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探针方块电阻原理
四探针测试电阻率实验指导

可以看到,探针 2 处的电势 V2 是处于探针点电流源+I 和处于探针 4 处的点
电流源-I 贡献之和,因此: I 1 1 V2 ( ) ………………… (3) 2 s 2s 同理,探针 3 处的电势 V3 为
V3 I 1 1 ( ) …………………… (4) 2 2s s
图 1 测量方阻的四探针法原理
对半无穷大均匀电阻率的样品, 若样品的电阻率为 , 点电流源的电流为 I, 则当电流由探针流入样品时,在 r 处形成的电势 V( r ) 为
V( r ) I ………………………(1) 2 r
同理,当电流由探针流出样品时,在 r 处形成的电势 V( r ) 为
R 单位为 / 。可见, R 阻值大小与正方形的边长无关,故取名为方块电
阻,仅仅与薄膜的厚度有关。用等距直线排列的四探针法,测量薄层厚度 d 远小 于探针间距 s 的无穷大薄层样品,得到的电阻称之为薄层电阻。
图 2 薄层电阻示意图 在用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的电阻率时, 要求探头边缘到材料边缘的距离远远 大于探针间距,一般要求 10 倍以上;要在无振动的条件下进行,要根据被测对 象给予探针一定的压力, 否则探针振动会引起接触电阻变化。光电导和光电压效 应严重影响电阻率测量, 因此要在无强光直射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半导体有明显 的电阻率温度系数, 过大的电流会导致电阻加热,所以测量要尽可能在小电流条 件下进行。 高频讯号会引入寄生电流,所以测量设备要远离高频讯号发生器或者 有足够的屏蔽,实现无高频干扰。
实验名称: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的电阻率和方块电阻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材料电阻率和方块电阻的基本原理。 2.掌握半导体电阻率和方块电阻的测量方法。 3. 掌握半导体电阻率和方块电阻的换算。 4.了解和控制各种影响测量结果的不利因素。
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

一、引言 电阻率是反映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虽然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很多, 但由于四探针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精确度高、测量范围广,而且对样品形状无严 格要求,不仅能测量大块材料的电阻率,也能测量异形层、扩散层、离子注入层及外 延层的电阻率,因此在科学研究及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利用。 本实验是用四探针法测量硅单晶材料的电阻率及 pn 结扩散层的方块电阻。通过 实验,掌握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对具有各种几何形状样品的修 正,并了解影响测量结果的各种因素。 二、原理 1、 四探针法测量单晶材料的电阻率 最常用的四探针法是将四根金属探针的针尖排在同一直线上的直线型四探针法,如 图 2.1 所示。当四根探针同时压在一块相对于探针间距可视为半无穷大的半导体平坦表 面上时,如果探针接触处的材料是均匀的,并可忽略电流在探针处的少子注入,则当电 流 I 由探针流入样品时,可视为点电流源,在半无穷大的均匀样品中所产生的电力线具 有球面对称性,即等势面为一系列以点电流源为中心的半球面。样品中距离点电源 r 处 的电流密度 j,电场ε和电位 V 分别为
0
式中 q 为电子电荷,u 为扩散层中多数载流子的迁移率。因此,可引入扩散层平均电阻 率 ,可以证明,
R X j C 0
三、实验装置
V23 X j ............(15) I
实验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四探针头、电流调节装置、电压测试仪。 1、 四探针头 四根探针头要等距离地排列在一直线上,探针间距要固定(通常约为 1mm 左右) , 游移度要小。探针头地曲率半径约为 50um 左右,探针之间的电绝缘性能要好。为了 使探针和样品形成较好的欧姆接触,要求探针与待测材料有较低的接触电势差,而且 探针和样品之间要加一定的压力(每根探针压力为 100-200g) 。因此,探针要用导电 性能好的硬质、耐磨金属制成,通常采用钨、碳化钨、锇铱合金、合金钢等。 2、 电流调节装置 四探针法的测试电路如图 2.2 所示。
半导体物理-四探针方法测电阻率

