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课件

一、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 恐迟迟归。谁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这 首《游子吟》可以说是赞美母爱的千古绝唱。提到 母爱,你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那么,怎样写母爱 呢?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有没有一种新 颖的写法呢?
今天,我们一起品读两位大师笔下的母爱,看 看他们是如何 描画母爱的。
三、研读课文,品味诗意
3.选择这首诗中的一个场景,根据刚才的想象补 充画面, 设计“我”与“妈妈”的角色对话,练习 后分小组展示。
明确:要结合整篇课文表达的“我”对母亲的 迷恋、“妈妈” 对我的“疼爱”这样的主题来想象 设计对话,注意补充恰当的动 作、神态等。
三、研读课文,品味诗意
4.对照朗读下列几组句子,仔细体会课文中“ 妈妈”与“我” 对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对照朗读一: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改动)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三、研读课文,品味诗意
对照朗读二: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改动)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对照朗读三: (原文)“我不告知你,妈妈。” (改动)“我不告知你。”
三、研读课文,品味诗意
明确: 同样的内容,变换语序、标点、称呼之 后,说话时的语 气会有所变化。通过比较,我们容 易体会到课文中“妈妈”说话 时充满了担心、关心 和疼爱,“我”与“妈妈”说话时调皮、撒娇、亲 昵的语气,体会到文中“我”对“妈妈”炽热的爱 。
三、研读课文,品味诗意
5.朗读展示。再读课文《金色花》,小组推举优
秀同学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四、课堂小结
“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别的 事物?结合整首诗的思想情感,参考提供的资料,写 出你的发现。
资料: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印度圣树, 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在泰戈尔生活的印 度,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

(2019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冰心(个人介绍+名人素材)

(2019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冰心(个人介绍+名人素材)

冰心【个性语言】1.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2. 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3.无精打彩的娱乐,绝不能使人生润泽,事业进步。

娱乐至少与工作有同等的价值,或者说娱乐是工作之一部分!4.一个朋友,嵌在一个人的心天中,如同星座在青空中一样,某一颗星陨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颗星来填满她的位置。

5.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人物介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毕业于燕京大学、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

冰心是中国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起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晚晴集》等,由于享年99岁而被尊称为“世纪老人”,“文坛祖母”。

【关键词一:与书为友嗜书如命】冰心自幼聪慧好学,特别喜欢听故事。

为了鼓励她用心学习,当时担任她家塾督师的舅舅杨子敬常对她说:"你好好做功课吧,等你做完了功课,晚上我给你讲故事。

"舅舅给她讲的第一部书是《三国演义》。

那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小冰心。

为了每天晚上都能听"三国"的故事,她学习更认真了,功课总是做得又快又好。

有时舅舅因为有事而停了好几天故事,这可把小冰心急坏了。

不得已,她只好拿起舅舅的《三国演义》来看,这时她才7岁。

最初,她大半看不懂,就囫囵吞枣,硬着头皮看下去,不懂的地方,就连猜带蒙,有时,居然被她蒙对了。

七年级上册七课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七课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七课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的散文诗二首分别为《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以下是两篇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金色花》
泰戈尔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开头,开启了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

第一次嬉戏,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第二次嬉戏,孩子要将自己小小的影子投在母亲的书页上,正投在母亲所读的地方;第三次嬉戏,孩子突发奇想,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母亲的孩子,求母亲讲故事。

全诗通过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展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荷叶·母亲》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是冰心。

她以荷叶比喻母亲,以红莲比喻子女,通过描写在风雨中红莲被荷叶保护的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护。

作者通过描写荷叶勇敢慈怜地保护红莲的过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课件

背景资料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版)。郑振铎译,略有改动。此诗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
期泰戈尔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
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读清字音

读准节奏
指 读出情感

读清字音
xī nì xiù gē
嘻 匿嗅 戈
嬉戏
2、妈妈在什么情况下,我与她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妈妈 嬉戏
做祷告时

散发香气
读书时
将影子投 在书页上
去牛棚时
变回孩子求 妈妈讲故事
3、“我”变成了金色花一天中与妈妈进行了三次嬉戏,这样构思,在写作上用的 是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妈妈

嬉戏
做祷告时
散发香气 新奇
美好

读书时

去牛棚时
将影子投
在书页上
《金色花》- 泰戈尔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 语的表达作用。(难点)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乐趣。

课 前 导 读
背景知识
金色花
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 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色碎花。
dǎo yǎn xī péng
祷 衍膝 棚
读准节奏
......笑 嘻 嘻 地 在 空 中 摇 摆, 又 在 新 叶 上 跳 舞,妈 妈,你 会 认 识 我 吗?
你 要 是 叫 道:“孩 子,你 在 哪 里 呀 ?”我 暗 暗 地 在 那 里 匿 笑,却 一 声 儿 不 响。

