 破坏钢水涡流,减少涡流 卷渣。其比重与挡渣球 相近,在4.5 ~ 4.7 g/cm3之 间,能浮于钢渣界面,伴随 着出钢过程,逐渐堵住出 钢口,实现抑制涡流和挡 渣的作用。
能抑制涡流的挡渣塞
挡渣料法
• 原理:此法也称硬吹或干渣吹炼法。 原理:此法也称硬吹或干渣吹炼法。 它是在吹炼结束时喷射一种固态混合 提高渣稠度,使渣局部或全部凝固 物,提高渣稠度 使渣局部或全部凝固 提高渣稠度 使渣局部或全部凝固, 以改变渣的流动性来挡渣;或在出钢 以改变渣的流动性来挡渣 或在出钢 口上部渣面投入粒状耐火材料,形成 口上部渣面投入粒状耐火材料 形成 块状堵塞物,防止渣流出 防止渣流出。 块状堵塞物 防止渣流出。
挡渣棒法
• 1983年日新制钢研究成功挡渣棒法。 • 挡渣棒吊在支臂上在炉内可以自由移动, 在即将出完钢时从转炉内部将出钢口塞 住,以挡住炉渣,如再配以荷重器、高频电 流信号,效果更佳。该装置操作与维护较 复杂。
其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 • • • 出钢口吹气干扰涡流法 转动悬壁法 挡渣罐挡渣法 均流出钢口法
带保护外壳的红外摄像仪

钢渣的处理技术

钢渣的处理技术

钢渣的冶金备件处理技术鉴于钢渣中自由氧化钙的存在不利于钢渣的利用,钢渣处理首先要把钢渣破碎,然后与水作用使氧化钙转变为氢氧化钙,使钢渣体积变的稳定。

冶金备件熔融钢渣的破碎或粒化有热泼、盘泼水冷、水淬、风淬、滚筒法、粒化轮法等工艺。

初步处理后的钢淹,再运至钢渣处理间进行粉碎、筛分、磁选等工艺处理,以回收铁粒。

(1)焖淹法:转炉钢渣的焖渣方式原为热融钢渣全部倒人渣罐,至渣场倾倒,钢渔经雨季后自然粉化,自然粉化的时间约为一年。

冶金备件为提高钢渣粉化速度,用人工浇水焖渣,焖渣约两周后钢渲粉化。

耗水量为lm3/t淹。

焖渣后钢渣运至粒铁回收生产线。

鞍钢、首钢、武钢、唐钢早期的钢渣处理均采用此类工艺,仅在粒铁磁选分离和回收阶段采用的破碎和筛分设备有所不同。

钢渣热闷处理工艺经过十余年的生产实践不断完善,新的工艺设备采用自动化喷雾系统,冷却至800 ~ 300弋的钢渣装人热闷装置中,喷雾遇热渣产生饱和蒸汽,与钢渣中游离氧化钙f- CaO、游离氧化镁f-MgO发生反应,分别生成Ca(0H)2、Mg(0H)2 ,体积膨胀,致使钢渣自解粉化。

(2)风淬法:渣罐接渣后,运到风淬装置处,倾翻猹罐,熔揸经过中间包流出,被一种特殊喷嘴喷出的空气吹散,破碎成微粒,在罩式锅炉内回收高温空气和微粒渣中所散发的热量并捕集揸粒。

经过风淬而形成微粒的转炉渣,可做建筑材料;由锅炉产生的中温蒸汽可用于干燥氧化铁皮。

冶金备件日本钢管(原NKK,现JFESteel)公司与三菱重工业公司合作1981年在福山厂第三炼钢车间建成世界第一套用于生产的转炉钢渣处理设备,渣处理能力为2万t/月。

工艺流程由四部分组成:前处理段、风淬段、热回收段和后处理段(见图11*8)。

高压风速为80~300m/s,风淬渣是粒度小于3mm的小球,性质稳定,便于应用。

风淬能力平均20t/h,最大80t/h。

压缩空气用量是lOOOmVt渣,每天可获得蒸汽200t。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钢渣的同时,可回收钢渣显热的41%。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

