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三色敷药

合集下载

仙方活命饮配合三色敷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0例

仙方活命饮配合三色敷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0例

仙方活命饮配合三色敷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0例
任国飞;孙玉明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3(33)11
【摘要】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配合三色敷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

治疗组采取中药口服配合冷敷外加三色敷药外敷,对照组冷敷外加三色敷药外敷。

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
时段的临床症状,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积分开始有显著性差异,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方面,治疗组
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仙方活命饮配合三色敷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有显著
疗效。

【总页数】2页(P1938-1939)
【关键词】急性踝关节扭伤;仙方活命饮;冷敷;三色敷药
【作者】任国飞;孙玉明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7
【相关文献】
1.冷敷和石氏三色敷药外敷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 [J], 徐国华
2.手法配合外敷药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74例报告 [J], 章建华
3.三色敷药与冷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研究 [J], 余燕;
4.急性外踝扭伤运用手法配合外敷药治疗的效果观察 [J], 杨承强
5.三色敷药与冷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研究 [J], 胡劲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晨隽堂神农石氏筋骨保健贴专业知识

晨隽堂神农石氏筋骨保健贴专业知识

神农石氏筋骨保健贴专业知识我们膏药叫晨隽堂神农石氏筋骨保健贴,这个是我们的产品全称,大家都看到,我们的膏体是黑色的,也就是膏药界最顶级的:黑膏药!我们的膏药是由58味中草药制作而成,并且搭配永磁片和远红外粉让我们中草药成份可以快速发挥作用,通过我们的血液循环进行排湿、排寒、排毒。

我相信大家都观察过我们的膏药的一个厚度,大家有没有发掘我们膏药的厚度是非常厚的,一般的膏药的重量是3-5G,我们的神农贴一贴是可以达到10G。

大家都看到,其他品牌的膏药一般是正常的是贴6-8个小时,最长的是贴24个小时,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不能贴大久,贴大久就会产生过敏,我们的神农贴最长的时间是可以帖到72个小时,而且是不会出现过敏的现象。

我们膏药最外面的一层胶纸叫热熔胶,其实热熔胶也是一类医用的胶布,防水性能好,透气性好,粘性也是很好的。

特别是在夏天,防水、防汗其实是很关键的。

活动量如果增加的话像我们这款升级版的膏药它都是不容易掉的。

洗澡也不会容易掉,我们膏药的胶托,它是起到一个防水的作用,夏天使用起来是特别方便的。

我们的神农石氏筋骨保健贴不仅没有刺鼻的胶味,而且还有天然淡淡的药物的香味,闻起来非常舒服。

[shudong7787]好,以上所讲的呢,就是咱们膏药简单的介绍。

那么第二点我给大家说一下贴膏药出现的身体感受和身体反应。

第一个现象:热。

热,说明人体在排寒,促进血液循环。

也有少部分会感觉到凉,那是因为我们的膏药里面有冰片的一种成分,有个别顾客他因体质比较虚,所以帖我们的膏药上去的时候,他血液循环没有那么快的时候它们感觉到凉。

这个都是身体正常的反应和现象。

第二个现象:就是辣。

说明体内寒气比较重,局部经络有淤堵。

第三个现象:就是痒,大部分顾客有反映这种痒的现象,很多不知道的都以为是过敏,其实这是湿气、寒气还是风气在通过我们皮肤表面往外排解出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痒的现象。

因为风湿寒三大邪气它是不能够通过我们的汗液、尿液还有粪便排出体外的。

石氏伤科

石氏伤科

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秘方石筱山(1904-1964)、石幼山(1910-1981)昆仲为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