散文诗二首文章主旨

散文诗二首文章主旨

散文诗二首文章主旨《散文诗两首》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的两篇散文诗。

它们以独特的形式,通过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等手法,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第一首散文诗《金色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

全文以“金色花”为线索,精心描绘了孩子的顽皮和母亲的柔情,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化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金色花的色彩象征着母爱的光辉,而孩子的顽皮则代表着对童真、童趣的珍视。

作者巧妙地将儿童比喻为金色花,使得童真童趣的内涵更加鲜明,仿佛是在向读者展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

在这首散文诗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

孩子那调皮捣蛋的样子,以及母亲那温柔慈爱的眼神,都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将童真童趣与母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情感。

此外,作者还将儿童想象成金色花,这不仅赋予了童真童趣更加鲜明的色彩,还使得童真童趣的内涵更加深刻。

这种想象力的发挥,使得这首散文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对生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金色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地将孩子的顽皮与母亲的柔情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对童真、童趣的珍视。

同时,作者通过将儿童想象成金色花,赋予了童真童趣更加鲜明的色彩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这种深入人心的描写方式,使得这首散文诗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之作。

第二首散文诗《荷叶·母亲》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诗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荷叶为象征,将母亲比作荷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荷叶在风雨中坚韧不拔、傲然挺立的形象。

同时,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情感升华到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人类情感与社会人生哲理的完美融合。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荷叶在风雨中的姿态和形象。

他写道:“荷叶在风雨中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它的坚韧与顽强。

雨水打在荷叶上,溅起一圈圈涟漪,而荷叶却依然傲立在风雨中,不曾退缩。

七年级语文第七课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语文第七课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语文第七课散文诗二首第一篇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第二篇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4.研究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6.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
7.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通过感悟《金色花》中的美好情感,提升对散文诗的欣赏水平;
2.设计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动手能力;
3.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意语言的感悟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句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如“母爱的表达方式”或“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诗意语言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创意写作练习,尝试用散文诗的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意语言的感悟:课文中泰戈尔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描绘母爱的美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感悟,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掌握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效果,提升写作技巧。
-文章结构的理解: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文章脉络,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举例:
- “我”变成金色花,默默开放,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爱(诗意语言感悟)。
- “我”又变成孩子,缠着母亲讲故事,运用了拟人修辞,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修辞手法运用)。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荷叶•母亲》冰心页1第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 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菌(hàn )茜(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q T)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 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妈妈再次见到孩子后,说“你到那 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你这坏孩子” 有什么含义?
孩子 金色花
圣洁 美丽 看妈妈工作 带来 美和 快乐 让妈妈嗅到 香 让妈妈看书 不伤眼睛 默默的 无私的
展开想象的翅膀,表达对母亲的爱。
仿照下面的例子写一个小节:
假如我变成了一艘船,我要带妈妈同游 世界,欣赏美好的景物——
泰戈尔
罗宾德拉纳德· 泰戈尔 [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 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 活动家. 出生在西孟加拉邦 加尔各答市。 泰戈尔多才多艺, 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 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 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 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 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 论著。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 尔的《吉檀迦利》获得了诺 贝尔文学奖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yù 沐浴 dì
nì 匿笑 gěng
xiù 嗅到 dǎo
pé ng 牛棚 zǐ

tí ng 亭亭 Liúzhuǎn 流转

pá ihuá i 徘徊 yīnbì 荫蔽
祷告
bì 遮蔽
姊妹
xù 心绪
一、(1—3)我变成金色花,和母 亲玩捉迷藏,看妈妈工作。
(1)当妈妈做祷告时,我让妈妈 嗅到花香。 (2)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 在书页上。 (3)落到地上现原形。
作业:
1、完成手工制作:剪(或画)一
朵金色花,把诗句抄到花上,带给 你妈妈。 2、背诵这首诗。
3、课外阅读泰戈尔《新月集》或 《飞鸟集》。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 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 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 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 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 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 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 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 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二、(4—7)我与母亲三次嬉戏。
三、(8—9)母子对话,展现母 子情深。
说说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 我——天真、可爱、调皮、活泼
• 母亲——慈爱、善良、疼爱孩子

“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 “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 • 不是,因为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 “我”对母亲的回报也是无私的,只是 想悄悄地看着妈妈,默默地为他做事情, 不图妈妈夸奖,希望妈妈生活的幸福快 乐,所以一直瞒着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