转炉钢渣处理的设备
机械处理设备
颚式破碎机:用于将大块钢渣破碎成小块 圆锥破碎机:进一步破碎小块钢渣,使其更细 振动筛:将破碎后的钢渣按粒度分级,便于后续处理 磁选机:去除钢渣中的铁磁性物质,提高处理效率
热处理设备
钢渣热处理设 备:用于对转 炉钢渣进行加 热、熔化、搅 拌等处理,提 高钢渣的利用 率和回收率。
钢渣热处理设 备组成:包括 加热炉、熔化 炉、搅拌装置 等,各部分设 备相互配合, 实现钢渣的有
效处理。
钢渣热处理设 备特点:具有 高效、节能、 环保等特点, 能够满足大规 模钢渣处理的
需求。
钢渣热处理设 备应用:广泛 应用于钢铁企 业、冶金行业 等领域,为钢 渣的资源化利 用提供了有力
支持。
建材利用设备
资源利用的需要
钢渣是钢铁企业 的废弃物
钢渣中含有大量 的可利用资源
钢渣处理是实现 资源循环利用的 关键环节
资源利用的需要 可以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工业发展的需要
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 钢渣处理技术的需求 环保法规的约束 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转炉钢渣处理的方法
机械处理法
磁选法:利用磁场分离出钢渣中的 磁性物质
破碎法:将钢渣破碎成小颗粒,便 于后续处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筛分法:通过不同尺寸的筛网分离 出不同粒度的钢渣
磨细法:将钢渣磨细成粉末状,提 高其综合利用率
热处理法
加热方法:采用电加热、火焰加热、微波加热等 加热温度:根据钢渣成分和性质确定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根据钢渣成分和性质确定加热时间 热处理设备:包括加热炉、热风炉、微波设备等
建材利用法
钢渣的建材利用方法 钢渣的建材利用原理 钢渣的建材利用技术 钢渣的建材利用前景

钢渣热闷处理工艺详解

钢渣热闷处理工艺详解

钢渣热闷处理技术一、概述钢渣由转炉产生,吨钢产渣量约200kg,钢渣的组成来源于铁水与废钢中所含铝、硅、锰等元素氧化后形成的氧化物;金属料带入的泥沙;加入的造渣剂,如石灰、萤石等;作为氧化物或冷却剂使用的铁矿石、烧结矿、氧化铁皮等;侵蚀下来的炼钢炉炉衬材料,脱氧用合金的脱氢产物和熔渣的脱硫产物等。

我国的钢铁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钢渣,很多采用弃渣法处理,这不仅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同时也因堆渣、运渣等问题,影响炼钢的正常生产。

我公司根据多年的实践,以最大限度实现钢渣循环利用为目的,总结出钢渣资源化深加工线,它的基本设备构成有:破碎机、辊压机、振动筛、磁选机、皮带机等设备构成,最终产品为一定粒径的钢渣和渣钢。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作为炉料、冶炼溶剂、干混砂浆,钢渣水泥的原料等。

二、钢渣性质钢渣性质因不同的钢厂及冶炼方法而有区别。

(2)、钢渣主要物化性质密度:3.2-3.6g/cm3容重:80目标准筛渣粉,1.74g/cm3易磨性:指数:标准砂1,钢渣为0.7活性:高碱性钢渣,C3S C2S含量65% 75%稳定性:冷却膨胀率约10%抗压性:压碎值为20.4%-27.5%。

三、钢渣处理工艺总体描述钢渣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包括:预处理工艺和钢渣加工工艺1、预处理工艺预处理的任务是把转炉排出的热熔渣处理成粒径小于250mm的常温块渣,核心技术是热闷工艺。

