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第2框民事活动基本原则习题含解析粤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三框《民法的作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三框《民法的作用》
(2)民法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民法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以 及其他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权利。民法为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法律 保障,是维护其他权利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3)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行为规范,它使市场参与者在 这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挥各自的作用,在诚实信用、平等公平的经济环 境中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
12/10/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4、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 法总则草案。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在充分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 意见后,民法总则草案删除了“救助(jiùzhù)人因重大过失造成受 助人不应有的重大损害的,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的规定,改 为“因自愿实旌救助(jiùzhù)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jiùzhù) 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修改,充分听取了代表的意见, 反映了民众的心声。
民法总则草案在审议中多次修改“减免救助人责任”条款, 最终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 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你认为这一条法律规定说明了什么?
12/10/2021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参考答案
1.A2.D3.D
4. ①民法调节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②有利于保护见义勇为者 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有利于树立 (shùlì)公民的权利意识;⑤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等。
3、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______和______。
12/10/2021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4、民法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___________。民法体现社 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调节_________主体之间的矛盾,保护人 们 在 ______ 的 范 围 内 谋 求 自 身 的 利 益 , 不 允 许 以 损 害 ____________的利益为代价实现(shíxiàn)自身的权利。

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3框 民法的作用教

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3框 民法的作用教

《民法的作用》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中第一课第三框《民法的作用》的内容,民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与精神需求提供法律保障。

【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什么是民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民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民法在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重点】民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民法的作用。

1、多媒体课件;2、达标训练活页纸。

一、 课堂导入材料: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某某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坚持人某某体地位,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继承我国民事法治经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系统地确定了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

思考:(1)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法律本质?(2)请简述我国民法的作用。

总结:(1)体现了我国法律本质是人民利益和意志。

(2)民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与精神需求提供法律保障;民法是维护高效、诚信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民法在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法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行为规X;民法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法促进某某政治。

二、课堂探究探究点1近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我国在众多领域制定和完善了许多相关配套的政策和制度。

如,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收入分配制度,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等等。

思考:这些政策的制定有什么意义?总结:(1)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2)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3)有利于实现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益。

探究点2《民法总则》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条款,被称为中国版的“好撒玛利亚人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第3框《民法的作用》习题(含解析)粤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第3框《民法的作用》习题(含解析)粤教版

《民法的作用》习题1、 _____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与精神需求提供法律保障。

()A.宪法B.民法C.教育法D.刑法2、民法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

表现在()A.民法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B.民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侵犯C.民法有利于树立公民的权利意识D.民法保护人们在合法的范围内谋求自身的利益3、《民法总则》第185条的核心要义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关于“民法维护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体现在()①民法调节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②民法保护人们在合法的范围内谋求自身的利益③民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民法有利于树立公民的权利意识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4、民法在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功能有()①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②促进民主政治的实现③利于国家公权力的行使④促进刑法的完善和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7四川成都中考)2016年6月,一名拍客在街头将一男子殴打一女子的行为拍摄下来并上传至网络。

引起“围观”,一些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后,公布了这对男女的很多个人信息,殊不知,当事人是夫妻关系,这一事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妻子甚至多次产生轻生念头。

不久后,夫妻俩以侵犯肖像权、名誉权为由,将此事的始作俑者告上法庭。

法院依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判该拍客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该案体现出的法律作用是()①协调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纠纷②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合法权益③体现国家意志,保护共同利益④国家强制实施,实现人人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依据宪法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增的规定包括网络购物七日内可无理由退货。

新增这一规定()①说明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②有利于保护网络购物者的自主选择权③说明网络购物者开始成为“上帝” ④说明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17海南省中考)今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1框 民法及民事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1框 民法及民事权利
3、人身权:
(1)案例透视•他们该怎么办?
(2)总结:人身权的内容和要求。
(3)播放视频:《自媒体侵犯黄晓明名誉权 公开发声明道歉》
(4)案例:某某2名偷车贼被脱衣挂牌游街。
(5)总结: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4、财产权:
(1)播放视频:《某某一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
(2)思考:学校砸手机的行为是否侵权?
民法及民事权利
课题
民法及民事权利
课时
1课时
授课
时间
2017年11月6日
主备人:罗毅强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民法的含义和地位,了解民法所保障的民事权利,正确行使民事权利。
能力目标:能运用知识判断社会生活中的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是否受到侵害,侵犯了哪些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具备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形成自觉守法、依法维权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5)播放视频:《莫言作品侵权案嫌犯被判6个月》。
(6)播放视频:《华为正式起诉三星侵犯其知识产权》。
(7)总结: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惩罚。
6、继承权:
(1)新闻展播:欲将180万补偿款全给儿子,老人被女儿告上法庭。
(2)提问:你认为法院最终会如何判决?女儿是否具有继承权?
教学
准备
明确教学任务和培养目的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民事权利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人修改
一、民法的含义和地位。
1、展示:日常生活的纠纷。
2、提问: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能怎么做?依据是什么?
3、总结:民法的含义。

