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常见的九类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其处理办法

弹簧板焊缝开裂
重新找正、补焊
传动小齿轮磨损严重,产生台阶。 更换小齿轮
基础地脚螺栓松动
紧固地脚螺栓
窑筒体振动引起
见前述,对症处理
窑筒体 开裂
表面温度太高或红窑烧损窑筒体, 窑筒体焊补,加固烧焊 强度和刚度削弱。
某档托轮顶力过大
正确调整托轮,减轻负荷。
窑筒体钢板材质有缺陷或接口焊缝 用金属探伤器检查内部缺
漏风严重 4)大小齿轮、托轮与轮带接触不良 5)主传动电机故障 6)托轮移位或托轮轴线与窑中心线不平行,造成内力过大。
7)在联锁的情况下,系统自动按照程序控制要求,进行跳 停保护,在此情况下,应做相应的处理: 首先立即停停止喂料,停止分解炉喂煤及窑头喂煤, 减风、减少冷却机冷却风量,防止太多的冷风入窑,造成 窑皮垮落,使窑内处于保温状态; 用辅助传动慢转窑,注意窑尾积料; 如果停窑时间较长,不能排出故障,应考虑全系统停车。
常见 故障
掉 砖 红 窑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窑衬及其镶砌质量不良或腐蚀后过 薄没有按期更换、导致掉砖红窑。
窑皮挂得不好
选用质量高的耐火砖,停窑 补换新砖,提高镶砌质量,
严禁压补。
加强配料工作,提高锻烧操 作水平。
轮带与垫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 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的轮带
窑筒体径向变形增大。
与垫板间隙,间隙增大时要
3. 每班检查一次油位,如果低于油位下限时,必须立 即加油至其上限。
4. 发现漏油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止漏,若油漏到基础 上应及时清理,以免侵蚀基础,酿成隐患。
5. 窑经过长期停转后,若再启动,不宜直接使用主传 动,而应先用辅助传动转动1~2圈,然后再用主传动转动, 这时必须注意托轮轴承应预先润滑。

回转窑运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回转窑运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回转窑运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回转窑的处理能力异常丰富,这一特点已将其推向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

虽然回转窑是可靠的机器,但它们可能会遇到问题,尤其是在设计,监控或维护不当的情况下。

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此类问题,以及如何识别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回转窑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尽管问题通常是特定于手头操作的独特参数,但这里重点介绍了回转窑操作员面临的一些最常见挑战,以及其原因,如何发现它们以及解决问题的潜在途径。

这些问题中的许多问题也可以通过过程或设备审核来确定。

环(渣)形成窑炉中的炉渣或坝环形成是指在窑炉内部周围形成的堆积物,其作用是防止材料通过或受到显着抑制。

在窑炉中形成物料环具有多种含义,包括影响停留时间和引起产品质量问题,在进料端密封件中积聚物料,降低产量以及促进窑炉中的物料备份等问题。

它还会大大降低吞吐量。

此外,如果环(或环的一部分)断裂,则有可能完全堵塞窑炉出口,从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形成环经常需要经常停机以清除材料,废品以及对后处理的更高需求。

简而言之,它降低了整个过程的效率。

是什么原因导致窑炉成环?成环非常普遍,大约占85%的商业窑炉中。

通常是结渣温度变化的结果。

结渣温度是材料融合在一起并使其固化的温度。

如果允许进料成分发生变化以降低排渣温度,则会形成环。

同样,如果窑温度没有正确测量和控制,则温度可能会超过结渣的温度,从而导致成环。

成环的迹象窑中形成环的潜在迹象包括从窑中排出的物料显着减少或完全停止。

您如何解决成环问题?炉渣环可以手动移除,也可以通过提高系统的工作温度使其溶解。

如果采用温度调节方法,一旦环破裂,温度可再次降低至可能形成炉渣的温度以下。

为了防止将来产生额外的结渣,应检查燃烧室热电偶和监控系统,以确保它们正常运行以进行足够的温度监控。

进料的规格也应与原始工艺参数进行比较,以确保不对原料的变化负责。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提高窑的转速来消除炉渣的形成,从而使物料更快地通过窑。