石氏治伤,注意整体调治,内外兼顾,善于有所侧重地综合应用手法、外治、内服、针刺以理伤续断,尤其擅长用巧劲正骨上骱理筋及结合体质、兼邪辨证施以内治方药。

损伤论治,石氏主张气血兼顾。

筱山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提出气血兼顾时要以气为主。

损伤以后,瘀血为患,宜治血为先,但攻逐不能伤正,康复更须扶助正。

石氏又认为损伤亦有虚实之别,虚人受伤是本虚标实,重访瘀著亦是本虚标实,积劳所致的劳损或劳伤更是以虚为主。

石氏还注意治伤须留意兼邪,诸如风寒痰湿之类。

幼山先生尤重从痰取治。

气滞血瘀,失于流畅,即易成痰,痰瘀胶凝致使症情顽笃,慢性损伤易有外邪兼夹,也使痰浊湿滞留注骨节筋络,生诸变证。

内服外治顾其治痰能使疗效更见显著。

石氏以其几代的经验,有系统的外敷内服秘方验方,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石氏仍不断增删修订,使其更臻完善。

内服诸方更非一成不变,检病情不同及对药物认识的深化,随证变化。

(石印玉施杞)方名:三色敷药【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一切伤筋骨折,青紫肿胀,疼痛难忍,亦治陈伤及寒湿痹痛。

【处方组成】紫荆皮、黄金子、全当归、西赤芍、大丹参、淮牛膝、片姜黄、五加皮、宣木瓜、西羌活、独川活、香白芷、威灵仙、天花粉、青防风、木防已、川抚芎、左秦艽、生甘草、番木鳖。

【辨证加减】无【临床疗效】无【处方来源】无【按语】[制备与用法]上药研细末,和匀,用饴糖适量调和如糊状,置缸内备用。

摊于韧性纸张或纱布垫上,约0.4-0.5厘米厚,上盖桑皮纸,外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3至5日更换。

需要时可在桑皮纸上局部或全部加其它药膏或掺药。

--------------------------------------------------------------------------------方名:损伤风湿膏【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舒筋健骨,通利关节。

g石氏伤科对骨折延缓愈合的治疗经验

g石氏伤科对骨折延缓愈合的治疗经验

#学习园地#石氏伤科对骨折延缓愈合的治疗经验桂石仰山(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上海200002)骨折延缓愈合是指不同部位的骨折经处理后愈合速度缓慢,已超出该类骨折正常临床愈合时间较多,骨折端尚未连接,且患处仍有疼痛、压痛、纵轴叩击痛、异常活动(除已行内固定和腕舟状骨骨折)等现象。

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可见,骨折端骨痂稀少,骨折断端无硬化或不完全硬化,骨髓腔尚未封闭。

骨折延缓愈合是某些骨折的常见后遗症,是伤骨科临床上的疑难病。

传统治疗是植骨加固定,但效果不甚理想。

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

石氏伤科肇始于石兰亭,奠基于石晓山,发展于石筱山、石幼山,拓展于石仰山。

宗薛己/十三科一理贯之0的整体思想,形成了/气血兼顾,以气为主,以血为先0;/筋骨并重,内和肝肾0;/调治兼邪,独重痰湿0;/勘审虚实,施以补泻0的理论特色。

现就石氏伤科治疗骨折延缓愈合的点滴经验作一简单的总结。

1中医理论骨折逾期不能连接,多见于血供较少部位的骨折;严重骨折伴有大块骨缺损;开放性损伤伴有感染;屡经粗暴或不正确的复位手法;不恰当的内、外固定或年老禀赋素弱的患者。

一般而言,当责之肝肾气血虚衰,筋骨欠于充养,断端修复无能所致。

石氏伤科认为主要是由于/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气虚不能充达,无以生髓养骨0,故强调此证当从虚损论治。

