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
(二)新课讲授
1.方法:朗读法。
作用: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和学生自主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感。
2.活动:小组合作,分析课文描绘景色的特点。
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方法:案例分析,对比分析法。
作用: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逻辑性:作业中的观点、论述是否符合逻辑,条理是否清晰。
3.评价方式:
-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互评: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3.可能的学习难点: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此外,对于课文中提到的地理、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时补充。
(二)预习指导
1.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预习内容:学生需要预习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关注课文中的生词、短语,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
图书馆资源还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作业布置与评价标准
(一)作业布置
1.作业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并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写一篇关于小兴安岭美景的短文,要求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收集与小兴安岭相关的地理、文化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为课堂分享做准备。
2.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小兴安岭美景图画,并进行讲解。
作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4、探究并发现写春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紧扣中心,整体感知1、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23课(指板书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美丽点上点。

那我们再读读课题。

(齐读)2、是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很美,课文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呢?赶快拿出课文读一读,找一找。

(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指名读)什么是“诱人”?(很迷人、很引人注意。

)作者在这里把迷人的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花园、宝库。

板书)说明了什么?(花园指小兴安岭风景优美,宝库指它物产丰富或指许多很名贵的东西都在那里。

)3、课文还把美丽的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呢?(绿色的海洋,出示第1自然段)是啊,就像这幅画面,树多的都成海洋了。

板书(海洋)(指板书说)你从这段的哪个词能感受到树多。

(指名说,(数不清(树多)、红松、白桦、栎树、……(树的品种多,都有什么,课件出示,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几百里(树占据的面积很大)那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4、师:听了你的朗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大片的树海。

满眼的绿色,这情景真壮观啊!就如同这画面(点击)同学们一起读读,让我们感受这绿色的海洋吧。

齐读 (多媒体出示)5、小结:是啊!小兴安岭的树多,所以作者把它比作了(绿色的海洋)。

那作者又为什么把它比作花园和宝库呢?(因为小的四季美,课件出示四幅图),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生说)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首先进入春天的小兴安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第1篇】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中的第三篇课文。

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共分六段,中间四段按照四季顺序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

因此,此文有利于引导中年级学生感悟组段方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要求。

同时,课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语感。

本课一些要求会认或会写的字,如“汇、涨、挡、浸、献、刮”等,比较好地体现了季节的特点,有利于教学把识字、写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它们的意思和表情达意的作用。

由于课文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可以大致读懂课文内容,因此,教学重点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并发现课文组段规律,学习、积累背诵生动、优美的语言为宜。

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1.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熟悉课文,找出本课“汇、挡、献、刮”四字与前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渔、披、状、划”四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相同点。

2.准备教学用100英寸电子互动白板、实物投影仪器。

3.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制作指导关键字及背诵用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教师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2.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3.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课导学案_9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课导学案_9
出 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 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 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 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 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长出嫩嫩绿绿 的叶子。
可能在说些什么呢?
扩展
春天的( )很美,我仿
佛看到(
),
用得巧妙,把
森林写活了。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 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的,常 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 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 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 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 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 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似乎听到(
)。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 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写出雪化成水的动态美。
写出溪水流淌美妙的声音。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 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 里的影子。
拟人
写出小鹿生活的快乐,也体现了春天的 美好。
小兴安岭的夏天有什么 特点?
树木繁茂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 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 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比喻
扩展
秋天的( )很美,我仿
佛看到(
),
似乎听到(
)。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 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 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落叶随风飘落,传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
小兴安岭的秋天人们 有什么收获?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 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 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美丽的 小兴安岭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 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 像绿色的海洋。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执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篇1)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 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 配乐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1.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 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出示课件,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美丽风光)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3.揭示课题: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小兴安岭的。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融化献出人参酸甜可口”等。

(2)(指导记忆难写的字:浸献赏映软(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下列词语:浸在抽出欣赏苍翠宝库葱葱茏茏严严实实三、细读课文,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自由练习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理解“景色很诱人”、“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