影响回转窑运转率的常见故障及对策

影响回转窑运转率的常见故障及对策

影响回转窑运转率的常见故障及对策当前我国大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完好运转率有好大一部分在90%以下,究其根源,主要是在运行中突发故障多,常常被迫停窑处理.,现就5000t∕d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进行介绍。

1工艺故障1.1预热器结皮堵塞预热器结皮堵塞,大多发生在烟室缩口处,其成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原燃材料中有害元素超标、配料成分不恰当,二是窑尾密封湘风大,三是操作不当造成碱、氯、硫等有害成分循环富集。

其较为有效的办法是:(I)优化配料方案,尽可能减少碱、氯、硫等有害成分的带入,对结皮较严重的可适当提高硅酸率;同时,要控制操作,避免还原气氛的出现:(2)根据结皮的情况采取人工定时给予清理,同时要避免窑内不完全燃烧的现象;(3)在停宿检修时必须处理好窑尾密封装置。

1.2窑皮不稳定反复脱落窑皮不稳定反复脱落造成窑内耐火碗快速变薄甚至抽签、脱落,现有的长形预均化设施,堆头、堆尾的原料成份波动可高达20%左右,因此,极其容易导致窑内热工制度的波动,从而会造成上过渡带、烧成带窑皮的反复脱落,出现窑筒体温度过高甚至局部“红窑”而被迫停窑的情况,这类事故引起的停窑少则3、4天,长的可达一个星期以上,对窑的运转率影响非常大。

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们一是对预均化堆场堆尾的物料留下10米左右不取,二是尽量保持生料库的缸满在50%以上,三是一旦发觉热工波动便马上通过适当减少喂料量,以稳定热工制度。

2设备故障2.1轮带滑移量过大轮带滑移量过大,正常情况下轮带滑移量应保持在5〜25mm之间较为合适,但有的企业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轮带垫板磨损后没有及时调整,使轮带滑移量较长时间在40mm以上,这样轻则引起窑砖扭曲、错位而垮塌,严重的还会导致窑筒体的变形,出现这些情况,停窑的时间通常都在7天以上。

为避免出现这一事故,我们一是要注意观测轮带滑移量,二是每次停窑时都必须检查轮带与垫板的间隙,5000t∕dS?(Φ4.8m×72m)冷态间隙应保持在17〜19mm为宜。

回转窑瓦温高原因及处理方案

回转窑瓦温高原因及处理方案

回转窑瓦温高原因及处理方案一转眼,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就在指尖溜走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回转窑瓦温高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先不说别的,咱们直接进入主题。

一、原因分析1.窑体结构不合理有些回转窑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充分考虑到瓦温过高的问题,导致窑体结构不合理。

比如说,窑体过长、直径过小,或者是窑衬材料选择不当,都会导致热量在窑内积聚,进而引发瓦温过高。

2.窑内物料分布不均物料在窑内分布不均匀,会导致热量在局部区域积聚,使得瓦温升高。

这主要是因为配料不当、窑速不稳定等原因造成的。

3.窑内气氛异常回转窑内的气氛异常,如氧气含量过高或过低,也会导致瓦温过高。

氧气含量过高,会使得燃烧速度加快,热量无法及时散出;氧气含量过低,则会导致燃烧不充分,热量在窑内积聚。

4.窑尾冷却效果不佳窑尾冷却效果不佳,会导致热量无法及时从窑尾排出,使得瓦温升高。

这可能是由于冷却水系统故障、冷却风系统故障等原因造成的。

5.窑内耐火材料老化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窑内的耐火材料会逐渐老化,导致热量无法及时传导到窑体外,使得瓦温升高。

二、处理方案1.优化窑体结构针对窑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对窑体进行改造,如缩短窑体长度、增大直径等。