【教育专用】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第2框民事活动基本原则

【教育专用】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第2框民事活动基本原则

《民事活动基本原则》习题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最低是_____周岁。

()A.14B.16C.18D.202、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活动基本原则的是()A.平等、自愿B.公平、诚信C.团结、友善D.公序良俗3、小军今年12岁,在春节时,迷恋上了网络直播,瞒着父母把自己的压岁钱2000元打赏给了一个网络主播。

对小军的这一民事行为,你认同的观点是()A.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无效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无效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有效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有效4、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平等原则②公平原则③自愿原则④诚信原则⑤公序良俗原则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原则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5、民法中的平等原则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男女平等C.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平等D.民事活动的结果平等6、下列不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的是()①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②家庭暴力行为③在公共场所发放产品宣传单④串通投标的行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7、公平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民事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②当事人的关系上利益应均衡,合理分配义务③当事人合理地承担民事责任④根据自己的意愿享有民事权利与承担义务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8、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中,体现了民事活动的基本特征,______是民事关系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的特有的原则。

()A. 自愿原则B. 平等原则C. 公开原则D. 合理性原则9、在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中,兼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双重特性的是_____原则。

( ) A.自愿 B.公平C.等价有偿 D.诚实信用10、王某经常在公寓住宅中和朋友聚会至深夜,大声喧哗、播放音乐。

王某的行为违背了()A.平等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C.自愿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11、刘某在服装市场上询问了一件衣服价格之后,摊主强迫其购买;李某知道他手中一幅名画不值钱,但是当做真迹卖给王某。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1框 民法及民事权利讲义 粤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1框 民法及民事权利讲义 粤
主题词:民事权利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新课导航
学生自读课本P66-67页:
1、什么是民法?民法的地位? 2、民法保障哪些民事权利? 3、民事主体如何行使民事权 利?
第一篇章
1
认识民法
第一篇章:认识民法
★ 1、什么是民法? P66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4.执法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搜身。 不是
5.李某由于陈某欠钱不还,将其关押在小屋子里,
让其家人拿钱赎人。 是
6.超市保安怀疑小华偷了超市的货物,将其带到超
市办公室搜身。

人格尊严 权
肖像权
法律规定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侵权表现
丑化、故意损毁、以肖 像进行人身攻击
1、公开他人日记的内容。—是 2、因为有人曾将厂里的产品藏在厕所里,所以
工厂在厕所安装监视器。 —是
3、李某用望远镜窥探对面楼张某的私生活。—是 4、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否
• 材料一:一天早上,小敏上学时,为了节省时间,跨 越护栏,横穿公路,差点被车撞到;在班上,小敏因 个 为子此矮她小 很、 生皮 气肤 ;知黑小识被敏产同喜权学欢取写笑作“,小常矮以子“”小“草黑”姓名猪署权”名,在 某报纸上发表文章。
★ 3、我们享有哪些人身权利?
(1)人身

A、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 自然人享有
①生命健康权(生命权、健康权);
民 法
②身体权; ③人身自由权
④人格尊严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荣誉权、隐私权);
⑤婚姻自主权;
B、 法⑥人个、人非信法息人权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第2-3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民法的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定分止争依法有据3.1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第2-3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民法的
3/10
3. 网络时代高速发展,使得网络虚拟财产种类越 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民法总则》明确对虚 拟财产保护,这说明( )C A. 人权是维护其它权利前提和基础 B. 民法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 民法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此举不但表达了时 代特征,也是尊重基本人权及人格尊严表达 D. 民法在构建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社会中发 挥着举足轻重作用
6/10
5. 企业与企业竞争是活动,进行活动要依摄影 应。( )A A. 民事基本标准 B. 社会民事权利 C. 民法民事标准 D. 刑事义务
7/10
二、简答题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人权宣言》指出: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平等,而且一直是自 由平等。”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民法是怎样保 障每一个社会组员在权利方面自由和平等。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2课时 民事活动基本标准 民法作用
1/10
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民在进行民事活动以及法官依法审理民事纠纷 时应该遵照标准。( )D A. 富强、民主、文明、友好 B. 自由、平等、诚信、友善 C. 公平、自愿、诚信、道德、法律 D. 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生态环 境保护
• (5)民法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在构建自 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中发挥举足轻 重作用。
10/10
8/10
(1)民法要求公民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遵照对应基本 标准,包含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生 态环境保护等标准。 (2)法官依法审理民事纠纷也应该遵照这些基本标准。 (3)民法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民法保障每个人依法 享受基本权利,为每一个人生存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一框《民法及民事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 第一框《民法及民事权利》
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它保障了公民的( )。1.【解析】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隐私。B.继承(jìchéng)权和被继承 (jìchéng)权。参考答案
Image
12/10/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②财产权保障我们对财产的归属和流通方面的权益
③我们对汽车、房屋等财产的所有权就属于物权
④我们可以对自己房屋进行买卖、出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3、小明的妈妈带着小明到商店丢购买棉衣,商店的服务员拿了一件棉衣让小明试一
试。小明试后,他和妈妈都认为棉衣有些大,穿上不合体,决定不买。但服务员认为, 棉衣已经穿过,不买不行,于是争吵了起来。你认为( )
我国法律规定,平等地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智力成果。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 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2/10/2021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问题:民法(mínfǎ)怎样保障我们民事权利?
第三单元 定分止争 依法有据 3.1 民法保障民事权利。知识产权保护______创造者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继承(jìchéng)权保障继承(jìchéng)人依法继承(jìchéng)被继承
No (jìchéng)人的遗产。继承(jìchéng)权以继承(jìchéng)人的特定身份为_____,以财产利益为______。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依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将于2017年10月1日 起开始实施,意味着“民法典时代”即将来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活动基本原则》习题
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最低是_____周岁。