5、将工作选择档置于“调节”,电流调节在I =6.28=C,C为探针几何修正系数。
1.显示板 2、单位显示灯 3、电流量程开关 4、工作选择开关 (短路、测量、调节、自校选择)5、电压量程开关6、输入插 座7、调零细调8、调零粗调9、电流调节10、电源开关11、电 流选择开关 12、极性开关
2.四探针测试探头:探针间距:1mm;游 移率:±1.0%;探针:碳化钨 Φ0.5mm 压力:0~2kg可调。
(a)块状和棒状样品体电阻率测量: 由于块状和棒状样品外形尺寸与探针间距 比较,合乎于半无限大的边界条件,电阻 率值可以直接由(1)、(2)式求出。
(b)簿片电阻率测量 簿片样品因为其厚度与探针间距比较, 不能忽略,测量时要提供样品的厚度形 状和测量位置的修正系数。
电阻率值可由下面公式得出:
C
V I
G(W S
)D( d S
)
0G(WS
)D( d S
)
式中:ρ0 为块状体电阻率测量值;
W:为样品厚度(um);S:探针间距(mm);
G(W/S)为样品厚度修正函数,可由附录IA位置的修正函数,可由附
录2查得。W/S<0.5时,实用。
当圆形硅片的厚度满足W/S<0.5时,电阻率为:
0
W S
1 2 ln 2
D(d ) S
2、带扩散层的方块电阻测量 当半导体薄层尺寸满足于半无限大时:
R0
(V
ln 2 I
)
4.53V I
若取I = 4.53 I0,I0为该电流量程满度值, 则R0值可由数字表中直接读出的数乘上10 后得到。
<三> 仪器结构特征
四探针方法测电阻率原理公式推导

• 为克服测试时探针与样品接触时产生的接触 电势和整流效应的影响。本仪器设立有“粗 调”、“细调”调零电路能产生一个恒定的 电势来补偿附加电势的影响。
• 仪器自较电路中备有精度为0.02%、阻值为 19.96的标准电阻,作为自校电路的基础,通 过自校电路可以方便地对数字电压表精度和 恒流源进行校准。
2.四探针测试探头:探针间距:1mm;游 移率:±1.0%;探针:碳化钨 Φ0.5mm 压力:0~2kg可调。
在半导体材料断面测量时:直径范围 Φ15~100mm,其高度为400mm,如果要对大 于400mm长单晶的断面测量,可以将座体的 V型槽有机玻璃板取下,座体设有一个腰形 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设支衬垫块使晶体 长度向台下延伸,以满足测量长单晶需求, 测试架有专门的屏蔽导线插头与电气箱联结。
<四> 实验步骤
<五> 注意事项
1、电流量程开关与电压量程开关必须放在 下表所列的任一组对应的量程
电压 量程
2V 200mV 20mV 2mV 0.2mV
电流 100mA 10mA 1mA 100μA 10μA 量程
2、 电阻(V/I)测量,用四端测量夹换下回探 针测试架,按下图接好样品,选择合适的电压 电流量程,电流值调到10.00数值,读出数值为 实际测量的电阻值。
1、测试准备:电源开关置于断开位置,工作 选择置于“短路”,电流开关处于弹出切断 位置。将测试样品放在样品架上,调节高度 手轮,使探针能与其表面保持良好接触。
2、打开电源并预热1小时。
3、极性开关置于上方,工作状态选择开关置于 “短路”,拨动电流和电压量程开关,置于 样品测量所合适的电流、电压量程范围。调 节电压表的粗调细调调零,使显示为零。
四探针法测量原理图
方块电阻 四探针)