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掌握动、静结合的原则。

其处方用药总不离乎益肝肾填精髓;健脾胃益气血以调其内,使断端能得充养。

在调益整体的同时,对断端局部的外治采用外敷三色敷药加红玉膏、接骨丹及夹缚固定。

2整复手法反复多次、手法粗暴的整复是造成骨折延缓愈合的主要因素。

既加重了软组织的损伤及血循环障碍,还使存在于骨或骨膜中具有生长潜能的细胞遭受损害。

因此,手法整复骨折时切忌粗暴,强行凑合而再伤筋骨,尽量早期整复,且力求一次或少次成功。

主张轻柔有力,乘其势而行之。

亦可在相对牵引下,挤捏或轻叩患处,以使断端或碎骨片尽可能得以紧密接触,在不影响日后功能活动的前提下,可不必强调解剖复位。

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1三色敷药

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1三色敷药

(珍藏版)全国伤骨科名老中医秘方验方选的计划...一、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1.三色敷药2.损伤风湿膏3.阳和痰核膏4.红玉膏5.三黄膏6.碧玉膏7.黑虎丹8.桂麝丹9.接骨丹10.铁扇散11.金?膏12.筋骨酸痛药水13.朱砂膏14.红粉散15.麒麟散16.化瘀续断丸17.健筋壮骨丹18.活血舒筋丸19.理气止痛丸20.和营理气丸21.安脑宁神丸22.健腰定痛丸23.固腰补肾丸24.新伤续断汤25.牛蒡子汤26.柴胡细辛汤27.理气止痛汤28.鲜金斛汤29.柴胡桔梗汤30.损腰汤31.固腰汤32.腰背和营汤33.地龙汤34.调中保元汤二、王氏伤科(王子平)1.消瘀止痛药膏2.舒筋活络药膏3.接骨续筋药膏4.温经通络药膏5.坚骨壮筋伤膏药方6.舒筋活络药水7.舒筋活络伤油膏8.上肢损伤洗方9.下肢损伤洗方10.化瘀承气汤11.三黄宝蜡丸12.活血散瘀汤13.清心解毒汤14.活血定痛汤15.续骨活血汤16.夺命接骨丹17.活血舒筋汤18.蠲痹汤19.治伤大红丸三、魏氏伤科(魏指薪)1.安神定魄方2.川芎钩藤汤3.五香调气化瘀汤4.定心安神汤5.脑震伤方6.洗头方7.下颌洗方8.伸筋活血汤9.二陈舒肺汤10.行气通络止痛汤11.腰脊胸腔洗方12.生地白芍汤13.地龙汤14.丁桂散15.舒筋活血汤16.化瘀汤17.大活血汤18.痹痛汤19.外擦药酒方20.祛风活血洗方21.化瘀洗方22.三圣散四、施氏伤科(施维智) 9591.吊伤膏2.截血膏3.祛伤续骨膏4.接骨膏5.伤筋药水6.行气化瘀汤7.和营理气汤8.顺肺和营汤9.上肢化瘀汤10.下肢化瘀汤11.上肢续骨汤12.下肢续骨汤13.坚骨通络汤14.坚骨健步汤15.和营通络汤16.养血疏风汤17.疏风健步汤18.养血健步汤19.地龙舒腰汤20.化瘀能络汤21.补肾健腰汤22.育阴健腰汤23.安神化痰汤24.补肾健脑汤五、陆氏伤科(陆银华)1.琥珀安神方2.伤科危症夺命丹3.镇神丸4.二龙一珠汤5.荆芥头痛方6.头晕六味汤7.还少丹8.通气散9.还睛汤10.癫狂梦醒汤11.龙虎汤12.可保立苏汤13.祛瘀解毒汤14.破血汤15.川羌活汤16.腰痛九味17.参附回阳汤18.腰斩方19.妊娠腰痛方20.补腰方21.海底方22.琥珀三七散23.六仁三生汤24.歪嘴方25.伤膏26.四黄消肿软膏27.生肌散六、林氏伤科(林如高) 9801.风伤丸2.跌打补骨丸3.养营丸4.续骨丸5.回生散6.芎芷汤7.疏风活血汤8.顺气宽胸汤9.祛风散瘀汤10.补肾壮骨汤11.活血镇痛汤12.消炎退肿汤13.跌打营养汤14.风伤伸筋汤15.安神止痛汤16.通窍祛瘀汤17.祛风通络汤18.复苏汤19.清热凉血汤20.理气补血汤21.新伤跌打汤22.旧伤跌打汤23.顺气祛瘀汤24.散结利气汤25.透骨养筋汤七、刘氏伤科(刘寿山)1.接骨紫金丹2.舒筋壮力丸3.努伤化瘀丸4.补肾养血丸5.外敷接骨散6.外敷正骨散7.消肿化瘀散8.外敷活化散9.外敷生长散10.外敷壮力散11.腾药八、郭氏伤科(高云峰) 9931.清心药2.健项药3.下肢瘫方4.上肢瘫软方5.落枕方 6.桃奴泽兰汤7.胳膊疼方8.肘臂麻木方9.关节伤力肿痛方10.解郁失笑散11.季肋气滞作痛方12.腰伤气滞作痛方13.腿不能行方14.清肺止血散15.消下破瘀汤16.治瘫痪方九、郑氏伤科(郑怀贤)9991.二号新伤药2.三号新伤药3.四号新伤药4.五号新伤提骨药5.一号旧伤药6.二号旧伤药7.三号旧伤药8.四号旧伤药9.五号旧伤药10.一号接骨药11.二号接骨药12.三号接骨药13.四号接骨药14.六号接骨药15.七号接骨药16.一号活络膏17.二号活络膏18.一号接骨丸19.二号接骨丸20.冷膝丸21.活络酒22.风湿酒23.人参三七酒24.五加皮酒后记1008附录。

