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江省登革热疫情形势与对策措施
登革热的防控措施

登革热的防控措施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主要是蚊子,尤其是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登革热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传播风险,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为了有效防控登革热的流行蔓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预防蚊虫滋生和繁殖:清理环境中可能滋生蚊虫的积水,如花盆、水桶、垃圾堆等处。
密封储存容器中的水源,如水箱、水井等。
定期清洁花瓶内的水,防止蚊虫繁殖。
2.使用蚊帐和防蚊喷雾:在居住区域内,应使用纱质蚊帐覆盖床铺,预防蚊虫叮咬。
在户外活动时,可使用含有驱蚊成分的防蚊喷雾剂,有效避免被蚊虫叮咬。
3.加强社区卫生宣传教育:向居民宣传登革热的预防知识,包括蚊虫滋生和繁殖的预防、个人防护和早期症状的识别等。
提供清洁卫生和饮用安全水源的建议,引导民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进行及时有效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确保信息畅通和沟通。
在发现疑似病例时,要立即通知相关卫生部门,并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处理。
5.实施化学控制措施:在疫情爆发地区,可以采取喷洒杀虫剂的措施,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和蚊虫滋生高发地区。
这可以有效降低蚊虫的数量,减少登革热的传播。
6.推广病例诊断和治疗技术:提高医务人员对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增强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的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病例的报告和登记率。
7.加强国际合作:由于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广泛,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登革热的挑战。
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方式,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沟通,提高全球防控登革热的能力。
总之,登革热的防控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工作,需要政府、卫生部门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全面提高防控登革热的能力,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登革热的流行。
登革热疫情调查与处置

• 缺乏相应能力可送上级疾控机构
5
输入病例报告
• 输入病例
• 境外输入:发病前14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 地区
• 境内输入:发病前14天内离本县区(现住址)、 到过本县区外的登革热流行地区
• 报告方式
• 网络直报报告卡备注栏 • 境外输入/境内输入和 输出地(国家或地区)
8、汽车轮胎
伊蚊各类孳生地(工地)
家居院内各类孳生地
家居院内各类孳生地
废器容器
空置房是白纹伊蚊的根据地!!
空置屋
空置房屋院中废弃的坛、缸、碗、盘皆有孑孓
各种单位、建筑工地、菜地的卫生死角?根据地!!!
自然环境和公园各类孳生地
4、竹林
自然环境和公园各类孳生地
• 人工景观池
自然环境和公园各类孳生地
植物容器
伊蚊各类孳生地(轮胎)
• (2)实验室检测。
• 急性期血清,检测登革热病毒抗原、核酸, 分离病毒。采集双相血清,检测登革热病毒 特异抗体。
• 捕捉伊蚊(成蚊)送实验室检测。
疫情控制
发生本地感染病例
• 1.流行病学调查。
• (3)病例搜索。
• ①1例感染者可划定多个核心区 • ②对核心区的医疗机构(如社区门诊、卫生站、医院等)
3
病例报告
• 乙类传染病网络直报 • 标注:重症登革热(登革出血热(DHF)或登革
休克综合征(DSS))
• 标注方式:备注栏 • 需留意:后续进展
4
实验室核实诊断
• 核实对象
• 散发病例 • 暴发疫情早期不少于5例的疑似或临床病例 • 重症病例(DHF、DSS)、死亡病例 • 为查明疫情性质和波及范围需要而确定的病例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一、引言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旅游的增加,登革热疫情在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区呈上升趋势。
本文将详细阐述制定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并从七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预案措施。
二、当前形势紧迫性全球疫情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登革热,其中大约50万为重症病例。
国内疫情现状:我国南方地区是登革热的流行区域,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已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传播方式: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主要是亚洲虎蚊或白纹伊蚊)传播,也可通过血液传播。
疾病症状: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
重症病例可能出现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疾病影响:登革热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引发社会经济问题,如医疗资源挤兑、旅游业下滑等。
三、专家观点预防为主:专家指出,应对登革热疫情应以预防为主,减少病毒传播途径和降低易感人群的暴露风险是关键。
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防止疫情扩散。
社区参与: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四、支撑数据流行病学数据:根据近年来的流行病学数据,登革热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监测数据:通过对蚊子密度、人群抗体水平等方面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疫情并评估防控效果。
经济数据:登革热疫情对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造成经济损失。
据统计,XXXX年我国南方某省份因登革热疫情导致的旅游业损失达到数十亿元。
