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

合集下载

关于开展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模板】

关于开展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模板】

XX学院教务处(通知)饶师院教字〔2018〕51号关于开展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各二级学院:根据《XX学院“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评选办法(试行)》(饶师院办发〔2008〕1号)、《XX学院“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饶师院教字〔2008〕18号)和《XX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饶师院字〔2013〕14号),现将做好本学期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抓好落实工作。

1. 为保证评选结果的客观公正,各二级学院应成立7人以–1–上的工作小组,成员包括二级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未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其中未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不少于三分之一。

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本项活动。

2. 各二级学院以业务关系在本学院且本学期担任了教学任务36学时以上的在编教师为基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价方案应包括对教师各个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教案、批改作业、答疑辅导、命题、阅卷、实践教学等)的评价,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排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并确定综合评价位居本学院前40%的教师;同时,在保持二级学院总的评选指标不变的前提下,青年教师(指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讲师、助教和新进教师)单列指标进行评选(按青年教师数的40%进行评选)。

3. 本学期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不满意度高于二级学院平均不满意度(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讲授,采用平均计算。

计算方法为该教师所授课程的不满意票总和除以实际参评课程的学生人次–1–总和的百分率)的教师,不能进入本学期二级学院教学综合评价前40%。

4.在当学期教学工作督查通报中有不良记录的教师,不能进入本学期二级学院教学综合评价前40%。

5. 请各二级学院于2018年9月10日前将本学期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案以及评价结果报送教务处教学质量科。

特此通知XX学院教务处2018年7月2日–1–。

学院2018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学院2018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运城学院2018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实施方案院字〔2018〕17号2018年我院接受审核评估进入冲刺阶段,需要全院行动起来,按照评估的要求规范工作、整理资料,查找问题、切实改进。

根据《运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总体方案》(院字〔2017〕5号)的安排开展工作。

一、工作目标以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5号)、山西省政府实施“1331”工程和省教育厅评估工作部署为统领,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为总目标,准确把握审核评估要求,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通过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促进我院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二)通过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促进我院管理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开创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三)通过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促进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更加牢固。

(四)通过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促进我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

(五)通过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促进我院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资源进一步充实。

(六)通过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促进我院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培养过程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七)通过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促进我院人才培养和教学成果取得突破,办学特色更鲜明。

二、主要工作(一)修订完善各项标准1.完善学院“十三五”系列发展规划。

2.修订完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

3.修订完善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

4.修订完善各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

5.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包括教学、实践等各环节)。

6.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二)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环节。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浙江万里学院二〇一八年十二月目录一、学校概况 (1)二、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 (3)(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1.办学定位: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3)2.办学状态:特色鲜明,态势良好,社会认可 (3)(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6)1.师资队伍建设 (6)2.教学经费投入 (9)3.教学条件配备 (10)(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1)1.专业综合改革 (12)2.课程教学改革 (14)3.实践教学建设 (16)4.创新创业教育 (20)(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1)1.领导深入教学一线,确保教学中心地位 (22)2.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 (22)3.重视过程性检查,完善持续改进机制 (23)4.形成督学促学机制,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23)(五)学生学习效果 (24)1.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24)2.毕业就业态势良好 (24)3.转专业人数平稳 (24)4.社会评价整体较高 (25)5.毕业生成就突出 (25)三、特色发展 (26)(一)深化产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6)1.校政企协同创建产业(行业特色)学院,构建了学科专业对接产业运行机制 (26)2.产教融合组建跨专业行业特色班,实施订单式培养 (26)3.科教融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项目,促进科研反哺教学 (26)(二)实施双向同构的创业教育模式,强化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 (27)(三)探索国际接轨的育人机制,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27)1.积极引进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 (27)2.积极开展国际化联合培养 (27)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9)(一)教学改革的深度与广度需进一步拓展 (29)(二)实践教学及素质拓展项目质量仍需提高 (29)(三)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9)一、学校概况浙江万里学院地处浙江省宁波市,是一所具有67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文、经、管、理、工、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是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邵阳学院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邵阳学院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7-2018学年)
2018年12月
目录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
(一)人才培养目标 (1)
(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1)
(三)在校生规模 (3)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4)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5)
(一)师资队伍 (5)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7)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8)
(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9)
1.教学用房 (9)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9)
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10)
4.信息资源 (10)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0)
(一)教学改革 (10)
(二)专业建设 (10)
1.总体情况 (10)
2.培养方案的修订 (10)
3.培养方案的特点 (11)
(三)课程建设 (12)
1.课程信息化建设 (12)
2.课程数量与结构 (12)
(四)教材建设 (12)
(五)实践教学 (13)
1.实验教学 (13)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3)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13)
(六)创新创业教育 (13)
1。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7-2018学年度)盐城工学院2018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一、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3)二、本科专业设置 (3)三、全日制在校生 (5)第二部分师资与教学条件 (7)一、教师情况 (7)二、教学经费投入 (8)三、教学用房、设备、图书、信息资源及其应用 (9)第三部分教学建设与改革 (11)一、专业建设 (11)二、课程建设 (11)三、教材建设 (15)四、实践教学 (15)五、创新创业教育 (16)六、教学改革 (17)七、专业培养能力 (18)第四部分质量保障体系 (22)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22)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3)三、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与利用 (24)四、教育教学评估 (24)第五部分学生学习效果 (24)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24)二、本科生毕业及学位授予 (24)三、攻读研究生 (26)四、毕业生就业 (26)五、社会用人单位评价 (26)六、毕业生成就 (27)第六部分特色发展 (28)第七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 (30)第一部分本科教育基本情况盐城工学院是江苏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坐落在盐城市区,有建军东路和希望大道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70亩。