同时,选用合适的窑衬材料,提高热量传导效率。

2.调整物料分布通过优化配料方案、调整窑速等手段,使得物料在窑内分布均匀,降低瓦温。

3.调整窑内气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氧气含量,使得燃烧充分,热量能够及时散出。

同时,注意控制窑内气氛的稳定性。

4.改善窑尾冷却效果修复冷却水系统、冷却风系统等故障,确保窑尾冷却效果良好。

可以考虑增加冷却装置,如增设冷却塔等。

5.更换窑内耐火材料定期检查窑内耐火材料的使用情况,发现老化、破损等问题及时更换,确保热量能够及时传导到窑体外。

三、实施与监控1.制定实施计划根据上述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2.监控瓦温变化在实施过程中,实时监控瓦温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4.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持续改进生产过程。

回转窑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回转窑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回转窑操作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1、熟料中的f-CaO偏高A、原因:生料成份偏高(KH高,n过高,熔剂矿物过低),生料不均匀,生料细度过粗,煤发热量不均匀,分解率偏低,头煤使用过少等。

B、措施与办法(1)将投料量及窑速适当降低些,先稳住质量。

(2)如火焰细长,窑烧成温度不足,可将火焰调节粗大,提高火焰温度。

(3)若分解率偏低,将分解率适当提高(分解炉出口温度提高)。

(4)若因烟室负压偏低,导致f-CaO偏高时,则检查烟室缩口处结皮情况,及时清除。

(5)若头煤过少,易结大蛋,中部生烧,将头煤使用量增加些。

(6)若因掉窑皮而导致f-CaO偏高,则将窑皮挂平整些,杜绝掉窑皮,稳定头温和炉温。

(7)若因煤粉燃烧不完全时,是将中心风开大些,旋流风开大些。

(8)窑内通风不畅时,将三次风阀关小些。

(9)火焰不顺畅,出现还原气氛时,将总风拉大些(开大高温风机液耦)(10)若因料层过厚结粒过大导致f-CaO偏高,则将窑速开大些。

(11)若煤粉细度、水分较高时,则适当降低。

(12)头煤使用量过多时,减少头煤。

(13)熔剂矿物较高,结粒较大时,将分解炉温度降低些,窑速提高些。

(14)若饱和比料高,结粒细小,则窑速适当降低,投料量降低,分解炉温度升高些。

但如果饱和比过高,就不能过分追求f-CaO合格把炉温控制过高,既要努力降低f-CaO,又要防止出现预热器堵塞等问题。

C、以上原因及措施不能单一而论,f-CaO偏高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产生的,或一种诱因引起多种现象,并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造成f-CaO不能控制,因此对问题要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解决。

另外可采取的措施有多种,也要认真分析并充分预计各种措施达到的效果,根据情况决定采取的方法。

2、高温风机跳停(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窑尾、预热器系统突然出现无负压的情况)。

由于电气或机械原因,高温风机突然出现停机、跳闸的现象或余热发电控制的窑尾、窑头主管道阀门突然关闭的现象,对人员及窑的安全有严重影响。

回转窑设备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回转窑设备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回转窑在水泥生产线上是至关重要的核心设备之一,但是由于回转窑突发事故比较多,常常导致回转窑被迫停产来进行修理。

荥阳市矿山机械厂对回转窑设备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解决方法。

回转窑托轮轴瓦温升现象
回转窑托轮轴瓦温升属于突发事件,因此要做好及时的安排,只有这样才不会错过最佳时期。

对于处理托轮轴瓦温升的专用工器具,也应该单独放置。

由于循环水不畅、量少或内部循环水管渗水同时瓦口间隙小是引起的轴瓦温升的最常见原因。

同时由于轮带垫板、挡板磨损过大,使轮带运行不稳定也是造成托轮轴瓦温升的原因。

面对回转窑托轮轴瓦温升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循环水外排,加大冷却水量,同时对各挡轮带与托轮接触面加强润滑,加注新润滑油;
如果整个托轮温度较高,可向托轮下面的水槽内加水降温;
如果轴肩或止推圈处温度高,可改变液压挡轮运行状态。