其处理方法是:熔融状态的钢渣被置于的渣盘中,用平车送到渣跨自然冷却至300~400℃,待炉渣固化后用桥式起重机翻出并装入闷渣池(或热闷罐),待闷渣池(罐)装满后,关闭池(罐)盖水封闭匀热,然后进行间歇喷水热闷处理,通过调节水渣比,喷水强度、排气量并控制排水,使闷渣池(罐)维持足够的饱和蒸汽和较高水浸温度,从而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热闷完毕后开盖,用挖掘机挖出破碎后的钢渣进入钢渣深加工系统。

2、钢渣深加工工艺即破碎、筛分磁选系统,处理工艺如图钢渣深加工工艺流程框图钢渣经格筛筛分,粒径大于250mm的渣沱经落锤破碎,磁盘除铁后送陈化场堆放,小于250mm经板式给料机、皮带机送去双层振动筛,筛上(粒径大于80mm)进入带液压保护颚式破碎机,皮带机上安装磁选机,选出的渣钢通过皮带机送入渣钢场。

钢渣处理工艺方案

钢渣处理工艺方案

钢渣处理工艺方案转炉钢渣是转炉冶炼过程中的产物,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占钢产量的10%左右。

转炉炼钢过程中,因造渣形成的熔融转炉渣具有一定的黏性而夹裹部分金属铁,长期堆存渣场会占用场地,不能有效回收金属铁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我公司是采用热泼法处理钢渣,在炉渣温度高于可碎温度时,以有限制的水向炉渣喷洒,使渣产生的温度应力大于渣本身的极限应力,使渣产生裂纹,裂纹相交,渣破裂成块,冷却水继续沿裂纹渗入,使渣进一步破裂,同时也加速了游离态氧化钙的水化,使渣向更小块破裂。

反复热泼,积渣到一定厚度,再铲运进一步处理。

通过渣处理车间两级破碎处理。

钢渣粒度在50mm左右。

内部还有部分金属铁存在,造成资源的浪费。

2.钢渣的特性密度:3.2~3.6g/cm3容重:80目标准筛渣粉,1.74g/cm3极易磨性:指数:标准砂1,钢渣为0.7活性:高碱性钢渣,c3s、c2s含量65%、75%炼钢钢渣;基本上属于硅酸二钙或硅酸三钙渣。

碱度高时,常发生的矿物存有橄榄石(cao•ro•sio2)、蔷薇辉石(3cao•ro•2sio2)、ro二者。

碱度低的钢渣所含硅酸二钙(2cao•sio2)和硅酸三钙(3cao•sio2)。

按钢渣的碱度分类;钢渣的碱度就是所指其主要成分中的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含量比。

m=1.8~2.5称为中碱度钢渣;m>2.5称作低碱度钢渣。

按钢渣的形态可分为水淬粒状钢渣、块状钢渣和粉状钢渣。

形态的差异是因对钢渣进行处理时所采用工艺方法的不同所致。

钢渣的主要化学成分存有:cao、sio2、al2o3、feo、fe2o3、mgo、mno、p2o5、f-cao等。

有的钢渣还所含v2o5、tio2等。

各种成分的含量依炉型、钢种相同存有很大范围的波动。

3.钢渣处理流程钢渣深加工工艺即为碎裂、筛分、磁选系统,处理工艺例如图:钢渣处理方法,包括破碎机、球磨机(辊压机)、分选、磁选、球磨,其特征在于:以含tfe量为20~25%,粒度为0~50mm的粗选渣钢为原料,生产含fe量>90%的优质钢粒。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冶金13-A1 高善超 120133201133摘要:介绍了钢渣的组成成分,简述了目前国内钢渣的主要处理工艺,对其中最为主流的热泼法、滚筒法、热闷法等钢渣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简要评述。

转炉渣中的f-CaO是影响转炉渣安定性的主要因素,钢渣中的f-CaO遇水会进行如下化学反应:f-CaO+H2O→Ca(OH)2,会使转炉渣体积膨胀98%左右,导致道路、建材制品或建筑物的开裂而破坏。