石氏伤科辨治膝骨关节炎临证经验撷菁

石氏伤科辨治膝骨关节炎临证经验撷菁

石印玉先生针对本病“ 本痿标痹” “ 以筋为主” 的特点,
4 ] 还创新性提出养血软坚、 养筋柔肝的治法 [ 。
2 . 2 效验方药 在本病的临证用药方面, 石印玉、 石
1 2 ] 关桐 [ 擅用石氏伤科验方“ 牛蒡子汤” 。方中牛蒡子
祛痰除风、 疏风通络, 僵蚕祛风通络、 化痰解痉, 秦艽、 独活舒筋和血, 白芷、 川芎芳香通窍、 活血破瘀, 法半夏 燥湿化痰、 消痞散结, 白蒺藜行气血、 散瘀结, 牛膝、 威 灵仙祛风湿而利关节。石仰山临证重视从“ 痛痹” 着手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a n d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a n dt r e a t m e n t o f k n e e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i nS h i ’ s T r a u m a t o l o g y .I t i s a r g u e dt h a t ;i t st r e a t m e n t f o c u s e so ni n t e r n a l a n de x t e r n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 ds i n e wa n db o n eb y k 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i s d u et of l a c c i d i t ya n d / o r o b s t r u c t i o ni np a t h o g e n e s i s r e g u l a t i n g q i a n db l o o d ,n o u r i s h i n gl i v e r a n dk i d n e y ,d i s s o l v i n g b l o o d s t a s i s a n dr e m o v i n g p h l e g m .O n e p r o v e nc a s e w a s p r e s e n t e d . K e y w o r d s : k n e e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s i n e w b o n eo b s t r u c t i o nd i s o r d e r ;c l i n i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S h i ’ s T r a u m a t o l o g y

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秘方

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秘方

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秘方方名:三色敷药【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一切伤筋骨折,青紫肿胀,疼痛难忍,亦治陈伤及寒湿痹痛。

【处方组成】紫荆皮、黄金子、全当归、西赤芍、大丹参、淮牛膝、片姜黄、五加皮、宣木瓜、西羌活、独川活、香白芷、威灵仙、天花粉、青防风、木防已、川抚芎、左秦艽、生甘草、番木鳖。

[制备与用法]上药研细末,和匀,用饴糖适量调和如糊状,置缸内备用。

摊于韧性纸张或纱布垫上,约0.4-0.5厘米厚,上盖桑皮纸,外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3至5日更换。

