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骨料计算(5-31.5)
5~31.5碎石合成级配计算

№14
隆百高速公路№14合同段试验室
(1)
60
0 5.4 92.2 2 0.1 0.3
各种矿料分计筛余百分率(%) (2) (3) (4) (5) (6)
40 0 0 0
组成后级配 (7)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 (%) (%) 下限 ~ 上限
0 0 3.2 58 33.8 4.5 0.4 0 0 3.2 61.2 95 99.5 100 100 96.8 38.8 5 0.5 100 100 90 30 0 0 0 ~ ~ ~ ~ ~ ~ ~ ~ 100 100 100 60 10 5 0
规定级配范围 通过(累计) (%)
6.8 81.5 11 0.5
结论:
100
90
掺配比例计算图表
80
累计通过率(%)
各点均在范围之内,符合 规范要求。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底盘 2.36 4.75 9.5 筛孔尺寸(mm) 19 26.5 31.5
试验员:
试验工程师:
隆百高速公路十四标
碎石合成级配试验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委托单位名称 委托单编号 试验完成日期 现场桩号 试样描述
矿料组成 规格mm 百分率% 筛孔mm 31.5 26.5 19 9.5 4.75 2.36 底盘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中通公路桥梁咨询有限公司
合同号: 编 号: 试验单位 试验规程 试验人签字 复核人签字 主管签字
碎石5-31.5试验记算表

1560
容量筒质量 容量筒+试样 容量筒体积
单个值Biblioteka 平均值2100 2100
36267 36481
20.08 1701.54 20.08 1712.20
1700 1710
含泥量
试验前质量 试验后质量 单个值
平均值
5000 5000
4986
0.280
4980
0.400 0.340
泥块含量
试验前质量 试验后质量 单个值
平均值
5000 5000
4997
0.060
4999
0.020 0.040
针片状含量
干质量
5000
针片状总含量
271 压碎指标
针片状总含 量%
5.4
试样质量 压碎后质量
单个值
平均值
3000
2831
5.6
3000 3000
2864 2858
4.5 4.7 5.0
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 37.50
31.50
26.50 19.00
4.75 90—100
1013 16.1
2.36 90—100
211 3.3
6300
散失 2
6297
累计筛余 0.0
4.7
21.3
39.6
60.7
80.5 96.6 99.9
5
21
40
61
80
97
100
标准
0.00
0—10
/
15—45
筛余质量 0
293
1052
1148
分计筛余 0.0
4.7
16.7
18.2
5-31.5石子电子自动计算表

(14)颗粒级配
50 40 31.5 25
20
最大粒径(mm)
散失质量(kg)
16.0 9.5 47.5
16
10
5
440 1870 2280
8.8 37.4 45.6
8.8 46.2 91.8 散失质量(kg)
2.36 2.5 390 7.8 99.6
0.075 底 20 0.4
100.0
必须是5,0 进位。
7.3 37.8 44.3
7.3 45.1 89.4
2.36 2.5 395 7.9 97.3
0.075 底 135 2.7
100.0
筛分试样总质量 附注: 试验
计算
最大粒径(mm) 复核
筛孔尺寸
(mm)
筛孔公称 直径(mm)
## 80
63
筛余质量
(g)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筛分试样总质量
附注:
(14)颗粒级配
31.5
26.5
40
31.5
25
254
592
3.9
9.1
3.9
13.0
最大粒径(mm)
19.0 20
2035 31.3 44.3
7.785 7.958 8.478
16.0
9.5
16
10
1554
1274
23.9
19.6
68.2
87.8
散失质量(kg)
8.074
没小数点
5000
4.75 5
436 6.7 94.3 散失质量(kg)
2.36 2.5 312
5 99.1
5-31.5粗集料级配合成