()
A.14B.16C.18D.20
2、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活动基本原则的是()
A.平等、自愿B.公平、诚信C.团结、友善D.公序良俗
3、小军今年12岁,在春节时,迷恋上了网络直播,瞒着父母把自己的压岁钱2000元打赏给了一个网络主播。

对小军的这一民事行为,你认同的观点是()
A.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无效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无效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有效
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打赏行为有效
4、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平等原则②公平原则③自愿原则④诚信原则
⑤公序良俗原则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5、民法中的平等原则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男女平等
C.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平等D.民事活动的结果平等
6、下列不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的是()
①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②家庭暴力行为
③在公共场所发放产品宣传单④串通投标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7、公平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民事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②当事人的关系上利益应均衡,合理分配义务
③当事人合理地承担民事责任
④根据自己的意愿享有民事权利与承担义务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8、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中,体现了民事活动的基本特征,______是民事关系区别于行
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的特有的原则。

()
A. 自愿原则
B. 平等原则
C. 公开原则
D. 合理性原则
9、在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中,兼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双重特性的是_____原则。

( ) A.自愿 B.公平C.等价有偿 D.诚实信用
10、王某经常在公寓住宅中和朋友聚会至深夜,大声喧哗、播放音乐。

王某的行为违背了()
A.平等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自愿原则 D.公序良俗原则
11、刘某在服装市场上询问了一件衣服价格之后,摊主强迫其购买;李某知道他手中一幅名画不值钱,但是当做真迹卖给王某。

刘某和李某的行为分别违背()
A.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C.自愿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D.自愿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12、下边漫画中所反映的现象()
①违背了公平的原则②使其他人失去了公平发展的机会
③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④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坦然接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的行为,违反了()
A.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C.自愿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D.自愿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2017广东广州中考)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为法治中国立下新标杆,开启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民法典时代。

回答14﹣16题。

14、民法总则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这一“绿色原则”是我国,民法立法的一大突破。

它有利于()
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可持续发展
②倡导公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③引导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
④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5、民法总则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条款,被称为中国版的“好撒玛利亚人法”。

这一立法规定()
①必将导致大量的而民事纠纷,增加司法成本
②有助于培育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社会风尚
③能杜绝“碰瓷”“老人扶不起”等社会乱象的发生
④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16、民法总则相比现行的1986年民法通则,明确提出了“公序良俗”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民事活动中()
①不得违反社会公德
②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③坚持个人利益至上
④民间习俗均可代替法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7、什么是公序良俗?
18、中学生小李在商场买了一双一百多元的球鞋,才穿了两天就脱胶了。

小李找到商场要求退换,商场服务员说:“鞋已穿过,不能换!”
(1)商场服务员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对此情景,小李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1. B【解析】我国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据此知B正确。

2.C
3.B
4.D【解析】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秩序,遵守道德风尚的要求。

王某的行为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

5.C
6.A【解析】漫画显示某用人单位为“萝卜”量身打造设计的岗位,这是因人设岗的行为,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也不利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

因而①②③都是正确的,符合题意。

④是对漫画的错误理解,要排除。

7.B8.A9.D10.D11.C12.A13.B
14. 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问题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威胁生态平衡,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此分析材料“绿色原则”是我国,民法立法的一大突破,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可持续发展,倡导公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④选项太绝对,排除。

故选C。

15. B【解析】题干中救助人的行为,是道德素质高尚的表现,民法总则规定内容,为良好道德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体现了道德和法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没有认识到行为意义;③说法错误,过于绝对。

故选B。

16. A【解析】“公序良俗”原则,体现了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利益的要求.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集体利益至上;④说法错误,民间习俗不能代替法律。

故选A。

17.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18.(1)不对。

因为商场作为销售者,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平
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

(2)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可以拔打“12315”电话,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到当地工商管理部门申诉;寻求新闻媒体的支持;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得到合理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