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高一-《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形容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天气冷暖。
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
(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
2.一词多义(1)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灭族士大夫之族.,曰诗曰弟子云者:名词,类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2)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 事物的状态,“……的样子”或师焉.,或不焉.: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且焉.置土石:兼语词,于何,在哪里(3)而⎩⎪⎨⎪⎧ 骊山北构而.西折:连词,表示顺承关系不敢言而.敢怒: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谁得而.族灭也: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4)举⎩⎪⎨⎪⎧ 戍卒叫,函谷举.:动词,拔、攻占吾力足以举.百钧:动词,举起举.世无双:副词,全3.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蜀山兀.,阿房出:形容词作动词,指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
(3)骊山北.构而西.折:名词作状语,从北面,向西面。
(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5)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词作状语;“弦”,名词作动词,弄弦,弹琴。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词的意动用法。
(7)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词作动词,灭族。
(8)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前者指收藏的珍宝,后者指聚敛的金玉。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哀;“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4.文言句式(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省略句,长桥卧(于)波。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摘要:一、前言二、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概述1.什么是文言文2.部编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的重要性三、具体篇目介绍1.《论语》1.《论语》的基本信息2.《论语》中的经典名句2.《孟子》1.《孟子》的基本信息2.《孟子》中的经典名句3.《庄子》1.《庄子》的基本信息2.《庄子》中的经典名句4.《左传》1.《左传》的基本信息2.《左传》中的经典名句5.《诗经》1.《诗经》的基本信息2.《诗经》中的经典名句6.《离骚》1.《离骚》的基本信息2.《离骚》中的经典名句四、学习建议1.如何高效背诵文言文2.背诵文言文的益处正文:【前言】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中,文言文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部编版高一语文教材精选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名篇,这些篇目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了解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这些必背文言文进行概述和具体篇目介绍,并提供一些学习建议。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概述】文言文是古代汉语文献的载体,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包括了《论语》、《孟子》、《庄子》、《左传》、《诗经》和《离骚》等经典篇目,涵盖了先秦诸子、历史、诗歌等多种文体,展示了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
【具体篇目介绍】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名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等,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仍有很大的启示。
2.《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以雄辩著称。
书中的一些名句,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等,传递了仁爱、正义等儒家价值观。
3.《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以寓言、讽喻等形式阐述了道家的哲学观念。
书中的名句,如“逍遥游”、“庖丁解牛”等,展示了道家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4.《左传》《左传》是一部历史散文,以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左丘明的名字命名。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课文原文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八课《登高》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创作背景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
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
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
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
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1.诵读课文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渚(zhǔ)清作(zu)客霜鬓(bìn)浊(zhuó)酒3.词语注解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语文高一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一、语文基本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二、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3、划分文章结构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
4、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明中心,亮出主旨;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承上启下,自然衔接;前后照应,和谐统一;侧面烘托,间接映衬;后文铺垫,埋下伏笔;增强语言,突出特征。
统编版部编本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语境)默写复习资料

统编版部编本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语境)默写复习资料提示: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材中新课程标准高考推荐背诵篇目《梦游天姥吟留别》《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琵琶行》《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古诗诵读篇目:《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
2.《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
3.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 ,?4. 《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回忆的两句是:,。
5.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句是:,,。
6.《沁园春·长沙》中“,”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7.《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8.《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
9.《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理解性默写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2019版)(部编版)_第一单元(单元总结)

统编版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总结(一)知识要点【文学常识】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选自《毛泽东诗集》。
词(1)定义:词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句式长短不一。
作为诗歌的一种,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
(2)分类: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中调(59-90)、长调(≥91字)。
根据段落片数分,又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根据创作风格又可分豪放派、婉约派两大类。
(3)词牌: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它决定词的句数、字数和平仄。
《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长沙”是词的题目。
2.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