社会影响数据:登革热疫情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影响正常生活秩序等社会问题。
据调查显示,XXXX年我国南方某城市发生登革热疫情后,当地居民的恐慌指数上升了30%。
国际经验教训:国际上应对登革热疫情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例如,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通过有效的监测和防控措施成功降低了登革热的发病率。
登革热应急处置预案

登革热应急处置预案一、背景近年来,登革热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了提高抗击登革热的能力,保障公众健康,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登革热应急处置预案显得尤为必要。
二、目的本预案旨在提供应急处置的标准化和协调性,确保当登革热疫情暴发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最大程度地控制疫情蔓延,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三、应急响应级别划分针对不同的登革热疫情形势,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Ⅰ级响应:当疫情大规模暴发,影响范围广泛,疫情严重程度高,对公众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时,启动Ⅰ级响应。
此时,需要迅速成立指挥部,集中力量投入到疫情的防控工作中,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
Ⅱ级响应:当疫情发展迅猛,影响范围扩大,疫情严重程度中等时,启动Ⅱ级响应。
此时,需要成立指挥部,统筹调配防控资源,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研判,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认识,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
Ⅲ级响应:当疫情有所蔓延,影响区域局限,但仍存在一定风险时,启动Ⅲ级响应。
此时,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建立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对疫情的监测和预警,组织开展防病宣传,指导公众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Ⅳ级响应:当疫情发生局部散发,且影响较小时,启动Ⅳ级响应。
此时,需要通过加强网格化管理,提高疫情排查能力,对疫情发生地进行封控,同时加强对周边区域的监测,防止疫情扩散。
四、应急措施1.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登革热疫情监测网络,加强与各级疾控中心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进行风险评估与预警,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2. 提高防控能力:加强对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病媒蚊的监测和防控,注重病例的有效隔离和治疗,强化医疗机构的登革热防控能力,确保病人得到及时诊治。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渠道,加强对登革热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向公众提供科学的防控指南。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一、疫情背景和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该病毒分为4个血清型,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登革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疫情暴发。
二、应急预案目的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登革热疫情的突发情况,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例数量和疫情扩散范围,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和职责1. 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协调疫情应急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计划,指导各部门的工作。
2. 疫情监测和报告: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负责监测疫情,及时报告疫情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和准确性。
3. 疫情防控措施:包括蚊虫防治、环境卫生改善、疫苗接种等,负责制定并执行相关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 疫情处置和救治:各医疗机构负责对疫情患者进行救治和隔离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四、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1. 疫情监测和报告- 各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及时收集、汇总和报告疫情数据。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建立疫情报告的标准流程和时间要求,确保疫情信息能够及时上报。
2. 疫情防控措施- 加强蚊虫防治工作,包括灭蚊药物喷洒、清除蚊虫滋生地等,减少蚊虫的滋生和传播。
- 加强环境卫生改善,包括清理垃圾、消毒等,减少病媒蚊的滋生环境。
- 推广疫苗接种,提高公众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如避免蚊虫叮咬、注意个人卫生等。
3. 疫情处置和救治- 各医疗机构建立登革热病例的诊疗和隔离治疗制度,确保病例得到及时救治和有效隔离。
- 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和分配,确保病例得到充分的医疗救助。
-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防护意识,确保他们的个人安全和职业健康。
五、应急预案的实施和评估1. 应急预案的实施- 疫情应急指挥部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应对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登革热防治措施

登革热防治措施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地方病。
该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由蚊子叮咬传播,引起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关节与肌肉疼痛、皮疹等。