学校是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实施高校,也是盐城市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

2017-2018学年,学校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秉承笃学格致、厚德重行校训,突出人才能力培养,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强化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登上了新台阶。

一、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1.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本,依据学校办学定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面向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的培养理念,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个人品质优、基础理论实、创新精神足、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四、专业培养能力..........................................................................................18 (一)专业培养目标..................................................................................... 18 (二)专业教学条件..................................................................................... 18 (三)培养方案............................................................................................. 24 (四)课堂教学............................................................................................. 25 (五)实践教学............................................................................................. 27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现有教 职工 1638 人,其中专任教师 1211 人,博士、硕士生导师 380 余人,双聘 院士、中原学者 7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专家 10 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2 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 12 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12月目录学校概况 (1)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一)培养目标 (2)(二)服务面向 (2)(三)专业设置 (2)(四)学生规模 (3)(五)生源质量 (4)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5)(一)师资队伍结构 (5)(二)教师教学投入 (6)(三)教学经费投入 (7)(四)办学基本条件 (8)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2)(一)专业建设 (12)(二)课程建设 (12)(三)教材建设 (14)(四)教学改革 (15)(五)实践教学 (15)(六)创新创业 (17)四、质量保障体系 (19)(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9)(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9)(三)加强教学管理监控 (20)五、学生学习效果 (22)(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22)(二)学生体质达标率 (22)(三)本科生毕业情况 (22)(四)就业与深造情况 (23)(五)在校生成果情况 (25)(六)毕业生成就情况 (25)六、特色发展 (27)不忘初心,召开学校第八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 (27)七、问题及对策 (33)(一)学校本科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改造优化 (33)(二)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仍然有待突破 (33)附件1: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35)附件2: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 (38)附件3: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 (67)学校概况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

学校创办于1932年,原名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43年升格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开始独立举办本科教育;1943~1978年,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本科学历教师人才的高校;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

2008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2年学校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5年7月,正式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6年11月,学校顺利完成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本科教学工作得到了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1.01•【字号】浙教办函〔2018〕312号•【施行日期】2018.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18〕312号各普通本科院校: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进一步推进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7—2018学年一、总体要求《质量报告》是对高等学校上一学年教育教学状况的全面总结,是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办学状况向社会的全面展示。

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在全面反映情况基础上,紧扣本科教学工作,着重阐述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所做的重点工作,展现学校教学改革亮点、成就和经验;要用客观数据和具体事例向社会公众展现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状况,并据此做出科学分析与评价;应注重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情况,注重反映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满意度。

二、主要内容《质量报告》应紧紧围绕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核心,既要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性,又要充分反映各高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展现学校在本科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创新、“互联网+教学”、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学生转专业、青年教师助讲培养、严格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等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