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
现代诗歌特点主要有:(1)形式自由,分行排列。
(2)内涵开放;(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代表作《女神》等。
2.2《红烛》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
部编版高一语文劝学课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语文劝学课文及知识点引言语文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要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不仅需要重视课堂学习,还需要积极阅读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介绍部编版高一语文劝学课文及相关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语文。
一、劝学课文简介1. 《让我们读诗吧》这篇课文是由刘和珍所写,主要讲述了诗歌的美丽和魅力。
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的力量,了解诗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篇课文选自《论语》中的一段话。
主要阐述了小事、小恶的危害以及它们对人性的侵蚀。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注重小事、小恶,才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品质的人。
3. 《论语选读》这篇课文选自《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
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阐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相关知识点解析1. 诗歌的美丽与魅力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
在《让我们读诗吧》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美丽和魅力。
通过阅读优秀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2. 小事、小恶的危害《勿以恶小而为之》这篇课文中,告诫我们不要忽视小事、小恶,因为它们在不经意间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小事、小恶的危害可能表现为:形成不良习惯、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损害自己的形象等等。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注重细节,做一个有品质的人。
3.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行为准则《论语选读》这篇课文中,阐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孝道、仁爱、诚信等价值观念。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人教部编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通假释义鼓瑟希(“希”同“稀”,稀疏)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古今异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古义: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
)一词多义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道,指是非准则)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计量面积用语)且操善用兵,变化无方(名词,常规,常法)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副词,将,刚刚)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连词,假如,如果)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介词,至于)宗庙之事,如会同(连词,或者)以:则何以哉(动词,做)以吾一日长乎尔(连词,因为)加之以师旅(介词,用)而: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承)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摄乎大国之间(动词,夹处)加之以师旅(动词,加到……上)比及三年(介词,及,等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动词,等待)如会同(动词,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吾与点也(动词,赞成)其言不让(动词,谦让)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如会同,端章甫(端,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名词用作动词,戴着礼帽)浴乎沂,风乎舞雩(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三子者出,曾晳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在后面)(2)形容词的活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相;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相)可使足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3)动词的活用异乎三子者之撰(动词用作名词,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文言句式(1)宾语前置句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则何以哉(即“则以何哉”)(2)状语后置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即“以师旅加之,以饥馑因之”)异乎三子者之撰(即“乎三子者之撰异”)浴乎沂,风乎舞雩(即“乎沂浴,乎舞雩风”)为国以礼(即“以礼为国”)文化知识(1)千乘之国 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高一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学科是学生扎实语文基础的关键阶段,为了帮助同学
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知识点,下面将对部编版高一语文教材中的
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供同学们参考。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高一语文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
1. 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文言的特点、文言的基本解题方法、
常用的文言修辞手法等。
2. 文言文阅读
在文言文阅读中,要重点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理解思路、分析方法,以及语法结构的理解和应用。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高一语文教材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涉及现
代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形式的阅读理解和欣赏。
1. 散文阅读
对于散文阅读,需要掌握阅读策略,如快速浏览、精读细品、逻辑分析等,同时要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主题思想以及语言表
达方式。
2. 小说阅读
在小说阅读中,重点应掌握人物形象分析、情节解析、主题
思想等方面的理解和阐释。
3. 诗歌阅读
对于诗歌阅读,要注重理解诗歌的韵律、意象、押韵等特点,同时要把握诗人的用词、表达方式和意境的构建。
三、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功,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
面的运用和扩展。
1. 词汇运用
在词汇运用方面,要掌握词义辨析、词语搭配、成语的应用等,同时注意词语的用法和含义。
2. 语法运用
语法是语言的基础,要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句子
成分、句子结构、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
3. 修辞手法
修辞是语言的美化和艺术化的手段,要熟悉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并能够运用到作文和阅读理解中。
四、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高一语文学科的重要考核内容,包括古文写作、现代文写作和作文阅读与写作等方面。
1. 古文写作
古文写作要以文言文为基础,要熟悉古文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并能够运用到古文文言文的仿写和创作中。
2. 现代文写作
现代文写作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连贯性和逻辑性,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同时要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 作文阅读与写作
作文阅读与写作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要阅读优秀作文,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和表达方式,并注重自己的写作实践。
综上所述,部编版高一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归纳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同学们在学习
和复习过程中,要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点,提高语文能力,顺利通过高一语文学科的考核。
同时,要注重思维的拓展和批判
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
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