如果能够降低转炉渣中f-CaO的含量,那么对钢渣的利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游离氧化钙与二氧化碳酸化反应生成CaCO3,以消解游离氧化钙,使钢渣中氧化钙降低至3%以下,达到国家规定,从而可以在各个工程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高炉渣中含SiO2一般是32%~42%,可见高炉渣可以视为一种含SiO2物料,具有潜在消解转炉钢渣中f-CaO 的能力,如果实现高炉渣与转炉渣熔融态下同步处理,这无疑拓宽了冶金渣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本文对以上两种钢渣中游离氧化钙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炉渣;转炉钢渣;游离氧化钙;二氧化碳;石英砂;高温反应;消解率0引言钢渣是生产钢铁的过程中,由于造渣材料、冶炼材料、冶炼过程中掉落的炉体材料、修补炉体的补炉料和各种金属杂质所混合成的高温固溶体,是炼钢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属产品,需要再次加工方可应用【1】。

钢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可以广泛的利用,说明了钢渣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对钢渣的处理、利用、开发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钢铁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钢渣中存在游离氧化钙这种物质,其含量在钢渣中约占0~10%,游离氧化钙遇水后发生反应生成Ca(OH)2,这种反应会使钢渣体积发生膨胀,膨胀后钢渣的体积约会增长一倍,这种情况制约了钢渣的使用方向,使其很难在建材与道路工程中加以使用。

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设,其中高速公路的发展快速,如果可以将处理后的钢渣应用其中,代替其他岩土材料,可以降低建设成本,降低其他材料的消耗,有效的处理了堆积巨大的废弃钢渣,达到实际的经济效益【1-2】。

浅谈莱钢转炉钢渣处理及综合利用

浅谈莱钢转炉钢渣处理及综合利用

浅谈莱钢转炉钢渣处理及综合利用【摘要】该文介绍了莱钢转炉钢渣热焖处理工艺及焖炉结构,转炉钢渣经破碎、磁选、水洗球磨深加工回收含铁物料后,尾渣用于钢铁冶金内、外循环综合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转炉钢渣;热焖;水洗球磨;综合利用0.前言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钢企产生的固体废物——冶金渣的产量也日益增加,但受各种条件所限,其综合利用率目前仅约70%。

由此引发的环境及资源利用问题成为了众多企业的难题。

因此,开发和应用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提高其利用率,实现钢铁废渣的“零”排放,是钢企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莱钢通过“十一五”发展建设,生产规模得到跨越式提升。

现有6座120吨转炉,4座60吨转炉,年产钢千万吨,年钢渣产量200万吨以上。

加快转炉钢渣的综合利用步伐,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资源、能源,还可以减少排渣占地和对环境的污染,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非常显著。

1.转炉钢渣处理工艺国内转炉钢渣处理工艺主要有盘泼处理工艺、热泼工艺、水淬工艺、风淬工艺、热焖工艺和滚筒法处理工艺。

莱钢通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创造出了钢铁余热自解热焖处理工艺,热熔钢渣冷却至700℃以内装入闷罐炉内,利用渣中f-CaO、f-MgO和高温热渣的自身热能,在密闭装置内喷水激冷,以及热渣遇水产生大量的饱和蒸汽使钢渣自行碎裂粉化的一种新工艺。

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f-CaO、游离氧化镁f-MgO遇水发生如下反应:f-CaO+H2O=Ca(OH)2 体积膨胀97.8%f-MgO+H2O=Mg(OH)2 体积膨胀148%由于上述反应致使钢渣自解粉化。

1.1工艺特点(1)该工艺技术先进,与国际先进工艺接轨。

为了消解钢渣中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日本住友金属株式会社等企业采用慢冷钢渣装入热焖罐中,用外来蒸汽进行蒸压处理,本工艺的先进性是利用钢渣本身的余热产生蒸汽,而不需外供蒸汽,具有节约能源的优点。