方块电阻Technology 2009-08-12 22:53 阅读15 评论0字号:大中小ohms per square,薄层电阻又称方块电阻,其定义为正方形的半导体薄层,在电流方向所呈现的电阻,单位为欧姆每方。
简单来说,方块电阻(Sh eet Resistance)就是指导电材料单位厚度单位面积上的电阻值。
简称方阻,理想情况下它等于该材料的电阻率除以厚度。
方块电阻有一个特性,即任意大小的正方形边到边的电阻都是一样的,不管边长是1m还是0.1m,它们的方阻都是一样,这样方阻仅与导电膜的厚度和电阻率有关。
方块电阻计算公式:R=ρL/ S ,ρ为物质的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Ω. m),L为长度,单位为米(m),S为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长宽相等时,R=ρ/h ,h为薄膜厚度。
材料的方阻越大,器件的本征电阻越大,从而损耗越大。
假设电流流经一个二维方块,定义等长宽的一个横面微元,电流流经方向上的偏压与电流大小(载流子N和所带电荷大小Q的函数)比值就是方块电阻,方块电阻对厚度积分可以得到电阻率,方块电阻只与材质有关。
广义上将其抽象为一个静电场的半球,对电场半径求得微元电阻的大小也叫方块电阻。
用于离子注入或导电薄膜的工艺监控,主要关心方块电阻绝对值与均匀性,离子注入方块电阻反映剂量,导电薄膜方块电阻反映厚度,方块电阻是电路设计人员和工艺操作人员的一个接口。
电路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工艺库把实际的电阻值转换成方块电阻,而工艺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方块电阻确定实际的电阻值。
对于薄膜:厚度越大,电阻越小.厚度越小,电阻越大.什么是方块电阻蒸发铝膜、导电漆膜、印制电路板铜箔膜等薄膜状导电材料,衡量它们厚度的最好方法就是测试它们的方阻。
什么是方阻呢?方阻就是方块电阻,指一个正方形的薄膜导电材料边到边“之”间的电阻,如图一所示,即B边到C边的电阻值。
方块电阻有一个特性,即任意大小的正方形边到边的电阻都是一样的,不管边长是1米还是0.1米,它们的方阻都是一样,这样方阻仅与导电膜的厚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二四探针法测试硅片的电阻率

实验二四探针法测试硅片的电阻率一、实验目的1.掌握方块电阻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四探针法测量方块电阻的原理;3.学会操作四探针测试仪。
二、实验原理1.方块电阻对任意一块均匀的薄层半导体,厚W,宽h,长L。
图1 薄层半导体示意图如果电流沿着垂直于宽和厚的方向,则电阻为,当L = h时,表面成方块,它的电阻称为方块电阻,记为式中的方块电阻口R 与电阻层厚度h 和电阻率r 有关,但与方块大小无关,这样得到对于一扩散层,结深为x j,宽h,长L,则。
定义L=h 时,为扩散层的方块电阻,这里的r 、s 均为平均电阻率和平均电导率。
若原衬底的杂质浓度为N B(x) ,扩散层杂质浓度分布为N(x),则有效杂质浓度分布为N eff(x)=N(x)- N B(x)。
在x = x j 处,N eff(x)= 0。
又假定杂质全部电离,则载流子浓度也是N eff(x)。
则扩散层的电导率分布为=N eff(x)qμ,对结深的方向进行积分求平均,可得到σ(x)=1ρ(x)若m 为常数,由(3)式,有。
其中表示扩散层的有效杂质总量。
当衬底的原有杂质浓度很低时,有N eff(x)≈N x ,则因此有2.四探针法测扩散层的方块电阻将四根排成一条直线的探针以一定的压力垂直地压在被测样品表面上,在1、4 探针间通过电流I(mA),2、3 探针间就产生一定的电压V(mV)。
(如图)图2 直线四探针法测试原理图材料电阻率式中C 为探针修正系数,由探针的间距决定。
当试样电阻率分布均匀,试样尺寸满足半无穷大条件时式中:S1,S2,S3 分别为探针对1 与2,2 与3,3 与4 之间的距离,探头系数由制造厂对探针间距进行测定后确定,并提供给用户。
每个探头都有自已的系数。
C≈6.28±0.05, 单位为cm (7)(a)块状或棒状样品体电阻率测量:由於块状或棒状样品外形尺寸远大於探针间距,符合半无穷大的边界条件,电阻率值可直接由(5)式求出。
四探针方法测电阻率(原理公式推导) PPT

