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旅游概述
电子课件-《旅游概论(第二版)》- A32-2868 旅游概论第一章

2.旅游活动的特点
(1)审美性 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 (2)异地性 旅游就是空间位置的移动。
I TO TRAVEL
(3)短暂性 旅游是人类的一项暂时性活动。 (4)综合性 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5)非就业性 旅游的目的不是为了在目的地定居和就业。
交通工具的发明为古代旅行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是旅游活动出现的前提。
4.交通设施的建设便利了旅游
完善的交通设施,发达的水陆交通为旅行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出现以欣赏各种景观为主的娱乐休闲旅游活动
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之后,一部分特权阶级中开始了以寻找乐趣 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I TO TRAVEL
目
录
第一节 旅游概述
第二节 旅游的发展历程
学习目标
1. 掌握旅游的定义 2. 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 3. 熟悉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 4. 了解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
一、旅游的内涵
1.“旅游”一词的来源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南朝沈约的《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 春媚游人。”
在我国,通常把“旅游”理解成“旅行”和“游览”。 现代“旅游”的含义,是从英文“Tourism”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离家远行, 又回到家里,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
I TO TRAVEL
2.根据旅游活动内容划分
(1)观光型旅游 观光型旅游以游览观光为主要目的。 (2)保健型旅游 (3)公务型旅游 (4)宗教型旅游 (5)购物型旅游 (6)休闲型旅游 (7)求知型旅游 (8)猎奇型旅游
I TO TRAVEL
3.其他旅游类型的划分
(1)根据旅游目的划分 根据旅游目的来划分,旅游可分为消遣旅游、事务旅游、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 (2)根据组织形式划分 根据组织形式划分,旅游可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 (3)根据旅行方式划分 有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游船旅游、骑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中职旅游概论复习指导教案:(1)旅游概述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 第二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考纲要求】1.掌握旅游的定义和特点。
2.理解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精讲】一、旅游的产生1.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2.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 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2) 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3.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二、旅游的定义和内容1.旅游的定义及其内涵。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的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2.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也仅是游览而不是旅游。
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
这就是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3.旅游的内容。
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其中,游览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考纲要求】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
【知识精讲】一、旅游的社会属性1.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特性。
2.旅游客体的社会性。
3.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三、旅游的经济属性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从个人的旅游动机来认识旅游的经济属性。
事实证明,人们往往是因为有节余的收入和闲暇的时间,并在外界各种有关信息的刺激下,强化旅游需要,从而产生外出旅游的强烈愿望的。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迅速提升和人民的日益富裕,经济因素对旅游的作用将从主导地位降为从属或次要地位。
不过,纵使有一天人人都成为富翁,只要在流通领域中还需要金钱的交换,只要外出旅游仍然要花钱,那么,旅游的经济属性就依然存在。
旅游概论1.1

作业
1 简述迁徙、旅行、旅游 的前后发展关系。 2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 “皇宫中的人所想的, 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 是不同的。”请结合 这句话,谈谈对旅游 产生的基础条件的认 识。
爱是, 爱是,Love is…
L’代表Listen(倾听):爱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地倾 听对方的需求并给予帮助。 O’代表Only(唯一):爱就是百分百的纯正,队唯一 的你所做出的唯一的承诺。 V’代表Valued(尊重):爱就是展现你的尊重,表达 体贴,真诚的鼓励,悦耳的赞美,尊重他的选择。 E’代表Excuse(宽恕):爱就是仁慈的对待,宽恕对 方的缺点与错误,维持优点与长处,并帮助他改 正错误。
三次社会大分工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商人为中介的发达的商品流通形式
具有明确功利目的的经商旅行活动 商人开创旅行先河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因子 经商旅行的目的:获得商业利润 广泛的社交活动 给人愉快感受
都反映出经商旅行已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旅游 气息和内涵。
第一章 旅游概述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萌芽
产生
发展
日趋成熟
旅游是在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旅游是在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一、旅行源于迁徙活动
迁徙
旅行
共同特征 空间移动
浙江旅游概述