试验次数 1 试样总质量(g) 2303 试验次数 2
16.0 9.50 4.75
898 1171 183
39.0 50.8 7.9
39.2 90.0 98.0
61 10
2
898 1171 183
39.0 50.8 7.9
39.2 90.0 98.0
60.8 10.0 2.0
试样总质量(g)
筛底 47 2.0 100.0 0 47 2.0 100.0 0.0 2303
粒径(mm) 下限
53.0
0
37.5
0
19.0 30
9.50 70
4.75 95
上限
0 5 65 90 100
中值
0 3 48 80 98
0
100
5.969 5.109 3.762 2.754 2.0161
5.969 5.109 3.762 2.754 2.016
试验次数 1 试样总质量(g) 5594 试验次数 2
16.0 9.50 4.75
1236 21
0
22.1 0.4 0.0
99.4 99.8 99.8
1
0
0
1236 21
0
22.1 0.4 0.0
99.4 99.8 99.8
0.6 0.2 0.2
试样总质量(g)
筛底 12 0.2 100.0 0 12 0.2 100.0 0.0 5594
53.0 0
0.0 0.0 100
0 0.0 0.0 100
37.5 0 0.0 0.0 100 0 0.0 0.0 100
31.5 214 3.8 3.8 96 214 3.8 3.8 96.2
C3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书类别:C3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编号:2018年5月2日混凝土配合比报审表C3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技术要求1、设计强度等级:C35水下;2、环境等级:T2、H1,设计使用年限100年;3、坍落度要求:180~220mm;4、含气量要求:≥2.0%;5、电通量要求:<1200C6、胶凝材料抗侵蚀系数>0.8%。
7、胶凝材料及水胶比要求:胶凝材料最大用量不应大于550kg/m3,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应小于300 kg/m3,最大水胶比不应超过0.50;8、使用部位: 桥梁工程水下桩基。
二、设计依据1、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TB/T 3275-2011 《铁路混凝土》3、TB10005-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4、TB10752-2010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6、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7、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8、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9、设计图纸三、原材料情况1、水泥:P·O 42.5;2、粉煤灰:C50以下;3、细骨料:河砂、中砂;4、粗骨料:5~31.5mm碎石(三级配5~10mm:10~20mm:16~31.5mm掺配比例20%:50%:30%);5、水:地下水;6、减水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缓凝型)四、设计步骤1、确定配制强度:根据铁路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选取б为5.0MPa,ƒcu,o≥ƒcu,k+1.645σ。
依据《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的规定,水下混凝土标养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1.15倍, 该C35水下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为:ƒcu,0≥ƒcu,k+1.645σ=35×1.15+1.645×5.0=48.5MPa。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要求强度C55,坍落度180mm ,泵送混凝土。
路途距离:40分钟可到达。
泵送高度初估﹤50m (此项作用选石子最大粒径)、入泵坍落度要求180㎜。
二、设计目的①拌合物的工作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坍落度及经时损失;粘聚性、保水性合格。
②硬化后在规定龄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③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
④尽可能经济。
三、原材料质量要求四、实验室提供历来C40及以上混凝土强度标准差2011年6月以来C40HB(泵送)28天抗压强度统计:46.5、54.5、47.82011年6月以来C45 HB(泵送)28天抗压强度统计:51.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规定: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宜根据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
故我们只能按无统计资料情况处理。
五、设计原理 1、混凝土强度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措施: ①掺缓凝高效减水剂 水灰比对混凝土配制的影响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关键因素是水灰比。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但塌落度就越小。
塌落度小的混凝土不能满足施工泵送要求,这是一个矛盾对立的二方面。
水灰比由计算配合比强度要求初定,然后通过试配调整。
本设计属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大于等于160mm ),采取加入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措施来获得,减水率应≧20%。
高性能减水剂对混凝土的作用前面提到,既要保证强度,又要保证流动性,必须掺高性能减水剂。
减水剂作用原理:减水剂掺入到水泥浆体系后,由于A C 3水化速度最快,吸附量又大,因此A C 3首先吸附了大量减水剂。
A C 3含量高的水泥与A C 3含量低的水泥相比,在相同减水剂、相同参量条件下,吸附减水剂的量就多,必然影响到水泥浆体系中其他矿物质(S C 3、S C 2、AF C 4等)所需分散剂的数量,因而,显示出混凝土的流动性差。
为此,对于A C 3含量高的水泥需适当增加减水剂的掺量,使流动性得到改善。
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