(2)适应性强。

很多企业炼钢过程中采用转炉溅渣护炉技术,钢渣粘度提高,流动性变差,使水淬工艺、风淬工艺等处理率很低,而用该工艺可以出现100%的处理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炉钢渣处理的工艺方法冶金13-A1 高善超 120133201133摘要:介绍了钢渣的组成成分,简述了目前国内钢渣的主要处理工艺,对其中最为主流的热泼法、滚筒法、热闷法等钢渣处理工艺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简要评述。

转炉渣中的f-CaO是影响转炉渣安定性的主要因素,钢渣中的f-CaO遇水会进行如下化学反应:f-CaO+H2O→Ca(OH)2,会使转炉渣体积膨胀98%左右,导致道路、建材制品或建筑物的开裂而破坏。

如果能够降低转炉渣中f-CaO的含量,那么对钢渣的利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游离氧化钙与二氧化碳酸化反应生成CaCO3,以消解游离氧化钙,使钢渣中氧化钙降低至3%以下,达到国家规定,从而可以在各个工程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高炉渣中含SiO2一般是32%~42%,可见高炉渣可以视为一种含SiO2物料,具有潜在消解转炉钢渣中f-CaO 的能力,如果实现高炉渣与转炉渣熔融态下同步处理,这无疑拓宽了冶金渣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本文对以上两种钢渣中游离氧化钙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炉渣;转炉钢渣;游离氧化钙;二氧化碳;石英砂;高温反应;消解率0引言钢渣是生产钢铁的过程中,由于造渣材料、冶炼材料、冶炼过程中掉落的炉体材料、修补炉体的补炉料和各种金属杂质所混合成的高温固溶体,是炼钢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属产品,需要再次加工方可应用【1】。

钢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可以广泛的利用,说明了钢渣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对钢渣的处理、利用、开发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钢铁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由于钢渣中存在游离氧化钙这种物质,其含量在钢渣中约占0~10%,游离氧化钙遇水后发生反应生成Ca(OH)2,这种反应会使钢渣体积发生膨胀,膨胀后钢渣的体积约会增长一倍,这种情况制约了钢渣的使用方向,使其很难在建材与道路工程中加以使用。

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建设,其中高速公路的发展快速,如果可以将处理后的钢渣应用其中,代替其他岩土材料,可以降低建设成本,降低其他材料的消耗,有效的处理了堆积巨大的废弃钢渣,达到实际的经济效益【1-2】。

因此对钢渣进行合理的处理并应用已经成为我国钢铁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1.高炉渣的组成及用途1.1高炉渣的化学组分高炉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废渣。

高炉冶炼时,从炉顶加人铁矿石、燃料(焦炭)以及助熔剂等,当炉内温度达到1300~1500℃时,物料熔化变成液相,在液相中浮在铁水上的熔渣,通过排渣口排出,这就是高炉渣。

高炉渣是由CaO、MgO、Al2O3、SiO2、MnO、Fe2O3等组成的硅酸盐和铝酸盐。

SiO2、MnO、CaO和MgO是高炉渣的主要成分,它们在高炉渣中占95%以上。

由于矿石品位和冶炼生铁品种不同,高炉渣的化学成分变动较大。

高炉矿渣属于硅酸盐质材料,它的化学组成与天然岩石和硅酸盐水泥相似。

因此,可以代替天然岩石和作为水泥生产原料等使用。

1.2高炉渣的矿相成分高炉渣是在铁矿石提取冶金过程中矿石脉石、焦炭灰分、熔剂等形成的硅酸盐熔体,其化学成分主要是Ca、Si、Al、Mg等的氧化物,矿物组成主要是硅酸二钙(2CaO·SiO2)、假硅灰石(CaO·SiO2)、钙铝黄长石(2CaO·Al2O3·SiO2)、钙镁黄长石(2CaO·MgO·SiO2)、硅长石(CaO·Al2O3·2SiO2)、钙镁橄榄石(CaO·MgO·SiO2)、镁蔷薇辉石(3CaO·MgO·2SiO2)及镁方柱石(2CaO·MgO·2SiO2)等。