飞来峰
2、超山 3、径山 4、天目山 5、大奇山 7、桐君山 8、招宝山 9、雪窦山 10、雁荡山 11、乌岩岭 12、穿岩 13、莫干山 14、方岩 15、天台山 16、烂柯山 17、古田山 18、仙霞岭 19、江郎山 20、凤阳山-百山祖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 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 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 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 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 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 如奏天籁。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三、历史沿革
浙江历史悠久,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 “建德人”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区一带活动。进入新石器时 代,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全省境内已发现 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百处以上。三国时期(220-280年), 浙江有省的建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浙江作为一 个省级行政区的雏形成形。南宋王朝(1127-1279年)建 都临安(今杭州),历时150年。明朝(1368-1644年), 浙江省名正式出现。
浙江桐庐瑶琳仙境
浙江桐庐瑶琳仙境
瑶琳仙境在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距县城仅20公里。 瑶琳仙境又名仙灵洞,全洞七个厅,厅厅相通。 前四厅为亿万年大自然的杰作:洞内钟乳累累,石笋
教师资格证试讲 旅游概述教案(中职)

精心整理旅游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了解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和划分方法重点:旅游的定义、构成、旅游的分类难点:旅游的本质与属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旅游的基本概念一、旅游概念的形成在中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
旅,即系。
该定义具有以下特点: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
2.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主要论着:《基础旅游学》。
按照李天元、谢彦君的定义,今天数量众多商务、公务、会议及事务性外出访问旅游都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统计中却是包含了上述活动的。
备注:旅游一词作为一般日常用语,其含义不包括以商务为代表的事务性外出活动。
但在旅游研究中,差旅事务性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差旅期间几乎都伴有参观或游览活动●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把因事来访者的消费纳入旅游一、旅游的基本属性旅游的消费属性旅游的休闲属性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的经济属性旅游的社会属性(一)消费属性1.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而非生产行为例子:旅游活动与超市购物(二)休闲属性●旅游活动是一种休闲体验从主观上来讲,人们外出旅游旨在借助各种休闲活动来●旅游活动中的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四)经济属性●扩大国家外汇收入●拓宽货币回笼渠道,货币回笼的数额、结构、速度和水平,反映一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市场商品劳务的供应状况、居民消费趋向的变化。
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不间断的动态信息。
游者的目的。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审美和愉悦。
(二)本质属性(学术界有争议)●旅游属于社会文化活动。
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
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述

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 “旅游资源” 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 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
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 畴。 • 自然旅游资源: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 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 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 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 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 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5
文化别解
在某一地域或某一领域由人们创造并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 特的人文现象。
①西方文化
②丧文化
• ③仰韶文化
④学习文化
• ⑤市井文化
⑥饮食文化
• ⑦人类的文化 ⑧龙山文化
• ⑨酒文化
⑩校园文化
6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
现代旅游起源于欧洲---英国
• 现代旅游可分为两大类别:以“游”为主的 旅游和以“旅”为主的旅游。
文 化
1、文化性是旅游主体活动 的本质属性。
与
旅
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
游
的
3、旅游业的文化属性。
关
系
8
1.文化性是旅游主体活动的本质属性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核心
• 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 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 常安,然后求乐” 。
•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 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 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 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 性大众活动。
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和结果的总和。
• 文化与文明
•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文化: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所创造的一
切。有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 狭义文化:人自身的智慧、精神状况、观念
高中旅游地理--旅游与旅游资源PPT(48张)

它既包括具体的资源,如风景名胜、文 物古迹和娱乐中心等,也包括抽象的资源, 如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流动性,决定了旅 游资源的相对性。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湘教版) 位置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一)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 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自然景观 美包括现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 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河、湖、溪、瀑、泉 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 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旅游服务业常被称为是旅游业的中介体,是旅游活 动中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旅游饭店、旅 行社和旅游交通,是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概述
一、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地方性旅游
按 游
国内旅游
区域性旅游
览
全国性旅游
区
域
跨国旅游
划 分
国际旅游
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外,不同性质的旅 游资源还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自然景 观还具有季节性、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 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等。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特征