回转窑轮带滑移量过大及液压挡轮故障现象
正常情况下轮带滑移量应保持在5~25mm之间较为合适,但有的企业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轮带垫板磨损后没有及时调整,从而导致回转窑筒体的变形。

为避免这一事故发生,要经常观测轮带滑移量,同时停窑时都必须检查轮带与垫板的间隙。

在每次停窑计划检修时都应该对溢流阀、换向阀等元器件进行拆检和清洗,对橡胶密封件则定期更换,最大限度避免因这些部件损坏而引发窑停机的故障,从而减少回转窑的非正常停机时间。

回转窑窑况的原因及处理

回转窑窑况的原因及处理

回转窑窑况的原因及处理大倾角皮带因预热器溢料而造成破损故障现象:预热器入口处溢料,导致皮带停止运转而电机正常运转,皮带与头、尾轮产生磨擦。

原因分析:1. 预热器料位计上限位故障。

2.设备保护系统失灵。

3. 岗位工与中控工责任心不强。

预防及解决措施:1. 岗位工与中控工要勤沟通,掌握当班生产计划及每次上料所需的时间。

2. 上料时岗位工要对所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监护,防止预热器入口处溢料。

3. 上岗时,岗位工与中控工一旦发现皮带机不转时,要立即停机,并及时通知调度室,以防止皮带与头、尾轮磨擦产生损坏,造成重大生产事故。

窑体弯曲出现刮、卡现象原因:1. 在停窑初期,窑内温度较高未及时转窑。

2. 烘窑时,遇到雨天或雪天,造成窑体受热不均。

3. 停窑后长时间不转窑。

4. 因停电,设备故障或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回转窑突然停转,石灰石集中在下部,局部高温。

影响:1. 窑位窜动,影响窑头、窑尾密封。

2. 窑体受力不均,震动大易损坏传动机构。

3. 易损坏托轮。

防止及处理方法:1. 停电时,及时启动备用电源转窑(15min以内),防止回转窑停转时间过长。

2. 烘窑时,如遇到雨天或雪天应立即启动辅传转窑,使窑筒体受热均匀。

3. 通常弯曲的凸向部分在下。

如弯曲不大,可将窑筒体弯曲部分向上,稍停片刻加热弯曲部分的筒体。

温度较高时,需慢转窑几周后,再使弯曲的凸向部分停在上方。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基本复原为止。

4. 如果筒体弯曲较大,拖轮与轮带有较大间隙,电机无法启动,应考虑大修处理。

5.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化操作。

结圈原因:1. 石灰石中小粒灰石比例大,杂质含量多(SiO2、FeO3、Ali2O3、粉尘)。

2. 操作不当,工艺参数不合理,致火点后移、煅烧带伸长使液相过早出现。

3. 高温状态下带料停窑。

4. 窑温、窑速、给料量不匹配,造成物料在高温区域内停留时间过长。

5. 煤气质量差、发热植低、压力波动大,煤气在窑内未充分燃烧,导致煤气在窑尾和预热仓室内继续燃烧。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方案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方案

回转窑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一.掉转红窑:1.窑衬及其镶砌质量不良或腐蚀后过薄没有按时更换,导致掉转红窑?方法:选用质量高的耐火砖,停窑补换新砖,提高镶砌质量,严禁补压。

2.窑皮挂的不好?方法:加强配料工作,提高煅烧操作水平。

3.轮带与垫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窑筒体径向变形增大?方法: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的轮带与垫板间隙,间隙增大时要及时更换垫板或加垫调整。