多数情况下高炉渣可视为CaO-SiO2-Al2O3的伪三元系,其中,SiO2和Al2O3主要来自脉石和焦炭中的灰分,CaO和MgO 主要来自熔剂[24]。

高炉终渣温度一般与铁水相当或略高于铁水,在1400~1550℃之间。

1.3高炉渣的性质高炉渣冷却方式不同,得到的炉渣性能不同。

(1)水渣高炉熔渣在大量冷却水的作用下急冷形成的海绵状浮石类物质。

在急冷过程中,熔渣中的绝大部分化合物来不及形成稳定化合物,而以玻璃体状态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封存其内,从而构成了潜在的化学活性。

(2)重矿渣高温熔渣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或淋少量水慢速冷却而形成的致密块渣。

重矿渣的物理性质与天然碎石相近,其块渣容重大多在1900kg/m3以上,其抗压性、稳定性、抗冻性、抗冲击能力(韧性)均符合工程要求,可以代替碎石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3)膨珠膨珠大多呈球形,粒径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密切相关。

膨珠表面有釉化玻璃质光泽,珠内有微孔,孔径大的350~400μm,其堆积密度为400~1200kg/m3。

1.4高炉渣处理方法目前国内外在生产上应用的高炉渣处理方法基本上是水淬法和干渣法。

由于干渣处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资源利用率低,现在已很少使用,一般只在事故处理时,设置干渣坑或渣罐出渣[3]。

目前,高炉渣处理主要采用水淬法。

按水渣的脱水方式,水淬法主要有如下方法。

(1)转鼓脱水法:经水淬或机械粒化后的水渣流到转鼓脱水器进行脱水,前者为INBA 法(因巴法),后者为TYNA法(图拉法)。

图拉法在我国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为冶金熔渣粒化装置,专利权人为中冶集团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为俄罗斯与我国共同发明。

(2)渣池过滤法:渣水混合物流入沉渣池,采用抓斗吊车抓渣,渣池内的水则通过渣池底部或侧面的过滤层进行排水。

底滤式加反冲洗装置,一般称为OCP法(底滤法)。

(3)脱水槽法:水淬后的渣浆经渣浆泵输送到脱水槽内进行脱水,这种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RASA法(拉萨法)。

我国大多数高炉采用的是深水底滤法(OCP),西方国家大部分采用因巴法(INBA)。

2.转炉渣的结构2.1转炉渣的化学成分转炉钢渣是转炉炼钢产生的一种废渣,是出炉状态温度高达1400℃以上的液体,化学成分CaO含量为40%~60%,SiO2含量为13%~20%,主要矿物相是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钙铁橄榄石、游离氧化钙(f-CaO)、游离氧化镁等。

由于游离氧化钙(f-CaO)、游离MgO等有害成分含量高,冷却处理后的钢渣中含有大量结晶粗大、结构致密的f-CaO和离MgO,这些f-CaO和游离MgO遇水后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水化并发生体积膨胀,导致钢渣利用时长期安定性极差,严重制约了钢渣的安全利用。

2.2转炉渣的矿相成分钢渣中矿物成分主要为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铁酸钙或者铁酸二(CaO·Fe2O3/2CaO·Fe2O3)、RO相、尖晶石相、橄榄石(CaO·RO·SiO2)等,其中游离氧化钙(fCaO)和C2S、C3S为主要成分,总量在50%以上[4]。