目前,预防登革热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加强卫生教育、环境卫生管理等综合措施来进行综合治理。
一、倡导环境卫生积极倡导环境卫生是登革热防治的基础,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促进垃圾分类、垃圾清理、清水贮存等环境卫生措施的推广。
尤其是在疫情高发期间,居民应该根据疫情情况,适时对“三无”房屋进行清理、草坪修剪、清理花坛,以消除蚊虫的滋生环境。
加强家庭卫生,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增强个人免疫力,也是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注重宣传教育疫情的防治关键在于群众的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及社区组织应该加强对疫情的宣传力度,积极向公众传递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增强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此外,对疫情高发地区应该采取针对性宣传措施,进行入户宣传、电话咨询等服务,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减少传播风险。
三、加强病例监测疫情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及分析工作,对疫情高发地区开展周密的病例监测,对病例进行及时准确的排查,发现感染者后要及时隔离治疗,并追踪其密切接触者。
同时,加强对登革热的检测技术、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早日控制疫情提供技术支撑。
四、科学防治针对疫情高发地区,应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全面加强蚊虫的卫生管理。
中小学校、医疗机构、新建居民社区、建筑工地及各类单位应对环境进行全面卫生治理,加强室内卫生、室外卫生管理,环境清洁整洁,消灭蚊虫的滋生地。
在户外,应及时清理积水水源、修建雨水池,减少蚊虫滋生的机会。
疫情期间,还应该配备防蚊用品,着重提高户外工作者、旅游人员等人群的防蚊意识。
总之,采取科学措施,加强统筹协同,强化疫情监测,加大政府投入,将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关键所在。
只有全民共同行动、科学预防、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引言概述: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在疫情爆发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就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疫情监测与预警1.1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建立登革热疫情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病例数量、分布情况、病毒株情况等,及时发现疫情蔓延趋势。
1.2 加强病媒监测:密切监测蚊媒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及时采取灭蚊措施,减少蚊媒传播风险。
1.3 建立预警机制:制定登革热疫情预警指标和预警级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社会公众采取防控措施。
二、应急响应与处置2.1 快速响应机制:建立登革热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快速响应和协调处置。
2.2 疫情处置措施:采取有效的疫情处置措施,包括隔离患者、泯灭传染源、强化医疗救治等,阻断疫情传播链。
2.3 资源调配与支援:根据疫情发展需要,调配医疗资源、人员和物资,加强支援力度,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三、社会宣传与教育3.1 宣传防控知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2 社区宣传活动:组织登革热防控宣传活动,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普及防蚊知识和个人防护措施。
3.3 开展教育培训: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应急响应能力。
四、国际合作与信息分享4.1 国际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邻国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境传播的登革热疫情,分享信息和经验,加强疫情防控合作。
4.2 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登革热疫情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疫情动态和防控措施,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应对效率。
4.3 跨境防控合作:加强跨境防控合作,共同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阻断疫情传播链,保障地区和国际公共卫生安全。
五、评估总结与提升完善5.1 疫情评估与总结:定期对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
登革热应急处置预案

登革热应急处置预案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范围广泛,并且在某些地区具有高发性。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登革热疫情,在城市管理和社区机构之间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登革热疫情制定一套应急处置预案,以确保应对措施能够快速、有力地进行。
1. 疫情监测与预警措施疫情监测是应对登革热疫情的关键步骤。
各地应设立疫情监测点,对可能出现疫情的区域进行定期监测。
同时,要建立统一的疫情信息收集与汇报机制,及时收集疫情相关数据,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当发现疫情预警信号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2. 疫情响应与组织协调在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需成立疫情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
领导小组应由多个部门组成,包括卫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相关部门。
各部门需密切合作,协调资源和行动,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疫情的扩散。
3. 疫情防控与宣传教育在疫情防控方面,应加强蚊媒防控工作。