3.齐读。

反思:《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现将教学反思如下:一、围绕中心,展开学习,注意写法的学习。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精选多篇)《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实验小学西区赵莉敏学习目标1、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我国西沙群岛和小兴安岭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学习两篇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难点围绕重点句之间的关系,懂得作者是如何围绕重点句把句子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演示。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课文吧!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我们这就去欣赏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欣赏吧!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划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你认为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哪些句子写得很美?找出你认为准确、生动用得好的关键的词,用“△”标记下来。

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树木积雪小溪小鹿)3、你认为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哪些句子写得很美?在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哪个景物?4、说说你的理由,也就是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比较关键?(我喜欢“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我觉得”抽出“一词用得好。

)5、这里说春天的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为什么说“抽出”新的枝条,不说“长出”新的枝条呢?(在关键词栏填上抽出)出示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6、看来树枝比较有活力,生机勃勃。

板书(生机勃勃)。

那读的时候就应该快一点。

读出赞美的语气。

(试着读一读。

)7、还有哪儿可以看出春天到了呢?(“山上的积雪??汇进小溪”。

我想有小溪的景象一定很美。

)8、正因为刚才这个同学所说的天气暖和了,所以山上的积雪融化了。

想不想见识一下雪水汇进小溪的情景(示课件并讲解)原来“小溪”也在告诉我们春天来到了。

三年级上册导学案《23美丽的小兴安岭》

三年级上册导学案《23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题:导学案小组姓名编写任课教师叶锦良【学习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能仿照课文,按季节变换写一处景物。

【学习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学习难点】:3、能仿照课文,按季节变换写一处景物。

【知识链接】小兴安岭,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公里。

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

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

【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给课本的生字注音,读一读,写一写。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段讲什么,想想课文的结构和写法。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细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积累好词好句,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

4、巩固(1)我会读词语(P169本课词语)(2)我会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并组词。

汇huì(汇合、汇集、汇款)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融()()(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舍兴1、说说本文是按照什么结构叙述,谈谈自己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并把相应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了小兴安岭的特点----- 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了小兴安岭景色,第六自然段作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2、“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一句中的“抽出”用得真好。

讨论为什么好呢?并在课文中找一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

(封、浸、飞舞、刮)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4、交流:学习了这篇课文有怎样的感受?【拓展延伸】按照四季的顺序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

龙江河我的家乡有一条安静古朴的河流――龙江河。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导学案第【1】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兴、舍”。

正确读写词语。

2.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资料展示交流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抽读。

重点指导:“梢、舍”是翘舌音,“侧、材”是平舌音,“欣、临”是前鼻音。

3.用多种方法识字字形。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齐读1自然段。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2.自读2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树木——积雪——春水——小鹿3.出示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

“嫩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通过实物展示来理解。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

“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

可引导学生想像小鹿的可爱神态。

四、作业。

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成下列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
春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天
秋天
冬天
【精彩展示我最棒】
1、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仿照课文,按四季顺序写一写家乡的风景一段,抓住重点语句品读体会,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找出这段中描写的春天的景物,填写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
春天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小组合作学习描写夏天、秋天、冬天的段落,找出3—5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及景物有
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找一找。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我能行】
1、我能认读词语,并给加粗的字注音。
融化汇成涨满挡住
利剑淙淙榛子蘑菇
舔着药材刮风紫貂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又松又软又香又脆酸甜可口
2、我能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淙淙:
葱葱龙龙:
名贵:
3、理清课文思路
课文按照、、、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和丰富

【合作探究我快乐】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知识链接
小兴安岭: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 一。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 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针叶树种以 红松、沙松为主,落叶阔叶树种有白桦、水曲柳、色木等。植物种类超千种。森 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 珍贵的药材。
导学案(学生)
课题
23.美丽的小兴 安岭
主备人
胡晶晶
使用人
审核
曹冬梅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精读
课时
1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1、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3、能仿照课文,按季节变换写一处景物。
学习重 难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