钢渣具有较高的碱度时,其碱度R>3,钢渣中矿物成分含量依次为C3S,C2S、RO相、2CaO·Fe2O3、fCaO。

钢渣具有较低的碱度时,钢渣中矿物成分含量依次为C2S,RO相、2CaO·Fe2O3、C3S、f-CaO。

钢渣的碱度R<1.5时,在钢渣中还可能有钙镁橄榄石、镁蔷薇辉石、黄长石等矿物的出现[5-6]。

2.3转炉渣中的f-CaO转炉渣的膨胀机理是渣中的f-CaO在水化过程中遇水生成Ca(OH)2后,体积增加97.9%,导致转炉渣严重膨胀而影响了其稳定性。

转炉渣中的f-CaO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炼钢造渣过程中,有一部分CaO经高温锻烧未化合,形成了f-CaO,结构比较致密,水化很慢;二是缓冷过程中,热渣中的C3S(3C aO·SiO2)极不稳定,在1250~1100℃时由稳定相转变为亚稳相,从而发生矿物的相变,C3S易析出C2S和f-CaO,C2S在675℃再次发生相变,由β一C2S 相变成γ一C2S[7]。

f-CaO和C2S滞留在转炉渣中,如果发生水化或相变将会严重影响转炉渣的稳定性。

另外,缓冷过程中生成的f-CaO会包裹住C3S使得渣的胶凝性偏低。

钢渣的一些指标压碎值、磨耗值、磨光值等指标是钢渣的基本指标。

在表1.2显示的是各个钢厂生产的钢渣中的物理力学性质,表1.3显示的是几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从表1.2、表1.3中可以看出,钢渣的稳定性能和强度值等基本指标都能够满足在冶金工业、城市建筑、道路交通中使用要求。

和这几种岩石比较之后,钢渣的视密度较大,然而其他的各项指标都和岩石相似,因此可以使用钢渣来代替岩石在各种路面中使用[8-9]。

表1.2钢渣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质表1.3几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2.4转炉渣的处理方法为解决上述转炉渣利用问题,人们认识到:转炉渣组成与物性的不合理,使其无法直接利用,只有将转炉渣出炉后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好的渣一方面利于其中含铁组分的回收,另一方面要保证其组成与结构的基本稳定。

具体包括:首先将出炉渣进行预处理,或“稳定化”处理,其主旨是预先消除或消解以自由及f-CaO为主的亚稳相,使转炉渣在被利用前组成与结构基本稳定,并利于渣、铁分离【10】。

其次,将预处理好的转炉渣依据需要,进行资源化利用。

为此,相继开发出转炉渣的多种预处理技术。

这类可称之为两步法的转炉渣利用技术,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仍起着主导作用。

这类渣处理技术的出现及发展,是转炉渣利用第二阶段的本质标志。

目前,国内转炉渣的生产主要是采用热泼法、水淬法、风淬法、闷罐法、滚筒法、粒化法、转碟法等[11-12]。

转炉渣的处理一般遵循“一破、两选、三筛”的工艺,由于转炉渣的粒径尺寸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需要破碎到一定的粒径再进行分选。

转炉渣中含铁15%~25%,利用价值高,因此首先要选出转炉渣中的铁。

常用分选方法有磁选(强磁和弱磁)、浮选等,然后对转炉渣进行筛分。

经过初步处理,再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进行精细加工,可以通过球磨等方式,将转炉渣进一步磨细。

转炉渣活化和碳化后,可制备水泥等材料。

激发活化包括机械激发、化学激发、热力激发等方法。

碳化是利用转炉渣将CO2以碳酸盐的形式永久储存,即CO2矿物固定。

碳化是处理转炉渣、固定CO2气体的有效方法,是大量利用转炉渣、缓解CO2排放压力的有效措施。

在转炉渣利用过程中,单一的转炉渣不能完全发挥利用价值,就需要和其他副产品(如转炉污泥、高炉渣等)混合后再利用【13】。

几种常见的转炉渣处理方法:1.热闷法此法是较早开发的转炉渣预处理技术,也是国内钢企最早采用及引进的处理工艺。

原理是将出炉渣置于可封闭罐内,利用出炉渣自身的显热与潜热,喷水对其作用,产生带压蒸汽,从而对钢渣强行“消解”。

对欲处理钢渣没有特殊要求,钢渣消解较彻底,渣铁易于分离,回收铁组分后的尾渣矿物组织比较稳定、均匀,利于后续粗放式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