通过消灭蚊子的繁殖源、定期清除积水场所,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同时,要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推广个人防护知识和措施,如穿着长袖衣物、使用蚊虫驱避剂等。
4. 医疗救治与资源保障针对登革热病例,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救治机制。
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要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医疗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培训,熟悉登革热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同时,要确保医疗资源的充足供应,包括药品、疫苗和医疗设备等。
5. 社会参与与合作机制应急处置预案的成功实施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政府需与社区居民建立紧密的联系机制,及时了解社区疫情动态和需求,提供相关支持和援助。
同时,要积极邀请专业机构、学术界和志愿者组织参与防控工作,以合力共同抗击登革热疫情。
6. 评估与改进措施在应急处置预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评估与改进措施。
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预案,提高应对能力和效率。
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地区和国家分享经验,共同应对登革热等疫情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全省疫情——输入入性病例例
舟舟山山市 1 嘉兴市 温州市 台州市 宁波市 绍兴市 金金金华市 杭州市 0 2 4 4 4 6 7 16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截至至8月月25日日,全省共报 告44例例输入入性登革革热病 例例,较去年年同期上升 42%。 共有8个地市报告输入入性 登革革热病例例,杭州市输 入入病例例最多。
" 杭州市疾控中心心对6份登革革病毒核酸进行行行分型,
结果显示均为登革革热II型,省疾控中心心复核2份也 为II型
二二、媒介监测结果
(一一)全省媒介--伊蚊监测
25 20 15 10 5 0 8月月 7月月 6月月 5月月 4月月
宁波市 台州市 绍兴市 嘉兴市 金金金华市 湖州市 杭州市 温州市 丽水水市 衢州市 舟舟山山市
(二二)全省BI分布情况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嘉兴市 台州市 温州市 丽水水市 绍兴市 舟舟山山市
符合防 控要求 具有传 播⻛风险 具有暴暴 发⻛风险 具有区 域流行行行 ⻛风险
8月月全省11个地市县(区、市)BI分布比比例例
(二二)全省BI分布情况
! 泰国 10例例 ! 印度 8例例 ! 越南 6例例 ! 斯里里里兰卡 4例例 ! 柬埔寨……
(五)杭州本地暴暴发疫情
8月月23日日,杭州市报告一一起输入入性病例例引起的本地暴暴发疫 情,截至至8月月26日日共发现90例例登革革热病例例和1例例隐性感染者
(五) 杭州本地暴暴发疫情
区县 街道 米米市巷 上塘 湖墅 小小河 祥符 和睦 ⻄西溪街道 朝晖街道 稻香香园 石石桥 望江街道 横河社区 浦沿街道 发病数 28 9 7 3 1 1 9 24 1 1 5 1 1 最早发病时间 7月月25日日 7月月15日日 7月月19日日 8月月11日日 8月月23日日 8月月24日日 8月月19日日 7月月25日日 8月月19日日 8月月16日日 8月月3日日 8月月24日日 8月月25日日 最晚发病时间 8月月25日日 8月月22日日 8月月24日日 8月月23日日
2017年年输入入性登革革热病例例地区分布
(四)全省疫情——输入入性病例例
5月月份开始输入入性病例例显著增加。
14 12 10 8 6 4 2 0 1月月 2月月 3月月 4月月 5月月 6月月 7月月 8月月
2017年年输入入性登革革热病例例报告时间分布
(四)全省疫情——输入入性病例例
输入入来源地:
1.全国疫情血血清型
4种血血清型均有报告。 输入入病例例:I-III型均存在。 本地病例例:广广州、⻄西双版纳为I型 深圳为II型 佛山山为I型和II型 东莞为IV型
2.全国本地疫情
云南省:截至至8月月12日日,三地出现本地暴暴发疫情 ! ⻄西双版纳115例例 ! 德宏州瑞丽市27例例 ! 临沧市耿⻢马县156例例 广广东省:截至至8月月23日日,共报告68例例本地病例例,其 中广广州43例例 浙江省:截至至8月月26日日,杭州市共报告登革革热病例例 90例例和1例例无无症状隐性感染者
拱墅区
⻄西湖区 下城区 上城区 滨江区
8月月24日日 8月月24日日
8月月24日日
杭州本地暴暴发疫情病例例地理理分布
(五)全省疫情
(五)全省疫情
杭州本地暴暴发疫情病例例年年龄分布
(五) 杭州本地暴暴发疫情
" 杭州市各相关区疾控中心心共检测样本150份,其
中拱墅区检测92份,下城区16份,上城区15份, ⻄西湖区27份。结果:登革革病毒核酸阳性52份,登 革革抗体IgM阳性39份
登革革热疫情形势与对策措施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心 2017.8.28
主要内容 一一、疫情形势分析 二二、媒介监测结果 三、下一一步对策措施
一一、疫情形势分析
(一一)⻄西太及东南亚地区疫情
2017年年登革革热发病水水平高高,发病数巨大大,0.5/千左右 的病死率 菲律律宾:截至至7月月1日日,共报告登革革热病例例43,770例例 越 印 南:截至至8月月3日日,共报告病例例80,555例例,死亡 22人人 度:截至至8月月13日日,共报告33,964病例例
(三)全国疫情概况
截至至8月月24日日:全国累计报告1038例例,较去年年同期 (663例例)上升57%,无无死亡病例例 病例例主要分布在云南( 622例例) 、广广东( 175例例) 、 浙江( 69例例) 、福建( 31例例) 、四川( 20例例) 等11个 省区 云南、广广东、安徽及浙江报蚊监测结果(BI)
2017年年8月月全省媒介监测共调查 22000 多户,其中 白白纹伊蚊阳性容器器 3729 个。 全省89个县(区、市),以及各经济技术开发区 8月月监测结果显示: ! BI大大于5的县(区、市)有89个(95.70%) ! BI大大于10的县(区、市)有72个(77.42%) ! BI大大于20的县(区、市)有23个(24.73%)
(一一)⻄西太及东南亚地区疫情
老老老 挝: 截至至8月月4日日,共报告病例例5,740例例、死亡7人人
⻢马来⻄西亚: 截至至8月月5日日,共报告59,521例例,死亡135例例 斯里里里兰卡:截至至8月月17日日,共报告137,279例例,死亡300余例例 泰 国: 截至至8月月17日日,共报告29,844病例例
(二二)泛美地区疫情
国家/地区 巴 ⻄西 秘鲁 尼加拉瓜瓜 哥伦比比亚 厄尔多瓜瓜 阿根廷 阿鲁巴岛 圣巴多罗梅梅 圣⻢马丁 截至至日日期 (周) 25 30 26 30 28 30 24 26 26 病例例数 192,123 70,515 33,434 17,792 9,713 8,750 661 30 114 发病率 重症病例例数 死亡病例例数 (/10万) 94.34 226.29 534.35 35.92 59.86 121.00 590.18 331.13 278.05 131 232 —— 191 9 0 0 0 0 57 77 2 47 4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