4.窑体中心线不直?方法:定期校正窑体中心线。

5.窑筒体局部过热变形,内壁凹凸不平?方法:红窑必停,对变形过大的窑筒体及时整修或更换。

二.窑筒体振动:1.窑筒体受热不匀,弯曲变形过大,托轮脱空?方法:正确调整托轮。

2.大小齿轮齿合间隙过大或过小?方法:调整大小齿轮的齿合间隙。

3.大齿圈接口螺栓松动或断落?方法:紧固或更换螺栓。

4.弹簧板焊缝开裂?方法:重新找正焊补。

5.传动小齿轮磨损严重,产生台阶?方法:更换小齿轮。

6.基础地脚螺栓松动?方法:紧固地脚螺栓。

三.窑筒体开裂:1.表面温度太高或红窑烧损窑筒体,强度和刚度削弱? 方法:窑筒体补焊,加固烧焊。

2.某档托轮顶力太大?方法:正确调整托轮,减轻负荷。

3.窑筒体钢板材质有缺陷或接口焊缝质量差?方法:探伤检查内部缺陷四.窑筒体弯曲偏斜:1.突然停窑,长时间没有转动?方法:将窑弯出做一记号,等窑转到上面停窑数分钟使其复原。

2.窑墩基础下沉,托轮位置发生移动?方法:根据测量数据调整托轮位置五.托瓦衬瓦过热:1.窑中心线不直,衬瓦受力过大?方法:校正中心线,调整托轮受力情况。

2.托轮不正确歪斜,轴承推力过大?方法:调整托轮位置。

3.轴承内冷却水管漏水,用油不当或润滑油变质,以及油内混有其他杂物?方法:换油,修理水管,清洗衬瓦。

4.带油勺发生故障或油盘油沟堵塞?方法:清理油勺,修复带油勺。

六.电动机振动:1.地脚螺栓松动?方法:紧固地脚螺栓。

2.电动机与联轴器中心线不同心? 方法:校正中心线。

3.轴承损坏?方法:更换轴承,检查,调整间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转窑常见的九类问题分析
一、跑生料
对于一定生料喂料量,用煤量偏少,热耗控制偏低,煅烧温度不够;
结圈或大量窑皮垮落,来料量突然增大,而操作员不知道或没注意,用煤量和窑速没有及时调节或判断有误;
分解炉用煤量偏小,人窑生料分解率偏低,窑用煤量较多但窑内通风不好,烧成带温度提不起来;
回转窑产量在偏低范围内运行,致使预热器系统塌料频繁发生。

二、窑头回火
冷却机废气风机阀门开度太大;
熟料冷却风机出故障或料层太致密,阻力太大,致使冷却风量减少;
窑尾捅灰孔、观察孔突然打开,系统抽力减少。

三、窑尾和预分解系统温度偏高
窑内通风不好;
供料不足或来料不均匀;
旋风筒堵塞使系统温度升高;
烧成带温度太低,煤粉后燃。

四、冷却机废气温度太高
冷却机篦板运行速度太快,熟料没有充分冷却就进入冷却机中部或后部;
熟料冷却风量不足,出冷却机熟料温度高,废气温度自然升高。

五、烧成带温度太高
来料少而用煤量没有及时减少;
燃烧器内流风太大,致使火焰太短,高温带太集中;
二次风温度太高,黑火头短,火点位置前移。

六、烧成带温度太低
风、煤、料配合不好;
在一定的燃烧条件下,窑速太快;
回转窑窑尾来料多或垮窑皮时,用煤量没有及时增加;
冷却机一室篦板上的熟料料层太薄,二次风温度太低。

七、二次风温度太低
喷嘴内伸,火焰又较长,窑内有一定长度的冷却带;
冷却机一室高压风机风量太大;
篦板上熟料分布不均匀,冷却风短路,没有起到冷却作用。

八、烧成带物料过烧
用煤量太多,烧成温度太高;
生料均化不好,化学成分波动太大或者生料细度太细致使物料太容易烧结;
窑灰直接人窑时,瞬间掺人比例太大。

九、窑口结圈
二次风温长期偏高,煤粉燃烧速度太快,火焰太集中;
烧成带温度太高,物料过烧;
熟料颗粒太细,粉料较多,冷却机一室高压风机阀门开度太大,大量粉料返回回转窑窑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