5、仪器在中断测量时应将工作选择开关置于 “短路”;电流开关置于弹出断开位置。
电阻率值可由下面公式得出:
C V IG (W S)D (d S)0G (W S)D (d S)
式中:ρ0 为块状体电阻率测量值; W:为样品厚度(um);S:探针间距(mm); G(W/S)为样品厚度修正函数,可由附录IA或附录 1B查得; D(d/S)为样品形状和测量位置的修正函数,可由附 录2查得。W/S<0.5时,实用。 当圆形硅片的厚度满足W/S<0.5时,电阻率为:
0W S2l1n2D(dS)
2、带扩散层的方块电阻测量 当半导体薄层尺寸满足于半无限大时:
V
V
R0
( )4.53
ln2 I
I
若取I = 4.53 I0,I0为该电流量程满度值, 则R0值可由数字表中直接读出的数乘上10 后得到。
<三> 仪器结构特征
• 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主体部分由高灵敏 度直流数字电压表、恒流源、电源、DCDC电源变换器组成。为了扩大仪器功能 及方便使用,还设立了单位、小数点自 动显示电路、电流调节、自校电路和调 零电路。
• 温度影响电阻率,从面影响电阻
• p=p1(1+aT),p1为该材料0摄氏度时的电阻 率, a叫电阻的温度系数,不同材料的电阻 温度系数不同
• 由R=p*l/s p=p1(1+aT),得
• R=R1(1+aT) 同理,R1为0摄氏度时的电阻
• R=p*l/s(p—电阻率查表求;l—电阻长度 ;s—与电流垂直的电阻截面面
• 为克服测试时探针与样品接触时产生的接触 电势和整流效应的影响。本仪器设立有“粗 调”、“细调”调零电路能产生一个恒定的 电势来补偿附加电势的影响。
四探针法原理范文

四探针法原理范文四探针法(Four-Point Probe Technique)是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用于测量材料的电导率。
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电阻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种材料,包括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
四探针法的原理基于哦米定律(Ohm's Law)和电流的分布规律。
四探针法采用四个电极探针,这些电极探针被均匀地排列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的形状上。
其中两个电极被用来提供电流,另外两个电极被用来测量电压。
通过施加电压和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电阻和电导率。
要进行四探针法的测量,首先需要将待测材料安装在一个平坦且电绝缘的基底上。
然后,四个电极探针均匀地接触到材料表面上,确保电极探针与材料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接下来,通过两个电极探针之间施加直流电流,通常为几毫安到几安之间的范围。
然后,通过另外两个电极探针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四探针法的原理基于哦米定律,它说明了电流通过导体时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按照哦米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V)与电流(I)之间的比值:R=V/I。
在四探针法中,两个电极探针之间施加电压,另外两个电极探针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通过测量电压差和电流,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电阻。
四探针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减小电极接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由于电流传输和电压测量是通过两组电极完成的,相对于常规的两探针法,四探针法能够减少由于电极接触质量差异所引起的误差。
此外,四探针法还可以测量非均匀材料的电阻分布,因为四个电极探针可以提供局部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因此,四探针法在研究电阻和电导率等材料特性时非常有用。
然而,四探针法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它只能适用于平坦表面上的测量。
如果表面不平坦或不均匀,四探针法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四探针法对电流的选择和正确连接也很重要。
如果选取的电流过大或过小,或者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引线或接触不良,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因此,在使用四探针法进行测量时,需要仔细选择适当的参数和正确的连接方式,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探针方块电阻原理
四探针方块电阻原理是一种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方法。
使用四个导电探针将电流引入样品,同时测量样品上的电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样品的电阻率。
在四探针方块电阻原理中,导电探针的位置和间距都是固定的,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该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四探针方块电阻原理可以有效地测量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包括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对于导体,通常会使用低电流强度进行测量以防止过热和损坏样品。
对于半导体和绝缘体,需要使用更高的电流强度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总之,四探针方块电阻原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