2.民异地打工
3.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4.三峡大移民
5.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6.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
7.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8.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员
9.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10.日常上下班的往返交通过程
第一节旅游概述
一、旅游概念的形成
1、在我国的古汉语中:
2、理解“旅游”的词义:
9.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10.日常上下班的往返交通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性质与特征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旅游的基本概念;
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媒体;
熟悉旅游活动的六个基本要素;
了解各种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
对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导入:
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标准
按地理范围划分
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保健旅游\公务旅游\考古旅游\娱乐旅游\民俗旅游
二)按动内容划分
三)按旅行距离划分
四)旅行方式划分
例举:潘德明,1930年—1937年,22岁的中国青年潘德明,用双脚和自行车,历时7个寒暑,行程10万km,游遍了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再次完成了中国人的环球之游潘德明这次的环球旅游集考察与探险于一身,且仅凭双脚和自行车,因此,轰动了世界,受到许多国家政要的厚待。
三、按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1观光旅游
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异地游览名山大川、鉴赏人文古迹,领略风土人情的游览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满足了愉悦身心和增长知识的需要。
2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是以休闲、健身、疗养及短期居住度假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旅游概述》课堂学习资料
一、参考资料
1、【旅游】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它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不超过1年的活动。
2、【观光型乡村旅游】:主要以优美的乡村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依托设计旅游产品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并让游客亲身体验农事活动。
3、【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需求的旅游类型。
休闲型乡村旅游与观光型乡村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主要满足旅游者的健康、娱乐、放松、享受等高层次需求,体现在产品的设计上就是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以休闲度假为主题,服务内容以康体、休闲、娱乐为主,对产品的知识性、创新性等要求更多。
4、【旅行】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团。
~结婚。
春季~。
到海南岛去~。
下列概念来自【爱词霸】
5、【旅游】旅行游览。
6、【游览】从容行走观看。
7、【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8、【游客】是指任何一个人到他(她)的惯常环境外的地方去旅游,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其旅游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
9、【旅游者】即临时观光者,到一个国家至少停留二十四小时以上,以娱乐、保健、学习、宗教信仰或体育运动等为目的,换言之,为了消磨闲暇时间、经营、参加会议或探亲等。
10、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现代旅游特点:①旅游主体大众化②旅游目的的休闲化③旅游形式多样性
④旅游空间扩大化⑤旅游增长的持续化
二、初级练习
1、下列有关旅游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旅游者、游览和旅游资源
B、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闲暇时间和旅游动机,就可以实现旅游目的。
C、现代人们出游的主要目的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D、旅游是人类超出生存需要的较高层次的消费形式,所以旅游的基础是经济发展。
2、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是(D)
A、游览、观光、购物
B、娱乐、享受、拍照
C、旅游者、交通、住宿
D、旅游者、旅游服务业、旅游资源
3、在上海市周边出现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新型“农家乐”,这种形式的“农家乐”,我们可以把它归属于旅游类型中的(A)
A、观光型
B、度假保健型
C、公务型
D、宗教型
2014年国度长假,在南昌某高校上大学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
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北京。
但是,他们每个人只有不足1000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
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
(1)旅游选择的主要理由是(A)
A、旅游费用
B、交通条件
C、身体状况
D、旅游观光地
(2)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A)
A、娱乐消遣
B、参观学习
C、市场购物
D、接受教育
2015年“五一”期间,北京市某中学李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参加了“神州国际”旅行社组织的“山·水·圣人”旅游团,去山东旅游。
据此回答。
1、李老师参加的旅游社属于旅游活动的(C)
A、旅游主体
B、旅游客体
C、旅游媒介
D、旅游资源
2、从旅游活动的游览区域看,李老师一行人的旅游活动属于(B)
A、跨国旅游
B、全国性旅游
C、观光型旅游
D、区域性旅游
三、中级练习
1、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①旅游者,旅游活动中的
②旅游资源:旅游的,是旅游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③旅游服务业:旅游业的,是联系旅游者和资源资源的纽带。
2、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1)按游览区域划分
①国内旅游:在我国又可分为旅游、旅游和全国性旅游三种具体形式
②国际旅游:可分为旅游、洲际旅游和旅游等。
(2)按旅游目的分
①主要类型,包括、度假保健、、宗教和购物五种主要类型。
②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型。
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开始步入和购物型旅游行列。
四、高级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澳门的名胜古迹很多。
有炮台、寺庙、牌坊等,澳门现代化旅游设施齐全,有公园、海滨浴场,这些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到此观光旅游。
澳门旅游业中以博彩业著称于世,每年到澳门的数百万港客和外籍游客大都是为赌博而去的。
博彩业主要有博彩娱乐、赛狗、赛马车、回力球、铺票5种。
2015年,第八届APEC旅游部长会在澳门召开,接待游客数量从回归时的700多万人次,飙升至近3 000万人次。
回归15年,旅游业正深刻地改变着澳门。
(1)上述材料中描述的旅游主体是____________,旅游客体是____________。
(2)到澳门旅游,内容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游览区域所划分的旅游活动,台湾人到澳门旅游应属____________类型,美国人到澳门旅游属____________类型。
2、读下面山东济南某学生的作文片断,回答问题。
“今年寒假,我随同父母到远在澳大利亚的叔叔家过春节。
……期间,叔叔陪同我们参观了悉尼歌剧院、悉尼水族馆、悉尼国家公园、澳大利亚大堡礁等旅游景点,并品尝了许多国外美食……这是我过得最愉快的一个春节。
”
该学生描述的活动属于旅游活动吗?如果是,该旅游活动属于哪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