附录五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混凝土配合比(Kg)实际采用的原材料情况如下:水泥为枣庄生产的普通42.5水泥,总水化热为Q=461kJ/kg,入罐温0度为50℃。
粉煤灰入罐温度为40℃。
矿粉入罐温度为40℃。
细骨料为细度模数大于2.3的中砂,含水量为5%,入罐温度为12℃。
粗骨料为5-31.5mm的连续级配碎石,含水量为0.5%,入罐温度为12℃。
水为地下水,入罐温度为4℃。
考虑骨料含水量以后,混凝土原材料的实际用量见下表。
3ρ混凝土密度=320+34+38+7.7+153+832+1000=2376.7kg/m温度计算步骤如下:W h、计算每方混凝土中水泥折算用量1.W W kW =312+35+38=385kgh=f c +2. 计算混凝土出机器温度T,按下表进行0合计:2776.5 40384.4 T=40384.4 /2776.5=14.55℃03.计算混凝土浇筑温度T : j运算、浇筑时日平均气温约为Ta=18℃,参考T=14.55℃,0取Tj=18℃4.计算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值T,取混凝土的比热c=0.96kj/(kg.k): rTr=WQρ=(385×461)/(0.96×2376.7)=77.8℃0 / ch5.计算1m厚承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Tmax,对1m厚、浇筑温度为进行计算:=0.65ζ℃的混凝土,可取15.3.Tmax =Tj+Tr=18+0.65×77.8=68.6℃6.计算1m厚承台底板混凝土保温养护材料厚度δ:养护时最低气温约为Ta=18℃,允许最大的表面温度Tb=68.6 –25=43℃,采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进行保湿保温不透风养护,导热系数λ=0.14W/(m.K),传热修正系数α=1.3,δ=0.5hλ(Tb-Ta)×α/ (λ(Tmax –Tb))c=0.5×1×0.14×(43 –18)×1.3 / (2.3×25) = 0.0395(m)即3.4mm。
混凝土配合比及热工计算

六、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等。
混凝土结构材料:水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密度为ρc=3.00g/cm3.砂:中砂,级配合格,砂子表观密度ρos=2.65g/cm3,含水率为2%石:5~31.5mm 碎石,级配合格,其表观密度ρog=2.7g/cm3,含水率为1% 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 ,o )。
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 cu ,o ≥f cu ,k +1.645σ=25+1.645*5=33.23(MPa)即: f cu ,o =33.23(MPa)≥1.15f cu ,k =1.15×25=28.75(MPa) 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强度标准差σ可按下表取值。
2.计算水胶比(W /B )。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混凝土水胶比应按下式计算:a bcu o a b b +W f B f f ααα=,式中 αa 、αb ——回归系数,回归系数可由下表采用;f b ——胶凝材料28d 胶砂抗压强度,可实测,MPa 。
当胶凝材料28d 抗压强度(f b )无实测值时,其值可按下式确定:f b =γf ·γs ·f ce式中 γf 、γs ——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按下表选用;当无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其值可按下式确定:f ce =γc ·f ce ,g式中 γc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可按下表选用;f ce ,g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
将以上数据代入得:=5.422.053.053.023.3316.15.4253.0⨯⨯⨯+⨯⨯ =0.69a bcu o a b b +W f B f f ααα=,按照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规定:W/B ≤0.55,即取W/B=0.55%3.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5mm
1662
10、20mm 10 m1400
>1500 38 <40
20 2070
表号:铁建试录008
=
m0 - t m 0+m1-m 2
单个值
1000
平均值 2693
21 21
2700 2687
L=
单个值
m 2- m 1 1空隙率V L(%)
V L=(1-ρ
(3)紧密密度
L
/ρ )×100
紧密密度ρ c(kg/m3) 试验次数 容量筒质量 m 1(g) 容量筒和 试样总质量 m 2(g) 17920 18120 容量筒 的体积 V (L) 10 10
粗骨料试验记录(一)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
试样编号 样品产地 规格种类 委托日期 仪器设备名称 震击式标准振筛机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新标准方孔石子筛 静水天平 电热鼓风干燥箱 电子称 样品状态描述 型号 ZBSX-92A 0-100mm WT60001JF 101-3 30Kg/1g 合格 记录编号 代表数量 委托编号 试验日期 管理编号 010-1 078-1 034-1 036-1 035-1 采用标准 (1)表观密度 试验水温(℃) 吊篮及 试样的 吊篮在 试样在 烘干质 水中的 水中的 试验次数 量 质量 质量 m 0(g) m 1(g) m 2(g) 1 2 1420 1440 210 210 1105 1115 水温修 正系数 α t 0.005 0.005 2108 堆积密度ρ L(kg/m3) 试验次数 容量筒质量 m 1(g) 容量筒和 试样总质量 m 2(g) 容量筒 的体积 V (L) 表观密度ρ (kg/m3) 水温 t (℃) 示值范围 分辨力 / / 0-6kg / 0-30Kg / / 0.1g 1℃ 1g JGJ 52-2006 21 55 温度(℃) 相对湿 度(%)
c=
m 2- m 1 1000 V
单个值 1 2 1400 1400 1652
平均值 1662
1672
紧密空隙率V c(%) 附注:
V c=(1-ρ
c
/ρ )×100=
%
试验
计算
复核
1400 1400
10 10
结果精确到5g
31.5 26.5以下
2693
>2600
3000
2000
结果精确到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