质量报告在撰写格式上不做严格的统一要求,内容要详略得当,字数一般不超过1.5万字。

《质量报告》的内容组成、格式要求与支撑基础数据要求较往年有变化,详见附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的
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配合《2018年惠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一年一度的本科教学状态基本数据采集工作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了更好地显示各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充分反映各学院、专业自身的优势特色,展现教学的新理念、新措施、新成果。

惠州学院继续实施二级学院教学质量年报制度,各二级学院要在充分分析和认真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紧扣本科教学工作,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突出教学改革亮点、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撰写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全面展示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状况。

现就做好2017-2018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通知如下: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要内容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包括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本科专业设置及学科门类情况,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本科生源质量情况等。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二级学院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设备情况等。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揭示教学过程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

特别是培养方案
特点、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规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四)专业培养能力(分专业撰写)。

展示本科专业培养能力和发展水平,包括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情况,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培养方案特点、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授授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风管理等概况。

(此项将合并到学校质量年报内对全社会公开)
(五)质量保障体系:阐述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测及运行、规范教学行为情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等。

(六)学生学习效果:呈现学生学习满意度、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攻读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等。

(七)特色发展:总结二级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经验。

(八)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二、本科教学质量年报编制要求
(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内容要详略得当、图文并茂、报告中要用图表形式体现相应的支撑数据(见附件)。

(二)统计数据时间为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不能以年度统计的数据以时点为准。

(三)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格式要求
1.标题: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2.一级标题:黑体小三顶左,单倍行距。

3.二级标题:黑体四号顶左,单倍行距。

4.三级标题:黑体小四顶左,单倍行距。

5.段落文字:宋体小四,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

行距20磅。

6.表格: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宋体五号居中,表格内文字为宋体,大小根据表的内容自行调整。

7.图: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宋体五号居中,单倍行距。

三、各二级学院于2018年11月15日前将2017-2018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送至教务处教学质量科,同时发送电子版到邮箱jxk@。

联系人:罗浩;联系电话:2527804
附件:教学质量年报模版
目录(页码可忽略,二级标题根据具体情况可做文字的微调,可增设二级标题条目,但不可
减少)
前言 (1)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1)
(二)专业设置与学科支撑 (2)
(三)在校学生情况 (5)
(四)生源质量情况 (5)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5)
(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5)
(二)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8)
(三)教学经费投入 (8)
(四)教学设施 (9)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9)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9)
(二)专业建设 (10)
(三)课程建设与教改项目 (10)
(四)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12)
(五)学风建设 (13)
四、专业培养能力 (14)
(一)X X专业 (14)
1.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培养方案特
点) (14)
2.教学条件(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 (14)
3.人才培养(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授授课、实践
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风管理等概况) (14)
(二)X X专业 (14)
1.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培养方案特
点) (14)
2.教学条件(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 (14)
3.人才培养(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授授课、实践
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风管理等概况) (14)
五、质量保障体系 (14)
(一)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14)
(二)强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 (15)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6)
(四)实施本科专业评估(专业认证) (17)
(五)健全教学激励机制 (17)
六、学生学习效果 (18)
(一)在校生培养情况 (18)
(二)毕业生情况 (18)
(三)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20)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20)
七、特色发展 (21)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26)
九、支撑数据表
表1.现有教职工数量及结构(二级学院及各专业)
表2.师资结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二级学院及各专业)
表3.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具有高级职称情况统计(二级学院及各专业)
表4.

5.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分二级学院及各专业)
表6.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次数的比例(一门课程的全部课时均由教授授课,计为1
;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的,按教授实际承担学时比例计算,分二级学院及各专业)
表7. 二级学院教师进修、交流情况
表8. 二级学院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情况
表9. 专业设置情况
表10.各类课程占总学分比例统计表
说明:(1)以当年度人才培养方案为准。

(2)选修课包括:通识选修课(即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3)实践教学学分指集中实践环节学分加课内实验学分。

表11.2017-2018学年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情况统计表
表12. 教师编著教材与讲义
表13.教师公开发表教研论文一览表
说明:教材请提供教材封面和编著页复印件,论文请提供正文复印
表14. 学院(部)校外实习基地情况(二级学院及各专业)
表15.学生发表论文一览表
表17.学生赴国(境)外学习交流情况
表18.教师赴国(境)外学习交流情况
表19.教师获得专业或者教学类奖项一览表
20.其他根据各学院实际情况要增加的数据表格。

教务处
2017年10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