需要时可在桑皮纸上局部或全部加其它药膏或掺药。

--------------------------------------------------------------------------------方名:损伤风湿膏【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舒筋健骨,通利关节。

主治损伤以后筋络强硬牵掣或骨节酸痛,及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痛。

损伤初起、肿胀不甚显著者亦可酌情应用。

【处方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生川军、全当归、黄金子、紫荆皮、小生地、苏木屑、单桃仁、嫩桑枝、川桂枝,炙僵蚕、小青皮、炙地鳖、炙地龙、西羌活、川独活、川抚芎、香白芷、川续断、黑山栀、骨碎补、透骨草、北细辛、生麻黄、广木香、炙甲片、杜红花、粉丹皮、赤石脂、落得打、白芥子、宣木瓜、乳香、没药、苍术、方八、甘松、山柰。

[制备与用法] 诸药洗净后,切片或打碎。

浸入麻油内7至10日后,入锅文火煎熬,至药枯为度。

去渣滤清,将油继续煎熬,侯其滴水成珠,将锅离火,徐徐筛入炒东丹,边筛边搅,收膏后成圆团状黑色硬块,称膏药肉,贮藏备用。

为去火毒,以置泥地上,贮存一些时日再用为宜。

膏药肉化烊摊于土布上,约0.2厘米厚,多成圆形,也可作长圆形,再加上掺药研和贴于患处。

应用较多时先将膏药摊好,待干收贮。

临用时烘烊再加掺药。

--------------------------------------------------------------------------------方名:阳和痰核膏【功能主治】功能消症瘕,破积聚,化痰核,除肿痛。

针刺结合石氏三色敷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石氏三色敷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石氏三色敷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张汉平;张佳琪;郭彦忞;王雅萍【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外用石氏三色敷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刺敷组和针刺组各50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刺敷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外用石氏三色敷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症状控制时间及持续用时间情况.结果:刺敷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刺敷组腰痛、腿痛及麻刺感评分均明显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外用石氏三色敷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7(026)012【总页数】2页(P122-123)【关键词】针刺;石氏伤科;三色敷药;腰椎间盘突出症【作者】张汉平;张佳琪;郭彦忞;王雅萍【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张佳琪中医门诊,浙江宁波 315500;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7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引起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复发率[1]。

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严重者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临床治疗的目标是消除症状、改善机体功能,使患者恢复原有的功能。

该病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但手术风险比较大,且并发症较多,所以人们一般比较偏向于保守治疗[2]。

笔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针刺结合外用石氏三色敷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陆家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伤科确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刺敷组和针刺组各50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氏三色敷药
[组成] 紫荆皮(炒黑)240克,黄金子(去衣炒黑)240克,当归60克,赤芍60克,牛膝60克,片姜黄60克,五加皮60克,木瓜60克,羌活60克,独活60克,白芷60克,威灵仙60克,防风60克,防己60克,天花粉60克,川芎30克,秦花30克,连翘24克,甘草18克,番木鳖60克。

[功效]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临床应用] 主治一切筋骨损伤所致的青紫肿胀疼痛,亦治陈伤及风寒湿痹。

三色敷药的具体用法是,以上述方药共研细末,和匀,用饴糖调和如厚糊状,置缸内备用。

使用时将调成的三色敷药,摊于性韧持质柔的纸张或纱布垫上,约厚0.3~0.4公分,覆盖上桑皮纸一层,敷于患处,3~5天更换一次。

必要时可在桑皮纸上局部或全部加推三黄膏或红玉膏,也可再掺入桂麝丹,接骨丹等,但根据病情而定。

在敷药上加层桑皮纸,不但便于其上加药以增敷药的功效,又不影响敷药的渗和而仍然发挥其作用,而且在更换时敷药不粘皮肤易于取下。

这样在治疗骨折过程中,因换药而可能导致骨折断端位置上的影响就大为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